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目录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

(二)促进转型升级,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化安防应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提升科研能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五)壮大企业群体,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

(六)加快职能转变,发挥社团组织和技术机构作用

中国安防行业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安防产业发展体系和行

业管理体系,在实体防护、防盗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防伪等专业技术领域应用水平获得了全面提高,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

犯罪、反恐与应急,以及服务民生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平安

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等

历史机遇,不断提升安防各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行业应用能力,推动安防行业在未来五

年进一步健康发展,特制定《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积极推动平安中国建设,着力提

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

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相关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

若干意见》,公安部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

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明确了安全防范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

要地位,也为今后安防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随着平安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我国安防行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行业

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市场应用得到极大拓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批优秀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法规建设日臻完善。“十二五”期间,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各级政

府及相关行业领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先后颁布了涉及安全防范的政策法规100余部,对金融、文博、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安防设施建设与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至2015年末,安防行业企业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较2010年增长幅度均超过20%。安防企业年总收入由2010年的2350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4900亿元左右,增长了一倍以上,年均增长15.8 %;安防行业年增加值由2010

年的85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00亿元,年均增长13.5%。

市场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公共安全应用方面,许多城市加大了视频监控联网建设

力度,基本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覆盖,成为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业市场方面,一些应用较早的传统安防领域,如金融、文

博等,开始了新一轮的系统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和深化应用,一些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市

场,如教育、社区等,也结合安全防范和业务需求开始了普及化的发展和快速增长;民用

安防市场应用加快升温,报警运营服务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一些安防领军企业与互联

网巨头、电信运营商联合推广民用安防产品,使这一领域凸显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市

场拓展呈现变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批龙头企业加快了海外布局和自主品牌营销,产品出

口总量稳定增长,中高端及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各安防领域专业技术全面发展,行业解决方案更加成熟,技术产

品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应用逐步深化,并在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网络覆盖逐步由局域向省、市、县、基层

扩展,安防系统建设与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相结合,为公安警务

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综合化服务;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的突破与应用,以及北斗定位、音视频编解码、传输、存储、显示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逐步打破了国

外垄断,有的还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许多技术结合

出入口控制等领域产品实现了应用创新;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在安防领域普遍应用,促进

了安防系统与IT系统的融合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与智能算法快速进步,愈来愈呈现出实战应用价值。

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十二五”以来,一批企业通过加

强研发、开拓市场、塑造品牌,同时加强科学管理、苦练内功,使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

争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先后有20多家安防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另有30多家

上市集团企业将安防列入了主营业务之一;有的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快速汇集生产

要素,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企业集团;有的在世界安防行业中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直至

名列前茅。“十二五”期间,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也获得了

大幅度提升,部分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2015年安防行业及安防相关上市公

司的营业收入总和占安防企业年收入总和的比重已超过20%。

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主管部门适应形势,转变理念,深入调研,积极推进技防

立法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和建立新的安防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行业协会不断提升

自身服务能力,推动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开展行业统计等基础工作,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引导安防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安防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果显著,《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

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2010)、《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等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为科技强警和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增强

了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安防检测机构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

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自身实力;安防认证机构把认证过程与认证结果的质量控制

放在首位,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了服务质量;安防和视频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以重大科技需

求为导向,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组织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

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

是产业增速趋缓,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率下降,企业经营状况分化严重,部分企业面

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低于预期,安防服务业发展滞后,报警运营服务市

场地域分割状况比较严重,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知名服务品牌;三是部分高端技术及核心元

器件研发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在与国际大牌企业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四是市场秩序有待进

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有待创新;五是人员专业化水平还不高。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逐步从规模速度型转向了质量效益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了新时期的核心发展理念。同时,党和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

重大决策,如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开展供给侧改革等等,这些重大举措将保障我国经济增速运行在中高速发展的合理区间。

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

定大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安全,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

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

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公安部和国

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安防行业向纵深发展。持续、深

入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等重大活动,将为安防行业的发展继续带来重大红利,有助于产业

结构调整和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由相关部委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深入开展,

由此引入的PPP模式将逐渐成为融资、建设及运营的主要模式,为安防企业做大做强提供

新的发展机会;在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领域,随着各行业领域业务融合发展、人口老龄化

加速和相关服务需求的日渐旺盛、各种大型活动的持续增加,以及防灾、减灾、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将使安防行业边界更加模糊,跨界融合既能刺激安防市场的拓展和技

术水平的提升,也给传统安防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全球来看,对安防的需求虽缺乏热点,但仍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一方面,国际

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

长乏力,发展中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平衡的因素增多,经济的不景气抑制了部分安防需求;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针对恐怖活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暴力犯罪,仍会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防

范打击力度,从而又会刺激安防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将保持基本稳定,

跨境资本流动将更为活跃,国际安防资本投资并购行为将会持续增加。中国政府提出的

“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国际开放金融平台的

建立,有利于帮助缓冲国际经营的风险,有助于安防骨干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各方面要求,以服务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坚

