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集成之主数据管理(一)基础概念篇

数据集成之主数据管理(一)基础概念篇

数据集成之主数据管理(一)基础概念篇
数据集成之主数据管理(一)基础概念篇

数据集成之主数据管理(一)基础概念篇

数据集成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相关的产品和平台也越来越多。很多CIO都在各种数据集成平台和产品之间犹豫不决。因此对数据集成平台的框架体系有全面的理解,对各个厂家产品所提供的功能有深入的认识才能为数据平台选型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

我有幸参与了国内一个知名企业的集成平台的设计工作,并主导了数据集成平台的需求分析和产品选型工作。这次工作中,研究了很多新的技术方向和产品,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数据集成领域的一种新兴的产品平台主数据管理平台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

主数据的概念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主数据。这里借用其他网站的一个数据分类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有元数据(metadata),引用数据(Reference Data),主数据(Master Data),企业结构数据(Enterprise structure Data),交易活动数据(Transaction Activity Data),交易审计数据(Transaction Audit Data)这六大类数据。

简要解释一下这六大类的数据,关于这些数据分类的定义可以在网上很容易的找到。

元数据:数据的数据,平时我们设计表时,大部分属性字段就是元数据。比如,性别,国籍,出生省份等。这个是最接近自然意义的的数据。

引用数据:元数据的可能取值范围,我们设计表时所说的数据字典往往就是引用数据。比如,性别只能是男和女,男和女就是引用数据。国家的引用数据就是世界上这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数据:在我们数据库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些实体,是由元数据和引用数据实例的集合。DMReview 专栏作家 Jane Griffin 将主数据定义为“...用于为核心业务实体创建和维护全企业‘记录系统’,以记录业务交易并评定这些实体的业绩所需的信息。”平时我们常碰到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都属于主数据。对于主数据的介绍,我们会在后面详细展开说明。

企业结构化数据:企业业务中所需的数据实体,可能是多个主数据的集合。不同行业的结构化数据会有很大不同。

交易活动数据:主数据之间活动产生的数据。比如客户购买产品的交易记录就是交易活动数据,工厂生产产品,生产记录也是交易活动数据。

交易审计数据:我们对数据的所有活动都通过交易审计数据进行记录。比如我们对客户信息修改的操作,对交易的增加和删除操作,这些活动在很多关键系统(比如银行)都需要记录,以合符相应法规的要求(如 Basel II、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下图中数据模型中的蓝色越深代表语义相关性越强和数据质量越重要,而黄色越深代表数据的数据数量越多、更新的频率越快、实时抓取的数据越快、数据的生命越短。下图可以看到,元数据的数据语义性最强,几乎不更新,数据量最少,生命周期最长。

https://www.sodocs.net/doc/7c7269464.html,/issues/20060401/1051002-1.html

主数据是企业应用系统中最基本的业务单元,下面是一段英文的原文:Master Data are the fundamental business data in the company, typi cally long-lived and used across multiple applications。

Core Master Data are operational entities, supporting all fundamental business activity transactions being executed on this leve l. The Core Master data are common and shareabl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我觉得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产品系统,它处理的基本数据就是生产数据。HR系统处理的基本数据是雇员;CRM系统是客户

一般来说核心主数据包含:Customers, Contracts, Suppliers, Distributors/Partners,Employees等等。

另外,各个行业对于主数据的管理的需求和期望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行业经验对于主数据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主数据管理的概念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主数据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但为什么之前没有主数据管理的产品呢?其实,解释这个问题和解释数据集成出现的原因很类似。因为之前主数据依附于各个单独的业务系统,比如HR, ERP,SCM,企业的网站,商业合作伙伴的系统都可能对某一个主数据有存储,比如某个产品。问题随之来了,如系统间数据编码不一致;数据的冗余;某些系统数据的不完整。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果我们新建一个BI的系统,那么有可能我需

要从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系统,企业合作伙伴系统多个系统拿到一个完整的关于主数据的信息。显然,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一个单一的主数据访问接口,以提高主数据访问的效率;为企业的市场、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主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是数据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必须构建于ETL或者EII(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等技术之上,因此很多主数据管理平台本身就包含了数据抽取、数据加载、数据转换、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复制和数据同步等功能。也有某些厂商把MDM作为数据集成产品的一个模块交付给客户。

无主数据管理时对主数据访问

主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造成的问题:

数据在各个系统冗余,造成数据访问繁琐;编码不统一;数据不同步,缺乏一致性;

给企业业务带来了如下影响:

延误产品面市时间;产品供不应求;不准确的订单交付;销售效能低下;客户满意度降低;生产力降低。

有主数据管理平台时对主数据的访问的图示

主数据管理平台带来的好处:

有统一的主数据访问平台;企业能够提供一致的完整的共享信息平台;集中的内容丰富和干净的数据中心;为使用数据的应用,企业业务流程和决策系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数据访问通道。

我个人感觉MDM平台建立之后,最受益的还是BI相关的应用。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

Master Repositories(主数据资源库)::X-Ref DB, Masters DB, Master Data Applications;

