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景泰县自然区划

景泰县自然区划

景泰县自然区划
景泰县自然区划

景泰县综合自然地理区划

摘要: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将景泰县划分为两大自然带,三个自然区,五个自然亚区,十三个自然小区,文中讨论了这些自然地理单元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综合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区划景泰县

1前言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是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基础研究内容,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查明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结构特征,总结和归纳区域自然地理的研究成果,揭示区域自然地理规律性,而且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景泰县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2.1 地理位置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东濒黄河与靖远县、平川区相望,南与白银区、皋兰县以及永登县搭界,西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古浪县毗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接壤。东西宽约84公里,南北长约102公里,总面积5400多平方公里。

2.2地质、地形、地貌

景泰县地质为甘肃省地层分区祁连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前中古元代属于祁连海槽,中晚元古代早期,由于海域退缩,成为向西扩张的陇西古陆的一部分,至晚期,又成为浅海,新生代至今仅七千万年,因新构造运动的强烈,不仅断裂活动频繁,山地更大幅上升,使得正负地貌形态差别加大;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丘陵约占全县面积的3/4,最高海拔3321米,最低海拔1276米,平均海拔1610米;地形地貌大致分为中低山山地(由长岭山、老虎山、米家山和黄草塘山四座山体组成)、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分布于寿鹿山和长岭山之间,以及长岭山、米家山两座山坡前的广阔地带),石质剥蚀丘陵(包括寿鹿山坡前的正路、中泉和大安三个乡以及米家山前后坡等地域),冲积河谷(由于山体断裂和黄河水的冲积作用,形成了沿河一带海拔在

1300—1500米之间的河谷)和风沙地五种类型。

2.2气候特征

景泰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冷夏热,1900-2000年连续出现两个暖冬年,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风沙日数较多,日照时数长,热资源丰富。景泰年平均气温9.0摄氏度,年平均最高气温15摄氏度;年平均最低气温3摄氏度;历史最高气温39摄氏度出现在2000年;历史最低气温—27摄氏度出现在1958年。年平均降雨量184mm 景泰县各月历史气候信息(下表)

2.4水文特征

景泰县的唯一过境水系——黄河,经兰州市、白银市、靖远县从尾泉入景泰,沿途多峡谷。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五公斤多,实测最大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0公斤。年输沙量为4700万吨到43000

万吨,平均为1700万吨。输沙量最大为6-9月,占全年的90%以上。根据中卫下河水文站资料,年平均流量为993-1040立方/秒,年径流量为315-328亿立方米。

景泰县有43条沙河,总长度约542公里,平时大多干涸,山洪暴发后,除长岭山北的几条沙河流入沙漠外,其余洪水径流入黄河。现常年流水的河道仅有响水沟及脑泉沟的下游地段,均系上游流域面积较大,下游地下水汇集到峡谷地流出地表。

2.5土壤特征

根据《景泰县第二次土壤调查报告》,全县土壤分为14个土类,23个亚类,37个土属,74个土种。

(1)亚高山草甸土类,剖面有明显草皮层8-10厘米,其下为有机质层,具有较高的肥力,产草量高

(2)灰褐土类,地表有一层较厚的森林枯枝落叶层

(3)栗钙土类,在剖面形态上表现为明显的分化层次,表现为有机质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特征

(4)黑钙土类,属于草原土壤的形成过程,表现出草原土壤所具有的腐殖化过程和钙化过程的特点

(5)灰钙土类,灰钙土是全县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共约232.75万亩。由于受干旱、少雨、多风、蒸发强烈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有机质积累较少

(6)另外,景泰县还少量分布有灌淤土、水稻土以及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灌漠土、盐土、风沙土、石质土、粗骨土和新积土。

从土壤的分布来看,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900-3313米的老虎山、长岭山;灰褐土分布在海拔2500—2900米的老虎山的阴坡一带:黑钙土分布在海拔2540—2900米的寿鹿山和长岭山的阳坡一带;栗钙土的分布垂直带性明显;灰化土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

