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道路与桥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1道路平面设计...................................................1

1.1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1

1.2线形设计....................................................2

1.3路线方案确定..............................................2

1.3.1选线步骤与方法.............................................2

1.3.2路线的方案比选..............................3

1.3.3路线方案的试算.......................................3

1.3.4方案比选.......................................5

1.4被选方案精确计算........................................5 1.4.1方位角的计算...............................................5

1.4.2平曲线要素计算....................................6

1.4.3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7

1.4.4平曲线内设计计算(切线支距法).............................8 2纵断面设计.............................................10

2.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0

2.1.1最大纵坡.........................................10 2.1.2最小纵坡..........................................10

2.1.3坡长....................................................10

2.1.4合成坡度.............................................11

2.1.5竖曲线半径及长度.........................................11 2.2纵断面设计注意问...................................12 2.3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13

2.4纵断面设计步骤...................................14 2.5高程计算.................................................14 2.6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15 2.6.1坡度计算..........................................15

2.6.2公路竖曲线要素计算..................................15

2.6.3计算高程..................................17 3横断面设计................................18 3.1路幅构成................................18 3.2加宽计算................................18 3.3超高计算................................19 3.4横断面地面线绘制................................21 3.5视距验算............. (21)

3.6填挖面积计算........................ (22)

3.7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22

结束语.......................................................23 参考文献.................................................24

1、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形的设计主要是确定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的长度等。确定过程中:应保证平面线形连续顺适,保持各平面线形指标的协调、均衡,而且要与地形相适应和满足车辆行驶舒适的要求。

(1)路线的交点主要确定路线的具体走向位置,因此其位置的确定非常重要,必要时应做相应的比较方案进行比选,保证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工程量小。

(2)曲线和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首先在满足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前提下,初步拟定其长度,然后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可以根据切线公式(2.1)或外距公式(2.2)反算:

()tan 2

T R p q α

=+?+(2.1)

()2

E R p Sec

R α

=+?-(2.2)

在确定s L R 、以后就计算各曲线要素,推算各主点里程及交点的里程桩号。最后由平面设计的成果可以得到直线曲线及转交表。

(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4)公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直线作为使用最广泛的平面线性,在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使用,该地区的新建三级公路,所经区域为平原区,本设计在平原区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以争取较好的线形为目的,同时注意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6V ,即360米;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2V ,即120米。

1.1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有:

(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本设计地区部分地势开阔,处于平原微丘区,路线直捷顺适,在平面线形三要素中直线所占比例较大。在设计路线中间地段,路线多弯,曲线所占比例较大。路线与地形相适应,既是美学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片面强调路线要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或人为规定三者的比例都是错误的。

(2)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计算行车速度≥60Km/h 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计算行

车速度越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越应周全。本路线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在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平面线形与纵断面设计相适应,尽量做到了“平包竖”。

(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为使一条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应注意各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在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本设计中未曾出现长直线以及高低标准的过渡。

(4)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

连续急弯的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在设计中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的直线或回旋线。

(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纵来不及调整。缓和曲线的长度不能小于该级公路对其最小长度的规定,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也最好有大于3s的行程。当条件受限制时,可将缓和曲线在曲率相等处直接连接,此时圆曲线长度为0。路线转角过小,即使设置了较大的半径也容易把曲线长看成比实际的要短,造成急转弯的错觉。这种倾向转角越小越显着,以致造成驾驶者枉作减速转弯的操作。一般认为, ≤7°应属小转角弯道。在本设计中平曲线长度都已符合规范规定,也不存在小偏角问题。

1.2线形设计

路线的平面设计所确定的几何元素以设计行车速度为主要依据。本路段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为了实现行连续、协调,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之比尽量在1:1:1~1:2:1之间。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45米。

所选设计路线共有2个交点,为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在圆曲线半径的选择过程中尽量选取较大的半径。当地形限制较严时方可采用极限。本设计中偏角均大于7°,不存在小偏角问题。

1.3路线方案确定

1.3.1选线步骤与方法

(1)全面布局(路线方案选择):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工作通常是在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上从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2) 逐段安排(加密控制点):是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

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路线布局一般应该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 具体定线:有了上述路线轮廓即可进行具体定线,根据地形平坦与复杂程度不同,可分别采取现场直接插点定线和放坡定点的方法,插出一系列的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特别是那些控制较严的点位)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即为路线的转角点。随后拟定出曲线的半径,至此定线工作基本完成。