Data Quality(数据质量保证):源数据的质量检查,从源数据系统传输到数据缓储区的所有数据都应首先接受质量检查后才能导入,源数据的质量检查应包括接口数据文件格式是否标准化的确认、文件大小确认,记录数、文件生成时间的确认等内容;ETL系统质量检查,包括对主外键关系、编码规范的检查。每次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都必须有完整的日志记录,并在加载完成后确认记录数前后一致。

Data enrichment(数据深度分析,关联性分析):企业内部分析;

System Integration(集成组件):主数据管理器;服务总线(提供data service);异常处理;映射(mapping)/转换(Transforming)/加载(loading);数据交换(Data exchange);同步流程(Workflow);Business System;元数据/主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录入控制;数据采集;管理/安全

主数据管理平台项目的实施

和很多集成项目一样,项目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制定好业务的策略和规划,业务人员,业务需求和行业专家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是关键,技术平台只是我们思想实现的重要工具,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提供主数据管理平台的产商

传统ERP厂商:SAP和ORACLE都基于自己的产品经验,在它们的ERP套装软件产品中加入了主数据管理产品。基于他们行业的经验,他们的产品有比较完整的主数据管理比较好的数据模型和主数据管理的经验。Oracle基于自身在CRM和制造行业的深厚经验,提供非常全面的客户主数据产品UCM8.0和制造业主数据产品PIM12.0,

中间件厂商:TIBCO有专门的MDM产品,我看到的是他们一年前的产品介绍,感觉功能还比较欠缺,缺少很多重要的功能,当然我还没有时间研究他们最新的产品。

ORACLE在MDM产品上有着比较明确的战略和路线图。在收购BEA后,相信在MDM产品上,ORACLE会结合原本就功能强大的 ODI 工具,加上BEA在数据集成领域产品的特点,基于自己原有的行业经验,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巩固自己在中间件产品的领先地位。

IBM收购了一个MDM产品,我一向不太愿意研究IBM的产品,所以也没有发言权。我Software AG(WebMethod)做的也可以,有专门的产品,功能也相对完善。但在实施团队的力量上,要差一些。

oracle产品的资料可以在这里下载:https://www.sodocs.net/doc/7c7269464.html,/oracle/iwom-OFM/index.asp?frm=w oohooli

对于主数据管理平台,我会在以后的博客里面深入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探讨。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提宝贵意见。

-----------------------------------------------------------

转自:https://www.sodocs.net/doc/7c7269464.html,/woohooli/archive/2009/01/07/3726040.aspx

数据集成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相关的产品和平台也越来越多。很多CIO都在各种数据集成平台和产品之间犹豫不决。因此对数据集成平台的框架体系有全面的理解,对各个厂家产品所提供的功能有深入的认识才能为数据平台选型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保证。

我有幸参与了国内一个知名企业的集成平台的设计工作,并主导了数据集成平台的需求分析和产品选型工作。这次工作中,研究了很多新的技术方向和产品,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数据集成领域的一种新兴的产品平台主数据管理平台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

主数据的概念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主数据。这里借用其他网站的一个数据分类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有元数据(metadata),引用数据(Reference Data),主数据(Master Data),企业结构数据(Enterprise structure Data),交易活动数据(Transaction Activity Data),交易审计数据(Transaction Audit Data)这六大类数据。

简要解释一下这六大类的数据,关于这些数据分类的定义可以在网上很容易的找到。

元数据:数据的数据,平时我们设计表时,大部分属性字段就是元数据。比如,性别,国籍,出生省份等。这个是最接近自然意义的的数据。

引用数据:元数据的可能取值范围,我们设计表时所说的数据字典往往就是引用数据。比如,性别只能是男和女,男和女就是引用数据。国家的引用数据就是世界上这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数据:在我们数据库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些实体,是由元数据和引用数据实例的集合。DMReview 专栏作家Jane Griffin 将主数据定义为“...用于为核心业务实体创建和维护全企业…记录系统?,以记录业务交易并评定这些实体的业绩所需的信息。”平时我们常碰到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都属于主数据。对于主数据的介绍,我们会在后面详细展开说明。

企业结构化数据:企业业务中所需的数据实体,可能是多个主数据的集合。不同行业的结构化数据会有很大不同。

交易活动数据:主数据之间活动产生的数据。比如客户购买产品的交易记录就是交易活动数据,工厂生产产品,生产记录也是交易活动数据。

交易审计数据:我们对数据的所有活动都通过交易审计数据进行记录。比如我们对客户信息修改的操作,对交易的增加和删除操作,这些活动在很多关键系统(比如银行)都需要记录,以合符相应法规的要求(如Basel II、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下图中数据模型中的蓝色越深代表语义相关性越强和数据质量越重要,而黄色越深代表数据的数据数量越多、更新的频率越快、实时抓取的数据越快、数据的生命越短。下图可以看到,元数据的数据语义性最强,几乎不更新,数据量最少,生命周期最长。

https://www.sodocs.net/doc/7c7269464.html,/issues/20060401/1051002-1.html

主数据是企业应用系统中最基本的业务单元,下面是一段英文的原文:Master Data are the fundamental business data in the company, typically

long-lived and used across multiple applications。

Core__ master Data are operational entities, supporting all fundamental business activity transactions being executed on this level. The Core__ master data are common and shareabl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我觉得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产品系统,它处理的基本数据就是生产数据。HR系统处理的基本数据是雇员;CRM系统是客户