持“创新、发展、服务、融合”理念,坚持“统筹兼顾、创新驱动、需求导向”的发展原则,以产业升级、市场深耕为主线,持续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深入拓展市场应用,促进安防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支撑和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促进行业持续保持中高速发展,产品和服务迈向中高端水平,努

力实现新的跨越:一是安防制造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二是安防服务向规

模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安防技术应用向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化升级;四是安防系统建设向

互联互通、高度集成及多业务融合的方向转变;五是安防骨干企业向国际化、品牌化迈进;六是安防行业从业人员更趋专业化、职业化。

1. 产业发展

促进视频监控、实体防护、防盗报警、防爆安检、出入口控制业务领域以及生物特征

识别、防伪等技术领域企业的全面、均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方式、产业

形态、商业模式,逐步提升报警运营、安全风险和效能评估、中介咨询、职业培训等安防

服务业所占比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支撑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群体,引

导中小企业在市场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与大企业互补互促良好合作关系;落实“中国

制造2025”,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积极推动与通信、信息、

其他电子制造企业的合作和相互融合,繁荣安防新业态;鼓励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明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实现行业增加值2500亿元。

2. 市场需求

适应新的市场格局,着力推动行业应用、智慧城市、民用市场的发展,继续引导中国

安防企业走向世界。一是深化政府与行业市场应用,拓展民用安防市场,积极探索消费类

市场;二是大力发展综合应用平台,顺应并积极推动跨界融合、智慧城市应用,开拓并延

伸至新的市场领域,摸索安防建设与运营新的商业与合作模式;三是在市场布局中纵向下

沉县、乡镇,横向发展边、远、偏地区,扩大市场空间;四是着力推动安防企业实施“走

出去”战略,推进安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国际化应用,鼓励行业骨干企业采取商品出口、投资并购、战略合作、本土化运营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安防“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在全球安防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3. 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和推进安防及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融合和应用,着力推动基础技术、产品

应用技术、系统与平台应用技术和行业应用技术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构建“大组网、大融合、大应用”的安防体系,并为建设立体化、全方位的公共安全网提供支撑,促进业

务应用的纵深发展。一是在基础技术层面进行攻关。加强图像传感器芯片、核心元器件的

技术研发,同时深入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并取得若干突破。二是推

动产品应用技术不断升级创新。推进4K技术应用,促进视频监控行业向更高清方向迈进;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安防产品移动化;研发与应用机器人、防爆、生物特征识别等

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水平和综合性能。三是着力开发系统与平台应用技术。利用云

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渐成熟的契机,与安防“采传存显控”的技术融合,形成

以云平台为方向的一体化技术体系,打造城市综合应用平台;前端多维感知和融合,后端

超大规模存储,同时推进信息安全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四是大力推广新技术在行业中

的应用。一方面推动大组网应用技术研究,力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融合;另一方面研究各种细分业务应用场景,深度开发和集成各类技术,增强行业解决方案

能力。五是推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安防制造业、工程及运营服

务业。促进可视化技术向非视频领域的延伸,实现实体防护、安防报警、视频监控、防爆

安检、出入口控制、生物特征识别、防伪技术等专业领域之间的融合和互联互通;通过技

术创新,推动安防生产制造、工程和运营服务的升级,为公安技防和行业应用的重点目标

提供一体化服务。

4. 企业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完成安防制造企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变;鼓励安防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资本力量进行

并购、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推广实行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及综合竞争能力;加大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投入,全面提高员工技能;推动建立良好的企业

文化,树立产品及服务品牌。

5. 行业管理

加快推动技防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安防行业法律法规,优化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创新

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通过搭建平台、开展信息咨询等为政府和

企业做好服务;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初步形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和

企业标准全面发展的格局和安防行业新型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安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方合格评价体系更加开放、高效,开展国际间互通、互认及合作交流;加强自主知识

产权的保护,组织企业在国内外积极申报发明新型、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推动建设

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不同层面以及不同技术领域的安防创新能力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

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专家人才队伍,构建支撑安防行业发展的智库机构。

三、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法治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

1. 加快立法工作,加强安防行业规范化管理

国家层面的技防立法有利于政府依法监管,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对安防建设活

动的管理指导。主管部门和全行业要共同努力,推动技防法规尽快出台,以充分发挥技防

在打防控一体化、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社

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有关意见,继续推进技防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

相关管理措施和机制。

2. 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提高行业地位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配合做好社会面治安

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以及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争取将安防工

作列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及工作规划,获得产业政策、科研政策、财税政策、外

贸政策的支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扩大宣传安防的作用和效能,提升安防的行业地位和社

会认知水平。

(二)促进转型升级,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机遇,用好用足相关产业政策

做好与国家及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衔接,明确进入“鼓励类”的新

产品,争取获得并利用税收、科研、融资、用地、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社

会治安防控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申报有关科技支撑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围绕预警防范、治安防控和警务指挥救援等项目需求开展相关平台的研发及建设,创新发展社会治安

