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纳税影响会计法探讨(doc 10)

纳税影响会计法探讨(doc 10)

纳税影响会计法探讨(doc 10)
纳税影响会计法探讨(doc 10)

纳税影响会计法探讨(doc 10)

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其中,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本质探讨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账务处理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一部分是根据税法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和应付税款法的思想一样;另一部分是针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即根据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符号来确定记入“递延税

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而另一方自然使用“所得税”科目来与其对应。为方便起见,不妨假设“递延税款”科目的入账金额符号与其借贷方的对应关系为:正号在借方,负号在贷方。

时间性差异从账务处理的共性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包括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和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另一类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包括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

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和需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仅就产生时间性差异的单一会计事项看,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产生差异的年限内先负数、后正数,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产生差异的年限内先正数、后负数。但不论是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还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其各年数据的总和都为零。

对同一产生时间性差异的会计事项而言,每期的递延税款数额就是时间性差异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既有当期时间性差异的影响,又有以前或未来可确定的时间性差异的影响。当期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时间性差异的分类则有: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数为负数,应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待以后转回时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整体趋势为先贷后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影响数为正数,应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待以后转回时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整体趋势为先借后贷。由于对同一会计事项时间性差异各年金额的总和为零,则各年“递延税款”科目发生额整体上必然借贷相抵,也就是各年的金额之和也为零。

总之,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设产生时间性差异的会计期间为n,各期时间性差异分别为P1,P2,…,Pn,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分别为A1,A2,…,An,

各期所得税税率分别为T1,T2,…,Tn。则有:P1+P2+…+Pn=0,A1+A2+…+An=0,Ai=PiTi+Bi(i=1,2,…,n)。其中Bi代表第i期以前或未来可确定的时间性差异的影响金额。

二、税率不变条件下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

在税率不变条件下,即T1=T2=…=Tn=T,有:P1+P2+…+Pn=0。令Bi=0,得:A1+A2+…+An=P1T+P2T+…+PnT=(P1+P2+…+Pn)T=0。

设第i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Di,则第i期的账务处理是:①借:所得税(DiT);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DiT)。②若PiT为正号,则:借:递延税款(PiT);贷:所得税(PiT)。若PiT为负号,则:借:所得税(-PiT);贷:递延税款(-PiT)。

也就是说,在税率不变的条件下,第i期以前或未来可确定的时间性差异的影响金额为零(Bi=0),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就是当期时间性差异的影响额(PiT)。从产生时间性差异的整个期间来看,递延税款总和恰为零,即其借方或贷方余额自动会消除。

三、税率变动条件下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

(一)税率变动,但事先不可预计

在此情况下,仍有:P1+P2+…+Pn=0,而P1T1+P2T2+…+PnTn=0的成立就仅有

偶然性而无必然性,用税率不变的方法来调整“所得税”科目金额显然是不行的,即Bi=0是行不通的。但不论是何种方法,第i期均应先有账务处理:借:所得税(DiTi),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DiTi)。

1。先进先出法(递延法)。先进先出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转回之前,时间性差异均用当期所得税税率来调整,待时间性差异转回时,采用先进先出法的思路逐次将原来的调整数额冲销,这就恰好能保证:A1+A2+…+An=0。

例: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由于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和会计上的不同,产生了为期6年的时间性差异,分别为:-60000元、-45000元、-15000元、20000元、50000元、50000元,设6年对应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3%、30%、27%、27%、30%、30%。各年的递延税款如下表:

说明:时间性差异转回从第4年开始,到第6年全部转清。第4~6年的递延税款分别为:20000×33%=6600元,40000×33%+10000×30%=16200元,35000×30%+15000×27%=14550元。这种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先进先出法的思想。

通过例题分析,不难发现:①从时间性差异的转回年度开始,递延税款的计算金额仅与以前年度税率有关,与当期税率无关。在后面将要介绍的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下,也有相同的结论。②此方法处理的结果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税率变动情况下的递延法完全一致(故方法中标明递延法)。但《企业会计制度》的描述难以理解,此方法的思路更清晰,在税率多次变动的情况下体现得更加明显。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转回之前,时间性差异均用当期所得税税率来调整,待时间性差异转回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的思路逐次将原来的调整数额冲销,这就恰好能保证:A1+A2+…+An=0。仍以前例,各年的递延税款如下表:

