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淡公共危机意识

浅淡公共危机意识

浅淡公共危机意识
浅淡公共危机意识

浅谈公共危机的意识

“公共危机”在我国政府系统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特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出现迫在眉睫的特别紧急情况而亟需公共行政管理者作出重要决断,调动本行政区域的一切力量作出共同努力并付出很大成本方能摆脱的困境,通常是一种对全体公民和社会生活构成严重威胁的危险局势,也称为公共紧急状态。公共危机根本在于公共性,即其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

为什么要有公共危机意识?我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国长期处在太平盛世,加之公众的危机意识建立不够,危机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公众对安全认识的不足。我们虽然热切关注“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总是认为那是外国的事情,觉得那些大灾难“离我远着呢,无所谓”;有的觉得灾难既然无法避免,便习惯于在灾难发生再考虑“善后”和“改进”;更多的人是对安全的总体概念认识不全,谈起“安全”,联想到的仅仅是“防火防盗和交通出行”,说起国家公共安全机制,联想到的仅仅是公安局。灾难学认为,灾难是无所不包的,灾难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但却会因为人的因素,或被有限遏止,或被扩大。防灾永远重于救灾。而有效防灾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公共危机意识,只有在这个意识的引领下,才会有助于人们注重于灾难学知识的全面吸取和掌握。

公民危机意识的强弱,是能否更好地战胜危机的首要要素。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民族能否精诚团结,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危机,是一个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惧。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和身体上的危害,更有心理的考验,越是对社会公共生活危害比较大的危机,越会造成令人恐惧的效果。危机预防不仅仅是危机本身的预防,还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因此,培育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公民抵抗危机意识和心理承受力,是战胜危机的首要要素。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心理基础。而要强化公众的危机意识,就必须加强危机教育,帮助公众掌握基本的识灾、防灾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使我们处危不乱,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和互助。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出了名的,作为一个地震等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其小学课程中就有近40个课时的危机教育,内容被分别安排在地理常识、历史启蒙、人与自然、国文等课程中。平时,政府和媒体也非常重视面向百姓的危机应对培训。因此,一旦地震等灾害发生,日本国民一般都能做到从容应对,极少出现恐慌。2003年春爆发非典时,我国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出现集体性恐慌和非理性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可归咎于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的缺乏。

如何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首先要做到警钟长鸣,告诉老百姓各种危机发生的潜在性,并经常进行一些应对危机的训练和演习,强化公众的危机观念;其次,

要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向公众普及应对危机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国民的危机应对能力,使危机一旦发生时民众能保持从容冷静。

在忧患意识培养方面,应让全体公民意识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在互助意识培养方面,要让全体公民意识到,突发事件作为一种质的突变,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往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博爱意识培养方面,要让全体公民意识到,民间的互助互济是一种博爱精神的体现。

企业要有危机意识

企业要有危机意识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讲危机意识。并对任正非、马云、李嘉诚等大的危机意识进行论述。史玉柱曾说过:“人这动物啊,每成功一次,智商就下降一截,每失败一次,智商就上升一截”马云研究失败比读MBA管用,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马云说“我最大的新的就是思考别人是怎样失败的”。MBA把很多东西固定化了,案例教学都是如何成功的,学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后,你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为了推行自己的失败教育,马云创办了湖畔大学,专注于“失败教育”和“让企业获得更久”两门课程。任正非每天都在思考失败。华为每次取得一个突破,就是任正非执笔写文章发丝失败的时候。2001年在国际高科技产业哀鸿遍野时,华为却凭借不俗的成绩位居全国电子企业百强之首。任正非写了《华为的冬天》,表示华为的冬天正在来临,各种机制、管理等正面临危机,已到了不得不调整、改革的地步。2013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95亿美元,利润34.7亿美元,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讲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李嘉诚说:“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你驾驶远洋船出海,你要先想到万一遇到强烈台风,你如何应付。在风暴还没有来临之前,你怎么办。”“我会不停的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的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史玉柱发丝自己失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人在成功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往往是扭曲的,在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往往是最真实的。失败的时候要认真总结,避免头脑发热” 中国古代圣贤流传下来的《易经》其实就是一部危机意识的教科书。现代人常常把其作为一部占卜算卦的书,其实他是古代圣贤通过观察天地的运行变化(道)德规律而产生的一定的结果,去推断人事在自然变化特定的时位下,会产生的吉凶悔吝。其实,在整个卦辞中,凡是看似吉利的挂,其挂爻辞中必定会产生凶悔吝,实际是告诉我们,如果有好事的时候,离坏事就不远了,因此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去防范向坏事的转化。而看似不吉利的挂,反而在爻辞中会产生吉利或者不悔、不吝,这是说在特定的不利的环境下,人们做事更谨慎,反而能够避免悔吝的发生。这其实是《易经》的正真意义。诗曰:“战战兢兢,如履深渊、如履薄冰”就是做事要有危机意识,张瑞敏是最欣赏这一句话的。