防控网络技术。

2.做好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紧跟“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步伐,更新改造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提高智能制造能力,实现精益生产,逐步达到世界先进制造水平;逐步消化低端过剩产能,促进企业间资

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规划

业务流程;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通过对供给侧的改革、改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式发展。

3. 着力推动安防服务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逐步树立以安防服务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增加安防服务业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以金融、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连锁店、餐饮、物流以及家庭入网用户为主的报警

运营服务快速发展;促进业务培训、管理咨询、风险评估、施工监理、效能评估、展会展

览等各类中介服务,推动专业化维修维护服务实现更快的发展;支持鼓励一些具有较强实

力的运营服务公司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拓展运营业务范围;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市场,鼓励与支持并购、联合、跨界等各种方式的合作,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形成全国

性的服务品牌。

4. 把握“互联网+”机遇,培育安防新业态

加速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按照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来重塑产业架构和产业形态。大

力促进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在不断满足行业级定制

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用户单位及家庭个人定制化需求的各个方面;创新丰富多彩的

业务和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和大量新业态的形成;改变传统的生产营销模式,促进现

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商业架构的转型;推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激发行业创新

潜能和创业活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践与创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三)深化安防应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1. 深化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建设,服务公安应用

贯彻落实九部门《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标,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为公安

各部门、各警种实战业务提供快速、高效、准确的智能检索、分析、比对、关联、数据挖

掘等智能化实战服务,满足公安基础信息化以及治安、警务、指挥、决策、刑侦、反恐、

应急等应用需求。要重点结合在平安城市建设中优化公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部、省、市、县4级视频图像专用通道、构建公安物联网体系、建设与完善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

平台及视频图像信息解析中心等新需求,研发适用产品,完善解决方案,稳步扩展市场规模。

2.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深化行业应用

积极参与和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在推动和提升传统安防行业应用的同时,重点拓展在

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建筑、智慧物流、智慧园区等各行业领域的应用;

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发展完善平安城市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安

防系统与城市管理及服务系统的整合,促进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商业服务模式。

3.培育民用安防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

加强民用安防产品的研发、生产,提升报警联网系统能力和实用性;结合平安社区创

建活动与新一代智能家居技术,推出联网报警与出入口控制、家电制动化控制、消防、老

幼看护、健康关怀等组成一体化解决方案;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家电企业联合进

行市场宣传与开发,促进全社会形成“安全是消费、安全是服务”的观念,促进民用安防

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4.开辟国际安防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和话语权

逐渐改变出口贸易型为主的盈利模式,创立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商业模式,包括有效利用政府桥梁、信贷政策、中外企业联合、投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快速抢占海外

市场;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安防产品和服务在沿带沿路国际市场的推广

与拓展;继续巩固和加强在国际传统和新兴市场的业务,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在国外设立

分支机构,建立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在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加强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培育自有品牌,提高中国安防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调整出口结构,鼓励企业积极承揽国际集成工程与服务业务,推广国内应用成熟的系统平台,实现在国际

市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中国安防的国际知名度。

(四)提升科研能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1. 建立完善创新能力平台,构建安防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

联盟,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多方引进投融资机构参与,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

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立若干国家级重点研究院。

2. 推动新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安防系统智能化水平

大组网应用:攻克安防系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融合的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科学、

可操作的标准体系,促进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为核心的公共安全网在社会民生领域得到推

广应用。

物联网应用:构建以多维感知集成与融合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使物联网在安防

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大数据应用:以云服务为基础平台,解决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数据融合,尤其要

促进视频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充分利用视频图像结构化算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海量

数据挖掘和分析;明确大数据在安防及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途径和目标;初步形成大数据

安全服务产业。

智能应用:实现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安保机器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智能技术在安防各领域的实战应用和效能。

同时,积极将相关行业(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军工等)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安防,

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北斗导航、无人机,并融合于行业深度应用中。

3.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产品研发

高清技术:完善高清系统构架,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在采集、传输、存储、显示等环节与其它系统融合,使高清系统价值真正得到实现,并成为视频监控的主流

形式。

视频结构化技术:用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改造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使之形成新一代

的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化、语义化、情报化的语义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有关视频结构化描述

数据的应用服务模式研究,针对典型应用环境制定视频结构化应用的系统及解决方案。

安防集成平台技术:研究和开发适应城市综合安防管理、运营服务以及安防集成应用

的平台和关键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联动技术、物联网平台技术、信息与

通讯共享及其他关联技术等。

基础技术:积极探索安防及相关融合领域的前沿基础技术,并取得若干突破,包括核

心元器件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超大规模存储技术等。

端产品研发:研发构成“云-端”结构的端产品,并推广应用。除重点针对各类前端采集设备外,还应加强对出入口控制、探测等其他安防专业领域设备“云端化”的研究,以适应安防系统整体“云化”发展的趋势。