2.6 植被概况

景泰县的植被类型以林木居多,草场少量分布于一些地势比较低平的低山丘陵和冲击河谷带。林木中以松、柏科占据优势,松科主要为青海云杉、油松、落叶松(在寿鹿山保护区),分布于景泰县境内北部的老虎山、长岭山海拔在2150—3160米之间的阴坡和半阴坡,成团块状;柏科主要为侧柏、祁连圆柏,呈散生,插花生长于寿鹿山天然林区的云杉之间;此外,由于山体的垂直地带分布,在部分山麓低平的地方分布有灌木和草甸草场。南部冲积河谷地带,牧草数量多,分布广,主要的草牧场有草甸草原、草原草场以及荒漠草场。黄河冲积河谷地带,

3综合自然区划

3.1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和发生学原则等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方法,将会宁县划分为两大自然带,三个自然区,五个自然亚区,十三个自然小区。

3.2景泰县区划方案

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在划分各级自然综合体时,要求全面、综合地分析所有自然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自然区域的特征及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形成自然综合体的因素很多,一类是地带性因素,包括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它们的发生、发展主要受水热条件的支配,分布大致成带状。另一类是非地带性因素,也称地质、地貌因素,它们的发生、发展主要受内力的支配,分布一般不成带状。每个自然区域都是这两类因素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的结果。它的形成既包含了地带性因素,也包含了非地带性因素,绝对只受其中一种作用的自然综合体是不存在的。在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区划单位中,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有的以地带性因素为主,有的以非地带性因素为主。具体对会宁县而言,山地占绝对优势,丘陵、平原面积极小,且分布零散,这一地貌特点在景泰县地域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该区地貌既是各级自然综合体的一个要素,又对其它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以致地貌类型的界线常常就是各级自然综合体的界线。

