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_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_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_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_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对西方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马会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提要:本文在阐明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所主张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实质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该理论在翻译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没有考虑到文学翻译的目的和接受者的需求。其次,异化翻译能否改变英美国家的翻译状况值得怀疑。第三,“流畅”的归化翻译具有普遍性,并不仅仅是强势国家的主流翻译方法。本文最后指出了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real nature of Lawrence Venuti’s t heory of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limitation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1) Venuti’s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ignores the purpos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he recepto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2) It is questionable whether the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can change the translation situations of Anglo-America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3)Fluent domesticating strategy is dominant in translation practices regardless of the power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ncerned.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Venuti’s theory and its possibl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1.引言

中国翻译界在2002至2003年曾一度对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探讨非常感兴趣。据估计,这一时期只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这方面的论

文就有十一篇(曹明伦2004)。其中不少主张异化翻译的论文显然是受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异化翻译运动(foreignization movement)的影响。这场运动以法国的Antoine Berman,美国的Lawrence Venuti和 Philip E. Lewis为代表,他们反对归化翻译,主张异化翻译(Robinson 1997)。其中,美国的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影响最大。在Jeremy Munday介绍的西方翻译研究各家流派的专著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2001)中,其中有关Venuti的翻译理论就占了一章的篇幅。笔者近来在深入研究其理论的基础上,发现Venuti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理论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剖析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翻译实践详细探讨了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2.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

Venuti的异化翻译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1995) 和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1998)中。在这两本著作中,他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探讨翻译,认为翻译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影响翻译过程的文化和政治因素,并进一步将翻译方法与主流话语的意识形态相联系。他从英美出版界出版的翻译作品的数量只占出版作品的总数的2.5%——3%得出(英美)强势国家和(非英语

国家)弱势国家之间进行的翻译活动并不是一种平等交流,而是存在着一种文化霸权。通过对英美翻译历史的研究,他得出英美文化中译者和译作实际上处于“隐形”状态,并进一步指出翻译的‘隐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译者本人倾向于‘流畅’的翻译,努力使译本语言地道,‘可读性’强,从而使读者产生译文‘透明’的幻觉;

(2)译入语文化中的不同读者层解读翻译文本的方式。译文读起来流畅,使人们觉得这不是翻译,而是‘原文’时,出版商、评论家和读者

认为这样的翻译作品(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题材)才是可以接受的(1995:1)。

Venuti认为造成译者隐形的原因是由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界的主流翻译方法所致(1995:20)。归化翻译使“外国文本的种族中心让位于[英美]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an ethnocentric reduc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to target-language culture values),而透明、流畅、译者风格‘‘隐形’’则使译文几乎没有‘异味’(1995:20)。Venuti认为这种翻译类似于施莱艾尔马赫所反对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19-21)。与施莱艾尔马赫有所不同的是,Venuti的归化翻译还包括译入语文化对文本的选择,即有意挑选那些能够采用归化翻译方法的外国文本,以便于将之同化到译入语主流文化当中去(1997:241)。

鉴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作品的主流翻译方法,而译者在这些翻译作品中都是“隐形人”,Venuti主张“异化”翻译(foreignization),号召译者采取抵抗翻译策略(resistant translation),以显示自己在翻译中的存在。异化翻译与施莱艾尔马赫所赞成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翻译方法极为相似。但Venuti的异化翻译的内涵更为宽泛:不仅包括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而且还包括译者选择要翻译的内容。即译者在“选择要翻译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时,选择使用那些被译入语主流文化价值观所排除在外的外国文本和翻译策略”(1997:242)。用Venuti的话来说,异化翻译是“对[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施加种族离心的压力,以[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外国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从而把读者送到国外”(1995:20)。他认为,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to restrain the ethnocentric violence of translation),抑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1995:20)。因而异化翻译又被称作是‘抵抗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即译者通过采用不流畅的翻译手法,突出

