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验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原创

实验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原创

实验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原创
实验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原创

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实验原理: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种类的生物存在着差异,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目的要求: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2、利用已有的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出曲线图等办法进行探究,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3、认同生物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体会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成果共享。

重点: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主线,通过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分析讨论,掌

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

因。

难点: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材料用具:

大、小花生种子、芸豆、红小豆、圆规、直尺、铅笔、解剖盘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统计人(2人)测量人(2人)绘图(1人)

教学设计:

引课

小游戏:“找不同”

展示一张照片,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为什么呢?生:因为产生了变异。

实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师:同学们已经看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花生,现在请你们先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品尝一下,老师希望用你们明

亮的眼睛和聪慧的心灵,细心观察,积极思维,看看那组同学能发现

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现在开始吧!

生:观察、品尝并进行交流,提出问题。

师: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上,老师看到了你们观察的细致,思维的活跃和对科学探究的热情,而科学的发现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用我们独特

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一下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

生:制定计划并实施公布结果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种子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变异呢?

生:(猜)

师:对了,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种子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正常情况下,大花生的种子长度的平

均值应大于小花生种子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生: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自己得出的结论,我想现在同学们和我的感觉一定是一样的,非常开心,而且越来越自信,老师希望你们

也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的学科,你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讨论: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

的果实会怎样?如果把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

又会怎样?

2.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

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生:(总结)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小花生的变异,有的是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而有的是环境引起的

变异,内部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师:通过以上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该性状的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然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

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

热学实验探究题

热学实验探究题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图a 图b 第1题图 (1)实验时,先后四次观察到烧杯中水出现的现象如图b所示,把四个现象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图c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由此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出当地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图c (3)某小组刚开始加热就看到温度计的示数迅速上升,观察水量也不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乙甲丁丙(2)98 小于(3)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解析】(1)刚开始加热时,水温比外界高的不多,蒸发的水蒸气少,液化的小液滴也少(乙);随着水温的升高,蒸发的水蒸气增多,液化的小液滴也增多(甲);沸腾前水中的气泡上升、变小(丁);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丙).(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水的沸点为98℃;沸点小于100℃,可能是当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当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时,温度计测量的是烧杯底的温度.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小明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 数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第2题图

t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t / ℃-4 -3 -2 -1 0 0 0 1 3 5 (1)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 实验中采用这样的加热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是否与冰的相同?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 (2)使冰块受热均匀,温度平稳上升(3)不相同石蜡是非晶体,其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析】(1)温度计读数时,首先要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数字从下往上越来越大,则是零上;如果数字从下往上越来越小,则是零下.(2)如果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底部直接接触火焰温度很高,而其他部位温度较低.如果采用水浴法,则会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同时温度上升比较平稳,便于发现其温度变化的规律.(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小明用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等实验仪器组成了如图甲所示装置来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甲乙丙 第3题图 (1)水沸腾后,小明继续对其加热,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无法达到100℃,这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个标准大气压强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观察到图乙(a)、(b)所示的两种情景._________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低(小)(2)a水过多、或热源供热太慢、或水初温太低(3)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 ℃,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气泡从低到高,逐渐变大,故选a.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3)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新课标第一网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安岳县岳新乡中心小学的刘强,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结构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重点是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课题、位置:《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从教材第17页至19页) 2、教材的编排: (1)、本课与《生物的遗传》《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共同组成“遗传与变异”单元。这是小学科学课标中“生命世界”领域中的科学知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部分: 第一部分:比较一对孪生姐妹与她们父母的照片,找出她们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初步了解个体间存在着差异。然后比较同学间外形特征的差异,揭示变异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并比较各种金鱼,康乃馨、玉米等的不同之处。利用图片展现了形态各异的金鱼、千姿百态的康乃馨、颜色各异的玉米的照片。这些动植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各不相同,表现为生物之间也存在变异,说明变异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部分:查找关于变异的谚语。和遗传现象一样,人们很早已经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着变异现象,创造了丰富的关于变异的谚语和俗语。 第四部分: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第五部分:拓展知识,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教材之所以这样编排,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学生已学习了生(2 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因为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本课先是引导学生从认识人类开始,逐步导向认识其他动植物,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变异现象,从而使学生了解变异及变异的种类。 3、教材前后联系: 这部分教材是以前面3至5年级科学教材中《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植物的一生》;《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等内容为基础,由浅入深来揭示生命的发展历程及其中的奥秘。 4、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同一类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的差 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3)、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德育目标:(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5、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_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讲义北师大版