自然区域的一级划分考虑了对景泰县地域分异起主导作用的气候和地貌两个因素。二级划分考虑区内的大的地貌单元,北部老虎山

地和南部低山丘陵区,由于大的地貌单元导致水热,土壤的进一步分异,大地貌单元又包括小的地貌单元进一步形成三级区域划分,再根据植被和较小地域差异划分四级区域。

Ⅰ暖温带干旱区

Ⅱ北部中低山山地

Ⅲ1长岭山、老虎山干旱亚区

Ⅳ长岭山以北干草原小区

Ⅳ老虎山地森林草甸小区

Ⅳ米家山地草甸小区

Ⅲ2南部干旱亚区

Ⅳ灌木与草本混交植被小区

Ⅳ温带落叶阔叶林小区

Ⅰ暖温带半干旱区

Ⅱ1南部低山丘陵地

Ⅲ寿鹿山沟壑半干旱亚区

Ⅳ中部草甸草原小区

Ⅳ灌木与草本混交植被小区

Ⅱ2 南部冲积河谷地带

Ⅲ黄河流域冲积山地半干旱亚区

Ⅳ中上游山地草地小区

Ⅳ山地森林草原小区

Ⅳ林间隙地植被类型小区

Ⅲ冲积河谷半湿润亚区

Ⅳ谷地草原小区

Ⅳ林、草混生植被小区

Ⅳ高大山体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小区

参考文献

[1]周特先,宁夏自然区划,宁夏大学学报,1994.8

[2]杨国良,华中地区自然区划的新方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3

[3]孙广友,王权,中国东北高纬区综合自然区划界线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1

[4]赵汝植,西南区的自然区划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5]景泰县志

综合自然地理学景泰县自然区划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11级地理二班

学号: 20112100233

姓名:许建晶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任务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世界,它遵循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定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对人 类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但业非杂乱无章的对象。空间各种形式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都给人类带来或是利益或是炎难。然而利益和炎难都是相对的,它决定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决定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力量,决定于时间。 从对物质世界的利用、适应和改造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区分 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已被人们认识业利用的物质及其在运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例如矿藏、森林、土壤、水、辐射能、风能、热能等等。自然条件是指我们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风力大小、温度高低、坡度陡缓、霜期早晚、辐射强弱、酸碱程度等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同出于一个物质世界,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或者说对不同物质或现象的作用不同,再加上人类对它们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小,就体现为资源或条件。例如凤,当它达到一定风速时可作为风力资源利用,但风速过大在农业上就成为害风条件;又如北京山区森林很少,这不仅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为水源涵养差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向短。 无论是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或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都必须弄清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 然条件的区别和关系,不能以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单一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自然条件因素。综合农业自然区划是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不 仅把自然界作为自然资源,而且是把它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区划的。 以自然因素作为对象的区划很多,有单项自然因素的自然区划,如气象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等;有综合自然因素的区划,如综合自然区划。但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则与之不同,它是直接为农业区划服务的,为农业区划提供自然依据,是农业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通过这一区划耍提出各分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农业自然条件适应和改造的措施。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探索各农业自然因素的地域分布规律和作用特点,根据各因素的异同性和相互联系以及合宜的土地利用方向,划出各级农业自然区。 二、综合农业合然区划的分区原则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耍求各自然区都能体现出主导的土地利用和不同的综合治理特点,以便进,步为综合农业区划确定各区主导专业方向提供依据,业使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育保护相互结合。根据这一要求,提出以下划区原则。 一生3一 1、自然因素的搽合1lJ区原则各级自然区不能简单依某个单一自然因素的分布规律 划分,而应按照各自然因素的综合特征来划分。因为诸自然因素相互制约,且资源的利用受到多因素综合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 土地利用方向是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之间联系的出发点,反之,为了确定某一土地利 方向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北京山区的条件下,若初步考虑适宜利用方为牧,那么首先应考虑有无草本群落,其次分析地形坡度是否便于放牧,能否引起严重水流失(暴雨强度、次数),土壤水分状况和肥力能否保证牧草较快恢复,牧草生境对提供 季牧爆或干草的可能性,等等。只有根据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才能划出宜牧分区。 但是,自然因素的综合不是任意可以选择的,它是按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因此,我 只能按照它们分布的规律,考虑资源可能利用方向和自然条件的作用来选择各种组合的围,划分区域。 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有一条相对比较明显的规律,这就是地貌分异的规律。现将北京 区各自然因素随地貌变异而组合的规律以图示意(见下图)。 由图可见,随着地貌的变异,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都相应产生较规律的变化。当然,气候、土壤、植被等也相互作用而促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平原地区地貌类型的差异对不同

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政策

1.5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一般情况下, 事件B 的发生对事件A 的发生是有影响的. 如果事件B 发生与否并不影响A 的发生, 即 ) ()(B A P B A P 如果事件A 相对B 独立,事件B 相对A 也独立, 则称它们是相互独立的. 则称事件A 相对B 独立, 此时A 相对也独立. B

性质设A 与B 是两随机事件, 那么 1o 如果A 相对B 独立, 则事件相对B 也独立, 并且 ),()|(A P B A P =A ) ()()(B P A P AB P =2o 如果A 相对B 独立且0

证1o 如果A 相对B 独立, 则 2o 由条件概率公式即1o知 )|()|(1)|(1)|(B A P B A P B A P B A P =-=-=知 再由全概率公式独立相对即,,B A ) |()()|()()(B A P B P B A P B P A P +=)|()|()()|()(B A P B A P B P B A P B P =+=)()()()()|()()(B P A P A P B P B A P B P AB P ===) ()()()()()()()()()|(A P B P A P B P A P AB P B P A P A B P A B P -=-==)|() ()()()()()()()(A B P A P AB P A P B P A P A P B P A P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自然保护区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一、申报书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编号,申报单位不填。 二、“地点”指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三、“地理坐标”指自然保护区所跨的经纬度范围。 四、“固定经费”指行政事业性经费和管护经费等具有固定来源的经费。 五、“基础设施概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现有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生活用房、交通工具、通讯手段、重要仪器设备的情况。 六、“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科学研究概况”主要包括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名称及成果、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名称、科研计划及国际合作交流计划等内容。 七、“功能区调整后土地权属状况”是指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后,其土地权属、土地权属使用证认领变化状况及是否存在新的土地使用权属纠纷。 八、“功能区调整后管理协调状况”包括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有关部门的关系协调状况,变化后的区内是否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 九、“功能区调整后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前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变化对比以及概况、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等内容。 十、“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评价”指范围调整前后自然保护区内社会经济的对比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口分布、密度、民族状况、主要生产方式; 2.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及运输等情况; 3.土地与其他资源的开发状况; 4.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 5.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对保护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综合自然区划