翻译作品中外国文本的外来身份并保护原文本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

态的控制,从而使自己不再是翻译的隐形人(1995:305-6)。

在1998年所著的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中,Venuti又将异化翻译称为“少数化”翻译(minoritizing translation),认为这种翻译能够创造出一种富有变化的、“含有异质成分的话语”(11)。

以上就是Venuti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的主要观点。下面,我们以Venuti自己翻译的意大利作家Tarchetti的作品举例说明他的‘异化’/‘抵抗’/‘少数化’翻译的实质。首先,他认为他所选择的作品就是一种少数化翻译策略: Tarchetti是十九世纪一位名气不大的意大利作家。他使用标准的托斯卡纳(Tuscan)方言来实验性地创作哥特式小说,以此来挑战当时的道德观和政治价值观。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对当时意大利文学规范的一种挑战。其次,从语言的角度来说,Venuti有意使自己的翻译语言包含一些异质成分,例如使用现代美国俚语来体现译者的存在,使读者认识到他们是在读翻译的文学作品。Venuti还从中节选了一段翻译,指出他所认为的最明显的异化翻译策略包括对原文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亦步亦趋、仿造词语以及使用古代的短语等(1998:16-17)。另外,他还同时使用英语古语和现代英语口语,使用英国拼写法,来使读者认识到他的翻译是‘含有异质成分的话语’(Munday 2001:147)。可以说,Venuti对自己译作的分析很好地阐明了他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的实质:(1)选择翻译那些被译入语主流文化排除在外的外国作品;(2)采用多种异化手段来翻译(这些手段能够使读者觉得这是翻译而不是原

作)。Venuti似乎认为,通过他对外国文本的选择和异化翻译方法的使用就能够挑战英语国家的文化霸权,以达到文化平等交流的目的。

3.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使人们在讨论翻译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考虑到译者的翻译活动还受到意识形态、政治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考虑到翻译方法与主流话语中意识形态的动态关系,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利于我们从翻译历史的角度来较为客观地考察翻译活

动和译者的地位。然而,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3.1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没有考虑到文学翻译的目的和接受者的需求按照Venuti的分析,由于英美文化翻译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归化翻译,许多欧美翻译理论家提倡‘流畅’的归化翻译(如在国际上影响颇大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理论),绝大多数翻译家也在采用归化翻译,这样势必导致弱势国家的文学作品在译入到强势国家中去时产生一种文化霸权,因而他呼吁译者来进行“抵抗”翻译,不“流畅”的翻译,以抵抗这种文化霸权。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当今西方翻译界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会响应Venuti的号召转而采用异化翻译吗?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两个实例。

当今西方著名的翻译家Edith Grossman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翻译以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闻名英语世界的哥伦比亚作家Garcia Marquez的作品。在与英国翻译学者Jeremy Munday的通信中她谈到自己翻译Garcia Marquez的翻译目标是“如果Garcia Marquez会用英文写作,他肯定也会这样写”(‘to write as Garcia Marquez would have done had he been writing in English’)(Munday 2001:193)。