此外,还要积极促进多鉴、联网(复核)报警技术,快速安检技术,用于门、箱、出

入口控制等领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及行为智能识别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以视频融合

其它技术(音频、定位、姿态、状态、温湿度、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为重点攻关课题,促进“安防+”产业落地,推动云服务的发展。

(五)壮大企业群体,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

1. 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构建以安防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支撑,制造、工程、运营服务、大中小企业互容互

补互促的良性发展生态圈。积极发展与通信、信息技术、电子制造业企业的相互融合,抓

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大力发展安防实体经济;兼顾实体防护与视频监控等专

业领域,推动传统安防企业的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应用产品,形成创新型安防产业主力军团;推动安防企业的资本经营,鼓励企业积极运用深沪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各地股权

交易中心、众筹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国际资本市场,重点培育支持一批系统集成、软

件平台、运营服务企业挂牌上市,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品牌、质量及文化建设,增强企业软实力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人才发展分类指导。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专

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

理人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

销服务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

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品牌形象。

(六)加快职能转变,发挥社团组织和技术机构作用

1. 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发挥引领作用

行业协会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务

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和服务社会。要加强行业基础建设,完善行业统计和行业发展

报告制度;推进行业自律工作,建立自律性管理制度,开展安防工程企业能力评价,规范

市场主体行为;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建立政府指导、

协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合作、企业参与、社会监督协作的行业信用体系;强化行业专家队

伍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引导机制,为企业、行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落实职业培训和评

价工作,切实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探索新媒体形式,发挥行业媒体引导作用;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国际合作。

2. 推进行业新型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形成较为完善的安防行业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将进一步精简整合,推荐性标准继续

优化完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得到加强并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着

力向国际用户推广中国标准,以此带动安防产品、技术、装备、服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支持组建知识产

权联盟;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

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等。

3. 加强检测认证工作,健全第三方合格评价体系

积极发展安防系统工程、服务评价业务,促进形成比较完整的安防领域第三方合格评

价体系。完善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使更多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尽快纳

入强制性认证目录,创新产品认证模式,提升认证服务水平。推动安防产品、系统工程自

愿性认证(GA认证)工作,积极采信认证结果。创新对获证产品及企业的监管方式,建立

责任明晰、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加强安防检测认证的国际交流,开展与国外认证机构间的

检测认证互认合作,帮助安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保税区发展现状_绩效和转型分析_以宁波保税区为例_俞顺洪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 保税区具有自由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等功能,能集聚国内外资源和连接国内外市场,是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从1990年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后,经过22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有12个保税区,14个保税港区,18个综合保税区,5个保税物流园区;①保税区的各项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2011年全国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 1,558.50亿美元和1,950.65亿美元。其中增速在40%以上的保税区达到4家,宁波保税区增幅达 到68.3%。2011年宁波保税区进出口中总值为 7,640,156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为严重的 仓储转口贸易进出口2010年开始回升迅速,实现进出口额1,024.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占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5.7%,比重较2009年提升2.3个百分点。宁波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47,551万美元,同比增长8%。②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和政策优势,保税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落户。2010年共新批企业4,569家,比2009年增 长12.8%;吸引投资额208.31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1.4%。投资主要集中在天津港和大连保税区,占全国保税区总量76.2%。③其中宁波保税区 2011年新注册企业545个,同比增长7%。投资 总额24,523万美元;同比增长150%。④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现。这表现在出口加工业、货物贸易和物流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国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15,325.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060.33亿元,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 3,731.61亿元。⑤其中,2010年宁波保税区完成电 子信息产业产值453.9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 31.3%,占全国保税区总量39.3%;2011年实现 物流企业营业收入576,951亿元。④各保税区形成的各种主导产业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带动毗邻区域的其他产业发展,并且由于其技术外溢提升了本区域的劳动生产率。 由上可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保税区对于外贸的增长以及地区经济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保税区拥有的政策优势逐步弱化:①关税大幅下降。入世10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3%降到了9.8%,并且还有很大下调空间。②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实施。③入世后,必须满足WTO 的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 ④出口加工区的迅速发展。 保税区发展现状、绩效和转型分析 ———以宁波保税区为例 笪俞顺洪 (浙江行政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眼摘要演入世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优势缩减,保税区面临发展方向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结合宁波保税区发展的绩效和发展障碍分析,指出保税区的未来在于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其转型目标模式是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 眼关键词演保税区;自由贸易园区;绩效眼中图分类号演F752 [文献标识码]A 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3)02-0051-06 收稿日期:2012-09-13网络出版网址: 网络出版时间: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海洋经济背景下的浙江自由贸易区建设》 (2011N079)。 作者简介:俞顺洪(1975-),男,浙江永康人,经济学博士,浙江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13年2月第35卷第2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 Feb.2013Vol.35No.2 2013-01-22 10:4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7317540725.html,/kcms/detail/13.1356.F.20130122.1046.201302.51_009.html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对集聚国内外要素资源,实现杭州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界定参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新型电池等。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杭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杭州市域城镇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09-2013)》等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背景和基础条件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市场和政府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技术实用性进展显著,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将突破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体硅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欧美国家应用量稳步增长。薄膜电池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在Q3太阳能电池产能资料与趋势季报中指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3.58GW,产能增速将超过300%,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在风电设备领域,大型化、变速运行、变浆距及无齿轮箱成为新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锂电池作为当前最佳电池类型将受益高速增长;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大规模利用在即。 我国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态势相对有利。当前新能源产业还处于技术积累突破的阶段,相比于其他多数产业,我 - 2 -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94万千升,同比增长24.38%。四川已经替代山东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 从产品构成来看,浓香型白酒在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占总产销量的70%以上;而出厂价格5~30元的低价白酒是主流,约占55%;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低度酒亦成为发展趋势。 2007年国内白酒销量485万千升,略小于同期产量,处于攻略大于求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我国白酒消费呈现数量减少、度数降低的趋势。而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品的蓬勃发展,更压缩了作为烈性酒的白酒的生存空间。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白酒消费明显高于收入水平更高的东、南方地区,这表明消费习惯才是推动白酒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只是将需要变成有效需求的催化剂而已。 30~55岁的男性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而30岁以下男性由于选择面较广,消费占比并不高。自用和请客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而用来送礼的人不足20%。 口感、价格、品牌是影响人们白酒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调查结果也显示精美包装也有助于购买。从价格方面来看,中低价格的白酒是消费的主流,而高档白酒消费占比非常低。 包装和粮食是白酒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分别占40%和20%左右。白酒制造业在面对极其分散的粮食和包装物供应商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

