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郑国民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郑国民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郑国民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郑国民

2011年10月第13卷/第10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Oct.2011

Vol.13No.10

收稿日期:2011-05-

17作者简介:郑国民(1967-)

,男,辽宁建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外母语课程比较;张心科(1973-)

,男,安徽宣城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基础教育研究】

百年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郑国民1,张心科2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 要:语文教育已有百年发展历史,对语文教育史所作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萌芽(1924-1949年)、沉寂(1950-1976年)、兴盛(1977-2001年)、深化(2002-现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研究的对象、方式以及成果的数量、质量均不相同,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使语文教育史研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研究意识,改变研究方法,加快资料的整理,拓展研究领域,开展史学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史;百年;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1)10-0005-

07一、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回顾

语文学科从1902-1904年设立算起已逾百年,历史并不短,但对语文教育史所进行的研究,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其他教育史研究相比,这也可能是造成至今语文学科仍被称为“前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可将语文教育史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沉寂、兴盛和纵深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4-

1949年)1.历史研究意识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语文教育历史研究的意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产生。当时,一些师范学校开设了教育史学科,为了配合教学而出版了一批教育通史著作,但多可归入教育制度史、

思想史的范畴,因为对具体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并不涉及。1922年,实行新学制,需要对原有的课程年限、

学科内容等作重新规划,同时教学也要作重新设计。如何设置新课程、实行新教法?教育学者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也开始

对发展时间不太长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总结、反思,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预设未来前进的方向,于是教育研究开始有了“史”的意识。1924年,吴研因、沈百英发表的《小学教学法概要》一文从“历来我国所用的教材的变迁”和“历来我国教学法的变迁”两方面总结了1902-

1904年以来我国小学教材的内容、组织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1]

。1926年,

施仁夫在《小学教育之演进与趋势》一文中,按“萌芽时代”、“学制成立后”、“民国建元以后”和“五四以来”四个发展阶段,从课程文件、教材和教法三方面回顾了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至当时的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2]

。唯一对语文学科教育史进行研究的是吴研因,他于民国初年就开始参与、领导江苏一师附小的读法程序改革、自编白话文教材、施行儿童文学教育等一系列走在时代前列的改革。新学制实行后,1923-

1924年,他草拟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

,出版了《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发表了《

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等,重建了语文课程、教材及教法的体系。同时,他也开始回顾语文学科发展

的历史,1924年他在《小学国语教学法》这篇长文的开头便回顾了民国以来的国文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程序、教科书语体、文体改革的大致过程[3],虽然文章主要是谈当时的学科建设,回顾历史的篇幅也只有一千余字,但是这也算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语文教育史研究。

2.历史研究成果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真正的语文教育历史研究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现代学校教育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理应对其进行总结;新学制的实施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在新学制实施过程中围绕一些问题产生的激烈而广泛的争议并没有解决,如文白问题、文学与文章教育问题,还有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的有效性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总结,对此,研究者希望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来找寻新的前进方向。

(1)小学语文教育史研究。就小学语文教育史研究来看,教育学者一方面继续研究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如吴研因、翁之达的《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小学教育》(1931年)[4]、陈天马的《小学教学法的趋势》(1934年)[5]等文章及黎锦熙所著的《国语运动史纲》[6]等已多处提及语文教育发展史。如陈文在阐述教学法演变时多以国语为例,文后还列表简介1912-1931年出版的有代表性的九套国语教学用书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方法运用;另一方面,开始了专门的语文教育史研究。专论语文教育史的论文开始发表,而且所论对象也较集中。如1934年,安楚玙、骆宝本发表的《儿童初级国语读本之演进》,正如作者在分析报告中所说的,“近来国语教科书种类颇多,而他的好坏,颇足以影响教育的效率……时代是变迁的,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理论也随着不同,现在认为是优良的教科书,将来未见得仍旧适应,因此教科书是时常的改变……我们研究本题有两种目的:一是比较各时代初级国语的优劣。二是探究历年小学初级国语读本变迁之迹象。”[7]这篇专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语文教科书的演变轨迹,可能是我国第一篇分析新式语文教科书发展史的专论,而且其研究方法发生了改变,既用了传统的比较法,更用了现代的统计法。1936年吴研因发表的《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也全面地总结了此前30年来语文教科书的发展[8]。

(2)中学语文教育史研究。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历史,虽然和小学一样长,但中学语文教学,直到1919年左右才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中学教学法虽然也有人研究,但为数很少;至于大学教学法,差不多还没有人研究”[9]。当时研究中等教育的只有穆济波、廖世承等屈指可数的几位。这种情形到1930年代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阮真的出现。1934年底,阮真发表了著名的《时代思潮与中学国文教学》一文,“历述三十年来(从1904年开始———引者)中学国文教学的情形”,文章认为时代思潮的变幻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将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史分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注重读经的时代”、“废止读经的时代”、“提倡白话文的时代”、“研究国学整理国故的时代”和“翻译文学大盛的时代”,对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潮、教师、教材、教法作了初步的概括,但得出了几条悲观的结论:一是历来国文教师没有满意的人才。二是历来国文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三是旧国文教师往往不能应付时代思潮的变迁。四是新国文教师在教学上没有统一的教学思想。五是国文教材、教法没有一定的标准和一致的规范,导致主张分歧,教学紊乱[10]。