一般来说核心主数据包含:Customers, Contracts, Suppliers, Distributors/Partners,Employees等等。

另外,各个行业对于主数据的管理的需求和期望会有很大不同,因此行业经验对于主数据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主数据管理的概念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主数据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但为什么之前没有主数据管理的产品呢?其实,解释这个问题和解释数据集成出现的原因很类似。因为之前主数据依附于各个单独的业务系统,比如HR, ERP,SCM,企业的网站,商业合作伙伴的系统都可能对某一个主数据有存储,比如某个产品。问题随之来了,如系统间数据编码不一致;数据的冗余;某些系统数据的不完整。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果我们新建一个BI的系统,那么有可能我需要从生

产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系统,企业合作伙伴系统多个系统拿到一个完整的关于主数据的信息。显然,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一个单一的主数据访问接口,以提高主数据访问的效率;为企业的市场、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主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是数据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必须构建于ETL或者EII(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等技术之上,因此很多主数据管理平台本身就包含了数据抽取、数据加载、数据转换、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复制和数据同步等功能。也有某些厂商把MDM作为数据集成产品的一个模块交付给客户。

主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造成的问题:

数据在各个系统冗余,造成数据访问繁琐;编码不统一;数据不同步,缺乏一致性;

给企业业务带来了如下影响:

延误产品面市时间;产品供不应求;不准确的订单交付;销售效能低下;客户满意度降低;生产力降低。

主数据管理平台带来的好处:

有统一的主数据访问平台;企业能够提供一致的完整的共享信息平台;集中的内容丰富和干净的数据中心;为使用数据的应用,企业业务流程和决策系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数据访问通道。

我个人感觉MDM平台建立之后,最受益的还是BI相关的应用。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

Master Repositories(主数据资源库)::X-Ref DB,__ masters DB,__ master Data Applications;

Data Quality(数据质量保证):源数据的质量检查,从源数据系统传输到数据缓储区的所有数据都应首先接受质量检查后才能导入,源数据的质量检查应包括接口数据文件格式是否标准化的确认、文件大小确认,记录数、文件生成时间的确认等内容;ETL系统质量检查,包括对主外键关系、编码规范的检查。每次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都必须有完整的日志记录,并在加载完成后确认记录数前后一致。

Data enrichment(数据深度分析,关联性分析):企业内部分析;

System Integration(集成组件):主数据管理器;服务总线(提供data service);异常处理;映射(mapping)/转换(Transforming)/加载(loading);数据交换(Data exchange);同步流程(Workflow);Business System;元数据/主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录入控制;数据采集;管理/安全

主数据管理平台项目的实施

和很多集成项目一样,项目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制定好业务的策略和规划,业务人员,业务需求和行业专家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是关键,技术平台只是我们思想实现的重要工具,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提供主数据管理平台的产商

传统ERP厂商:SAP和ORACLE都基于自己的产品经验,在它们的ERP套装软件产品中加入了主数据管理产品。基于他们行业的经验,他们的产品有比较完整的主数据管理比较好的数据模型和主数据管理的经验。Oracle基于自身在CRM和制造行业的深厚经验,提供非常全面的客户主数据产品UCM8.0和制造业主数据产品PIM12.0,

中间件厂商:TIBCO有专门的MDM产品,我看到的是他们一年前的产品介绍,感觉功能还比较欠缺,缺少很多重要的功能,当然我还没有时间研究他们最新的产品。

ORACLE在MDM产品上有着比较明确的战略和路线图。在收购BEA后,相信在MDM产品上,ORACLE会结合原本就功能强大的ODI 工具,加上BEA在数据集成领域产品的特点,基于自己原有的行业经验,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巩固自己在中间件产品的领先地位。

