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从童话、寓言回返生活、心灵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从童话、寓言回返生活、心灵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从童话、寓言回返生活、心灵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从童话、寓言回返生活、心灵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从童话、寓言回返生活、心灵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天津卷的作文材料有些特别,是一则童话。童话采用的手法是拟人,它赋予了鱼以思想,以情感,让鱼人格化,以贴近儿童。我们高中生虽不是儿童,但还是孩子,所以亲近阅读童话也是应该的。这里抛开“不读”,而谈“读”,可这样来读这一则童话:

先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角色: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

(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的水中,却不知水是何东西,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请注意“怔”这一关键词和其中一条小鱼所说的话)的年轻人

还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拟题人并不是要我们读童话,所以并没有把童话完整地呈现出来。单就呈现的内容,我

们无法揣摩童话所包含的象征意蕴,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小鱼贬抑态度。

你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

拟题人加了一句话,让我们觉得童话材料加上立意提示语,便成了寓言,指示我们把重心放在了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

“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这样,“提示语”就成了故事的寓意或者说是童话的象征意蕴(当然这有着人为的成分)

拟题人既不要我们读童话,又不要我们读寓言,而是要我们写作。不过,把作文“材料”和“导言”当童话来读,当寓言来读,对我们写作是有帮助的。寓言也好,童话也罢,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都是心灵的一种外化和抒写。所以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还得回返生活,回返心灵:

先说回返生活:(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1、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的东西,可是我们注重吗,往往人为地污染与破坏;

2、和小鱼一样生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该的,于是成了“啃老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回报等)

3、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们不能忽视

4、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等

再说回返心灵:(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

1、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却不懂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

2、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

3、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鱼那样“无知”。

4、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思考该关注些什么,该忽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等等

回返生活,是拓宽思路和素材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添思考深度,加强思考力度。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金句及适用主题(最新)

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适用主题:用以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傲慢,对君子品行的讨论等作文立意。如2013年山东卷《咬文嚼字》等。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大意为: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示例:《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短处,而是如乔布斯那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2、我什么也不否认,但我怀疑一切。——拜伦 适用主题:怀疑精神,敢于挑战真理,实践出真知,对前人的智慧心怀敬畏等主题。例如2009年广东卷《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2015年江苏卷《智慧》。对待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既不应该盲目自大,不加以理解就否认一切;也不应该盲目相信,不加思索就全盘接受。 3、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胡居仁 适用主题:关于形容一个人的坚持与初心,对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中坚守责任,讨论家风或敬业等作文主题。比如2017年全国卷《我看高考》,2012年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示例: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无论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老先生,还是不停践行警察誓言直至殉职倒下的朱国茂警官,都在告诫着你我,在这灯红酒绿与声色犬马的浮躁时代,总有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4、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适用主题:对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是与非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形容在历史长河前个人的渺小等立意。如2012年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2013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曹操曾权倾朝野,戎马一生,临终前的一句话却是:“这江山,谁也带不走。”纵你雄韬伟略,纵你似彭祖活够八百岁,结局都是一样的。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5、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梁启超 适用主题:关于自立自强、描写国家变化等作文立意。比如可用于2017年全国卷I《中国关键词》。这句话来源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6.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蒋勋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摘抄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摘抄 1.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2.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4.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5.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6.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7.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8.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9.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0.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11.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12.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 1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14.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条泛着清丽的旋律的小溪都闪烁着美的光辉。不要空叹人世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来看待人世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那无处不在的美吧!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深度解析及范文(13页)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劳动意识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一句转折复句。“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在他人、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中,认识他人和世界很简单,但认识自我很困难。第二部分“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

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 的问题”,这句话可以切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关键词为“镜子”“自画像”,这是审视自己的手段和方式。第二层次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 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这是审视自我的内容和结果。 其中,前一部分为写作对象,是考生生发议论、辩证分析的出发点,不可忽视。后一部分是自我绘像、自我审视的的手段和方式,内容和结果,为考生提供审题立意的切入角度。两个部分都应该在作文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体现,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材料引导语部分进行了多重任务限制,首先,考生的写作身份被限制为“即将毕业的考生”;其次,写作的对象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作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的重点一是“好”,要突出“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一是“画”,要突出“画”的过程,突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写作的要求是“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最后,要注意文体格式,即采用书信格式写作,要注意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