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毛利率,我们认为生产成本并未我们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酒店依然是白酒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当前白酒的零售终端价格一般相当于其出厂价的2倍,正是由于整个白酒行业的暴利,使得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之间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争夺利润的情况。著名白酒生产企业对下游渠道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行业结构: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九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23%;“十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1984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产量的45%,2006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总产量降至8.6%,烈性酒在整个饮料酒的比例日趋合理。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对白酒行业调整的力度加大。 目前,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白酒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高中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比例下降。2003年白酒行业开始缓慢复苏,1999年,前20位白酒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占整个行业的26%,利润占行业的55%,到2006年前20位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已53.73%,占利润比重64.53%。 从香型、酒度、酒质看行业结构。香型是按照白酒的感官品评和理化成份确定的典型。目前,我国白酒分为11种香型,其中主要包括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和兼香型等。 在目前市场上,浓香型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清香占12%,酱香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概况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概况 2010-08-31 (一)基本概况 200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是中国距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和西南地区出海的最前沿,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和强力引擎。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由码头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组成,一期2.5平方公里已建成;2010年1月至5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当于2009年钦州港全年集装箱的吞吐量的一半,跃居环北部湾各港口前茅;钦州原有储备库项目全部完工;目前已开通每周5班至香港的航线、中海集团5000TEU南北直航航线,即将开通至台湾、东盟的航线;中海运、中外运等12家航运、物流公司已经进驻;一期只剩7个地块500多亩土地,众多企业提出项目申请,保税港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鸟瞰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功能分区图

(二)六大优势 1.一、区位优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地处中国西南经济区、华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 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 2.二、交通优势:地处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最前沿,周边 拥有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距香港仅456海里、新加坡1485海里,到昆明仅940公里、重庆仅1320公里。 3.三、政策优势:全国唯一列为整车进口口岸的保税港区,享受保税港区保税、退税、 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优惠政策,成为政策的高地。4.四、成本优势:广西保税港区土地、水电、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低,企业利用 保税港区开展经营活动可以降低综合成本。 5.五、管理优势:按照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进区退税和集中申报的原则, 对全区域内进行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为企业简化手续、节约时间。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单位,以及外汇、工商、税务、公安等行政部门都在保税港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保税港区的监管、区内企业的运作提供服务。 6.六、联动优势:毗邻地区拥有18平方公里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138平方公里 的钦州港工业区,政策功能互补,产业联动发展,经济腹地广阔。