第七章综合自然区划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区划:泛指区域的划分,通常所说的区划可分为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和 行政区划。 2、综合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根据自然地理 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综合自然区划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和地域联系。 二、简答题: 1、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有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有古地理法、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3、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有何实践意义? ①揭示了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性;②掌握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③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的改造自然条件,拟定改造自然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与生产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4、什么是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综合分析自然地理各个要素,从中找出主导因素,以便选取主导标志作为划区的界限。 三、论述题: 1、试分析《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2、试评价1956-1959年(黄秉维主持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优点: (1)在区划等级系统中,第一次反映出地带性区划单位,成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典范。 (2)区划方案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自然区划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每一级区划单位都有明确的概念,划分原则和指标,从科学上看,十分严谨。创造性地运用了交叉排列单列等级系统,有独到之处,对以后的区划方案影响大。 (3)全面评价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合理利用和拟定改造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践性强,为农业服务的目的性明确。 (4)第一次划分三大自然区。 (5)在区划的理论上有突出特点: ①明确提出中国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林、牧、副、渔、水利等事业的规划与先进经验推广提供依据。 ②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③在高级单位中,主要反映地带性分异规律,低级单位反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为主。 ④采用不同区域相同级别的统一原则、统一依据、统一指标。 ⑤在高级区划单位中,交替使用主导标志法。

锦州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

锦州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家对土地管理越来越重视,并将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客观上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突出,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锦州区域土地资源的研究为例,针对锦州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土地资源;国土规划;开发研究 1 锦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具特色。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著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 锦州市地貌结构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海拔400 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20米以下的海滨平原。山脉连绵起伏,东北部有医巫闾山脉,西北部有松岭山脉,大、小凌河、女儿河横贯境内。 2 锦州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地球生态环境中,土地因素的恶化最为严重,过度砍伐森林和对土地的超负荷利用,使全市都在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地力减退等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堆存的大量城市生活垃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水体和土壤等产生了污染,甚至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污染事件;工业所排放的废气、烟尘等所引发的酸雨,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大片土地。 2.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失衡 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城乡建设和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表现在工业、商业、居住用地比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破坏。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活、农业和交通。耕地数量急剧减少。耕地减少的原因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所致。另一类,则是非农业建设占地所造成的耕地永久性流失,特别是很多开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农民失地严重,比如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农村宅基地严重超标等。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 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 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 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需以淡化指标管理为前提。 2.3坚持土地利用分区体系

云南自然区划

云南省自然区划 *热带北缘地带本地带处于云南省的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边沿,在省内其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北与亚热带南部地带相连,其南面与西南面则以国界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亚洲热带季风区域。 气候特征本地带属于亚洲热带季风气候。其北界位置在云南省西部北纬25°10′附近,而在本省东部南移到约北纬22°~23°之间,已与我国东南部的热带北界的纬度位置相近。 地貌特征本地带属于中南半岛北部广大的热带季风山原向北延续的部分。本地带的西部,处于云南省西南部高黎贡山以西,高原受到伊洛瓦底江东侧支流的分割,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宽谷盆地与低中山相间的地貌;这以南,有怒江—萨尔温江东侧支流的南丁河和南滚河等谷地;本地带南部有许多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和河谷;东部的红河及其支流的谷地海拔很低,在400米以下。 水文特征本地带内,由于各地的年降水量都较为丰沛,所以各地的年径流深度和年径流系数都比较高。但各地差异较大,通常在山地其年值都较高,盆谷地内年值较低,多雨区内较高,少雨区内较低。 植被、土壤特征本地带内主要分布的热带森林植被为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半常绿季雨林,它们都是发育在季风热带北缘的热带森林植被类型。①热带季节雨林,主要由南亚和东南亚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②半常绿季雨林,是本地带内能表征大气候环境特点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其中落叶树种比较多,但上层乔木中仍然混生有较多的常绿树种,是季风热带北缘的特殊的季雨林类型。本地带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其分布范围与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该土壤类型在砂页岩、花岗岩、千枚岩、片岩以及石灰岩等各类母岩上都有发育。 *滇南、滇西南低中山盆谷地区本地区包括热带北缘地带内哀牢山以西的范围,总面积约4300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大部分,思茅地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边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大部以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边缘等地。全地区处于云南省的南部和西南部边缘,从东到西从东经103°30′到97°31′,约跨6个经度;从南到北从北纬21°08′到北纬25°10′,约跨4个纬度。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精选文档 综合自然地理学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11级地理科学<1>班 姓名: 学号:20112100104

