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油墨干燥时间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干燥时间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干燥时间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干燥时间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干燥时间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从流体状态到固体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油墨的干燥,完成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干燥时。干燥时间短,油墨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长,油墨干燥速度慢。

油墨干燥的快慢对印品质量有很大影响,干燥过快,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使印刷品油墨堆积,光泽不良,出现"墨斑";干燥过慢,印刷品背面可能发生粘脏、转移现象,同时也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而油墨的干燥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以及表面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受承印物、油墨组成、印刷条件、印刷方式、印刷机械以及印刷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作一探讨。重点在于应用物理、化学的知识,从油墨组成、承印物、印刷环境以及印刷条件等方面更好地控制油墨的干燥性能。

一、油墨的干燥方式

油墨的干燥方式大体上分为三种: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和氧化结膜型。通常来说,油墨的干燥是以某一种干燥方式为主,同时伴随其他的干燥形式来完成的。

渗透干燥型是指油墨对承印物有渗透作用,亦既承印物对油墨中的连接料有吸收作用。一般针对纸张而言,纸张是由纤维交织成的多孔性物质,孔径很微小。当油墨转移到纸张上时,由于纸张纤维空隙的毛细管作用而开始吸收油墨中的连接料,随着连接料的减少,液体分也减少,颜料粒子间的凝聚力逐渐增大,油墨逐渐失去了流体的性质而呈现固体的形态。可见,纸张吸收油墨中的连接料的过程(亦即油墨向纸张中的渗透过程)就是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的过程。另一方面,油墨粒子之间也存在着细微的空隙,构成了无数个毛细管。当油墨向纸张的渗透过程中,油墨颜料粒子空隙的毛细管作用是阻止渗透的。当纸张纤维间的毛细管作用和颜料粒子间的毛细管作用相平衡时,油墨中的连接料便停止了向纸张中的渗透。

挥发干燥型是指油墨中具有较大能量的溶剂分子克服了油墨中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从油墨表面逃逸到空气中,而使留下的树脂和颜料形成固体膜层固着在承印物表面的过程。这类干燥形式主要存在于溶剂型凹凸版液体墨中。

而氧化结膜干燥型则是指以干性植物油为连接料的油墨,吸收了空气中的氧以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构成网状结构,干固在承印物表面的过程。这类干燥形式可形成高光泽、耐摩擦、牢固的油墨皮膜,例如胶印油墨、印铁油墨以及丝网印刷油墨均属于这类干燥方式。

二、从承印物看油墨的干燥性能

就承印物对油墨干燥性能的影响来看,如前所述,应着重于纸张,因为纸张对渗透干燥型油墨的干燥性能影响非常大。而其他干燥方式的油墨,其承印物本身并不吸收油墨或吸收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纸张表面粗糙、结构疏松的纸张对油墨的干燥是有利的;同时,

纸面对油墨的亲和性也对渗透有影响,纸面对油墨越亲和(接触角越小),则油墨的渗透越快,显然此时油墨的干燥也越快。

纸张的PH大小对油墨的干燥性影响也相当大,带酸性的纸有阻碍油墨干燥的作用,中性或碱性纸则有利于油墨的干燥。一般认为是纸张表面存在的无机酸经过水或水汽的媒介,与油墨中的催干剂反应,从而减弱了催干剂的活性所致。表1的试验数据可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纸张的含水量对油墨的渗透和氧化干燥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假定纸张的含水量很高,则纸张表面的纤维或涂料处于疏松状态,分子间的引力降低,毛细孔被水膜堵塞,这不仅降低了对油墨连接料的吸收,同时也降低了对氧的吸收能力,显然都延缓了油墨的干燥速度。

三、从油墨组成看油墨的干燥性能

我们知道油墨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连接料(或称树脂)、溶剂(或水)、颜料和助剂。其中溶剂对油墨的干燥性能起着直接的明显的作用,而不同树脂、颜料和助剂对干燥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就单一溶剂而言,沸点越低,挥发速度越快。但也有例外,如醋酸乙酯和乙醇沸点相近,但醋酸乙酯的挥发速度几乎为乙醇的两倍。水的沸点不高,但挥发速度很慢,一般选用中、低、高的溶剂互相配合使用,以达到油墨的干性要求。而混合溶剂的挥发速度,又受多种溶剂分子相互制约,并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表2列举了不同溶剂的沸点和挥发速度,以供参考。

树脂溶于有机溶剂后,使溶剂的挥发速度降低,不同的树脂对溶剂挥发速度的减缓程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树脂,溶剂越难从中脱出,挥发速度越低,即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越差。在配制挥发干燥型油墨时,选用的树脂要对溶剂有一定的释放性,否则,溶剂脱出不良易造成背面蹭脏。而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中,以干性植物油为连接料,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中双键越多,即不饱和程度越高,则干燥速度越慢。对于水基油墨来说,一般乳液树脂含量越高,则干燥速度越快。

