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加工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和实践性专门强的行业。注塑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塑胶原料、色粉、水口料、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各种辅料及包装材料等,这些给注塑车间的治理带来了专门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与其它行业或部门相比,对注塑车间各级治理人员的要求更高。

注塑生产需要24小时连续运作,一样为两面三刀班或三班制工作方式,注塑车间的工作间的工作岗位多、分工复杂,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亦不同。要想使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利,需要对每个环节和各个岗位所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工具等进行治理,要紧包括:原料房、碎料房、配料房、生产现场、后加工区、工具房、半成品区、办公室等区域的运作与和谐治理工作。

对注塑部建立一套“优质、高效、低耗”的运作治理体系,是每一位注塑生产治理工作者努力达到的目标,能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注塑治理者最大的慰。在实际注塑治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和观念方面的缘故,专门多注塑治理者每天忙于处理各种问题,“跟着问题后面跑”,干得专门辛劳,而且问题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

本教材是专为学习“注塑车间治理”知识的人员编写的,内容要紧包括注塑部合理的组织架构、注塑部生产运作流程、原料/色粉的治理、注塑机/周边设备的治理、注塑模具的治理、注塑生产打算的治理、注塑生产现场的治理、碎料房/混料房的治理、工装夹具的治理、看板治理、量化治理、工具/辅料的治理、胶件品质治理、注塑安全生产治理、注塑部要紧治理制度及各岗位人职员作职责等有用知识,供大伙儿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运用,触类旁通。本教材突出有用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全面性,传授注塑车间治理的体会、方法与技巧,“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能快速提升学习者治理注塑车间的能力和水平,少走弯路、减少问题的性生,减轻工作压力,让工作更有成效。

期望通过参加本次专题讲座,能让大伙儿对注塑车间治理的精髓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你日后的工作有所关心和启发。

注塑车间治理的概述

注塑加工是24小时连续性运作,涉及到塑胶原料、注塑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色粉、包装材料及辅助物料等,且岗位多、人员分工复杂,如何样让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畅,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是每位注塑治理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注塑车间治理得好坏,直截了当阻碍到注塑生产效率、不良率、料耗、机位人手、交期及生产成本的高低。注塑生产要紧在于操纵和治理,不同的注塑治理者,其思想观念、治理作风和工作方法不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截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

注塑部是每个企业的“龙头”部门,假如注塑部的治理工作做不行,就会阻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造成品质/交期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及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注塑车间的治理要紧包括:原料/色粉/水口料的治理、碎料房的治理、配料房的治理、注塑机的使用与治理、注塑模具的使用与治理、工装夹具的使用与治理、职员培训与治理、安全生产的治理、胶件质量的治理、辅助物料的治理、运作流程的建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制定、样板/文件资料的治理等。

一、科学合理的人员编制

注塑部的工作事务繁多,需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人员编制,才能做到人员分工合理、岗位责任明确,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状态。因此,注塑部需要有一个好的组织架构,合理分工并制订出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

塑胶部组织结构图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二.配料房的治理

1.制订配料房的治理制度和配料工作指引;

2.配料房内的原料、色粉、混料机要分区域摆放;

3.原料(含水口料)要分类摆放,并要标识好;

4.色粉应放在色粉架上,并要标识好(色粉名称、色粉编号);

5.混料机要编号/标识,并做好混料机的使用、清洁、保养工作;

6.配备清理混料机的用品(气枪、火水、碎布);

7.配好的料需用封袋机封口或扎好,并贴上标识纸(注明:原料、色粉编号、使用机台、配料日期、产品名称/代号、配料员等;

8.配料看板、配料通知单的使用,并做好配料记录工作;

9.白色/浅色料需用专用混料机配料,并保持环境清洁;

10.对配料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岗位职责及治理制度的培训工作;

三.碎料房的治理

1.制订碎料房的治理制度和碎料工作指引.

2.碎料房内的水口料需分类/分区摆放.

3.碎料机之间需用隔板隔开,以防碎料飞溅出来造成干扰.

4.碎好的料袋后需及时封口,并贴上标识纸(注明:原料名称、颜色、色粉编号、碎料日期及碎料员等.

5.碎料机需编号/标识,并做好碎料机的使用、润滑、保养工作.

6.定期检查/紧固碎料机刀片的固定螺丝.

7.透亮/白色/浅色水口料需固定机台粉碎(最好分开碎料料房).

8.更换不同料的水口料粉碎时,需完全清理碎料机及刀片,并保持环境清洁.

