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文翻译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文翻译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Unit1——3)

第一单元TranslationofTextA

半日

1我走在父亲的一侧,牢牢地抓着他的右手。我身上穿的,戴的全是新的:黑鞋子,绿校服,红帽子。然儿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今天我将第一次被扔到学校里去。

2母亲站在窗前望着我们缓缓前行,我也不时的回头看她,希望她会救我。我们沿着街道走着,街道两旁是花园和田野,田野里栽满了梨树和椰枣树。

3“我为什么要去上学?”我问父亲,“是我做错了什么了吗?”

4“我不是在惩罚你,”父亲笑着说道,“上学不是一种惩罚。学校是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地方。难道你不想象你哥哥们那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吗?”

5我不相信他的话。我才不相信把我从家里拽出来,扔进那个大大的,高墙围绕的建筑里对我有什么真正的好处呢。

6到了学校门口,我们看到了宽阔的庭院,站满了孩子。“自己进去吧,”我父亲说,“加入他们。笑一笑,给其他的孩子做个好榜样。”

7我紧抓着父亲的手,犹豫不决。但是父亲却把我轻轻地推开了。“拿出点男子气概来,”他说,“从今天起你就要真正开始自己的生活了。放学时我会在这等你的。”

8我走了几步,便看见了一些孩子的面孔。他们中我一个也不认识。他们也没有一个认识我的。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陌生人。然而这时有些男孩开始好奇的打量我,其中一个走过来问到,“谁带你来的?”

9“我爸爸”我小声说道。

10“我爸爸死了,”他简短地说。

11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时学校的门已经关上了,有些孩子哭了起来。接着,铃响了,一位女士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群男人。那些人把我们排成几行。使我们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队行,站在那四周高楼耸立的院子里。每层楼都有长长的阳台,阳台上带有木制顶棚,从阳台上可以俯视到我们。

12“这是你们的新家,”那位女士说道,“这儿有你们的父母。一切能带给你们快乐,对你们有益的事物,这儿都有。因此擦干你们的眼泪,快快乐乐地面对生活。”

13这样看来我之前的顾虑都是毫无根据的了。从一开始我就结交了许多朋友,并且爱上了许多女孩。我从未想过学校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

14我们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在音乐室里我们唱着第一次学会的歌。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语言的学习。我们看见了一个地球仪,旋转它,便能看见世界上的各个大洲和国家的名称。我们还开始学习数字,听老师将造物主的故事。吃过美味的食物,小睡之后,我们醒来又继续在友谊和爱之中嬉戏,学习。

15然而,校园生活并不是完全甜蜜和阳光普照的。我们还必须遵守纪律,耐心听讲。学校生活也不光是嬉戏和无所事事。同学间的竞争还可能引起痛苦,仇恨,甚至打斗。虽然那位女士有时面带微笑,但也经常会对我们大声吼叫并责骂我们,甚至,更常见的是体罚我们。

16另外,我们再也不能改变主意,再也不能回到天堂般的家里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努力奋斗和坚持不懈。一旦机会来了那些有能力的人就会抓住它们去获取成功和幸福。

17铃响了,宣告一天学校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匆匆奔向大门,这时大门被打开了。我向我的朋友和“女友们”告完别,走出了校门。我四处张望却没发现父亲的踪影。他答应我会在校门外等我的。于是我走到一边去等他。当我等了好久,他也没来的时候,我决定自己回家。我走了几步,却惊奇地站住了。我的天哪!那条两边是花园的街道怎么不见了?消失到哪里去了?是什么时候这些车辆闯到马路上的?又是什么时候这些人来到街道上歇憩的?这一座座垃圾堆又是

怎样堆到街道两旁的?街道旁的田野又到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街道上挤满了孩子。嘈杂声震荡着空气。街头巷尾站着杂耍艺人,他们或玩着戏法,或是让蛇从篮子里出现。接着,一个乐队奏起了音乐,宣布马戏表演的开始,小丑和举重大力士走在前面。

18我的天!我感觉一片茫然,头晕目眩,几乎快要疯了。这一切怎么可能就在从清晨到日落的这半天时间里发生?或许回到家,父亲会告诉我答案的。但是,我的家又在哪里?我赶紧奔向十字路口,因为我记得要穿过那条街道才能到家,但车流不息,我极为恼怒,我知何时才可以过去。19我久久的站在那里,直到在街道熨衣店里工作的小男孩向我走来。

20他伸出手臂来说道:“爷爷,我扶您过马路吧。”

第二单元TranslationofTextA

男孩与银行办事员菲利普·罗斯

1我有一个朋友,他对银行深恶痛绝。“银行就像糖果店或杂货店一样,不过是一家商店而已,”他说,“唯一不同的是,银行经营的碰巧是钱,而这些钱原本就是你的。要是让银行去卖钱包或是贴身腰包,他们也许办起事来会少一些教堂做派。”

2有一天当我走进一家位于纽约西区的银行营业所时,就不禁想起了这个朋友。这家营业所不大,但灯光亮得刺眼。我是来开设一个活期账户的。

3当时正值午饭时间,唯一当班的办事员是一个四十来岁的黑人,一头短发吹得很平整,蓄着淡淡的一字胡,穿着一身笔挺的棕色西装。从上到下都让人觉得是一位穿着考究的权威人士。4此时这位办事员正站在一个小柜台后面,面对着一个白人男孩。那男孩身上一件尖领的套头衫,下面是一条卡布其裤子,脚上穿一双平底鞋。他有一头淡淡的金发,我想我之所以格外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看上去更像是预科学校里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站在西区银行里的客户。

5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继续关注这个孩子。

6他手拿一张摊开的储蓄账户存折,一脸绝望的表情。“可是我不明白,”他对办事员说,“我自己

开的账户,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取钱呢?”

