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讲解]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讲解]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讲解]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讲解]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盗汗原理:晚上睡觉的时候人体阳气会适度潜藏起来,否则阳不入阴就会失眠,人要是阴虚的话,睡觉的时候阳气就会过度陷入阴之中,也会失去去汗腺的控制而出汗,就像小偷在晚上偷东西,所以叫盗汗,个人理解。

4.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舌为心之苗。

心阴虚和心火旺的时候舌头就会起红刺,糜烂

心的气血不足和心阳虚时舌头会淡白

心血瘀滞时舌头紫暗有瘀斑

三七是活血化瘀,治疗心绞痛的保健药,还能预防皱纹和老年斑

三七既活血又止血,比较奇特,就像当归对月经提前和滞后双向调节

5.心包络: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和脉络。

当外邪入侵的时候先侵袭心包,就像内经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膻中者(心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心包就像心脏这个皇帝身边的臣使,传达君主的喜怒哀乐。

内经:“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和南方,热,火,苦,血,舌,脉,赤,征,笑,喜相关

苦生心火,酸生肝木,酸苦化为木火,即重阴必阳的原理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喜则气散,恐则气下收敛发散之气

害怕的时候小便失禁就是恐则气下所致

二.肺

位于胸中,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共称为肺系。肺左右各一,左肺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页,各页分为几个肺段。

肺在脏腑的位置最高,肺为华盖。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出行马车上的顶盖。肺易受外邪侵袭,故为娇脏,与大肠互为表里。在五行属金。

1.肺主气,司呼吸。

真气=清气+谷气+精气

清气就是空气,谷气就是水谷食物之气,精气是先天肾中之气。

气血的运行,津液的输送和分布代谢有赖于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就是宣布和发散,肺气宣发于外形成卫气,保护肌肤。

肃降就是清肃,洁净和下降。

3.通调水道(水液调节)

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肿中的风水和某些癃闭证以及麻疹可以通过宣肺治疗。

4.肺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就是聚血换气,协助心脏。治节就是治理和调节。

宣发肃降

呼出浊气

将精微、津液布散全

身,外达皮毛

宣散卫气,将津液化为

汗液,并调节其排泄

吸入清气

向下向内布散精微、津液清洁呼吸道

尿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

排泄。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肺失通调

内经:“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就是宰相,按照心这个国君的意志去治理和调节各个职能部门。

5. 肺在志为忧,忧伤可以导致气消血瘀,荣卫失调。忧伤肺,喜胜忧。

6. 肺在液为涕,涕就是鼻涕。 肺寒流清涕,肺热流黄浊鼻涕,肺燥鼻干,肺气虚打喷嚏流清涕,肺气实则鼻塞。

7.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外感疾病的卫表证可从肺治,一部分皮肤病也可治肺。

毛发望诊诀

气血充足毛发润泽.气血两虚毛发不华.

气血衰疲毛发作穗.气亏血枯毛发焦干.

8.肺在窍为鼻

针刺耳郭肺穴可以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炎。

喉为肺的门户,肺气不宣,常有咽喉不利,失音等。

内经:“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燥伤皮毛,热胜燥;辛伤皮毛,苦胜辛。”“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肺和西方,燥,金,辛,皮毛,鼻,白,商,哭,咳,忧相关

中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燥生金嘛

我们风寒感冒的时候鼻子和皮毛不舒服就是因为肺受到侵袭

刘力红的思考中医那本书写过,这里的燥其实是一种水在下的状态,如果升温,把地下水化为空气中的湿气这样就是热胜燥了

就像冬天下雪,为什么空气还是干燥的呢,因为水分在地上为冰雪状态,没有充盈在空气之中

辛伤皮毛,苦胜辛---吃太辣的对皮肤不好,苦可以抑制辣

三.脾

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主思虑。脾胃互为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和四肢。