学习“危机意识”篇有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审计部学习《危机意识》篇有感近日,审计部组织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研讨会围绕《高管必读》中《危机意识》篇章展开了学习和讨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充分结合自身及部门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充分认识危机的存在 危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危”就是危险,“机”就是机遇,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处处是危机。我们金广集团,风风雨雨走过20年,今天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绩来之不易,是无数金广弟兄不懈奋斗的结果。“创业难,守业更难”,今天,我们要守住这份家业,就必须充分认识危机的存在,不进则退,如果我们每天安于现状,脑子里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将会死去。不锈钢市场,总体是供大于求,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面对眼前的成绩,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用每天都是新起点的精神来工作,才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危”、“机”是并存的,虽然我们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巨大的机遇就在我们眼前,不锈钢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只要市场有需求,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机遇,我们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优秀的人才队伍,科学灵活的企业管理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机遇,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夜郎自大,脚踏实地,努力打造“百年金广”。 审计部作为集团的重要组成部门,是集团的一个细胞,我们必须要有与集团共存亡的决心和勇气。但是,审计部同样面临危机。危险

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我们未能有效的履行职能,对企业发展中的漏洞和存在的风险没能有效地提示和管理,将会使整个集团在危险的边缘越走越远。二是面临被被审计单位甚至是集团公司抛弃和淘汰的危险,如果我们审计工作无所作为,或者是乱作为,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发展,这样,我们还会存在下去吗?三是,审计工作本身也存在风险,比如,在审计的过程中,我们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该提示和处理的问题没有处理到位,一旦企业出了问题,同样,我们审计也难辞其咎,也要受到牵连和处罚,等等这些,都是审计的紧箍咒,我们时刻在脑海中要绷紧危机这根弦。但是,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集团需要规范的管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需要审计发挥企业的免疫功能,这些,都为我们审计提供了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二、克服危险,抓住机遇,使审计工作更上新台阶 既然危机无处不在,我们就要勇于面对。面对危险,我们要想办法避免,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勇敢地抓住。在危机面前,审计该如何应对: (一)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审计工作职责。 随着集团的飞速发展,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其中,审计监督制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就是企业的免疫细胞。审计工作职责有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监督职责,监督企业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堵塞漏洞;二是有效的风险提示和管理;三是通过审计建议,为集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供参谋作用。

企业危机意识标语:企业和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

企业危机意识标语:企业和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 【篇一】 1、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2、厚德载物创品牌,诚信经营得天下。 3、诚信守信,安身立命。 4、爱财取有道,诚信为根本。 5、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效益满赢。 6、专业专助,全新服务。 7、教育监督制度并重,搞好反腐惩防体系建设。 8、诚实守信,法律底线。 9、守法守住根本,诚信成就利润。 10、诚信经营无欺诈,百姓消费更放心。 11、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杜绝欺诈,文明服务。 12、商家讲诚信,顾客更放心。 13、重信守法,精诚合作,协调持久,互利共赢。 14、公平,公正,公德心,诚心,诚意,诚信真。 15、依法立市,诚信经营;利民盈利,买卖双赢。 16、诚信共荣,欺诈可耻。 17、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18、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市场。