笔者在爱丁堡大学听汉英翻译实践课时,翻译学者Tyldesley Esther (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和里兹大学翻译系,最近刚出版了她的英语译作A Good Woman of China)在课堂上对她的学生强调再三的却是“不要受翻译界什么异化翻译理论的影响,好的翻译应该自然、地道,能为英语读者所接受”。在几乎每堂课上,她都不厌其烦地举出学生作业中大量的chinglish,反对他们使用一些抽象的英语现代作品中很少用的古词,反对他们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混在一起使用,反对他们拘泥于原文的直译,因为她认为这些不和谐成分的存在会使英语读者觉得刺耳,妨碍读者的阅读兴趣;强调英语读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欣赏和娱乐,有他们的审美期待。有趣的是,在Esther看来,一部作品中的‘异质成分’实在是太多了,译者根本就不用有意去创造。如在翻译贾平凹的《闲人》时,其中有一段谈到闲人同他的女朋友“就会同骑一辆车子招摇过市,姑娘分腿骑在后座上,腿长而圆象两个大白萝卜”。她说一般英语读者读到这里就会感到困惑,因为把腿比做“turnip”在英语里不是说腿好看,而是说特别难看(英国的turnip粗短,颜色为紫红色)。还有在把一个人的眼珠比作是“水仙花缸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没有表情”也使她觉得难以理解,因为在英国,水仙花是养在盆里种在土里的,而不是养在水里、有黑石子做衬的缸里的。她对学生说,直译的a daffodil vat/vase会使英语读者困惑不解。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来看,无论是吃翻译这份饭的名译家,还是从事翻译实践教学的翻译教师,Venuti的抵抗翻译方法至今好象少有译者效法。事实是,当代西方译家(不是翻译理论家)在谈翻译时,还是倾向于

使用传统的“准确”和“流畅”的翻译标准,倾向于听起来“顺耳”的翻译语言(Munday 2001:152-153)。

值得思考的是,既然在Venuti提出译者隐形的原因以前,少有译者认识到翻译的不平等,现在既然知道了,为什么响应异化翻译的译者如此寥寥呢?难道他们甘愿做隐形人,不愿反对翻译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其实,反对文化霸权还有更好、更有效的法子,即作者拒绝自己的作品翻译到英语国家当中去,如爱尔兰诗人Biddy

Jenkinson(Hermans 1999:40)]1。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是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人;二是翻译的性质要求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则。文学翻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娱乐普通读者,使读者能够欣赏到异国的风俗、思想(当然,文学翻译史上也有个别的翻译例外)2。而翻译就其性质而言跟写作相同,必须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则,即英国文论家Herbert Spencer 所说的“效果原则”:作者用词造句尽可能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保证行文能够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使读者费最少的力却能获得最多的信息(1959:19)。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流畅”的归化翻译在英语翻译史上一直受出版商和读者欢迎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古今中外真正受欢迎的优秀翻译家在翻译中所孜孜以求的理

想目标都是“流畅”的“隐形”翻译3。例如,十七世纪的英国翻译家Dryden在翻译Virgil的诗歌时说,如果Virgil出生在这个时期的英国,会讲英语的话,他也会这样说(“make speak such English as he would himself have spoken, if he had been born in England, and in this present age”)。我国优秀的翻译家傅雷说:“译书的标准应当是这样:

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又说“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罗新璋1984:989;558-59)。在我国颇有影响的钱钟书的‘化境说’,也要求译文语言既无“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要“读起来不象译本”。可以说, Venuti无视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性质是他的异化理论在西方应者(从事翻译实践的人)

寥寥的主要原因.

3.2异化翻译能否改变英美国家的翻译状况值得怀疑。

A Pym在其书评“V enuti’s V isibility”(1996)中,对V enuti的异化翻译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如果译者拒绝流畅翻译,英美的翻译状况就会改变吗?我们还可以接着问,译者是改变英美翻译霸权现状的决定因素吗?Pym 一针见血地指出,V enuti号召译者“反抗流畅翻译”,但实际上却是除了他本人作为一个翻译理论家进行实验性的翻译实践外,英美翻译界少有译者响应(如3.1所示)4。即使有译者响应,Pym也怀疑他们的翻译作品能否被出版社接受出版。

英国翻译学者Munday提供的一个翻译案例恰好证明了Pym观点的正确性。Munday曾翻译过一部拉美短篇小说集,其中有一篇阿根廷作家Hector Libertella所写的小说“Nineve”。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故意使用含糊的语言和语言游戏来描写主人公(一个考古学家)对古代碑铭的理解,以揭示人类试图通过阅读古老的象形文字来破解古代文本的主题。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有时故意使前缀词re与它的构成词分开来写(如re partimos, re pone),以形象地再现主人公费力解读碑铭上的象形文字的神态。为了体现作者这一用心,Munday在翻译时,有意识地采用了异化翻译方法,将这段西班牙文翻译为下面的英文:

Extending his gaze over these lines, Sir Henry re read them a thous and times, as far as his dis tracted eyes allowed him, and by din of pure re petition petition he eventually ex hausted the lines and ex hausted one letter more every time he re read them. And re red them.