从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国内战争结束前夕,语文教育史研究基本上处于了停滞状态。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成果不多,而研究语文教育史的成果更少,目前所见,只有黄贵祥的《我国小学国语常识教材编制的演进》一篇,因为抗战爆发后国编小学教科书一直采用国语、常识混编分教,这在教学上带来了诸多不便,1948年着手重新修订课程标准,这个问题也由此成为争论的焦点[11]。

纵观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史研究,其成绩有两点:第一,确立了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的起点,使人们能借此了解清末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概貌。第二,历史研究立足于现实社会,采用了新式方法。以上研究均由当时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争论激烈的问题而引发,试图通过回溯历史的方法来寻求前进方向,或以通过对历史的呈现来为现实辩护,如吴研因的《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一文的写作,与当时争议较大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的题材(1931年因为尚仲衣批评小学国语教科书中充斥的是的“鸟言兽语”式的儿童文学,引发了著名的吴、尚之争)及纯用白话文体(1934年因为汪懋祖主张高小参用文言,引发了著名的吴、汪之争)是否恰当等问题有关。虽然这些研究尚处探索阶段,但其研究方法仍有值得今天借鉴之处,如比较法、统计法。其不足有两点:第一,研究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语文教育发展了四十余年,而只零星地发表了七八篇有关其历史的研究文章,而且这七八篇文章多为单篇,其内容多数是或根据自己的经历或仅凭有限

·6·

的材料来作印象式地梳理、概括而得,所做的仅是对语文教育史发展阶段作大致的切分,对其发展作粗线条地勾勒,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第二,研究对象单一,方法不尽科学。以上研究多集中在小学语文教育,而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又多集中于语文教材,因为语文教材往往是受批评最多的问题;同时,研究时并非从大量一手文献资料爬梳、总结出来的,所论也多为结论而缺乏例证,更缺乏论证过程。

(二)沉寂阶段(1949-1976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时,除了借鉴苏联的教育理论之外,就是希望从传统语文教育中寻求经验。当时的语文教育史研究主要有以下两项。

1.清末民国语文教科书用字研究。建国后文盲占人口比重过大,扫盲成为必要,扫盲运动主要是教识字,教材用字的科学化和识字教学方式的高效化亟待解决。于是,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辛安亭等人对清末、民国期间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为提高教科书用字的科学性提供依据,也为其集中识字的主张提供依据。1977年,辛安亭先生在谈“汉字识字教学的经验”时回忆了这次统计,并对清末民国识字教育进行了总结[12]。

2.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张志公先生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完成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其主要内容曾于1961-1962年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初探》从不同的教学层次和时段将传统语文教育分成集中识字、进一步的集中识字教育、初步读写和进一步读写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教材及教法[13]。1966-1976年,传统文化多被视为“糟粕”,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因政治运动而再次停滞。

纵观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史研究,其成绩有两点:第一,出现了我国第一本也是这期间唯一的语文教育史专著———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先生以“蒙学”为突破口,以教材为依托,然后据此拓展到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等传统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对古代识字教育作了深入地研究,总结出了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系列的经验,如集中识字、识字与写字分开、属对练习,等等。总之,其研究不仅全面而且深入。可以说,这本著作是新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仅存的硕果。第二,确立了新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一是对古代的东西要辩证地看待,要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二是和此

前的语文教育史研究谈教材而少举例不同,该书的结论都是基于所收集到的教材,或者说在阐述某一观点时都以教材作为例证。

(三)兴盛阶段(1977-2001年)

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包括了古代与现代语文,形式分为通史(纵通、横通)与专题史,虽然研究成果的数量众多,但从质量来看,是粗略与深入杂陈。1977年之后,中国社会发展趋于正轨,百废待兴,从历史中寻求智慧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研究最直接的动因,同时社会渐趋开放,意识形态对学术的干预减弱,所以语文教育史研究步入兴盛阶段,单篇论文接连发表,不过直到1985年才出版了第一本新时期语文教育史专著———《小学语文教材简史》(李伯棠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语文教育通史研究。“语文教育通史”的“通”有两重含义:一是时间上的“纵通”,即从古至今;二是内容上的“横通”,即涉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课程(含教材)及教法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通史研究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断代通史和古今通史。首先是断代通史。又包括古代和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如徐梓著的《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浦卫忠著的《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历代少儿启蒙教育方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版);有以古代学前、小学教育或幼儿教育为名的,如陈汉才著的《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有以“古代语文教育”为名的,如张隆华、岑仲珊著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等。其次是古今通史。这种通史一般不在书名上标明时段,叙述时限从先秦直至当代。如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林治金主编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等等。

通史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两点:第一,多种通史的出版,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语文教育史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代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的概貌。第二,发掘了新的教育史料。因此前对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很少,故所辑、所述均为新资料。古代语文教育史研究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发掘了大量史料,如徐梓的《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按朝代介绍了历代有代表性的蒙学读物。这一时期的通史研究不足之处有四点:第一,述多论少。多数通史研究以述为主,很少议论,呈现的是“史实”而非“史识”。第二,粗浅浮泛。可能因为是通史研究,受体例、篇