19、讲诚信,赢天下。 20、买卖以“诚”为尺,经营依“法”为度。 【篇二】 1、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 2、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化。 3、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4、人心齐,泰山移,多增员,多举绩。 5、昨日黄花败,今朝百花开。 6、态度决定成败,团结创造未来。 7、多创优质产品,提升企业形象。 8、如果不换位思考,那么就思考换位。 9、向质量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10、的破产是绝望,的资产是希望。 11、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12、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13、安全警钟天天敲,创新工作处处抓。 14、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15、超凡卓越,由我。 16、成败之间仅一步之遥,关键是你是否踏出那一步。 17、宁可停工停产,绝不违章蛮干。 18、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企业忧患意识议论文

企业忧患意识议论文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高度成长,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期间,日本一群优秀的企业家带着他们的团队,以其雄厚的实力和独特的经营方式,取得让世人为之惊叹不已的巨大成功。20世纪80年代,美国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纷纷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奥秘,指出日本企业发展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企业有适合自己本国的企业文化,而本田公司的巨大成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俗话说: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挖掘潜力,发挥潜力才有了高效率和高回报。本田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把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注入于企业的竞争机制之中,使本田人自觉地勤奋学习,不断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本田的两大基本理念 1.“人间尊重”理念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人为本。本田公司的“人间尊重”理念即尊重每一个人。本田文化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而激发员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本田的所有员工没有职务称呼,一律用名字相称,也不需要员工对公司有任何承诺,也无派系之争,让员工在一个和谐轻松环境之中工作。本田宗一郎的名言“为自己工作”就是高度尊重个人精神的具体表现。本田公司用“自我申请制”来安排、调动人员,使每个人有自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方向的权利。

2.“三喜”理念 “三喜”理念即购买之喜悦、销售之喜悦、创造之喜悦三大理念。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使购买商品的人感受到购买之喜悦,从事商品销售的人感受到销售之喜悦,从事开发新产品及一系列企业活动的人感受到创造之喜悦。这三大理念体现的就是让顾客满意、高兴。与此同时,也让企业员工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做,使每位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二、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 1.注入忧患意识,增强企业活力 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本田高层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工作长期固定不变,企业中有些员工多少会产生惰性,缺乏一定的敬业精神、必要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如果维持这种消极状态,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其实这些员工并非是庸才,只是在疲劳期时缺乏一定的活力。所以本田公司每年会从外部“中途录用”一些年轻有为、实力强的人才,实施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学识,来调动一般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只有外来的压力,才能让员工感受到竞争气氛,才会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才能使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积极调动员工学习各种技能的主动性,使员工洋溢在学习干劲足、创新意识强的工作氛围中。 2.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安史之乱爆发看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制约性

从安史之乱爆发看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制约性 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根据史料显示,他是一位精通六艺、素质极高的人,在管理外交方面的优势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出来,但是在他处理安史之乱危机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他在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弱势。我们根据安史之乱的爆发,进一步的说明,在文章中看到唐玄宗在危险管理意识上的制约。 1、安史之乱发生的危机潜伏时期 唐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一片盛世,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这样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让社会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进行,可是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出现的各种内部斗争、边界危机等,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让唐朝由盛世转向衰败。 (1)官宦之间勾心斗角,损害国家的行政资源 在当时的唐朝出现了很多的精英,比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的勾心斗角,唐玄宗作为这些精英人士的管理者,却把精力过多的放在了他们权力的平衡上,消耗内部资源,却没有考虑过对国家将要面临的危机的化解。