1.脾主运化

脾运输转化水谷精微,在膻中于肺气结合成宗气。

运化水湿,由肺气宣降,脾气升清运化和肾气温煦气化共同完成。

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凝聚为痰为饮,导致肌肤水肿,肠道泄泻,腹水。

2.脾主升清

水谷精微借脾气生发上升输布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脾胃升降是全身的枢纽,脾为湿土喜燥恶湿喜升恶降,

胃为燥土喜湿恶燥以降为用。

3.脾统血

脾控制血液,脾失健运就会出血

4.脾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伤脾导致不思饮食,胃部胀闷,面色萎黄,头晕目眩。

5.脾在液为涎(口津)

涎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脾胃不和可以导致涎液分泌剧增,口涎自出,也就是自流口水。

6.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运化食物,输送营养于全身,进而供养肌肉和四肢运动。

7.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唇望诊诀

口唇淡白脾气虚寒,口唇红赤脾火上炎.

唇若涂朱脾有积热,唇淡而润脾虚失运.

唇干少津脾阴受伤,唇裂干痒脾受风邪.

食物

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

B. 脾的自转输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谷(先化后运)

主运化水液

水饮

内经: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脾和中央,土,甘,肉,口,黄,宫,歌,哕,思相关 中国的四川湖南等地湿热,人们喜欢吃辣椒除湿,就是中央生湿的表现 四川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驱除脾湿用的是芳香化湿的办法,比如藿香,就是因为甘入脾 有的病人喜欢唱歌,就要怀疑是脾的问题了,脾在声为歌 哕 指膈痉挛,俗称打呃忒。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发怒可以减少思伤脾的危害 运用的就是肝木克脾土的原理

一个地方树多了土壤就贫瘠了,木克土 风胜湿很好理解,地上有水,一刮风一会就干了

身体发黄可以考虑是脾的问题,因为脾在色为黄,当然也可能是胆汁上逆 嘴里发甜可能是脾热,多由喜食肥甘引起,可能是糖尿病先兆,不可忽视。

四.肝

肝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右肋之内。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属木,位于阴处,但是又和树一样向上升发出地表,所以肝为阴中之阳) ,主动主升。

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经脉起于大趾,上行络阴器(生殖系统),循少腹,布两肋,循喉咙,连目系,上至巅顶。

1.肝主疏泄

A.调畅气机:肝失疏泄则胸肋少腹胀痛不适,疏泄太过则肝气横逆,胁肋攻窜作痛。若气升发太过,则头痛目赤或吐血甚至昏厥。

B.调畅情志

肝失疏泄则心情抑郁,多愁善感。升发太过则气火上逆,急躁易怒。

C.分泌和排泄胆汁

胆附着于肝叶间,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D.促进脾胃消化

E.促进津液和血液流通

2. 肝藏血

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血不足则眼花,夜盲,抽筋,月经量少或经闭。

2.肝在志为怒

肝血不足导致肝阳气盛则易怒。

3.肝在液为泪

肝阴血不足则目涩,肝经湿热则迎风流泪。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久行伤筋,久视伤血,手脚处关节最多,关节靠筋连,是肝主筋最集中的体现。

5.肝在窍为目

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则两目上吊,斜视。

内经: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肝和春,木,东,风,酸,筋,目,苍,角,呼,握,怒都是相关的

东方生风,中国东方靠海,海边风多也大,所以古人认为东方生风。春风化物,万物复苏,就是风生木。

成家的人都知道怀孕前要吃叶酸,叶酸就是树叶里提取的,所以木生酸。

酸生肝,肝在五行属木,因为肝和树一样虽然扎根地下属阴,但是都是向上运行的,都是阴中之阳

肝气喜欢抒发顺达,树枝也是向上扩散的形状,特点相似,肝藏血,木能保持水土,功能相似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肝主筋,筋不好可能就是肝的问题,比如抽筋,罗锅等

肝属木,木生火,心属火,所以筋生心

肝开窍于目,肝火大的时候眼睛可能是红的,肝血不足眼睛干涩。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大怒的人让他伤心就会消气,不信可以试试哦。

