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2.1 汉英翻译与文化

2.1.1 文化的定义与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水平。

而在OALED中,culture的定义是

1[U](a) 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etc.(对于文艺等的深刻的了解和鉴赏)(b)(often derog.常作贬义)art, literature, etc. collectively文化(文学、艺术等的总称)2[U]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文化(一个社会智力发展的状况)3[U, C]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智力表现的形式,如体现于文艺方面)4[U, C]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文化(某群体或民族的风俗、人文现象、社会惯例等)5[U]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 etc.锻炼、训练、修养6[U]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 (e.g. bees, silkworms, etc.) to obtain a crop or improve the species(植物的)栽培;(动物、如蜂、蚕等,良种的)培育7[C](biology生)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培养的细菌。

对比上述两本常用词典的定义,不难发现汉族人与英美人对“文化”(culture)的理解不完全相同。《现汉》中的定义1不仅涵盖了OALED的定义1a、2、3、5,而且还包括“物质财富”;定义2相当于OALED的定义4;定义3在OALED中无对应的意义。OALED中的定义1b、6、7都不在汉语“文化”的定义之中。可以说汉语的“文化”具备3种指称意义。英语的culture具备7种指称意义,一种蕴涵意义,即1b(OALED给的例句是:tourists coming to Venice in search of culture(前来威尼斯附庸风雅的游客));汉语的“文化”定义较笼统,英语的culture定义较具体。汉语的“文化”包括“物质财富”,英语的culture只强调文学、艺术、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

对文化看法的差异还不仅存在于汉族人与英美人之间,各国学者或同一国学者之间,因研究视角、范围或所用理论不同,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也不相同,据说已有百余种之多,可见文化是一种何其复杂的研究对象!

在本教程中,我们参照《现汉》的第一条定义,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的分类也因此林林总总。如从地域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陆汉文化和港澳台汉文化;从时间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从宗教信仰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从生产方式分,有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从生产工具分,有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性质分,

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从结构层次分,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参见王秉钦《文化翻译学》:3-4)

学习研究文化,无论是上述八类文化中的哪一种,都应从其结构入手,由可见可感的表层形式深入到核心层次即社会意识形态或大众心态。因此,我们采纳《文化语言学》(修订本)中的文化分类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刑福义,2000:8)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它下属的文化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等。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2.1.2 汉英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又由于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财富,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律,使语言得以传承和发展,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交际时主要依靠语言,也得遵从语言使用的习惯。这些“规律”和“习惯”说明语言属于制度文化。

语言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它不仅仅反映自身的特点,还记录反映其他文化、传播其他文化、帮助其他文化发展。它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是文化的生命线。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汉语的词汇能有力的说明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如在1981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窗”的词义为“窗户:玻璃~|门~户壁|~明几净”;“窗口(1)窗口跟前。(2)(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1981:164)在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窗”的词义为“窗户:纱~|玻璃~|~明几净”。(2000:197)加上了“纱窗”,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物质文化有关。在南方,特别在城市,住房不仅安装玻璃窗,而且装纱窗,以防蚊子或其他昆虫飞入室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的环境。“窗口”的词义为“(1)窗户。(2)(~儿)窗户跟前:站在~远望。(3)(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4)指直接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单位|~行业。(5)比喻渠道;途径:工厂开设门市部,可以成为了解市场信息的~。(6)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地方:眼睛是心灵的~|王府井是北京商业的~。”(同上)补充的(4)(5)(6)义均为比喻意义,与心理文化有关,反映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新事物。

又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发”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買(“买”的繁体字)、賣(“卖”的繁体字)、费、财、贫、购、贸、赔(償)、贷、债等。“皿”是象形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它作为偏旁也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盂、盅、盏、盘、盖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汉语中的借词,是汉外文化交流的记录。如,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色拉(salad)、三明治(sandwich)、歇斯底里(hysteria)、休克(shock)、基因(gene)、钙(calcium)、维他命(vitamin)、奥林匹克(Olympic)、雷达(radar)、先令(shilling)、夹克(jacket)、电

视(television)、激光(laser)、飞机(aeroplane)、火车(train)、交响乐(symphony)、基督徒(Christian)、面包(bread)、盲文(brail)、圣诞老人(Santa Claus)、圣经(Bible)、马海毛(mahair)、贝雷帽(beret)、革命(revolution)、营养(nourish)、解放(liberate)、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独裁(dictatorship)、心理学(psychology)、形而上学(metaphysics)、图书馆(library)、想象(imagination)、暗示(hint)、投资(investment)等。近年引进的外来词更体现了我国物质文化和西方物质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同步发展了。如磁卡电话(card phone)、立交桥(overpass)、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下拉菜单(pulldown)、软驱(floppy drive)、光驱(CD drive)、鼠标(mouse)、电脑(computer)、内存条(RAM chip)、复印机(xerox machine)、安乐死(euthanasia)、艾滋病(AIDS)、香波(shampoo)、连锁店(chain store)、热狗(hot dog)、自助餐(buffet)、牛仔服(cowboy suit)、T恤衫(T-shirt)等。(熊文华,1997:166-171)

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较少受飓风、台风、海啸的袭击,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他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们崇尚和谐,相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相信主客体的一致,重伦理、重悟性、重简约。这种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为: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词语的意义往往只能在句子或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而且要靠人的悟性去心领神会。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词的组合比较方便,只要合乎事理,表意明确,便可以组合在一起,造句比较简单,不必考虑形式的一致。

而英国人的祖先居住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长年累月受到暴雨风霜的袭击,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自然的伟力和凶残均不可预测。为了生存,人们只能冷静地面对自然,向自然作斗争。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久而久之,英国人就形成了观察自然、分析自然、了解自然继而控制自然的习惯。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也是英国心理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ness),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这种认识对学习翻译,学习用语言进行文化交际非常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转换。文化的共性使转换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决定转换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对比研究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学习汉译英不可缺少的内容。

2.2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荣开明等,1989:30)思维形式有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形式,也有借助直觉、灵感、想象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至于思维程序,“是思维方式运行的基本路线,是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的有机结合”(连淑能,2002:40)

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的形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人作为思维的个体,因职业、性别、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的差异,其思维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维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

2.2.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

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妙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连淑能,2002:41)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同上)。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映。如: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ter as it is; take the world as it is)、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 be left to God's mercy; let fate have its way; 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 wait for one's fate)。

重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如果有这样一句话:“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译为: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语义是清楚的,反映的关系也清楚,英美人得颇费一番踌躇才能弄清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关系。按英美人的习惯,“姑母”也好,“舅母”也好,都称aunt,若要区别,不妨冠以名字。若张明的母亲叫李维民,李丹的母亲叫王明兰,就称Aunt Weiming和Aunt Minglan。但这也不符合中国人重宗族关系的习惯。

汉语按年月日的顺序表时间,按国、省、市、县、乡等表达地域概念的方式,反映了由大到小的思维顺序,英语表达同类概念的顺序正好相反。

中国人的伦理精神重视“群己合一”,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个人主义”译为“individualism”是不准确的。因为“个人主义”在汉文化中意为“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现汉》)而individualism的释义为:n [U] 1 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his/her own way, 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不管别人怎样做)只按个人方法行事的感觉或行为;我行我素;2 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son (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 个人主义(OALED)。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是中性词,其确切意义是“个体主义”。

2.2.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思维,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连淑能,2002:42)万物一体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乃至世间万物都看作不可分割,相依相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汉族人最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人们注重从对立中求统一,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中医学中有关“阴”与“阳”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便是明证。中医与西医治病的方法颇能说明汉族人重综合性思维而英美人重分析性思维的差别。病人感冒发烧去看病,中医往往为病人拿脉,看舌苔,看脸色,问饮食睡眠情况,综合以上信息后才确诊病情,找出病因;西医则用体温计量体温,温度超过37℃便可确认为发烧,若病人伴有其他不适还验血,从验血结果判断病毒引起炎症的程度。中医通过看、摸、

问,凭经验判断病情,西医虽然也凭经验,但更多地依靠医疗器械助诊的结果,如验血结果、X光片透视情况、B超显像情况等判断病情。

中国人钟爱的京剧艺术,集唱、念、作、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而英美等西方人喜爱的歌剧、舞剧、话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单一的,歌剧里没有舞蹈,舞剧中不唱歌,话剧主要是对白。每年国庆、元旦、春节、元宵节等盛大节日,庆祝晚会的节目最受群众欢迎的还是综合性节目,歌曲、舞蹈、小品、戏曲表演、杂技、魔术等均在其中,既要表现国富民安、祥和欢乐的主题,又要兼顾各族观众、各阶层观众的需求。

中国文化的另一国粹——国画艺术也是中国人综合性思维的有力证据。一幅国画中有画、诗(或词)、书法和篆刻,缺一不可。中国的书画同源,均以线条表意抒情,加之古代画家多为文人,因此,逐渐形成绘画同诗文、书法乃至篆刻相互影响,共存于一幅画之中的格局,形成国画(也称中国画)的突出特征,在世界美术体系中自成独特体系。

英美文化中的西洋画只表现绘画艺术,至多画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整体性思维在汉字结构中也有体现。汉字中的象形字(雨、人、竹、弓)生动地表现了主观与客观、能指与所指的密切关系。中国人的祖先以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了汉字,数千年使用汉字的实践又巩固了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

崇尚和谐是重整体思维的突出表现。对称与和谐使中国人既感到视觉美或听觉美,又感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