1.3.2路线的方案比选

道路做为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性构造物。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但影响选线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有的互相矛盾,有的又相互制约,各因素在不同的场合重要程度也不相同,不可能一次就找出理想方案来,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反复比选来确定最佳路线。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是最根本的问题。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起到应有作用。

1.3.3路线方案的试算 方案I :

初估算圆曲线要素值:

1JD :29a =o 250R m =55s l m =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

27.492q m

=

切线长:()tan

92.2702

T R p q a

=++= 缓和曲线角:180 6.312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181.435180

o S R

L l m p a b =-?=o

缓和曲线:圆曲线=55:71.435=1:1.3(满足要求)

2JD :60a =o 150R m =60s l m =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

29.96q m

=

切线长:()tan

2

T R p q a

=++

缓和曲线角:18011.460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217.026180

o S R

L L m p a b =-?=o

缓和曲线:圆曲线=60:97.026=1:1.62

校核1JD 与2JD 之间的直线距离:300-T 1-T 2=91.113>80(满足要求) 方案I 路线总长为:1388m 路线延长系数:1.08 方案II :初估算圆曲线要素值

1JD :81a =o 120R m =70s l m =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34.900q m

=

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18016.723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219.561180

o S R

L l m p a b =-?=o

2JD :75a =o 120R m =70s l m =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34.900q m

=

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18016.732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207.000180

o S R

L l m p a b =-?=o

缓和曲线:圆曲线=70:87=1:1.24(满足)

校核JD1与JD2之间距离D=390-T 1-T 2=122.882(满足要求) 方案II 路线总长:1546m 路线延长系数:1.20 1.3.4方案比选如1.1表

表1.1方案指标比较表

由表中可见方案I 优于方案II ,因此最终选择方案I 。

1.4被选方案精确计算

1.4.1方位角的计算 对于方案一

起点A 坐标:N(X)=7384E(Y)=7440

1JD 坐标:N(X)=6830E(Y)=7725

2JD 坐标:N(X)=6660E(Y)=7974 终点B 坐标:N(X)=6200E(Y)=7933

象限角2121

arctan arctan Y Y DY

DX X X b -==-

A ~1JD : 象限角

127.2b ×

=o 第二象限 方位角 1180152.267q b =-=o o

1JD ~2JD :

象限角 2arctan

55.5DY

DX

b ×==o 第二象限 方位角 2180124.5q b ×

=-=o o

2JD ~B 段

象限角 3arctan

5.1DY

DX

b ==o 第二象限 方位角 33180185.1q b =+=o o

转角12128.3a q q =-=o

1.4.2平曲线要素计算

1JD 的计算

R=250LS=55ma=28.3o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3

s 2

27.4892240R S

l l q m =-= 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180 6.306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178.417180

o S R

L l p a b =-?=o

超距:2 2.871D T L m =-= JD2的计算

=60.3o 150R m =60s l m =

圆曲线的内移值:

切线增长值:3

s 2

29.9602240R S

l l q m =-= 切线长:

缓和曲线角:18011.4652S o l R b p

=

?o

o

平曲线长度:(2)2219.093180o S R

L l m p a b =-?=o

超距:218.007D T L m =-=

1JD 与2JD 之间的距离:D=301.498m 直线段的长度D-T 1-T 2=99.093m 符合要求

JD 1:缓和曲线:圆曲线=1:1.244 JD 2;缓和曲线:圆曲线=1:1.652 符合要求

1.4.3平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JD 1的桩号K0+623.010

校核:0623.0112

D

JD QZ K =+=+

校核无误。 2JD 的计算

2JD 的桩号为K0+921.637

校核:0921.6382

D

JD QZ K =+=+

校核无误。

1.4.4平曲线内设计计算(切线支距法)

在缓和曲线上以ZH点为坐标系原点,建立坐标系XOY 在圆曲线上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2: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2.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2.1.1最大纵坡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_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06)规定,三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7%。公路的纵坡不应小于0.3%,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或长路堑路段,采用平坡或小于0.3%的纵坡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纵坡的长度不应小于120米。当坡度为7%时,最大坡长为500米。

表2.1最大纵坡

2.1.2最小纵坡

在长路堑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为满足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并做好纵、横断面的排水设计。 2.1.3坡长