原理是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或者从五行的角度,怒是肝木的情绪,悲是肺金的情绪,金克木,所以悲胜怒

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也是这样理解的

我们炒菜要是醋放多了,可以放点辣椒克制醋的酸,就是辛胜酸

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属木,肝和怒的关系甚大,就像将军发号施令,出谋划策

内经: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五. 肾

位于腰部,左右各一,生命的根源,先天之本,经脉络膀胱,与膀胱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水,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主藏精。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精包括脏腑之精血津液和生殖之肾精。

精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和后天脾胃运化之精。

肾阴(元阴,真阴)为阴液根本,滋养濡润脏腑。

肾阳(元阳,真阳)为阳气根本,温煦推动脏腑。

两者都以肾的精气为基础,精是物质,气是功能。

肾阴虚:目眩,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头晕耳鸣,遗精,女子梦交。吃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阳痿遗精,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吃金匮肾气丸。

肾阳虚和阴虚可以转化,久病阴阳两虚。

精血同源,相互转化。

2.肾主水

肺为水之上源-----宣发肃降

脾为水之制---运化

肾为水之主----蒸腾气化

3.主纳气

肺主呼气,肾主入气,肾为气之根

肾不纳气:动则气喘,呼多吸少

4.肾在志为恐

恐则气下可以导致大小便失禁,惊则气乱导致心神不宁

5.肾在液为唾

唾为口津中稠厚者

吐口水是坏习惯,唾咽不吐可以滋养肾气

久睡会消耗肾中精气

6.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髓分为骨髓和脑髓,都是肾精所化

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都是肾精滋养的

7.肾在窍为耳和二阴

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亦称元气,元阳,真火

内经: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骨),湿(热)胜寒;咸伤血(骨),甘胜咸。

肾和北方,寒,水,咸,骨,耳,黑,羽,颤栗,呻吟,恐相关

恐伤肾,思胜恐----大家还记得杯弓蛇影的寓言吧

就是思胜恐的案例

搞明白了就不害怕了

咸伤血,甘胜咸--有人认为是咸伤骨,其实咸伤血在现代医学也讲的通

高血压心脏病就不能吃太咸的,会加重心脏负担

骨病忌盐

内经: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中的精化为骨髓和脑髓是智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叫做作强之官也就是技术总监,伎巧出焉也就是负责技巧的。

内经至真要大论,提到以辛润之适用于肾燥引起的渴症。

就是用麻黄桂枝之类的辛热药物润燥。

外通腠理,内化寒冰,通肺气,生金水,内经所谓的热胜燥也。

我的一个中医朋友在看病的时候也是这样临床总结的经验。

他治疗非糖尿病的消渴最后就是用补肾阳的办法治好的。

肾水太寒则水分无法蒸腾散布全身,故渴也。

不读内经是不行滴,中医基础不能取代内经。

第二节六腑

胆、小肠、大肠、胃、膀胱、三焦。

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

以通为用,实而不能满。

七冲门:唇(飞门)---口腔---会厌(吸门)---食管---胃(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小肠(阑门)----肛门(魄门)

一.胆

呈囊形,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互为表里。

1.胆储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生于肝,味苦,黄绿色,在消化食物时排泄,助脾胃。

肝气郁结导致胆汁排泄不利导致厌食。

肝疏泄太过导致胆汁上逆导致口苦,吐黄绿水。

肝胆湿热导致胆汁外溢导致黄疸身黄。

2.胆主决断

惊悸失眠多梦可以治胆

内经: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之官就像现在的法官,是公正的代表,负责决断,所以胆小者优柔寡断

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有人认为十一是土的误笔,古代人从上往下写字,容易把土写成十一,胆可以帮助脾胃等土脏消化,也有人认为就是五脏六腑的十一脏,胆在生理上助脾胃消化,在精神上主决断,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胃

胃脘包括上脘(贲门),中脘(胃体),下脘(幽门)

1.主受纳

胃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

2.主腐熟水谷

3.以降为和

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

胃失降浊影响食欲导致口臭,腹胀痛,便秘 胃气上逆导致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 三. 小肠