精选文档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一:自然地理概述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坐 标为东经103° 10'?103° 52',北纬34° 30'?35° 05'。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2县,东西南3面被卓尼县包围。总面积1557. 6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0 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3公里。临潭县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825米,最高3926米,最低2209米,地形西高东低。气候属高寒阴湿区,春季回暖缓慢,夏季多暴雨冰雹,秋季降温迅速,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3.2C,极端最低气温-27.1 C,极端最高气温29.6C。平均无霜期65天。年平均降水量518毫米。高寒、阴湿、霜冻、冰雹、旱涝为临潭县灾害性气候。 1:地质 1.1:地层 临潭位于秦岭褶皱系西部中段,以王家坟一一合作大断裂为界,将西秦岭分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临潭县正处在这两个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县境内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及中、下三迭统为主,第三系、第四系分布零星。 1.2 :地质结构 横贯临潭境内主要地质构造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次一级构造由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和洮河复向斜组成。 新堡——力士山复背斜:轴部由下石炭统砂岩、页岩、粉砂岩组成;两翼逐由中、上石炭统、二迭系、中下三迭统灰岩、砂岩、页岩、板岩组成;背斜轴部在秋峪山至甘沟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局部偏转呈弧形,由尖山向西则呈北西向展布;在复背斜轴部发更次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土地资源配置5100字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土地资源配置5100字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理论推导表明,按照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来配置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本文以福建省为例,研究了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西北、中部来说,福建处于沿海地带水分充足、气候适宜的条件,对于耕地的发展应是有足够的优势。福建省城市土地的利用受到城市规模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所以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的用地政策,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才能有效解决人地矛盾。 比较优势土地资源配置集约化 以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一直都在100%以上,其中房地产的开发拉动了区域经济直至全国经济的增长。随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扩展的工业以及城镇用地持续增加,许多农业用地发展为工业与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减少的问题将会引发更大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土地利用的效益问题。我国采用了耕地保护政策以抑制耕地的减少,然而对于现实看来,政策的实施却比期望的差别较大,耕地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政府制定这些政策时,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协调性,也没有合理得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各个省份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及根据资源优势来配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此提高整体效益。以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土地应如何配置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以福建省为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上的发展,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比较成本的差异,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比较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其比较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由此可以获得比较利润。在此之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又进一步提出了H-O要素禀赋论,生产要素禀赋论提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二、福建省土地资源现状 (一)农用地利用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福建省土地总面积1240.1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1076.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80%;建设用地面积58.8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5%;未利用地面积104.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5%。全省耕地面积135.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2%。 耕地中,灌溉水田面积86.18万公顷,望天,田面积22.97万公顷,旱地面积21.23公顷其他耕地面积5.02万公顷,分别占全省根底总量的63.65%,16.96%,15.68%和3.71%。而我省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7.20%。 我省园地面积61.9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园地以果园和茶园为主。且园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园地占全省园地的73.96%.我省林地森林覆盖率达62.96%,林地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13%,而全省林地集中在内陆地区,内陆地区林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78%

