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科技创新促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科技创新促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科技创新促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科技创新促发展》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科技创新促发展

课程名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任课教师:李明

班级:1班

学号:B1301091

姓名:梁超琼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

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摘要、关键字(需使用宋体小四号)

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

参考文献(使用宋体五号)

科技创新促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并逐渐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提髙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髙点。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力量,而科技人员又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和方法解析科技创新的意义、特点,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创新之路的探索等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把握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经济的持久、稳步增长,同时也为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发展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拉动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增长的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和简单劳动的大量投入,而要依靠科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己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 [2]。各国科技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将这些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以生命科技和信息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技,不仅快速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即将到来,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并逐渐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主要因素之一[3]。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2005年度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号召全党全社会继续坚持不懈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4]。2011年1月14日,温家宝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广大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努力与企业加强多形式多方面的合作,在不断提升企业、产业素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5]。由此可见,必须建立完善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和方法解析科技创新的意义、特点,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创新之路的探索等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把握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实践创新奠定基础。

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科技创新可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6]。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相辅相成、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7]。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较大进步,但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未来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8]。影响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传统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儒家文化从构建和谐社会、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角度讲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忽视个人利益的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使人们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一种不善于向传统东西挑战的习惯,丧失为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而这恰恰束缚了人们的创造能力。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也是以推崇“无为而治”和“禁欲主义”为其宗旨的,这些禁止弘扬人的个性和人们欲望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初期文艺复兴所倡导的尊重人性的文化显然是相悖的。尽管这些传统文化都是产生在中国的古代或近代,但其仍潜在地影响着当代人们创造性能力的发挥。

②现有的教育体制使得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缺乏创意长期以来,中国基本上沿袭了以记忆背诵为主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增加知识库存量的优点,但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缺乏勤动手、多动脑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缺乏多问几个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怀疑精神。而怀疑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改革开放至今,虽然中国教育界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以谋求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模式接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然秉承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未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思维空间,使得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在实际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中缺乏创意。

③落后的经济文化仍在影晌着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的因素。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而且左右着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部门缺乏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消费

者心理进行自主创新的理念和行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④缺乏现代人的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态度、价使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中国科技创新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在科技界缺乏应有的对真理和知识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缺乏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已有的科学理论进行怀疑和批判,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一些科技人员由于长期受旧有的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法律体制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创新观念淡化,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许多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往往囿于消化、吸收或模仿的水平上,使得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创意[9] [10]。缺乏严谨求实的精神,在中国现行的职务、职称晋升政策作用下,许多科技人员为了晋升职称、竞争上岗,相互间攀比所谓的科研成果数量,到头来只能是滥竽充数,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这种不健康的学风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而且降低了中国科技人员及其成果在国际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11]。缺乏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要进取创新,就要有冒险精神。

鉴于以上分析,未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明确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先进的、优秀的、有利于中国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演进。该过程不仅需要保留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且需要决策者们通过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法律、道德等制度、体制或政策的制定和建立,逐步规范、引导和蕴育,从而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同时,还需要吸收外来先进的创新文化,并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形成新质文化。以此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 创新型人才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新增长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型人才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并强调知识和科技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人力资本进行知识投资可以为全社会储备财富,会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而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唯一载体,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型人才[12]。在这一大背景下,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所有人才中创新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平庸的工作和简单重复劳动是无法满足他们旺盛的创造、发现欲望的。他们宁可暂时承受低工资、身处小企业,但一定要有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所以,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理论,高薪只能暂时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外在环境,尤其是宽容、允许失败、鼓励求新的氛围最能聚拢科技创新型人才。因此,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一定要从他们特殊的品质出发,不能只强调物质待遇。纵览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尽管各有特色,但共有的核心思想均在于以市场化手段调节人才供需关系,而政府应对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方向加以积极引导,对处于萌芽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我国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成型于近几年,属于赶超型科技人才

战略模式。尽管我国的科技人才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13]。随着政府重视度提升和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为了构建更合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政府应重视科技人才所依赖的软环境建设,重视产学研合作,多渠道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服务,重视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管理,主动引导所管辖的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些措施必然会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加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3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除此以外,其还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1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①细化战略目标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

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15]。

④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4 展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但是创新并非易事,有些专家学者穷其一生致力于研究某个领域,却收效甚微。尽管如此,从古至今创新的火炬不息,后人沿着前人的步伐继续迈进,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愿望,在科技创新之路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廖文秋, 石彪, 吴强, 梁樑, 梁祥君. 高校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6(158):26-31.

