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硕士培养方案-正文部分2011级

硕士培养方案-正文部分2011级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努力为祖国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行和实施寓“宽泛知识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培养模式。

(2)硕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工作并重。硕士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4)硕士生的指导工作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也可采用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按专题研究方向成立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负责的指导小组。

三、学制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硕士生在完成培养的各个环节后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硕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包括3个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学习环节:22学分;

(2)科研素质环节:不少于4学分;

(3)创新能力环节:不少于2学分。

硕士生在完成上述三个环节的基本学分外,应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环节之间选择更多的学分,以达到总学分的要求。

四、课程学习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各部分的学习要求如下:(1)基础课程:分为“基础必修”和“基础选修”两类。其中基础必修类设1门课程;基础选修类设2-3门课程,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2)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类。其中专业必修类设3门课程。其

中,1门为本专业硕士生学科专题讲座,2门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类设置若干门课程,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3)公共课程:分为“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两类。其中:

公共必修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1门,外语课程2门课程,为硕士生必修课程;公共选修类课程设置若干门,由硕士生根据需要选修。

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由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性质,指定选修2门次本专业的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该类课程的学分不计入培养的总学分之内。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录见相应学科专业(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五、科研素质

在科研素质环节,主要考核项目为学术活动、专题研讨、论文选题三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学术活动:主要考核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关学术活动的情况,达到要求记1个学分。

专题研讨:主要考核硕士研究生参加由导师组织的的学术专题研讨的表现。该环节按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每生记1.5个学分。要求硕士生在毕业答辩前至少参加2个学期的专题研讨考核,合计3学分。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必备的一个环节,不计入学分。

本环节累计学分不少于4学分。

本环节具体实施细则见《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科研素质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

六、创新能力

在创新能力环节,主要考核项目为学术论文发表、科研实践、独立研究与自主创业、专利发明、课外作品竞赛及其它各类创新活动等。对以上活动的考核一般以研究生参加具体活动的类型、获奖级别、承担的角色等分别计入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按照学校制定的“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可参照相应的计分标准计入本环节(创新能力环节)的学分之内。另外,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它相应的项目作为本环节的考核目标,达到该环节规定的基本学分要求即可。

本环节具体实施细则见《中国矿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是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选题应注意在生产实际或学术理论上具有意义。

(2)论文应反映出作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较广,基本技能的运用比较熟练。

(3)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4)论文的理论部分,要概念清晰、分析严谨,论文的实验部分数据要真实,并要论证其

可靠性,体现良好的学风,数据的处理部分要有依据,计算结果正确无误,对处理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应作理论上的论述与讨论。

八、论文答辩与授予学位

硕士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后,按照《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细则》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

九、其它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参照本规定执行。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煤矿单招硕士研究生不执行此规定。

(3)本规定从2008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解释权归研究生院。

“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本培养方案是按照独立的二级学科修订的。该学科建设历史较长,从1978年研究生教育开设自然辩证法公共课开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就正常地开展起来。1985年以联合培养的形式招收了三届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2001年,以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和创造学教研中心为基础,创建了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下设科学技术创造理论与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煤炭科技史等方向。从2002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产物。科学技术哲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本学科在一般性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向。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方向关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共同构成和谐社会的前提下,用综合性方法研究各类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其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学理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创新的模式、科技发展与生态问题、科学技术与政治等。

技术安全是在煤炭工业现实需求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方向,主要采用哲学和科学的方法,研究技术生存状态下引发的安全问题,区别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技术安全的本质、安全与科技的关系、技术安全的社会因素、以及安全政策和安全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能源安全、矿业安全、生态安全等重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成果曾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奖,以及市级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奖等教学与科研奖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二、培养目标

掌握扎实和系统的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动态,熟悉现代科技特别是绿色科技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趋势,通过专题研究和训练,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或技术安全方面的研究方法;能够较好的掌握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综述的工作,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学术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设置

分类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90001S4 哲学概论45 3 1

基础选修090002S4 科学技术哲学原著选读45 3 1 090003S4 技术批判理论45 3 1 090004S4 科学技术史专题45 3 1

专业必修090005S4 <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90006S4 科学哲学30 2 2 090007S4 技术哲学30 2 2

专业选修090008S4 科学、技术与社会30 2 2 090009S4 技术安全30 2 2 090010S4 中国思想史专题30 2 2 090011S4 科技创新模式探究30 2 2 090012S4 生态学哲学导论30 2 2

公共必修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30 2 1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含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一、专业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经济一级学科下设产业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二个二级学科。其中产业经济学学科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能源结构、能源产业政策、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资源产业组织与结构和资源产业政策等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学科200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特点是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技术、数理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经济对策论中的优化理论,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技术等,研究经济理论、解决具体经济问题。重点描述各种经济现象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定量特征,对各种经济政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果进行定量比较,预测和分析,并对理论经济学中的各种假说和命题进行数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有资源经济系统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经济系统分析与预测、经济系统工程和宏观经济战略与管理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其中产业经济学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数量经济学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0余项。近五年,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0余人。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阅读外文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市场经济规律,了解经济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掌握数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方面知识;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一定独立开展经济研究素养、较好的经济管理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经济政策分析水平,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

