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商务部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

成品油销售由商务部颁发许可证,2007 年以前,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集中批发。为履行加入WTO 时的承诺,商务部于2006 年12 月颁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 年第23号),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零售经营权,自2007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目前,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国内社会各业经营者和国外石油公司组成的分销体系组成。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国对成品油经营实行许

可制度。申请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上报商务部,由商务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申请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下同)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地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报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

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 万吨以上、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汽油和

柴油年生产量在50 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或者具有成品油进口经营资格的进口企业,或者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且成品油年经营量在20 万吨以上的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

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或者与成品油年进口量在10 万吨以上的进口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

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②申请主体应具有中国企业法人资格,且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 万元人民币;

③申请主体是中国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其法人应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④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 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油库建设符合城乡规划、油库布局规划;并通

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⑤拥有接卸成品油的输送管道或铁路专用线或公路运输车辆或1 万吨以上的成品油水运码头

等设施。

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符合当地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②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签订3 年以上的与其

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③加油站的设计、施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通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④具有成品油检验、计量、储运、消防、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

⑤从事船用成品油供应经营的水上加油站(船)和岸基加油站(点),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

应当符合港口、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等有关规定;

⑥面向农村、只销售柴油的加油点,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具体的设立

条件。

(2)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现状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占比逐步提

高。根据商务部“全国石油市场管理”网站信息,到2016 年底,全国成品油批发企业共有2899 家,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以中石化为例,中国石化的成品油营销业务由四大部

分构成:

①零售,通过零售网络(加油站、石油商店、农村及水上网点)向社会上的千家万户供应成品油,这是公司成品油经营的主体;

②批发:通过销售企业的批发中心(油库),向社会经销商和独立零售商供应成品油;

③向终端用户(非加油站)直销配送成品油;

④向大型重点用户直接销售成品油。

其中,零售是中石化成品油销售的主要方式。

中石化成品油销售网络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①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场内的下属4 个大区分公司(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承担中石化成品油资源的统一平衡、运输协调和直属销售企业以及专项用户的成品油供应任务;

②省级石油分公司(含香港公司)及所属的区域(地市)公司组成的销售网络;

③中石化在全国范围内与其他成品油经营单位(如:BP、壳牌等)合资组建以及采取特许加盟方式建立的销售网络。与中石化相似,中石油的成品油销售方式主要分为零售、批发、直销和专项四种模式。

其成品油来源绝大多数来自集团炼油厂,此外还从中石化、地方炼厂等渠道购进小部分成品油。中石化和中石油进入市场较早,运营较为成熟,其批发资质已经相对饱和。随着2007 年成品油批发经营资质放开,民营企业进军成品油批发市场的热情高涨,在新获批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中占比逐渐增大。截止到目前,成品油及原油经营资质审批下放数量较多,国内相关经营企业趋向

饱和,因此从去年开始,相关申请企业逐步减少,不过申请企业中民营企业依然占据主导。2018 年

全年,商务部共审批通过了两批成品油批发资质企业,累计40 家,比2017 年增加20 家。其中,

民营企业占比66.7%。商务部自2007至2018 年颁布的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总数达441 家。其中,其他国有及民营企业占据较大比例,以2017 年已公布的完整名单为例,民营企业约占74%;

而中字头企业仅占21%,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占企业总数5%。

2017 年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分类

数据来源:商务部

(3)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现状

整体而言,全国加油站的分布呈现出中石化、中石油与民营加油站“三分天下”的局面。截至2016 年,全国约有9.68 万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旗下3.06 万座,占比32%;中石油旗下2.07 万座,占比21%;其他加油站约4.55 万座,占47%,其中包括中海油、中化、外资和民营企业旗

下加油站。但中海油、中化加油站较少,整个民营加油站数量在4.2 万座以上,占43%。但民营加

油站中有50.38%处于非城区,高速公路所占比例仅在8.12%,导致其整体销量占比仅在21.34%。

成品油零售环节在产业链中盈利能力较强。成品油零售端利润主要来自零售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

别,即批零差。201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批零差整体趋势上行,零售端利润空间不断扩大。虽然零