当加入颜料制成油墨时,挥发速度大为减少。颜料粒子越小,表面积越大,干燥越快,反之越慢。且颜料在油墨中所占比例越大,溶剂的挥发速度越低,干燥越慢。同时不同种类的颜料对溶剂的脱出性也不相同,如黑色和蓝色的脱出溶剂性较差,挥发速度低。表3列举了颜料粒子大小对溶剂挥发速度的影响。

助剂中除了特别的催干剂外,其他的助剂由于量少,且作用不同而对油墨的干燥性能影响不大。

四、印刷环境和印刷条件对油墨干燥的影响

印刷环境温度升高,对印件上油墨的干燥是有利的。这可以从温度升高,物质分子运动加快,从而促进了渗透、挥发和氧化聚合而得到解释。同样的,印刷烘干温度提高也有利于油墨干燥。同时,减慢印刷速度,可使干燥充分。印刷环境的湿度对油墨干燥的影响也是非常显着的,相对湿度越高,则油墨的干燥速度

越慢。例如,在正常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为65%时的油墨干燥时间为6.7小时,当湿度提高至75%时,同样的油墨就要23.3小时才能干燥,延缓油墨干燥时间竟达三倍多。

印刷品质量管理制度

印刷品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高客户对公司印刷品的满意度,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规范公司各职能部门操作,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一、工艺管理: (一)印前工艺管理 1、照排机工艺要求: 1.1、RIP:分辨率:1200DPI 网点角度:黑为主色调:青:15°,品红75°,黄0°,黑45° 红为主色调:青:15°,品红45°,黄0°,黑75° 加网线数:120线/英寸或100线/英寸 1.2、显影定影药水每周更换一次,应在值班记录中记录; 1.3、曝光强度80-100,依据药水浓度可做适当调整,确保胶片实地密度不低于4.0; 1.4、线性化测试:每周更换药水后进行一次线性化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RIP中进行校 准; 2、晒版环节: 2.1、晒版机吸气压力:不大于-20in.Hg 2.2、曝光单位:依据昨天记录的曝光单位,根据晒版测控条上去三留四的标准进行调整, 微调曝光单位。 3、冲版环节: 3.1、目前的生产情况下,1#冲版机每周更换两次药水,2#、3#每天更换药水。 3.2、冲版机每周维护一次(拆洗胶辊、清洁积垢、清洁毛刷等) 4、监视测量: 4.1、每天按要求抽检一次PS版及胶片,填写《制版质量检查表》,发现问题,马上查找 原因;