国内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内安防行业发展趋势 近几年,随着国内安防行业发展态势迅猛,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从模仿到设计到创新,中国的安防产品也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实力派中国安防企业,将“全球化”列为公司的战略发展重点。这是安防产品从国外到中国,又从中国到国外的表现,中国安防产业经过三十多的发展,已经迅速崛起为世界安防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的安防市场,也是世界安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中国本土安防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内安防市场的需求外,还远销到欧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同时在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下,中国安防产品的需求日益紧张,更加推动了中国安防产品的外销。 据报道,国外安防展第四十五届美国西部国际安防产品展,日前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市金沙会展中心落幕,这是国际安防展的重要代表,来参展的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有名誉和声望的安防生产厂家,本次展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安防产品会。在1200家参展企业中,其中中国企业占了将近六分之一,这说明中国的安防产品已经可以和世界接轨了,从学习他们到超越他们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是中国安防多年来在国外安防展史上的值得炫耀的一件傲事。 但是相比以往,中国企业亮相国外安防展只是来开开眼界。如今,经过十余年的摸爬滚打,中国安防企业确实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当然了这次参展也是有备而来。面对天罗地网般的安防设备、当今世界最“高精尖”的安全防护装置以及上千世界各地厂商争相拿出“独门法宝”,数量庞大的“中国军团”已然成了展会的一大亮点。主办方官员大卫·托宾笑着说:“中国企业是我们的明星。” 通过以上事实说明中国的安防行业这几十年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在科技中国的号召下,安防科技也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在国际上我们的安防产品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就国内的安防市场发展来看,我们的形式还很严峻,挑战还很多。就目前国内的安防行业,我们也呈现出了不少的问题。 先说国内安防市场的划分吧,照市场划分标准来分析,其他行业一般把各省会城市划分为一级市场,但是在安防行业是打破了这个行规的,因为安防行业在刚开始发展时形成的历史缘故,一贯的划分标准是,一级市场只有北京、上海、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 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当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能够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

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在太阳能转化利用、生物质能、地热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突破。安阳市新能源发展现状能够归纳为“王牌名片、初具规模、起点较高、增势强劲”。 ――王牌名片。 今年6月,中国光伏产业(安阳)高层论坛在安阳市举办期间,安阳市被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安阳市成为了全国第二家、全省唯一的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了一张“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王牌名片,为招商引资和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安阳树起了一面大旗。 ――初具规模。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当前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个问题[1,2]。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该系统是否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并以此为依据,具体指导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其次,一个系统的合理发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具体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该系统的发展目标[3,4]。因此,研究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动态趋势对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1交通规划 目前,交通规划呈现出持续化、民主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月重视,人性化交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的方面,大家更为重视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同时,对道路的分级和城市密度的改变也有了新的思想方法。 1.2决策模式 专家决策作为一种理性的决策,将人、环境、经济、社会、体制等一系列系统中的各种行为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的交互影响整合起来考虑。在具体决策技术上将经验规则、专家知识、系统关系等描述手段用于建立相应的定价模型[5]。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民主决策,考虑交通运输规划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系统做贡献,更好地服务人民。 1.3交通政策 提到交通政策,难免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战略层面、规划层面和应用层面。虽然这三个层面的交通政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但从国家层次及总体规划上来看,都体现了交通政策的可持续、一体化、民主化的原则。在具体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把应用层面的交通政策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针对交通设施硬件建设和针对交通工具两类。 1.4交通管理 目前,交通管理模式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一体化是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思想下的新发展,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运输运营、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城市与乡村交通的一体化等。而在智能化的发展上,体现于计算机技术逐步引入交通规划中,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引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1.5交通技术 交通运输系统制定了可达、快捷、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目标,在科技的保障下实现的。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交通工具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能源、材科、机械制造和控制等诸多技术的发展。 2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2.1智能运输系统的提出 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与日俱增。通常考虑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修建道路,不过仅考虑单一因素道路因素或车辆因素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人、车、路进行综合考虑,融入了先进科技、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智能运输系统(its)就由此诞生了,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2008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

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xx年工作总结 一.酿酒行业运行概况 xx年,酿酒行业的广大职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 __的 __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 __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按照十五规划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全行业又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表现在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有相当比例;酒类产品继续向低度化发展,低度产品占有己上升到80%以上,低酒精度、高营养的啤酒、黄酒、干型葡萄酒己占饮料酒总数的90%以上;新品种、新风味的酒类产品已成为行业的增长点,继续向多样化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品牌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中,加大了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持续的竞争力;酒类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去年,利润和税金都有较大的增长;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己成为xx年的一大热点,海外资本促使市场竞争白热化。 啤酒行业,1一12月份产量为2910.05万干升,同比增长15.20%;实现销售收入623.94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利润30.00亿元,同比增长32.72%;上缴税金111.35亿元,同比增长13.10%;利税合计141.35亿元,同比增长16.82%。葡萄酒行业,l一12月份产量为36.73

万干升,同比增长14.70%;销售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7.06%; 实现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且207%;上缴税金9.30亿元,同比增长430%;利税合计17.75亿元,同比增长7.84%。果露酒行业,全年预计产量25万千升,同比增长15%以上。1一12月份销售收入对. 对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39.00%; 上缴税金3.33亿元,同比增长69.45%;利税合计5.15亿元,同比增长25.61%。综观一年来的行业动态,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革,大部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愈来愈强,行业的发展日趋合理健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表现在: (一).啤酒工业虽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仍呈发展势头。 xx年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掀起第二次并购高潮,啤酒关税降为零,国内品牌啤酒是否会受到冲击;啤酒原料、能源大幅提价,行业经济效益能否保持稳定;啤酒生产企业集团化、规模化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如何生存等等问题,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年即将过去,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年初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已得到化解,xx 年中国啤酒工业形势大好,啤酒产量以较大幅度增长;产品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虽然原料价格提升,但行业经济效益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外资并购持续高涨、内资强强联合成效显著;关税降低对进出口并未构成影响;质量、品种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装备国产化的趋势发展较快;啤酒营销逐渐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二是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四是货主物流。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从物流量上看,作为上海的国际贸易基地,2001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从物流企业数量上看,截至到今年9月,区内物流仓储型企业己达到518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网上通关。