比如说,在安禄山见到太子时,以自己是蕃人,不知道朝堂上的礼仪,也不知道太子是多大的官为由不行跪拜礼。这可以说明安禄山的对唐玄宗的忠心,在故意的装糊涂,进而把太子得罪了,当然唐玄宗得到了忠心大臣的提醒,说安禄山有可能要谋反。李林甫为了保住自己宰相职位,阻止安禄山向宰相之位晋级,就向唐玄宗奏言,然后废除了百年的名臣任职边帅和边帅就任国相的国家政策,但是唐玄宗却没有察觉到这里面存在一些隐患。 在李林甫去世之后,安禄山就成为了杨国忠的政治敌人,当然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在唐玄宗的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说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为了在博弈中争取到主动权,想唐玄宗表明了自己的中心。在当时安禄山和很多的朝廷大臣之间都有过节,这些大臣联合起来反对安禄山扩大力量[1]。 (2)边关危患严重,安禄山开始扩大势力 自唐朝初建立起,边关问题一直是国家统治者的面临的巨大挑战,突厥、契丹、吐蕃等会不时地进行内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唐朝建立以后,就在边关的契丹等设立州府,让他们的首领担任州府的刺史,但是在武则天以后唐朝和契丹之间失和,契丹开始发生叛乱,导致辽西一带发生大乱。在以后的几年,契丹和其他边关部落联合,对唐朝边界进行大肆的内侵叛乱。 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刚刚登基的唐玄宗要树立在朝中的威信,力排众议,对契丹出兵讨伐,但是对契丹能力的评估失误,

职场危机意识

小心!你的能力在退化 谈到退化,先要说说我们生理特征上的“达尔文结节”。它是人耳轮后上部内缘的一个稍微肥厚的结节小突出。达尔文发现,这是人类进化过程残留的痕迹器官之一。回到职场上,经过那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千锤百炼,你某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化”,但同样也有很多能力在不知不觉地退化,其中还有很多是很重要的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甚至是外语能力等。如今,它们就像一个“结节”,存在着,却再也不能发挥作用。哪些能力最易退化?要如何减缓退化? 危机意识消退 X君是某外企的HR主管,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去年有次升职的机会,结果未能如愿以偿,但他觉得下次应该就是自己了,也没有多想。最近公司新进了很多年轻干练的新人,他也不以为然,直到知道有个新人被提拔了,他才突然感到危机来了,可此时一切都晚了。 专家点评:在一个工作环境里呆久了,熟悉了工作流程,熟悉了周围的人和事,危机感就会慢慢懈怠,习惯安于现状。然而,职场如战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缺乏,放松要求,自我懈怠,迟早会被淘汰。 专家建议:减缓“危机意识”的退化,需要不断在工作上给自己设定新的工作目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最好每段时间都有进步。这不仅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还能不断给自身的竞争力增值。“老员工”切莫因为自己有“资质”就觉得淘汰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你只是将同样的经验重复用了八年十年,还不是谁都能取代你? 工作激情减弱 C君刚出校门时,一身干劲恨不得立马“建功立业”,想赶紧赚钱把助学贷款还了。刚做销售时,正是因为这一股子的冲劲,他从每月六七千的业绩冲到每月一万五的水平,感觉自己似乎可以说是事业有成了。两年的时间,他就把贷款还清了,手头也有了点积蓄。但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激情也随之消失了,该做的事好像都做完了,工作的挑战感在周而复始的流程中减弱。C的工作状态大不如前,原地踏步、安于现状就成了他身上的标签。 专家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职场经历逐渐累积,工作流程和模式慢慢形成,工作就没了当初的新鲜感,工作的激情就会逐渐“退化”。这样的状态很容易演变成工作倦怠、无成就感,随之创造性和主动性都会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工作绩效。 专家建议:身处职场的激流中,不进则退。激情减弱,直接导致工作倦怠。此时,你需要认真考虑个人的职业定位,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做这个工作;如果不适合,就需要及时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并做好职业规划,尽早展开全新的职业发展道路。 学习能力退化 D君是某重点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3年来一直以程序员的身份混迹IT界。刚开始工作时,编程工作完全在他的掌控范围内,他始终觉得自己的技术还不错。但随着参与的项目逐渐增多,他发觉需要看书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自己却时常感觉精力不够,有的内容要看很多遍才