高考作文主题分类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主题分类素材 积累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考作文主题分类第一部分人与自我 人是自强不息的社会成员;歌德毫无抱怨地说,人是辛苦工作的劳动者;康德快乐地说,人是创造文化的生物;孔子教育弟子时说,人是“生无所息”的。先哲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人要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最先应该了解的应该是自己,没有什么事比认识自己更简单,又没有什么事比认识自己更难了。 话题1 性格 话题2 人生价值 话题3 坚持真理 话题4 幸福 话题5 成长的历程 话题6 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人与他人 生命因何而丰富,又是因何而充满欢喜和悲伤、微笑和眼泪? 因为他人,每一个擦身而过都是一段关系的起源,也是一段感情的诞生。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难免要和他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在交往中想努力想得到他人的鼓励、肯定、赞美,也会对他人报以期望……

幸福在交往中衍生。烦恼也随之而来。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误会、争吵、和解…… 人与人之间要沟通、理解、容忍…… 生命正是因为这些过程而变得多姿多彩、无比迷人。 话题1 责任 话题2 关爱 话题3 家庭 话题4 友情与爱情 话题5 慈善 话题6 感恩 第三部分人与社会 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我们可以认为社会是无数个人组成的。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并将一个香蕉和喷头相连,当有猴子拿香蕉吃时,所有猴子就会被啧头中喷出的水淋湿。这时,这只触碰香蕉的猴子就会被其他猴子打一顿。渐渐地所有的猴子都会自觉不去碰那只香蕉,即使它再诱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猴子们或许不会去理解什么是群体利益,更不会为追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自身利益;但是它会很清楚地理解这个整体触发机制,而这个只有群体(人类中就叫社会)才能拥有和维持的触发机制正是群体(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我们可以不去理解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意义和方法,但是必须理解道德和法律,并遵守它们。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 真实情境的限制。本道情境任务型作文设置的真实情境是春秋时期鲍叔举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而成就霸业的历史故事。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即考生阐发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时要紧扣这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展开,要立足事件本身分析三个人物所表现出

的品格,写出自己对其中某个人“感触最深”的理由,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明确表示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的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并结合历史事件、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联另外两个人物,但详略必须处理得当,不可平均用笔,更不可喧宾夺主。而且考生是要在班级举行读书会时发言,这就规定了其写作身份是读书会中的学生发言者,文章对象是读书会中的听众(老师和同班同学),即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发言稿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洁明快等特点,格式上也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规范。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历史人物,各有其优秀的品质,如齐桓公志存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鞠躬尽瘁。考生应紧密结合材料,从历史人物身上中挖掘出其蕴涵的品质和格局,结合历史事件、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相对自由。材料要求考生针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历史人物谈“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就为考生提供了立意选择的空间,考生可以任选其中之一来谈。当然,选择的谈论对象不同,立意角度就会有所不同。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考生在具体写作时,既要立足材料,又不能为材料所囿,要把任务作为构思立意的靶心,以材料蕴涵之人物品格和历史意义来关照现实生活、社会和人生。但至于联系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关联什么人物,从什么角度展开思考,考生是有较大自由的。 3.写作文体相对自由。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考生可以侧重写感受,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侧重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 解题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真实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以及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题目的情境设置、任务布置和主题呈现等都极具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切合考生实际。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 为知人善任的鲍叔点赞。(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2. 舍小我方可成大义。(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3.爱国忠君显大义。(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 4.虚心纳谏成美名。(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5.广纳贤才成霸业。(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6.欲成大事当弃小失。(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齐桓公) 7.恪尽职守赞管仲。(感触最深的人物是管仲) 8.管仲之贤,不以兵车。(感触最深的人物是管仲) …… 偏题立意: 1.读史使人明智。(未能紧扣写作要求,泛泛而谈) 2.从古人身上汲取智慧。(忽略“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具体要求,立意走偏) 3.宽容之美。(未能明确写作指令,有宿构作文之嫌) …… 【下水文一】为知人善任的鲍叔点赞 陆丰市龙山中学 林传名老师

