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加法运算律(二)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加法运算律(二)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加法运算律(二)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加法运算律(二)练习题及答

1. 400-297的简便算法是()。

A. 400-300-3

B. 400-300+3

C. 400-200-97

2. 在括号或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1)384+197=384+()﹣()

(2)248+101=248+()+()

3. 被减数是265,差是198,减数是多少?

4.小刚跳绳一分跳了97个,小丽跳了125个,小红跳了103个。他们三个一共跳了多少个?

答案

1. B

2.(1)200 3 (2)100 1

3. 265-198=67

4. 97+103+125=325(个)

1 / 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 运算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运算律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中括号,知道中括号的作用。 2、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4、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 3、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难点 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课时数: 10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47-49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3、在计算中增强自己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自学指导】: 1、我会读(2颗红星等你摘★★) 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9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标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到的见解写下来。 2、比一比,谁最爱问(2颗红星等你摘★★) 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学习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除了了解书中的知识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同学们吗? 3、练一练(2颗红星等你摘★★) 在做预习时你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将它指出来。 4、自学检测(4颗红星等你摘★★★★) 首先,祝贺你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三个自学任务!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检测。请完成数学配套练习上的第______________题。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提出来? 【课时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的不够好。我得了______颗星。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加法运算律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加法运算律教案 青神县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祝尉霖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至第47页中的例1、例2;第47页中课堂活动中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 2.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四基四能三思想”。“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最核心的三种数学思想是抽象、推理、模型思想。体现高效课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提问有梯度,提问有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称水杯 师:这黑水杯的质量是多少? 生:称出是320g。 师:黑水杯和透明水杯一共多少克? 生:740g. 师:透明水杯是多少克? 生:口算出是420g. 师:观察左边是黑水杯,右边是透明水杯,我现在交换两个水杯的位置,它们的总质量有什么变化? 生:没变。 师:板书。(320+420=420+320) 师:你从刚才的观察中猜想到了什么?或发现了什么? 生: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设计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作出大胆猜想,然后从生活经验中让学生感受加法交换律的客观性。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授 1.验证猜想 师: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这样的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一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

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

运算律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第3单元,属于小学中年级的内容。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加法,但是还没有接触过运算律,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说本课内容是一个过渡,既要用到以前的知识,又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主要解决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运算律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列举例子,再举例子中运用,使用各种方法计算答案。 运算律首先告诉学生学习原因,帮助学生探索运算律获得的原因,其次告诉学生运算律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运算律来解决。运算律有很多种,本节课只学习加法的交换律a+b =b+c,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课本上举男生女生跳绳踢毽子的例子,由学生熟悉的出发,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最后得到相同的答案。让学生明白加法的结合律是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又是一重点,难点。在检查一道加法题是,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验证是否算的准确 (3)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已经学习加法了,掌握了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但是还没接触过运算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东西,新概念。运算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期,要帮助他们完成好这个转化。既要向他们呈现具体的失事例,也要帮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方法。 小学生对具体的事例,可爱的图片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一起他们的兴趣。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之前加法学的不好的学生,这是难上加难,必须要注重这类学生的需求,从最简单的开始,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学会在做题中使用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在计算的过程中要细心仔细,尽量会的题目都做对。 过程方法:学生自己能够推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并且举一反三。数学学习的过程比方法更为重要,只有掌握过程才有可能算出结果,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养成自己探索发现的精神,树立科学的思维习惯,具有科学的精神。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

潘小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姓名 得分 1、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的位置, 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例: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357+218= 195+367=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例:47+58+42 18+(159+82)175+201 204+417 3、两个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例: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46×78= 65×9=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例:25×32×125 39×5×4 18×35 32×25 5、多加要减 6、少加要加例:387+98 例:387+102 7、多减要加8、少减要减例:387﹣98 例:387﹣102 9、减法的规律:课本第35页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例:387﹣78﹣22 180﹣36﹣44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例:159﹣(59+37)268﹣(35+68)10、除法的规律:课本第37页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例:280÷5÷2 2800÷25÷4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例:160÷(4×8)720÷45 11、加减的规律: (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 例:268+45﹣68 325+41﹣25 (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268﹣45+32 325﹣41+75 12、乘除的规律: 先乘后除等于先除后乘 例:45×12÷972×12÷8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 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 算:())=() (2)330-()=15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 30+20=()+30 650+120=()+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3、()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 所以:387+425=()+() 525+()=137+() 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这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所以:137+28+72 =137+( +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法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都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呀? 2、经常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这些小朋友也在开展活动,看,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教学例题,验证规律。