售环节的利润空间扩大了,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相对于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

业数量,商务部审批的原油销售企业数量较少,从2007 年至2018 年,商务部共审批原油销售企业33 家,其中主要集中于2007 年和2008 年,两年共审批22 家,占总数的66.67%。

2007-2018 年商务部石油批发及销售资质企业汇总

数据来源:商务部

(4)甲醇市场现状

在中国,煤多气少的资源环境决定了低碳产业链中的众多产品依赖煤进行加工合成,甲醇的生

产亦是如此,国内以煤作为主要原料的甲醇生产占比高达70%以上,而随着未来煤头甲醇的产能不

断提升,这一占比仍在提高。而全球约有6 成以上的甲醇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原料进行生产,且

煤制甲醇的产能几乎全部位于中国。而正是由于国内同海外甲醇生产采用的原料具有差异,能源价

格变化引起不同原料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变化在较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盈利空间产生较大影响。伴

随国内工业的持续发展,甲醇下游传统领域需求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新兴需求更是高速提升,2017

年下游MTO/P 及燃料需求占比已经由2013 年的33%快速提升至65%,市场空间成倍增长。下游需求的快速成长促使甲醇作为中国煤加工产业链中间品的重要性不断突出,而下游新型领域需求的扩展也延长了原有的产业链布局,使得行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甲醇的行业波动有所加剧。

2017 年甲醇下游应用占比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甲醛系甲醇的主要下游产品之一,由于甲醛的伤害性较大,在产品应用中会缓慢释放,危害人

体健康,因而市场对甲醛的使用逐渐受到约束。2017 年底,甲醛被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

一批)》,在产品生产、使用等方面进行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甲醛的下游需求,甲醛市场扩充趋

缓。多年来中国的甲醛产品基本是自给自足,随着下游粘合剂、涂料的需求提升,甲醛市场亦在持

续增长,然而进入2015 年,甲醛市场一改往年持续增长趋势,生产进入相对平稳的波动阶段,市

场空间基本稳定。短期来看,2018年4季度,受到能源价格与需求小幅回落的影响,甲醛的价格有

较大幅度的下滑,然而原料甲醇的价格回调使得甲醛的产品价差仍然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波动范围,

进入2019 年,甲醛价格基本企稳,对原料甲醇的需求预期将维持相对平稳的水平;而长期来看,

随着下游各领域的替代品逐步出现,甲醛的下游应用市场预期将稳定于刚性需求领域,而此时市场

弹性将有所降低,下游市场在下滑后将逐步稳定于低位需求。

甲醇历年产量变化

甲醛价差变化情况(元/吨)

(5)未来发展趋势

①油品需求稳固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国内经济的触底反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这将推动国民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客货运周转量的增加,全球石化产品以及国内石化产品的需求都会稳固增加。

②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能优化

石油化工行业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性基础产业,引领机械、交通运输、电子、建材、轻纺、

农业等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行业与整体宏观经济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作为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的中间流转环节,成品油及石油化工产品流通行业自然也会很明显地受制于整

体宏观经济形势。

③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在行业改革方面,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将围绕矿权制度推进改革,重点集中在提高矿权持有成本、

加快矿权流转、建立储量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勘探开发监管体系等方面;油气储运领域将按照网运

分开的既定思路,逐步推动管道业务分离分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独立的管网公司;油气流

通领域继续放宽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限制,更多的企业将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和非国营贸易进口

资质,各类主体成品油出口配额将进一步增加;价格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可能率先

放开,天然气价格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思路,严格管输费的管理,完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

心的功能,逐步推进油气价格的市场形成。

④行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中国于2001 年12 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成为了最后加入这个组织的主要

贸易国之一。根据入世承诺,自加入时起,中国原油的进口关税从16 元/ 吨改至零,汽油由9%降

至5%,润滑油由9%降至6%,燃料油由8%降至6%,液化石油气由6%降至5%。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将在加入WTO 三年后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五年后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2009 年,全球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宣布将投资45亿美元在中国修建炼油厂,并计划斥资在中国修建750 个加