·

·

幅的限制,时间上追求横通、内容上追求纵通,故难以深入而显得粗略。不仅对不同朝代的语文教育,而且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方面所作的介绍,均详略不一。有的对材料的选择欠精审、所作的分析少且浅。第三,分期失当。多按朝代发展而非按教育发展划分阶段。固然针对每一个朝代的更迭或重大政治、文化事件的发生,教育往往都会作出反应,但有时是顺时而动,有时却固守本真,所以教育史研究不能忽视教育特有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的划分也应从教育本身着眼。第四,视阈狭窄。研究古代语文教育侧重在教材,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研究;研究现代语文教育侧重在阅读教育,对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教育缺乏研究;研究现代语文教育侧重中学教育,而对小学教育研究过少,如一些语文教育史和资料选所记的历史、所录的资料均侧重于中学,然而清末民国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多是小学,因为当时颇注重小学语文教育。第五,选材片面。这些通史研究所记多是“大事”、“名家”、“名篇”,如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所写“大事”、“名人”的选择标准均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往往对叶圣陶、朱自清、黎锦熙等人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介绍较多,而对近现代一些在当时就知名的语文教育家如吴研因、穆济波、胡怀琛等人的教育实践及成果的介绍很少,更不要说研究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关注周作人所阐发的独到观点了。

2.语文教育专题史研究。专题史一般指论述的对象比较单一,或者切入的点比较集中。如李伯棠编著的《小学语文教材简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潘新和著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郑国民著的《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变革的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大量以某一教育家(如阮真、叶圣陶等)、某一教育专题(如阅读、作文等)为题的单篇论文。

专题史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两点:第一,论述系统、深入。第二,搜集材料全面、充分。因为是做专题史研究,所以就本专题来说,其所收集的材料可谓细大不捐,如教科书的广告、一则小事件等均进入了论者的视野。也存在不足之处,专题史研究一般都梳理了某一对象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其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有时提出其自身存在的矛盾、冲突,但一般只是论述,而没有作价值判断。这使得研究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因为历史研究,不仅在于呈现史实、梳理过程、解释原因,更重要的是论述其利弊得失,为评价当下教育实践提供某种标准,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3.语文教育史学研究。1980年12月,“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对教育史研究的对象、分期、原则和方法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此类研究属于“教育史研究的研究”(元研究),也可以说是教育史学研究。代表人物张志公先生,因为他深入地研究过语文教育史,有强烈的史学研究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独到的见解,有资格来谈论语文教育史学。他认为研究传统语文教育首先要重视其研究意义,其次要注意研究观念和方法的正确,如要辩证地地看待历史上的利弊得失,要从教材研究入手,要关注汉民族、汉语言自身的特点,等等[14]。

教育史学研究的成绩有两点:第一,开创之功。假如语文教育史学以后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话,那么张志公先生的开创之功不可没。第二,论述精当。虽然其所说专门针对的是古代的语文教育,但带有普适性,可作为语文教育史研究的纲领性论文。其不足是,因为系草创,故张先生并没有从研究对象的分类、体系的建构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作更全面深入的学理阐述。

(四)深化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复杂和立足点多向,成果粗略与深入杂陈,出现了“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这一时期,因为古代语文教育研究缺乏新资料,而在认知上难以突破;试图对百年语文教育进行反思总结;又因为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被认为是以西方的课程理论为基础而招致诸多争议,所以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史研究侧重于现代部分,尤其是长期不太被重视、研究成果不多的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成为热点。根据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立足点,可分为持教育学立场的研究及持其他学科立场的研究两类。

1.持其他学科立场的研究。这类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及其研究所持的立场是基于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等非语文学科。这类研究的兴起,除因受《北京文学》刊发的文学研究者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进行的批评文章的触动外,还与这一时期的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研究者试图拓展其研究领域有关。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语言学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上,试图探寻这些学科对语文学科的推动作用,考察其在语文学科中的存在形态。有关这类研究的重点在文学、

·8·

语言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上,其研究成果不再一一列举。

此类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两点:第一,开拓了语文教育研究的领域,使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课程、教学的范畴,而转向探讨其与文学、语言学的关系。第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即学科交叉法。其不足主要有三点:第一,研究时段的限定。因为上述研究一般是研究语言、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互动过程,所以虽然其多以“现代”为名,但所论主要集中在五四前后至抗战爆发前。第二,研究立场的确定。这些研究,因为其立场在语文学科之外,研究目的主要也并不在于推动语文学科的建设,所以其切入点是文学、语言学等非语文学科,其所论一般停留在对部分教材作提要式分析的层面,很少真正涉及语文课程,几乎不涉及语文教学。有些所谓的“研究”往往被认为是进行现象罗列而已,故从语文学科立场出发,有些人认为这类研究只不过是隔靴搔痒或稍及皮毛而已。第三,研究思路的选择。历史研究应首先搜集大量的史料,然后对这些史料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概括,再得出结论,所以历史研究观点应该是非预设的,研究成果的文本框架是生成的,这种用归纳法所进行研究才是真实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研究。然而上述研究不少是根据现代文学、语言学著作中所提到的关于现代语言学或文学发展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定关系而着手的,如一般都会提到陈子展在《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中所述的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与“国语教育的需要”有关以及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一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和钱理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一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中所提到的“五四”文学、语言改革与中小学国语教育存在互动关系等观点。这种研究采用的是演绎法,所谓的“研究”往往是寻找历史资料佐证他人的观点,或者可以说,只不过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其例证显得更充分、论证过程显得更清晰而已。