[2] 廖文秋.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3] 王刚. 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 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开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8612447804.html,/jrzg/2006/01 /09/ 151571. htm.

[5]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8612447804.html,/2011/11/07/1076. shtml.

[6]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1999.8.20

[7] 陈凤娣. 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8] 陈九龙, 白怀瑛.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的演进——略谈当代中国科技创新落后的文化成因[J]. 西北医学

教育, 2008, 5(16):849-852.

[9] 李绩才, 王晓波.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7):243-245.

[10] 梅铁群, 张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J]. 技术经济, 2006, (5):74-77.

[11] 柳洲, 陈士俊. 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管理研究, 2006, 2(24):92-95.

[12] 孙萍菇, 米增强. 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 2000, (2):53-57.

[13] 张莉莎.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问题、根源与对策[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4] 纪玉山, 吴勇民.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5(133):40-46.

[15] 吕建荣.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创新型国家理论的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 西北

大学, 2007.

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3000字论文

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 导社会主义道路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农民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开展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此外,它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论文-论土地私有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论文 题目论土地私有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系)

论土地私有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均发出强大的要求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声音。各方学者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该不该私有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本文将结合时事及各专家观点,总结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弊端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关键字:土地私有、农民利益、社会保障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增长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三农”问题就是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均发出强大的要求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声音,且其中大部分来自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各方学者对农村土地所有权该不该私有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用明确的语言重申:“土地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长久不变。但是关于土地私有制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本文将结合时事及各专家观点总结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弊端及其可行性,并谈谈个人看法。 土地私有化的可能带来的好处 好处一:土地私有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此观点来自产权学派和制度学派的科斯定理,认为市场交换的前提是产权的界定。该理论在土地私有的语境中被具体表述为:农地的产权强度越高,作为生产要素,它被合理配置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土地私有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长期投入土地私有者认为土地私有之后,土地是农民自己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将会提高,而且农民会尽力培养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然而土地私有可以提高效率的理论到底有没有在土地领域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是支持和反对土地私有的人们的巨大分歧。反对方认为土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选题参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选题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 当代重大问题研究 选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历史使命及其在每一个阶段上的具体表现与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的相关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经验教训。 选题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关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实践、经验与深化,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及其与西方发展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分析 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促进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历史经验,尤其就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方面积累的历史经验,概括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选题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公正观及其实践与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正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我国的最初实践,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及其特点,社会结构变化条件下实现社会公正的条件、机制。 选题四:中国古代太平盛世的分析及其对建设与谐社会的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中国古代太平盛世的历史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分析;主要经验,借鉴历史经验,建设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应特别注意的重大问题。 选题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精神实质与实践基础。 选题六: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立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准确阐述与正确运用,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选题七: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战略思想相互关系研究 全面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战略思想的相互关系。 选题八: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深入研究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探索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提高党的领导干部治国理政实际能力的政策措施。 选题九: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推进改革开放研究 深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新思考。 选题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研究 深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深入研究“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思想对中国法治发展的指导意义,系统分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治观念与法律制度的重构、可持续发展与法治变革、生态文明与法治、以及各部门法律如何协调推进。 选题十一: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构

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指导地位,是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国家运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虽然我们提倡市场经济,但我们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双轨制经济制度,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而且对于私营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没有竞争力和没有影响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就应该全面发展,避免短板效应,早日富国强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论体系按劳分配合理性当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结果确实发人深思。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1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而他的思想依然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无穷魅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已经有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横跨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经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正如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但不可避免的就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这种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这显然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的历史使命 学校:南京工业大学 班级:H会升班 学号:5240115107 姓名:尹慧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来塑造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才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大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面前的艰巨任务和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真正的哲学,是 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奠定了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为我们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