2.2.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连淑能,2002:43)

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这种思维特征来自儒家、道家、佛学的观念,也是“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哲学思想的产物。

这种思维方式在词语中也有反映,如:“恍然大悟”、“豁然贯通”、“了然于心”,夸奖某人聪明会说某人“悟性好”。理解语言时往往突出“意”,力图领会“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分析。评价事物的优劣时往往采用杂感、随笔、评点等形式表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较少用系统的理论进行实证考察式的论述。而英美人的思想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因而也重视实证,主张通过大量实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的语言分析十分系统全面。不分析汉语句子的语法关系,我们还可以理解句子的意义;若不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关系,特别是长句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是不可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子的意义。

2.2.4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式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关世杰,1999:241)表象(presentation)是“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现汉》)。如我们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学习或工作,思念故乡时,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会浮现在脑海中,有时,脑海中浮现的故乡会比真实的故乡更美丽。这就是我们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是汉字的象形性,以形示意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英美人重逻辑思维方式的特点则可从英语词语的功能性上看出。例如:“雨”可分解为“一”(像天)、“冂”(像云)、“、”(像水滴),水从云层落下叫做雨(参见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2000)。又如“旦”字最初的字符是я,日是太阳升起时闪红光的形象,ν表示海浪,Ω表示人们远远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红光与海浪相连的形状,后来人们将“日”下的海浪

简化为“一”,这便是今天汉字中的“旦”,意为天亮(daybreak; dawn)。“昆”字像圆形的太阳在天空运行,“比”像车轮在滚动。又如“山”(ω)、“眉”(指目上方的毛)、“口”、“田”像纵横伸展开去的地,“利”像以刀割禾,“美”(像人头上戴着羽毛跳舞的样子),“井”和“刀”都像所指实物的形象,“至”(δ像鸟儿到达陆地),水(ξ像水流动的样子)。汉语的指事字也很形象,一看就知道其指称意义,如“上”和“下”、“一”和“三”。形声字的表意形旁代表所指事物,如:海、江、河,都有偏旁“氵”,表示它们与水有关。

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 but diff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straddle two boats; have a foot in either camp)、脚踏实地(have a down-to-earth manner)、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mouse; chicken-hearted)、顶天立地(dauntless; of gigantic stature; of indomitable spirit; giant)、调虎离山(1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丢盔弃甲(throw away everything in headlong flight)、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to cry; find sth. both funny and annoying)、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get a new lease of life)、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occupy a commanding position)、蒙在鼓里(be kept in the dark)。英美人也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但常常喜欢用抽象名词指代具体事物。

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这也是汉语形象化的表现。例如,在与数词“一”合用时,有:一面镜子(a mirror)、一朵花(a flower)、一把椅子(a chair)、一张桌子(a table)、一根棍子(a stick)、一棵树(a tree)、一件外套(a coat)、一枝笔(a pen)、一辆(部)汽车(a car)、一口锅(a wok)、一位客人(a guest)等。英译文只保留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原文量词的形象性则未能保留。

从本节汉英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自文化传统的差异,思维方式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必定随着文化传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文化传统随着文化交流的纵深发展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为文化是开放的系统,不同文化之间会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比如说,重伦理、轻认知的中国文化传统,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有了很大的改变。科技兴国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按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已使我国空前地强大起来。人们愈来愈重视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有所作为。学术界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翻译界也改变了长期不重视理论研究的局面,理论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翻译工作者不再只满足于从宏观上了解翻译研究的对象,同时还加强了对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不再满足于感悟式的评价与随想式的阐发观点,而是力求运用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翻译中的问题与规律。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翻译界出版的大量专著和论文便是明证。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文化内部的思维方式也不是同一的。同是汉族人,因职业和文化素养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人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典型差异,判断事物时前者容易凭想像、凭感情得出较为主观的结论,后者多依靠实证分析、逻辑推理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语文、外语、音乐、美术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加强了理论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加强;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形象思维就会更丰富。学习翻译,学习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及其在语言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努力透彻理解汉语原文,使英译文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让翻译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2.3 汉英语言对比

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都有一词多义现象、模糊语义现象、构词可用合成法或词缀法、句子主要成分为主语、谓语和宾语、都用明喻、隐喻、借喻等修辞格使表达生动等等。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语系,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且承载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在本节中,我们将从文字、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学习。

2.3.1汉英文字对比

文字(script),也称书面语言(system of writing),是语言的有形记录,它的出现往往晚于所记录的语言。

人类历史上有四种最古老的表意文字,它们是古埃及的圣体字,古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玛雅人的文字和古汉字。除了汉字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余的三种文字都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古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思想或概念的表意文字(ideographic script),因为它主要是象形字。随着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汉字已不能简单地视为表意文字,而应该视为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汉字一字一音,一字至少一义,既可代表语素,又可代表音节。汉字是多功能的,它是字(character),即构成文字的基本单位;有些汉字又是词(word),如:句、书、打、走等;有些汉字既可作词单独使用,也可略变写法作偏旁部首(radical) 使用,如金、木、日、米等;少数汉字只能作为语素(morpheme) 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词语,如菩、乒、忐等。汉字是方块字,由点、横、竖、撇、捺等几种基本笔划及其变体,用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式组合而成。

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

汉语主要有4种方法造字。(1)象形字(pictagraph),它是有关自然现象、人或物的原始图形文字,是一种象形符号。如:果(果,fruit)。(2)指事字(indicative character),它是以表达某种意思的抽象符号,或在形象符号中加上指事性符号构成。如:上(V表示位置,above),下(^,below)。(3)会意字(associative character),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事性符号构成,其意义为该符号引起的联想意义。如:从(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follow)、森(由三个“木”组成,表示林木稠密,forest)。(4)形声字(morpheme-phonetic character),它由表意的形符和表声的音符组成。如:“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明“烤”的意义与“火”相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参见陈宏薇,l998)。

汉字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语言,它反映了中国人与客观自然界密切的关系。它那美丽的造型及其引起的联想是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不能比拟的。可惜的是,汉字的形美特征在任何汉译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都不可能再现。

英语没有字,只有词。

2.3.2汉英语音对比

汉语的音素(phoneme) 分为韵母(final) 和声母(initial) 两大类。英语的音素分为元音(vowel) 和辅音(consonant) 两大类。汉语音节一般由一个韵母和一个声母构成,英语音节的构成比汉语复杂得多,一个元音可与一个或两个辅音甚至三个或四个辅音(辅音连缀)构成音节。汉字用汉语拼音字母(pinyin) 注音。英语用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transcription) 注

音。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每个汉字都有四声:阴(ˉ)、阳(')、上(ˇ)、去(`)。声调不仅是汉语的重要语音表达手段,还能帮助辨义。例如:汤(tāng)、糖(táng)、淌(tǎng)、烫(tàng) 四个字,都是单音节词,韵母和声母相同,但声调不同,词义也因此大相径庭。汉语的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重读音节(stressed syllable),双音节词可能两个音节都重读,也可能只有一个音节重读。重读音节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大意”若读成dàyì,其意为“主要的意思” (main idea),若读成dà·yì,则表示“疏忽,不注意” (careless)。当然,在翻译中,我们主要依靠上下文,依靠所译词与语篇内外其他词的关系来确定词义。“汉语句子有语调,语调一般显示在句子末尾的重读词上,但它不能改变汉语的字调,而且受到字调的限制。”(陈宏薇,l998:32)

“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语调的单位一般是句群或小句,调核一般在语句的末尾。语调既有语法作用,能分开陈述句、疑问句或反意问句,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此外,语调还赋予英语一种旋律美,难怪有的语音学家形象地将语调比做英语的灵魂。”(同上) 英语的单词没有声调,但有重音,而且重音的排列有规律。如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音节(scholar, family),三音节和三音节以上的词,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psychology)等。多音节词中除了主重音(primary stress),还有次重音(secondary stress) (magazine),有的词有双重音(double stress) (Chinese)。

英语的句子也有重音。在语流中,并不是所有的重读音节都重读,言者往往重读某些词而轻读另外一些词,这些重读的词便是句子的重音。句子重音能表明言者认为语流中哪些词意义重要,也能使语流轻重相间,增加句子的韵律。一般情况下,实词(content words) 重读,虚词(form words) 不重读。

汉语的音美和英语的音美是完全不同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眼睛看到的是汉语的字词,脑子里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联想的种种概念,同时也会“听见”汉语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将汉语转换成英语后,我们检查译文时,“听见”的声音不太可能与原文的声音相同。从感知的层面看,汉译英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

2.3.3汉英词汇对比

词是具备形、音、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词虽然小,译好却不容易,因为词既有指称意义,还有蕴涵意义。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对应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就更丰富了。词本身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典故、隐喻、情感及民族心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投射不同的意义。例如:“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忍不拔”、“不畏严寒”和“四季常青”,而pine tree 在英美文化中则没有这些象征性的蕴涵义。“熊”用来形容人时,在中国文化中有“愚笨”、“窝囊”的含义,bear 在英美文化中却意为“饥饿或脾气暴烈的人,鲁莽的人”。又如“猫头鹰”,由于该鸟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有些讲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将它与“倒霉”和“厄运”联系起来。在方言中,“猫头鹰”又称“夜猫子”,比喻喜欢晚睡的人,英语中的night owl 正好表示经常熬夜或喜欢在夜间工作的人。但owl 在英语中却完全没有“倒霉”的蕴涵意义,倒是因袭传统的理解,象征着“聪明”或“智慧”。