中国十大安防品牌(附排名)

中国十大安防品牌(附排名) 报警器十大品牌有哪些?在商用及住宅楼中,报警器是必备安防产品,报警器十大品牌故此也受到关注。以下和大家分享报警器十大品牌榜单,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1.Honeywell-霍尼韦尔(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最受推崇的20家高科技企业之一,报警器十大品牌,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国际公司) 霍尼韦尔国际(Honeywell International)是一家营业额达300亿美元的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业,在全球,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 目前,霍尼韦尔四大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也都已迁至中国,并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设有30多家分公司和合资企业。到今天,霍尼韦尔已成为国内炼油、石化、造纸、化工、发电、石油天然气、钢铁、建材及食品饮料工业,以至商业建筑物先进控制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我们给大型宾馆、办公大楼、购物商场、政府机构、大学等的建筑物提供建筑物自控工艺、火警和安全系统。 PGST-领航卫士(深圳市领航卫士安全技术有限公司)(Shenzhen Pilot Guards Safety T echnology Co. Ltd英文简称:PGST)创立于2006 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涉及无线防盗报警系统、有线报警系统总线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及周边红外对射、栅栏、被动红外探测器、烟雾感应器、燃气探测器、门磁、紧急开关、警号、门禁、楼宇对讲等,拥有完全自主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领航卫士始终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创建初期就以高起点、高标准投入巨资引进国外的贴片机、回流焊、波峰焊、注塑机和日本、欧美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生产规模迅速扩展。已建成近万米的标准生产车间及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建立了从研发、生产、检测到售后服务完善的一条龙体系,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一流化,服务的一流化。 3.Bosch-博世安保(博世安保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报警器十大品牌) 博世安防系统凭借其高品质的安防与通讯产品而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全球性提供商,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博世公司的产品和系统不但广泛齐全,而且专业先进,适用于标准或定制应用和工程,为客户提供了无可比拟的选择和集成方案。 博世安保通讯系统的产品组合包括IP及模拟视频监控,会议系统,公共广播和语音疏散,防盗报警,火灾报警,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专业音响和重要通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力度,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确定了一定的市场优势,新能源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1.产业基础 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起步较早,其中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关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长春市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12KW同步太阳能跟踪系统,面积达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跟踪系统,技术国内领先,并拥有多项专利。 2.资源基础 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靠近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发展风电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三是我市属于太阳能资源条件普通地带,天气的特点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1400—3000小时,全年辐射总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严寒,气温低,辐射强度较弱。 3.技术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确定了7个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新能源产业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

2019年安防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安防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10月

目录 一、安防产业概况 (5) (一)安防产业总览 (5) (二)安防行业发展四个阶段 (8) 1、模拟监控时代 (9) 2、数字监控时代 (10) 3、网络高清监控时代 (11) 4、智能监控时代 (11) (三)安防行业产业链 (12) 1、上游技术不断革新 (13) 2、中游龙头产商占据场景应用 (20) 3、下游产业优势不明显 (21) 4、终端应用逐步拓展 (21) 二、行业需求 (22) (一)一线城市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已趋完善,系统升级改造成新的增长点 22(二)需求渠道下沉,二三四线市场发力 (24) (三)民用市场成为新的增量市场 (25) (四)海外市场不可小觑 (26) 三、进击智能领域 (28) (一)政策持续加码 (28) (二)技术革新,推动人工智能安防产业化落地 (30) (三)人工智能与安防相结合 (31) (四)智能安防当前的痛点 (33) 1、成本高昂是制约智能安防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34)

2、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对视频内容的成像质量有较高要求 (34) 3、深度应用不足 (35) 4、行业资源分散,难以为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和大数据分析 (35) 四、产业趋势: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生态圈 (35) 五、安防产业格局 (37) (一)产业整合进入深水,龙头企业受益 (37) (二)跨行业新老技术迭代与融合 (39) 六、关键结论 (39)