9.做好碎料员的劳动爱护(佩戴耳塞、口罩、眼罩)及安全生产治理工作.

10.做好碎料员的业务培训、岗位职责培训及治理制度的培训工作.

四.注塑车间的现场治理

1.搞好注塑车间的规划及区域划分工作,合理规定机台、周边设备、原料、模具、包材、合格品、不良品、水口料及工用具的摆放区域,并标识清晰.

2.注塑机的工作状态需挂“状态牌”.

3.注塑车间生产现场的“5S”治理工作.

4.“急件”生产需规定出单班产量,并挂急件牌.

5.烘料桶画出“加料线”,规定加料时刻。

6.做好原料的使用、机位水口料的操纵及对水口料中废品量的检查工作.

7.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巡机检查工作,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适时走动治理).

8.合理安排机位人手,加强现场劳动纪律的检查/监督工作.

9.做好注塑部吃饭时刻的人手安排及交接班工作.

10.做好机器/模具的清洁、润滑、保养及专门问题的处理工作.

11.产品质量及生产数量的跟进与专门处理.

12.胶件后加工方法、包装方式的检查与操纵.

13.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及安全隐患的排除工作.

14.做好机位样板、工艺卡、作业指导及相关资料的检查、回收、清理工作.

15.加强各类报表、看板内容填写状况的检查与监督.

五.原料/色粉/水口料的治理

1.原料/色粉/水口料的包装、标识与分类.

2.原料/色粉/水口料的领用记录.

3.拆包的原料/色粉/水口料需及时封袋.

4.塑料性能、材料鉴别方法的培训。

5.制订水口料添加比例的规定.

6.制订色粉的存放(色粉架)与使用规定.

7.制订料耗指标及补料申请的规定.

8.定时对原料/色粉/水口料进行盘点,防止物料料遗失.

六.周边设备的使用与治理

注塑生产中所用的周边设备要紧有:模温机、变频器、机械手、自动吸料机、机边碎料机、盛料桶、烘料桶(干燥器)等,对所有周边设备应做好使用/保养/治理工作,才能保证注塑生产的正常运行,其要紧工作内容如下:

1.对周边设备应编号、标识、定位、分区摆放.

2.做好周边设备的使用、爱护与保养工作.

3.在周边设备上贴挂“作业操作指引”.

4.制订周边设备的安全操作及使用治理规定.

5.做好周边设备的操作/使用培训工作.

6.若周边设备显现故障不能使用时,需挂上“状态牌”----设备故障,待修理.

7.建立周边设备(名称、规格、数量)清单.

七.工装夹具的使用与治理

工装夹具是注塑加工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要紧有矫正产品变形的夹具、胶件定形夹具、胶件披峰/水口加工的夹具、钻孔的夹具等,为保证胶件加工的质量,必须对所有的工装夹具(治具)进行治理,其要紧工作内容如下:

1.对工装夹具进行编号、标识、分类.

2.定期对工装夹具进行爱护、检查与保养工作.

3.制订工装夹具的“作业操作指引”.

4.做好工装夹具的使用/操作培训工作.

5.工装夹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治理规定(如:数量、顺序、时刻、用途、定位等).

6.对工装夹具进行建档,制做夹具架,定位摆放,并做好领用/记录/治理工作.

八.注塑模具的使用与治理

注塑模具是注塑加工的重要工具,模具的状况好坏直截了当阻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料耗、机位人手等指标,要想使生产顺利,必须做好注塑模具的使用、爱护、保养及治理工作,其要紧治理工作内容如下:

1.模具的标识(名称与编号)要清晰(最好用颜色标识).

2.做好试模工作,制定模具验收标准,把好模具质量关.

3.制订模具的使用、爱护、保养守则(见“注塑模具结构、使用与保养”教材).

4.合理设定开合模参数、低压爱护及锁模力.

5.建立模具档案、做好模具的防尘、防锈及进出厂的登记治理工作.

6.专门结构的模具应规定其使用要求及动作顺序(贴告示牌).

7.使用合适的拉模工具(制做拉模专用车).

8.模具需摆放在模具架或卡板上.

9.制做模具明细表(清单)或摆放区域看板.

九.喷剂的使用与治理

注塑生产中所用的喷剂要紧有:脱模剂、防锈剂、顶针油、胶渍清除剂、模具清洗剂等,对所有的喷剂应做好使用与治理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紧治理如下:

1.对喷剂的种类、性能、用途应予以规定.