高考作文:2019高考最新语文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2019高考最新语文作文素材 人生要用“不负”来书写 “钟扬同志是新时代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近日,各地掀起了学习钟扬热潮。 他的语录摘编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灵感:“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能不负你的人生。” 的确,人生,贵在不负时光,不负自己。钟扬“雪域十六载援藏报国胸怀西部常在路上,风华五三秋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他就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在用“不负”书写。 苦心十六载,只为“造福苍生”。心中有党、忠诚人民,才会坚守信念;心系天下、科研报国,才会一路追梦,一路前行。钟扬作为一名院长、一位教授,他完全可以在“东方之珠”下搞科研,但他偏偏选择去青藏高原找种子。从攀上海拔6000多米的雪原采集种子,到10多年坚守开垦西藏的高原生态学科,从学术援藏如何常态长效,到怎样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这就是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他的良苦用心,的确印证了“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可以浇灌出心中的‘藏波罗花’”。

有心三十年,只为“栋梁之材”。“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不仅注重“日事日清”,更是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得漂漂亮亮。在他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宝贵的种子,必须全心浇灌,精心呵护,让他们开出希望之花。“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钟扬不仅坚守师道、授业解惑,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他最大的亮点,就是重点扶持一批日后会扎根西藏的当地的教师和学生,这既是他援藏的方式,更是他的报国之志。 虔心一辈子,只为“不负人生”。“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虽然走了,但那颗名叫‘钟扬’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滋养大地。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钟扬虔心一辈子,一辈子都在赶时间,一辈子都在做贡献。因为,他不想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因为他要把自己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干完、干好。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是一位鸿业远图的“拓荒者”、作育英才的“耕育者”、为国奋斗的“搏击者”的人生追求。斯人已逝,经典犹存。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确实该参透这一哲理。 “弃职捐髓”诠释大爱精髓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20则名人素材评析! 1.中华文化的先驱 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曳尾涂中的庄子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泥?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3.不朽的行者 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4.俞伯牙、钟子期 一挥手,一拨琴,一段旋律;一高山,一流水,一段传奇。他们艰难地跋涉于七根琴弦,他们用紧扣的十指敲开了心灵之门,他们的生命也由此产生了共振。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但在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知己的音韵。 5. 忘却荣辱书定历史

司马迁你海棠般的容颜,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幽愁发愤,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6.永恒的美丽 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的清高,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离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名字载入史册,也记载下人们对你永恒的记忆。 7.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赤胆忠心,足智多谋,助他人之霸业,成自己之威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亦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江流入海,有穷且坚,不坠青云的傲岸,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之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荣辱成败,尽显英雄本色。 9.一代书圣 王羲之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兰亭己矣,永不逝去的的《兰亭集序》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 10.把酒东篱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思维的原点与域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思维的原点与域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 有时作文材料的审读需要运用原点思维。所谓原点思维就是从思维的原出发点考虑问题。福建卷作文材料的思维的原点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材料: 材料是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句说的是“运动中的赛跑”,强调“快”,“路程”长短是定了的;后一句说的是“人生中的赛跑”,强调“远”,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前后两个分句构成一种映照与对比关系。前一分句是为后一分句作铺垫的,重心在后一分句。 通过以上大致分析,我们当知道: 福建卷作文材料的思维的原点应该是“人生中的赛跑”。 思维的原点要在一定的域中运行,这里的“域”就是两个分句所构成一种映照与对比关系。 可能会有人直接抓第二分句,而忽略第一分句,这样做思维不周全。若能兼顾前一分句中“跑步”这一对矛盾,我们就可在类比中更深入地讨论,就更细致而有力。具体来说材料所呈现的域如下: 运动中的赛跑:要“快”(路程固定) “人生中的赛跑”:要“远”(时间有限) 当然,立意构思的落脚点应该是“人生中的赛跑”,即思维的原点。 这就有必要探究“跑了多少路程”的含义。对此,冯先生是这样阐释的:(人生的时间有限),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尽量走得更远、做更多