IBM收购了一个MDM产品,我一向不太愿意研究IBM的产品,所以也没有发言权。我Software AG(WebMethod)做的也可以,有专门的产品,功能也相对完善。但在实施团队的力量上,要差一些。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统计基础数据,是企业制订产品生产定额、产品消耗定额和经营计划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统一管理统计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传递系统,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监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众所周知,公司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生产工段日产量报表和各类生产单据,因此日报表及生产单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围绕生产系统数据管理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各级员工要认识对基础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材料的领用和消耗、产品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进度的跟踪、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设备利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管等等都是围绕大量数据管理的手段来展开活动。可以说离开数据管理的生产管理是空洞的。 其次,了解各类基础数据的要求和作用以及所生成统计指标的意义。 文员和工段管理人员对生产工段基础数据要进行审核,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比如生产系统的考核统计指标——产能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这两个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实际产能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定额。科学的产能数据为生产系统的计划与调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市场部与客户确认交货期提供参考。 产能利用率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日报表产量和生产时间,这就要求填写报表时各类工作内容所耗用工时需真实的填写清楚,包括调试、换版、换墨、正式生产等等都要明确区分。通过对各类生产时间进行分类及整理,可以了解生产异常状况,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如何缩短生产时间中的次要工时提供参考。这一点也是确定其工作方法、措施,改进生产管理,化化工艺流程、制定设备及人员安排和员工培训的基础。 最后,提高基础数据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生产管理中数据的运用不能只满足单纯的用于进行计件考核、消耗奖惩等,应为生产的全过程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生产过程各工单产品数据为生产管控、品质跟踪、成本考核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生产数据对员工生产效率进行考核,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品质的持续改进离不开质量数据的分析,在分析对比中才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基本概念 引言 本章的目标是讲解数据库研究人员常常要使用到的一些理论和术语。我所在的工作组集中了一批以开发性能优异的数据库系统为谋生手段的精英,数据库理论乍看起来与我们的具体工作相距甚远。 是否很有必要学习有关数据库理论方面的知识可能是留给你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说,理解一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比把你的汽车交给一个不懂火花塞工作原理的机械师,或是坐在一架由不懂飞行理论的驾驶员的飞机上。如果你不懂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又怎能指望用户登陆门请你设计系统呢? 研究人员所用的某些术语和概念令我们感到困惑,部分原因是数学基础的问题。有一些术语,大多数程序员理解为一种含义,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含义。为了能设计合理的系统,了解关系数据库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搞清楚研究人员的专业术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关系数据库理论中较浅显的内容,并且同我们所熟知的SQL概念进行比较。许多书中都讲解了这些内容,所以并不打算过于深入地探讨理论。我们只提供一些基本且实用的数据库概念。 本章将主要从面向SQL的角度介绍关系理论。我们将常常涉及相关理论的具体实现,尽管这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却是难以避免的。然而我们不会陷入实现的细节,仅仅给出一个概述。更进一步的内容,参看第一章提到的参考书目。 在本章中,我们将会看到下列内容: ?关系模型——考察相关的技术术语: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构造它们 ?其他数据库概念的定义 关系模型 正像第1章中提到的,E.F.Codd早在1970年就提出了关系模型的概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从SQL Server 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些在关系模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SQL Server 与关系模型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

完善基础台账与记录,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完善基础台账与记录,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石门农电公司壶瓶山服务部覃道周、易长龙 供电所的基础资料与台帐是形成于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手材料,它来源于生产经营,又反过来指导着经营生产工作的开展。抓好基础台账、各种记录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0年起,壶瓶山服务部对各类台账、记录进行了统一的疏理。经过二年的实践证明,搞好基础资料管理给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现在我结合我们的实际谈下台帐管理、记录规范化,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要清楚认识到完善各类台账、记录的作用 台帐资料是规范管理上档次,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各种记录也是人员履职记录,是明晰各方面责任的需要。2007年元月,刚接管壶瓶山辖区时,连基础的10KV线路杆塔台账、用户明细、线路走向图都都没有,新进的员工找不到台区、找不到用户,出了故障抢修人员找不到设备位置,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就成了当务之急。我所随之开展了线路设备资料清查,员工一基一基杆塔、一台一台变压器的清理,逐项登记,还自购电子测距仪对线路进行了丈量,最终形成了完善的线路设备台账资料。2011年又完成了低压线路图纸的绘制工作。 形成了完备的台账之后,我部定期开展线路巡视,设备检测,形成了详实的检测、巡视、缺陷处理记录。通过对台账、记录记