2.做好喷剂的用量、操作方法及使用范畴的培训工作.

3.喷剂需摆放在指定的地点(通风、环境温度、防火等).

4.制订喷剂的领用记录及空瓶的回收治理规定(详情请参见附页中的内容).

十.注塑车间安全生产治理

1.制订“注塑部职员安全守则”及“上落模人员安全守则”.

2.制订注塑机、碎料机、机械手、周边设备、工装夹具、模具、刀具、风扇、吊机、唧车、火枪、喷剂的安全使用治理规定.

3.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宣传工作(张贴安全标语).

5.做好安全标识、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生产治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排除安全隐患.

6.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工作,并进行考试.

7.做好注塑车间的防火工作,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8.张贴注塑车间安全走火图及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合/检查与治理工作(详细内容见“注塑车间安全生产治理”教材).

十一.急件生产的治理

1.做好“急件”产品的机台安排要求.

2.加强“急件”模具的使用/保养工作(严禁压模).

3.提早做好“急件”生产预备工作.

4.加强“急件”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操纵.

5.制订“急件”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机器、品质专门问题应急处理的规定.

6.机位上挂“急件牌”,并规定出每小时或单班的产量.

7.做好“急件”产品的标识、存放与治理(分区)工作.

8.“急件”生产应优先安排熟手工人,实行轮番开机.

9.采取有效措施短注塑周期时刻,以提高急件产量.

10.做好急件生产过程中的巡查及交接班工作.

十二.工具/辅料的治理

1.做好工具/辅料的领用记录工作.

2.实行工具领用者负责制(丢失赔偿).

3.工具/辅料需定期清点,及时发觉差异.

4.制订工具/辅料的交接治理规定.

5.制做工具/辅料存放柜(加锁).

6.易耗品需“以旧换新”,并要进行检查/确认.

十三.样板/文件资料的治理

1.做好样板/文件资料的分类、标识与存入工作.

2.做好样板/文件资料(注塑工艺卡、作业指导书、报表)的领用记录工作.

3.列出样板/文件资料清单(列表).

4.做好样板/文件资料的发放/回收工作.

5.制订样板/文件资料的治理规定(建议设专人治理).

十四.上落模工具及套筒的治理

上模工具要分组配置,实行领用登记制度,防止丢失.否则,会阻碍上落模的工作效率,延误生产时刻;上模工具应一次到位,制做上落模工具专用车,减少查找工具的时刻.

假如上模技工对打码仔螺丝的力度掌控不当,套筒的长度过长或用力过猛,针对造成注塑机前后模板螺丝孔严峻滑牙,对模具安装带来困难并存在安全检查隐患.因此,对套筒的长度需加以限制与治理,依照码仔螺丝直径的大小来合理使用不同长度的套筒.

M12、M14螺丝,适宜用L=25~30CM

M16螺丝,适宜用L=30~35CM

M18螺丝,适宜用L=35~40CM

M20螺丝,适宜用L=40~45CM

M24螺丝,适宜用L=45~50CM

十五.注塑车间的看板治理

看板治理的作用:

A:节约时刻,一目了然.

B:方便查寻,提高效率.

C:把握趋势,及时发觉发觉问题.

D:生产信息公布化,减少工作遗忘.

E:操纵生产过剩所造成的白费.

F.目视治理的工具,便于跟进.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作用: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生产打算安排,以便跟进生产进度。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作用:随时把握生产进度及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形。

(三)每月生产效率看板

作用:了解本月生产效率走势和和制程操纵状况。

(四)每月胶件合格率看板

作用:了解本月注塑的质量走势,以便分析缘故。

(五)每日配料看板

作用:方便配料,防止用错色粉、配错料或配多料。

(六)注塑部机位看板

机位看板的作用:

A.让与生产有关的人员及时了解各机台的生产安排及生产要求。

B.随时了解每台机各班的生产状况(如:数量、质量及故障等)。

C.让每一位职员都关怀生产状况,把握生产进。

D.防止显现欠单落模或超单生产现象。

E.防止相关人员配多料或送错料/加错料现象。

F.有和于机位人员安排、生产跟进及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G.便于新入厂职员熟悉生产状况及治理人员,显现问题及时找相关人员处理。

H.便于提早做好够数转模的预备工作。

做好“机位看板”的填写工作。

(七)注塑模具看板

(八)胶件良品与不良品看板

(九)水口料样品看板

(十)水口料进出仓看板

(十一)塑胶件品管看板

(十二)换模打算看板

(十三)生产记录看板

十六.注塑生产的量化治理

量化治理的作用:

A.用数据说话,客观性强。

B.工作绩效量化,易于实现科学治理。

C.有利于增强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D.能够激发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E.能够与过去比较,科学拟定新的工作目标。

F.有利于分析分析问题缘故,提出改善措施。

1.注塑生产效率(≥90%)

生产等效机时

生产效率=————————×100%

实际生产总机时

此指标考核生产制程操纵好坏及工作效率,反映出技术水平、生产的稳固性。

2.原料使用率(≥97%)

入仓胶件总重量

原料使用率=————————×100%

生产领用原料总重量

此指标考核注塑生产中原料损耗情形,反映出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原料使用操纵的好坏。

3.胶件批次合格率(≥98%)

IPQC检验OK的批次数量

胶件批次合格率=————————————×100%

注塑部交检批次总数量

此指标考核模具质量和胶件不良率,反映出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技术治理水平及产品质量的操纵状况。

4.机器使用率(稼动率)(≥86%)

注塑机实际生产时刻

机器使用率=——————————×100%

理论上应生产的时刻

此指标考核注塑机停产时刻的多少,反映出机器/模具保养工作的好坏及治理工作是否到位。

5.注塑件准时入库率(≥98.5%)

注塑件按期入仓数量

注塑件准时入库率=——————————×100%

生产排期总数量

此指标考核注塑生产打算安排、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胶件入仓的准时性,反映出生产安排、生产效率跟进力度的状况。

6.模具损坏率(≤1%)

生产中模具损坏套数

模具损坏率=——————————×100%

投入生产的模具总套数

此指标考核模具的使用/保养工作是否做到位,反映出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技术水平和模具使用/保养意识的高低。

7.年人均有效生产时刻(≥2800小时/人.年)

年总生产等效机时

年人均有效生产时刻=——————————

年平均人数

此指标考核注塑车间机位人手的操纵状况,反映出模具的改善成效和注塑IE的提升能力。

8.延误交期率(≤0.5%)

延误交期批次数

延误交期率=——————————×100%

总交货批次数

此指标考核胶件延误交期次数的情形,反映出各部门工作的和谐性、生产进度的跟进成效和注塑部整体运作治理的好坏.

10.上落模时刻(小时/套)

大模:1.5小时中模:1.0小时小模:45分钟

此指标考核上模工/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反映出上落模前的预备工作是否到位及调机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

11.安全意外事故(0次)

此指标考核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注塑部对各级职员安全生产培训/现场安全生产治理的状况,反映出责任部门对安全检查生产治理的重视程度及操纵力度.

十七.注塑部机位应有的文件资料

1.注塑机位职员“作业指导书”。

2.注塑机操作指导书。

3.注塑件品质标准书。

4.标准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5.注塑工艺条件更换记录表。

6.注塑机/模具保养记录表。

7.品管人员胶件巡检记录表。

8.机位生产记录表。

9.机位样板(如:确认OK签板、试装板、颜色板、缺陷限度样板、问题样板、加工部位样板等)。

10.机位看板和状态牌(包括急件牌)。

十八.注塑部产品质量的治理

1.产品开啤时调机人员需自检,自己认为OK后再开送检单(附样品)给品管部确认。2.坚持“三不”原则,即没有“机位作业指导书”、“注塑工艺条件表”、“胶件质量标准表”及品管部末确认不进行批量生产。

3.注塑生产过程中需有:产品确认OK板、缺陷限度样板、颜色板、问题样板、加工部位样板、试装样板及不良品样板等。

4.“优质产品是生产制造和治理出来的”,注塑部各级治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员均需增强品质意识,加强生产过程操纵,做好注塑件质量的自检、巡检工作,对比客户确认的样板加工生产。

5.做好注塑部现场摆放不良品、合格品、待检品、待加工品区域的规划工作,不同品质状态的胶件要标识清晰,并分类/分区摆放,防止纷乱。

6.对注塑生产过程中显现的品质问题应及时分析缘故/积极处理,每套模具够数落模时,要检讨产品质量及模具状况,并留取样板予以修理,力求连续改善。

7.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品质培训和技能培训工作,产品质量优劣决定于每个岗位、每个细节、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的好坏。

8.做好交接班时的品质交接工作,确保下一班不重复上一班生产中所显现的品质问题,并搞好胶件的包装、存放和治理工作。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十九.注塑部要紧的治理制度