位于小腹,上口在幽门和胃之下口相连,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上口相连。

小肠于心互为表里。 1. 主受盛,化物 2. 分清别浊

分利方法治疗大小便异常即: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小肠

受盛食糜

化物

分清

水谷精微

全身

别浊

剩余水分

(浊中之清)

残渣糟粕(浊中之浊)

膀胱

尿

大肠粪便

四. 大肠

位于腹中,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下端紧接肛门。 大肠与肺互为表里,作用是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小肠残渣,吸收多余水分,故大肠主津。

内经: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小肠是吸收精华,排泄糟粕的地方,也就是化物

五. 膀胱

小腹中央,贮尿,与肾相通,互为表里。 小便异常:虚者治肾,实者多为湿热蕴结膀胱。

内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储存水液,州都在古代是水州之城的意思,肾阳可以气化膀胱,有用的液体输送全身,没用的变为尿液

六. 三焦 三焦为孤府

上焦为膈以上的心肺胸部头面,膈就是心肺下面和脾胃隔开的膜。 中焦为膈以下,肚脐以上 下焦为肚脐以下

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括诸脏,六腑中最大器官。 1. 主持诸气

人体亢气升降出入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 2. 水液之通路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

内经: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五脏六腑+心包=十二官是相辅相成的,要各安其职,共同健康的运行身体这个小国家,心这个国君要开明,其他脏腑官员才能忠心齐力,一国之君昏庸,贪官污吏就会横行,身体和国家是一样的。

内经: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第三节奇恒之府

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多中空与腑相似,藏精气而不泄与脏类同,除胆外皆无表里,五行。

一.脑

于颅腔之内,有髓汇集而成,脑为髓海,与脊髓相通。

1.主精神思维与感觉运动,脑为元神之府。

2.脑与五脏的关系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二.骨与髓

1.骨藏髓,髓滋养骨,充脑髓

2.骨支撑形体,保护内脏

3.髓化生血液

三.脉

脉为血府,血气运行管道。

四.女子胞

又称胞宫,胞脏,子腑,包括内生殖器,子宫,卵巢,输卵管等整个系统,有通调月经,生育胎儿的作用。

内经: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第四节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两者为气血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无气则血凝,无血则气散。气行血,血载气。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

肺气助心行血

(一)心与肺

2. 心与脾 心主血,脾生血。

心阳助脾,脾化生水谷生心血。

心行血,脾统血。

二、心与脾

(主血)心

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心主血推动血行

脾统血

血行脉道

血液运行正常

3.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

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肝主疏泄

调节情志活动

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心主血

推动血行

肝藏血

贮藏调节血量

血液运行正常

4. 心与肾

心属火,主神志,主血脉;肾属水,主藏精。两者体现阴阳水火互济和精血互生,精神互用。

水火共济,心肾相交:正常时心火下降,温暖肾阳;肾阴上济,滋养牵制心阳,不使其过亢。

水气凌心:心火不足,不暖肾阴,导致肾水不化,水气凌心,心悸心慌,水肿。

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肾水不足,不滋心阴导致心阳独亢导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舌生疮。

心主行血,肾主藏精。

精血互滋互化,精血同源是心肾相交的物质基础。

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功能表现。

四、心与肾

心火

肾水

上济

下降

心肾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5. 肺与肾

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在水液代谢上,肺主通调水道,肾主关门开合。

水肿:标在肺,本在肾,称为水寒射肺,用温阳利水的办法。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肺主呼气。

肺肾之阴互相滋生,为金水相生。

6. 肺与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补脾益气就是通过补脾土来补肺金,也叫培土生金。

肺不宣降导致湿困脾阳导致水肿,倦怠,便溏。

脾不健运导致水湿化痰导致咳嗽,喘息,吐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肺通调水道输布排泄水液