表2.2最小坡长

表2.3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2.1.4合成坡度

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最大坡度既不是纵坡方向,也不是横坡方向,而是两者组合成的流水线方向。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上安全而顺适的运行。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10%。当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后,应检查合成坡度,如果超过最大允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小纵坡或加大平曲线半径以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

允许合成纵坡值见下表:

表2.4允许合成纵坡值

2.1.5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表2.5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

表2.6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

2.2纵断面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设置回头曲线地段,拉坡时应按回头曲线技术标准先定出该地段的纵坡,然后从两端接坡,应注意在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2)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桥头两端竖曲线的起、终点应设在桥头10m以外。

(3)小桥涵允许设在斜坡地段或竖曲线上,为保证行车平顺,应尽量避免在小桥涵处出现“驼峰式”纵坡。

(4)注意平面交叉口纵坡及两端接线要求。道路与道路交叉时,一般宜设在水平地段,其长度应不小于最短坡长规定。两端接线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不大于5%。

(5)拉坡时如受“控制点”或“经济点”制约,导致纵坡起伏过大,或土石方工程量太大,经调整仍难以解决时,可用纸上移线的方法修改原定纵坡线。

2.3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

表2.7线形组合特征及注意问题

2.4纵断面设计步骤:

(1)准备工作:在厘米绘图纸上,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

(2)标注控制点:如路线起、终点,越岭垭口,重要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3)试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指标、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变化,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的原则,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与取直,试定出若干直坡线。反复比较各种可能的方案,最后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且土石方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定试坡线,将坡度线延长交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

(4)调整: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等是否满足规定,平、纵组合是否适当,以及路线交叉、桥隧和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若有问题应进行调整。

(5)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作横断面设计图,检查是否出现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工程过大等情况,若有问题应调整。

(6)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逐段把直坡线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坡度值要求取到0.1%,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

(7)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8)计算各桩号处的填挖值:根据该桩号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确定。

2.5高程计算

直线段用50米整桩高程,曲线段用20米整桩高程根据地形图采用内差法计算,在厘米格坐标纸上,绘制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路线桩号,采用1:2000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地面高程,采用1:200的比例。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出地面线,具体结果见表2.8

表2.8桩号地面高程表

桩号

高程

(m)桩号高程(m)桩号

高程

(m)

K0+000 387.111 +640 392.960 +960 393.813 +100 386.800 +655.783 393.110 +962.180 393.784 +150 387.370 +660 393.212 +980 393.351 +200389.250 +680 393.429 K1+000 392.865 +250 392.519 +700 393.571 +20 392.263 +300 394.000 +710.783 393.484 +22.180 392.158 +350 392.667 +750 393.733 +50 390.900 +400 393.200 +800 393.800 +100 387.111 +450 393.524 +803.087 393.750 +150 388.429 +500 393.455 +820 393.444 +200 391.714 +532.366 393.647 +840 392.930 +250 392.519 +540 393.429 +860 392.923 +300 390.923 +560 393.385 +863.087 392.990 +350 389.333 +580 392.000 +880 393.231 +365.454 388.571

桩号

高程

(m)桩号高程(m)桩号

高程

(m)

+587.366 391.913 +900 393.827 +600 392.000 +912 394.261

+620 392.467 +920 394.308 +621.575 392.588 +940 394.242

2.6竖曲线要素及变坡点处设计高程计算2.6.1坡度计算:

坡度+=

高差

坡长

竖曲线类型:当1n n i i +-为正值时,为凹型竖曲线;

当1n n i i +-为负值时,为凸型竖曲线。

由厘米坐标纸上,经过反复试坡、调坡,根据土石方填挖大致平衡和道路设计规范中最小坡长等设计要求最后确定出变坡点: 变坡点1桩号:K0+250高程395m

变坡点2桩号:K0+620高程391m 变坡点3桩号:K0+920高程395m 变坡点4桩号:K1+150高程388m 坡度i 1=4.0%

i 2=-1.1% i 3=1.3% i 4=1.9% 2.6.2公路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点1:

桩号K0+250,高程为395m ,124.0%,1.1%i i ==-,竖曲线半径为R=2000m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类型为凸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102L R m ω==

切线长512

L

T m ==

外距2

0.6502T E m R

== 变坡点2:

桩号K0+620,高程为391m ,121.1%, 1.3%i i =-=,竖曲线半径为R=5800m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类型为凹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139.2L R m ω==

切线长69.62

L

T m ==

外距2

0.4182T E m R

== 变坡点3:

桩号K0+920,高程为395m ,121.3%,-3%i i ==,竖曲线半径为R=4500m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类型为凸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193.5L R m ω==

切线长96.752

L

T m ==

外距2

1.042T E m R

== 变坡点4:

桩号K1+150,高程为388m ,123%, 1.9%i i =-=,竖曲线半径为R=2000m 竖曲线要素计算

竖曲线类型为凹形竖曲线,则: 曲线长98L R m ω==

切线长492

L

T m ==

外距2

0.62T E m R

== 2.6.3计算设计高程 由110()H H T X i =--H=H 1±h H 1:任一点切线的高程 x :计算点到起点的距离 i 1:坡度

H:任一点的设计高程可得: 桩号K0+50处(直线段) x=-149

设计高程10()H H T X i =--=387m 其余各点见下表2.9

表2.9设计高程表

桩号

高程

(m )

桩号

高程(m )

桩号

高程

(m )

K0+000 385.000

+640 391.472 +960 393.442 +100 387.000 +655.783 391.563 +962.180 393.403 +150 389.000 +660 391.596 +980 393.050 +200

391.000 +680 391.788 K1+000 392.569 +250

393.000 +700

392.140 +20

391.900

+300 394.350 +710.783 392.280 +22.180 391.835 +350 394.450 +750 392.790 +50 391.000 +400 393.970 +800 393.440 +100 389.500 +450 393.420 +803.087 393.480 +150 389.600 +500 392.870 +820 393.700 +200 388.950 +532.366 392.320 +840 393.929 +250 389.900 +540 391.964 +860 394.070 +300 390.815 +560 391.880 +863.087 394.084 +350 391.800 +580 391.168 +880 394.122 +365.454

392.094 +587.366 391.516 +900 394.085 +600 391.477 +912 394.021 +620 391.432 +920 394.960 +621.575

391.418

+940

393.745

3横断面设计

3.1路幅构成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_2003)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06)规定:三级公路,40km/h ,选单幅双车道,车道宽度3.5m ,行车道宽度7.0m ,路拱横坡选2.0%,路肩横坡选3.0%,路肩宽度选0.75m,

3.2加宽计算

对于第一平曲线R=250可得圆曲线上加宽值0.8m 第二平曲线R=150全加宽为1.0 加宽

过渡段上由公式X

x L b b L

L X :任一点距过渡段起点的距离 L:加宽过渡段长度 b :圆曲线上全加宽

可得其余各桩号的加宽值见表3.1 表3.1加宽值

3.3超高计

对于第一平曲线

2

127h V i R

=-μ=0.017%

因为h i

2

127h V i R

=-μ=0.044i max =0.070则取i h =0.044

超高计算公式 在圆曲线上

外缘h c ()j j j h b i b B i ++ 中线'c h 2

j j h B b i i +

内缘''c h ()j j j h b i b b i -+ 在过渡段上

外缘h c ()()j j g j g j h c

x b i i b i b B i L ??-+++?? 中线'c h 2

j j g B

b i i +

2j j h c B x b i i L +

内缘''c h ()j j j x g b i b b i -+()

j j j x h c

x

b i b b i L -+ 其各桩号的超高值见下表3.2

3.4横断面地面线绘制

横断面地面线绘制:见附图。

地面控制点各点距离及高程见下表3.3

3.5视距验算

由于两个平曲线都属于Ls <S <L 。计算公式如下:

平曲线1:R=250,Ls=55,L=178.417,028.3α=,06.306β=,T S 40m =,会车视距为80m 。b 0.75,0.8j x b ==

计算得,h=3.151m 小于L 阻4.75m 满足视距要求。

平曲线2:R=150,Ls=60,L=219.903m ,060.3α=,011.465β=,T S 40m =

计算得,h=7.472m >L 阻=4.95m 。需要对周围岩石边坡进

行清除2.522m.