载的系列资料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当前的管理状况,而且还可以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明确工作方向。 二、如何建立规范的管理台帐、记录资料 (1)首先要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强化责任是搞好基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保障。壶瓶山供电所形成了内务资料三级管理机制,供电所管理人员负责对各种台账、资料的采集、完善作指导、监督、考核,资料专责负责向各班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汇总统计、整理、装订归档,各班组则负责保证按时清理、上报各类数据、资料,为协助班组搞好台账、记录收集,每个班都配备了一名掌握电脑操作的员工协助班组长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使员工明确设置基础资料的目的和意义,对各种台帐、记录的填写熟练掌握,使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机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员工良好的“执行力”确保做到资料“收齐无漏及时归档”。 (2)制订统一台账及记录格式。2010年我所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根据岗位将各类台账、记录划分为综合管理、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客户档案五大类,共计68小项。并逐步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了格式统一。所有台账、记录均在专门的资料管理主机上建立了电子档,并建立了查阅索引。2011年元月,我们将班组上报的报表格式也进行了统一,大大方便了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归档。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概念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实体集(Entity Set): 同类型实体的集合。每个实体集必须命名。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 属性值(Attribute Value): 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Domain): 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集中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学号是学生的码 实体型(Entity Type): 表示实体信息结构,由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表示。如:实体名(属性1,属性2,…)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各属性)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各实体集)。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物理模型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 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4)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4、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5、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容易扩展。(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 6、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7、DBA 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全面地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具体职责包括:①决定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和结构;②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③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监督和控制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⑤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 8、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9、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 (1)关系代数语言。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摘要:阐述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以此讲明了企业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不仅是统计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治理的需要。 关键词:治理统计工作规范化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确实是按照科学的、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把企业全部统计工作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做出明确规定,使企业统计工作条例化、程序化、规范化,严格按照统一的科学标准进行统计建设,开展统计工作,以此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和企业治理水平。 1.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对普及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推动企业经营治理,技术进步和生产建设的连续稳固、和谐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事实上施细则的实际步骤和有效措施。 《统计法》自实施以来,各级统计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如:制定了各级地点性统计法规或条例,开展统计法规执行大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检查核实统计数字等,然而《统计法》及事实上施细则规定的企业统计机构建设和统计干部的配备等方面,在许多的企业还没有实现,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甚至没有设置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岗位,统计报表由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有些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三权经常受到“长官意志”的干扰和侵犯。因此,企业的某些统计资料存在着虚假现象和水分,造成企业的某些统计数字资料存在着失实的潜在危险。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找到一种较好的有效形式,能够更快地把企业统计机构,统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起来,把统计人员配好配齐,同时稳固下来,解决统计人员和统计干部更换频繁、阻碍统计事业进展的咨询题,保证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统计不受侵犯。 1.2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企业实现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运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奠定基础。抓住了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就抓住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要紧矛盾,抓住了关键,对企业统计工作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统计调查方案时,①必须先确定调查的目的,如对物资库存情形,即能够从物资爱护保管方面研究,也能够从物资品种规格,结构方面或从物资储存时刻、周转、速度方面考察;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如调查物资库存量,必须依照物资库存量的特点,将验收入库物资与待验入库物资以及在途中物资区分开,如此才能收集到正确的资料;③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④调查时刻和调查地点;⑤制定调查的组织打算,如明确调查的领导机构,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文件印刷,编制调查经费预算等。 1.3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抓住了基层,抓住了统计资料的源头,能够保证统计数字资料从源头到宏观传输加工处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原状数字真实了,准确了,国家各级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数字就有了真实可靠的基础,能够有效地解决某些数据不准不实的潜在危险,国家和各级宏观、企业微观决策才有准确、可靠的数字资料。例如统计台帐,它是依照编制统计报表、基层经营治理核算的需要,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将零散的原始记录资料依时刻顺序,经常进行登记,系统地积存统计资料,并定期进行总结的账册,要紧作用是:发挥统计服务和监督的作用,为编制统计报表提供资料,通过序时登记,能够进行动态观看,研究现象进展变化的规律性,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4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治理水平,保证企业上治理、上档次、上水平的需要,因为统

CCIP平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CCIP平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CCIP V1.0 ]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12月12日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目的为指导程序开发人员进行程序开发,并供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的编写时参考。 1.2.背景 1.本文为常州信息学院统一数据平台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2.本项目的具体开发人员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师,产品的最终用户为常州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3.定义 参见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略。 1.4.参考资料 略。 2.系统的结构 系统及模块划分:

3. 模块设计说明 3.1. 用户组管理 3.1.1. 模块描述 平台的用户需要进行分类授权,以便执行各自的操作,完成各自的职责功能,所以对平台用户进行分组,另外有相应模块可以对用户组进行授权。 3.1.2. 界面描述 图:用户组管理页面

3.1.3.功能描述 ●用户组列表:页面首先列出目前系统的所有用户组,支持分页显示,在列表中显示 组名和说明,后面带“选择”按钮,选择后可进行“更新”和“删除”,列表下还 带“添加”按钮,实现新增数据功能。 ●用户组新增:输入组名和说明,保存时必须判断组名是否都填写完成,且要判断 组名是否有重复,否则不能保存。 ●用户组修改:选择要修改的用户组,保存时条件同新增。 ●用户组删除:删除时必须弹出确认框,以便用户再次确认,删除用户组时需要调用 存储过程,删除和该用户组对应用户的关联和已授权给该用户组的功能菜单项关 联。 ●页面支持局部刷新(使用AJAX组件或技术),以下模块都同样处理。 3.1. 4.性能 由于后台管理的数据量非常小,并且后台管理也不是日常经常使用的业务,所以性能上一般没有问题。 3.1.5.输入项 输入组名和说明。 3.1.6.输出项 ●数据保存到数据库表,显示输出到网页,用于管理员查询,可打印。 3.1.7.算法 主界面 ●从表P_UserGroup中显示所有用户组,利用数据源控件绑定到 Gridview。 ●在GridView选择一数据项后,在列表下用一个panel控制是否隐藏,如编辑 数据,则显示,在panel中的表格里显示要编辑的字段信息,每次数据有更改 保存后要重新绑定Gridview,用来刷新数据。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4 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17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1)数据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 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他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