脾运化水液

吸收输布水液

水液代谢正常

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

脾主运化

吸收水谷之精气

聚于胸中

生成宗气

7. 肺与肝 肝气升发,肺气宣降。

肝左升,肺右降。这里的左右不是指肝肺的位置而是循环功能。

肝气郁结导致灼伤肺金即木火刑金灼肺导致咳逆,咽痛,气急,咳血。肺气虚亏导致肝功异常导致抑郁,咳而胸痛,头晕,头痛。

8.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肝气郁结导致脾胃失调,称为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即木乖土。

脾失健运导致肝疏泄不利导致胆汁不排溢于血中导致黄疸,即土壅木郁。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见脾之病,治在疏肝。

肝脾不调、肝胃不和

A.头晕目眩

B.飧泄

(肝脾不和)

A.嗳气,呃逆,

恶心呕吐

B.脘腹胀痛

C.便秘

(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

疏肝健脾和胃

9.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水能涵木,肝肾同源。

肝常有余,肾常不足——肝一般都是实证,肾一般都是虚证。

肾阴不足导致肝失濡养导致肝阳上亢导致头晕痛,易怒,耳聋耳鸣即水不涵木。

肝阳妄动,下劫肾阴导致肾精亏虚。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相火寄于肝肾,相火妄动,封藏失职,而为遗泄。相火不可灭,只能通过滋肝肾之阴去火。

心火为君火---心者,君主之官,故为君火。心属阳中之阳,肝肾为阴。阳火可灭,阴火需通过滋肝肾之阴去火。

六、肺与肝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肾主水(为主水之脏)

水液正常

输布排泄肺气主清肃下降

肝气主疏泄升发

一升一降,全

身气机调畅

七、肺与肾

肺司呼吸(为气之主)

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肺阴

肾阴

八、肝与脾

肝(主疏泄)

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

肝藏血

调节血量脾统血

固摄血液

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九、肝与肾

养肝化血

肝之阴阳肾之阴阳

维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疏泄)

以制约肝之疏泄

10. 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肾阳不足导致脾阳亏损导致食少,腹胀,腹泻,即火不生土,脾肾阳虚。

脾制水,肾主水。脾阳被伤导致损及肾阳导致水肿。

十、脾与肾

肾阳温煦以助脾运

脾为后天之本

为先天之本

为生命之

脾肾

水液代谢正常

运化水液

气化水液

二. 六腑之间的关系 传化关系,以通为用。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

小肠:

泌别清浊——吸收精微

吸收水份

大肠:传导变化

排泄大便

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

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

三.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表里相合关系,脏主藏精为阴,腑主化物为阳。

1. 心与小肠

生理上,心火下移小肠,则能受盛分清别浊。

病理上,心移热小肠导致尿少,尿赤,尿道灼热。

小肠移热于心导致舌红疼痛,口舌生疮。

主要表现为脏腑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一)心与小肠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滋养

下移上炎

2. 肺与大肠

肺热壅盛导致灼伤津液导致大肠腑气不通

大肠实热导致肺气失于宣畅导致肺气壅滞,喘促,胸满

(二)肺与大肠

促进

相互

影响

3. 脾与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共同消化饮食。

病理上,纳运失常,升降失司,燥湿不济。

(三)脾与胃

纳运协调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升降相因

燥湿相济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

4. 肝与胆

胆汁来源于肝。肝主疏泄,胆主决断。

5. 肾与膀胱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肾气影响膀胱开合。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调控促进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一节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

气是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

一.气的生成

三合一:先天之精气(肾气)+后天水谷精气(脾气)+空气(肺气)二.气的分类与分布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原气,真气)

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A.组成与分布

元气根于命门(右肾),通过三焦运行于全身。

B.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激发各器官的原动力。

维持人体生命活力最基本的物质。

2.宗气

积于胸中(膻中,气海)

A.组成分布

宗气=自然清气+水谷精微之气

下行入足阳明胃经,上行通心脉行气道。

B.功能

行呼吸行气血并司嗅觉。

3.营气

与血共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与卫气相对,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A.组成分布