2.持教育学立场的研究。这类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为教育学,其研究的立场是基于语文学科。这类研究目前有语文现象论争史、文学文本接受史、教育话语演变史等成果,不过,和上一类研究相比,数量较少。

这类研究的成绩主要有两点:第一,由通史转向专题史研究。与前期语文教育史研究内容包罗万象不同,这一时期的研究对象比较集中,如集中在教材

或文学教育等某一方面。第二,由宏观转向中观、微观研究。与前期语文教育史研究追求宏大叙事不同,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对象上看趋向于中观和微观。这种研究往往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其不足也有两点:第一,就事论事。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不少只就所研究的对象来分析,而不是将其与当时的教育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等情境联系在一起,对所研究的对象往往开掘不深,所论也就较浅。第二,“述”“论”失当。资料来源丰富的研究,往往以排比呈现资料为主;资料来源缺乏的研究,往往以空发议论为主。

二、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前瞻

以上对1920年代至今的语文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以理清其发展脉络,评析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主要目的在于为未来的语文教育史研究提供一个参照。未来的语文教育史研究怎样发展?这里不揣浅陋,略说一二。

(一)加强研究意识

我们在前面说过,不能重视所谓“理论”研究而忽视“历史”研究。因为无古不成今,鉴古可知今。所以,教育虽然是立足现实,但是要以史为鉴,通过历史之鉴,来指引未来。

1.避免重蹈覆辙。现在语文教育上的许多出现的一些新做法在20世纪前期都出现过,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20世纪10~30年代实行的分团式教授法、自动学习、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十分相似。这些从西方引进的新理念、新做法当年曾在中国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实验,有些成功,有些则宣告失败,如设计教学法曾被戏称为“杀鸡教学法”,道尔顿制被讥讽为“逃尔遁制”。这些做法的成败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2.探寻未来发展。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往往会发现历史上存在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却没被当下研究者所重视。例如语文教科书用字的字种、字量、字序问题,20世纪20年代儿童文学进入中小学以后,教科书关于识字教育的设计由初步集中识字后分散识字转为全部分散识字,这样教科书用字字种、字量、字序问题便凸现出来,尤其是当时语文教科书采用审定制,各版本的教科书用字差异特别大。如何保证识字教育的科学化呢?当时进行了一些的关于成人、儿童常用字的统计、汉字心理实验等。现在的情形与当年极为近似,教科书未来如何

·

·

编写?是否要统计儿童常用字来制成一个字表供各出版社编写教科书时使用?是否要重新研究简体汉字的识别心理,来为字序的安排提供依据?

(二)改变研究方法

现在语文教育史研究成果虽多,但质量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除不少研究者因难以见到一手资料而辗转引用导致出错外,更多的是因为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上存在着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育史研究,应将古今中外的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1.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访谈结合,以增加研究成果的可信性、丰富性。对文献的研究不能采用“找”的方法,而应采用“用”的方法。也就是说,首先应该大量阅读文献,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先确立一个问题,然后去搜寻相应的材料。另外,一些教育事件虽然已成历史,但还有一些亲历者,还有一些遗存,也需要我们去访谈、考察。文献虽然是白纸黑字,但其所记并不见得就是真实的历史、更不可能是一个立体的历史。

2.述史与论史结合,以增加研究的学理性。一般认为,无论是述史,还是论史,都是研究。述史时材料的选择、组织和表述,都暗含着撰者的价值判断,而论史只不过价值判断更明确而已。我们认为,语文教育史研究由低到共分为五个层次———一片言只语式地引用,二专题横向分块综合(发生了什么),三专题纵向梳理(怎么发展的),四探求原因(为什么这么发展),五总结历史得失、关注现实情形并预设未来发展(从过去看未来的发展)。目前的所谓的“教育史研究”多数只处在第一、二两个层次,所以不仅质量不高、益处不大,而且严格地说不属于“历史研究”,说不属于“历史”研究,是因为其不视历史为一个的发展过程;说不属于历史“研究”,是因为其多在叙述历史(简单罗列),而非研究历史(探求原因、分析得失)。真正的述史,虽然不作价值判断,但其所用基本方法应该与论史法一致,即运用历史研究法,理清教育纵向发展过程;运用比较法,考察不同时代某一教育现象、问题、做法的异同点;运用分析法以揭示其本质、解释其原因、判断其利弊得失,只不过其表述和论史不同而已。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定性分析是常用的研究法,当然需要,但是如果仅有定性分析,往往给人印象是不够客观,20世纪30年代关于此前的小学国语教科书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统计研究,60年代关于清末民国的国文、国语教科书的用字情况的统计,都是很好的尝试。又如教材,光凭“编辑大意”、编者回忆类的文字难以对该教材作出科学的判断,如果就教材的某一方面运用统计法进行研究,则要客观得多。

