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昨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助残犟妈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春节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500元者,本店将热忱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湖北省奖励“衣锦还乡”的新科澳网冠军李娜80万元,引发。对此,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李娜的奖励符合现有政策和奖励标准。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 . 传颂敬赠质疑百家争鸣

B . 传颂惠赠置疑百花齐放

C . 传诵惠赠质疑百花齐放

D . 传诵敬赠置疑百家争鸣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第一夫人热”是中国人真情实感的集体共鸣和流露,得以自然释放出来显示了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整个国家的轻松和自信不断导致新空间的开辟,带来新的厚积薄发。

B . 总队便衣已早早进入现场,摸清娱乐城的大小通道和包厢位置。行动之时,内外配合。大约半小时左右,这家娱乐城四层所有可疑的包厢房门已被警察封锁。

C .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雾霾天气,除了不利气候条件这一外部因素,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环境问题。

D . 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充分体现了

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3.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末)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 . 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

C . 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

D . 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 (6分) (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虽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潮学说、不同的历史时代或社会制度在不同情况下对“正义”的具体界定往往千差万别,但大多数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伦理共识,它被视为最基本的“正义感”,其基本内容是“不可坑人害人”。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特别是有意的坑害,这一点可以说构成了所谓“人性逻辑”的一条基本公理;而当人们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只有把同伴也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即所谓“爱人如己”,不去坑害他们,才能维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发展。

大多数人正是基于这种质朴简单的日常体验,才形成了“正义感”,以致任何拥有“正义感”的人,如果发现其他人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义愤”,想要阻止或惩罚作恶者以保护受害者;而如果他们察觉到自己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悔恨”,敢于坦白认错、接受惩罚,并对受害者做出补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能够做到“不坑害人”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守住了“正义”底线的正直之人;而如果他们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爱人助人”,则会因此被看成是具有了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当前人类社会十分推崇的“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也是植根于这种“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之中的,只不过将后者进一步提升到了每个人都拥有的“正当权益”的层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孟虽然没有形成“尊重人权”的现代观念,但作为关注伦理问题的儒家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倡的“仁义”观念已经清晰地包含着“不坑害人”意义上的“正义感”内容了。孔子特别强调“仁”在于“爱人”,甚至还因此设定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条评判一切道德善恶的基本标准。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子,正是在孔子上述观念的影响下,明确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同时坚决反对“别相恶交相贼”,反复指出像“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这类在现代社会里会被看成是不正当地侵犯他人财产权或生命权的行为,统统属于“不仁”“不义”的举动。更有启迪意味的是,孟子虽然公开拒斥了墨子的“兼爱”

主张,但在“义”的观念方面却明显受到了墨子的影响,他也清晰地指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同样把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生命权的举动看成是“非仁非义”的邪恶行为。

尽管“尊重人权”是在现代社会才被人们视为普世价值加以推崇的,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具体字眼的话,那么应该说,孔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通过积极阐扬具有儒家特色的“仁义”观念,自觉地肯定了与之在实质上根本一致的“不坑害人”的“正义感”;而儒家伦理本身具有的正面价值,以及它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东亚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效应,包括它通过全力推崇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发挥的积极效应,归根结底也是立足于它对这种古今中外通行于世的“正义感”的自觉肯定之上的。

(摘编自刘清平《“亲亲相隐”怎样扭曲了国人的正义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可坑人害人”是“正义感”的基本内容,它能成为一种规范性伦理共识,是基于大部分人长期共同生活的体验。

B . “爱人如己”是人们维持彼此间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这既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心得,也是人性的体现。

C . 有“义愤”与“悔恨”心理的人通常是讲“仁义”的人,也往往是拥有“正义感”的人。

D . “爱人助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正义感”的关键标准,如果一个人不能“爱人”,也就意味着他缺乏“正义感”。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虽然孔孟的仁义观体现了“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他们已具有现代人权观念。

B . 根据孔子的观点,一个人只要合乎“仁”的标准,一定不会为非作歹,同时也会对他人抱有仁爱之心。

C . 墨子指出,侵犯他人财产权乃至生命权的行为是不仁义的,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孟子的仁义观。

D . 孔孟所提倡的“仁义”实质上和现代社会“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不谋而合,而且它的积极影响早已超越国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持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具有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应有的处世之道。

B . 孔子提倡“子为父隐”,即父亲为恶犯法,儿子应当刻意替父亲隐瞒,以使父亲逃脱罪责,这其实和他仁义观是自相矛盾的。

C . 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一情况,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这是孔子一贯主张的“仁”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D . 桃应问孟子:舜为天子,而其父杀人,舜该如何做?孟子认为舜应放弃天子之位,携父远逃,这一主张兼顾了“仁爱”与“正义”。

5. (12分)(2019·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友

阿成

鹤岗的梧桐也有我的文友。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人家裤兜子里的家伙都是玉的,我们怎么能比?