前文曾提到,有些汉字本身就是词,英语没有字,只有词,多数汉字构成词还需要一定的方法。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小的差别。

2.3.3.1汉英构词对比

汉语是有表意倾向的音节文字(ideographic-oriented syllabic script)。现代汉字的语素大

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它们可以自由组合成词。例如:“地”这一语素可以组成:地震、地皮、地貌、地铁、地方、地学、地图、地温、地勤、地表等。汉语中还有一些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例如:“菩”不是词,“菩萨”才是词(从梵语中借来的词);“忐”不是词,与“忑”组合成“忐忑”才成为词。又如“第”,当它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时(第一,第八)就不能独立成词,与后面的数词一起才是词。

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字母组合成音节就生成词。

汉语和英语都能用合成法(compounding)、缀合法(affixation)、音变法(sound-changing)、缩略法(abbreviation) 构词,也都通过翻译从外语中借进新词。不同的是,汉语还使用重叠法(reduplication),英语还用转换法(conversion)、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 和截短法(clipping) 构词。

合成法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可用来构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一般通过主谓、动宾、动补、并列和限定等关系组合,例如:

主谓关系:心跳(名词)、心虚(形容词)、眼看(副词)、头疼(动词)

动宾关系:司法(名词)、刺骨(形容词)、到底(副词)、唱歌(动词)

动补关系:发明(名词)、分明(形容词)、赶快(副词)、过来(动词)

并列关系:波浪(名词)、敏捷(形容词)、舍弃(动词)

限定关系:血迹(名词)、雪白(形容词)、万分(副词)、闲谈(动词)

英语的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该方法主要用于构成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例如:

outlive (v. = adv. out + v. 1ive)

overchange (v. = adv. over + v. change)

underestimate (v. = adv. under + v. estimate)

pickpocket (n. = v. pick + n. pocket)

sunshine (n. = n. sun + v. shine)

makeshift (n. = v. make + v. shift)

deaf-mute (a. = a. deaf + a. mute)

duty-free (a. = n. duty + a. free)

offhand (adv. = adv. off + n. hand)

overnight (adv. = adv. over + n. night)

缀合法是将不能独立使用的语素即语缀,附加在词干的后面组合成词的方法。汉语的语缀远不如英语多。汉语语缀的字形与词根没有差别,如语缀“子”仍然由横、撇、直钩、横等笔划组成。英语语缀的字形与词根差别很大,如in-、un-、-ness、-or 等一眼就能看出是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缀。汉语有些语缀在一定的环境中可以作独立语素使用,如“非”可作表否定意义的语缀(“非人”、“非金属”),又可作独立语素,在“是非”一词中,“非”是独立语素,表示“错误”。而英语的语缀只能作语缀。汉语语缀一缀一义,十分严格,英语语缀一缀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

虽然对比学习汉语和英语的缀合法,对汉译英时选词很有帮助,但因上述差别,翻译时不能“望缀生义”,要勤查字典和词典,避免词义错位的现象。例如:“超”作前缀,与之对应的英语前缀有ultra-、super-、extra-、hyper-,“超短波”译为ultrashort waves,“超短裙”得译为miniskirt,“超标准”译为superstandard,“超语言符号”则是extralinguistic signs,“超代数”译为hyperalgebra,而“超大气压”的译文是overpressure,“超高频”则是ultra-high frequency。

“子”作后缀时,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词素后缀合成名词。如:帽子(cap)、旗子(flag)、命根子(lifeblood)、胖子(fatty)、矮子(shorty)、垫叶子(cushion, mat)、掸子(duster)、

骗子(swindler)。

上例中,除了最后两个词的译文用了-er,其余的“子”都没有用英语的后缀来翻译。

音变法是通过改变词的读音构成新词的方法。汉语和英语都能通过改变韵母和声母、元音和辅音构成新词。如:都(dōu)是副词,意为“甚至”、“已经”等,而都(dū)是名词,意为“首都”、“大城市”等。“传”(zhuàn)是名词,意为“传记”,“传”(chuán)作动词,意为“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授”等。英语中也有doom (n. 毁灭、末日),deem (v. 认为);house (n. 房屋),house (v. 留宿)。

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还可以改变字词的声调形成新词。如:好(hǎo)和好(hào),前者表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等多种意义,后者表示“喜爱”等多种意义。英语则可通过改变重音生成新词。如:present 是形容词,意为“现在的”,present 就成了动词,意为“介绍”。

汉语和英语也能用缩略法构词,即缩短原来的词或词组构成缩略词。这种词缩短后既不改变词义,也不改变词类,可以使语篇简洁。

汉语构成缩略词的方法很多。如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清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大、中央电视台→央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青年和少年→青少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环一境保护→环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等。英语的缩略词主要通过压减字母生成,如:April → Apr. / December → Dec. / Tuesday → Tues. / address → add. / foot → ft. / Limited → Ltd. / United Nations → UN / very important person → VIP。

英译汉语缩略词时,可用相应的缩略形式,如“北大”可译为Beida (Peking University),“清华”可译为Ts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央视”可译为CCTV (Central China Television Station),“华中师大”译为CCNU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等。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借词,它们通过翻译这一文化交流活动进入语言,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而且它们所携带的外来文化融入语言中,使语言更富表现力。借词通常用音译、意译或音义合译的方式进入译语。

汉语中的音译英语借词有:安琪儿(angel)、桑巴(samba)、马拉松(marathon)、扑克(poker)、幽默(humour)、卡路里(calorie)、康乃馨(carnation)等。意译借词有:篮球(basketball)、交响乐(symphony)、工会(trade union)、智商(IQ)等。音义合译的借词有:冰淇淋(ice cream)、咖哩粉(curry)、汉堡包(hamburger)、爵士乐(jazz)、绷带(bandage)、嘉年华会(carnival)等。

英语中的音译汉语借词有:tea (茶)、silk (丝)、litchi (荔枝)、loquat (枇杷)、kaoliang (高粱)、jiaozi (饺子)、ginseng (人参)、sampan (舢板)、kowtow (叩头)、kung fu (功夫)、makjong (麻将)、mu (亩)、yuan (元)、jin (斤)等。意译借词有:panda (熊猫)、moon cake (月饼)、China rose (月季)、mandarin duck (鸳鸯)、tael (银两)、empty word (虚词)、gold fish (金鱼)等。音义合译借词有:Peking Opera (京剧)、brick tea (砖茶)等。(熊文华,l997:165—172) 不难看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的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这些词语表示的食品、计量单位、动物、植物和艺术形式最初在英语文化中并不存在,它们通过科技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为英美人所接受,特别是通过汉译英著作或关于中国研究的学术著作进入英美知识界,最后部分收入词典成为英语词汇的一部分。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吸收认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汉译英时,我们不能随便将一个我们自认为反映中国特殊文化的词语生造成“借词”,而应根据语境作出适当处理。

汉语还可以通过重叠部分或全部语素的方法构成新词。汉语的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都可按一定的格式重叠生成新词。例如:

“(1) AA 爸爸看看

(2) AAB 毛毛雨洗洗手

(3) BAA 眼巴巴乱蓬蓬

(4) AABC 脉脉含情楚楚动人

(5) BCAA 衣冠楚楚风雪茫茫

(6) AABB 哭哭啼啼说说笑笑

(7) ABAC 一举一动一针一线

(8) A 里AB 糊里糊涂傻里傻气

(9) ABAB 研究研究比试比试

(10) A 一(呀) A 看一看说一说试呀试”

(陈宏薇,l996:135)

叠词生成后,往往带上了附加意义,即蕴涵意义。例如:(1)类表示亲切,语气缓和;(2)类与(9)类组成的动词有动作短暂、轻松的含义;(10)类表示动作的短暂或试验性;(8)类有时表示嫌恶的感情;其余各类均有强调的意味。

英译汉语叠词时,可用相应的重复手段。例如:

医生(仔仔细细)给病人作了检查。

The doctor examined the patient very, very carefully.

还可用语义相符的词或语法结构。例如:

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As one looked into the distance, the sparse trees and pale moon set off by the blue sky offered a view like that at a deserted ferry on a desolate river.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胡士光译)

他很听话,我的话(句句)听。

He was very obedient and always did as I told him.

“句句”在这里强调“听话”的程度,用“always did as I told him”译出了原文强调的程度。

警察监视着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

The police kept close watch on the man under suspicion.

“一举一动”在下例中,便换了一种译法。

我们是新雇员,得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As new employees we must be careful about what we do.