水谷精微所化,出中焦,按十二经络脉流注次序,每昼夜行50周次。

B.功能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

与营气相对,行脉外,保卫机体。

A.组成分布

水谷精气精华者入脉形成营气,慓疾滑利者成卫气。

卫气与肾精有关,源于下焦,滋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

卫气日行于阳,傍六腑体表外行25周;夜行于阴,沿五脏行25周。昼夜合为50周。

B.功能

保卫机体,温煦,调节腠理开合,卫气与睡眠有关,入则睡,出则醒。

三.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控制血液津液过多排泄

5.气化作用----精血津液代谢和转化

四.气的运动

气是恒动的精微物质,其运动被称为“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分为升降出入,气机畅调为正常,气机失调为病态。

气虚:气不足。

气滞:气不通。

气陷:升不及或降太过。

气逆:升太过或降不及。

气脱:入不足或出太过。

气闭:出不足或入太急。

五.气与脏象的关联

肺与气:肺主呼吸,与宗气卫气密切相关

肾与气:肾主纳气,充足的清气下纳丹田。肾藏精,精化气。

脾胃与气:脾胃升降消化吸收是气化作用和气机的枢纽。

肝与气:肝主疏泄,影响气机调畅。疏泄不足为郁,太过为横逆,不通为气滞。

心与气:心主血脉,气血同行,气为血帅。

气的生成靠肾脾胃,气的吐浊纳新靠肺肾,气的运动靠五脏。

内经: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白话文: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说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什么是气?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岐伯说: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黄帝说:就请全部讲给我听。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为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的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

-----当然黄帝和岐伯在这一段讨论的是每隔15天农历的节气,作为自然中生长的人体也要受自然节气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中医里五运六气的研究。

第二节血

一.血的生成

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髓。

二.血的功能

1.营养和滋润

2.感觉与运动的物质基础

3.神志的物质基础

三.血的循行

心、肺、脉构成血液循环

四.血与脏象的关系

1.血的生成方面的关联

脾胃是血的原料加工厂

肾藏精主髓,精化血,髓生血

肺朝百脉,供清气于百脉

肝肾同源,精血互化

脉为血府

2.血的循行与其关联

心气是血的原动力,肺主气鼓舞血,脾生血统血,肝疏泄藏血,脉道通利血液。

气对血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气为血之帅

血对气

血为气之母

临床应用:①血虚时,补血+补气;②血行失常时,补气、行气、降气;③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

病理:大出血时,气随血脱

气与血的关系示意图

第三节津液

一.津液的生成

源于水谷精微

津液代谢

二.津液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02 课程代码:01400052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课时共计64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绪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自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精气学说。 自学: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

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因为本科生不需要了解更多,掌握更多,三十二开本,也就是一百多页,又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读一本《中国传统文化》。读三本书,达到什么目的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通过这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它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它与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在理论上,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 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贵州民族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树立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体系。学会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及遣方用药法则。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3、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医案,结合理论进行辩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4、素质养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治未病”的养生观念,逐步确立职业目标。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概述能力要求(教学目标) 安排

1 绪论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3.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 4.了解中医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 2 第一章精气、阴阳、 五行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的形 成; 3.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主 要内容; 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 应用。 4 3 第二章藏象1.掌握藏象的概念; 2.掌握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掌握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4.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5. 掌握五脏的生理特点; 6.掌握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7.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8.掌握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9.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0.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4 4 第三章气血津液与 精神1.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 2.了解精的分类; 3.了解气的运动与气化; 4.掌握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5.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既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本课程按90学时设计。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融入人文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 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证的概念、思维过程与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6学时,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占4学时,其他2学时。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 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2. 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及其形式;气化的概念与形式。 3. 精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4.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中的作用,在整体观念形成中的作用。第二节阴阳学说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疾病过程中的 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异病同治, 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87522.docx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 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 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 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 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 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 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 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 :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 成了“温病学派” 。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 )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 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 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

绪论 【学时】6 【目的要求】 %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