说明:第4~6年的递延税款分别为:15000×27%+5000×30%=5550元,40000×30%+10000×33%=15300元,50000×33%=16500元。这种计算方法充分体现了后进先出法的思想。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转回之前,时间性差异均用当期所得税税率来调整,待时间性差异转回时,采用转回之前的加权平均所得税税率将原来的调整数额冲销,恰好能保证:A1+A2+…+An=0。仍以前例,各年的递延税款如下表:

说明:第4~6年的递延税款按平均税率31。125%[(19800+13500+4050)÷

新会计制度下的纳税核算

新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解析 作者:李建兵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开始实施。现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所得税务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采用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别: 《所得税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即《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只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所得税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二、不同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差别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采用递延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采用债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利润表债务法是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当预期税率或税基发生变动时,必须对已发生的递延税款按现行税率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当税率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 三、实例比较分析: 例: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200000元,2007年至2010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均为240000元。该企业2006年底购入一台价值120000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4年,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设税法规定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的,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 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半个月对于****学习来说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下周继续学习电算化,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坚持我的学习态度, 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来武装我的头脑吧!现写到这,我一点点的体会。 为了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xx年12月~20xx年2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沃健、赵敏和梁飞媛老师讲授的《基础会计》。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以沃健教授为首的基础会计教学团队所介绍的本门课程的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沿等。其中重点讲授了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理念、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 一、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分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具有的与决策有关、改变决策的能力。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如果一项会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事项预测未来的事项,则该信息具有预测价值。若一项会计信息能够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测结果,则该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 1.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按照应付税款法计算的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没有单独核算和反映。由于忽略了时间性差异的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从报表上“所得税”项目获得的会计信息仅仅是当期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其无法准确掌握当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不能有效预测企业未来发生的所得税费用。因此,按照应付税款法计算的所得税费用的预测价值不大。 纳税影响会计法认为,所得税是一项费用,与企业缴纳的其他税费一样,其是企业为了取得一定的收益而导致的资产流出,应视为费用处理。将所得税作为费用,就要遵循配比原则,在一定会计期间将其与收益进行配比,即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跨期分摊,将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分别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将此影响数递延至以后

期间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及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项”项目内。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在报税时使用加速折旧法,而进行会计处理时使用直线法,这使得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应益小于税前会计收益。这种时间性差异产生一项递延负债,即未来应交税金,会计处理时将未来应税金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此时,所得税费用不仅反映了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而且反映了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负债,即采用直线法比采用加速折旧法少计提折旧而产生的未来应交税金。这就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不仅了解当期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而且有助于其预测该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的转回数和对未来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因此,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和“递延税款”账户中的数字更具有预测价值。 2.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 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就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因此,“所得税”账户的反馈价值在于,其反映了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会计收益经税法调整后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更大,其不仅通过“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反映了与应付税款法反映的相同的会计信息,而且通过“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反映企业当期时间性差异转回或产生的金额,反映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 3.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均及时反映了企业当期应缴纳的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本实训学习,让我们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国家的《会计法》、《税法》、《金融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职业道德》等有关法规。加强了我们对会计核算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一 不知不觉,为期一周的实训课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对于会计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赋予激情的过程!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 在本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训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

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训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 实训的第一天就开始登记凭证,之前从来没有实训过,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一天下来觉得好累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人员还很远很远,但是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 经过这些天的实训,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

2020年(财务会计)会计与税收制度差异(国税稽查人员专用)

(财务会计)会计与税收制度差异(国税稽查人员专 用)

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会计、税法中的公允价值 税法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6号令2003年1月23日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公允价值是指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公平成交价值” 会计 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劳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应比照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其相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 所得税的核算——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