A.注塑部职员守则

1.严格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和本部门各项工作守则及规定。

2.任何人必须绝对服从上司的工作安排,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不得顶撞上司,讨价还价或马虎了事。

3.严禁在车间内吸烟、玩火及酒后上班。

4.所有职员必须提早10分钟上班,搞好交接班工作。

5.上班时刻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准擅离工作岗位,不准打瞌睡、吃零食、与他人谈天、看报纸,看玩手机或做与工作无关的情况。

6.严禁非调机人员擅自调机或随意改变注塑工艺参数。

7.检修机器、模具时,严禁任何人按动机器上的按钮。

8.遵守本部门上、下班作息时刻制度,有事需先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9.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注塑部各项安全生产治理制度和“职员安全守则”,严禁违章操作,确保生产安全。10.爱护车间内环境卫生,一切物品(如:胶箱、工具、产品及原料等)均需按规定的地点整齐,不得乱放,保持过道畅通。

11.爱惜分司财物、不得人为损坏机器设备、设备、工具、产品及胶箱等。12.搞好“7S”工作,保持机器设备、工作台面地面及工用具的清洁,严禁在机身或墙壁上乱涂乱画。

13.工作中若发觉产品质量、设备及模具显现问题时,应赶忙停机,并通知有关技术/治理人员处理。

14.做到文明生产,严禁在车间内有骂人、争吵或打架现象。

15.团结互助、热爱集体、齐心协力搞好注塑部的各项工作。

16.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分司以后进展的需要。

B.注塑部职员安全守则

1.每个人都要熟悉自己工作区域(所有机房)的走火示意图、安全通道、消防报警系统标志/功能及走火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消防常识,记住厂内/外的火警号码。当有火险意外需要疏散时,要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

2.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安全意识。

3.任何人不熟悉电器设备/注塑机的性能状态、操作方法/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时,不得使用(操作)电器设备/注塑机,以防显现安全意外。

4.严禁在机房内吸烟、玩火,无关人员不得使用石油气火枪。

5.使用火枪时,火焰不准朝向人、易燃物品(如:包装材料、脱模剂、防锈油、顶针油、洗模水等)、机器设备、原料等,并做到不用时赶忙关闭气阀,将石油气罐送到指定的地点妥善保管好,以防漏气,造成意外。

6.爱护消防器材,严禁损坏消防器具。如无需要,任何人不得动用消防器材(警报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等)。

7.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在灭火器、消防栓、电铃、操纵电箱/电闸下面(红线区域)禁止堆放物品。

8.不得用湿手接触电器设备开关、电源插座等,禁止拨动运转中的电风扇,以防触电或弄伤手指。

9.液态罐装容器(脱模剂、洗模水、顶针油布、防锈剂及石油气等)严禁敲击和接近热源(如:火焰、高温熔胶及加热炮筒等),以免引起爆炸。

10.严禁在拆下安全门及安全防护罩的情形下开机操作或生产啤货。

11.每天上班时需检查安全门咭制是否正常?若发觉安全爱护装置专门或有故障失效时,必须停机,挂警示牌,并通知IE部相关人员来检修。

12.成品/水口箱、包装物品、原料等不要堆放过高。拉运时需小心,速度不要过快,防止撞到人或倒下伤人。

13.不得攀附唧车滑行,以防摔到伤自己、撞伤他人及撞坏机器设备。

14.严禁用手触摸高温炮筒、热的熔胶或用手试探发热圈是否发热。不得用脚踩在炮筒上或防护罩上,以防烫伤手脚或触电。

15.严禁用刀片、尖锐器具、火枪等跟他人嘻闹/开玩笑。批峰时,注意拿产品和刀具的方式、位置、方向,用力不要过猛,以防批伤手指。

16.注塑机工作时,不准将手从机器的上方伸入注塑机两安全门之间的区域和防护罩内。严禁伸手触摸机器移动部位(如:调模齿轮、机铰、导轨、滑槽、锁模机构、螺杆移动/转动部位等处),以免夹伤手指。

17.注塑机运行时,不得在滑动部位涂润滑油脂或清理机台的料粒、异物等。炮台移动时,不得清理料斗或加料,确保安全。

18.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之要求去进行机器/设备的操作,确保人、模具、机器的安全。

19.检修机器/模具或取出粘模产品、清理模具、拆卸模具、冷却管及润滑机器时,必须将操作掣打到“切”位置,并关掉油泵马达电源(红色急停掣),挂上“禁止启动油泵马达”的警告牌。现在严禁任何人启动电源,触动其它按键,以防机器安全爱护装置失灵,而发生意外。