2.3.3.2汉英词义对比

从词汇意义来看,汉语和英语词义涵盖面不一定相同。如汉语“果品”一词,是水果和干果的总称。它既指各种新鲜水果,也指核桃、红枣、黑枣、榛子、栗子、花生、莲子、开心果、松仁、柿饼、桂元肉等干果。因此,仅用fruit 一词译“果品”是不能完全表达其词义的,得用一个词组fresh and dried fruits 表示。

同理,英语的berry 意为“fruit with seeds enclosed in pulp (e.g. gooseberry, tomato, banana) 浆果(如醋栗、西红柿、香蕉)”(OALED) 时,是植物学的专业词汇,汉语中的“浆果”也是植物学的专业词汇,意为“液果的一种,中果皮和内果皮都是肉质,水分很多,如葡萄、番茄等的果实”(《现汉》)。但berry 同时还是strawberry (草莓)、blackberry (黑莓)、blueberry (蓝莓)、raspberry (钩子)和holly berries (泡叶栒子)的总称,还表示“egg of a fish or lobster 鱼和龙虾的卵”(OALED)。这就不是汉语的“浆果”所能涵盖的意义了。此外,恐怕大多数中国人不会把“香蕉”列入“浆果”类,而会将其列入“水果”类中。

尽管汉语和英语中都有模糊词(fuzzy words) 表达不确定的意义,如“十几岁的孩

子”(teenagers)、“不太好”(not very good),但一般说来,汉语的词义较笼统、较模糊,英语的词义较具体、较清晰。如“气”一词,在《现汉》中有13个意义,有些很具体,如:⑴气体:煤(气);⑵特指空气:打开窗子透透(气);⑶气息:上气不接下(气);⑷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气);⑸气味:香(气);⑹人的精神状态:勇(气);⑺气势:(气)吞山河;

⑻人的作风习气:孩子(气);⑼生气;发怒:他(气)得直哆嗦;⑽使人生气:你别(气)我了!⑾欺负;欺压:挨打受(气)。有些却模糊,如⑿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气)| (气)虚;⒀中医指某些病象:湿(气)|痰(气)。“原动力”指称什么?谁也说不准确,虽则都知道它是一种vigor, persistent energy。“痰气”不是“痰”,不指“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当肺部或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分泌量增多,并含有某些病菌,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物”(《现汉》第1224页),而是指“中风”。至于有人对中国古代气论(theory of vitality) 作研究,指出古人视“气”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连续过程,强调了“气”的存在和变化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并将之作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关联”即“整体性辩证思维”的出发点(参见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1990),就更有点玄乎了。所以,中医所指的“气”,最好音译为Qi,使人了解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概念。“元气”可译为primordial Qi,“气虚”可译成Qi deficiency。

词的搭配表示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合适的搭配是语言规范地道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汉英词语的搭配是有差别的。“在汉语中泛指一般动作的动词往往只能与泛指一般事物的名词搭配(如‘做家务’),表示具体工作的动词往往只能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搭配(如‘扫地’、‘洗碗’、‘修剪草坪’);而在英语中,泛指一般动作的动词通常也能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搭配(如do the floor、do the dishes、do the lawn),汉语中则不容许这样的搭配(如‘做地’、‘做碗’、‘做草坪’)。”(许余龙,l9921∶158)

“做家务”可译成“do the housework、do the house chores”,“做大扫除”则译为“do general cleaning”,而“扫地”、“洗碗”、“洗衣服”、“擦玻璃”、“做饭”、“擦皮鞋”、“倒垃圾”等做家务的具体事项,就应分别译为sweep the floor、do the dishes、wash clothes、clean glasses、cook meals、shine leather shoes、dump rubbish。

汉语中的动词与不同宾语搭配时,英译文常常不同。例如:搽药apply lotion (or ointment)、搽粉powder one's face、搽雪花膏put on vanishing cream。动词作谓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涵义不相同,译文也因其涵义而变化。

下面几例是“道”在《红楼梦》第三回中的4种译法。“道”在早期文言中,是“说”的意思。

宝玉初见黛玉,送她“颦颦”为别名,探春问宝玉取此名的缘由,宝玉引经据典地说得头头是道。然后便有了以下对话:

(1)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You're making that up, I'm afraid,”teased Tan Chun. “Most works, apart from the FOUR BOOKS, are made up; am I the only one who made things up?” he retorted with a grin. (杨宪益、戴乃迭译)

宝玉和探春的关系很好,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兄妹间的这段对话,因“笑道”的不同翻译处理,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ll know who you mean!” (David Hawkes 译)

贾母非常喜欢王熙风,王熙风来看林黛玉,贾母心里高兴,所以用“said merrily”。

(3) 贾母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With a smile at P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 cousin.”(杨宪益、戴乃迭译) 贾母最宠爱宝玉,但见宝玉回家后未见客人就换了衣服,仍然要责备他。这里“笑道”是“笑着责备”的意思。

(4)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You're talking nonsense again,”said his grandmother, laughing. “How could you possibly have met h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贾母听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知道她的宠孙又在说傻话了,不禁出声大笑,于是“笑道”译为“said ... laughing”。

以上数例,说明汉语词义的确定与不少因素有关,汉语和英语的词义往往不对应,因此,研究汉英词义关系很有必要。

2.3.3.3汉英词义关系

汉英词义关系比较复杂,这是语言和文化的异同造成的。我们可大致将其归纳为:(1)词义相符,即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符;(2)词义相异,即指称意义相符但蕴涵意义相异,或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均相异;(3)词义空缺,即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或蕴涵意义在英语中不存在,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

一、词义相符(semantic correspondence)

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所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的大脑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必然有其相似之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

有些词语在没有特指语境的情况下,只具备指称意义。例如:山(mountain)、水(water)、湖泊(1ake)、森林(forest)、阳光(sunshine)、沙漠(desert)、苹果(apple)、蔬菜(vegetable)、医生(doctor)、学校(school)、工厂(factory)、教师(teacher)、学生(student)、历史博物馆(history museum)、历史遗产(historical heritage)、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它们都可以用英语中词义相符的词语译出。

有些词语既有指称意义,也有蕴涵意义。例如:狐狸(fox) 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指哺乳动物的一属,由于该动物生性狡猾,汉语中形容某人狡猾时便将其比喻为狐狸,“狐狸”一词用来形容某人的特征时便体现了蕴涵意义。英语亦然。

(1) 他是只狡猾的老狐狸。

He is an old fox.

(2)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那随机应变,走路时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且用鼻翅扇着那些后起之辈。”

(老舍《骆驼祥子》)

Their pulling posture, their adroit bargaining, their shrewd use of short-cuts or circuitous routes are enough to make them relive past glories and turn up their noses 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他们”指年长的人力车夫。“用鼻翅扇着”即翘起鼻子,鼻翅还要一扇一扇地动,这个动作(指称意义)表示对某人的轻视(蕴涵意义)。原文生动简洁。“turn one's nose up at sth.”意为“treat sth. with contempt”(OALED),形象与意义与原文完全相符。

又如鹦鹉(parrot) 在汉语和英语中指同一种鸟,因其模仿人说话的特殊能力,该词在

汉语和英语中都具有“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贬义。

(3) 那本书的作者似乎没有自己的观点,书里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

That book, whose author doesn't seem to have his own viewpoints, is full of parrot-learned knowledge.

在寻找词义相符的对应词语时,容易找到假对应词语。所谓假对应词语,是指称意义或蕴涵意义看似与原文相符,其实相异的词语。例如:“拳头产品”指优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现汉》),有人曾将其译为“fist product”。“fist”是英语中表身体部位的词语,指称意义是“拳头”,与clench、shake 等动词连用时,可表达“生气”或“侵略性”等情感或态度。它与“优异的”毫不相干,无法让英语读者明白它的意义,所以是假对应词。陆谷孙先生将其译为knockout product 是贴切的。knockout意为:“(infml 口) outstanding, impressive person or thing 引人注目的人或物”(OALED),也可作形容词用。

译者选择了假对应词常常出于对意义的理解有误。例如:

(4) 岛之西南海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中空),人可穿行其间。(朱一飞、汪涵昌《中国文化胜迹故事》:429)

“中空”很容易被译为“hollow”,因为在OALED 中,hollow 的第一条释义便是“having a hole or empty space inside; not solid 空的;中空的;”人们往往看到这条释义就不往下看了,其实,后面的例子更能帮助我们理解hollow 的准确意义:“a hollow tree, ball 中空的树、球”。“中空的树”指树干的中间是空的,但树干的外面仍然是实实在在的树皮,“中空的球”是相对“实心球”而言的。上文的岩石,不是“中间空心”,而是中间有个游人可穿行其间的大洞。所以,应译为:

At the southwest end of the islet, there is a huge rock with a big hole in the center through Which people Can walk to and fro.

用汉语思维方式将词语用英语语法组合起来,也容易找到假对应词造成误译。

(5) 全岛6300户(人家),共有200多架钢琴。(同上)

Out of 6300 families, there are over 200 pianos.

“岛”此处是鼓浪屿。“人家”此处不指“家庭成员”,而是指“户”。岛上有6300户家庭,其中200多家有钢琴,说明鼓浪屿的居民文化素养高。out of 是个复合介词,译者此处取其from among 义,产生语法错位现象,因为families 和pianos 之间没有上下义词关系,若造句为Out of 6300 musical instruments, 200 are pianos. 就合逻辑了,因为pianos 属于musical instruments。此句应译为:

Of 6300 households on the islet, more than 200 have a piano at home.