油站。英国石油公司(BP)则是在中国油气领域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累计投资总额已达45 亿美

元,在华有36 家加油站及多家天然气合资公司。壳牌则计划在中国总投资达17 亿美元,拥有20

家企业和40 家加油站。此后,BP 石油公司再度宣布将在中国增加1000 座加油站,壳牌不甘示弱,宣布将在中国增加2200 座加油站,计划到2025 年建成3500 座加油站。2018 年9 月中,海湾石油(Gulf)也在国内广州市开设了首家加油站,海湾石油提出,初步计划未来10 年内,在中国建立1000-1200 个品牌加油站网点。

⑤甲醇下游应用不断扩展

多年来甲醇汽车的推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局限于少数试点地区,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编

制完成《关于开展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即将颁发,甲醇汽车的推广将重新引起重

视。而另一方面,甲醇汽油的发展也较为迅速,甲醇可以在添加剂的作用下进行改性,在一定程度

上实现对汽油的替代,2017年中国颁布了《车用甲醇汽油添加剂》,于2018 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添加剂的作用,甲醇汽油在不需要更改汽车的发动机的前提下,就能够用作车用燃料,甲

醇汽油的经济型将快速推动市场扩展,届时甲醇燃料需求同油品的关联度将进一步提升。

塑料制品现状及未来发展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sodocs.net/doc/8c10271554.html,) 塑料制品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20%。根据统计,2017年,我国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1年的12963家增加15350家,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期,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5584亿元增长至228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为7.93%。 2018年1-8月,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2426.3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624.9亿元,同比增长0.8%。 二、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稳外贸”政策的提振作用,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7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从795万吨增长至1173万吨;同期,塑

料制品出口额从234.68亿美元增长至398.1亿美元。总体看来,在政策利好的作用下,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出口将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8年3-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18.5万吨,同比增长11.8%。2018年7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下降,2018年8-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回升;2018年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18.3万吨,同比增长23.2%。 2018年1-3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明显减少,2018年3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25.3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2.5%。2018年4-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呈增长趋势,2018年6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39.6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3%。2018年7-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回升,2018年9月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金额为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三、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地区分布情况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并逐步形成了以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为核心产区,其他区域快速发展的格局。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六个省市(浙江、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的市场占比超过全国市场的一半。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产量为1,072.97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市场产量的13.90%,位居全国第一。未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行

我国纺织业产业结构与外贸现状

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及外贸现状 摘要: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进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纺织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纺织品出口量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然而,纺织业外贸依旧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在那个背景下,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动身,对我国纺织业进展历程进行回忆,就我国纺织业外贸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纺织业外贸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业外贸现状分析问题 一、中国纺织业产业结构 (一)中国纺织业的进展

1.全面建设时期(1950~197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纺织产业的首要目标确实是尽快解决我国宽敞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为此,党中央提出依靠农业提供的天热纺织原材料,重点进展棉纺织业,同时兼顾毛、麻、丝纺织、针织以及化纤工业的纺织进展战略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纺织产业进展成为一个品种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进展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模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专门少,用以换取一定的外汇以进口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其他必要的物资。 2.快速进展时期(1980~2001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产业的进展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纺织产业的进展模式开始从内需导向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对内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对外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接着扩大对外开放,进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内外并举的进展思路,不仅纺织产业的工业基础有了专门大的提高,同时纺织产业的外贸出口能力也持续增强。 3.全面提升时期(2002年以来) 2002年以后我国正式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的身份参与

2020年中国石化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中国石化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要点提示: 强势分析:生产持续增长,产品价格上升,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弱势分析:原油缺口加大,炼油能力呈现结构性过剩;石油进口将继续增加,外汇支出负担重;我国尚未建立安全储备,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差。 机会分析:充分利用国内的石油资源,加强勘探开发,不断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更有可能;积极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争取获得国外石油资源。 风险分析:进入3 月份以后,国内市场汽柴油国家定价应提未提,市场信心受到打击;国际市场价格的传递可能影响我国企业成本和内需增长。 热点提示:石油战略储备问题,石油期货问题,成品油价格问题,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