在上面的这段文字中,尽管作者并没有使用前缀词re与它的构成词分

开来写这种创新技巧,但在翻译时,译者有意采用了前缀词re与它的构成词分开的做法,试图再现主人公在反复阅读碑铭上的象形文字时的困惑。另外,译者还创造性地使用re red这一手法(故意将re read拼错)来试图形象地再现主人公在费力阅读的过程中不小心漏读了一个字母的情景,以使译文读者在读到此处时感到惊讶。然而Munday按照异化翻译方法所翻译的这篇小说,却遭到了出版社的拒绝,因为出版社认为译文读者难以理解他所尝试的翻译实验(2001:177—178)5。

这正如V enuti本人早已经意识到,并且所指出的,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地位极其低下,要翻译哪些外国作品(无论它们是符合主流文学规范还是不符合主流文化规范),委托哪个译者翻译,支付多少稿酬,甚至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都是由出版商来决定的(V enuti1992:1-3;1998:31-66)。其实,不用说译者,有时连作者选择译者的权利都没有。例如,德国作家Thomas Mann的作品都由拥有其作品专卖权的美国出版商Alfred Knopf 委托美国翻译家Helen Lowe-Porter翻译。在翻译The Magic Mountain(1924)时,作者对Helen 是否能胜任这本书的翻译表示怀疑,希望出版社能找别的译者来翻译,但是出版社最终还是决定由Helen来翻译,虽然作者和译者的翻译主张极为不同(Hermans 1999:1-2)。

而且,出版商和他们的编辑无论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都喜欢“流畅”的归化翻译。多数编辑在工作中最为关注的是翻译应该在译入语中“读起来不错”(read well)(Munday 2001:154)。身处在这种权力关系中的译者,虽然可以选择反抗,但反抗的结果却只

能是自己的译作被拒绝出版。这样一来,又有多少译者勇于(不计经济利益)进行“抵抗翻译”呢?(美国翻译理论家Douglas Robinson 好象说过,职业翻译家是不敢像有稳定工资收入的大学教授那样想怎么译就怎么译,而不考虑翻译发起人/委托人的要求的)。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理论家的号召归号召,英美翻译界的状况不仅是现在而且在将来也是不大会改变的。当然,从翻译数量上来说,随着英美出版书籍的增长,翻译作品的数量也会相应地增长,但这很难说是异化翻译理论的功劳。

3.3“流畅”/归化翻译具有普遍性,并不仅仅是强势国家的主流翻译方法。

“流畅”/归化的翻译不仅在英美强势国家是主流翻译手法,在其他弱势国家也是占主流的方法。Pym指出,尽管V enuti在倡导他的异化翻译观时,关注的对象是英美国家的翻译作品中存在的霸权倾向,但是‘流畅’/归化的翻译手法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作品里也普遍存在,如巴西、西班牙和法国的翻译作品都是如此(1996:170)。意大利名作家Umberto Eco在其新作Mouse or Rat? Translation as Negotiation(2003)中指出,无论是他翻译别人的作品还是各国的翻译家在翻译他的作品时,他对翻译的要求都是“好的翻译必须能够取得原作所追求的效果”[a good translation must generate the same effect aimed at by the original (56)]。例如,在他的小说“Foucault’s Pendulum”中,主人公经常使用文学典故来描写他们的所见所思,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文学典故,他告诉各国翻译他的作品的译者,他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按字面意义译出这个典故,而是可以使用他们本国的文学典故来替代,因为他更为关注的是译本所产生

