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花香沁芳菲,雨露润心田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王耀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科,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一种特殊手段。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在音乐课堂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是音乐在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有的育人方式。

音乐教学中的每项教学内容可以说都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在这里 __空洞的言谈,没有抽象、呆板的说教,更没有生搬硬套的约束,而是在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

《我爱米兰》是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中的欣赏歌曲,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这一课的学习正值教师节前夕,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契机,在课堂中我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充分聆听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引导学生思

考并表述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同时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感谢老师。

教学中,学生通过初步整体欣赏歌曲《我爱米兰》,虽然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情绪,但同时他们也有很多的疑问。“米兰”是什么样子的花?什么是“争春”、什么叫“朴素有明朗”。于是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继续欣赏歌曲,是通过欣赏米兰花图片认识“米兰”。并告诉学生:很多花都是在春天开放,争奇斗艳,而米兰呢,却是在夏秋才开花,它的花不是象牡丹、菊花那么显眼好看,而是小小的,象米粒大,但是它开花时清香四溢。虽然没很多人赞扬米兰,但是它仍旧悄悄开放,装扮着大自然这个大花园!

通过我的讲解学生知道米兰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了。那么“米兰”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米兰就像老师。为了引导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再次欣赏时在讲解相关音乐的同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说米兰就像我们敬爱的老师?”起初学生说不出来,这时我又请学生第三

次欣赏歌曲,同时观看一些图片并加入适当的讲解。学生看到了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写字,老师蹲下身给学生讲题??,特别是看到老师在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教学,学生慢慢变得越发认真了,最后当他们看到有一位老师驾着

双拐在上课,下课后没有休息埋头在摞得高高的作业本中批改作业时,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敬意。欣赏完毕,学生们有了答案,有的说老师生病了还继续给学生们上课,就像米兰一样,虽然没有人表扬,但还是默默奉献;有的说老师耐心的教学生学习就像妈妈一样??学生们已经感受到老师的对学生的关爱之情、老师的伟大!

我进一步提问:把老师比做米兰那样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不求回报,把自己的爱献给了他们热爱的孩子们!我们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谢?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见到老师有

礼貌要鞠躬;有的说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做一个不让老师操心的懂事的好学生??学生们真挚的情感感动着我。

在这一课中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教会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感情。在这一环节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在欣赏歌曲并跟音乐演唱了这首歌曲之后我说: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使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在节来临之际,我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敬爱的老师,送给老师一首我最喜爱的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欣赏了这首歌曲。欣赏过后我提出就在这节音乐课上排练一个小节目在下课的时候送给班主任老师。学生们的情绪空前高涨,认真的排练。在下课前一分钟,让课代表去请老师。我们结合本节课的欣赏歌曲为老师表演:听唱《我爱米兰》,然后加上动作表演唱上节课学唱的歌颂老师的歌

曲《鲜花爱雨露》,最后全班齐声象班主任老师念:“写给老师的话”,知道您的用心良苦,感谢您的不厌其烦,献给我最爱的X老师!。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德育之高并不在笔谈默背,而更应该是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渗入心田。这正是音乐的职能、音乐的魅力。

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发表时间:2016-05-31T15:00:50.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作者:高颖[导读]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小学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小学730010 摘要: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掘音乐歌曲的德育因素,揭示音乐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从而受到陶冶,受到影响,受到启发,受到鼓舞,最终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 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以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在教《卖报歌》时,我首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挂图、配合音响,讲述旧中国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的现实。通过这首歌的学唱,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强烈热爱,对反动、黑暗腐败的旧中国无比憎恨的感情,学生们表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树立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再如:在教唱教材中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我先让学生通过听演唱,看演出,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简单介绍京剧在我国的影响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唱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老北京,使学生体会出歌曲表现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他们的民族文化底蕴,鼓励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而献身。 二、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作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教材的曲目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来选择的。用反映学校学生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的歌曲,及适合学生歌唱的我国民族和部分外国优秀歌曲作为基本教材,以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作为补充教材。这些歌曲以其特殊的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健康向上的歌词内涵使学生受到教育,学生在反复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过程中,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中不断地将艺术作品化为自身的内动力,把以往教师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于音乐教育之中,寓教于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启着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了培养。 四、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里特征。借助这一特征,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可以充分结合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在校内组织小合唱团队、舞蹈队,使学生懂得,只有协调一致、团结协作,才能唱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因此,我们组织舞蹈队,排练了以反映儿童思想、学习生活为内容的多种表演形式的小节目,使学生在排练演出过程中受到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鼓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也得到了培养。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小歌曲唱出大道理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2018年1月12日教师:吴霞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审美、育德和启智等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音乐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懂得真善礼孝,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祖国家乡等,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 一、设计构思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颖鲜活,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明朗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渗透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旋律活泼流畅,说唱结合,演唱形式丰富,是一首具有很好的德育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歌曲作品。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本课教学先从有节奏朗读歌