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它是一个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类型有4种:文件管理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它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它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DBMS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与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4)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关系的基本操作: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集。 2.声明变量的语句:declare @XXX (XXX为变量名称) 3.判断并发调度的正确性: (1)可串行性的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某一次串行的执行这些实物的结果相同。 (2)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调度的准则。按照这个准则,一个给定的并发调度,当且仅当他是可串行化的才认为是正确的调度。 4.事物的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 5.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列名)[,(列名)]] As <子查询> [with check option] 6.关系数据理论: 7.范式: (1)第二范式: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则R∈2NF (2)第三范式:非主属性中不存在传递关系。 8.角色、权限 (1)创建角色:create role <角色名> (2)给角色授权:create <权限>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to 角色。 9.设计中概念模型描述什么: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10.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1.读锁和写锁的定义: (1)写锁:又称“排它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2)读锁:又称“共享锁”,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物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物只能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简答: 1.关系模式:判断是第几范式,分析指出主键、外键P175 例题4 2.举例说明参照完整性(外键取值的几种情况)P49例题1,例题2,例题3 3.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任务。 (1)需求分析(2)概念结构设计(3)逻辑结构设计(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4.描述并发调度中锁的概念、作用 (1)概念:事物T对某个数据对象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申请,对其加锁。加锁后的事物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物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物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2)作用:解决了事物并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狠抓基础管理 强化责任落实

狠抓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严查事故隐患保障和谐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2011年安全工作会议。受公司安委会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狠抓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查事故隐患保障和谐发展》。报告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10年公司安全工作回顾,第二部分公司2011年安全工作安排。 第一部分 2010年安全工作回顾 2010年是公司推行管理改进的第一年,机构的变动、管理方式的改进对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公司确定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2010年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全年没有发生较大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轻伤事故一起(劳务工),安全管理工作稳步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责任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公司始终把落实责任放在优先位置,年初组织召开本年度安全工作会议,下发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对全年安全工作进行了详尽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责任目标和保证措施,逐级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了分公司、班组、岗位和个人,形成了“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法,把握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公司管理改进工作的推进,我们充分分析和研究改进后的新情况和安全状况,确定了“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线,以治理‘三违’为重点,以年初集团公司安全专项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为切入点,强化基础管理,加大生产现场检查整改力度,千方百计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每月两次的安全例会,为全年安全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充分利用安全例会这个平台,传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数据管理工作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数据管理工作的通知 【标 签】加强数据管理工作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国税函﹝2001﹞997号 【发文日期】2001-12-27 【实施时间】2001-12-27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税务内部行政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四级广域网;金税工程正式在全国运行;全国统一税收征管软件的推广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由以地市为单位进行试点应用提升到在三省一市以省为单位进行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已覆盖大部分省级单位,并逐步向地市级单位延伸。随着各项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类数据量的积累逐步增加。 为做好各类应用系统数据的传输、储存、加工、维护等数据管理和处理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税务系统各项应用的逐步深入,各应用系统收集和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加,特别是一些关键系统,如金税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的积累不断增加,这些数据对税收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丢失,将对整个税收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关注数据的存储、备份和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数据管理工作。 二、明确任务,分步实施 数据管理工作内容繁多,任务艰巨,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有重点地分步实施。同时要关注新技术地发展,制定长期地数据管理规划。近期应本着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地原则,重点考虑关键的业务数据。要在以下两方面做好数据管理工作: (一)数据管理的内容 1、数据的存储、备份。要做好数据的存储、备份工作,并保证存储的数据不被非法变更与破坏,以确保数据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4 数据库设计基础 考点17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1)数据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 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他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他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

硬件方面:拥有大容量磁盘,硬件价格下降; 软件方面:软件价格上升,为编制和维护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成本相对增加; 数据处理方式: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文件系统中,尽管记录内部已经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应用程序不需改变。数据与程序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数据的存取由DBMS负责,简化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大大减少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

数据库的概念

第1章数据库的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意义、数据库的发展史、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内容,以便读者对数据库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1 数据库的意义 1.1.1 信息处理及数据处理 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计算机科学较之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迅速,在21世纪到来之际,它几乎可以称为“知识爆炸”了。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的社会,如何组织和利用这些庞大的信息和知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早在20世纪60年代,数据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系统基础的一门软件学科便应运而生了。现在,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软件学科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应用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商业、行政、教育、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国防军事的各个部门。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决策支持系统等都是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数据库(Database,即DB)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因此,要理解数据库就需要先了解在数据处理领域中常遇到的两个基本概念:“信息”(information)和“数据”(data)。 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的组合。例如,上课用的黑板,它的颜色是黑的,形状是矩形,尺寸是长3.2m,高1.4m,材料是木材,这些都是关于黑板的信息,都是关于黑板的存在状态的反映,从不同角度“反映”或“刻画”了黑板这个事物。信息源于物质和能量,一切事物,包括自然和人类都产生信息,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形态的反应,它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信息传递需要物质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消耗能量。信息是可以感知的和存储的,并且可以加工、传递和再生。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领域中最先进的工具之一,人类对收集到的信息可以进行取舍整理。几乎和信息同样广泛使用的另一个概念是“数据”。所谓数据,通常指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加以鉴别的信息。例如,为了描述黑板的信息,可以用一组数据“黑色、矩形、3.2m×1.4m”来表示,由于“黑色”、“矩形”、“3.2”、“m”……这些符号已经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语义,所以它们就具有了传递信息功能。