论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论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自然区划是自然地理学的重大理论之一,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基础,自然区划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原则与方法。本文试图从自然区划作为一种地理科学方法论和作为地理学规律表达的一种形式等方面,对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1.自然地理区划原则 区划原则是区划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为区划的核心问题之一,确定合理而实用的区划原则是任何一个自然地理区划成功的关键所在。李治武、陈传康等在分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以下自然地理区划所应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以及地域共轭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并非彼此独立、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例如福建省自然区划遵循以下原则:⑴区内自然环境结构的相对一致性和区间自然环境结构的差异性;⑵在一定等级区内流域的相对完整性和比较密切的生态关联性;⑶尽可能保持乡(镇)地域的完整性。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提出以下3条原则:⑴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综合影响和灾害程度的相对一致性。⑵防治农业自然灾害的难易程度和对策措施的相对一致性。⑶集中连片性与保持县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 辽宁省森林公园区划的原则 ⑴相对一致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一致性,而且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各有其一致性的标准。即每一个等级系统的区域划分,按其区域内部本身存在的,如热量、地貌或其他某一因子的特征具有的一致性进行划分。 ⑵区域共轭性原则 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这一属性即为区域共轭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写内容要求 一、总论要求。简要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保护价值、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及主要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类型、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必须与国务院批复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相一致),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 思路、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概况要求。包括位置与范围、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自然环境、社区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基础设施等。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四至边界。 (二)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包括历史沿革、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管理及执法权限等。 (三)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灾害等。 (四)社区情况。包括从区内和周边两个角度,论述行政区域、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核心区、缓冲区如果有常住人口的,要单独描述)、公共基础设施、地方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等。 (五)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与资源的权属(国有土地要注明林权证上所标明的使用权人)、地类构成、利用程度等,集体林区要说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林权流转、林地使用及林农合法权益保护等情况。 (六)基础设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基本交通、电信等情况,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情况。 三、保护现状及评价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现状、保护管理评价等。· (一)保护管理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二)保护管理评价。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保护对象,对野生动植物、湿地、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其中主要保护对象还需明确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多度或频度。保护价值评价,要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管理评价,要从管理机构、管理体系、法规体系、管理队伍、管理权限、管理水平、信息化、科研宣教能力、社区协调、自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要从管理难度、发展基础、社区矛盾、特殊困难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向,并体现在规划任务中。如果是二期及以上总体规划,要认真总结前期实施情况(包括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期工作设想和落实措施。 四、基本思路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期限及目标、总体布局(区划原则、依据、方法,详细描述各功能区界限、面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等。 (一)保护管理。包括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护站、点及分区管理的范围和面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措施、生态恢复、林地保护、湿地保护、社区共管措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项目。 (二)科研监测。包括科学研究、生态与资源监测项目及内容(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如果与科研机构或大学合作开展的工作要单独注明)。 (三)公众教育。包括公众教育、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等措施。 (四)可持续发展。包括实施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社区发展扶持等项目,要明确区划、项目布局、环境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黄老先生这篇文章的脉络为:以对综合自然区划进行定义作为开篇,接着通过对区划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引出具体的区划内容。阐述区划内容过程中,先分析区划的总体依据和最终区划单位,接着分别对每个单位的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具体阐述,最终以区划的作用作为全篇的结尾。下面,我将就我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 首先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甲乙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进行综合自然区划,能够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一方面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视角下,更加完整地看待中国地表自然界的分异,并且借鉴国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某些部分相似的地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利用改造自然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运用到我国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认识中。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中国自然界的特点。(中国自然界的特点:1.季风和青藏高原的作用2.中国地台与地槽性质特殊3.地势复杂,高原山地与丘陵所占比重大4.收第四纪冰期影响微弱,响应植被风化壳残余等差异巨大5.历史悠久,人为因素强烈。) 第三方面此次区划采用多级区划系统,每级划分出的单位,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性要大于自然省的内部差异性,自然区的界限也不像自然省的界限那么明显。其原因在于从自然区到自然省,虽然没有连续的级别,但是其划分依据在逐渐细化。例如,在进行具体区划时,有些地方采用的补充原则是: 1.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自然界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 2.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容易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整理 文章结构导图 ●区划分类单位的原则 ●具体进行区划 ?三个自然区 ?第一级单位 ◆热量的地域差异 ◆湿润情况 ?第二级单位 ◆代表性的土类、植被 ?第三级单位 ◆地形的生物气候特征 ●区划的作用 综合自然区划就是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来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 与分布的规律性。因此,划分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 区划分类单位系统。 划分自然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组合若干自然情况有某些相似性的区划单位,以便与世界及亚洲区划系统相衔接,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理 解热量带在不同自然区具有不同意义的手段。 划分一贯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就是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单位,拟定界限。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垂直地带性规律的 反映。 一、三个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 二、(一)六个热量带和亚带。

可能还不到1000℃,少数山地顶部在雪线以上。所显示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在4000米左右为暖温带,4000米以上至4200米为亚热带。 (二)湿润状况 地区中站中坚位置的是上层由中生的多年生高大草本组成的群落,半干旱区植被以丛生状草原最为普遍,干旱地区全为荒漠。 三、代表性土壤和植被 有10地区和亚地区各仅有一个地带或亚地带,其余8个地区与亚地区中的地