4.2、每周测试校准一次设备,填写《印前车间各工艺(设备)参数测试记录》,进行设 备校准。发现设备的重大故障后,也应按要求重新测试设备并记录。 4.3、晒版人员负责对胶片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晒版测控条是否正常,3%网点是否丢失, 97%网点是否糊死;胶片打孔是否歪斜等等。 4.4、轮机车间取版人员负责对PS版的数量、规格、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 时提出。 5、产品防护: 制版过程到装版,PS版都要轻拿轻放,禁止弯折、刮擦,避免损伤树脂层。 6、CTP要求: 6.1、CTP工作环境要求: 6.1.1、CTP设备曝光作业必须要求恒温,建议标准为摄氏25度左右,相对湿度介于 70%以内。 6.1.2、CTP设备摆放环境要求清洁,定期更换空气滤网。 6.2、版材存放环境要求: 6.2.1、为确保印版品质,版材储存必须维持在室温30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30%— —70%之间。 6.2.2、印版储存环境和作业环境有较大差异时,印版会因温差在表面产生水气,影响 质量。为避免产生水气,应将原包装版放在标准温度内12小时以上,才能拆 封使用。 6.2.3、CTP版材应放置在平整的木托架上,不得直接放在地面。 6.3、版材拆箱及装版要求: 6.3.1、本厂使用光聚合版材,要求必须在专用黄灯光下打开版材包装,以免版材曝光。 6.3.2、拆箱人员必须戴指定的白手套进行拆箱操作,拆箱前应仔细检查版箱包装有无 破损,有破损包装的版材不得装入版车内。 6.3.3、版材拆箱后装入版车,要求整齐堆放,四面版边对齐,并将第一衬纸平移取出,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时间: 2003-11-18 -------------------------------------------------------------------------------- 前言 本标准是在CY/T 5-91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依照既要向国际标准靠拢,又要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前版标准的“质量要求”、“实地密度”、“套印误差”、“网点增大值”和“相对反差值”等项数据作了适当的修改。其中,主要是调整了套印误差和实地密度的范围。 本标准与正在实施的CY系列书刊印刷行业标准在内容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本标准前版发布后陆续制定的一批CY行业标准中,多项内容和技术指标数据都引自本标准前版,因此,在实施这类CY标准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CY/T 5-91。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以附录动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印刷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洁、徐世垣、郭雄。 本标准的首次发布日期:1991年7月1日。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 3.1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 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质量要求 4.1 阶调值 4.1.1 暗调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第一章密度测量技术及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几何条件、表面特性与密度测量值的关系 一、反射率及透射率 1、反射率: 设入射光通量为Φ0、反射光通量为Φr,对于一定的测量表面和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光通量和反射光通量时比值是固定的,设此比值为β,则β值被称为反射率: β=Φr/Φ0 2、反射形式: 定向反射、漫反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反射形式 理想白色漫反射表面: 粗面纸张、光泽面纸张和玻璃镜面的反射情况: (箭头的长度表示相应方向上被反射光的强弱) 3、透射率: 一定物体的透射光通量和入射光通量的比也是固定的,其比值称为透射率。设入射光通量为Φ0,透射光通量为Φr,则透射τ用下式表达: τ=Φr/Φ0 二、透射测定 1.几何条件:入射光束必须能从半空间体均匀地投射到被测试物体上,并且只测定垂直通过被测物体的光束。 乌布利希球 采用乌布利希球作为透射测定的器件可以使测定满足上述的几何条件要求。乌布利希球是一个空心的球体,内腔涂以无光白色硫酸钡,球面上开两个轴心线在球心正交的小孔,两个小孔的总面积不超过球体内壁面积的2%。 规定几何条件的原因: 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Mt和Mc,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的透射率是1.0。物体Mt是透明的,它不使定向光束产生漫射,而物体Ms则使定向光束完全在半空间范围内形成均匀的漫射。在两种情况下,Φτ=Φ0但Mt>Ms。 如果入射光为漫射光,也就是说,入射的是乌布利希球射出的光,那么透射光通量对于透明物体和散射物体都是均匀地分布在半空间内。即使测量仪只能测量一定立体角内的光通量,但测量值是相同的。透射测量的几何条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确定的。 2.透射密度与卡里尔效应 透射密度——为透射率倒数的对数。 设透射密度为D,透射率为τ,则透射密度表示为: D=lg1/τ 下列公式用于透射率和密度之间的换算: lg1/τ=D 1/τ=10D τ=10-D 卡里尔效应——由于两被测对象的漫射性能不同或测量的几何条件不 同所引起的透射密度示值出现差异的现象 例如: (1)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即密度D都是0.00),用平行光照明时,具有漫射表面的物体

凹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凹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凹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适用于书刊印刷品。其它凹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9851印刷技术术语 GB 788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CY 2书刊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级方法 CY 3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分类 3.1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一般印刷品:除3.1以外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印刷品。 4质量要求 4.1单色凹版印刷品 4.1.1阶调值 4.1.1.1暗调:精细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1.5,一般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1.4。 4.1.1.2亮调:精细印刷品的亮调密度为0.06—0.18,一般印刷品的亮调密度为0.08—0.20。 4.1.2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协调、细腻。 4.1.3网点:清晰完整。 4.1.4版面:均匀、整洁。 4.2彩色凹版印刷品 4.2.1阶调值 4.2.1.1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 表1

4.2.1.2亮调:精细印刷品的亮调密度范围为0.08—0.20,一般印刷品的亮调密度范围为0.10—0.22。 4.2.2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协调、细腻。 4.2.3套印:图象轮廓清楚,套印允差见表2。 表2mm 4.2.4网点:角度准确,清晰完整。 4.2.5颜色:图象颜色自然、协调。 4.3印刷品外观: 4.3.1印刷接版色调基本一致,精细印刷品尺寸误差不大于0.5毫米,一般印刷品不大于1.0毫米,正反面套印误差不大于1.0毫米。 4.3.2版面干净、均匀、无明显脏痕。 4.3.3印刷品尺寸符合GB 788的规定。非标准开本尺寸由委印和承印单位商定。 4.3.4图象和文字的位置准确。 5检验 5.1检验条件 5.1.1作业环境呈白色。 5.1.2作业环境防尘、整洁。 5.1.3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 5.1.3.1温度:23±5℃。 5.1.3.2相对湿度:60%+15%。 5.1.4观样台光源符合CY 3的规定。 5.2检验形式 5.2.1随机检验。 5.2.2产品干燥后抽验。 5.3检验仪器或工具。 5.3.1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题2012)

《印刷图像检测与控制》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rinting Images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印刷工程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作用是介绍印刷产品,特别是印刷图象的检测、质量控制和评价技术,使该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全局的质量观念;掌握定量分析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测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状况。 第一章颜色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 1.本章主要内容: 1.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2.密度测量技术及其误差分析 3.色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4.色彩复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密度测量原理分类 2.色度测量技术 第二章印刷复制流程的质量控制 1.本章主要内容: 1.阶调的最佳复制 2.彩色的最佳复制 3.色彩管理 4.印刷图像复制问题及印刷特性的控制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阶调复制 2.色彩管理 第三章影响印刷图像质量的变量 1.本章主要内容: 1.印刷色序和叠印率 2.网点增大

