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最新资料推荐------------------------------------------------------

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我研究,我快乐,我的课堂我做主--------怎样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一、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学者型教师我们都知道:

生命需要教育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

面对 21 世纪,我们怎样做一个创造型的真正有所作为的教师呢?我以为应该把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所谓学者型教师,或者说是专家型教师,其含义都是指其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优化教育教学结构,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卓有成就。

譬如中学的语文教学,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灾难深重;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在一个三岔路口徘徊,四顾茫茫;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从一个死胡同走进了另一个死胡同,走投无路那么,我们指望谁来拯救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指望谁来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指望谁来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我们当然指望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尤其是要指望我们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那些学者型的语文教师们。

这一点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问题是谁是我们可以指望的学者型的语文教师?这里,那些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偶尔扫一眼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然后便高谈阔论的

1 / 10

大学教授们,是难以指望的。

这里,那些长期坐在教科所或教科院里读报著述,有了雅兴闲情便下到学校听一两节语文课,随后便评头品足的研究员,是难以指望的。

这里,那些长期高居教育领导岗位,有了会议便让秘书写一篇讲话稿坐到主席台上念一念,偶尔在醉眼朦胧中发号司令的官员,也是难以指望的。

以上三种人虽然也可以称之为专家,但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不能指望他们。

我们唯一能够指望的是长期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热爱语文教学、忧患语文教学、思考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他们才是真正的语文专家。

他们既注重教育理论,又注重教学实践;他们既熟悉教材,又熟悉学生;他们既了解语文教学的现在,又了解语文教学的过去;他们既十分重视课堂之内,又非常关注课堂之外;他们既特别重视认真备课、讲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又严谨认真地归纳、分析、总结并进行理性思考。

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语文专家,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拯救语文教学、引导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重任。

20 世纪,教育手段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式、题海式(目前的状况基本上也是如此),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的个性特征、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压抑了青少年的生命激

---------------------------------------------------------------最新资料推荐------------------------------------------------------ 情和创造冲动。

人们对此已经有所认识,并纷纷提出质疑,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这是由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无能、无力和不到位造成的,是由一些教育部门的领导对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不够重视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科学研究能力的欠缺造成的。

21 世纪教育的形势就呼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由过去的苦干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我们都已经深切地感觉到,今天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出现,每天都会有新思维、新眼光、新方法形成。

作为 21 世纪的教师,除了不断地提升自己人品品位和知识品位、适应时代要求外,几乎可以说是别无他途。

因此,我认为,在新世纪里要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必须牢固地树立科研意识,深入了解科研知识,熟练地运用科研方法,经常置身于教育科研活动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教育科学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要打破思维定势,改革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充分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缩短成长期,提早成熟期,推迟衰老期,不断补充新知识,吸收新信息,创造新方法;不断跨越障碍,不断超越自己,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转变,使自己真正成为科研型教师或教育科学研究的行家里手,在教育事业

3 / 10

中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所以,21 世纪的教育科研将被重新定位。

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科学技术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第二,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第三,由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

二、对语文教材的研究是学者型语文教师进行教科研的基本功。

对于语文教学,我的整体思想是:

冲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藩篱,运用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关爱学生,又要鼓励学生超越老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和社会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把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学带入 21 世纪,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语文教学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充满智慧的挑战。

这是我们 21 世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对于语文教材的研究,应该包括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

阅读与写作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这两个方面抓好了,整个语文教学就会展翅高飞,飞向一个理想的境界。

语文教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研究更是无止境的。

这里就着重说说对教材的研究。

关于教材的研究,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自己的过程,是教师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

---------------------------------------------------------------最新资料推荐------------------------------------------------------ 从而实现自我审美、自我创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学者型教师起步、前进和最终达到目标的过程。

教材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我们必须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

时代在发展,教材也在发展,教材再先进,印刷出来的日期也是昨天的或是前天的。

对语文教材的研究,立足点必须站在语文教材之上,超越教材,对教材了然于全胸,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研究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积累、间接的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人文精神等人生素养。

三、语文教学成果要努力用教学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我们当中有许多优秀教师,他们一辈子敬业爱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由于不善于动笔写文章,或缺乏语文教学的科研能力,临到退休,除了一些久积的尘封了的备课笔记之外,手头空空如也。