4.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相结合,以凸显研究的真实性。教育史与一般历史不同,因为教育史存在着不同的形态,大致可以分成真实发生过而无文字记载的教育事件、现象以及实行过的教育制度(教育史一)、有文字记载的教育事实(教育史二)与教育思想(教育史三)、对教育事实和思想进行研究文章(教育史四)、对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教育史五)、对研究史进行研究的文章(教育史六)。其中教育史一和教育史二、三并非一回事,教育史二和教育史三也并非一回事,因为许多教育政策、理论只是停留在纸面,并没有付诸实际。从历史研究来说,首先考察教育史二、三(就语文教育来说,主要是研究教材),其次要参考当时的教育史四,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凸显研究的真实性。

5.学科教育与整个教育及社会思潮研究结合,以加强研究的厚重感。语文教育受一般的教育思潮、政治运动的影响要比其他学科所受影响的程度深、次数多。如果就语文教育来研究语文教育史,往往难以解释其更深层次的变革原因及其所呈现的特点,所以应将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与普通教育及政治、文化等的研究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的厚重感。

6.历史与现实研究相结合,以突出研究的实用性。任何语文教育史研究者在研究时,其内心先在的图式结构使其在研究时往往会以当下的理论来对历史事实并作出某种判断和阐释,这是必然的,也因为这样而增加了历史研究的实用性,不过不能削足适履,不能将今天的观点强加于历史,而是要烛幽知微,探寻其内含的现代因素。

(三)加快资料的整理

目前的教育史研究落后,与原始资料的缺乏也有很大关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目前语文教育史资料整理出版的不多,而所出版的资料集所选的文章多是“名家”的“名篇”,而这些“名家”“名篇”往往只是因为其地位显赫,或是因为其在教育史上产生过影响而已,并非教育“经典”,所以要对教育史资料重新作甑别和筛选;其次,目前出版的资料集所选的文章多是综论性质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往往涉及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从教育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必须探求语文教育的某一项内容是如何发展的,所以应该按专题来整理资料。目前出版

·

01

·

的资料选集从学段来看多侧重于中学,从内容来看多侧重阅读,所以整理资料,一是要中学和小学兼顾,

或者分别来整理,二是要关注课程、教材、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教育的资料。

(四)拓展研究领域

语文教育史研究当然要立足于语文学科,但是语文学科与相邻的文学、

语言学科关系紧密,而且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过这些学科的影响,所以

要寻求与其他学科交叉,来拓展语文教育史研究的领域。

(五)开展史学研究

要提高语文教育史研究的质量,要使语文教育史研究逐步成为一门科学,既需要对语文教育史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也需要对整个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历史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研因,

沈百英.小学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6(1):1-13.

[2] 施仁夫.

小学教育之演进与趋势[M].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编《小学教育之理论与实际》,苏州:苏州文新印刷公司,1926.1-16.

[3] 吴研因.

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J].教育杂志,1924,16(1):1-27.

[4] 吴研因,

翁之达.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小学教育》[M].商务印书馆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1-15.

[5] 陈天马.小学教学法的趋势[J].小学教师,1934,1(15):4-10.[6]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7] 安楚玙,

骆宝本.儿童初级国语读本之演进[J].教育研究,1934(55):111-124.

[8] 吴研因.

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J].中华教育界,1936,23(11).

[9] 舒新城.小学教学法与道尔顿制[J].教育杂志,1924,6(1):3.[10] 阮 真.

时代思潮与中学国文教学[J].中华教育界,1934,22(1):5.

[11] 黄贵祥.

我国小学国语常识教材编制的演进[J].教育杂志,1948,33(12):28-35.

[12] 辛安亭.

论语文教学及其他[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8.3、4.

[13] 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2.

[14] 刘国正.我和语文教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78.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es of Chinese teaching

ZHENG Guo-min1,ZHANG Xin-

ke2

(1.School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School of Chines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

ian 350007,China)Abstract:Researches of the Chinese teaching 

undergo a hundred years since 1920s,namely,formation(1924-1949),dwindling(1950-1976),flourishing(1977-2001),and furthering(

2002-present).Each takes a distinctive feature in subject,methodolgy,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chievement.It is arguedthat the awareness needs strengthening of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teaching researches,for the sakeof a healthy 

development.Key 

words:history of the Chinese teaching;centennial;research[责任编辑 霍素君]

·

1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 解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总目标中所列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最新浅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叶圣陶老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具有的特征: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 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 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

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 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预习的习惯(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每个老师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读书3遍,勾画生字新词,生字表里的生字组词1-2个,数自然段,简要回答课后的问题,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等等),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各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快速浏览、有感情朗读等等),读书批注的习惯(中段开始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可以是勾画好词佳句,简单的批注自己的体会等等),背诵摘录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思考提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质疑,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认真写作的习惯等。 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要对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全新的理念,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继往开来,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潜心课程改革,改变“少、慢、差、费”这一长期困扰语文界的尴尬局面,真正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提高语