3.实地密度 4.相对反差 5. 灰平衡 6.光泽度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最佳实地密度 2.相对反差 3.灰平衡 第四章印刷图像质量测控技术1.本章主要内容: 1.海德堡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2.CP2000操作界面 3.罗兰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 4.其他印刷自动控制系统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印刷画面在线检测 第五章印刷图像质量评价方法1.本章主要内容: 1.评价的因素 2.评价方法分类 3.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 4.综合评价方法 5.印刷质量测控条 2.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需掌握的主要知识: 1. 综合评价方法 2. 印刷质量测控条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丝网印刷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糊版 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丝印糊版原因就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 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 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与相对湿度。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 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 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与材料不就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 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与粘版。 6、油墨的原因 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特别就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 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就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 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就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擦洗的要领就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应注意的就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 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 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 三、锯齿 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主要在于网版质量问题。 1、感光胶分辨率不高,致使精细线条出现断线或残缺。 2、曝光时间不足或曝光时间过长,显影不充分,网版图文边缘就不整齐,出现锯齿状。好的网版,图文的边缘应该就是光滑整齐的。 3、网版表面不平整,印刷时,网版与材料仍存有间隙,油墨悬空渗透,造成墨迹边缘出现毛刺。 4、网版接触溶剂发生膨胀,经纬向膨胀程度不同,使网版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网版与材料出现间隙,油墨悬空渗透出现毛刺。 解决办法:A、高目数网版 B、分辨率高的感光材料制版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印前制版的工序很复杂,影响最终印刷品质量因素很多,笔者在文中将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作一些论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在印前制版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所用的印刷材料再好、印刷机的质量再高、装订再精美也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印刷品。印前制版是能否制作生产合格印刷品的前提。如果印前制版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后工序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像扫描的质量控制 印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颜色的复制,而颜色又常常是通过图片来表达的。图像扫描就是将图片上的颜色信息通过扫描设备转换为可存储和可编辑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等应用软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否对图像进行准确的高质量的复制,也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信息,是衡量图像扫描质量的基本标准。印刷原稿可分为反射稿和透射稿两种。其中,反射稿分为照片、印刷品、手绘稿和打印稿等等;

透射稿分为正片和负片。由于每种类型的原稿都有它不同的特性,所以在扫描定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原稿的特点。 图像扫描质量的评价: (1)定标准确 对原稿进行准确的定标是能否真实还原原稿的基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图像反差的大小以及高光、暗调损失多少等问题。例如对于透射原稿,若原稿的反差正常,白场应选择在密度D:0.35—0.50处;若原稿偏薄,需要加重色量,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20—0.35处;若原稿较闷,需要作得明亮些,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60—0.80处。(2)阶调齐全、清晰度高 阶调是整幅画面的层次结构。阶调齐全就能使画面完整,这是由于在最暗处和最亮处很容易丢失层次,尤其在大面积由浅白色组成的画面的边缘部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阶调是图像颜色复制的躯体的话,那么图像的清晰度可以说就是图像复制的灵魂。清晰度能使视力集中:一幅图像是否清晰,是其能否引起注意的最主要因素。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doc 40页)

包装印刷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doc 40页)

第一章密度测量技术及测量误差分析 第一节几何条件、表面特性与密度测量值的关系 一、反射率及透射率 1、反射率: 设入射光通量为Φ0、反射光通量为Φr,对于一定的测量表面和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光通量和反射光通量时比值是固定的,设此比值为β,则β值被称为反射率: β=Φr/Φ0 2、反射形式: 定向反射、漫反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反射形式理想白色漫反射表面: 粗面纸张、光泽面纸张和玻璃镜面的反射情况:(箭头的长度表示相应方向上被反射光的强弱)3、透射率: 一定物体的透射光通量和入射光通量的比也是固定的,其比值称为透射率。设入射光通量为Φ0,透射光通量为Φr,则透射τ用下式表达:τ=Φr/Φ0

二、透射测定 1.几何条件: 入射光束必须能从半空间体均匀地投射到被测试物体上,并且只测定垂直通过被测物体的光束。 乌布利希球 采用乌布利希球作为透射测定的器件可以使测定满足上述的几何条件要求。乌布利希球是一个空心的球体,内腔涂以无光白色硫酸钡,球面上开两个轴心线在球心正交的小孔,两个小孔的总面积不超过球体内壁面积的2%。 规定几何条件的原因: 两个完全透明的物体Mt和Mc,也就是说,这两个物体的透射率是1.0。物体Mt是透明的,它不使定向光束产生漫射,而物体Ms则使定向光束完全在半空间范围内形成均匀的漫射。在两种情况下,Φτ=Φ0但Mt>Ms。 如果入射光为漫射光,也就是说,入射的是乌布利希球射出的光,那么透射光通量对于透明物体和散射物体都是均匀地分布在半空间内。即使测量仪只能测量一定立体角内的光通量,但测量值是相同的。透射测量的几何条件就是根据这个原