四、地形 将七种地形划分为四类:平原与丘陵、低山、间山平原、中山与高山。综上,将相对高度500米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分类标准,是考虑了若干方面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的。 自然省:自然地带内由于地形或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生物气候特点不同或其组合形式不同的地域。每一自然省中,生物气候特点或其组合形式基本相同,在土壤与植被等方面有与之相应的相似性,其地形在生物气候分类上属一个类型。 五.区划的作用 第一,可以系统的大致了解不同地域有可能生产什么,土地应该主要用以生产什么,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多少产量。 第二,更充分的利用自然,消除不利的自然因素,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也可以按自然地区、自然地带和自然省来分别考虑,权衡缓急。 第三,对农、林、牧生产技术的先进经验的推广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按综合自然区划来规划农业、林业等试验机构及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机构的布局,可以避免偏倚,拟定出比较恰当的方案。 第五,大规模的自然改造往往牵涉到不同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自然界的变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根据区划单位来进行研究、计算和规划。9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铝土矿和铀矿:中央高原 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南欧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以及附近岛屿等。 地形地势 地形比较复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该地区属于新生代的褶皱山地,主要山地有:阿尔卑斯山脉、迪那拉山脉、喀尔巴阡山、亚平宁山脉,平原有: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 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是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阿尔卑斯山区是高山气候。 水文 南欧多半岛,河流较短小,主要河流有波河,大部分地区都是降水补给为主,而且大多都是冬汛。湖泊在南欧较少。 植被 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性树种油橄榄等。 资源 自然资源较少,分布不均,水能资源丰富。 中欧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欧洲中部。主要包括波德平原、中部块状山地、阿尔卑斯山地、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中下游平原。

区域土地整理规划

第四章区域土地整理规划

区域土地整理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调查评价,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目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明确土地开发整理重点,落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所作的总体安排。

区域土地整理规划目的 在对规划区域土地利用 现状分析和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做出总体安排,并确定规划区域的重点整理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确定土地整理的近期任务和实施措施。 区域土地整理规划的目的

区域土地整理规划的任务 对区域土地整理进行统筹规划 确定区域土地整理的目标和方向 安排重点整理的区域、工程和项目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编制原则 指导思想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要以内涵挖潜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要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总体目标 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实现规划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土地整理全面、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得到有效复垦利用,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农未利用地得到适度开发。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的历史发展 一.1954 年《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 1. 依据与步骤 (1) 根据季风影响程度,将中国分为东西两半壁 (2) 东部根据温度不同分出四个区;西部根据干燥程度及高度变化分出两个区; 东西交界划出康滇区 (3) 根据地形因素分出23 个副区 2. 评价 (1) 优点:是解放后第一个方案,起承上启下作用;区划单位的名称与地域名称相对应,便于记忆 (2) 缺点:理论上不严谨 二.1956 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黄秉维 1.依据和步骤 (1) 根据自然情况最主要的差异,分出三个自然区 (2) 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分出6 个自然带和1个高寒区 (3) 按水分差异分出18 个自然区 (4) 依植被,土壤条件分出28 个自然地带 (5) 根据自然地带内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出自然省 (6) 根据地貌和岩性划分自然州 2.评价 (1) 优点:理论上严谨,分级有指标;首先把辽东和辽宁南部划入华北区 (2) 缺点:命名太费解,无地名意义;暖温带被分为东西两块,违反了区域共轭性原则 三.1961 年《中国自然区划》:任美锷 1.特点 (1) 运用综合性和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 (2) 认为区划的指标要有灵活性 (3) 认为区划指标的数量定级要有灵活性 (4) 认为区划单位的等级不应太多太繁,区域单位的名称应简单化,命名与常用的地域名称相 适应 2.依据 根据自然差异的主要矛盾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不同方向,将全国划分为8 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和65 个自然省. 3. 评价 (1) 优点:简便 (2) 缺点:有些区划的归属尚在讨论之中 四.1963 年《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侯学煜 1.特点:目的明确,具体,偏重于实用 2.依据和步骤 (1)按照热量指标,划出6 个自然带和1 个高寒区(2)根据大气水热条件结合状况不同,分为29 个自然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为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划大纲。 总体规划容要点如下: 前言 前言是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简明阐述,包括该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编制和实施该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等要素。 1.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是依据该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和现有信息进行的基本描述和分析评价,资料信息不够的应予补充完善。评价应重科学依据,使结论客观、公正。 1.1 区域自然生态/生物地理特征及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1.2 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土地权属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定位及评价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的定位及评价 1.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划分功能区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既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保护目标。按现行《中华人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所占面积不得低于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3,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三区的划分不应人为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可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地形地物作为区划界线。 1.6 自然保护区管理进展及评价 2.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是建立该自然保护区根本目的的简明描述,是保护区永远的价值观表达与不变的追求。 3. 影响保护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部的自然因素:如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等。 3.2 部的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倾向等。 3.3 外部的自然因素:如区域生态系统劣变、孤岛效应等。 3.4 外部的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截留水源、偷猎等。 3.5 政策、社会因素:如未受到足够重视、处境被动等。 3.6 社区/经济因素:如社区对资源依赖性大或存在污染等。 3.7 可获得资源因素:如管理运行经费少、人员缺乏培训等。 4.规划期目标 规划期目标是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保护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4.1 规划期:一般可确定为10年,并应有明确的起止年限。 4.2 确定规划目标的原则 确定规划目标要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需要,坚持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简约、实用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坚持社区参与管理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4.3 规划目标容