7“我已经和你解释过了,”办事员对他说,“十四岁的孩子没有父母开的字条是不允许取钱的。”8“可那实在是没有道理,”男孩说,这是他的声音都发颤了,“这是我的钱。是我存进去的。这是我的存折。”

9“这我知道,”办事员说,“但那时规定。我很抱歉。”

10他就面带着微笑转向了我。“我能为您效劳吗,先生?”

11我丝毫没有犹豫。“我本打算开一个新账户的,”我说道,“但是在我看到这里发生的一切以后,我想我改注意了。”

12“对不起,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13我说,“如果我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没理解错的话,你是说这个男孩按年龄可以在你们的银行里存钱,但是却不能够取钱。而这是不是他的钱或者是不是他的账户似乎都不存在疑问,那么你们银行所谓的政策显然是太荒谬了。”

14“在您看来可能是荒谬,”他回答道,嗓门显然是由于感到不快稍微大了一点。“但那时银行的政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按规定办事。”

15在我们的这阵唇枪舌战中,那男孩一直满怀希望地站在我身边,可现在我和他一样无助了。这是我突然意识到,他一直攥在手里的那张摊开的存折上显示有100美元的余额。而且那上面还显示了一系列小额的存取记录。

16我这下找到了突破口。

17“你以前自己来取过钱吗?”我问那男孩。

18“取过,”他说。

19于是我使出了我的杀手锏。

20“你对此作何解释?”我把矛头直指那个办事员,“为什么你们过去让他取钱,现在又不让了呢?”

21他看上去很恼火。“因为出纳员以前没注意到他的年龄,现在他们注意到了。这真是在简单不过了。”

22我转身对男孩耸了耸肩,说:“你这是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来这里抗议。”

23男孩子垂头丧气。他默默地把存折放进后面的裤兜,走出了银行。

24办事员转身面对着我。“唉,”他说,“您刚才真不该瞎掺和。”

25“不该掺和?”我大声说道,“嘿,我倒是觉得他正需要有人来代表他的利益说话。”

26“刚才已经有人在代表他的利益了,”他轻声地说道。

27“请问那个人是谁?”

28“我们银行。”

29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个白痴会说这样的话。“行了,”我最后说道,“我们不过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可是也许你愿意确切地说明一下,银行是如何代表那个男孩的利益的?”

30“当然,”他说道。“我们今天早上接到通知,说附近有个恶棍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敲诈这个男孩。那个家伙逼着他每个礼拜都从银行取钱给他。这个可怜的孩子显然因为害怕不敢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苦恼的真正原因。他不知道那个家伙会怎么对待他。不过,好在警察现在已经在办这个案子了,他们可能今天就会逮捕那个家伙。”

31“你是说根本没有规定说年龄太小就不能从储蓄账户中取钱?”

32“我从没听说过。好了,先生,您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呢?”

第三单元TranslationofTextA

土地的讯息皮拉·萨哈姆

1是的,这些事我们家的稻田,以前归我父母,再往前属于我的祖先。这片土地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我是家里唯一的闺女,我一直留在我父母身边,知道他们去世。按照我们伊萨的习俗,我的三个兄弟已结婚就都搬到他们老婆家去了,我老伴进了我家的门。那是我十八岁,他十九

岁。我们俩生了六个孩子,两个没长大就病死了。其余的俩儿子、俩闺女一到我们有钱给他们买牛仔裤的时候就都离开了家。大儿子在曼谷找了份工作,给一家有钱人当花匠,后来一家劳务公司介绍他都国外去干活了,小儿子也去了挺远的地方。

2我们的一个闺女在曼谷一家纺织厂里干活,另外一个闺女在一家商店里工作。有时候她们会回来看我们,呆上几天就走,她们不时寄些钱回来,捎话回来说她们挺好的。我知道她们说的不全是实话,有时候,她们受欺负、受侮辱,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像一把尖刀扎进我的心头。对我老伴来说还好受些,他有耳朵么也听不见,有嘴么也不说,有眼睛么也看不见。他老是什么事都不着急,什么话也不说,只操心他自己的那点事。

3虽说这些孩子长期不在我身边,但他们永远都是我的孩子,他们一个个都走了,这可能就是命吧。我们的那块地不大,连年的使用已使它不再肥沃,就像我们老两口儿,慢慢老下去,且疲惫不堪。不过我和老伴还在这块地力里干活儿,雨量充足的时候,地还不难耕种,老天爷不下雨的年份,不光是我们的犁断了,我们的心也碎了。

4没,我们俩没怎么变,可我们的村子变了哪些地方变了?就在十年以前,我们还能以物换物,可如今都用钱了。几年前,我们还能请街坊来帮忙盖房子、收割稻子或是打井。这会儿,都得付钱,他们才肯帮忙。塑料玩意替代了村里手工做的东西,以前男人们还做点竹器,可如今没人干了。现在村里到处都是乱扔的塑料袋,一下子冒出来不少商店,里面放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玩意,还有些我们用不上的东西。年轻人都去镇上和城里打工,留下我们这些老年人种地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6页)
相关文档
  • 大学英语精读课文翻译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文

  • 大学英语精读1翻译

  • 现代农林英语课后翻译

  • 大学英语精读翻译

  • 现代大学英语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