丝印油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发泡:缘由是印刷粘渡过高,枯燥过快,版与承印物有离开过急,版面不良,油墨自身有问题等要素所形成,可接纳响应办法进行调整,或许添加过量消泡剂以及改换油墨。 2、.堵版:缘由是枯燥过快,印刷速渡过慢,印刷粘渡过高,运用不良及欠妥稀释剂,印刷版面受风吹,油墨细度不及格或带杂质所形成。应恰当调整枯燥速度,或许改换油墨。 3、针孔:缘由是被印刷体太润滑、印刷面有油脂维护层或带有杂质,油墨自身不良所形成,因而必需对被印刷物外表进行前处置,添加流平剂或许改换优秀油墨。 4、附出力不良:缘由是油墨选择不恰当,前处置不敷充沛?承印物有杂物,枯燥温度工夫缺乏?添加剂、固化剂、催干剂的用量不恰当,双组份油墨叠色印刷时,底色固化过硬等要素所形成。因为PE、PP、PET、铝箔等资料化学极性相当低或许过于润滑,因而普通都进行电火花、火焰、强酸浸着等处置,以进步印刷面的外表张力。双组份油墨的墨膜固化后,因为化学反响效果,交联成致密性特强墨膜,完全固化后的墨膜难于被溶剂所浸蚀,因而叠色印刷时,底色表干后,即可印刷,其他要素可接纳响应办法进行调整。 5、拉丝:缘由是粘渡过高,枯燥过快,油墨所用树脂与溶剂共同 欠妥所形成,应运用适宜溶剂,调整恰当粘度或许改换优秀油墨。 6、迁徙、褪色:缘由是油墨中运用欠妥颜料,特殊是有很多增塑剂软膜,更易发作迁徙,应选用恰当油墨。 7、发白或许印刷面有雾状:缘由是稀释剂含有水份、印刷情况空气湿度大,或许印刷油墨自身不良。因为印刷面枯燥时,溶剂挥发会接收四周热量,形成部分水蒸气凝结于墨膜

里面或外表形成白雾化,因而应选择恰当枯燥速度或许降低空间湿度,或许改换优质油墨。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Z T 9851 —1990印刷技术术语 CY/ T 3 —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 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 T 9851的定义。 3. 1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 2 一般印刷品:除3. 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 质量要求 4. 1阶调值 4. 1 . 1暗调 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 表围 4. 1 . 2亮调 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 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 2 %?4%网点面积; 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 4 . 2层次 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 . 3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w 0. 10mm 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w 0. 20mm 4. 4网点I 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精细印刷品50 %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 10%?20%; —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 4. 5相对反差值(K值) 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4 . 6颜色 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 4. 6. 1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w 0. 15;黑(B)w 0. 20;黄(Y)w 0. 10。 4. 6. 2颜色符合付印样。 4 . 7外观 4 . 7 . 1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 4 . 7 . 2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V 0 . 5mm 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v 1 . 0mm 4 . 7 . 3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5. 检验 5 . 1检验条件 5 . 1 . 1作业环境呈白色。 5 . 1 . 2作业环境防尘、整洁。 5 . 1. 3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 温度:23C±5C;相对湿度:(60+ 15- 10)%。 5 . 1 . 4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 5 . 2检验形式 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 5 . 3检验仪器或工具 ――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 ――30?50倍读数放大镜。 -- 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印刷组装产品配件操作过程质量控制为加强印刷产品质量,提高工序自检水平,特制定本控制办法。1、产品在周转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装车层数进行装车,注意产品的牢稳度,严禁歪箱、倒箱等损害产品事件的发生。2、在拆箱工序中,质检员抽检合格后,拆箱岗位人员逐个检验每个产品是否有碰伤、划伤、磨伤、杂料等缺陷,将其挑出,按要求规范的放置在废品箱内;合格品按照要求整齐的摆放在待印刷区。产品要求逐个小心拿出,严禁倒出、抖出等损害产品质量情况的发生。3、擦PP 水工序,操作人员自检产品AB两面是否有碰伤、划伤、磨伤、杂色等缺陷,将不合格品挑出,按照原包装规范放置在废品箱内;合格产品按印刷要求擦PP水后平稳摆放在线上。注意PP水要擦到位,严禁漏擦、未擦到位等现象的发生;擦PP水的脱脂棉勤更换,防止发硬损伤产品表面。4、主机手将油墨、工装、胶头调到最佳位置,对产品轻拿轻放;注意油墨调整期间尽量使用不合格品;自检