1、根据学生的问题,随机选择主要的两个来研究。 (1)跳绳的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第一个问题,得出加法交换律。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说算式和结果,教师出示28+17=45 人和17+28=45人 (3)请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都是求什么?结果相同吗?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4)教师板书:28+17=17+28) (5)学生读算式并观察思考。得出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3、抛出问题,得出猜想。 (1)教师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呢? (2)小结:看来经过一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 4、验证猜想,体会方法。 (1)同桌两人合作,选好两个数,比如一人算6+8,另一人算8+6,比比结果,如果相同就可以写出一个等式,坐在左边的同学负责记下这个等式。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照这样下去,能写完吗?加省略号。这些例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算律》测试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测试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2、根据运算率填空。 ① 85×a = a×□② 49+□ = 73+49 ③ 56+b+44 = b+(□+□) ④□×52 = □×17 ⑤ (45+37)+63 = 45+(□○□) ⑥ 25×18×4 = (□○□)○18 ⑦ 351+102 = 351+100+□ = □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面积都等于()平方厘米。 5.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38+×35 =×96 118+159+182=(+)+ 46×25×4 =×(×) 6.450比105多(),比680少()。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 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2、36×25=(9×4)×25=9+4×25……………………………()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179+204=179+200+4…………………………………………() 三、选择题。 1、400+250 250+400 ①>②<③= 2、37+295+63=(37+63)+295这是运用了加法的() ①交换律②结合律③交换律和结合律 3、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①a×b=b×a ②(a+b)+c=a+(b+c) ③(a×b)×c=a×(b×c) 4、计算125×24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①125×8×3 ②125×6×4 ③125×20×4 5、小红在计算52×38后,又用38×52来验算,小红在这里运用了() 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运算律教案北师大版.doc

四运算律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中括号,知道中括号的作用。 2、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4、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律。 3、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单元学习难点 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一些算式,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课时数: 10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47-49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3、在计算中增强自己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自学指导】: 1、我会读(2颗红星等你摘★★) 阅读课本第47页至第49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多读几遍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标记,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到的见解写下来。 2、比一比,谁最爱问(2颗红星等你摘★★) 想一想教材内容的要点,学习新知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除了了解书中的知识外,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同学们吗? 3、练一练(2颗红星等你摘★★) 在做预习时你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将它指出来。 4、自学检测(4颗红星等你摘★★★★) 首先,祝贺你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三个自学任务!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检测。请完成数学配套练习上的第______________题。哪道题做起来有困难请你提出来? 【课时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的不够好。我得了______颗星。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关系 和加法运算律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 ()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所 )()=() (2)33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所以,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班别: 姓名: 等级: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 56+72+28=56+(72+28)( ) 41+65+39+145=(41+39)+(65+145)( ) 二、填一填 1、55+ =75+ 74+148 +26=148+( 2、55+145+53+147=(55+)+(53+) 三、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6+89= 307+348= 425+480=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44+178+56 662+386+134+38 加法运算定律小测 班别: 姓名: 等级: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 56+72+28=56+(72+28)( ) 41+65+39+145=(41+39)+(65+145)( ) 二、填一填 1、55+=75+ 74+148+26=148+( 2、55+145+53+147=(55+)+(53+) 三、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6+89= 307+348= 425+480=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44+178+56 662+386+134+38

789―89―149―151 475-(250+175) 六、解决问题 1、在一次投票选举中、有效票共计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多少票? 2、王阿姨第一次汇钱225元;第二次汇钱328元;第三次汇钱175元、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3、小明要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234页、他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水果店一共328箱梨、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28箱、还剩多少箱梨? 5、某个风景区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41米、第二天修了12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9米、三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789―89―149―151 475-(250+175) 六、解决问题 1、在一次投票选举中、有效票共计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多少票? 2、王阿姨第一次汇钱225元;第二次汇钱328元;第三次汇钱175元、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3、小明要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234页、他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水果店一共328箱梨、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28箱、还剩多少箱梨? 5、某个风景区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41米、第二天修了12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9米、三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运算律