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演绎法” 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1 2 ,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___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 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

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则: (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野生型小鼠全为雄性,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 (4)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又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基因为显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雌雄性小鼠中都有突变型和野生型。 (5)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 D Y d或X d Y D。 答案(1)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 (3)①Y染色体上②显性X染色体上③0④显性常染色体上(4)显性性状X D Y d或X d Y D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的充分体现。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说—演绎法”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说,正向演绎推理(结论→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野生型纯合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形成。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用10只而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把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如果视野的右下方有一物像,我们向______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3、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动则在标本上;如果两处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 5、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 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其目的是 五、【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________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如此加热的目的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1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初中中学物理热学实验探究专题

热学实验题 一.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 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 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 子吸热本领的大小。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 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 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 (1)还需要___温度计___、___停表 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 ___使沙子和水能均匀受热。 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 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如右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_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的多少_;②__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的多少___ 。 (3)探究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 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 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___不正确_ 如果按照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 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的说法, 那么晚上海水温度低,沙子的温度高,这 与事实不符合.(标准答案) 当在傍晚时,海水仍在蒸发,仍在吸收 热量,而海水的温度却比沙子的温度高(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 收的热量大于(大于/小于)沙子吸 收的热量。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是: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 能不好。 (6)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 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 这种方法(转换法)。运用这种方法设 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_把电源,滑动变阻器,电磁铁开关串联 起来,在不同的电流下,观察电磁铁吸 引大头针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__ (7)如上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 的是( D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 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 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某 种液体A,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 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 将1号烧杯记录中漏的选项填 上。(2)。此液体的比热容为 _2100J/(千克.℃)___ (3).比较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升高的温度有关。____ (4).为了研究吸收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选进行比较 烧 杯 号 液 体 A 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加热 时间 (分) 1 A 200 10 14 2 2 A 200 10 18 4 3 水100 10 18 4 4 水200 10 18 8 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 14所示。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 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 2.生物的变异现象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 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出示成龙一家三口的照片)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幻灯片出示人的外形差异图片)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了解变异的种类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图片。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8.了解变异的种类。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课堂训练 1.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 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变异。 2.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变异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 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都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我们知道了三叫草和四叶草故事,那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四叶草的纪念品,我们下节课来比一比谁设计的更有新意。 【板书设计】 2.生物的变异现象 子女与父母可遗传变异 存在不同的特征变异 同一物种不可遗传变异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探究性实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实验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节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新课标要求通过观察某种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活动,能感知生物的变异。教材以花生为例,围绕花生果实的大小,提出了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概念,虽然花生在宜昌是常见生物,学生很熟悉,但对花生品种缺乏认识和了解。教材直接给出大小2个品种的花生概念,然后让学生去通过测量验证的做法,过于简单,缺乏逻辑推理,所以,我的处理是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步步延伸,得出生物在性状上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及变异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同生物性状上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能够尝试分析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通过测量,学生能提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提高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2、理解生物变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说教法 利用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来激发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原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上,我采用了实验探究、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 本节设计理念:以观察、测量、等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 三、说学法 学情预设与学法构想:八年级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只有了初步了解,只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因此实验中采用观察、测量、等学习方法; 四、说实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组织形式为分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名小组长负责落实本次学习任务。 实验材料及用具:不同种类的花生、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课本、实验报告纸。 (二)实验探究: 1、直观导入、激趣引思:以看、摸、尝直观导入:教师给出一些花生,请学生观察后找出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兴奋地仔细观察外形、品尝种子,发现颗颗总是有差异。(视频显示9)教师引用一位哲人的话:“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进而抛出两个问