的效果能否和他自己的作品所产生的效果一致(66-71)。在Eco对翻译的要求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到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影子6。

实际上,就连V enuti所攻击的奈达的归化翻译理论,其目标也不仅仅是将希伯来语、希腊语《圣经》归化到英语国家中去,还包括将《圣经》翻译到许多弱势国家的语言中去。奈达的专著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实际上是一部指导世界各地的《圣经》译者的教程。由于他的翻译理论成功地指导了《现代英文译本·圣经》(Today’s English Version)的翻译,从而使《圣经》协会及其译者相信奈达理论在《圣经》翻译中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多的《圣经》译本才开始采用奈达的翻译原则。例如,《现代中文译本·圣经》的翻译就是在其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该译本《圣经》的翻译启动之前,奈达在台湾和香港主持了《圣经》中文翻译的讨论班(Strandenaes 1987:123)。1971年,香港圣经协会和台湾圣经协会联合制定了《现代中文译本》的译者所必须遵循的“1971年翻译原则”(Principles 1971),这个原则与《现代英文译本》所采用的翻译原则几乎完全相同(Strandenaes1987:131)。这样说来,V enuti指责奈达的归化翻译理论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是根本站不住脚的7。因为按照V enuti的说法,弱势国家若采用奈达的归化翻译,那么奈达的理论实际上则成了反文化霸权的理论。这正如Tymoczko所指出的,V enuti提倡的翻译策略只适用于占优势的强势文化,对于受压迫的弱势文化并不适用(马会娟2001)。然而,V enuti本人却声称,他的异化翻译理论并不限于哪个国家和哪种语言,而是具有理论的普遍意义(2001见其与马嘉的通信)8。

如果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说,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翻译主流方法更是归化翻译,如我国翻译家孙致礼所指出的:

以英语翻译界为例,近一百年来,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些翻译大

家,从晚清时期的严复、林纾,到三四十年代的朱生豪、吕叔湘、张谷若,到建国后的杨必等人,个个都是‘归化派’的代表;这

些人物当中,除严复、林纾之外,其他人的译作至今还在广为流

传,并受译评界的赞赏。而在“异化派”的代表译家中,鲁迅虽

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但其译作因为过于拘泥于原作,故而不像

其创作那样广受欢迎;董秋斯的译作虽然力求忠实,但有时过于

拘谨,缺乏文采,因而其感染力也大打折扣;卞之琳等译家虽然

成功的用诗体翻译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但影响似乎还及不上朱生

豪的散文译本。(1999:31-32)

可以说,无论是V enuti所批评的奈达的翻译理论,还是弱势国家的翻译实践都说明了V enuti将翻译方法与文化霸权联系起来的做法过于勉强,难以自圆其说。正如Pym所指出的,在当前翻译界,不管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权利关系如何,归化翻译仍将是各国翻译家所采用的主流翻译方法。Eco对各国翻译他的作品的译者的要求(既包括弱势国家也包括强势国家),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一翻译趋势与意识形态并无多大关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V enuti本人也已经认识到他所提倡的异化翻译存在着问题,如异化翻译这一概念是主观的、相对的(1995:29)。在他的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1999)的意大利译本前言中,V enuti还指出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不是两元对立的,而只是“具有启发性的概念,旨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研究”。他解释说,“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这两个概念根据具体情况是可以变化的,它们只有在作品被翻译并产生影响的具体文化情景下才能够被定义”。这样看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极为模糊了。