马克思主义论文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主题: “理论实践面对面” 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__ 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 _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年 月 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院 别: 学生姓 名: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 主题: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目的:学习运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剖析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报告: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竖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马克思主义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经济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和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理论原理的科学性和发展观。同时我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小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小论文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途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一精辟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最早觉醒。然而由于毛泽东的地位和所处环境的限制,他的全新思想没有能够在党内起到决定作用,在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内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神圣化倾向,本本主义依然在党内屡屡泛滥成灾,终使土地革命的成果毁于一旦,红军被迫长征北上。“左”倾错误领导不仅使包括中央苏区在内的广大苏区几乎全部丧失,而且在战略转移的长征途中又几乎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平凡经历,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极端重要性,成为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进程的基本出发点。长征开始后,围绕着红军的战略方针,在党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实质,就是要不要实行适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战略指导方针。在长征途中,通过胜利和失败的尖锐对比,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方向逐渐为党内的多数同志所认识。“从黎平往西北,经过黄平,然后渡乌江到达遵义,沿途争论更烈。在争论的中间,毛主席又说服了中央许多同志。”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在遵义会议反对“左”倾教条主义之时,党和红军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会议以革命的全局和党的根本利益为重,集中全力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使党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首先转入马克思主义轨道。会议对李德和博古的批判,始终限制在党内斗争的范围,一方面,对他们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严重错误,进行了严肃的有说服力的批评,取消了他们对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另一方面,没有单纯追究个人责任,在进行严肃批评之后,博古在党内不再负总的责任,但仍保留在中央领导核心内。这样就集中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将政治路线问题留待以后时机成熟再逐步解决。既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在改组中央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 长征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长征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长征中实现了党的历史性转折,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历史地看,包括长征在内的党在各个时期的成败得失,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上的成功与失误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红军长征所蕴含的历史启示,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长征为毛泽东思想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全局范围内得到检验,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正是通过惊心动魄的长征风云,毛泽东被全党推举到党和红军实际的领导核心位置上。“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这句话道出了全党全军经过长征而形成的坚定共识。如果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原本是一种不幸,那么,在这一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和指导理论终于在全党范围内得到了解决。 193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走向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相应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往往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无疑是大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新发展的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现实,将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以何种姿态走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按照这种观点,恩格斯曾告诫说:“以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是发展的理论,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其一,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实践,特别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它的一切理论观点形成和发展的最深刻源泉和动力,正确的理论必须能够如实、及时地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另一方面,哲学诚然要解释世界,但更根本的是改造世界,为此,它坚持理论必须不断地被运用于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离开无限丰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走向自身的反面。其二,它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论文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 论文题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道路 院、所、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实践发展过程研究 级别2014级 学年2015-2016学年 学期第三学期 姓名董璇 学号112014332002002006 类别②全日制硕士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 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15年12月30日

研究生院(筹)制 课程类别①必修课 课程考试方式④课程论文 题号得分教师评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任课教师签名: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摘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已被实践证明是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它主要形成了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兼容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应该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市场化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 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这期间主要形成了两种兼容模式,一种是以西方经济学思想或者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另一种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实践历史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东欧国家和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以英国和美国为主导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无疑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深化市场改革,坚定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结合起来的伟大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光辉一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了长期艰辛的探索,结合中国国情,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上创立起来的。它大致经历了萌芽、初始、体制建立和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实现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1、萌芽阶段 实际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就有了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萌芽。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重要文献以及八届三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世界经济概论 题目:低碳经济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姓名:杨帆 学号:20117624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四班 指导老师:尹华北 2013年 12月 15日

摘要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气候问题和经济发展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于是低碳经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有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足,环境容纳不足,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所以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低碳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如何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待解之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的内容及特征 1.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它主要包括低碳服务、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生产三方面内容。低碳服务包括碳抵消与碳足迹的商品与服务、企业碳管理服务、绿色金融服务、CDM 咨询服务等。其中CDM 也就是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关于温室气体减排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互合作的一种机制,它的核心是允许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转让与获得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 1.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消费是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它以低碳为导向,平衡生态消费、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更具科学化及合理化,比如进行低碳装修,即使用低碳节能电器,减少塑料袋等“便利消费”。低碳生产有三方面内容:首先,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利用科技水平使高碳使用率进一步提高,最终使低碳排放降低;其次,开发并使用海洋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低碳生产;最后,使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能够帮助实现低碳,同时还应使第二产业对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低碳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能耗,即: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第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不 能同步增长,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第三,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第四,开发可再生的新型清洁的能源;第五,制定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制度以适应低碳技术的创新。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1.3当今世界的现状 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球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另据世界能源大会传出消息,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再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化碳基能源开采的极限期正在到来。人类社会别无选择,只能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正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这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持续较快增长。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突显。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