二、词义相异(semantic non-correspondence)

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汉语有些词所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彩,体现汉民族的特色。如:松、梅、竹在汉文化中称为“岁寒三友”,人们赞誉它们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德,然而pine trees、plum blossoms 和bamboo 却不能引起英美人这样的联想,也就是说,这三个词在英语中不具备松、梅、竹在汉文化中的蕴涵意义。

又如“羊”在古汉语中就是吉祥的意思。中国古人认为羊是温驯、祥和、美好的兽类,因此,用羊合成的汉字多为褒义。例如:美、羞、鲜、義(义)等。以“羊”为中心的词语“三羊开泰”(Three Rams Bring Bliss) 常用来表示人们希求开年大吉的心愿。ram 在英语中除了表示“公羊”,还表示“撞击装置”。ram 一词不具备“羊”在汉文化中的蕴涵意义。

第二种情况是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

能兴云降雨。”“龙”还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现汉》)“龙”已被视为中国最大的神物,最大的吉祥物,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dragon 在英语中也是人们想像中的动物,但它“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 DALED)。dragon 和龙不仅形态不同,蕴涵意义也不同。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常用作贬义,形容凶悍强暴的人,尤指悍妇或母夜叉(fierce person, esp a woman OALED)。“凤”是“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现汉》) phoenix 在英语中也是神话中的鸟,但它是“长生鸟”(mythical bird of the Arabian desert, said to liv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before burning itself and then rising born again from its ashes OALED),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均与“凤凰”不同。

由于龙和凤在中国文化中是瑞禽仁兽,龙凤组成的图案多用于吉祥喜庆的场合。“龙凤呈祥”(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Prosperity) 常用来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初次见到这一英译文的英美读者,也许会感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但愿通过汉外文化的交流,多读汉英翻译的作品后,他们会逐渐熟悉中国文化,逐渐接受英译文及其反映的中国文化。

三、词义空缺(semantic zero)

不言而喻,词语意义的空缺是文化现象空缺的结果。表示独特文化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必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语,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的现象。翻译时需要用音译、意译或其他方式表示其义。

糖葫芦Tanghulu, 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 which is a kind of children's favourite food in winter

文房四宝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writing brush, inkstick, inkstone and paper)

文明礼貌月Socialist Ethics and Courtesy Month

章草zhangcao (a cursive hand formerly used in memoria1s to the throne)

站票standing-room-only tickets

特困生the most needy students

三八红旗手a woman pace-setter

三八式干部a thirty-eighter (a person who joined the revolution in l938)

三教九流people in various trades (derog.)

一日之长a slight superiority

一穷二白poor and blank乌纱帽an official post

五星红旗the Five-Starred Red Flag (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五岳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Taishan, the Eastern Mountain in Shangdong Province; Hengshan, the Southern Mountain in Hunan Province; Huashan, the Western Mountain in Shaanxi Province; Hengshan, the Northern Mountain in Shanxi Province; Songshan, the Central Mountain in Henan Province)

五经The Five Classics (The Book of Poetry,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Rites,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汉英词汇的异同对汉译英词语翻译的影响将在后面予以详细讨论。

2.3.4汉英句法对比

2.3.4.1句子的概念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在1.2讨论汉英翻译的单位时,我们得知汉语句子强调语义,表示语义终止的标点符号根据句子语义和语气来确定,具有突出的“以意统

形”的特点。而英语句子的定义是:“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when they are written down, begin with a capital letter and end with a full stop, question mark, or exclamation mark. Most sentences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Collins COBUILD) 十分明显,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首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句末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大多数句子有主语和谓语。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都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在汉语中它们的定义分别为:“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感叹句是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祈使句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邢福义,2002:11—14)可见汉语句子这样分类突出的是句子的语气或用途。

而根据Randolph Quirk 等人编写的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imple sentences may be divided into major syntactic types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form. Their use correlates largely with different discourse functions.

(Ⅰ) Declaratives are sentences in which the subject is present and generally precedes the verb.

(Ⅱ) Interrogatives are sentences which are formally marked in one of two ways:

(i) yes-no interrogatives: the operator 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subject.

(ii) wh-interrogatives: the interrogative wh-element is positioned initially.

(Ⅲ) Imperatives are sentences which usually have no overt grammatical subject, and whose verb has the base form.

(Ⅳ) Exclamatives are sentences which have an initial phrase introduced by what or how, usually with subject-verb order.

(Quirk et al, 1985:803)

可见,英语四类句型的划分决定于形式。在强调这四类句子的形式特征之后,相关的话语功能才得到陈述。

Statements are primarily used to convey information.

Questions are primarily used to seek information on a specific point.

Directives are primarily used to instruc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Exclamations are primarily used for express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speaker is impressed by something.

(Quirk et al, 1985:803-804)

从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的不同概念可以看出汉语句子重意义和功能,英语句子重形式和功能。因此,将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要重视形式。

2.3.4.2句子的类型

汉语句子若按用途或功能分类,有上述四大类,若按结构分类,就比较复杂。由于复杂的结构体现了复杂的关系,理解并再现这种关系是汉译英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汉语句子的结构。

刑福义先生认为,在汉语语法系统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语言单位,那就是小句(clause)。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如:票!(语素/单纯词+祈使语气=小句)|傍晚。咖啡厅。(合成词+陈述语气=小句)|赶火车?(短语+疑问语气=小句)”(刑福义,2002:3)

根据刑福义的观点,小句具有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表述性,表明一个意旨,体现一个意

图。第二是独立性,它不包含在另一个小句中。第三,它是最小的表述性语法单位。我们说“句”或“句子”,有时用于广义,既指小句,又指复句;有时用于狭义,只指小句,特别是只指单句。小句之所以能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它是所有其他语法实体的“联络中心”。(汉语的语法实体有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句子语气)。没有小句,语气无所依托;没有小句,不可能有复句和句群;词只有同小句产生联系之后,才能明确显示其语法特性,发挥其语法作用;短语从属于小句,一方面,短语的结构类型均为小句的结构类型所包容,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短语是临时组合的,其语义蕴含在小句的结构之中,其结构成分和组合方式取决于小句表述意旨的临时需要。(刑福义,2002)

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上述观点:在汉语的篇章结构中,小句是最重要的语言单位。词离开了小句,其词性和词义不明朗;短语只是小句的重要成分;小句独立使用,便成为单句(simple sentence);小句因某种关系与其他小句合用,生成复句时,小句便成为分句。因此,理解小句的内部结构及小句与外部结构的关系是汉译英的重要环节。

复句是汉语篇章中频繁出现的句式。按刑福义(2002)的分类标准,复句按其关系可分为三大类,通常由标明关系的关系词语表示其类别。

1. 因果类复句。包括:

1)因果句(因为……所以……,(之)所以……(就/是)因为……,……因为……,越……越……)

2)推断句(既然……那么/就……,既然……,既……,……可见……,与其……不如……)3)假设句(如果……那么/就……,如果……,要不是……,就……,如果说……那么……)4)条件句(只有……才……,只要……就……,必须……才……,除非……才……,只要……)

5)目的句(……以便……,……以免……)

2. 并列类复句。包括:

6)并列句(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是……而不是……)

7)连贯句(……接着……,……然后……)

8)递进句(不但……而且……,不仅……就连……,不但……反而……,固然……更……)9)选择句(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

3. 转折类复句。包括:

10)突转句(但是,可是,然而,只是)

11)让步句(虽然……但是……,即使……也……,无论……都……,宁可……也……)12)假转句(……否则……,……要不然……)

但有时关系词语隐含不显,如:“那所学校越办越好,这所学校越办越差。”是并列句。“睡了一整天,他仍然没有恢复体力。”隐含着转折关系。翻译时,常常有必要添加相应的关系词语表示这种关系。

英语句子按结构关系,也可分为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和复杂句(multiple sentence)。简单句由一个独立的小句构成。复杂句又分为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和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并列句由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小句构成,复合句由两个以上有主从关系的小句构成,一个小句为主句,另一个小句或其他小句作主句的从属成分,如宾语、定语、状语等。

英语的基本句型有7种。它们是:

1)主语(subject)+谓语(verb):She was smiling.

2)主语(subject)+谓语(verb)+宾语(object):He likes translation.

3)主语(subject)+谓语(verb)+补足语(complement):They have become health-conscious.

4)主语(subject)+谓语(verb)+状语(adverbial):Grandpa is at home.

5)主语(subject)+谓语(verb)+间宾(indirect object)+直宾(direct object):We gave them advice.

6)主语(subject)+谓语(verb)+宾语(object)+补足语(complement):We consider that plan wonderful.

7)主语(subject)+谓语(verb)+宾语(object)+状语(adverbial):He has put the salt on the table.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基本句型的句子成分中,主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都用对应的subject、object、complement和adverbial表示,只有谓语用verb(动词)表示。这是因为,英语句子的谓语只有动词才能充当,作谓语的动词对句子其他成分的形式和句子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例如:put这一动词表示“放;放置”的意义时,后面得紧跟名词或代词宾格,然后跟地点状语。

汉语的谓语也是句子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但汉语的谓语除了用动词充当,还可以用形容词、名词或其他词语充当。

汉译英时,无论原文句型多么复杂,均可转换成上述7种英语基本句型及其变式,要注意主谓语的搭配并选择恰当的谓语动词。

2.3.4.3意合与形合

从汉语句子的概念我们得知汉语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因而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英语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主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和连词,都行使其语法功能并起着纽带作用,将句子各成分衔接在一起。请看下例:

①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②聪明用功,③成绩优异,④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⑤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⑥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梁实秋《学问与趣味》)

①是话题,②—⑥描述“青年的朋友”的特点,②③是他们的优点,④⑤是他们的缺点,尤其是⑤,与②③形成极强的反差,“青年的朋友”的特点引起作者的忧虑,于是自然地过渡到⑥。从语法结构来考虑,②③④⑤的逻辑主语毫无疑问是“(他们)青年的朋友”,⑥的逻辑主语是“我”。尽管“他们”和“我”都未出现,但原文的意义十分显豁,反映了作者清晰的思路,汉语读者能完全理解。

倘若完全按原文的句法特征将其译成英文,可能是:

①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② bright and diligent, ③ 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④ 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⑤ 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