印刷质量、位置、尺寸;质量员进行附着力、熏蒸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生产;前期产品注意隔离再确认。操作工严禁长指甲、戴戒指印刷,杜绝产品碰伤、划伤、磨伤,磕伤。5、跟线质检员在印刷前20个用3M胶带做印刷附着力蒸煮、酒精擦拭检测,逐个检验印刷不全、拉丝,合格后方可印刷,注意 每隔30个产品做3M胶带和酒精附着力测试1次,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向下一道工序;同时质检员要检查其他外观缺陷,比如:漏印、划伤、杂料等;尤其注意产品有无人为磕伤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提报给班长,由班长对问题进行分析改进。6、光固机开启10分钟后方可工作,根据印刷位置和光照要求,检查光固机光源灯管开启数量、速度、产品摆放位置,确保产品印刷位置光照时间和面积均匀;班长要经常观察光固机的正常使用状况,检查产品在此工序内是否达到正常要求。车间主管要改善流水线的连接,严禁产品在机内转圈、刮擦、歪倒等异常情况的发生。7、包膜人员在包膜前自检产品有

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中常见的问题 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的原因的,但更多的则的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1.糊版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 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的错综复杂的。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①承印物的原因。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例如:纸张类、木板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 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是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⑥油墨的原因。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过快,容易造成糊版故障。特别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这类现象更为突出,所以在印刷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溶剂控制干燥的速度。在选用油墨时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一般在冬季使用快干性油墨,夏季则应在油墨中添加迟干剂,如果使用迟干剂还发生糊版现象,就必须换用其他类型油墨。 使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是很多,但在夏季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现象,一般夏季要控制使用干燥剂。 使用二液反应型油墨时,由于油墨本身干燥速度慢,所以几乎不发生糊版现象,但偶尔也有发生糊版现象的。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粘度增高造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版上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多,糊版现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天意数字快印】术语 GB/T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T18358-2001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 版面通用标准 GB/T18359-200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CY/T1-1999书刊印刷产品分类 CY/T2-1999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 CY/T3-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27-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 CY/T28-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 CY/T29-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 检验方法——骑马订装 CT/T59-2009纸质印刷品模切过程控制及检测方法 CY/T60-2009纸质印刷品烫印与压凹凸过程控制及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外观 1.开本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0mm,成品裁切方正,歪斜1.5mm,

无明显刀花,无缩帖页(小页)或连刀页; 2.书脊平直,书背字居中,书背字平移歪斜以书背中心线为准,书背厚度≤10mm,误差≤1.0mm;大于10mm≤书背厚度≤20mm,误差≤2.0m m;20mm≤书背厚度≤30mm,允许误差≤2.5mm;书背厚度≥30mm,误差≤ 3.0mm; 3.套装书、系列书的书背字高度一致,允差≤2.5mm; 4.护封尺寸不得长于或短于书芯或书壳长度≤2.0mm; 5.书脊无岗线,书背平整,全书成型平实整齐,书背头无破损; 6.精装书壳无拱翘,书槽平直规矩,书背圆势在90°~130°之间; 7.平装书勒口平直、前后对称,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允差≤1.0mm; 8.书口露血图标前后一致,排列线性误差≤1.50㎜; 9.书刊封面联折页长度与书芯长度一致,向内折页或向外折页与开本尺寸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印刷质量检测控制课程设计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 报告(2010级) 题目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学院轻工学院 专业印刷工程 班级102 班 学号110143032 学生姓名金玉婷 指导教师蒋文燕陈文革 完成日期2013年9月16日-9月20日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3) 2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4) 1.1 2.1评价方法 (4) 2.1.1 相对质量的主观评价 (4) 2.1.2 绝对质量的客观评价 (4) 2.1.3 综合评价 (5) 1.1 2.2印刷质量重要参数 (5) 2.2.1 实地密度 (5) 2.2.2 网点增大值 (5) 2.2.3 相对反差 (6) 2.2.4 油墨叠印率 (6) 2.2.5 最佳墨层的确定 (6) 3 实验 (7) 1.1 3.1印版质量的检测与控制 (7) 3.1.1 实验条件 (7) 3.1.2 实验内容与数据分析 (7) 3.1.3 结论 (8) 1.1 3.2印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 (8) 3.2.1 实验条件 (8) 3.2.2 实验内容与数据分析 (9) 3.2.3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2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 组员:金玉婷陈静蒋柳敏方舒桦 (浙江科技学院) 1 绪论 在印刷高速、多色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印刷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施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融汇在印刷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并最终以产品出厂质量检侧为结束标志。因此,在印刷工程专业中,“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无疑处于课程体系“金字塔”的顶端。 其中,印版质量的检测是控制印刷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给与制版工艺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对印版质量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为印刷工序提供合格的印版。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是控制和稳定印刷质量的必要步骤。通过实验学习相关检测设备、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办法,并且在印刷现场能够掌握对印品进行质量测量和过程控制的基本技能,通过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对印刷品的质量作出更合理更有效的评价,得到客户更好的认可。 3