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能够转回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企业所得税核算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变更。 ——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企业根据当期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因此,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企业首先应当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界限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择递延法或债务法进行核算。在采用递延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原所得税税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了解 ——听《会计基础知识》一课有感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会计学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托作为四大金融工具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信托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此时,会计学在信托业的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托业工作者,就必须要对会计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听完余蒙同学的课后,我回去仔细看了其制作的PPT,对里面的会计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我为了正确地了解其中的会计核算流程,特意去图书管查阅了有关资料。从中我了解到会计核算方法只是三种会计方法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会计方法是是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所谓的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主体作用于会计客体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或反映和控制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运用的业务技术手段。而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七种方法。 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 财产清查成本计算 图1 会计核算方法关系 上图显示了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的方法体系,下

面我将这七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就是根据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的数量、名称,每个会计账户所包含的内容、计量、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各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上图可知,设置账户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设置账户包括设置总分类账户、设置明细分类会计账户两种。设置账户的作用在于:能够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实际工作中,账户格式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账户名称、日期和摘要、凭正号数、增加和减少金而,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到底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所反映的是资金平衡关系。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审核后并认为正确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并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为记账、算账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还可以检查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办理几个及业务中的责任,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使有关责任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利用凭证填制、审核的手续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会计法》#(精选.)

《会计法》 第一章总则 一、选择题 1、1999年修订版《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 A 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建帐的基本要求 B 完善了会计记帐规则 D 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C 完善了会计监督制度 答案:D 2、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制定本会计法。 A保证会计核算准确 B保证会计资料真实 C保证会计资料完整 D规范会计行为 答案:B C D 3、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会计主管人员 C会计人员 D单位负责人 答案:D 4、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

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A 暗示 B 授意 C 指使 D 强令 答案:B C D 5、在会计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充斥我们的生活,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A私设小金库 B会计信息失真 C假数字 D假报表 答案:B C D 6、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制定本会计法。 A加强经济管理 B加强财务管理 C提高经济效益 D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答案:A B C D 7、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公司、企业 D事业单位 答案:A B C D 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A人民银行 B财政委员会 C财政局 D人大常委会 答案:C 9、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A会计机构 B审计机构 C会计账簿 D有关档案 答案:C 10、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A审计机构 B财政局 C会计机构 D会计人员 答案:C D

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区别

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一种方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分配到以后期间的会计方法。实际上,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对税前利润(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逐渐确认和依法转销(过程中的积累和转回)的会计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实际作用是使公司的财务会计记录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一致,即坚持按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和固有程序(权责发生制)进行有关会计确认和计量,避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误解。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大类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净残值? 未注册的商标?非专利技术 开办费(Organization cost\Organization expense\organization costs)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知识问答 1、《会计法》是哪年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律,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化的新时期。 2、《会计法》首次修改、再次修订各是什么时候?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再次对会计法进行修订,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3、《会计法》的意义是什么? 《会计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会计行为的最高法律规范,它为规范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法律保证。 4、《会计法》的目的是什么?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5、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

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6、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包括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以及以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主体的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规范了我国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 7、哪个行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8、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是谁?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9、《会计法》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规定是什么?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10、《会计法》对单位会计资料的规定是什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