中国石化行业季度分析报告目录 正文目录 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 (3) 一、工业产值. (3) 二、产品产量. (4) 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8)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9) 一、生产持续增长. (9) (一)产值大幅度增长 (9) (二)产量持续增长 (10) 二、多数产品价格上升,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 .. 11 (一)销售产值有所增加 (11) (二)产品价格有明显上升 (12) 三、出口贸易增加. (14) 四、产品结构继续改善. (15) 五、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提高. (16) 六、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指标预测价格. (17) 七、2003 年上半年国内油价先涨后跌,市场波动较大17 石化行业重点问题分 析与建议 (24) 一、突发事件使石油储备问题备受瞩目. (24) 二、原油缺口加大,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 (25) 三、成品油流通环节较多,费用偏高. (26) 四、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现逆差,贸易结构不合理. .. 27 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28) 一、2003 年下半年石化行业发展状况预测 (28) 二、石化行业发展远景预测. (30) 石化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34) 一、石化行业投资风险机会主导因素-原油价格. (34) 二、从原材料供给角度分析风险与机会并存. (34) 三、石化细分行业投资风险机会有差别. (35)

中国十大塑料企业

xx十大塑料企业 简介 xx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塑料复合包装材料、PVC薄膜和人造革、塑料编织复合制品、塑料建筑与装饰材料以及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五大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是一家为现代工、农业以及现代科技、交通通讯领域提供新型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的“排头兵”。主要产品BOPP薄膜、BOPET薄膜、BOPA薄膜、PVC人造革、各类塑料片材和宽幅塑料编织复合材料,多年来在全国同行中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位置。是全国唯一的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 xx大xx塑胶集团公司 中国浙江大东南塑胶集团,地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的故里――诸暨,始建于1975年,经过二十六年的奋发拼搏,已发展成为世界塑料制品业500强企业。现有职工1178人,总资产达 8.03亿元。 公司主要生产:500多种款式的塑料衣架,薄膜和各种规格的塑料包装袋等.技术力量雄厚,先后从香港、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开发生产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档次塑料包装基材和塑料包装产品,使企业形成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的竞争优势,曾先后获得“全国500家综合效益最优工业企业”、“全国塑料包装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二十强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团结、拼搏、科技、创新”这一企业精神,将永远激励大东南人不断拼搏、不断追求、不断发展。 xx申达(集团)有限公司

1995年2月,现有总资产52亿元,净资产18亿元,2000年实现销售 42.95亿元,利润总额8427万元,是本市纺织系统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也是上海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97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申达集团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目前已被列入全国工业企业520强和国家经贸委33户重点扶持的企业集团之一。 集团以纺织品制造和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经营业务,主要生产品种有高支纱线、高密织物、精细特阔印染、精纺呢绒等高档传统纺织品和以土工布、过滤布、筛网等为主的产业用、汽车装饰用纺织品及各类线、带、绳等,并拥有"飞轮"、"鹤亭"、"火炬"、"金熊"、"章华"等一批著名品牌。 xx国风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塑料综合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目前,集团总资产近50亿元,职工5000多人,总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拥有国风塑业和国通管业两家上市公司。结构调整8年来,累计投入近30亿元,始终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完成了以大本营合肥为中心,以池州、重庆、广东等地加工制塑料型材、塑料管材),目前以年产45万吨的生产能力位于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其中塑料管材位列全国同行业首位。 xx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安徽海螺集团投资控股的新型化学建材企业,是中国首家以塑料型材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分别在安徽芜湖、浙江宁波、河北唐山以及广东英德四地设厂,总资产达30亿元,全套引进德国、奥地利先进生产设备,整个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作业。目前,公司产能达到50万吨,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芜湖海螺型材科股份有限公司是科技部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1000多套品种各异的模具,主导产品涵盖高中档型材、栅栏、板材、管材、门窗,产品曩括