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

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从哈尔滨到鹤岗的那趟火车,有一个乘警是我的小学同学,这样,不仅车票钱省了,还白吃了一顿他们的“工作餐”。

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我能让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

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我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

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

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

我说,写得好!

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这里既有“我”对文友所说的他的家事感到吃惊,又有怕自己没有住处的担心。

B . 文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在老房子中展开,它勾连着历史与现在,是抗日英雄事迹的历史见证者。

C . 通过对话,文章再现了赵尚志为国牺牲的光辉形象,这与“我”所处时代芸芸众生的碌碌无为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批判意识。

D . “我”被赵尚志的人生感动,因而斟满酒祭奠他;面对少人问津、略显破败的老房子,“我”又不免倍感寒心和凄凉。

(2)作为业余作者,作品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3)作者在记叙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9分) (2020高三上·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说:“我国要实现2020年规划提出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平均每年必须实现1000多万人的户籍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带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使巨大的需求潜力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

“城镇化既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说,“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进城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人‘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要让他们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

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鹤龄委员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还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选择在中小城镇生活,解决人口在大城市扎堆的问题。”

乔新江说:“城镇化要培育配套产业,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镇化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就业,”王鹤龄说,“有了产业,才能吸纳就业、容纳人口,有了产业体系的发展,才能推动城市设施不断完善。”

李建春说:“从国家层面看,城镇化战略很清晰,就是‘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摘编自齐志明、李坚、许晴《城镇化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材料二:

自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已从7.51亿增加到2018年的42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

2016年5月,我国整体上并不存在“逆城镇化”的现象,但需要采取措施逐步消除不正常现象。一是对城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信心。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与发达国家甚至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城镇化率依然较低,而且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括了2.5亿多农业转移人口,已完成的城镇化进程也还不完整,城镇化仍然是我国广阔发展空间和不竭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中小城市优先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人口吸引力,使得“让落的地方也想落”。

(摘编自相伟、谷宇辰《中国出现“逆城镇化”?》)

材料四:

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美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二是整合各种要素,培育提升龙头城镇的聚集效能。在小城镇的建设中,美国注重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培育龙头城镇和城镇群,提升聚集效能,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秉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农民利益,对

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妥善处理农民的困难和问题,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完成城镇化,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摘编自李军国《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城镇化不能单纯追求速度和表面工程,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让人们在城里过得更加体面、活得更有尊严。

B . 在材料二中,1950年到2018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从30%提高至55%,在2000年到2010年间城乡发展达到均衡。

C . 我国2016年5月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城镇化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D . 美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制定支持和保护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做法对我国的城镇化有借鉴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向城市成为市民,带动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会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

B . 和美国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把小城镇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考量,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C . 城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016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比起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依然较低,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D . 美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几种做法是根据美国国情而采取的,我们借鉴这些做法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因地因时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

(3)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中小城镇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期中)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或因寄所托所托:爱好的事物

B . 放浪形骸之外放浪:任性不羁,放荡,放纵

C . 况修短随化随化:听任安排

D . 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这此(集会)的诗文

(2)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 .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 . 及其所之既倦

C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生命之痛。

B . 第二段交代作序目的,同时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

C . 作者深入思考生死的问题,否定人生虚妄的观点。

D . 语言骈散结合,以散为主,音节齐整又富于变化。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7高三上·枣庄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 . 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作者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 . 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 . 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 . 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作者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7高二上·黄山期末) 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白处。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中,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写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诗中,写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20高三下·台州模拟) 以下是小王同学收到李教授著作后的回信正文,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您寄呈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我深感它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不胜感激,定当惠存。期待他日亲临贵府,当面致谢。

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④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高三下·延边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2月,“工匠精神”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也有人说,工匠精神实为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还有人说,工匠精神更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

其实,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从工匠精神中汲取营养。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8-1、

8-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1、

9-2、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

10-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