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古代语文教材

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古代语文教材 作者:解光穆 “蒙学、蒙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此研究很不够,并且往往有所偏。或者认为它一切都好,或者认为它一无是处。”[ 1 ] 张志公先生批评的这一现象,至今未引起语文教育理论者、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鉴于此,笔者拟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科学方法论来审视古代语文教材,旨在寻求古代语文教材对建构新语文教材的借鉴意义。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古代语文教材 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观照古代语文教材,可以看出它们有如下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一) 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育人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与此观点相适应,传统语文教材极为重视教材的育人功能。朱熹在《小学》中引用杨忆的话论述道:“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如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叔敖阴德、子路负米之类,只如俗说,便晓知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在这一育人为先之教材观的引导下,古代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选文的道德性、教育性。元虞韶编的《日记故事》所选内容既有映雪、负薪等劝学故事,也有“二十四孝”等封建伦理故事;明陶赞廷编的《蒙养图说》则专讲封建伦常故事;清丁有美编的《童蒙观鉴》则分“志学”、“孝友”、“高洁”、“智识”、“才力”、“颖敏”六类并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名人逸事。这些教材诚如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所言:“俱载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赏,易于通晓,讲解透彻,不独渐知文义,且足启其效法之心。”自然,因时代所限,这些教材在重视育人功能的同时也大力宣扬封建糟粕。但就其编排意图而言,仍值得我们借鉴:语文教材要有生产指导功能,更要有角色培养、传递社会规范之功能。 把语文教材等同于政治、伦理教材是不恰当的,但否认或轻视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也是错误的。这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必然要接受情感熏陶、观念洗礼、品格历练。过去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常走极端,或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或突出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因此,理想的语文教材一方面要重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能“激发学生多种多样

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修订稿)

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有效教学与备考 一、解读“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考试中心权威发布:“一体四层四翼”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一)“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 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二)“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1)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首先就是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 ( 2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 3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知识和能力在特定情境和环境下的交流、学习、表现、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浅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体,它包括一般素养和核心素养。一般素养是最基础、最基本的,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不是基本素养的综合,也不同于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要素。根据笔者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要素: 一、态度素养 1.语文态度素养的意义 “态度决定人生”,这大概是对态度重要性最为经典的阐述了。于是就有了一个简单的公式: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其中的“态度”是一个关键变量,这说明“态度”在核心素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生发展的“必备品格”。 小学生学语文也是如此,态度决定小学生的行为倾向和行为力量,对语文学习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大凡学习态度端正的小学生,其语文学得就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良好的态度。而且,学习态度具有很强的迁移作用,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位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上课的起立、坐下都用英语,并美其名曰是“双语教学”。其实,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出发,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折射出对母语的感情和态度问题。当然,我并不是简单地判定小学语文课上不能讲英语。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祖国的语言文化。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汉字、汉语、汉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汉语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主动学习汉语文的态度;等等。

2.语文态度素养的结构 语文态度素养是由众多非智力因素构成的,是一种意向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因素是: (1)语文学习的意愿。意愿是一种意念性的愿望,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状态,它是语文学习发生的心理前提。小学生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意愿,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需求和倾向。意愿强烈,就有学习热情;没有意愿,就缺少学习动力。良好语文学习意愿的形成,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2)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有外在兴趣和内在兴趣之分,尽管都是必要的,但是建立在内在兴趣上的学习才是长久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少不了动作、表演和游戏,但这些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培养学生对汉字、汉语和汉文的内在兴趣才是更为核心的。 (3)语文学习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惯与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方法的程序化、熟练化和自动化便成为习惯。关注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是小学语文学习始终如一的重点任务和要求。 在以上三个因素中,意愿是启动因素,兴趣是维持因素,而习惯是形成因素,共同构建一个语文态度素养。 3.语文学习态度的养成 通过分析,语文学习态度养成的主要指标罗列如下: (1)语文学习意愿的形成。如参与的意愿、合作的意愿、表达的意愿、探究的意愿、评价的意愿等。 (2)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如倾听的兴趣、说话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写字的兴趣等。 (3)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批注的习惯、比较的习惯、质疑的习惯、总结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等。 二、语言素养 小学生学语文的关键之所在是学好语言。应该说,“语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把整个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1] ,那么,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至1904 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即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其中,从文字产生至奴隶社会中期结合劳动和生活进行言语和文字教育的阶段为言文教育期,从奴隶社会中期至语文独立设科前渗透在文化教育中的读写教化的阶段为古文教育期。古代语文教育期虽然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也没有语文这一学科的名称,但渗透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教育活动中的语文教育理念、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不乏启示。 一、生活教育:既重视语文课堂,更重视社会生活生活教育既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理念,又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2]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3] 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与方法正符合教育的本源,当然也符合语文教育的本源。 从原始社会文字产生到奴隶社会中期的言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人类经由洪荒时代、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言文教育期的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分离独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它虽然