中国家纺市场现状 资料汇总

一、中国家纺市场现状 (一)家纺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的如期取消,以及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达成,中国纺织业保持了20.69%的增长速度,出口创汇1000亿美元,整体行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家居零售业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作为前两个行业的结晶产业:家纺行业的发展却是不尽人意。 家用纺织品属于家居装饰中主要的“软装饰”品种,可细分为巾(毛巾、浴巾等)、被(床单、被套等)、毯(地毯、壁毯等)、带(流苏、饰边等)、帘(窗帘、浴帘等)、袋(衣物袋、储藏袋)、厨布(桌布、餐巾等)、沙发和各类靠垫等八大类,它在营造家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发达国家惯例,进入成熟期,家纺在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可达三分天下有其一,日本则高达40%。美国人的家纺购买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去年,美国消费者购买了大约10亿条毛巾和大约5.5亿条床单和枕头套。这意味着美国1.1亿个家庭中,每个家庭购买了至少9条毛巾和5条床单及枕套。据统计,我国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占消费性支出还不到1%。 中国家纺消费市场的空间巨大。据权威预测,在未来10年中,家纺消费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20%,而人均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加的需求就是300多亿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仅北京家纺用品消费额将达到100亿元。 据中国家纺行业协会调查,国人人均纺织品消费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7%,而家纺生产与消费占纺织品总体生产消费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50%,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竣工的住宅面积为5亿平方米,再加上大量的旧宅改造,每年家居装修的工程将达3000亿元以上,而且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今后两年将达到5000亿元。居民装修房屋花在家用纺织品的购置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25%。这是个很大的市场,另外,目前国内家用纺织品有50%集中在大城市,30%集中在县级市,而人口占全国70%的农民,消费量只有20%。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及与城市间交流的频繁,使其对床上用品也会提出了较高的需求,而潜在的农村市场的启动将为家纺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深远的影响。 中国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催化中国家庭的人文家居建设,而家纺用品与每个家庭成员的接触时间占到人生命的三分之一。因此,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使家纺消费市场需求逐步旺盛,即将呈现爆发式井喷势头。 (二)中国家纺市场发展过程 家纺市场发展至今,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以前,中国的家纺行业是作为被子、被套等单独的产品存在着,消费者那时候对家纺不叫“家纺”,而叫“床单”、“被罩”。 第二阶段:1996年到2000年,是中国家纺市场的起步期,今天的家纺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候奠定自己的地位的。 在这一段时期内,家纺行业基本上是以产品的生产为导向,在国内市场上基本上只有区域性家纺品牌:比如富安娜在深圳;梦洁在湖南;罗莱在华东等地。 第三阶段:2000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家纺行业的井喷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国家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刚性地带动了中国家纺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纺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杉杉等行业外资本的进入,同时,在这一时期,市场发展的最大变数在于以罗莱为代表的南通家纺产业集群飞速发展,尤其近年来的行业黑马几乎个个都是出自南通,如乔德、凯盛、宝缦等;罗莱等企业之所以在本阶段取得长足进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整 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 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 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 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 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 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 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 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 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 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 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 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 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 量从5000ppm降到 Z000ppm,从今年起北 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 过,2003年高硫原 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 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 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

国内塑料成型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国内塑料成型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国塑料工业仍保持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力。2009年,中国塑料制品工业总产量值为10992.8亿,比2008年增长13.48%;工业销售产值10714.7亿元,比2008年增长13.12%;产销率97.47%;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达4479.28万吨,比2008年增长10.64%。中国塑料加工业已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生产,销售恢复了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回升。 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塑料抗氧剂,光稳定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的比例低。 抗氧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比例的高低,可以说明某一国家或地区合成树脂和塑料制品整体档次或质量水平的高低。光稳定剂主要用于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中,高端塑料制品,某一国家或地区光稳定剂与抗氧剂的消费量比,以及光稳定剂消费量与合成树脂消费量的比例,可以说明某一国家或地区中,高档次合成树脂和塑料制品质量水平的高低。 与钢材,水泥,木材等传统材料相比较,塑料材料相对年轻,因而充满活力,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改性塑料,工程塑料占塑料消费总量的比例较低,工程塑料制品是塑料工业的高端产品,2011~2015年间,国内改性塑料,工程塑料消费量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全国塑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塑料品种上升到50%。 国内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塑料行业或产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应用的特色为塑料抗氧剂,光稳定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预计拉动塑料抗氧剂和光稳定剂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的年增长量为8%左右。 作者:金振黑色母提供! 日期:2013年3月28日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简述(精)