第二章热现象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热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4×3分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 C.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4.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7.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变异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1、游戏:同学们,我来考考大家的眼力,我为每组都准备一些相片,请你来找出他们的家人都是谁?是本班的送回本人处。 2、谈话:我们做了一个看相片找家人的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遗传。 3、回忆一下,什么是遗传?学生回答。 4、可是有的同学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么这些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请你们拿出与家人的照片,找一找你跟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同桌互动) 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和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2、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组特殊的照片,照片中的孩游戏:请你来找出他们的家人都是谁? 学生回答:什么是遗传? 请你们拿出与家人的照片,找一找你跟父母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子都是我们学校的,可他们却是双胞胎,知道什么是双胞胎吗?学生汇报已有经验。请你们仔细观察照片,找一找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活动) 小结:即使是双胞胎也与父母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3、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又有多大的差异呢?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呢? 提出要求,教师并讲解各特征。 4、从统计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小结:同一种外形有不同的特征,有差异。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外形特征是我们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内在的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 5、我们同学在一起六年了,你们能来说说同学们在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吗? 我们把这些差异称为变异。 (出示小黑板,学生理解)教师揭题,板书课题。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生物界的人类有变异现象,猜测一下,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金鱼---形态各异,颜色不同,师介绍金鱼的发展史;玉米---颜色各异,康乃馨-----千姿百态) 2、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学生汇报已有经验。请你们仔细观察照片,找一找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 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呢? 你们能来说 说同学们在血型、脾气、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吗? 猜测一下,动 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思考: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 的差异?

(完整版)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A、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

八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探究报告

目录 一、扦插材料的处理第十二周 二、鸟卵的结构第十四周 三、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第十六周 四、模拟保护色的形成第十八周 五、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第二十周

探究实验扦插材料的处理 【探究目的】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他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为此,我们小组对扦插材料的处理作了一次探究。 【提出问题】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与没加生根剂的植物哪个生长发育的快些? 【作出假设】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比没加生根剂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快些。 【制定并实施计划】 (1)材料:一盆紫背天葵、一个装了土壤的花盆、剪刀、一根白线、一根木筷、生根剂、标签等。(2)步骤:1、在紫背天葵上剪两段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 2、将紫背天葵的茎段下方的切口剪斜,上方的切口剪平,将茎段多余的叶适当剪掉; 3、用木筷在花盆的土壤里插两个孔,并将其中一段紫背天葵上绑一条白线,作为对照组,另一段作为实验组; 4、在对照组的下段沾上适量的生根剂,插入土壤孔中,另一段直接插入另一个孔中,浇上一些水。 5、在花盆上贴好标签(写上班别、姓名),用透明胶封好,将花盆放在生物园里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 6、每天轮流浇水和观察。 【注意事项】 (1)要选择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的枝条; (2)每段保留两个节,最好节上有节; (3)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伤口水分过多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这样可以增大吸收水分的面积; (4)切勿将茎段上下插反,因为这样会影响生长; (5)茎段既要去掉一些叶片,又要留几片; (6)注意每天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探究结果】 观察19天为止。实验组成活率100%,对照组成活率100%。 实验结果支持我们的假设。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扦插时加了生根剂的植物比没加生根剂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快些。 【我们的反思】 在处理材料时有些细节没注意到,导致实验结果有些偏差。探究鸟卵的结构 【实验指导】 选择的鸡蛋必须是新鲜的,且未经洗蛋处理(不能洗,但可稍作轻擦除表面的污物)。 【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认识鸡蛋的结构。 2.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材料用具: 鸡蛋二个、放大镜、镊子、解剖剪、刀片、烧杯2个、酒精灯、培养皿、火柴 方法步骤: 1、照蛋,注意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2、先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表面,发现卵壳有很多小孔。 3、在鸡蛋钝圆的一端敲出裂缝。 4、小心地剥去表面的卵壳。 5、露出里面的卵壳膜。 6、将卵壳膜剪开,将鸡蛋的内容物倒到纸杯中。 7、观察内部的结构,认识卵黄、卵白和胚盘。 8、将鸡蛋煮熟后剥开,观察气室的大小。 9、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内部的卵黄和卵白。 10、对比生鸡蛋和熟鸡蛋的结构。 【实验探究】 1、通过实验操作,你认为鸟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并说出理由。卵生 2、有性生殖的生命起点是什么?受精卵 3、作为生命起点的受精卵是生物吗?并说明理由。是 4、作为生物的受精卵,是如何获得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由此可知,如何理解陆生动物必须的三大基本生存条件? 从自身提取,适宜的环境,充足的营养,一定的温度 5、一个鸟卵就是一个生物细胞吗? ①在受精情况下:不是