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 及会计处理方法

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 及会计处理方法

【摘要】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制度背景以及所得税会计实证研究文献,分析归纳所得税会计政策选择的有关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此种征税对象决定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方法。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主要是调整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它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财务会计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为核算对象,以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 我国目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共有两类4种方法,第一类是应付税款法,第二类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具体又分为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什么在CAS18颁布前,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 为什么在会计实务界普遍采用应付税款法的情况下,CAS18要强制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选择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本文结合这两类四法的比较及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试着对影响所得税会计政策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对所得税会计认识的两种观点: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 在利润分配观下,所得税被认为是利润分配的一个项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计入“利润分配”科目核算。在费用观下,所得税被认为是一种费用,不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 由于费用确认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分,如果当期所得税费用按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则当期按税法计算实际缴纳多少所得税会计上就确认多少所得税费用,如果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则会计上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就不一定等于当期按税法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因此,会计上对所得税费用的处理就有两大类方法:基于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应付税款法”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二、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两种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本期所得税费用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使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即本期从净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等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均在本期确认所得税费用,或在本期抵减所得税费用,时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发布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发布 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已发布,主要对涉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关条款进行调整,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重新进行了要求,变化之处见第三十二、三十八、四十、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详细实行规则如下: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第三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第六条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第八条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条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学习会计法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法心得体会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 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 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 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 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 市场上抢手货。 根据自身的了解和大家的评价,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问题,虽然能不断更新自己 的知识,能很快接受新事务;但是学习上不够细心,导致效率不高。在做事情上总是很难 做到细心,粗心可是做财务一大忌,因此一定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断改善。生活工作上,自己适应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实、朴实、踏实,这使自己在和人沟通上比较顺畅;能为集体尽力,职业操守高,所以在工作上可以很 快打开局面。 我觉得,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长阶段,即在校学习 阶段。第二阶段:探索阶段,通常是毕业后一到两年。处于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阶段。第三阶段:维持阶段,工作相对较稳定,职业变动也较谨慎。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三年时间,掌握必须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在慢慢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还要注 意确立远期发展目标,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拼搏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全 面综合,制订并不断完善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为三年后的新一轮挑战增加筹码。 首先,在一年级,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打牢地基,观念上将“要 我学”变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在大规划下要做小计划, 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练习口语,并从大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学下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要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三的毕业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 学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担当一定的职务,提 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到了二年级,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 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要积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提高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由于现在的公司招聘的员工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 此我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

《关于新会计法》对保存时间的规定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发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 为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下称“原《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下称“新《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与原《管理办法》相比,新修订的《管理办法》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二是增加并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三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四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五是调整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并延长了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期限。 新《管理办法》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使得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将大大推动电子凭证的在线传递和线上应用,为互联网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新《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不再打印纸质归档保存,同时要求建立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完善销毁流程,推动会计档案销毁工作有序开展。这些新的规定将节约大量纸质会计资料的打印、传递、整理成本以及归档后的保管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会计从业考试指南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2016年1月1日施行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版新鲜发布,将会在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行。你一定想知道会计档案管理法发生了哪些变化吧,看看下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相关信息你就知道了。应届毕业生网会计从业考试频道为您整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2016年1月1日施行”,详情请查看下文。 为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以下简称原《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近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就新《管理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修订出台新《管理办法》的背景和过程。 答:198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1998年对该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原《管理办法》实施10多年以来,对规范和加强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档案的内容范围、承载形式、管理手段、利用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原《管理办法》已经无法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一)随着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电子形式产生、传输、保管,形成了大量电子会计档案,需要予以规范。(二)随着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原《管理办法》的有关表述已不再适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利用、销毁等方面的规定需要相应予以调整或完善。 为做好原《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从2012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陆续组织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地区开展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试点工作;2013-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针对电子发票的入账和保管问题多次开展研讨,并组织部分企业和地区开展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综合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电子发票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着手修订原《管理办法》,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先后于2014年12月、2015年5月向社会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2015年9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专家集中研究讨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最终形成新《管理办法》。 问:修订出台新《管理办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最新中国会计法规汇编

最新中国会计法规汇编(截止20191231)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总会计师条例 2. 财务通则/规则 企业财务通则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3.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财会[2007]14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通知(财会[2008]11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通知(财会[2010]1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通知(财会[2012]19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的通知(财会[2014]1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的通知(财会[2015]19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的通知(财会[2015]2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的通知——关于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财会[2015]2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的通知——关于以使用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财会[2017]17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的通知——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财会[2017]18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的通知——关于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是否为关联方》的通知(财会[2017]19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3号》的通知(财会〔2019〕21号)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7年2月1日)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7年4月30日)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8年1月21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指南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科日设置 企业应在损益类科目中设置“550所得税"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5241),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同时,取消"利润分配"科目中的"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270递延税款"科目(外商投资企业的科目编号为2301),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数额。"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其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采用负债法时,"递延税款"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还反映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企业应在"递延税款"科目下,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时间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外商投资企 业取消"预交所得税"科目。 二、会计处理方法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 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 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贷:所得税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其 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 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每个独立生产经营与核算的企业,都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并结合各单位所处的会计环境,设计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满足会计规范管理需要,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指导具体业务操作的具有内部约束力的会计制度,从而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 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 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后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