基础主数据管理办法V1.0

基础主数据管理办法 版本号:1.0.0

文档信息

1 总则 1.1 为逐步形成鑫鑫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企业运营和各业务发展提供唯一、准确的基础数据,实现鑫鑫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单点录入、全局共享,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所称主数据,指涉及各信息系统公用部分的数据信息,包括:物料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部门信息、人员信息等。 2 基础主数据管理职责 信息部负责建立基础主数据的编码规则、制度和流程,并负责所有物料统一编码的维护,人力资源部负责部门编码及人员编码的维护。 3基础主数据质量要求 3.1 基础主数据以真实性和唯一性为最高质量管理目标。 3.2 鑫鑫基础数据应严格按照编码申请表要求规范填写申请事项。编码申请表见附件。在填写申请时,须确保所填写的基本信息是真实、完整、准确和唯一的。相关各业务前端部门负责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初步审核。 3.3 为保证数据的唯一性,鑫鑫基础主数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数据查重: 物料名称以标准商品名称为准,物料名称及规格包装完全一致的,认为是同一物料 (一)部门名称以组织构架标准名称为准,部门名称一致的认为

是同一部门 (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认为是同一人员 (三)供应商名称完全一致的,认为是同一供应商 (四)供应商组织机构代码一致的,认为是同一供应商 (五)供应商国税登记号一致的,认为是同一供应商 (六)供应商地税登记号一致的,认为是同一供应商。 (七)客户查重标准同供应商 3.4鑫鑫建立基础主数据定时查重的运行机制,加强主数据质量的日常管理。根据查重结果,信息部有权对可能重复的基础主数据进行合并或失效处理。同时将失效主数据信息根据失效流程发布给相关业务系统。 3附则 4.1 鑫鑫基础主数据管理应按照鑫鑫IT规划要求,逐步纳入鑫鑫主数据管理平台统一管理。 4.2 本试行办法由鑫鑫信息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石家庄鑫鑫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基础数据管理对提升税收征管质量的作用论文-最新范文

基础数据管理对提升税收征管质量的作用论文 强化基础数据管理提升税收征管质量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数据全集中方式的广泛采用,海量数据大幅增加,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配比性要求越来越高。我省秦税工程二期、综合管理软件等各类应用系统的逐步推广、上线运行,使得地税机关对税收征管数据的依赖程度逐步挺高。数据采集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对其进行分析、加工、利用的准确率,体现税务机关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为进一步夯实征管数据基础,急需加强税收征管数据采集质量的分析与研究,实现税收数据标准化管理,则是当前税收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税收征管数据采集是整个税收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当今,可以说没有数据来源整个税收征收管理过程就像无米之炊,低质量有缺陷的或者不合格数据则会造成税收管理结果的失真乃至整个管理决策的失误,对税收管理活动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税收征管数据采集质量有利于保障税收管理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有利于为税收管理各级组织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税务机关对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利用,有利于征管质量和效率,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一、影响税收征管基础数据质量的因素(一)历史问题造成征管数据分散、不规范。一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发达国家的信息化过程先是较广泛地使用了主机/终端方式,在pc机出现后才逐步过渡到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因此,在数据管理上一直比较重视集中、规范,较早地使用了关系型数据库,并由此带动了领导者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数据质量重

要性的认识。而在我国税务系统,虽然信息化起步较早,但税收征管中大范围的计算机应用是从pc起步的,pc机在数据管理上的优点是应用简单、人机界面好、灵活,造成系统操作的随意性大,又由于原先手工操作传统的惯性影响,数据的人为性较强,个人的随意性影响了数据规范。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年份之间、甚至同类业务不同处理环节之间,数据口径不一致,可比性差,造成征管数据上的历史问题,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利用率普遍很低。二是原有管理体制造成的。从表面上看原有税收管理是高度统一的,但在执行中又是条条分割、各自为政。因此在数据统计上是各级税务机关各自定义指标体系,各自下发统计要求,各按自成体系收集,各自分析上报。同时由于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机构频繁变动,报表处理方式经常发生变化,具体征管人员在信息化浪潮下无所适从,这些不仅给基层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损失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造成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地方的征管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录入、开票系统,极大地影响了信息化的质量。三是数据管理和采集不规范。现阶段,我省秦税工程征管业务系统中的征管数据采集包括根据税收管理活动需要主动到纳税人处进行采集,以及纳税人开业登记、纳税申报、办理许可、资格认证、领购发票等提供资料数据,税务机关被动采集两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各应用软件的实现目的、指标口径不同,未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致使所需的高质量基础数据难以保证;二是由于手工采集数据量大,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三是可依据的采集数据标准缺失,造成采集数据规范性不够厚;四是纳税人提供的数据完

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围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J.Martin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

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IBM/PC/XT,国产长城0520等均可运行种软件),数据处理能力极强。数据库在我国正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必将成为经济管理的有力工具。 数据库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 BASE