3.6填挖面积计算

采用积距法:i i F bh =

12n bh bh F bh ++---+=取b=0.2m

测1:200的里厘米格图纸上每一小格代表0.2ⅹ0.2=0.04㎡ 故查厘米格坐标纸小方格数可得:

K0+000桩:w A =18.4㎡

b 0.75, 1.0

j x b ==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要点

道路勘测设计2015 1、设计速度:是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又称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潜力)。 3、行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此时汽车眼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须安全距离 4、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避免设计成合法不合理的“台阶式”纵断面线形。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 6、横向力系数:用单位车重的横向力来衡量稳定性程度 7、合成坡度:由纵坡与横坡组合成的坡度。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9、临界车速:汽车稳定运行的极限最小速度。 10、临界标高:隧道造价和路线造价总和最小的过岭标高。 11、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

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2、部分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13、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 14、服务水平: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的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合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15、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平面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17、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18、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19、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 (1)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 (2)二三四级公路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 (4)在交通量不大的低等级公路上,对于不能保证会车视距的路段 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以防止碰车事故的发生。

公路工程心得体会及知识点概括

2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建设有着巨大的的影响。 3我国已修建的很多公路,但是技术等级不高,路容路况差且安全性较低,这些方面都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要想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应该大力发展高等级道路的修建。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大大缩短了两地的行车时间,更加有利于更好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而且新材料、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机械化的施工工艺也为高等级公路修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公路建设系统的完备性是最能够体验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加强公路建设,提高公路建设的应用效率。 5综上所述,公路建设不仅缩短了城市、城乡、乡乡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各地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对地区经济、沿线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局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公路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确保公路交通畅通无阻,为经济的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6.对道路工程的个人认识 通过老师上课讲解,我个人对于道路工程 有了深刻的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要合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要合理的运用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以及公路小桥涵等学科的只是,要融会贯通。这样才能都建造出及格的道路,供人们使用,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的去钻研知识,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 我国道路建设具有悠久发展史,道路工程历史源远流长。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工程结构物,有路线、构造物(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道路是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担负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在全社会交通网络中起着“结点”的作用。道路运输具有以下特点:①机动灵活,迅速直达,能迅速集中后分散货物,能做到迅速直达或门对门运输,不需中转,节约时间或费用,减少货损,经济效益高。②受地形、地物地质等的影响小,可延伸到山区、平原、城市、农村、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直到家庭。③适应性强,服务面广,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梳理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知识梳理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道路运输的作用(5点)。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公路:机动灵活、点对点 2.道路功能与分级 (1)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2)道路分级 公路分级分类标准——适应交通量(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高速、一级、二、三、四级(车速:最高120km/h,最低20km/h、路面宽度:3.75m,3m)城市道路分类:快速、主干、次干、支路 设计年限:20年(快速、主干)、15年(次干)、10年~15年(支路) 3.道路设计控制 (1)自然条件(地形决定选线条件):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指自然坡度在30以内,微丘地形指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 以下;山岭重丘地面自然坡度在200以上。 (2)交通特性 设计车辆分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设计车速: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技术标准最重要的指标——设计车速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大小关系:不一定 交通量:定义 设计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所有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大小顺序排列,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通行能力:基本(理想)〉,可能(实际)、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相关] (3)道路网与红线规划 公路网系统特性:1)集合性;2)关联性;3)目标性;4)适应性 公路网的典型结构形势:a)三角形;b)棋网形;c)并列形;d)放射形;e)扇形; f)树杈性;g)条形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a)方格网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称之为道路建筑红线或路幅宽度。 道路红线规划主要内容: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题目:某地区二级公路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工程5班 学号:051201530 学生姓名:聂宇 起讫日期: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19日 指导教师:阙云、方绪华职称:副教授、副教授