如何增强企业员工危机感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尽管这是治国安邦之策,对于企业的管理同样适用。 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一些员工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工作稳定是员工的权利,因此,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对企业和员工都有好处。 不时提醒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致于怠慢企业和工作。 工作危机感是好事。当员工战胜他们面临的挑战时,他们就会更加自信,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对企业有所贡献者,是工作稳定的惟一途径。 结果至上。如果员工无论业绩多么差都能高枕无忧,结果就会造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任何企业中都存在无所谓文化,员工无所事事,却认为企业“欠”着他们的,因为管理层创造了一种“应得权利”的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更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 这种员工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员工士气的调查更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调查中不应该问:“你快乐吗?你喜欢你的经理吗?”而应当问:“你的经理是否不断推动你取得更好业绩,你才业绩出色?” 富成效的状态。要打破这种无所谓文化,或调动那些惟恐失去工作的人们的积极性,就得在风险与稳定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点。如果人们觉察不到危机感,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不稳定感,不能让他们麻木不仁。企业一方面要使员工有压力有危机感,要让员

工感到如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的压力,使员工不断努力,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做为我要做;另一方面员工把企业的前途与自己的前途相结合,树立团队精神,与企业休戚与共。当然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强化还有一些具体途径,在此不一一枚举。 无论哪种方法、什么途径,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员工危机意识培养的强化使员工切身感受企业发展与自己的关联性,使员工的危机意识成为自觉行为,使员工具有能正确认识自己、能辨识危机并能独立处理危机等诸能力。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是必要的,可事物的两面性又提醒我们在培养员工危机意识时特别要注意:不能过度依赖和夸大危机意识的作用。当强调危机意识超过了一定的度,事态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热门-危机意识小感悟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危机意识小感悟_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当前,全国经济走势企稳回升,龙煤集团2013年开局良好;加之通过近几年的强基固本、安全发展,集团安全基础日趋牢固、安全形势稳步好转、抵御风险能力渐趋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危机中集团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广大干部员工对龙煤的发展充满了道路自信、目标自信、发展自信。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干部员工觉得危机过去了,压力变小了,出现放松和懈怠心理。因此,张升董事长曾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形势好转了,不代表我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广大干部员工还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 从龙煤集团2013年工作会议报告对当前形势的分析,以及 近期煤炭市场的行情,我们不难看到,在外,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欧债危机演变,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国内煤炭需求不旺,进口煤又大量涌入,尤其是俄煤、蒙煤进入东北市场,挤压龙煤集团的市场份额;中国煤炭资源网近期分析指出,国际国内煤炭行情波动明显,煤炭价格回升路径尚不畅通,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出现历史高位,煤炭市场形势仍不乐观。在内,集团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矿井老、灾害多、成本高,企业扭亏工作迫在眉睫,改革仍需继续深化,办社会职能剥离仍需不断推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从深层次上反映了集团安全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都懂得生于忧患的道理。现实的形势需要我们有闻鸡起 舞的激情,需要我们有枕戈待旦的坚守。胡锦涛同志说过: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形势好时

我们安不忘危,形势还不明朗,危机还没有消除时,我们更不能盲目乐观,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不能丢,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正视自身存在的差距,认清危机的严重危害,消除漠视风险、淡化危机的思想意识,把思想观念转变到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扬近两年来抵御市场危机的精神作风,用舍我其谁的强烈责任感,用生死存亡的发展紧迫感,用不舍昼夜的工作热情,锤炼意志、增长智慧、塑硬作风、鼓足勇气,以饱满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实现新目标的事业中;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两年来市场博弈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优化应对危机的方式方法,坚守举轻若重的工作态度,付出踏石留痕的实际作为,行动起来,创新思维、外拓市场、强基固本、转型升级,用危机管理的科学手...

浅谈公共危机意识(公关危机作业)