⑥ when asked why, they'11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这样的译文是英语病句,②是形容词词组,③是动词短语,它们不能缺乏任何语法关联而并列于此。③作为young friends 的修饰成分,不应该以这种形式置于其后。⑤没有主语。

⑥的时态与①的时态不一致,应该用过去时,它是指作者“曾经”问过青年朋友为何语文差。“when asked”似乎符合原文简洁的特点“问其故”,但“asked”在该句中是被动语态,省略的主语是they (young friends),而此从句中的主语应该是“I”。

请看张培基先生的译文: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 asked them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将②这一形容词词组来修饰“young friends”,将③与④结合起来作定语从句后置,仍

然修饰“young friends”,行文就顺了,原意的表达也清楚了。将⑤单独成句以强调这些成绩优异的青年的缺点,正是作者的本意。添加“who”等下划线的词非常必要,能使译文形合意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英语的从句前必须根据其语法功能用when、where、who、that、as 等表示关联词将其与主句衔接起来,汉语不重视这种形式衔接,更注重语义的连贯,这是汉族人重整体、重综合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covertness) 的一种表现。

汉语语法的隐含性还表现在词类无标记、动词本身无时态或语态标记、名词和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没有形式变化,主语和谓语只要求在语义上一致(concord),无须在形式上对应等方面。英语的语法特征正好相反,所以,英语的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2.3.5汉英篇章对比

篇章(text) 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它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提供作者想传达的信息,各成分之间有语言手段将其衔接在一起,成为语义连贯的整体,为交际的受者所接受。衔接性与连贯性是篇章最重要的特征。

汉语篇章可以是一个字,如春节时门上倒贴的“福”字;可以是一个词或词组,如医院候诊厅墙上贴的“安静”;可以是一个小句,如公共场所的告示“禁止吸烟”、“勿踏草地”;它还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副对联、一支歌曲、一句口号、一则新闻报告、一部小说,甚至是一套百科全书。总之,汉语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履行着交际的不同功能,汉语的篇章均能转换成形式对应的英语篇章,只是两种篇章的信息结构、衔接手段与逻辑连贯方面有不同之处,翻译时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2.3.5.1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

篇章最主要的功能是信息功能,因而对篇章信息结构的剖析十分重要。绝大多数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句子信息结构是研究篇章信息结构的重要对象。

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要先说,某些词语要后说,先说的词语是主位(theme),后说的词语是述位(rheme),这主位—述位(theme-rheme) 结构便是句子的信息结构。它是作者思维方式的反映。由于篇章中的句子都不是孤立的句子,彼此都有联系,一个句子的信息结构往往反映出它与前面句子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它往往选用前句提到的已知信息作主位,所以,已知信息与主位往往重合。当句子的成分既是已知信息又处于主位时,这一成分便称为主题(topic),句子的其余部分便是述题(comment)。(参见许余龙,l992) 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 语言。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 上,“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确的顺序一致”。(洪堡特语,引自徐通锵,1993)“出现在句首的成分犹如文章的‘题目’,而后面的部分则是就这个题目‘作文章’,说明它的实际含义。”(同上)“这部分一般重读,往往用强调的语气说出来。”(邢福义,2002:28)例如:

(关于春游),你们建议去哪儿?

(武汉),那是我的家乡。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他熬了一个通宵。

上述三例的划线部分都是主题,但都不是主语,“关于春游”是介词短语充当的状语,“武汉”是外位成分,“为了完成这篇论文”也是介词短语充当的状语。

主题和主语有时重合。例如:(校门口)今天停满了小汽车。

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 语言。英语句子重形式和功能,句子建构在主谓主轴(subject-predicate-pivot) 上,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一种形式上的一致关系。较严格地受到

英语语法的制约。因此,在汉译英实践中,找准句子的主语和与之匹配的谓语是译好句子的关键。

信息结构的另一个焦点是语序问题,牵涉到句子成分的分布及复句或复杂句中主句和从句的位置等问题,它们将在后面详述。

2.3.5.2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篇章的衔接方式有指称衔接、结构衔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四种。由于语音衔接通常出现在诗歌文本中,在此不予以详细介绍。

一、指称衔接

篇章是具备功能和意义的语言单位。它的生成与客观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词,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楚与否是篇章的意义能否为读者理解的重要因素。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为照应(co-reference anaphora)。

按指称范围分,指称衔接有外指(exophoric)和内指(endophoric)两种。外指的所指对象在篇章外,内指的所指对象在篇章内。由于言/作者的思绪在篇章中以线形排列的方式出现,所指若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前,称为回指(anaphoric),所指若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后,则成为下指(cataphoric)。例如:

(1)张明是我的一个朋友。(外指,“张明”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

(2)张明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是武汉人。(内指,“他”回指“张明”)

(3)他在那边!张明。(内指,“他”下指“张明”)

篇章中的这种照应的关系使篇章内的词语之间语义连贯,与篇章外交际者感知和认知的客观世界紧密相连。

若按指称手段分,有用人称代词的人称照应、用指示代词的指示照应和用比较级的比较照应。例如:

(4)爸爸妈妈,你们也买个钱罐存钱吧。你们没钱用了罐子就会把肚肚里的钱掏出来给你们的。

Daddy, Mummy, please buy a piggie for yourselves. When you have no more money, the piggie will open its tummy and give you money.

(《童心》,居祖纯译)

“你们”是人称代词,回指“爸爸妈妈”。言者是5岁的小毛头,为了劝爸爸妈妈别为钱吵架,他把自己那小猪形状的存钱罐打破,拿出硬币来给爸爸妈妈。这里的piggie是儿语。

(5)这幅画是一部用思考和修养完成的杰作,它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The painting is a masterpiece reflecting deep insight and artistic attainments; it expresses a sense of history by using specific modern artistic vocabulary.

(袁运甫《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其绘画》,《今日中国》1992年第3期)

汉语的指示代词又以“这”和“那”为基础的表示处所、时间、数量、性状等的词汇。上例中的“这”用“ the”译出,也可用“this”译表示近指,用“that”译表示远指。

“这”和“那”常用英语的it翻译。例如:

(6)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The only thing had interested us in the ugly stone was a little pit on top of it , which was filled with water on rainy days.

(贾平凹《丑石》,刘荣跃译)

(7)这种力,使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

汉英翻译教程1

《汉英翻译教程》-作者不详,在此致谢! 第一章 词的选择 词义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的确切理解,而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有些词看起来很简单,翻译时一下子就会想到常用的对应词。但又是最常用的对应词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意思。例如: 还要努力读一点历史和小说。 We should also find time to read some history books and novels. 这里“努力”一词理解为“挤出时间”是对的,如译为make an effort,则会使人误解为我们文化水平低,读历史和小说很费力。 再比如“水平”一词译成英语,不一定都是level, 要根据句子的含义确定译法。 1.他的英语水平比我的高。 He knows more English than I. 这里,汉语“水平”一词虽未译出,但其以已含在句子中。若照汉语字面应译成:The level of his Englis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ne.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要奋发图强,把我军的军政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We must work hard to r aise to a new height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our army……. 这里“水平”指高度,故译作height,和动词搭配也比较顺。 3.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水平。 Cadres at all levels should improve their art of leadership. 这里的“领导水平”,实际上指领导能力、领导艺术、故译作art of leadership. 以上的例子说明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往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在翻译的时候也只有结合上下文来考虑怎样处理这个词,才能译得准确。因此在辨析词义和正确选词时可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一)注意词的广义与狭义 英语中有不少同义词的词义有广、狭之区别,运用范围也就各不相同。例如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原文“农业”一词是广义,指一切农业经济(农、牧、林、渔),古译作agriculture。但在“农林牧副渔结合的方针”中,农与林木副渔并立,是指耕作的农业,不是指整个农业经济,古译作farming。整个词组应译为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side-occupations and fishery. 2.他从不喝酒。 He never touches wine. 原文“酒”是指一切酒类,故译作wine。但在“他不喝烈性酒”一句中,“酒”是狭义,是和淡性酒相对而言的,又需译作spirits。 (二)注意词义的强弱 3.反动派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 The atrocities of the reactionaries roused the people to great indignation. 这里的“愤怒”含义强烈,故在译文中选用了indignation,而不用anger. 4.孙中山是个好人。 Dr. Sun Y et-sen was a man of integrity. 如果译作a good man, 则与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身份不相称。 (三)注意词义的褒贬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2版)-第3章 词语的英译【圣才出品】

第3章词语的英译 3.1 复习笔记 一、词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确定 1. 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指称意义是“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并且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语言中广泛存在。 在具体翻译时,应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搭配关系和语言环境对词语的指称意义进行全面、周密的分析。例: 他是我父亲。He is my father. 这姑娘是漂亮。This girl is really beautiful. 此人是书就读。This man reads every book he can reach. 是可忍,孰不可忍?If this can be tolerated, what cannot? 是古非今。Praise the past to condemn the present. 【解析】“是”在以上各句中的指称意义各不相同。第一句的“是”表示判断。第二句中的“是”应重读,表示“的确、实在”。第三句中的“是”表示“凡是”。第四句的“是”意为“这”,仅用于书面语中,“是”的这一用法已带有蕴涵意义了。第五句的“是”意为“认为正确”,作动词用,也是书面语。 2. 蕴涵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蕴涵意义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彩、文体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 ★汉语词语的语言形式往往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集中体现在汉语的国俗词语中,如俗