热现象练习题

热现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1用酒精灯对烧杯 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 D.无法确定 2、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取出一块冻肉放在台式秤盘中,过一会秤的示数将:( ) 图1 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3、居民小区里的道路有些是水泥浇铸的而且是一块块的,在块与块之间的缝隙里灌有沥青,从我们学习过的热学知识知道,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好处是() A.使水泥路在热胀冷缩时有一定的伸缩空间,防止块与块之间相互挤压而变形 B.防止水泥路在冬季里受冷伸长,块与块之间相互挤压而变形 C.为了路面的美观,有意识将水泥浇注成了一块一块的 D.为了将来方便的维修路面而这样设计的 4.你一定吃过饺子吧,饺子下进锅里过一会儿就会漂浮上来,这时会发现饺子“变胖”了,且越煮越胖。有关饺子“变胖”的说法你比较认同的是() A.锅里的水很快渗进到饺子里 B.饺子馅所含的水汽化并充满了饺子内 C.锅里的水温度高汽化到了饺子内 D.饺子熟了就会漂浮起来,这是经验 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里面包含着的物理含义是() A霜形成前的气温没有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气温比雪形成的气温要低 C霜形成前气温一定较低,水蒸气凝华成霜;下雪后雪融化、升华时吸热,气温一定较低 D下霜前气温一定比下霜后气温低,下雪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气温低 6. 有时侯在听媒体中说或书刊中写道“某植物在室温下生长…”,其中“室温”是指() A.4℃ B.16℃ C.22℃ D.32℃ 7.每年的冬季在我国的哈尔滨都要举办冰雕展,其中有些大型的冰雕作品都是由一些小块的冰组合而成的,那么小块冰与冰之间的“粘合”是依靠() A.在冰层之间洒些水 B.冰层之间洒些强力胶 C.用喷灯先把下面的冰熔化 D.直接放上 8.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 判断房间的气温() A.甲高 B.乙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 C.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和碘液均可D.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操作合理的顺序应为: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2、(5分)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B.要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C.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应将水族箱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并定时向缸内通气 D.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一般是将酵母菌液直接滴入计数室内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0.2 g/mL的NaOH溶液、0.2 g/mL的CuSO4溶液、蒸馏水可用于鉴定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可取新鲜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上表皮 D.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4、(5分)在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反应物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 D.0. 3 g/mL的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紫色变浅 5、(5分)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的科学家,其之前发现的AQP2水通道蛋白存在于集合管细胞膜上。某科研小组对蛋白AQP2进行了相关实验:选细胞膜中缺乏水通道蛋白AQP 2的肾集合管细胞放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相应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放在低渗溶液中测定水通透速率,处理及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组与Ⅰ组对比说明蛋白AQP2能通过主动运输提高水的通透速率 B.Ⅱ、Ⅲ组对比说明HgCl2能降低水通透速率,因为HgCl2阻止了蛋白AQP2的mRNA的翻译 C.注入蛋白AQP2的mRNA的集合管细胞将AQP2通过内质网合成、加工并运至细胞膜 D.抗利尿激素能调节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能与调节细胞膜上蛋白AQP2的数量有关 6、(5分)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为研究独脚金内酯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试验(如图1),A组不做处理,B组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C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D组用GR24+NAA处理。四组均进行同样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GR24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 B.GR24的作用可能是影响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实验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GR24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影响向光性反应 7、(5分)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切开的梨放的时间长了,切面会变成褐色,因为梨的果肉中铁成分很高,一旦与空气接触,铁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一种褐色物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该实验能证明空气中的氧气使梨切面变色 C.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有无NaCl

新人教备战之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

热和能 2012 中考分值:6---15 分 中考热点概括 一、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 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 2 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 4 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 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 燃料热值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 6. 转化率的计算。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其中知识点3、5 和6 多以计算温度变化时的热量或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形式出现。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能源的分类。 2. 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 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 (1)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C;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1标准大气压。 (3) 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水沸腾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对于水来说,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C,但是沸点会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 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对于图像,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在图像上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1) 96 (2)98 低于(3) B 【例题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 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 )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____ 。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 时间/min012345678 水的温度 / c , 9092949898989898 的示数,直到水 沸腾5min后停止 读数,部分数据 记录如下表: (3) 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 真题及参考答案 1. ( 5分)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 A B 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 ③在A 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资料 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 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 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C—— 25 C 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E、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C、E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装置A、E、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A、E、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比较A、E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