第四单元运算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运算律。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类推的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简便运算。在这一单元中除了有最基本的运算顺序以外,还要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即探索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计算领域,运算律的内容非常重要,它的学习即丰富了学生以后对于简便计算的经验,又是后继学习计算理论的基础,而探索加法、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同样为学生积累宝贵的研究算式规律的经验。 教法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的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总第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7~49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认知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中括号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的信息。 计算器每个22元,铅笔盒每个18元,圆珠笔每枝4元,钢笔每盒24元,羽毛球拍每幅35元,足球每个40元。 问:如果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钱你们能帮我算算吗 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2)、22×3+24÷6 =66+6 =729(元) 两个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新知 1、不同点:列式的方式不同,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 相同点: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板书:没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道算式:“9÷3×5-2=1”你能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吗 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先算5-2=3,再算3×3=9,最后算9÷9=1。 只有一个小括号无法使等式成立。怎么办 如果用一个符号,把小括号里的减法、小括号外的乘法都放进去就行了。(引出中括号) 9÷[3×(5-2)] 能说说现在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吗 先算小括号里的,在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边的。 3、归纳概括。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中括号也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那么你能不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复习

四 运 算 律 一、买文具 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那么乘除法可同时计算。 2.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有中括号,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有中括号时,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 3. 混合运算图示如下: 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 示为a +b =b +a 。 2.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 =b ×a 。 3.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和乘法的计算是否准确。 三、加法结合律 1.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 +(b +c )。 2.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时,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数的位置或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3. 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 -(b +c )。 4. 减法运算性质的应用:在连减的算式中,如果减数的和可以凑成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时,就可以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将连减算式写成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形式,进行简便运算。 四、乘法结合律 1.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 ×(b ×c )。 2.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1)计算连乘算式时,如果其中两个乘数的积是整十数、整百数或整千数时,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再与其他数相乘,这样会使计算简便。(2)在乘法中,如果一个乘数是25(或125),另一个乘数正好是4(或8)的倍数, 易错提示:计算时,没有参加运算的数要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抄写下来。 知识巧记: 混合运算并不难, 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 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 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更简单, 先算里面后外面。 要点提示: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更为直观方便。 易错提示:减法和除法中不存在交换律。 要点提示:加法结合律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加数的位置并没有改变。 易错提示: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时,别忘记给两个减数加上小括号。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在连乘算式中,与原式相比,如果乘数位置发生了变化,运用的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运用的就是乘法结合律。有时,为了计算简便,会同时运用这两种运算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测试卷 姓名学号 一. 填空(20%)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 ),还可以列式为( ),面积都等于( )平方厘米。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 4.根据运算律填上合适的数。 118+159+182=( + )+159 46×25×4 = 46×( × ) 5.450比105多( ),比680少( )。 6.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 : )响起。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 ),它的面积是( )。 二. 小判官(8%)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 2. 78+43+22 = (78+22)+43 ( ) 3. 146-98 = 146-100+2 ( ) 4.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4倍,另一个乘数缩小4倍,它们的积不变。 ( ) 三.择优录取(8%) 1. 125×7×8 = 7×(125×8) 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 A、451-(51+49) B、(451+49)-51 C、451-49+51

3.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 A、9元 B、8元 C、7元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 A、长方形较大 B、正方形较大 C、不能确定 四.计算(37%) 1.直接写出得数。(5%) 75+35= 98-79= 100÷4= 35×3= 130÷5= 180÷20= 490÷70=9×5×8= 4×6×5= 87÷3= 2.竖式计算,并用运算律进行验算。(6%) 289+476= 28×64=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 893+594+107 105+298 5×(17×24) 125×16 35×9×2 329+(471+86) 4.列式计算。(8%) 1.120加84除以7的商,结果是多少? 2.703与295的差除以51,商是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27%)

四年级上册运算律练习题

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基本题:a+b+c=b+a+c (a+b)+c=a+(b+c) 38+169+162 256+168+144+32 377+569+123+31 2、a-b-c =a-(b+c) a-(b+c)=a-b-c 652-67-133 789-152-248 8941-386-614 1597-(597+650) 3651-(123+651)256-(32+56) 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基本题:a×b=b×a (a×b)×c=a×(b×c) 25×17×4 125×57×8 125×25×4×8 50×89×2 2、变化题:例:25×44=25×4×11 125×25×32 125×88 25×16 150×18 三、乘法分配律1基本题::(a+b) ×c=a×c+b×c (a-b) ×c= a×c-b×c 18 ×26+18×74 68×57+32×57 97×31-87×31 157×69-57×69 (25+6)×4 (125+25)×8 (80-8)×125 (100-2)×26 99×87+87 2、变化题(1):例:72×99=72×(100-1)=72×100-72×1 101×86=(100+1)×86=100×86+1×86 89×99 38×98 75×99 45×98 102×85 101×72 103×13 101×99 3、变化题(2):例:23×98+46=23×98+23×2=23×(98+2)13×97+39 45×98+90 2×56+6×28