四、结论: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可能的负面影响

由于V enuti过分关注政治对翻译方法的影响,其所提倡的异化翻译理论忽视了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需求。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读者无论是读本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其目的显然都是为了消遣娱乐。如果像V enuti那样为了证明其异化翻译理论而进行的实验性翻译,不仅是评论界对其译作褒贬不一;而且,到底有多少读者会耐着性子把这样一部读来费力(不流畅、不透明)的翻译作品读完而不是中途抛掷一边也值得玩味。当然,这样说也许过于绝对,Douglas Robinson所说的文化精英分子也许会对“异化翻译”作品欣赏有加。因为这些人读翻译作品不是为了去接近外国作品(因为他们本人都懂外语),而是想换一个新的角度去看译作[据说,英国十七、十八世纪的翻译家Dryden 和当时的许多译者所翻译的作品至少有一部分是给那些能够阅读拉丁语或希腊语古典作品的读者去阅读的,因为他们感到好奇,想了解译者在翻译中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优雅和灵活。(Hermans 1999:40)]。可以说,异化翻译的对象主要是一小撮世界主义知识分子(cosmopolitan intelligentsia),而异化翻译所存在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就是“文化精英主义”(cultural elitism)。文化精英分子瞧不起普通大众,嘲笑他们要求容易理解、读来省事的翻译。V enuti在强调利用翻译方法来反抗文化霸权的过程中,无疑把自己摆到了文化精英的位置。这也就难怪他所提倡的翻译方法既得不到他所要拯救的译者的响应,又受到一些西方翻译理论家质疑的主要原因。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V enuti所提倡的异化翻译可能给我国翻译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给那些翻译水平不高的人从理论上找到借口(毕

竟出版商有时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或缺乏对翻译的认识,而应用一些只有外语能力而不具备翻译能力的人去做翻译),打着名正言顺的异化翻译的旗帜去制作大量的“不流畅的”劣质翻译。实际上,在V 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的影响下,就有论者认为赛珍珠译《水浒》中,将所有的骂人的话“放屁”都译为“Pass your wind”是作者有意采用的“保留原文特色的”异化翻译手法,而不顾这样的翻译是错误的、歪曲的翻译的事实9。如果不顾语境的直译算是异化翻译的话,是不是“嫁祸与人”译为“marry misfortunes to others”,“意趣横生”译为“interests flow horizontally”都是反抗文化霸权、追求文化交流平等的好翻译,值得未来的译者效法呢?

https://www.sodocs.net/doc/8b10682351.html,/view/e53fa7d6360cba1aa811da57.html

论习语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开题报告

学号: X X 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论习语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院(系)外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2008级1班 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职称) X X( X X) 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安康学院外语院(系)英语专业2012届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研究的内容(含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 基本内容:本课题从两种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在习语中的应用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和例证法说明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课 题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是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说明了习语、语言、文化的关系。 第二部分: 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个方面介绍英汉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 第三部分: 主要是关于异化和归化,其中包括异化、归化的起源和定义,异化、归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张。并通过举例说明异化与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 用. 第四部分: 结论。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在习语翻译中不仅可以运用异化或归化,还可以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研究的重点: 异化和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研究的难点:具体的习语翻译中应该选择哪种翻译策略及方法。 研究的创新点:异化与归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在习语翻译中不仅可以运用异化或归化,还可以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论文提纲: 1.引言 2.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2.1 语言与文化 2.2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 2.2.1 地域文化 2.2.2 历史文化 2.2.3 习俗文化 2.2.4 宗教文化 3.习语在不同文化中的翻译 3.1 英汉习语翻译的主要翻译策略 3.2.1 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 3.2.2 归化,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 3.2.3 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 1.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语言学中心阶段 3.系统翻译理论 4.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5.翻译的哲学理论 6.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 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 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 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 2.代表人物 A. 西赛罗 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他倡导意译 B.哲罗姆 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 D.约翰德莱顿 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 E.亚历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 F. 马丁路德 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 G.施莱尔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纽曼 强调原作的异味 I. 马修阿诺德 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