20.任何人严禁站在工作中的吊机下方,不得从模具吊起的下面通过或停留。当清机洗炮或对空注射时,不准站在射嘴前方或走近射嘴旁。

21.不得拆卸机器上的安全门、防护板用炮筒上的防护罩(如因检修/清理机器需要而拆下时,工作终止后应及时将其装回。

22.上加料梯时需小心,防止脚落空或滑下摔倒。爬高作业(如:处理空中设备故障时),一定要有两人在场,一人扶稳梯子,另一人爬梯,爬梯者则要系紧安全带。

23.不得穿拖鞋上班,地面上的料粒、油污需及时清理,防止滑倒跌伤。

24.当显现水管/油管爆裂、机器动作专门或火警时,应赶忙按下“紧急停止掣”停机,并通知相关治理人员处理。

25.不要用手去拉/摸工作中的高压油管,当高压油喉接头处滴/漏油时,切勿用手去阻止管路或接头处的漏油,以免喉管松脱,高压油射现伤人。

26.当发热圈线头松脱或感受机身有电时,勿用手去接触,应赶忙关掉电源。27.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意外情形的能力。

C.注塑部产品质量操纵要求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优质产品是生产制造和治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目标是品质优异,客户中意,一次成型合格率达98%以上。要达到上述目标,全体职员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并按如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1.产品开啤时,需参照“成型工艺记录表”内的工艺参数调机,开啤样板需经

QC检查确认OK板后,方可批量生产。

2.操作工开机前必须向治理人员或品检人员问清晰有关产品开机要求、质量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留意事项,严禁在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形下开机操作。

3.新工人上班或转班啤新产品时,领班/组长和品检人员必须向操作工讲清晰其产品质量标准、开机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4.操作工开机时必须严格按机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和操纵产品质量,不得将不合格流入成品箱中。

5.生产过程中,注塑领班/组长每3小时必须认真认真地检查一次产品质量(如:外观、结构、颜色等)。

6.操作工需按要求对每啤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每30分钟对比一次机位OK 样板,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留意是否有断柱、盲孔、缺胶等不良现象,发觉问题应赶忙停机通知治理人员改善。

7.保持工作台面洁净整洁,产品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表面朝上摆放(不可倒置)于台面上,且工作台上不可堆积过多产品。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时需小心操作,勿让产品碰到模具上或产品互相碰撞,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8.严格按包装资料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与摆放,并注意入箱方式和包装数量,防止擦伤、碰伤产品和受压变形。

9.剪水口、批披峰时需小心操作,水口位应剪平,勿剪伤或批伤产品。产品周边轻微披峰用铜棒或顶针杆滚压毛边,用力不可过大,且要平均一致,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10.生产过程中若发觉正品内有不良品时,应予以分开摆放(隔开),并标识清晰,领班/组长需及时安排人手对其进行返工处理。

11.治理人员及操作工均需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员需将产品质量要求、操作方式、包装要求及当班显现的问题和留意事项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晰,接班人员应主动向交班人员问清晰有关情形。

12.因工作失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需返工的,由当班治理人员及有关操作工下班后自行处理。

13.严格按要求使用夹具(不可随意调整夹具高度),定时检查夹具定位情形和使用成效,留意产品是否变形?并注意产品摆在夹具中的位置和受力情形。14.努力熟悉胶件质量标准和加工要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积极参加有关品质培训和操作和操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D.白色或透亮胶件黑点问题的操纵措施

为严格操纵塑胶件表面黑点,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料和人工白费,降低成本,现制定预防措施如下:

1.打料或混料前应将打料机或混料机内的剩料或粉尘完全清理洁净后,才能开机打料或混料。

2.打料时,若发觉有被污染或有黑点的水口料之废品,必须挑出来经处理后(如:清洁油污、气枪吹掉灰尘等),才能打碎,严禁打错料、打混料。

3.所有打好或混好的料,装入料袋后,必须及时将料袋口封存严并做好标识。4.所有装料的胶袋或加料的工具必须完全清理洁净。

5.保持打料、混料场所清洁无尘,混料机需随时盖好盖子,下料后料闸口处的料应及时清理洁净,并关好料闸。

6.机位烘料桶必须清理洁净,进风口需用防尘布包住,防止灰尘进入烘料桶内。7.加料前需先将料袋别处及底部的灰尘清理洁净,方可加料,加料后若料袋中剩有原料,应及时将料袋口封好。