的事、做好一点儿。 我们沿着冯先生的思路,可以看出,冯先生的后一句话强调的是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精神的境界。 虽然原点和原域在材料,但“心”在每一位考生身上,所以思维域可以随我们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无限延展,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作广度与深度思考: 先是广度思考 1、什么样的赛跑? (1)文化知识的赛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努力多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又要多眼观耳识,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 (2)道德的赛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3)精神的赛跑:指向文化修养和精神领悟,进入高远的境界,精神上过得特别滋润 (4)工作事业的赛跑等 再作深度思考: 2、如何“跑”? (1)向着高远的目标跑 (2)超越自我的“跑”、超越别人的“跑”,做出更大的成就 (3)跑出个性化的精彩,如电影中的阿甘 (4)跑得实在,一步一个脚印,不虚浮 (5)跑得有意义,有价值 (6)有时“停留”(如观人生风景,消化理解人生内涵)也是“跑”等 (7)不“跑”(如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于浪费生命 (8)将有限的生命加厚、加高、掘深 3、“人生中的赛跑”不同于“运动中的赛跑”的根本点是什么? 人生中的赛跑,是固定的时间,要求人尽可能走更远的路程,力争更大的空间去完善和

寓言童话阅读

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bān lán)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写出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 3、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通过读文,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无名小岛是鸟的天下。无名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叶密密麻麻,相互交错,树林里栖息着上百种海鸟,它们在这里游戏、唱歌、跳舞……愉快地生活着。白鸟是无名小岛上数量最多的鸟,每三只海鸟中,就有一只白鸟。每次在海面上飞翔时,它们都是成群结队,很少单独行动。当它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在岛上,白鸟家族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家族。这里形体最大的海鸟要数信天翁了,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黑板那么大,当它展开双翅、自由翱翔的时候,就仿佛一个庞然大物穿梭在小鸟们之间。岛上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雪衣。最勇敢的海鸟要算是海燕,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来了,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快乐地飞来飞去,一点儿也不害怕。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在序号下画“√”。 ⑴成群结队: ①聚,合 ②结束,完了

2017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表达与接受——全国卷1作文审题谈

2017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表达与接受——全国卷1作文审题谈 2017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表达与接受——全国卷1作文审题谈语文追梦人 2017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表达与接受——全国卷1作文审题谈 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 真题回放: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写作是由表达到接受的过程。表达一定程度上由接受规定与限制。 2017年全国卷1作文题,将表达与接受融合在一起,要求从来华留学生所的中国关键词中选两三个来呈现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一方面是呈现所认识的中国,这是表达的基本内容,呈现二字表明需要有感性的内容:场景(画面)、镜头(细节)、人物、事件、现象等,认识二字则表明所表达的内容要有理性的色彩,或溯源寻因,或由表及里,或由情及理等。 另一方面,接受的对象是外国青年,目的是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在表达时,我们不能不顾及接受。如何顾及呢?可以预设外国青年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现实,不知历史,尤其不知过程等等。 表达与接受在全国卷1作文题中结合为读懂中国。这里的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不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还可理解为由表层了解到深层了解。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是表达的根本目的,接受者的实际状况是较为如下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从这些兴趣点出发,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这是全国卷1作文写作策略的提示。 要理想的表达,就要善于选择与发掘。所谓善于选择,指的是选写我们熟悉了解的,选利于同外国青年沟通交流的,而且要选有关联的二至三个;所谓善于发掘,指的是或横向联想延伸,或纵向深入挖掘。 这里笔者作些选择与发掘: (一)二元选择与发掘 1、长城京剧——古老文明的中国 发掘: 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中国除了长城可引以为豪,还有故宫、十三陵等皇室建筑及园陵,还有大雁塔、小雁塔等佛教建筑,还有苏杭的园林景观,还有散布各地的中国十大民居。 从军事意义上来说,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历代的中华文人名士及国际人士;从精神意义上来说,长城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 京剧是国粹,是文化瑰宝。我国除了京剧,还有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四大戏曲剧