浅谈公共危机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危机。由郑民生的秒杀事件,到暨南大学的跳楼事件,都告诉我们,我们时刻处在危机当中,那么危机与公共危机有什么不一样呢? “危机”可以解释成:危险机遇并存,我们要学会如何转危为机。危机的具体解释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带来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决策的事件。具有非常态,高度不确定性,不可抗力突然袭击等特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危机就是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 而公共危机是以政府为主题的公共部门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也就是说,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参与,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以积极应对公共危机。公共性是公共危机的首要特征。这也是区别“危机”与“公共危机”的不同。它具有比“危机”多的特点,如紧急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严重危害性,极大关注性,显著关注性,决策非程序性等。 我们知道了“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区别,那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区别,或者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要危机意识呢?危机意识对于我们有什么用处? 事实告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危机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挑战,先是西南大干旱,再到青海玉树大地震,暴露了人类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与防范,缺少应对危机的机制与对策等问题,如果我们有危机意识,我们就有可能防范这种灾害。而这些灾难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当危机爆发时,我们往往措手不及,被动应付,丧失控制处理的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有人说:没有危机意识事实上就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故事——蛙未死于沸水中却灭顶于温水中,这个故事就是验证了中国的一句格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我们现今处于总体和平社会,我们往往忘记了或者是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种种忧患,让它有机会酿成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暨南大学的跳楼事件,一个男生竟然将一个不认识的女生从五楼扔下去,然后自己跳楼。一个风华正茂的女生,无端端遭遇如此大劫,

危机意识与团队凝聚力

危机意识与团队凝聚力 课程背景: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刻会遭遇到危机的挑战,不论你愿意不愿意,危机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每个企业都是要经历的。危机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只有跨过这道坎,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危机不是世界末日,企业经历了战胜危机的过程,就会积攒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是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员工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员工”。“居安思危”这种危机意识的培养可以凝聚企业的内力,因为人的因素始终是企业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它也能凝聚员工的合力共渡难关。 当今是团队作战时代,一个企业仅靠个人的能力显然难以生存,唯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其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一个优秀的、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才具有战无不胜的竞争力。凝聚力已经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立足当今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你的企业内部总是有矛盾?为什么你的企业服务总是不到位?为什么你布置的工作属下总是做不好? 关键在于:凝聚力!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凝聚力,就像是一盘散沙!如何让团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拥有最大的战斗力,这是所有企业的共同希望。 课程收益: 1.了解当下形势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危机影响,树立危机意识; 2.了解个人如何转换思维模式; 3.牢固树立员工自主性; 4.清晰如何忠诚于公司; 5.能够有效处理忠诚发生冲突的事件; 6.树立员工与企业愿景紧密结合的意识; 7.让员工清晰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带来的损失及后果; 8.学会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9.熟练运用责任落地的方法和工具做好有效的分配。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所有希望在管理方面有所建树和成就的高中基层级管理者及公司储干。

应对突发事件要有忧患意识示范文本

应对突发事件要有忧患意 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应对突发事件要有忧患意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再一次引 起了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管理问题的关注。 建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 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是全球不同国家政府的共识。 20xx年,我国“非典”事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 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是维 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 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坚持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 容。 这些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 今年抗击风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

全事件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比如:应急预案有的形同虚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出现三种现象:一是事故的责任主体是哪家不清楚,相关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不清楚;二是在第一线能够快速处置抢险的人员较少;三是缺乏采取果断决策处置的技术支撑。其中最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忧患意识不强,缺乏维护公共安全的高度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 上海是一个人口、产业、财富等要素高度密集的特大型城市,任何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都会产生放大效应。增强城市危机管理能力,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确保世博会平安举办,是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上海又处在发展

公共危机管理(讲义)

公共危机管理 问题: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种?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级?它们分别用哪种颜色预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的总体应急预案把公共危机事件分为四大类139种:第一大类自然灾害类,像地震、台风等等属于此类。第二大类是公共卫生事件,像非典、禽流感、食品安全方面等等都属于此类,工商局跟这类危机事件联系比较多一些。第三大类是事故灾难类,比如重大的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都属于这一类。第四大类是社会安全事件类,比如金融危机、恐怖活动、群体性事件等等。 预警分四级:第一级(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第二级(严重),用橙色表示;第三级(较重),用黄色表示;第四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一、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 怎样看待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公共安全形势是不是严峻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透视一下。 (一)世界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先看一下世界重大危机事件编年史。我们截取离现在很近的这几十年。从1979年到1991年,有很多年代世界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1980、1981、1983、1985、1987、1990、1991年都是天下太平。1992年以后就大不一样了,从1992年到2000年这个时间段,除了1999年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每一年都有,而且一般来说都是两三次以上的重大危机事件。进入新世纪这九年,重大危机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总之,从上个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一直到新世纪初,危机发生的数量、危机的种类、危机的破坏程度都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