应当说这是一种悲哀。

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深刻地指出:

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我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理论的品格高于实践。

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写作论文的形式,认真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与同行们交流自己的教研成果,无论是对自

5 / 10

己,还是对别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当说,语文教师每天的工作,从形式上讲,似乎是周而复始的,而从内容上讲,则是日新月异的。

一个志存高远的语文教师,应当以教科研开路,把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把教科研的成果通过论文形式,及时地反映出来,坚持数年,必见成效。

写作论文的过程,是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是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与语文科研水平的过程,是一种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表现,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不断体现自身价值和为社会作更大贡献的过程。

我以为: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总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理性思维为中心,以教学创新为目标,以撰写文章为工具的;其研究起于教学思想研究和教材研究,从教学研究延伸到教育研究,从教材研究延伸为学术研究;以文章为载体,通过写作把研究成果固定下来,赢得时间和空间,将对今后起作用,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和建立中华新文化作贡献。

四、教育教学研究中应注意的三点意见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我自己的体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顽强的意志。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

---------------------------------------------------------------最新资料推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氏说得多么好啊!他把一个能成就事业的人,归结为应当具有两种必不可少的素质:

一是智力,二是毅力。

用现代的时髦话说,前者是智商,后者是情商,而且二者缺一不可。

通俗而又简单地说,所谓情商,即是情感;所谓智商,就是智力,智慧。

这二者科学合理的结合,对一个人的成材与否,至关重要。

有人说:

一流的情感,一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可导致光辉的人生;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感,一旦合流,常导致三流的道德,四流的奉献,末流的人生;一流的情感,二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会导致平庸的温柔和自贱自艾的怨愁。

所以马斯洛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流的汤比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这是很有道理的。

实话实说,在这方面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我不算很聪明,但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到:

粗茶淡饭只求饱,早上起来练长跑,回来洗个冷水澡,中午睡个

7 / 10

小小的觉,晚上精神抖擞战夜宵。

其中的长跑和一年到头洗冷水澡就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长期以来,我养成了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了许多困难。

我常常深切地体会到:

搞教科研的过程,仿佛犹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韧的战斗的过程,可以说,其间的情商比智商似乎更可贵、更重要,更能使人取得成功。

2、实行博览精取的读书方法。

无疑,做学问是需要深厚或较深厚的知识功底的。

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比较广泛地读书,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而且还应当读一些看似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书。

世界上知识无限,研究学问无底,而人生有涯。

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和做学问的时候坚持博览精取的原则。

精的知识应该是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对自己的科研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英国学者培根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

这是至理名言,但我则始终坚持这样的自定信条:

知识能用才有力量。

因为它更有现实的品格和指导实践的意义。

所以,我心目中的精,更有博览得来的知识应当能用得上的含义。

---------------------------------------------------------------最新资料推荐------------------------------------------------------ 否则,知识就成了花架子,人也成了假把式。

有的人虽然读了许多书,掌握了不少知识,但不大会运用,作不出学问来,是谓书囊;有的人博览精取,强调应用,不断探索,追求创新,结果做出了学问。

2、坚持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这是要做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必须始终要坚持的。

不断投身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坚持不断探究,其中,最要紧的是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识见和识力。

识见和识力应当成为一个学者型语文教师的一项较高的和较重要的素质。

两识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确定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对教材作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分析上,而且还表现在透视社会人生而表现出某中真知灼见、预见未来潮流、指出教材谬误、洞察学生潜能等方面。

有了两识,不挟陋见,不固步自封,不裹足不前,而能常学常新,奋斗不止,才能创新不已。

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绝不能在理论的天空上光打雷不下雨,而要勇于在实践的土壤上播种、耕耘、洒汗。

当我们更新了教育观念,实现了自我超越的教育境界,品尝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时候,那时,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呼唤:

9 / 10

这是何等崇高,又是何等幸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的语文教师,这是 21 世纪的时代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要求,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培养 21 世纪具有世界竞争力人才的迫切需要。

我们,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们,要向做学者型的语文教师的方向作不懈努力,其中,教科研能帮助你获得成功。

这种观点或理念,又何尝仅仅局限于一个语文教师!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奋斗者和拼搏者。

关键词:

教师上一篇:

恒久付出点滴收获下一篇: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