8.料斗中的料不准加得太满,并要随时盖严料斗盖,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料斗中。

9.将水口胶桶(箱)内的异物和灰尘清理洁净后,方可装水口料或废品。10.开啤调机时,严禁用脏手去拿产品及水口,必须戴上洁净手套去拿。11.有油污或黑点的产品及水口料,必须与洁净废品或水口料分开摆放,严禁混装在一起。

12.所有被污染或黑点多的不良产品(包括水口料)必须做黑色料或废料处理,较大胶件中的黑点应用刀挑出,才能放入水口桶中。

13.水口料或废品(包括产品)落在地面上时,应及时拣起来并将其擦洁净(或吹洁净),严禁任何人将被污染(黑点多)的水口料或产品扔进洁净的水口胶桶中。

14.水口或废品满一筐/桶时,应及时拉到水口房碎成水口料,来不及粉碎时,应盖上塑料薄膜袋。

15.做好开机/停机时的清机、洗炮工作,防止料筒中原料因料温过高或受热时刻过长而显现碳化现象。

E.机位水口料的操纵措施

目前,专门多注塑部未对机位水口料进行严格操纵与治理,既缺乏检查/监督,又无治理处罚措施。甚至一些职员将盛装水口料的胶桶视为“垃圾桶”,任何东西都往里面扔,胶桶中常有不同原料产品的水口、胶头、碎布、废纸、喉管、水口剪、刀片、螺丝批、铜喉嘴、生力布、油污的胶件、烧焦的胶头等异物。

为防止水口污染和碎料时损坏刀片,杜绝回用水口料中有异物,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必需按以下要求去操纵:

1.盛装水口料的胶桶使用前需检查一下,如有油污、灰尘、异物等应清理洁净。2.盛装水口料的胶桶需分类使用,新胶桶专用于剩装透亮或白色产品的水口。3.严禁向盛装水口料的胶桶中扔异物(如:不同色/不同料的胶件或水口、纸片、污染的胶头及五金工具等)。

4.接班时机位啤工、技工、组长均需检查确认机位水口料中是否有异物。5.生产过程中机位啤工、技工、组长、助理员(班长)、领班等均需严格操纵水口料、防止水口料污染或混有杂物。

6.各级治理人员平常巡机时均需检查机位水口料胶桶中是否有异物、发觉问题及时调查产生的缘故,并追查相关人员之责任。

7.胶桶装满水口料/废品时,需贴上标签(标识纸),注明日期、班别、机台及原料/色粉编号,以便发觉问题时,能追查相关人员之责任。

8.水口房人员需对生产过程中机位水口料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处理。9.碎料人员在碎料前需认真检查水口料中是否有异物(如:不同料的产品/水口、胶头、碎布、纸片及五金工具等),水口料中若有异物,必须及时查明责任人并上报处理。

F.水口料添加比例的规定

1.透亮产品之水口料不可回用(只能做为它用)。

2.结构简单(无扣脚、无螺丝柱)的内装件可用全水口料啤。

3.结构较复杂且需受力的内装件,可加30%左右的水口料(需检测其强度)。4.外观要求较高、结构复杂的产品,最好不加水口料,最多可考虑加25%以内的水口料。

5.外观要求一样,结构较简单且非受力的产品,可加50%左右的水口料。

6.白色产品要视水口料洁净情形来添加(最好不加),无黑点的水口料在结构简单的产品中可加25%,复杂结构的白色产品加15%的水口料。

7.水口料的添加要视产品的功能、作用、受力情形及外观要求而定。

8.添加水口料的比例超过40%时,必须交样板给品管部测试强度和功能,并检查颜色是否一致。

9.能够添加水口料的产品,在啤货过程中(开始一个班生产的产品用全原料外),所加入的水口料用量应平均一致,幸免添加的水口料量忽多忽少,阻碍产品质量的稳固性。

10.严禁随意添加水口料或更换水口料比例。

11.改变水口料添加的比例时,必须通过工程部门批准,品管部确认。12.已被污染(含有其它颜色、原料或黑点、油污)的水口料严禁加入浅色料中啤货。

G.注塑部治理人员巡机工作内容

为了搞好对生产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工作,加大各项治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度,规范各级职员的工作行为,发觉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各级治理人员/技术人员巡机工作内容如下:

1.巡查安全生产治理制度在实际中执行情形。

2.巡查生产现场及各机台周边的“6S”状况。

3.巡查各机台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机器、原料的使用情形(是否有专门现象)。4.巡查各机台生产的胶件品质状况和产品包装情形。