(二)中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中国怎么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危机事件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在四类危机中,在正常的年代,要特别关注的是自然灾害。因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在自然灾害里面,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台风,它占了49%,所以东南沿海各省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台风。其次是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城市,滑坡和泥石流是很厉害的。 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41,不但远高于美国0.03的水平,而且大大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0.3的水平。最近十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迅速增加。群体性事件1993年共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 (三)深圳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深圳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危机事件不断。我们对2001年到2006年深圳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分析,得出四个结论:第一,深圳的自然灾害呈现周期性上升趋势。深圳每隔两三年左右,自然灾害会达到一个高峰。在自然灾害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台风。第二,安全生产事故高位运行。安全生产的三项指标(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所以安全生产对深圳来说,是一个永不言胜的问题。安全生产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重大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的是火灾。第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概率较大。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又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客观上是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员工危机意识

员工危机意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经营佐料之八十 让员工在危机中生存 案例背景 国内着名的继电保护器生产企业许继电气在1985年以前还是一家年销售收入仅1920万元,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勉强维持生存的小企业。但现在已成长为一家年收入达亿元,产品完全可以与西门子、ABB、通用电气等国际知名品牌媲美的大型上市公司。 许继电气的快速增长靠什么支持 成功策略 许继电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完全市场化、高效率的用人制度。这个独特的用人制度有五个特点: 首先是单一首长负责制。集团的二级机构不管是几个亿的销售收入,几百人的子公司,还是几十人的管理处室,都只设正职,不设副职。该制度的执行解决了管理方面层次不清晰的问题,因为如果既任命正职又任命副职,就很容易产生副职到底是向任命机关负责还是向正职负责模糊不清的问题。此外一个单位几个头,肯定会有许多矛盾、纠缠不清的东西,最终遭殃的是企业。 其次是全面的招标竞聘制度。取消任命制,把一个公正的平台摆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招标竞聘谁都可以参加。这就有效避免了干部之间特别是领导班子之间的你是我非、以人划线、拉帮结派,有利于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 三是每年进行一次百分比考核,考核分数在后5%的下台,无论分数有多高。这样一来干部就会体验到他自身的压力,不合格肯定是不能当干部的,但大家都合格也必须有5%被淘汰,“无功便是过”促使干部必须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到最好、做的更好。 四是干部能上能下。上来当干部,下去就是老百姓,不戴官帽子。下来的干部就得服从现任的年轻领导的指挥。 五是民主管理、纪律检查、行政监督制度化、严格化。经过纪律检查查出问题的干部,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扣发奖金、通报批评甚至开除的处分。抓住了对干部的严格要求,实际上也就抓好了带领一个队伍的龙头,保证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案例点评 企业的经营,归根到底是依靠人。有效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让每个员工都发挥出他最大的作用,则企业的经营定能无往而不利。