行业概况:安防行业是随着现代社会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产业,围绕着视频监控技术的改革创新,行业从“看得见、看得远、看得清到看得懂”,一共经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监控和智能监控4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突破,都由上游技术的革新引领。截至2017年底,中国安防企业约为2.1万家,行业总收入达6016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4%。预计2020年我国安防行业总收入将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了8212亿元左右。 行业需求:一线城市依靠产品升级,二、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我国一线城市安防基础设施布局目前已趋完善,安防市场规模也趋于见顶,上升空间不大,未来几年内,智能安防系统的替代更新,将成为安防行业在一线城市的主要增长点。行业总体需求下沉到一二线城市的各个片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县级地区。随着内陆和小城市公众安全意识的加强,国内视频安防行业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民用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容小觑。中国民用安防占整体安防市场约11%,相对于美国50%的民用安防普及率,当前安防产业市场在民用领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海外安防市场规模是国内市场的3倍以上,从全球市场布局来看,亚太地区尤其是印度和东南亚安防市场将成为未来我国安防企业海外布局的重点。 进军智能领域:当前安防行业正处于智能化拐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安防成为其产业化的主赛道。在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热度很高,但实际上只完成了“概念模型”的建立,尚未达到“有效利用”的理想效果,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安防尚需等待。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

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初稿) (2010-2020) 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及产业发展组 2010年5月

目录 序言 (i) 一、基础与条件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发展机遇和优势 (7) (三)主要制约因素(该部分待定) (9) 二、总体战略 (12) (一)战略定位 (12) (二)实施步骤 (13) 三、重点任务 (14) (一)产业引领计划 (14) (二)创新监管模式 (17) (三)合理布局空间 (19) 四、产业发展重点 (21) (一)发展临港工业 (21) (二)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 (21) (三)发展港口现代服务业 (22)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22) 五、保障措施 (23) (一)创新保税港区管理体制 (23) (二)加强规划引导 (23) (三)完善政策体系 (24) (四)实施品牌战略 (24) (五)实施人才战略 (24) (六)集约利用土地,改造传统工业园区 (25)

序言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宽松的区域。 保税港区的具体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等功能。 烟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门户位臵,与大连隔海相望,互成犄角之势,是中国大陆面向东北亚重要的桥头堡,也是连接东北地区和我国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贯穿我国南北走向的同三高速,与连接东西走向的威乌高速在烟台交汇;2006年底开始运营的烟大铁路轮渡,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海上运输的黄金走廊;正在修建的德龙烟铁路是环渤海的山东北部沿海铁路大通道,将会成为山东省的干线铁路。加之保税港区的利好政策,将有力吸引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烟台港的高速集聚,增强烟台港与环渤海湾以及日、韩国际性港口的竞争力,推动烟台港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加快建设烟台保税港区,对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推动烟台建设成为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加快构建全省乃至环渤海及沿黄流域高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烟台保税港区的批复》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烟台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及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编制《烟台保税港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到20l0年末,中期2010—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中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研究-行业技术、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中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研究-行业技术、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行业技术 1、行业的技术现状 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和后端硬盘录像机,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存储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具体情况如下: (1)图像处理技术 摄像机图像处理技术包括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自动聚焦、宽动态等算法。优良的处理算法可以实现更好的色彩还原,使所采集的图像更加逼真,在低照度和光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监控场景的视频有更好的表现。 在传统的模拟摄像机核心算法上,日本企业具有一定垄断优势。进入数字化高清时代后,基于CMOS 感光芯片的核心算法已经突破了垄断壁垒,形成了众多 企业竞争的市场格局。拥有自主研发的3A 算法(即自动对焦(AF)、自动曝光(AE)和自动白平衡(AWB))、宽动态算法的国内厂商可灵活应用各种类型的感光器和不同厂家的主处理芯片,开发出图像质量优良、环境适应性好、性价比高的摄像机。 (2)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是数字视频监控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具体可分为:音视频编码和音视频解码两个部分。其功能在于压缩和解压缩原始的音视频信息,以节省储存空间,提高硬盘存储量。 视频编解码技术主要有MJPEG、MPEG4、H.264、H.265 等。目前行业广泛应 用的是由美国MPEG LA 组织按统一标准授权使用的H.264、H.265 视频编码标准 算法;音频编码方面采用G.722.1、G.723.1、G.711 等多种算法。 (3)存储技术 由于安防行业的特殊性,应用场合较为复杂,要求音视频数据存储全天24 小时不间断稳定工作,容易出现反复记录导致的硬盘出现碎片、突发掉电导致的硬盘数据损坏、多个硬盘工作时带来的高热和振动等问题,因此对硬盘存储时的容错技术、自我诊断技术和故障恢复技术、外接接口适应和保护、抗电磁干扰、电网波动适应等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的视频监控系统中,90%以上的数据是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包括视频、图片、文本、语音等,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存取、高密度价值数据可靠性、格式标准化、开放共享等问题都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性能、扩展能力、开放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湖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科技潮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把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新能源产业化作为实施能源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产业优势,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优化升级,进一步明确本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引导新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特制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本规划中所指的新能源产业涵盖二个方面:一是传统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包括蓄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醇醚类等。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人类在节约现有一次能源、采用节能技术的同时,不断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近年来,新能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出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新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和发展规划的依据。本规划已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工业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今后,将根据交通运输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有关容进行修订和调整。 一、综合交通网现状评价 (一)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全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