4、67×21+18×21+85×79 39×56+39×45-39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单元检测卷及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 1.在下面的算式中,与201×98的结果相等的是()。 A. 200×98+1 B. 200×98+98 C. 201×100-2 D. 200×200+1-2 2.561+49+51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A. 561-(49+51) B. 561+(49+51) 3.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右边第200位上的数是() A. 4 B. 2 C. 8 D. 5 4.(x+y)+z=x+(y+z),这道算式运用() A. 加法结合律 B. 加法交换律 C. 乘法交换律 5.下列选项不是运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A. 34+89+11=34+(89+11) B. 38+19=19+38 C. 194+39+86=39+(194+86) 6.624+478+376=478+(624+376),这里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7.在36×5+64×5=(36+64)×5中运用了()运算律.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二、判断题 8.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9.77×(88×a)=(77×88)× a 10.134-75+25=134-(75+25 ) 11.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是加法交换律。

1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三、填空题 1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9.25×9.9+92.5%=________ 14.用字母表示出下面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乘法交换律:________加法结合律:________乘法结合律:________ 15.现在1克、2克、4克、8克、16克砝码各一个,称东西时,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一边,可以称出________种不同的重量。 16.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17×4=________ 17.下面算式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①4×5=2×10________ ②a×b×c=a×c×b________ ③a+b=b+a________ ④1×2+3=1×3+2________ ⑤a+b+c=b+a+c________ ⑥1+2×3=1+3×2________ ⑦1+4+6+9=(1+9)+(4+6) ________ ⑧4×6×25=6×(4×25) ________ ⑨54+28+46=28+(54+46) ________ 18.355+260+140=________ 645-180-245=________ 500-257-34-143=________ 19.________ 20.看规律,写得数. 12×9=108 123456×9=________ 123×9=1107 1234567×9=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

《加法运算律》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地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天气渐渐转凉,学校将准备组织各年级体育活动,你们都喜欢体育活动吗?都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呀?经常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瞧,这些同学们也在开展活动,(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多指名说。 [ 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题中所提供信息来选择与所提问题有联系的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1、出示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女生共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解决第一个问题,揭示加法交换律。 (1)指名口头列式 ,28+17,还可以怎样列式? 17+28。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这两个式子相等吗?为什么?(计算结果相等)(都是求跳绳的有多少人)那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板书:28+17=17+28,指名读算式。 (3)仔细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两个数的位置变了,数据、运算符号、结果没有变) (4)你还能举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指名说,教师板书。 (5)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能找出它们共同的规律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交流。 (6)师: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呢?看来经过几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学生各自举例验证。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7)师:照这样下去,能写完吗?加省略号。这些例子都在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谁再来说说我们刚才的猜想? (8)师:你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字母、符号、文字等方式把这个规律简明的表示出来吗?试试看。学生在自备本上尝试。指名说说。 师:在数学界,我们公认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字母a、b分别表示这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加数,b可以表示任意的另一个加数。这也是我们刚才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所得到的结论。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运算律。(板书课题) [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过程。从实际事例引入,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同时,从用符号表示规律过渡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规律,使得规律的表达更准确、简明、形象,既便于学生掌握,又发展了他们的符号感,也为后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作好铺垫。) 四年级数学教案 看第二个问题,你能口头列式吗?这两个算式能用等于号连接起来吗?谁来说说看。这个算式就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巩固加深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9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65=+35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192+96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

潘小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专题训练 1、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例: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57+218= 195+367=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例:47+58+42 18+( 159+82) 175+201 204+417 姓名得分 18x 3532 x 25 5、多加要减 例:387+98 6、少加要加 例:387+102 7、多减要加 例:387 - 98 8、少减要减 例:387 - 102 9、减法的规律:课本第35页 (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例:387 - 78 - 22 180 - 36 - 44 3、两个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a x b= b x a 例: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46 x 78= 65x 9= (2)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 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例:159 - (59+37) 268 - (35+68)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 (a x b) x c=a x (b x c) 例: 25x 32 x 125 39x 5 x 4 10、除法的规律:课本第37页 (1)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例:280弋吃2800吃5詔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 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例:160- 4 x 8) 720 詔5 11、加减的规律: 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 例:268+45- 68 325+41 - 25 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268 - 45+32 325 - 41+75 12、乘除的规律:先乘 后除等于先除后乘 例:45x 12 为72 x 12 弋13、等差数列的和=(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x个数吃 例:1+2+3+4+5+6+7+8+9+10 1+2+3+??…+100 1+3+5+??…+19 其它特殊例子: 800 吃5 =800 T00 x 4 =8X 4 =32 7000^125 =7000 T000 x 8 1600 吃 5 8000-125 =7x 8 =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