浅谈员工危机意识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员工危机意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理性的社会发展的经济主体,追求最大利润为企业既定目标,并且总希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和途径达到这一既定目标。可见,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效率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 金融危机下企业的业务量下降、营业额减少,为了提高经济效率企业只有降低成本,通过裁员行为减少在市场衰退情形下的企业的成本开支往往成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企业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有充分的理由实施裁员行为以提高经济效率。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12年8月14日,摩托罗拉(微博)传出消息,今年内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约4000人,并关闭全球94个办事处中的三分之一。稍早之前,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微博)已经宣布要进行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全球裁掉1万人,在中国区,一些部门的员工数目减少达三分之一。 更早之前,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已经开始了总计1.2万人的减员计划。而中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能源(7.50,0.00,0.00%),则在通过连续的降薪,来延迟裁员。 裁员的大公司还有一长串,小公司名单则更长。尽管各有各的不幸,但毫无例外,它们都属于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的行业。尽管在欧美国家,裁员已不是新闻,但对中国来说,这是近年来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出现。 三一上海科技部员工王文(化名)被通知说需要转岗或离职。原因是王的岗位与经营业绩关系不大,属于“强占编制”。他所在的部门,经营效益一直在全集团垫底,裁员中首当其冲。王文从2012年6月份人事报表上看到:上海三一科技在年初有2492人,截至6月底1871人,并停止一切对外招聘此时,关于三一裁员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2012年7月6日中午,沈阳三一重装有限公司一百多名员工,到沈阳市信访局上访,他们认为遭遇到了所在单位的变相裁员。一周后,三一张家口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就地解散,全公司仅剩4人。 南方周末记者从北京、沈阳、长沙、常德和昆山等多个三一产业园得到关于裁员的统一口径是“人员结构优化”。而三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初,三一集团有在职员工60612人,经销商员工9539人,整个上半年一共减少12763人。知情人透露,9539人也是近两年从集团转到经销商公司的。加上2012年离职人员和转出人员,集团在职员工减员了16419人。 十年来中国经济顺风顺水,除了2008年被金融海啸撞了一下腰。但这一次,“裁员”这个陌生的幽灵,真真切切开始闪现。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你能够看到气魄非凡自诩不沉之舟的“泰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改革转型期继续保持忧患意识 “十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关于失败的问题,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清醒剂,能让人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们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着忧患意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具有某些历史特征的企业,正在谋求着脱胎换骨投入新天地的企业,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它影响着人的求进意识,在思维里影响着我们的改革意识。 作为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

苟延残喘、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在公司蒸蒸日上时,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百事赶超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一篇华为的冬天震撼了商业界,其作者是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华为公司保持的利润率远高于比海尔、联想。但就是这样一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其正处于春天的企业,却在研究冬天的问题人,研究危机,研究失败。用任正非的话说,“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这句话,也真正道出了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作为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胜任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正确答案:B 7、 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正确答案:D 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利用年底两个月的时间,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参加公共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在线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对于公共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应对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自己的学习感想和体会表述如下: 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以数计。2008年从无情的暴风雪到5.12汶川大地震国人的心还没有从冰冷中温暖过来,就又经历了大地无情的撕扯;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流行,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突发事件有其突发性和严重的危害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将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作为一名机关的领导干部,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妥善处理好各项工作,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公共事件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能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公共突发事件。 首先,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内涵包含了以下核心要素:一是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突发事

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突发事件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其次,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准备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 大家都熟悉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感受到危险的存在,随之纵身而出;但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再慢慢升温,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当它意识到危险时,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这就是“温水效应”,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危机是客观存在,难于控制的,而预防危机却是主观能动,是我们完全可以掌控的。波音公司摄制模拟公司倒闭的电视片,可口可乐公司的“末日管理”,红塔集团的“视今天为落后”等,都要求全体员工永远抱有危机意识。正因为企业与员工共同保持忧患意识,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预防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并把它作为一种战略思想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程总在金特钢铁公司中心组学习会上讲到:明年的计划预算,集团公司给我们提的目标是利润增长30%,销售收入增长20%。我们的管理会越来越规范,职工队伍会越来越稳定,操作水平会越来越高,企业建设保障系统会越来越完善。但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不利形势: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矿产资源供给不容乐观。因此,作为一位新兴人,我们得时刻抱有忧患意识,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永不懈怠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员工长久不懈的危机意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反之,如果员工不树立紧迫的危机意识,就会处于被企业淘汰的境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机的存在,时刻保持着清醒的竞争头脑,并牢固地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公司制定的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制度,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择优上岗。以此点燃我们的工作激情,提升组织绩效,打造过硬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用人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力争打造作风过硬,精干、高效、和谐、规范的机关管理队伍。 越缺乏危机意识的员工其主动进取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在职场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正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如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有努力找工作的压力,我们每个人要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一个人时刻觉察到危机时,这种心态之下会蕴涵一股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的,凭借这股力量,他会敢于挑战最大的危险,并获得挑战危机的最终胜利。铸管新疆成立不久,尽管目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今后面临的挑战更大,困难更多,我们更需要去面对,并时刻抱有危机意识,以此激发自己潜能。除此之外我们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