二.语言学中心阶段 背景知识 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1960s) 1.代表人物 (1)罗曼雅各布逊 A.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 C.强调对等的差异性 (2)尤金奈达 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 C.他的理论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 (3)皮特纽马克 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 (4)韦内科勒 A.区分了对应和对等 B.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 等 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1970s) 1.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目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 2.代表人物 (1)韦内和达贝尔 在韦内和达贝尔的模型(1958)中,他们定义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 俩种翻译策略 (2)凯特福特 A.区分了形式对应和文本对等 B.考虑了俩种级转换: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主要理论3:功能理论(1970s-1980s,起源德国) 1、代表人物 (1)凯瑟琳莱斯 A.强调文本层次上的对等,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 起来。 B.总结了四种文本:信息,表达,使动,和视听媒体文本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完整版)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推荐文档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试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试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摘要】翻译中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策略一直是翻译学界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认为译者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归化或异化翻译法,如果以传播文化的共性为主,则相应采用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如果以传播文化的个性为主,则相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关键词】英语翻译归化异化文化差异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刘英凯通过列举归化的种种弊端及其表现,大力倡导移植法,认为异化应在翻译中占主导地位。这是他率先对当代中国译坛归化翻译主流提出的挑战。10年之后,许钧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起对《红与黑》译本的读者调查和讨论,直接引发了归化派和异化派的交锋,从而使中国译坛归化和异化的对话进入高潮阶段。在西方,归化和异化的交锋之火也从未熄灭。Today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在20世纪60-70年代的一系列著作中构成了一个宏大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论体系。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在1995年出版《译者的隐形》(Translat 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率先对归化翻译种种弊端进行了批判,他从文化、文学和政治的高度,力倡异化式或阻抗式翻译,以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归化与异化孰是孰非,至今尚未定论。笔者认为,作为翻译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时代,不同译者,不同读者,不同文本以及不同文本承载的文化信息来灵活运用。 一、翻译的归化奈达说:“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相似之处占90%,不相似之处仅占10%。”不同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地,各自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其文化特质和模式有所差异,但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同之处,即文化具有共性。文化的共性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说不同语言的表达有相似之处,即语义的对应。例如,西方戏剧里长着翅膀的天使会使我们联想起中国舞风飘带的飞天,《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令英国人发出“He is as wise as Solomon(Solomon所罗门是古代以色列国王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是古代以色列王国最强盛的时期)”的赞叹。当我们在翻译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由自主地会用一种语言特定的词句去表达另一种语言与之相对等的意思。比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等。汉语中有很多表达法,不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体,比如“找麻烦”与“look for trouble”,“雨后春笋”与“like mushroom”等等。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a universalist),他认为,人类的共性多于差异,在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都存在“共核”(common core)。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理论,尽管他承认语言毕竟是有个性的,但他一贯主张归化的翻译方法。由此,他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Tytler等,而Barnard,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西方翻译理论史解析

1.1古代翻译 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古罗马时期的翻译活动室西方翻译史上第一次大的翻译高潮,带有明显的文学活动性质。及至进入罗马帝国后期,宗教翻译逐渐成为西方翻译界的主流。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 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 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

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西方翻译史的第五次高潮 文艺复兴后,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这一时期的翻译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但仍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译著。其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的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1.6西方翻译史的第六次高潮 第二次大战后,西方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逐渐恢复,科学技术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三篇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三篇 篇一: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1归化、异化区别于意译、直译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2归化、异化的概念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XX: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

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3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实例中看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翻译术语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广告语言特点、广告的目的、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已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归化、异化、意译、直译 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篇一:归化异化在文学翻译作品中作用分析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每一部文学作品所使用的特有语 言往往会被打上民族文化的印记。同样,文学作品的翻译则是沟通 语言和文化的纽带。文章对西方文学翻译史中有关归化和异化的研 究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简评,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归化与异 化的研究。通过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对归化与异化方法进行了 对比研究。 【关键词】 文学翻译;归化;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无论东方还是西 方,当最初的不自觉的翻译发展到自觉的规模性翻译之后,就产生