大学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2期 ◆李志军/黄明伟 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在创设魅力课堂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其具有系统性、专门性和集中性等特征,因而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一些课堂教学蜕变为“娱乐课堂”、“尾巴课堂”的现象也悄然出现。中央财经大学在强化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魅力课堂创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创设经典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你说我听”和“你打我通”。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要取得明显效果,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切入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在讲授每一门课程的每一章节知识点之前,采取经典案例导入、经典文章导读等方式,在引发学生思想“共鸣”的基础上,将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引导到相关教学内容上来,往往有利于推动相关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时,先通过分析洪秀全的“三本书”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两篇文章的区别,来阐发农民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进而指出中国革命为何只有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等等道理。 二是创设对话课堂。从本质上说,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谈。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想的“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而在人的正确思想“内化”的过程中,又往往会历经多次反复。教育者只有抛弃简单的灌输思维,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从“听话”到“对话”的转变,并在教育对象思想反复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加以有效的引导,正确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内化”。因此,对话课堂的创设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形式。中央财经大学相关科任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注重精选素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提问点,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学生与生活开展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将学生的思想认识最终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教师举例“范跑跑事件”并播放“范跑跑电视辩论”视频且先不作评论,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言包括开展辩论,引发学生彼此间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从思想道德要求的视角对“范跑跑事件”进行深入的讲解和评论。学生的思想认识历经了多次反复,并在这个过程中正确思想认识得到了真正的“内化”。 三是创设体验课堂。体验课堂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或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识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央财经大学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体验课堂的创设。比如视频体验,通过播放契合教学内容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先让学生观看影片《我的1919》,使学生对运动爆发前的历史背景有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系统分析运动爆发的原因;又如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价值观问题时,先挑选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然后组织开展“保尔和盖茨谁是真的英雄”这样的大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英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等。 德育与党建 35 CHINA HIGHER EDUCATION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一种否定性活动的理解 (1)段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人类基本的实践矛盾就在于内在的自我本质对于自我自然的发现及创新。而人类由于实践的科学化,在生产力进步的社会化中外在矛盾的实践再反作用于自我本体形成对于自我本体的实践主导。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独创性见解。 在我看来,实践并不是一种否定性活动。一方面,实践是指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是以人为主体,以世界上任何事物为对象(客体)的现实活动。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同时,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质上就是

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形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实践是由人发动的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变成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发主体意识。实践的发展,既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和弘扬的过程。 另一方面,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用以区别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在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所谓直接现实性,指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的”活动同感性的对象一样具有现实的实在性。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包含人的主观活动,因此它们不可能证实或证伪人的理论与认识。实践则不同,它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精神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但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

马克思主义论文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主题:“理论实践面对面” 院别: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 主题: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目的:学习运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剖析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报告: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竖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经济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和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理论原理的科学性和发展观。同时我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中国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文

我国文化产业安全性评述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文化安全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从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文化安全内涵、文化安全理论、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的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文化安全研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应对措施。 文化积淀和传承着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着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一个民族发展传承、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文化扩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兴起并迅猛发展,与之相伴更是文化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传播。在全球化时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进行交流和融合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对抗与冲突。发达国家恃自己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企图消解文化的多样性价值,把弱势民族及其文化整合到一个由强势国家所控制的世界文化中,从而控制整个世界,实现其霸主地位。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由于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国家文化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遭遇到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的本质境况,因而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现有文化安全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从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文化安全内涵、文化安全理论、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的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文化安全研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关于文化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一些努力。 一、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 现有文献对文化安全由来问题的研究大都在“国家”为安全主体的框架内展开,其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归之为综合说和外因说。黄旭东(2009)在《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一文中指出,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文化出现断层、缺失甚至消亡,既有可能是该种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因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或人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