2019高考作文素材热点

2015最新高考作文素材汇编 一、“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学生睡倒一片。” 反思如下: 1.学生上课睡觉,有时真与教师水平无关。 2.教育,不仅仅是教授一些知识,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成分在里面,比如尊重、道德、诚信、责任、理解、宽容等一些人生必须的一些素养,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有一些知识,而无这些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人生素养,这样的人才也难以成其为人才,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挑大梁,甚至难以在自己单位和工作中挑大梁。 3.那些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总不是在中学阶段什么课都不听,什么书都不学的吧,这,难道不应该从吴良镛老师们的此时此刻的教学方式上“反思反思”的吗?估计是查良镛做报告,就没有几个学生睡觉了,尽管查良镛老师已经90岁了。 4.组织此项活动的组织者们,有没有了解“教”与“学”的需求? 睡倒研究生给院士爷爷的一封信 尊敬的、亲爱的吴良镛院士, 见信好。首先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首先“睡”决不代表对您有意见或不尊重。 年过九旬的您依旧坚持站着完成了35分钟的演讲,着实不易。相比之下,新一辈起来的所谓专家学者们,身穿变色衣,他们深谙市场规律,玩转在体制、学术抄袭和个人升值之间,他们知道如何靠“姿态”挣钱。别提站着演讲了,就算是跪着演讲,说的内容连他们自己都不信。我们这批新入学的研究生,最小的也有23岁了,对我们来说,这些专家的“树新风”演讲,早已成了一种无趣又低劣的表演。我们知道自己要遵守的价值观是什么,知道一个公民的底线和立场应该是什么,无需他们再用各式各样的教化来给填充我们的大脑。如果是他们做演讲,即便辅导员以学分威胁要求我到场,我根本来都不来。您的品质,确实是新一代学者缺失的,这是只有老一辈院士才有的风范。 但我们还是在台下睡着了。这不是因为内心对您不尊重,更贴切的说,“睡过去”意味着我们早已对这种大规模的报告失去了兴趣,早已不报有什么心理预期。 我们对此类树新风的教育报告早已失去了太多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树新风教育,走到研究生阶段,面临巨大的就业和年龄压力,我们已经对“务虚”失去兴趣,需要的是“务实”。与集中精力去听什么“净化校园、树新风”的空泛讲话相比,能在专业领域有所精进,或许才是更大的道德。我觉得,以您的专业水准,给我们讲讲中国美术史,或者西方建筑师,配些图片,我们想谁也睡不着。我们已成年很久,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需要这类空泛的、姿态大于内容的信息,就是这样。评判一个人的道德,不在于平庸年代下,他在一场枯燥的、言辞模糊的演讲上是否睡着,而在于关键时刻,他是否坚守底线,做出符合自己内心价值的选择,就是这样。 二、2015新作文素材:李娜退役 凤凰体育讯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两届大满贯冠军得主李娜在其个人微博宣布退役消息,“娜时代”也正式画上句号。回顾李娜的职业生涯,她是中国球员中首位捧起女双、女单冠军奖杯的一位,同时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亚洲球员。无论从战绩、冠军、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 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 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左思立志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 《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 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8页)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写作情境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提出命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二句是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诠释和限制: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进一步收紧限制,将第二句所说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限制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忽略这个限制,会导致偏跑。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诠释和限制,同时也是写作的提示,考生要针对第四句提示的问题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2.写作任务限制。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含义,从而准确审题立意。虽然题目的任务部分设置比较简单,但材料的限制部分隐含着任务要求。考生可以将任务具体理解为:智能互联网时代,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和你“未来的样子”有何关联。 3.价值观限制。题目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的情感色彩偏褒义;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命题人倾向于积极的价值取向;第三句评价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更加紧密”“更加可感”,再一次呈现积极倾向的评价;第四句情感取向更加明显,“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使得“你未来的样子”都有了褒义色彩。 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也属于题旨的一部分,考生写作时要尊重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互联网时代存在“网络毒鸡汤”,我们就违背命题人的价值指向顾左右而言他。