语、成语、歇后语等等。翻译此类词语时,译者可采用直译等方法尽可能在译文中反映出原文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例: 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曹雪芹《红楼梦》) “I don’t have to ask,” retorted Pao-chai. “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s mouth.”(杨宪益、戴乃迭译) ★词语的蕴涵意义还体现为词语的文体特征。两个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文体上常有庄谐、雅俗之分。 ★汉语中的颜色词、叠词、数词等词汇往往具有丰富的蕴涵意义,译者在翻译这类词语时应充分考虑到它们在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特殊内涵,注重其蕴涵意义在译文中的再现。 二、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所以,汉译英时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词语进行分析。 1. 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义 搭配(collocation)指的是语言系统内各个语言成分的同现和组合,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汉译英时可根据词语的搭配关系确定词义。例如“红包”一词的翻译:过年、婚庆、生日等场合所送的红包指的是“礼金”,应译成gift money; 单位在节假日时发的红包指的是“奖金”,应译作bonus; 行贿时所送的现金也称作“红包”,应译作bribes。 2. 根据语言语境选择译文用词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者常常需要根据译语的语言语境来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练习问题详解总主编冯庆华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2) 第二章词法翻译的一般技巧 (4) 第三章名词的抽象和具体译法 (9) 第四章动词的翻译 (11) 第五章数词和冠词的翻译 (12) 第六章成语的英译 (13) 第七章修辞格的翻译 (17) 笫八章文化词语的翻译 (19) 第九章汉英句子比较与翻译 (20) 第十章换序和转态译法 (23) 笫十一章断句合句译法 (25) 笫十二章长句的翻译 (27) 第十四章汉英语篇比较与翻译 (29) 第十五章风格与翻译 (30) 第十六章语用与翻译 (32)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一、结合语境选择较贴切的译文 1. b 2. a 3. b 4. a 二、译出下列词语,注意词语的不同搭配 1. a swarm of bees a brood of chickens a litter of pups 2. a bevy of beautiful ladies a pack of hounds a team of ducks a herd of antelopes 3. unfailing suppor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 4. make a phone call take a taxi knit a woolen sweater fetch water play basketball spray insecticide 5. basic wage capit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ommodity primary industry fundamental interest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Party member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3. The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 Everyone complained against such a practice. 5. They had a dispute at the meeting. 6. You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7. The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8. There is still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o settle. 9. We have consulted him about the matter. 10. Please go back. There is nothing of your concern now 第二节翻译中的选词 一、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词的选择和搭配。 1. That depends upon circumstances.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一周

翻译理论与实践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培养目标(p1) 2)课程描述(p25)笔译 3)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技能;必修课;高年级 4)教学要求:翻译(八级要求p10) Selection of texts: 1)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十五”规划教材) 2)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修订本) 3)自编练习与对照读物。 课程考核: 平时课堂及作业占30%,期末占70% 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翻译以及翻译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方法:讲述与实例相结合 参考书目: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Topic 1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翻译以及翻译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翻译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方法:讲述与实例相结合 参考书目: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教学时间:2 节 1.What is “to translat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翻译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Taken literally, it can be given four meanings, according to concrete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期末考试总结

第三章名词的抽象和具体译法第一节名词的抽象译法(p68) 粗枝大叶to be crude and careless (with big branches and large leaves) 海阔天空to talk with random( with a vast sea and boundless sky) 灯红酒绿dissipated and luxurious (with red lights and green wine) 纸醉金迷of life of luxury and dissipation (with drunken paper and bewitched gold) 单枪匹马to be single-handed in doing sth (with a solitary spear and a single horse) 赤胆忠心ardent loyalty (with red gut and heart) 无孔不入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 (to get into every hole) 扬眉吐气to feel proud and elated (to 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 开门见山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大张旗鼓on a large and spectacular scale (to make a great array of flags and drums) 风雨飘摇(of a situation) being unstable (the wind and rain are rocking)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你去插一脚干吗? That’s a business of their ow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Why should you get involved in? (2)别人家里鸡零狗碎的事情你都知道得这么全,真是个顺风耳啊! You know all the bits and pieces of trifles of other families. You are really well informed. (3)这消息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I’m extremely terrified by the news. (4)她毛遂自荐来这所小学做老师。 She volunteered for the teaching post in this primary school. (5)我不敢班门弄斧,诚望您发表高见。 I dare not 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在……面前)an expert. I hope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enlighten(启发,启蒙)us on this matter. (6)敌军闹得全村鸡犬不宁。 The enemy troops threw the whole village into great disorder. (7)敌军军官听说后路已被切断,吓得目瞪口呆。 The enemy officer was stunned by the news that the route of retreat had been cut off. (8)这些问题盘根错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These problems are too complicated to be explained clearly in a few words.

(完整word)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

“文化”( culture ) 物质文化( material culture ) 制度文化( institutional culture ) 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咖啡( coffee)、 巧克力( chocolate )、 色拉( salad)、 三明治( sandwich )、 歇斯底里( hysteria)、 休克( shock)、 基因( gene)、 钙( calcium)、 维他命( vitamin )、 奥林匹克( Olympic )、 雷达( radar)、 先令( shilling )、 夹克( jacket)、 电视( television )、 激光( laser)、 飞机( aeroplane)、 火车( train)、 交响乐( symphony )、 基督徒( Christian )、 面包( bread)、 盲文( brail )、 圣诞老人( Santa Claus)、 圣经( Bible )、 马海毛( mahair)、 贝雷帽( beret)、 革命( revolution ) 、营养( nourish )、 解放( liberate )、 民主( democracy)、 科学( science)、 独裁( dictatorship )、 心理学( psychology )、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图书馆( library )、 想象( imagination )、 暗示( hint )、 投资( investment) 磁卡电话( card phone)、 立交桥( overpass)、 隐形眼镜( contact lenses)、

第2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

“文化”(culture) 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 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 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咖啡(coffee)、 巧克力(chocolate)、 色拉(salad)、 三明治(sandwich)、 歇斯底里(hysteria)、 休克(shock)、 基因(gene)、 钙(calcium)、 维他命(vitamin)、 奥林匹克(Olympic)、 雷达(radar)、 先令(shilling)、 夹克(jacket)、 电视(television)、 激光(laser)、 飞机(aeroplane)、 火车(train)、 交响乐(symphony)、 基督徒(Christian)、 面包(bread)、 盲文(brail)、 圣诞老人(Santa Claus)、 圣经(Bible)、 马海毛(mahair)、 贝雷帽(beret)、 革命(revolution) 、营养(nourish)、 解放(liberate)、 民主(democracy)、 科学(science)、 独裁(dictatorship)、 心理学(psychology)、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图书馆(library)、 想象(imagination)、 暗示(hint)、 投资(investment) 磁卡电话(card phone)、 立交桥(overpass)、 隐形眼镜(contact lenses)、

下拉菜单(pulldown)、 软驱(floppy drive)、 光驱(CD drive)、 鼠标(mouse)、 电脑(computer)、 内存条(RAM chip)、 复印机(xerox machine)、 安乐死(euthanasia)、 艾滋病(AIDS)、 香波(shampoo)、 连锁店(chain store)、 热狗(hot dog)、 自助餐(buffet)、 牛仔服(cowboy suit)、 T恤衫(T-shirt) 意合(parataxis) 隐性(covertness) 显性(overtness) 形合(hypotaxis) 伦理(ethics) 认知(cognition) 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 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ter as it is; take the world as it is)、 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 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 be left to God's mercy; let fate have its way; 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 wait for one's fate)。 individualism( 不管别人怎样做)只按个人方法行事的感觉或行为;我行我素 个体主义”。 整体(integrity) 综合性(synthetic) 个体(individuality)、 分析性(analytic) 直觉(intuition) 实证(evidence) 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1章 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一、结合语境选择较贴切的译文 1. b 2. a 3. b 4. a 二、译出下列词语,注意词语的不同搭配 1. a swarm of bees a brood of chickens a litter of pups 2. a bevy of beautiful ladies a pack of hounds a team of ducks a herd of antelopes 3. unfailing suppor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 4. make a phone call take a taxi knit a woolen sweater fetch water play basketball spray insecticide 5. basic wage capit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ommodity primary industry fundamental interest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Party member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3. The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 Everyone complained against such a practice. 5. They had a dispute at the meeting. 6. You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7. The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8. There is still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o settle. 9. We have consulted him about the matter. 10. Please go back. There is nothing of your concern now 第二节翻译中的选词 一、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词的选择和搭配。 1. That depends upon circumstances. 2. This state of affairs must be changed. 3. How do matters stand with them?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笔记及习题(篇章翻译)【圣才出品】

第7单元篇章翻译 7.1 复习笔记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包括“话语”(discourse)和“篇章”(text)。语篇特征为:连贯、衔接,且具有明确的论题结构。 一、衔接 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语法衔接手段(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前者又可以包括指称(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词(conjunction)。 1. 指代 指代主要分为三类:人称指代、指示指代和比较指代。 英语中,为了实现衔接,一般尽量采用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名词。汉语倾向于重复前文出现的名词,或者采用“零式指称”,省略主语。例: My friend looked somewhat ill at ease when he told me this: At the time when he bought this big house, his children had all been at school. Now they had their own homes and jobs. 【译文】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买这座房子时,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2. 省略

