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过程材料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过程材料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过程材料
像山那样思考,公开课过程材料

导入:

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和狼有关的成语多是一些贬义词,如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奔豕突(成群坏人乱窜),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凄厉)同学们听过狼嚎叫的声音吗?

请闭上眼睛设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此时你的感觉如何?(恐怖,惊慌,)狼的这声嗥叫传达了什么讯息,你能否读懂?由此你想到什么?下面我们看作家利奥波德是如何解读的,出示题目《像山那样思考》PPT

一、字音

嗥叫(háo)驯服(xùn)蔑视(miè) 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 yán)毛骨悚然(sǒng)

二、文本研习

(一)初识狼嚎

1.师:《像山那样思考》以一声狼嗥开篇,第一段就是对这一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一下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它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狼嗥的,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对于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呢,我们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2.师: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留意这一声嚎叫的有哪些事物呢?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追问:这一点是指什么?

明确:是指山对狼的认识,也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当中所说的山对狼怀有的一种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就是山能感觉到狼的存在,山知道狼的消失对大山,对整个自然,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也就是自然法则。

(二)作者观狼

师:“我”对这一声狼嗥的认识,也就是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向来如此的吗?(不是)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请同学们默读4—9段,概括出我对狼嗥的认识是经过怎样一个变化过程的。

明确:肆意猎狼——有负罪感——反思醒悟(像山那样思考)

1.师:作者最初肆意猎杀狼,那么当时他对此持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从文

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用文中的话说:“在那个年代里……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

天堂。”也就是说,从前的“我”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狼吃掉了对人类

有用的鹿,该杀,所以就肆意猎杀。

2.后来作者还是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想法、观点在他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转变了。

师:作者所看见的那只狼死去的情形,文中具体是怎么描述的?

明确: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师:作者刚刚发现这只狼的时候是怎样一幅情形?

明确: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师:你们看,前面是其乐融融的景象,而此刻却是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

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衬托出人的残忍和无知。

师:在那一刹那,作者也察觉到,他说“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

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他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明确:是一种对狼的负罪感,是羞愧!

3、再来看作者为什么要杀死这只狼?快速阅读4-6段,看能否从文中直

接找出答案。

明确:社会——“在那些年代里……机会那种事”(大家的共识,有狼必打)自身——“那时,……是猎人的天堂”

追问:从作者枪杀狼来看,人类非要置狼于死地而后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明确:1、人从眼前利益出发,(狼少鹿多),对牧牛人来说,狼少牛多,

可以直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2、狼在人眼中是贪婪,狡猾,冷酷,嗜血的。其存在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构成了威胁,从主观意志出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要杀死这个十恶不赦的天敌。对自然的随意干涉,调节,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主宰。

补充:作者曾是一位资源保护主义者,把资源分为“有用”和“无用”,保护有用的(鹿),消灭无用并有害的(狼)。

【其实,狼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它不会在同伴受伤

时独自逃走;狼尊重每个对手,它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所以狼一生的

攻击很少失误;而且据说狼的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它的伴侣弃它而去,他就

会离开他的群体孤独一生。每当月圆之时对月悲鸣,表达对伴侣的思念,直至终老,一生不变。它的许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4、师:好,现在狼死了,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

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

了什么情况?让我们把第七自然段齐声一遍。

明确:鹿因为数目太多而死去,山秃了,草原退化了。

师:你们看,这里作者连用好几个“看见”,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连用几个“看见”,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以后出现的严

重后果,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的恶果。

师:第9段海写到了牛群,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况。

5、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

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师:山为什么要在对鹿的恐惧中生活?对于这一点,文章中怎么写的?

明确: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得到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

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师:怎么理解这句话?

明确:食草动物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草原植被的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破坏起来容易,恢复起来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是一个刻不容

缓的大问题。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认识变化过程:从开始对狼的肆意猎杀与破坏,

到意识到保护环境,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补充:作者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

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

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了《沙郡年鉴》,

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6、下面我们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

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人似乎在为和平而奋斗,但如何理解“太多的安全……的危险”?

明确:人们只顾维护眼前的利益、暂时的安全,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人不

能为了眼前的发展而牺牲了与我们和谐共处的大自然。

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明确:这是梭罗的名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启示: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环,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同自

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

互尊重;这就是作者由以人类为中心到平等对待自然万物的认识发展与提高。

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三)再探狼嗥

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这也许是……人类所领悟。”这样就与

第1、2段首尾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刚刚开始时留下的那个问题,这一声狼的嗥

叫是贯穿始终的一个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这一声嗥叫

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齐读第一段)

明确:不驯顺、对抗性:狼对人类厮杀掠夺的反抗。蔑视:对人类目光短浅

的蔑视,因此说是骄傲的。悲鸣,对生命权利被剥夺的悲怆。

这一声狼嗥具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也是作者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四、延伸探究:

1.遗憾的是人类往往忽视了狼的这一声嗥叫,忽视了这个荒野中得到的启示,因此屡遭大自然报复,举出事例?(图片展示)

明确: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沙尘暴,酸雨,水体污染等,看到这一幕幕触目惊

心的画面,结合本文我们终于明白了人类遭此报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不知

道像山那样去思考。)人类是怎样思考的?山又是怎样去思考的?(PPT)山:从生态利益角度考虑,客观、无私、深刻、长久

人:从眼前利益角度出发,主观、自私、肤浅、表面

所以,我们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这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

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2.讨论:学完这篇文章后,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中学生,从环境角度,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今天,应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像每年的六月五日,为世界环境日,还有,水日,粮食日,气象日等。

提示:1、不随地吐痰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5、保护臭氧层6、不随便丢垃圾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10、不浪费纸张

总结: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讲的就是要有地道宽厚、尊重自然的品格和人生价值观念,要能包容天地万事的情操。我们应该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