词,听听歌中都讲了什么内容,从歌词明白道理。全课通过听、说、唱、演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最后懂得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尊老爱幼和文明礼让。 二、德育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三、德育手段 1.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深钻教材内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每首歌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渗透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尊老爱幼,文明礼让教育。 2.把握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视唱、律动、节奏训练、欣赏教学、器乐学习等等,随时都可进现出德育的火花,因此要善于发现德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小学音乐渗透德育计划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 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 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 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 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 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 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 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

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 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 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 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 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 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 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 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 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 发。 1、叙述故事情境法。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

一年级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有些学生身上都有一种以我为重新的思想行为习惯,我行我素,心中无他人,心胸狭窄,这些不良习惯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孩子还小,可塑性较强,思想不定性,因此,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所在。 二、工作目标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根据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当前社会形势,制定德育渗透计划。 1.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南岗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本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发展的基石,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找准兴趣点、生长点。” 3.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 4.进一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师德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教学措施 1.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细微处入手,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生活”,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全校教职工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内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树立为人类生活更美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利用课堂主阵地,抓好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各科教师及班主任在教学中要注意德育渗透。 4.通过音乐教学及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音乐习惯,树立报国的理想。

音乐教学德育案例与音乐教学计划汇编

音乐教学德育案例与音乐教学计划汇编 音乐教学德育案例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因此,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在校外音乐教学中包括:合唱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舞蹈教学等多个方面。所采用的教材中包含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广,有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因此,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在校外音乐教学中包括:合唱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舞蹈教学等多个方面。所采用的教材中包含德育教育的内容很广,有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丰富的德育内容。乐曲旋律优美,风格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一、在合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道出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始终渗透德育教育。 (一)通过介绍合唱曲的时代背景,进行德育渗透合唱教学是校外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渗透力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如《我们多么幸福》、《中国自豪》、《东方绿洲》等有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而这些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去挖掘、发现和理解,然后教授给学生,给学生唱什么样的歌曲,关系到塑造什么样的心灵的问题。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谱写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歌曲以优美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政治、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一、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多么幸福》、《国旗国旗我爱你》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作好教具、课件等其他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教学中,我就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放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进行展示,此外我还查找了三代领导人近十张关于开国大典的照片,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看照片,同学们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的感受,对他们更深切理解歌曲的情绪给予很好的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一节优质课中,教学过程是精粹,在此环节中体现德育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单位: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 作者:高静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作为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工作16年的音乐教师,并担任了12年大队辅导员,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对学生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我在教学生演唱《国歌》时,首先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着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谈谈在现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作新中国的主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的表现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蒙晓涛 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例如:在教唱《劳动最光荣》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看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看看动物是怎样劳动的,如:鸟儿是怎样劳动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应该怎样做呢让学

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感知思想内涵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例如:欣赏课《红旗飘飘》,为什么是我的骄傲、自豪?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把国旗的意义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

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二、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 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三、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四、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完美世界。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柳南中学吕艳艳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艺术学科的音乐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音乐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我们通过每学年每学期开展一些如校园艺术节和主题文艺活动。 在原因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做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蒙晓涛 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她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与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与影响就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例如:在教唱《劳动最光荣》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瞧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瞧瞧动物就是怎样劳动的,如:鸟儿就是怎样劳动的?蜜蜂就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就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

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就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感知思想内涵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她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就是听听音乐而已,而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就是生硬的说教,而就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例如:欣赏课《红旗飘飘》,为什么就是我的骄傲、自豪?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把国旗的意义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就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逊克农场学校李冬娜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作为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唱歌曲《上学歌》时,让小朋友们懂得上学不迟到,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歌曲《巧巧手》时,向学生讲歌词:“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时,就对小朋友们说,咱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手拉手这样咱们就是一个个的好朋友。让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小学音乐渗透德育计划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

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1、叙述故事情境法。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

浅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音乐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老话题。的确,从音乐教学本身而言,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教育两部分,如果只是纯艺术地从音乐角度去传授知识,忽视品德教育,就达不到对学生审美育人的目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高尚情操。在实践中,我抓住了几方面渗透德育教育: 一、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或补充一些同类题材的歌曲来学习。如一年级 通过欣赏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先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著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在被定为“国歌”后,是如何激励着全国人民意气风发的封建社会主义祖国的情况。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进行乐曲分析时,有着重讲解了乐曲是怎样反映出作者的心声的。例如,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和三连音构成的号角示音调来唤起人们奋起战斗;在第三乐句,用重音“>”强调了形式的严峻等等。在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它象征着中国人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表现了中华人民有着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前夫后记的大无畏精神。在演唱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唱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谈谈在现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作新中国的主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的演唱和吹奏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祖国和人民,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懂得没有共产党就

小学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音乐教育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作为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 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上学歌》时,让小朋友们懂得上学不迟到,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 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歌曲《巧巧手》时,向学生讲歌词:“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时,就对小朋友们说,咱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手拉手这样咱们就是一个个的好朋友。让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德育工作总结 孤山镇西街小学 李全斌 2012年6月篇二:一年级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一年级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一学期以来,结合本学科特点,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 新课标明确提出: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二、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 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三、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