5.巡查各机台水口料桶中的废品量多少及桶内有无异物(废胶头、不同料的产品或水口、碎布、刀片及五金工具等)。

6.巡查各机台产品的后加工情形(后加工量大小、加工方法、效率及是否能够不加工)。

7.巡查各机台的人手安排情形(人手安排是否合理、的无大量积压、是否能够再减少人手)。

8.巡查生产现场职员的劳动纪律状况及穿工衣、戴厂牌情形。

9.巡查各机台产品的摆放情形(摆放方式是否正确、是否会造成胶件擦花)。10.检查上/落模、拆卸喷嘴/螺杆、清理料斗/加料及清机/洗炮过程中的操作情形(操作是否正确、有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现象)。

11.查模具开/合动作、顶针动作、产品脱模情形(顶针是否太长、顶出次数是否过多、开/合模动作是否合理)。

12.检查机房内的一切物品(纸箱、胶箱、吊车、包装材料、半成品、工具、周边设备等)的摆放情形(摆放是否定位整齐、过道是否堵塞)。

13.专门跟进急单生产进度的完成情形。

14.巡查机器/模具的保养状况及周边设备的运行情形。

15.巡查机位水口料满后是否及时拉走,烘料桶是否及时加料(有无缺料现象)。

16.巡查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情形(分析其产生缘故,提出改善措施)。

17.巡查各级职员的交接班工作情形。

18.巡查各相关报表/数据记录的填写(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19.巡查生产现场、安全检查通道、机台邻近的电闸通道是否畅通。

H.注塑部领班/组长交接班工作内容

目的:搞好注塑部日夜班的交接工作,防止因交接不清晰而显现生产问题。1.每天需提早10分钟时刻上班,巡机做交接班工作(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接)。2.交接急件生产的机台运作情形及生产数量之要求。

3.交接每台机的产量及订单生产的完成情形(在下一班是否够数)。

4.交接上一班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模具/机器显现的专门情形。

5.交接每台机啤货时所需人手情形及使用的工装夹具情形。

6.交接每台机的产量质量状况(产品质量要求、后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7.交接每台机的周边设备运行状况(如:模温机、冻水机、吸料机、机械手、变频器、烘料桶等)。

8.交接并检查机台邻近及生产现场的“5S”情形。

9.交接每台机生产过程中的调机情形及专门的工艺条件要求。

10.交接公司或部门下达的新规定、新的工作要求及新的质量标准等。11.交接生产所需的工具、包装材料、辅助物料等事宜。

12.交接本班生产过程中显现的品质不良情形(如:不良现象、产生缘故、处理过程及改善方法等)。

13.交接上一班生产的产品被IPQC&QA退货情形(缘故、数量)及是否需要下一班跟进处理。

14.检查并交接机位水口料的情形(如:机位水口料桶中是否有不同料的胶件、五金工具、碎布、纸等异物)。

15.交接上一班生产时显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及注意事项。

16.做好书面交接记录及签字确认工作。

I.注塑部职员交接班工作内容

1.接班职员需提早十分钟上班,到机位做好接班的预备工作。

2.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讲清当班生产的数量、显现的专门现象、胶件品质问题、产品的加工要求、质量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3.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晰订单的完成情形,所用的工具(包括夹具)的操作方法。

4.接班职员需主动向交接人员问清晰有关品质标准、生产数量、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5.接班职员需检查上一班人员的“5S”情形和机位水口料的操纵状况。

其它方面的治理制度有:注塑部职员违规处罚条例、胶件粘模的处理规定、注塑技术/治理人员升职制度/注塑部各级职员入职条件、注塑模具使用/爱护/保养守则、注塑部绩效考核方案、上落模人员安全守则及安全生产

责任书等。

二十.注塑部要紧工作流程

A.生产流程:

工作流程是各工序/岗位人职员作的程序。假如注塑部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一个正确的流程,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按流程去做事,就会少走弯路,减少问题的发生。注塑部工作岗位多,若没有工作流程,大伙儿做事都专门盲目,乱而无序,如此就一定会出专门多问题。确保注塑部正常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B.注塑部试模工作流程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C.注塑机开啤流程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D.注塑部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员工培训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50页)
相关文档
  • 注塑车间员工培训

  • 注塑车间管理制度

  • 注塑车间车间管理制度

  • 车间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 客服部新员工培训

  • 注塑车间品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