晶体硅电池片在丝网印刷中常见质量问题

丝网印刷中常见质量问题 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的原因的,但更多的则的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1、糊版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 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的错综复杂的。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①承印物的原因。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例如:纸张类、木板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 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是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⑥油墨的原因。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过快,容易造成糊版故障。特别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这类现象更为突出,所以在印刷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溶剂控制干燥的速度。在选用油墨时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一般在冬季使用快干性油墨,夏季则应在油墨中添加迟干剂,如果使用迟干剂还发生糊版现象,就必须换用其他类型油墨。 使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是很多,但在夏季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现象,一般夏季要控制使用干燥剂。 使用二液反应型油墨时,由于油墨本身干燥速度慢,所以几乎不发生糊版现象,但偶尔也有发生糊版现象的。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粘度增高造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版上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多,糊版现象就少。如果图文面积小,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其对策的经常换用新油墨。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这种情况可通过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可针对版上油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溶剂擦洗。擦洗的要领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应当注意的是,膜版每次擦洗一次,就变薄一些,如擦拭中造成版膜重大缺损,则只好换新版印刷。

违规行为汇总

违规行为汇总 1.公司职能部门没有制订明确的部门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没有制订或完善部 门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导致本部门出现人员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组织管理混乱的。 2.公司职能部门制订的相关制度、规定脱离销售、市场、公司实际,操作指导不当或存在 或可能发生重大舞弊现象的,影响业务正常运作的。 3.财务部门没有建立本企业相关会计核算制度和业务运作流程、工作规范或工作指引,没 有建立内控制度(如审核制度、工作指引、工作授权程序等),导致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无章可循,会计核算混乱,财务监督流于形式的。 4.驻外销售机构没有制订相应的监控、管理制度,致使员工工作散漫、人心涣散的。 5.驻外销售机构与其他业务单位协调工作不力,出现重大问题影响公司声誉,对公司产品 的经营行为造成影响的。 6.违反国家/集团现行政策及制度开展业务工作,给公司造成损害的。 7.不遵守、不执行或折扣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政策和内控制度,影响公司业务运作, 或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如出现以下行为: (一)未严格根据订购单内容收货、付款程序。 (二)未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核。 (三)发货的审批手续不全即发货。 (四)物资出厂监督不力,不按规定查验相关单据。 (五)不遵守公司产品退/换货规定,接受破损产品、不成整体产品、已打开包装产品、已经使用过的产品、已过期产品及其它不符合退/换货要求的产品的。 (六)未严格执行公司物流及仓储管理规定,因对仓库监督失误,提货单管理使用手续不严,造成产品发出、货款无法收回,或未逐笔跟踪产品发运、到货、 应收账款记录、货款清收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七)不遵守公司保密协议,恶意或过失泄露公司机密或商业秘密,给公司权益或利益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 (八)人员离任或调任时,没有按公司规定进行工作移交,或移交工作程序、内容不全或移交流于形式,造成移交后接替人员无法进行工作,给公司造成不良 影响的; (九)其它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 8.集团各机构或部门抵触违背公司文件精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欺上瞒下,或自作主 张,搞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的。 9.销售机构负责区域出现低于公司规定厂价的价格销售公司产品的冲货行为(有通路政策 时,以政策为准),主要表现为: (一)不能劝阻和制止客户以正常利润补贴公司产品冲货者; (二)私自将公司批准的终端促销费用挪用至批发渠道冲货者; (三)私自虚报一线销售人员,将其工资用于补贴冲货者; (四)擅自使用临时人员代替正常岗位专职人员,克扣其工资,用以补贴冲货者; (五)擅自将会议费用补贴冲货者; (六)利用职权给予不该享受扣率; (七)其它方式或行为进行冲货者。 10.利用公司的时间、材料、假日或有关经验参与任何形式的非公司附带销售活动的。 11.财务人员因工作疏勿或业务不熟悉等原因,主管的工作出现重大违反集团公司财务制度