内容贫乏、形式简单,处于混沌、粗疏的状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语文教育,但它与生活这一原始情结相联。学生活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学生活。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种经由生活的原始途径所形成的生活教育法,就是当时和此后语文教育最正宗而本真的基本方法。 到了古文教育期,与言文教育期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出现了以“家训”为标志的较为规范的家庭教育。尤其是那些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们大都认为“天下之本在家”。由于没有独立的语文教育,他们的家训自然成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司马光的《家范》,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是影响较大的家教书。这类书虽然在宣扬忠臣义士、贤妻良母等封建意识方面消极因素很多,但在指导学习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培养社会人才方面还是起过积极作用的。 古代的生活教育对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不应仅限于校内与课内,更要孕育并融入于生活,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是学习语文以及学习做人的大课堂。我 们今天常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 的外延相等”,正包含着这样的原始含义 在语文教育中,如果单纯指望从校内课堂中学习,就会因限于时空、缺乏广泛的生活基础和应用舞台,从而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必须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汲取语文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案例三篇案例一: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 《春天的手》这首儿歌,通过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的美丽景象,处处表现了勃勃生机,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讲授这篇课文时,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被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了,也被这温暖的天气陶醉了。 于是我结合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让学生展开联想。继而启发谈话,激发观察兴趣:“美丽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这美丽的春天,我们去看看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手,好不好呀?”学生立刻欢呼起来。 我给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服从指挥,组长带领组员分散去认真观察,寻找“春天来了”的种种迹象。我巡回作适当提示。孩子们个个像快乐的小鸟,在校园里找起了春天。他们高兴地向我汇报他们的发现。“林老师,我看到那棵小树发芽 了!”“林老师,你看你看,小草变绿了!”“林老师,秋风吹掉的叶子又回到树上了!”“林老师,冬天人们变胖了,现在又变瘦了,因为我们穿的衣服少了!”“老师,我看到蚯蚓从泥土里转出来 了!”“老师,我感觉到春天的手在抚摸我!”…… 回到教室,孩子们还沉浸于自己发现的兴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的想法,并提出交流要求:有顺序地回忆,有层次地说:天气怎样?一些树、花、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小虫、鸟儿?湖水的颜色怎么样?人们的衣着有何变化?围绕“春天来了”有层次、有顺序地说一句或一段话。 孩子们感到自己的发现有人与他们分享,兴高采烈地互相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特征。我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说话中的错误,

及时指点。全班交流时,学生每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大地穿上了绿装!” “春天来了,春姑娘把人们变苗条了!”“春天来了,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我找到了春天,春天的手在抚摸我!”…… 这节课学生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在朗诵《春天的手》这篇课文时,更是将他们的喜悦融入其中,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短短的一节课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但这节课无形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通过这次教学,我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将活动穿插其中,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第二,可以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扩大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面。增加交往频率。第四,活跃教学气氛,在上述“找春天”的活动中,个体观察与小组讨论相配合,从而使整个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气氛活跃。 案例二:燕子妈妈笑了《燕子妈妈笑了》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它在课本(一年级下册)的第47页,请同学们翻书,看谁先找到。(学生积极翻书,找到这一课。)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一边听一边用手指着书。认真听,仔细看。(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专心听故事看书。) 点评:开课简单,直切主题。在初读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最

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浅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北戴河新区沟儿湾小学刘青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学科教学中的焦点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文素养”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对之出了一个简答的界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可见,素养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范畴。 而关于语文素养中那一项被定为核心素养没有绝对的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界定基本的语文素养,比较全面,为避免片面表述引起混乱,不必要再三者之间再确定一个核心要素。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新课程下,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根据课标,立足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可以把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梳理为以下素养:好习惯、好思想、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好口才、好能力。因此,师生需

要在互动关系中,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自我学习的学习者。以对话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使课堂成为播撒思考的种子、展开交流的场所。展开使儿童实践与成人实践贯通起来的活动,让学生投身于具有学习价值的探究活动中,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要积极地创设情景化的学习,让学生在行为中思考,反复参与尝试。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大战的需要,这样才能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二是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依托语言的学习,进而学习优秀的作品,并从中体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其中读书、写作是语文学科的本质行为表现,做好文化的传承;三是着眼核心素养,语文学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四是基于不同的学段,进行层次化设计,初级语文学习要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五是核心素养要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特点。 我们根据课标,立足学科本身的教育价值,可以把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梳理为以下素养:好习惯、好思想、识好字、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好口才、好能力。因此,师生需要在互动关系中,创生新的学校文化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是积极参与自我学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一)“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压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

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

初中语文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心声》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触动过你的心弦。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提供一次一吐为快的机会。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1:我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父母对我是精心呵护,给我做好吃的,记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医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们才放心。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生2:现在,我觉得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有许多同学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老是想着自己,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问过很多同学,他们中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如何去做。 生3:自从上学以来,我觉得家长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不理解我们,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我们安排一切。 生4:个别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问,但是他们提问的对象却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却经常成为老师遗忘的角落。我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师:刚才我们有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板书课题)。我想告诉第一位同学,“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我们年轻,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请善待我们的父母。我想告诉第二位同学,把同学当朋友,多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或许情况就会得到改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我也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团结,记住,“给别人一缕阳光,自己就可能得到一轮太阳。” 我想告诉第三位同学,“可怜天下父母心”,多做换位思考,你就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告诉第四位同学,你很有爱心,乐于助人。大胆的说出来或者给这位老师写封信,这位老师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毕竟教学相长。 师:同学们,其实,当我们遭遇不平时,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今天这堂课,我真心希望,我能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更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毛遂自荐,积极发言。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心声》一课。读中注意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阅读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生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生2:我特别敬佩李京京同学。我觉得他很有自信。尤其当自己的愿望遭到别人拒绝的时候,他总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最后他成功了。