省略可以分为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例: I had many wonderful ideas, but I only put a few into practice. 【译文】我有很多美妙的想法,但是只把少数付诸实践了。 3. 替代 “替代”指用较简短的语言形式替代上文中的某些词语,使行文简练流畅。 (1)名词替代比较常见的是使用one代替前文出现的某个名词。例: Carrie picked out the new abode because of its newness and bright wood—work. It was one of the very new ones supplied with steam heat, which was a great advantage.(Sister Carrie, Dreiser, T) 【译文】嘉莉选中这套新居所,是因为它是新建的,而且房间的木质部分色泽鲜亮,屋里有暖气,这是当时最新的房子才有的。 【分析】原文中,ones替代了abode;译文中,“房子”与其前面的“居所”构成同义词。 (2)动词替代经常是用助动词do的几种形式来代替前文出现的某个动词或动作意义。例: And yet this John Openshaw seems to me to be walking amid even greater perils than did the Sholtos. 【译文】可是在我看来,这个约翰·奥彭肖似乎是正在面临着比舒尔托更大的危险。 【分析】原文中,did替代了walked amid peril;译文中,该处同样进行了省略处理。 (3)小句替代使用指示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某一小句或者某一概念。例: “Well, I’ve got twenty-two dollars, but there’s everything to be paid for this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练习答案总主编冯庆华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一、结合语境选择较贴切的译文 1. b 2. a 3. b 4. a 二、译出下列词语,注意词语的不同搭配 1. a swarm of bees a brood of chickens a litter of pups 2. a bevy of beautiful ladies a pack of hounds a team of ducks a herd of antelopes 3. unfailing suppor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 4. make a phone call take a taxi knit a woolen sweater fetch water

play basketball spray insecticide 5. basic wage capit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ommodity primary industry fundamental interest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Party member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3. The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 Everyone complained against such a practice. 5. They had a dispute at the meeting. 6. You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7. The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8. There is still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o settle. 9. We have consulted him about the matter. 10. Please go back. There is nothing of your concern now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比较a与b题型归纳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比较a 与b题型归纳 https://www.sodocs.net/doc/771194776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以下是课本几乎所有有a,b 的都收集起来了,已经超过老师所说的20多条的.....自行挑着看,重点看第四章!!!其他爱看不看啦... 2.金桂湖位于武汉的南部后花园一一咸宁市咸安区南川水库。 9页 a.Jingui Lake, which lies in the south part of Wuhan, called the Back Garden—the Nanchuan reservoir. b. Jingui Lak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back garden of Wuhan— the reservoir of Xian an district of Xianning. C. Jingui Lake lies in the area of Nanchuan Reservoir, Xian'an District, Xianning, which is reputed as the Back Garden to the south of Wuhan 3.本书收集了有关他们(钱锺书、杨绛)生平与创作的资料,有关的评论文章,同时选 编了研究资料的目录索引,是研究钱锺书、杨绛的必备书。9页 a. It is a necessary book to study Qian Zhongshu and Yang Jiang, since it collects materials of their life and works as well as relevant comment writings,and compiles contents and index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s. b.It includes materials of their life experiences,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lated commentary essays. A bibliographic index is also presented here, which all the more entitles the book to a must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two. 练习四58页 1.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 a. It's the winter of 1917. The wind was blowing hard, but I had to walk in the street to make a living. b. It happene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17. A bitter north wind was blowing but, to make a living, I had to be up and out early.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a. The world's affairs, well understood, are all scholarship. Human relationships, maturely experienced, are already literature. b. True learning implies a clear insight into human activities. Genuine culture involves the skilful manipu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3.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 a. Having stood ther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statue had now come to detest it as a kind of forced drudgery. b. Having stood ther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statue felt that it was hard labor. 13.西风,秋水,雁阵,衔着落日的远山,交融在一起,更增添打猎者的无限兴致。 (徐光兴《枪口》) 66页 a. The joy of hunters was enhanced by the west wind, the autumn stream and the wild geese mingled with the distant mountains that held the sinking sun.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练习1 1、翻译的任务是什么? 2、翻译有哪几种种类? 3、翻译的标准是什么? 4、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 练习2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词的选择和搭配: 1、那个受惊的小孩紧紧抓住他母亲的手。 2、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事业。 3、新生儿需要细心护理。 4、该委员会由五人组成。 5、我借一下你的电话好吗? 练习3 翻译下列各句,根据需要增补适当的词语: 1、中国总是要前进的。 2、你想看这本书,就先看吧。 3、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他们一听说有新任务就坐不住了。 5、只要中国人民积极奋斗,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是能够达到的。练习4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省略: 1.新老干部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2.他一开口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3.每条河流都有上游、中游和下游。 4.一五一十地都给父母讲了。 5.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练习5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划线部分词类的转换: 1.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共产党员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3.我们觉得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4.我们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 5.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练习6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划线部分在句中的位置: 1.他们最近的成就表明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2.这是唯一可能的解决的办法。 3.不论晴雨,我们明天非去不可。 4.我们必须清楚了解所有牵涉到的问题。

5.我率领的部队南征北战,越战越强。 练习7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运用语态变换的方法:1.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说得很多了。 2.医院立即收下那个重伤的男孩。 3.认识落后,才能改变落后。 4.这篇文章需要再润色一下。 5.他的话使我感到莫名其妙。 练习8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恰当运用正说与反说的技巧:1.他的暗示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2.你恐怕弄错了。 3.他不在,我感到很寂寞。 4.只要他没有病倒,他是不会不来的。 5.是重力使我们不致于从地球上抛出去。 练习9 采用适当的方式翻译下列无主句: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前头坐着一位老人。 3.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练习10 将下列汉语省略句译成英语省略句: 1.妈妈买了一架电视机。 2.象是要下雨的样子。 3.多年来一直喝这种苦药,我真是喝够了。 4.他有自己的打算,但不愿向别人谈论。 5.这件事你不懂,就别再操心了。 练习11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得”字句补语的译法:1.她伤心得大哭起来。 2.床收拾得很整齐。 3.他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4.他累得走不动了。 5.她的头发长得几乎拖地了。 练习12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把”字词组的译法:1.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2.他们把我们看做自己家里人。 3.不要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4.母亲把孩子叫回来复习功课。 5.那意味着把工作交给他了。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相关参考: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臵(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机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莎士比亚笔下的形象相互重现,相互推倒。面对如此丰富的形象,我们可怜的译者目瞪口呆。他不愿意对这种绚丽多彩有丝毫遗漏,因此不得不将英文原本中用仅仅一个词表示的暗喻译成一个句子。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在紧密的逻辑与丰富的形象之间,英语与法语的天平有所侧重,在两者的遭遇中,译者的无奈与局限源于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 头脑清醒的纪德没有丝毫责备英语或莎士比亚的语言的意思,相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充分意识到了母语的缺陷。他说:“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我们才意识到本国语言的缺陷,因此,只会法语的法国人是看不到缺陷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德国作家歌德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异之于我,可作一明镜,从异中更清楚地照清自身。在这个意义上,与异语文化的接触,有助于认识母语与母语文化的不足。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便有可能从异语异文化中去摄取营养,弥补自身,丰富自身。 在艰难的翻译中,纪德亲历了种种障碍,他结合翻译中的具体例证,作了某

第3章_词语英译(新编汉英翻译教程_陈宏薇)【试题.知识点】

1、英军胜利地登上了小岛。 a. The British army climb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 b. The British army landed on the island successfully. 析:“登”一词既有“爬、攀登”之意,又可理解为“登陆”。从本句的上下文来看,“登”这一动作的施动者是军队,对象是小岛而非高山,“登上”意为“登陆、上岸”,应译作land on ,而非climb onto 。 2、他对事情的进展情况也还满意。 He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way things went. 析:“也”在句中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不可作“同样”解,不应译为also 或as well 。 3、他是我父亲。He is my father. 这姑娘是漂亮。This is girl is really beautiful. 此人是书就读。This man reads every book he can reach . 是可忍,孰不可忍?If this can be tolerated, what cannot? 是古非今Praise the past to condemn the present 析:“是”在以上各句中的指称意义各不相同。第一句的“是”表示判断,第二句中的“是”必须重读,表示“的确、实在”,第三句中的“是”表示凡是,第四句的“是”意为“这”,仅用于书面语中,“是”的这一用法已带有蕴涵意义了。第五句的“是”意为“认为正确”,作动词用,也是书面语。所以,译文的表达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When you know a thing, to hold that you know it, and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to allow that you do not know it----this is knowledge . (孔子《论语》,James Legge 译) 析:句中一连出现了五个“知”字,前四个“知”的词性与指称意义相同,都作动词“知道”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稍有大意就会将“是知也”中的“知”也理解为“知道”。然而这一理解在此句中无法自圆其说,因为“知之”也好,“不知”也罢,最后都“是知也”,这岂非有悖逻辑?因此,“是知也”中的“知”应作“学识修养”解。 5、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日就要到厨下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这菜一定是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 The custom in Nanjing is for all brides to invite good luck by going to the kitchen on the third day and cooking a fish, which stands for fortune. (吴敬梓《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 析:“收拾”在《汉英词典》(外研社1995 年修订版)中相对应的译法有四种:( 1 )put in order; tidy; clear away (2 )get things ready; pack (3 )repair; mend (4 )settle with; punish ,其中任何一种解释都难以准确地表达“收拾”在此文中的意义,即“烹制、制作”。“收拾”的这一指称意义虽未被字典收录,但常常在口语中出现,细心的译者应该可以从“收拾”与“一样菜”的搭配关系以及上下文中找到线索,正确地理解并妥帖地表达它在此句中的意义。 3.1.2 蕴涵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