了归化和异化的交锋。最近20 年,在国内的各类学刊发表的有关 归化和异化的数以百计的文章中,提到“归化”、“异化”,许多学 者都从我国的文学翻译入手进行研究,而对于西方文学翻译史中归 化、异化的研究情况却鲜有提及。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西 方文学翻译史中有关归化和异化的研究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 理和简评,借此进一步深化对归化与异化的研究。 一、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 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众说纷纭,概无定论。翻译界总是 不平静的。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本人也一直在对自己的 研究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发展从提出到放弃翻译科学理论这整 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篇二:从文化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摘要】

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翻译的两策略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应当认识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别,适度地采用两种策略。 【关键词】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与文化 [Abstract]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two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the culture in translation. This essay tries to analyze the two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use them appropriately. [Key Word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translation strategy;translation and culture 一、归化和异化概念的提出及各自的理由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的人们需要交流就需要翻译。翻译就是要克服这些“异”来保持交流的畅通,但是同时又要显现出这些“异”。关于翻译的策略,传统的提法是直译和意译,也就是本文的归化和异化。归化派的代表任务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异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籍意大利翻译家苇努蒂。归化翻译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在翻译中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方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目的语读者。奈达认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尤金·奈达(Eugen A. Nida)卡特福特(J.C. Catford)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论层面。 1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892 --1982)俄国 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了《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 anslation”),他站在符号学的立场上把翻译理解为对“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 1.他把翻译区分为三种类型:1.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2.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3.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认为“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只有信息才可用来充分解释外来的符号和信息”,跳出了历史上翻译研究常见的经验层面,体现了对翻译研究深层的理论思考。

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在这里,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说的两种方法,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从这个界定来看,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归化大致相当于意译,但异化、归化似乎更加原则化。 异化(foreignizing)和归化(domesticating)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异化是要保存原语的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归化则是用译语文化中惯用的表达方式来转换原语。 一、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的经历相似性造就了文化的可译性。就这点来讲,奈达(Nida)曾讲过“所有的人类都要吃饭、工作、睡觉和生育,他们制造如家俱、工具及车辆等器物。他们还组成家庭、家族、内部集团和外部集团、国家以及国家间的组织。他们对于宇宙、价值、宗教和超自然力有着意识上的相似性。事实上,世界上不同人群的相同之处远远超过相异之处。”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似性,才使得不同文化的人民可以相互理解,使翻译成为可能。奈达因此指出:“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使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远远多于使之相疏离的因素,这是产生交流的基础。”许多一种文化中特有的表达,都可以在另一文化中找到几乎同样的表达,成为文化可译性的最好佐证。现代汉语中异化翻译表现在不同层次上。 1.异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如ballet译作“芭蕾舞”,cigar译作“雪茄”,laser过去译成“莱塞”,现译作“镭射”、“激光”,以至于目前大街小巷都风行的“卡拉OK”等。 2.异化可以在词语层出现。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an olive branch”译作“橄榄枝”,“sour grapes”译作“酸葡萄”,“the cold war”译作“冷战”等等。 3.异化可以在句子结构层次出现。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公认的佳译,其中就运用了不少“欧化句式”如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场中,波洛涅斯告诫女儿不要轻信哈姆雷特时说:“You speak like a green girl.Unsifted in such perilous circumstance.”朱生豪将

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论文(英语版)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stract: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stom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re is a hug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brings to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bstacles. Language schools make it possible to differen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rough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ich can realiz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languages Key words: differences; Strategy; Domestication; Alienation; translation 一.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cross-language communicative activity, but also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and they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 Language is the product of culture, no matter from the language symbols or the society, it has an obviou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culture focuses on cultural attribute, the cultural value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language, etc. As languag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giving is al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re typical expression (1) Impact and strict language systems (including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etc.) (2) Decide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language (3) Affect human’s language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form Thus, as a cultural carrier of language is only meaningful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As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Nida said: "translation i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