语文教育发展史1

语文教育发展史(作业) 题目:简述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迭出,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对于语文教育历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成果极少,可谓凤毛麟角。80年代以前,除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其他突出成果则鲜有所闻。鉴于这种情形,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朱绍禹先生一再呼吁:研究语文教育,还必须研究历史,“通过对变化历程的了解,认清现状和把握未来趋势”。顾黄初先生也主张,革新的同时,“对传统,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育史的研究开始有了深入,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顾黄初著)、《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编)、《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著)、《语文教学法漫论·历史借鉴篇》(曹洪顺著)等。近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许多成果在分期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迄今为止,在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先后就有六种——第一种以叶苍岑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为代表,将中学语文教育史分为三个时期:“五四”以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期为第一时期,“五四”以后建国以前为第二时期,建国以来的语文教改期为第三时期。第二种以陈必祥主编的《语文教育发展史》为代表,将清末语文单独设科前定为古代语文教育期,之后到“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三种以陈学法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语文教育史分为四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后为当代语文教育期。第四种以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为代表,以清末语文独立设科为界线,将语文教育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两大时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又以新中国诞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建国前发展期又以辛亥革命和1932年课程标准颁布为界分为三个时期。第五种以张隆华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为代表,以鸦片战争前为古代语文教育期,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诞生前为近代语文教育期,解放后为现代语文教育期。第六种以曹洪顺、冯守仲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为代表,将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前定为传统语文教育期,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为当代语文教育期。上述分期法各不相同,六家中,将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期的迄止界线定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三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一家;将现代语文教育期的起始界线定在清末语文独立设科时的有一家,定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有二家,定在新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核心素养解读 6页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核心素养解读 一、读:语文教学之本 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循序渐进地读的,读是语文“发展课堂”之本。 1.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还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高年级的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但教师的范读仍很必要。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该范读时要范读,且不可简单使用录音代替,失去范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2.充分保证课堂上读书的时间 语文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则自晓其义

也。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 3.精心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人文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体裁、内容的不同,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适用于介绍性的语气读,不宜进行朗读训练。而叙事写人的作品,言辞优美,故事情节曲折,感情变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古诗文和现代诗歌节奏感强,含义深远。这些题材的文章都适合进行朗读训练。一般说来,体现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语句,最能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更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每段内容进行朗读训练的目标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时,是为了启发想象,体会意境;指导朗读《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时,是为了领会写作技巧及表达方法。 4.积极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要使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美,教师就必须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创设朗读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有效地范读,多媒体的使用,背景音乐的播放,以及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提示语等。

推荐总结-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范文十篇

语文教育教学案例范文十篇(篇一) 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多用微笑鼓励学生 仓颉一小吴蕾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五个春秋了。回首这五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语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我从教的第三年中,当时这个班有个同学语文成绩很差,考试成绩徘徊在三四十分。学习基础差,厌恶语文,因而上课不爱听讲,或搞小动作,或睡眼惺忪,导致我每节课都完不成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改变。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班里一个同学的话触动了我。有一天,我刚上完课走出教室,班上的孙国强同学就跟了出来,他低着头,胆怯的对我说:“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不提问我?”我说:“为什么呀?”他就小声地说:“因为我害怕您的眼神,每当我答错题的时候,虽然您嘴上不说我什么,但您的眼神和严肃的面部表情在批评我。” 此时我震惊了,我一直以为对学生只要口头上多表扬,笔头上多鼓励,便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我陷入了深

思。对了,微笑是人类最美丽、最友善的语言,那就让我用微笑去唤醒学生们沉寂的心灵吧。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每天都是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用最亲切的眼神面对学生,而学生们也慢慢的被我感染,脸上有了笑意,尤其是原来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也勇敢地加入进来,有了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课堂上的气氛渐渐的活泼起来。仅仅一个学期,他的语文成绩就有很大提高。 或许,正是我的眼神中流动着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他自卑和沮丧的心,他就是从我的眼神中得到了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曾经有学生和我说:“我最喜欢上语文了,因为从您的课堂上能找的公平,我最讨厌老师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只有您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明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您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使我的心也变得明朗起来。您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在安静中透着温和;你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在不断的荡涤着人的心灵。” 我想,只要我们有一个满浸着人间爱的灵魂,我们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这样的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记住,进入课堂之前一定要带着微笑进入啊! 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就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她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与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与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就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就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就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10条,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就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与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与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与写作方法知识等,就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就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与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与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就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与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与表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本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本 语文核心素养及解读 二年级语文组 一、倾听能力 培养小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在各个学段都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学会了听,才会说,最后才逐渐学会写。听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会听的人才会学,而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说话能力 说话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特别是当今工作节奏高效化、生活内容社交化、科技发展高速化,小学生毕业后具备高素质的说话能力有助于步入社会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交往需要。同时说话训练也有助于青少年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培养。 三、阅读能力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四、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训练学生,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感的重要表现。朗读能力高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强,同时较高的朗读能力也能反映出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其语文素养也自然高人一筹。因此,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六、书写能力 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我总认为教会学生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不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老师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七、质疑能力 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语文老师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教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品质。 八、逻辑能力 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数学需要逻辑思维,语文也同样需要感性之外的逻辑思维。 九、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创造力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陶行知先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