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试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试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A)。
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
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D)。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D)。
A.警告;
B.罚款;
C.停止其业务活动;
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B)
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
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
A.7章、70条;
B.8章、70条;
C.6章、60条;
D.5章、60条;
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C)。
A.它属于公法范围;
B.它具有强制性;
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10.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A)。
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B)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12.国务院(B)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13.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14.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B)表示。
A.橙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15.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16.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17.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D)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
18.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A)应急能力。
A.保持;
B.论证;
C.协调;
D.保护;
19.(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2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21.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A)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A.业务主管部门;
B.上级领导机关;
C.行政主管部门;
D.行业指导部门;
2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2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C)内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24小时;
B.12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24.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
25.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

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26.(D)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27.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B)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A.30;
B.50;
C.80;
D.100;
28.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D)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29.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平均风力(A)级以上。
A.8;
B.9;
C.10;
D.11;
30.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度降至(B)以下。
A.0℃;
B.5℃;
C.10℃;
D.15℃;
31.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C)以上。
A. 35℃;
B. 37℃;
C. 39℃;
D. 41℃;
32.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A)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33.家庭装配的应急箱中,食品和饮用水至少够每个人用(A)天。
A.1;
B.2;
C.3;
D.4;
34.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A)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D.客厅;
35.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C)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50;
B.100;
C.150;
D.200;
36.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C)部门报告。
A.卫生;
B.动物防疫;
C.农业;
D.检验检疫;
37.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D)小时内。
A.6;
B.12;
C.24;
D.48;
38.防止登革热关键是要消灭(B)。
A.苍蝇;
B.蚊子;
C.老鼠;
D.蟑螂;
3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A)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
B.空气;
C.食用煮熟的禽肉;
D.食用禽类的蛋;
40.给儿童做人工呼

吸时,每分钟(B)次。
A.30;
B.20;
C.15;
D.10;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C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部门;
3.某区某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政府有权对其做出哪些决定(ABC)。
A.责令其停产停业;
B.暂扣其许可证;
C.吊销其营业执照;
D.强行划拨其银行帐户资金;
4.某区安监局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谁有权对其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
A.该市人民政府;
B.该区监察部门;
C.该市安监局;
D.该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5.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ABD)。
A.统一;
B.正确;
C.全面;
D.及时;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是(ABCD)。
A.银行挤兑;
B.股市暴跌;
C.金融机构倒闭;
D.金融危机;
7.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下列哪些应急措施(ABC)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
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
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
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8.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权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BC)。
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
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
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
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
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工作中的比例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B)
A.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B.行政机关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以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权益的措施;
C.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所能带来的社会利益应当大于对公民、法人

或其他组织所受的损失;
D.行政机关的应急措施应当符合理性;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ABC)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C.配备必要的器材;
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
11.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12.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CD)。
A.强制执行;
B.疏导交通;
C.控制事态;
D.维护社会秩序;
13.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ABD)、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
B.有水喝;
C.有钱花;
D.有住处;
14.为解决灾后应急住房需求,学校、社区、(ABCD)等为不能回家的灾民提供临时避灾安置场所。
A.公园;
B.敬老院;
C.红十字会;
D.志愿者机构;
15.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ABCD)的基层应急工作机制。
A.政府统筹协调;
B.群众广泛参与;
C.防范严密到位;
D.处置快捷高效;
16.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ABCD)。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
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
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
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17.(ABCD)为泥石流的征兆。
A.地面突然下沉,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
B.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夹有树枝等;
C.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D.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
18.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ABD)。
A.应急逃生绳;
B.简易防烟面具;
C.望远镜;
D.手电筒;
19.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CD)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20.手足口病个人正确防护措施是(ABCD)。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B.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C.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D.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21.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B)、(C)、(D)、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建房;
B、爆破;


C、打井;
D、采石;
E、种树;
22.擅自到水库设计洪水位以下种植(B)、或者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水库按调度规程蓄水对其造成淹没损失的,政府及水库管理单位(D)赔偿责任。
A、树木;
B、农作物;
C、承担;
D、不承担;
E、高杆作物;
23.发生森林火灾时,不得动员(ABCD)参加扑火。
A、残疾人;
B、孕妇;
C、60岁以上老人;
D、未成年人;
24.拔打120急救求助电话时,应该说清楚病人(ABC)。
A、所在方位;
B、年龄;
C、病情;
D、过敏史;
25.《防洪法》规定,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A)、(B)和(C)。
A、洪泛区;
B、蓄滞洪区;
C、防洪保护区;
D、防洪规划区;
E、风景旅游区;
26.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ABCD)。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27.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BCD)三个阶段。
A、演练策划;
B、演练准备;
C、演练实施;
D、演练评估;
E、演练总结;
28.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是,应急救援行动必须(BCD)。
A、预见;
B、迅速;
C、准确;
D、有效;
E、演练;
29.水库大坝在土坝和重力之分。而重力坝按其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A)、(C)、(D)等三种。
A、宽缝重力坝;
B、碾压式重力坝;
C、空腹重力坝;
D、实体重力坝;
E、沥青混凝土重力坝;
30.危险化学品包括(ABCD)。
A、天然气;
B、管道煤气;
C、汽油;
D、氰化物;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3.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4.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
5.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
6.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省政府应急办的直接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和制订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 ×
7.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 ×
8.炒菜油锅起火,可用水浇灭。 ×
9.电视机起火,要从正面靠近电视机灭火。 ×
10

.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
1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要用箔纸包裹后扔到远离人群的地方。 ×
12.禽流感疫情由国家农业部统一公布。 √
13.发生禽流感疫情时,采取强制性防疫措施。 √
14.成人不会感染手足口病。×
15.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16.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1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18.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19.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选择向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
2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1.煤气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
22.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23.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24.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25.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选择向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
26.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是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皮肤黏膜及肾脏损害等。√
27.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28.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29.高楼失火时,应迅速坐电梯下楼逃生。×
30.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PAGE


— PAGE 1 —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