答案.数据库基础概念答案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用二维表结构表达实体集的模型是( D )。 A、概念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和DBS D、不能相互包括 3、模式的逻辑子集通常称为( C )。 A、存储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模式 4、DBMS的含义是( B )。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 5、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B )。 A、临时关键字 B、主关键字 C、外部关键字 D、索引关键字 6、数据库中,实体是指( C )。 A、事物的某一特征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某一具体事件 7、数据库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后者包含前者 B、前者包含后者

C、互不相干 D、同一东西的不同称呼 8. 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独立性是因为采用了( A )。 A.三级模式结构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9.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 A. 候选码 B.外码 C. 新码 D.主码 10.设一个仓库存放多种商品,同一种商品只能存放在一个仓库中,仓库与商品是(B )。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 11. 在数据库系统中,下面关于层次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有多个根结点 B.有两个根结点C.根结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多个双亲 D.根结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12. 规范化的关系模式中,所有属性都必须是( C )。 A.相互关联的 B.互不相关的 C.不可分解的 D.长度可变的 13.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视图)导出的表,它相当于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A.外模式B.模式C.内模式D.存储模式

基础数据管理

驾校教学管理 驾校领导者对教学事务管理,包括教学行政人员对教学事务的管理,包括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 教学管理的好坏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学工作处在驾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位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练员的教学水平、技能技巧、专业素质相关。必须要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练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不断的发展提高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好坏也是和教练员自身素质分不开的,必须让教练员之间要不断的相互学习合理组合,通过不断学习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和科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学员要因人施教,。 基础数据管理

业务类别管理:设置报名车型申请要求等业务类别以及收费标准。 部门机构管理:设置报名服务大厅、各岗位部门信息。 考试科目管理:设置各业务类别的考试科目,考试费用,补考费用,考试间隔时间等信息。 车辆信息管理:建立学校车辆信息库。 教练员信息管理:建立学校教练人员信息库。 后勤人员信息管理:建立后勤工作人员岗位信息库。 报名服务大厅:设置音视频监控抓拍设备。 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锁屏挂机:当操作人员离开时,可保护不被其它人员盗用系统。 用户管理:管理员增加、修改、删除系统操作员。 权限管理:对各个操作员赋予相关使用权限。 学员服务管理 从学员开始报名、学员退学、学员结业、学员查询(可查询学员基本信息、考试记录、交费记录、费用产生记录等等)。建立学员会员制度。建立学员联络信息库跟踪回访服务,有条件可成立驾驶员俱乐部。

学员自己到驾校报名的,根据学员要求分车。教练员自己报的自己培训,包括签字、分车培训、各科目考试等及时电话通知。考试管理 约考管理:严格按照基础数据考试科目管理的设置进行处理,只有达到考试时间与标准的学员方可约考。可按照月份进行预约科目考试,每个月教练员手里的各个学员应考科目信息必须明确。成绩管理 学员考试成绩统一化管理,每次考试结束第二天必须公布,将合格和不合格名单公布,查看方便。 一、认真执行驾校各种规章制度。 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理念,每日例行点名制度,同时阐明当天安全观点。 三、教练员在实操训练中保证坚守工作岗位,不离岗、不串岗,离岗串岗发现一次罚款10元。 四、按校长指定区域进行训练,训练前训练车由教练员弄到训练场(区),收车时由教练员开到停车场,有学员代替者一次罚款10元。 五、教练车不准随便拉非训练人员,不经校长批准不准随便使用教练车,否则每次罚款50元,造成责任事故者个人承担。 六、教练员一人一车,人车固定。每天上班前详细检查车况,保证使用安全。

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劳动保护技术资料的及时、真实、有效,特制定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及西安市有关规范与规定,如《建筑施工安全工会检查》与《JGG59-99》等。 2、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实际进度编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有关动态资料等,包括安全检查验收记录、安全日记、班组活动记录、三级安全教育、机械设备、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等。 3、基础资料由专人进行管理编制,不经总工长与项目经理审批,不得将资料给外人检查与观看,否则后果自负。 4、基础资料必须做到及时、真实、有效,外表美观。 中国广厦西安公司明德广厦项目部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会议制度 为了更好地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工会劳动保护会议制度: 1、每个星期组织一次班组长以上全体管理人员会议,主要召开一个星期以来工程针对劳动保护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布置下星期针对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工作与要求,以及学习有关工会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与规范。 2、每个劳动保护工会会议必须会长或副会长亲自主持。 3、对每个到会人员进行签字,对缺席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4、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落实“三定”措施及时整改,有关有员进行复查。 5、由专人进行记录,并归档成册。 中国广厦西安公司明德广厦项目部

信息反馈制度 为了进一步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制度,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信息反馈制度: 1、对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司领导提出的意见或书面整改通知单,整改守毕后,必须写一份书面回执单,把整改后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公司领导手中。 2、对项目部劳动保护工会对内部班组开出的整改通知单,除了要求班组及时整改问题外,还要求班组整改完毕后,写一份书面回执报告,内容必须真实有效。 3、对所有的回执单进行统一管理。 4、如班组不执行此项信息反馈制度,按有关规定对班组进行处罚。 中国广厦西安公司明德广厦项目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