海南综合自然区划

1.海南的自然地理概况 海南省简称“琼”,是我国唯一的特区省。它位于北纬3°58'~20°10',东经108°37'~170°50'之间,它的北部是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其它三面都被南海包围,西与越南为邻,东与菲律宾,南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隔海相望;南海东北部有台湾海峡与东海相通;东有巴士海峡与太平洋相连;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道。本岛地处热带北缘,旅游业相当发达。面积3.22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其中陆地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领海的一半。 2.自然特征 (1)气候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10℃的积温为820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常风大,多台风,风害威胁大。(2)水系 岛内主要河流成辐射状,向四方分流入海。南渡江313公里,为岛上最大河流。其它河流有南渡江、万泉河、太阳河、陵水河、望楼河、昌感河、昌化江、文澜江等。 海南岛大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约100万千瓦,可开发约6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亿度。地下水资源储量约75亿立方米,占总水资源

的20%左右,其中理论可开发利用253亿立方米。 (3)地貌 海南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是山地、台地和平原,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台地、平原占全岛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地势中高周低,山地边缘分布着许多大小盆地,各盆地之间分布着海拨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近海台地平原占相当大的面积,绝大多数是河流冲积成的平原。海南山地属花岗岩穹窿体,经长期侵蚀切割和构造运动,展状地形明显,山间盆地发育。还有最多的是海岸地貌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研究_黎国强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研究 黎国强 朱丽艳 孙鸿雁 王梦君 李小双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 650216) 摘要: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背景、总体布局、生态属性来构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识别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关键地段,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及保护格局,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提供借鉴,也为有效促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功能区调整;生态关键地段识别;多目标适应分析 保护区分区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发挥保护区的多重功能,科学的分区管理是协调自然保护区内各个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按照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划分保护区为3个功能区:核心区是绝对严格保护的封禁区,实验区可以理解为是保护性的经营区,缓冲区介于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过度区域[2]。保护区分级管理的作用在于明确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责、管理范围、投入机制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3]。 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样,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申请进行功能区调整,这说明自然保护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原来的功能分区已经无法协调各种矛盾、无法满足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4]。因此,为继续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空间,着眼于保护区建设的长远需要,解决原功能分区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但是为避免盲目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造成的种种恶果,应采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开展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 本文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在保证保护区的性质、主要保护对象、范围和面积不发生改变,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功能区调整。 1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总体技术路线1.1 总体思路 依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相关规定,结合保护区所涉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本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的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使保护区的性质和主要保护对象不发生任何改变,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在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前提下,仅将一些保护对象不复存在、保护价值不高且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划为实验区,将一些保护对象集中、生境保存尚完好的区域划补为核心区或缓冲区,适度扩大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及比例,使其更加符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区划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维护那些仍处于天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面积适宜性,以及重点保护 收稿日期:2012-02-01 作者简介:黎国强,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