丝网印刷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 1 、绷网后在网版制作前丝网为什么要进行网前处理?网前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网前处理分为粗化和脱脂。 A. 对聚脂(PET)弱极性材料进行粗化处理,使其表面增加多孔的不光滑表面。处理过的PET网能增加与感光材料的结合面积,从而提高感光材料在网上的附着力。 B. 对网版上的丝网进行脱脂是为了除去油污,提高感光材料与丝网间的亲合力以及网版的耐印次数,减少网版在制作过程中感光层上的针孔。 2、在制作网版时,如何使感光层表面的平均不平整度(PZ值)减少? 1)PZ值、的大小与制版方法有关。简接制版法、毛细直接制版法、感光胶制版法。 2)涂感光胶制版法PZ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a. 涂胶干燥后,网版平置在干燥箱内且印刷面朝下。 b. 最后一次刮胶应在印刷面上,且干燥时网版印刷面朝下。 c. 印刷面上刮涂感光胶的次数增加,有利于减少PZ值。 3、网版涂感光胶后为什么一定要彻底干透? 若感光胶层内稍带有水气,则水气会在曝光时对光产生折射,从而影响到感光胶的交联度。另外感光胶未彻底干燥也会阻碍交联,从而导致网版曝光后显影时出现针孔、脱胶及胶层与丝网附着力下降、耐印次数减少等弊病,因此,曝光前的感光层干燥程度至关重要。 4、怎么选择网版的曝光时间? 请用柯图泰专用曝光计算尺测试。此计算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一次曝光就能得到五个曝光参数,正确的曝光参数必在其中。 5、网版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头会产生哪些后果? 1)曝光不足: A、感光胶层减薄太多容易出现针孔。 B、图纹或导线的边沿容易产生锯齿。 C、网版的耐印次数下降。 D、网版回收难,在脱过膜的丝网上易出现图纹阴影。 2)曝光过头: A. 图纹会失真,细线条会更细,低调网点扩大,高光网点缩小。 B. 冲显困难,漏空部分出现残胶从而使油墨不过网孔。 C. 模版变脆。 因此,制版前一定使用曝光计算尺确定准确的曝光时间,从而制作出不同要求的网版来。 6、经过前处理的网版与涂胶网版在同一烘箱中干燥会产生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⑴前处理的网版的含水量很高,烘干时会有大量的水分挥发出来,从而使涂有感光胶的网版干燥程度降低、干燥时间延长。 ⑵感光胶二次吸水会使感光胶层不能干透,从而难以确保曝光(晒版)参数的准确性,使网版质量波动很大。 ⑶解决的办法:分别烘干。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 3.1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 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质量要求 4.1 阶调值 4.1.1 暗调 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 表1 印刷品密度范围 4.1.2 亮调 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 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面积; 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 4.2 层次 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3 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 4.4 网点 l 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精细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0%;一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 4.5 相对反差值(K值) 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相对反差值(K值)范围 4.6 颜色 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 4.6.1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0.15;黑(B)≤0.20;黄(Y)≤0.10。 4.6.2 颜色符合付印样。 4.7 外观 4.7.1 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 4.7.2 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 4.7.3 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5.检验 5.1 检验条件 5.1.1 作业环境呈白色。 5.1.2 作业环境防尘、整洁。 5.1.3 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 温度:23℃±5℃;相对湿度:(60+15-10)%。 5.1.4 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 5.2 检验形式 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 5.3 检验仪器或工具 ——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 ——30~50倍读数放大镜。

丝印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里为大家收集了100条在丝网印刷、移印以及其他特种印刷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信息来自慧聪网论坛、合作客户以及行业人士等,希望能够为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提供帮助。 检索目录 基础知识 1丝网印刷有哪五个变量? 2何为光的三原色,何为色料的三原色? 3什么是热转印?有什么特点?其用途是什么? 4溶剂性油墨组成成份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5溶剂性油墨中的溶剂是起什么作用? 丝网版制作 6选网时如何计算再现线条的宽度? 7如何计算,12034(T)丝网应该能丝印出多细的线条? 8绷网的张力不均匀会造成什么后果? 9网版张力与网距如何确定? 10正常张力下网距的大小会影响什么? 11绷网后在网版制作前丝网为什么要进行网前处理?网前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2网版涂感光胶后为什么一定要彻底干透? 13怎么选择网版的曝光时间? 14网版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头会产生哪些后果? 15经过前处理的网版与涂胶网版在同一烘箱中干燥会产生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16四色网点印刷对网版和印刷过程有哪些要求? 17何谓糊版?产生糊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18如何清洗印版? 19装版及印刷机如何调整? 印刷工艺 20多色套印如何定位? 21何谓叠印不良?如何补救? 22网目调网版中刮板如何掌握? 23在丝网印刷中有哪些因素决定下墨量(即墨迹颜色的深浅)? 24印刷墨膜边缘出现锯齿状毛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5如何避免墨膜厚度不匀导致堵网和着墨不匀? 26什么是针孔现象?如何避免和解决? 27承印物在印刷后墨迹上为什么会出现气泡?如何解决? 28如何解决丝网印刷品的墨膜表面有时会出现丝网痕迹? 29何谓墨膜龟裂?如何解决? 30如何解决印刷的线条外侧有油墨溢出的现象? 31如何解决印版漏墨? 32如何防止静电造成的不良影响? 33如何解决粘连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