分类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70001S4 经济研究方法论45 3 1

基础选修070002S4 多元统计分析45 2 2 070003S4 高级经济学45 2 2 070004S4 现代管理论45 2 2

专业必修070005S4 <应用经济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70006S4 计量经济学(Ⅱ)30 2 2 070007S4 产业经济学30 2 2

专业选修070008S4 产业组织理论30 2 2 070009S4 资源经济学30 2 2 070010S4 经济控制论30 2 2 070011S4 经济博弈论30 2 2

公共必修140002S4 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2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经济法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律科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国家在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我校经济法学硕士点,设立于2006年,现有导师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近几年来,发表与本学科相关文章2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4项。本学科依托我校在能源开采、利用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雄厚基础,侧重于资源、能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以期对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的完善及管理行为的规范起到指导作用。本学科既注重经济法学、行政法学一般理论的研究,也注重经济法学特定领域的探讨,特别是注重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以及煤炭安全生产制度与管理体制的研究,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作用,克服市场弊端、保护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理论支持,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律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研究生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的新时代知识分子。

在学术和知识能力方面,使研究生获得较为广博、扎实的经济法学理论及实践知识,并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环境资源法学与安全法学界的中、高级人才。

三、课程设置

分类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90014S4 法哲学45 3 1 基础选修

090015S4 法经济学45 3 1

090016S4 法学原著选读45 3 1

专业必修090017S4 <经济法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90018S4 经济法总论30 2 2 090019S4 行政法总论30 2 2

专业选修090020S4 安全法总论30 2 2 090021S4 安全法专题30 2 2 090022S4 环资法总论30 2 2 090023S4 环资法专题30 2 2

公共必修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30 2 1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政治学理论专业属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吸收国内外政治学理论的最新成果,致力于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于2003年获得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学生就业主要分布于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相关工作。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我校政治学理论专业形成了重视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思想创新的学科风格与传统。

中国矿业大学在该专业的理论研究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目前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和多名讲师致力于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本专业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外政治思想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了学术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6项。

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和中外政治思想研究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品德良好,学风严谨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及相关工作,并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的政治学理论和知识基础,通晓国家理论、政府理论、政党理论、民主理论和政治学方法论等,了解政治学学科前沿动态,把握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具有独立从事政务管理、党务管理、政治宣传、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外国语阅读专业文献与资料,具有一定的外国语听说能力与写作能力。

4、身心健康。

三、课程设置

分类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90024S4 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45 3 1

基础选修090025S4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45 3 1 090026S4 政治学原著选读45 3 1 090027S4 公共行政专题研究45 3 1

专业必修090028S4 <政治学理论>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90029S4 制度分析与设计30 2 2 090030S4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30 2 2

专业选修090031S4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30 2 2 090032S4 政治文化专题研究30 2 2 090033S4 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30 2 2 090034S4 政党政治专题研究30 2 2 090035S4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30 2 2

公共必修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30 2 1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专业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2005年底国家确立建设的,并纳入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该二极学科2008年设立)。我校1984年开始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5年被批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在学科调整中开始分设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点。2005年底在国家第十次学科申报中被批准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7年招收第一届博士生(4人),2008年第二届招生4名博士生。

我校在该学科建设中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5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100多篇。具有较完备的学术研究梯队,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讲师35人,已形成老、中、青学科梯队的“传帮带”模式。老、中、青专家和学者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踏实谦虚的为人理念像春风雨露润化着学子。

该学科导师队伍中已经形成了如下一些研究方向: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研究;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五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研究

二、培养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发挥科学认识世界、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等功能,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学科建设研究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和造就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拓宽知识为基础,加强社会实践和科研素质训练为手段,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基本原则,建立并逐步实施与完善寓“宽广知识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教育”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1、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较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基本把握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较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具有一定地分析和解决人们思想政治方面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地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基本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要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3、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要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课程设置

分类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90036S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45 3 1 基础选修

090037S4 当代社会思潮45 3 1

090038S4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45 3 1

专业必修090039S4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90040S4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0 2 2 090041S4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30 2 2

专业选修090042S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30 2 2 090043S4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30 2 2 090044S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教育30 2 2 090045S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30 2 2 090046S4 马克思主义人学专题30 2 2 090010S4 中国思想史专题30 2 2 090047S4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专题30 2 2 090048S4 现代性与现代化专题30 2 2