最新四年级童话寓言阅读

1 童话、寓言阅读练习 2 (一)骡子和铃铛 3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铃铛儿制作精巧,响声清脆,4 骡子每走动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 5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6 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利的急响,钻进了主7 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8 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9 10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11 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12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13 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14 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15 16 “叮当,叮当。”铃铛儿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17 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 18 19 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20 卖我,一时又吹捧我?” “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 21 22 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

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 23 24 1、请你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25 (1)满心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27 (2)理所当然: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3)起劲: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2、铃铛两次的声响,骡子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铃铛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33 ____________________骡子。 34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部分中“同一个声音”指什么?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37 ________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9 40 4、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 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43 ________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10篇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10篇 1、权力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给一名纳粹军官讲什么叫作权力,辛德勒问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说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2、别着急,慢慢下 上大学时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柿子解馋。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私自进入园内采摘果实,若违规将视情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慑于校规的威严,我们只能望柿兴叹。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明月朗照。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个舍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了手电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柿子。不到一刻功夫我们的包里已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舍友喊道:快下来,管理人员来了,快撤! 树上的舍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

了。守柿林的老者已经打着手电走到树下。我忐忑不安等待他的盘问,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者缓缓地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舍友在树上默不出声。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下不来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者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舍友踩着梯子稳当地下了树。 我们规规矩矩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以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更糟糕的是校公安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赶了过来。一个拿出违规学生登记本,一个严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哪个系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老者抢在我们前面说道:今晚闲着想吃柿子,就叫了三个刚下自习的学生帮我摘几个尝尝。 不可能吧?摘几个柿子用得着几个包吗?肯定是你有私心,想拿到校外去卖。值勤的人不怀好意地说。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啊!老者平静地说。我们异口同声帮老者圆谎。值勤的人悻悻然走了。 老者说:孩子,回去吧,以后可别犯错误,前途要紧! 那天晚上我们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夜,总担心值勤的人会来调查。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观照心灵—上海卷高考作文审题谈素材

2020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观照心灵—上海卷高考作文审题谈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审题: 上海卷的作文材料指向自我,指向心灵。 我们在两句话的材料中会发现,“自己”出现了三次,算是着力强调。 “微光”虽然只出现了两次,却是特别重要的关键词。“微光”指的是心灵中闪过却被舍弃结果却在天才的作品中复现的微光。 “微光”当指美好的“自我”,具体是些什么东西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笔者看来,它可指这样一些东西: 1、智慧的微光 (1)灵感 灵感,指突然之间得到的启发、敏悟,瞬间产生的突发性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是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综合实践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它具有突发性,且消失得很快,需要及时捕捉并记录。如果不能及时抓住随机产生的灵感,它可能永不再来。 (2)思想的火花

思想的火花,与灵感不同,它既可由现实与我们的精神相擦而产生,又可以由两个人或许多人的心灵碰撞(阅读、交流)而产生。思想的火花从实践和发现中来,从生活、学问和智慧中来。思想的火花可能因为不珍视而消失,可能会因为自我怀疑而消失,还可能因为不坚守,而被他人埋灭。 (3)创新的点子 正因创新的点子与众不同,所以容易在从众心理的作祟下舍弃。 2、美好的个性 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个性中有许多是美好的,往往会因为我们不会发掘,不积极肯定而自我抛却。 要注意不要让共性掩埋了个性,要让美好个性飞扬。 3、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 理想需要奋斗,理想容易因失败而放弃。我们往往不明白: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凋谢了可以重新开放。 理想,每个人都会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轮回,很多人却已经把最初的梦想抛到了脑后。少了什么,少了坚持。要明白: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4、其他 还可以是善心、正义感、责任感、感动等,这一些东西也可能因为客观的原因和主观的原因让我们舍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