说明: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加页。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II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书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O一五年六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指导书 一、公路勘测设计程序与内容 修建一条公路首先必须进行勘测设计。勘测设计工作的依据是计划任务书。在任务书中,明确阐明该路的建设意义、技术等级、技术标准、基本走向、按几阶段进行测设、投资估算、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因此,在进行一条路线勘测设计时,首先必须明确任务书中各项规定,并按其执行。 公路勘测设计有一阶段和两阶段设计之分。 所谓一阶段设计,即首先进行踏勘,提出踏勘报告,经审批后,一次性现场实地定线,进行详细测量,收集公路设计所需全部外业资料,并进行内业设计工作,完成平、纵、横设计图及其他文件表格,经外业验收通过后,再进行深化设计,最后完成施工图、文件、编制预算文件,最后验收通过,交付施工单位施工。目前一般小型公路工程的测设采用一阶段设计。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为初步设计、第二阶段为施工图设计。纸上定线可作为初步设计进行,即在路线通过的走廊带内用航测或地区测量,绘制1:500、1:1000或1:2000的大比例地形图,在实地踏勘基础上,进行纸上定线,充分拟定若干条可行的路线走向,进行方案比选,经各种评估与数据分析,最后确定一条正线,在地形图上,充分发挥纸上定线的长处,确定平面线位置,编制桩号,计算坐标,然后进行一系列平、纵、横设计,完成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概算,报请上级审批。第二阶段,经审批后,将纸上所定路线按坐标放到实地去,并进行纵横断面测设,桥梁涵洞以及其他外业资料的测设与调查,据此,完成道路设计的各种施工图表文件,编制预算,经验收交付施工单位施工。一般高等级公路均作两阶段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纸上定线,进行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与横断面设计,具体内容由任务书规定。一般纸上定线具体内容如下: 1)依据任务书规定,在小比例地形图上(1/1000~1/5000)作方案比选,初步确定比较线长度,桥涵及其他人工构造物数量,土石方数量,估计造价,并从营运里程长短,营运时间等因素上加以比较,从中选一条正线。 2)在大比例地形图上(1/500~1/2000)依据具体地形,做平面线形设计,即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确定各平曲线要素,敷设桩号。 3)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计算路基设计表。 4)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5)进行桥梁涵洞布置,确定桥型长度涵洞孔径型式等。 6)进行挡土墙及其他人工构造物设计。 7)进行路面设计。 8)编制预(概)算。 在进行纸上定线,方案比选时必须首先到现场去进行踏勘,了解路线所经地带地形,桥位,土壤地质情况,工程难易程度,听取当地群众意见,但因条件所限,我们设计的纸上定线给予省略。 现就纸上定线中平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等需注意的问题加以叙述。 二、平面设计 在大比例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有着充分的自由,视野开阔,地形、地势、地物、河流、山脉等一目了然,所定路线可作多次修改,因此可以定出理想的线形来。 1、具体要求 1)、定路线要流畅顺适,线形优美,利于快速安全驾驶,满足技术标准各项规定,这是起码要求,在不显著增加工程量时,线形力求高标准。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知识点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1、设计车辆; 2、设计车速; 3、交通量; 4、通行能力 2、道路建筑界限(净空):1、净高(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竖向高度);2、净宽(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的满足的横向宽度)。 3、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1、纵向倾覆;2、纵向滑移;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道路设计应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为条件。) 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1、汽车在曲线行驶所产生的横向力(u横向力系数,ih横向超高坡度)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的大小。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 5、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汽车行驶在具有一定纵坡的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项弯道阻力。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 6、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7、直线(tangent)的特点:(1)路线短捷、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速、驾驶操作简单。(2)线形简单,容易测设。(3)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所以双车道的公路间隔适当处要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4)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时司机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在直线上夜间对向行车易产生眩光。(5)只能满足两个控制点的要求,难与地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8、圆曲线线形特征:(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比缓和曲线简便。(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3)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 9、圆曲线半径的确定:(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2)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3)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4)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5)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6)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用外距、切线长、曲线长、曲线上任意点线位、合成纵坡等控制条件反算,并结合标准综合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标准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标 准 教学单位土木与建筑工程系 所属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使用教材道路勘测与设计 编制时间2011年6月10日 教务处制

《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在掌握公路和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规划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熟练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专业计算软件进行室外路线勘察和室内文件编制。同时,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道路路线设计的新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路线勘察与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准确运用国家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规程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标准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单元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教学单元按照道路勘测的基本程序编排。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和设计程序认知、平面设计、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路线选线、路线定线、城市道路设计、排水设计、附属设施设计进行教学情境安排,各个教学情景均含有理论知识和学生应当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高度一致,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际设计任务的能力。 本课程后续安排有公路综合设计工作任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公里左右公路路线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有条件时应结合实际地形条件选定综合设计),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现场参观、理论授课、单元工作任务单、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及内容,能够合理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独立地对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进行设计,并掌握道路外业勘测的程序及内容。 1、能力目标:

道路勘测实习心得体会

道路勘测实习心得 道路勘测实习是我们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让我们了解道路分类、规划、组成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道路勘测设计级其他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 1.道路勘测实习的分组,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2.实地参加公里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等实地道路勘测设计,并掌握个作业组的基本操作。 3.路线布局的基本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的道路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线性的运用和测设。 两周的道路勘测实习在时间的催促下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少许经验,使我学到了蛮多实践知识的。 一次道路勘测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会数据处理而且基本懂得仪器的操作。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例如: (1)立尺时,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合适的位置。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合理的位置上,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 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都做得很起劲,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道路勘测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总之,差不多一周的测量生活让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新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Survey and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 课程编号:1502E63W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教材选用:杨少伟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总学时:52 学时理论学时:52 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课程设计:有 学分: 3 学分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前导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桥涵水文土木工程概论 后续课程:

2教学定位 2.1能力培养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 养,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CAD技术实施人才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课内计算能力训练、课外独立设置的课程设计的从单项到综合的工程训练环节,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 实践应用有机地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汽车行驶理论,较全面地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 能,掌握不同地形条件下路线布设要点,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掌握各种等级道路平面、 纵断面、横断面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独立完成道路勘测设计工作,具备从事道 路路线勘察设计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该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 2.2课程的主要特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集勘测技术、测量技术、设计和计算技术的综合应用于一体,实 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使学生 系统的了解掌握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3教学定位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交通工程及公路工程管理专 业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路基本建设程序,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基本理论、实用方法和技能,掌握国家现行的有关道路设计的标准,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独立完成各种等级道路的线形设计。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绪论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17年度)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设计 年级: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7 年月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 设计参数 (2) 1.1 控制要素 (2) 1.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 1.3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 1.4道路平面设计 (4) 1.5道路纵断面设计 (5) 2. 设计综合评价及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8)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土木工程层次专升本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名称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代码 课程设计题目道路勘测工程 课程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在给定的地形图上,结合自然条件与给定的道路设计速度,在给定的起终点上进行道路设计。 2.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的速度,确定道路横断面分幅。 3.完成相应的各种图表和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内容: 1、控制要素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3、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道路平面设计 5、道路纵断面设计 6、道路横断面设计 参考文献: [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1 [2] JTG B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 设计参数 1.1 控制要素 (1)道勘:三级 (2)设计车服务车速:30km/h。 1.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1.2.1圆曲线最小半径 ○1极限最小半径30m ②一般最小半径65m ○3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21 圆曲线半径要求 技术指标三级公路 一般最小半径 (m) 65 极限最小半径 (m) 30 不设超高 最小半径(m) 路拱% 0.2 ≤350 路拱% 0.2 ≥450 1.2.2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1.2.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35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试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试重点: 第一章 1、五种运输方式 2、道路技术分级,理解按功能性选择道路等级的原则 3、交通量、通行能力、运行速度、道路建筑限界的概念 4、道路设计的总体要求:安全、舒适、迅速、经济 5、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 1、平面线形三要素 2、直线长度为什么要限制?什么叫断背曲线,如何解决? 3、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圆曲线三个最小半径的概念及应用原则。 4、缓和曲线的作用?回旋线作缓和曲线的原因?缓和曲线参数的计算公式 5、基本型设置缓和曲线的条件P133 6、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平包竖),避免的形式。 本章计算题重点看课件里关于S形曲线例题,另外两同向圆曲线径接作为复曲线的设计要会,一定要会计算里程桩号。 第三章 1、汽车的行驶阻力分类,汽车的运动方程式、行驶条件。 2、动力因数的概念,动力因数的计算公式,D=f+I,动力特性图要理解,P59,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什么是汽车行驶的稳定、不稳定行驶状态。 3、最大纵坡限制的原因,达到极限长度后该如何处理。 4、坡长限制要理解(最大、最小) 5、合成坡度、缓和坡段、平均纵坡的概念 6、凹凸竖曲线最不利的情况各是什么? 7、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的概念。 8、竖曲线最小半径如何确定? 本章计算题,书上例题形式,一定要会。 第四章 1、设置加宽的原因、加宽过渡的形式。 2、超高的概念,超高的过渡(无中间带、有中间带),要求要会绘图P104\105,并掌握各种方式的适用条件。 3、视距的概念,种类,视距检查的方法,各等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视距的保证。 4、土石方数量计算公式P125,土石方调配的原则(先横后纵),计价土石方计算公式,经济运距的概念。 第五章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围,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侧加宽。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1. 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2. 道路的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通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通达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 3. 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 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 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 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7. 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准备、实施、总结。具体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通车运行、后评价。 8. 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克服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交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提高小客车行驶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停车,可避免减轻车辆和人员损伤。 10. 为什么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因: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设置超高的原因: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力,从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定、满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 11. 路线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1)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2)避免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设在或接近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3)避免使竖曲线顶。底部与方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4)避免小半径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5)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或长度短、半径小的竖曲线6)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性。 12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 (1)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③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3. 什么是合成坡度,为什么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1)道路纵坡和横坡的适量和(2)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