公共必修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30 2 1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体育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一、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2004年通过审批并开始招生,目前60名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原理、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教育训练学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更广泛的领域与更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同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社会学、系统科学方法论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方向包括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一般运动训练学等。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07年通过审批并开始招生,首届招收了18名研究生,专业以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注意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获得体育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体育科研人才。研究方向包括体育教育(含大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论、高等体育教学管理)、体育管理(含体育经营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决策)、社会体育(含全民健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育社会学(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奥林匹克研究(奥林匹克与妇女、奥林匹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后奥运期)等。

1.中国矿业大学具有优良的体育传统,多年来,我校大学体育教学、群众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成绩一直处在全国高校的先进行列,五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全国高等院校课余训练试点先进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连续五次被国家体委(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大学体育”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

2.体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3名,其中教授4名,占9.3%;副教授15名,占34.9%;博士2名,占4.6%;在读博士3名,占6.9%;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名,占46.5%;在读硕士5名,占11.6%;现已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600余人,其中本科生410人,运动队学生131人,硕士研究生78人。学院还聘请国内知名教授和著名教练员作为我院的讲座教授,学院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充足的经费和完善的硬件设施。

3.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近三年体育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出版教材15部,省级立项课题7项,校级25项,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活动56人次,导师的科研实力和水平较高。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或能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教学和训练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或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具有健康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设置

分类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110001S4 体育教学论45 3 1 基础选修

110002S4 体育社会学45 3 1

110003S4 运动训练学45 3 1

专业必修110004S4 <体育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110005S4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30 2 2 110006S4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30 2 2

专业选修110007S4 体育心理学30 2 2 110008S4 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30 2 2 110009S4 体育管理学30 2 2 110010S4 体育经济学30 2 2

公共必修140002S4 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2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文艺学”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文艺学专业是文学学科门类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国矿业大学文艺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现在依托学科点成立了文艺学研究所。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吸收国内外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建设与实践。在研究中关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现状及问题;对中国古代已有的文艺理论的传承和再认识;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艺术创作。本专业在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影视艺术批评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形成较鲜明的专业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影视批评与大众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等。

自2004年以来,共出版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教材3部,并承担多项省厅级课题。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含兼职导师2人),其中教授4人,研究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硕士生导师4人,现在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充满活力的导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的文艺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生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在文艺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运用本专业特有的研究方法,同时掌握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解决当代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本专业硕士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注重其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敏锐把握文艺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前沿信息,具有创新意识及独立担负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新闻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工作或高等学校相关部门任职。

三、课程设置

分类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基础必修090049S4 文艺美学45 3 1

基础选修090050S4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45 3 1 090051S4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45 3 1 090052S4 文艺心理学45 3 1

专业必修090053S4 <文艺学>硕士学科专题讲座30 2 1 090054S4 小说理论专题研究30 2 2 090055S4 影视艺术与批评30 2 2

专业选修090056S4 西方美学史30 2 2 090057S4 唐宋散文理论研究30 2 2 090058S4 影视专题研究30 2 2 090059S4 20世纪欧美文学专题30 2 2

公共必修090013S4 社会科学方法论30 2 1 140001S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2 100030S4英语口语(高级、中级)任选1门30 2 1 100031S4实用英语(若干门)任选1门30 2 2

公共选修见课程目录参照每学期开课信息30 2 1

学习要求课程学习环节基本学分22学分

其中要求必修环节>=16学分,选修环节>=6学分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内含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英语语言文学;(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于1995年设立,1997年正式招生,迄今已连续招收11届研究生,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从第一届的10人扩大到目前在校总人数超过110人。

本学科点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授课、研讨、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能力,旨在培养素质良好、理论基础扎实和专业知识全面、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能承担专门业务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本学科点设有6个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学、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特殊用途英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普遍认可。2006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定期评估中,江苏省抽检了89个硕士点,评出了12个优秀学科点。我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被评为优秀,成为此次抽检中唯一的外语优秀学科点。省专家评估组给出“本学科点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工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学科队伍水平高,研究方向稳定,学术科研成果突出,课程设置合理,抽检论文优良率高”的意见反映了本学科点目前所处的实际水平。本学科点的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95%的毕业生在高等院校任教,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近3年来,本学科硕士生导师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和学校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编写教材7部,参编辞书4部。在各类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确保了学科点的稳步发展,并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目前,本学科点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另有副教授及讲师66人,已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所有高级职称教师都曾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研究,教师们的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注重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批代表性成果。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要求其通晓英美文学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作品、各种文学流派并侧重文本的研读与分析;熟悉语言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结合实际开展语言学习、教学、交际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同时了解本学科学术前沿最新动态。本学科培养既具备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高校外语教学能力,又可在相关专业或涉外岗位择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具体要求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语言文学研究、教学或担负专门业务的能力。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系统学习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广泛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对英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创作手法等开展多视角、多层次研究。英语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教学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基本的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系统地了解现当代翻译理论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熟悉中西翻译简史,培养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并能够独立开展翻译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应了解英美等西方国家社会文化概况,掌握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能开展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并对影响语言交际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