一、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分析 塑料制品业生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2010年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如下: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达13318.8kt,同比增长17.23%,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为9155.7kt,同比增长16.09%,居第二位;山东省为5071.1kt,同比增长21.56%,居第三位;江苏省为4395.0kt,同比增长 13.19%,居第四位;辽宁为3184.2kt,同比增长19.59%,居第五位;河南省为3 1 4 6 . 8 k t ,同比增长22.82%,居第六位。排在前六位的省市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38271.7kt,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65.64%。其他四川、河北、上海、安徽、福建塑料制品产量介于1500一2200kt之间。 中西部省份塑料制品产量增速逐年大幅提升,显示了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高速增长的态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配套工业强劲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其塑料加工业从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乃至产品质量、应用领域均有很大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劳动力和用电、用工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逐步紧张,一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逐步向 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市场需求配置机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增幅较大,这种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较为明显。为了分析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转移情况,选取东部5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中部6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6省(内蒙、广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塑料制品产量及其增长对比可以看出塑料加工业向西部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表2可看出,2006一2010年东、中、西部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幅呈梯级上升态势。东部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态势,中部维持较低增长,而西部则增速较快。但是塑料加工行业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企业具有先进制造能力,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海、辽宁等省市。 塑料包装、建筑塑料、日用塑料消费品是塑料制品业较大的3个子行业。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发展,必将带动塑料工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塑料产业发展布局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消费地域水平、重点工程建设、产业配套功能、劳动力供求和素质、原料供应地半径覆盖、下游产品特色需求均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为其配套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在哪里,塑料产品就会出现在哪里,塑料产业布局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而发生转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随之提升,提升的内容有加工技术改进、先进装备、所使用的原材料功能、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并将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变化,形成产业集聚。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广东高明、浙江丽水、温州、福建福鼎等合成革生产基地,瑞安、宿迁塑料薄膜生产基地,惠东、汕头、宿城区、慈溪、莱州、临沂、望都等塑料再生利用基地,台州、温岭日用品生产基地,宁波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温州、淄博、萃县、临邑塑料编织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

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 2008-9-10 10:38:42 来源:中国工程塑料商务网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供应链中的一环,处在直接使用顾客和材料供应商之间,是材料供应链的最末端。近10年来,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十年经济技术指标稳步大幅递增,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多,已构建成若干个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约度逐步升级,改性塑料行业的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几个特点 在加工设备、改性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我国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我国改性塑料产业发展呈现六大显著特点。 一是通用塑料工程化。尽管工程塑料新品种不断增加,使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并且由于生产装置的扩大,使得成本逐渐降低,但目前工程塑料的市场价格仍然远远高于通用塑料的价格,在产量上也远低于通用塑料。随着改性设备的发展、改性技术的进步,通用塑料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ABS)等通过改性提升了强度,耐热性等性能指标,具备了某些工程塑料的特性,但价格却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能够抢占部分传统工程塑料的使用市场。 二是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随着国内汽车、电气、电子、通讯和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现有的工程塑料品种如聚碳酸酯(PC)、尼龙(PA)、聚酯(PBT和PET)、聚苯醚(PP O)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如用做节能灯底座的塑料要求耐高温、耐黄变,用做芯片托盘的塑料要求耐挠曲、抗静电,用做电子接插件的塑料要求高阻燃、高耐热、高流动,用做机械齿轮的塑料要求耐磨、高刚性、高尺寸稳定性等。 三是特种工程塑料低成本化。在150℃以上条件下能长期使用的塑料称为特种工程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现状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是我国石化企业的老大,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从全球范围看也是领先的。从上游油田的勘探、开采,到原油的加工及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从生产装置、油罐、原料和油品的检测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再到总部的管理和分析、决策,无论是信息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石化的信息化工作已经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因特网、从分散的单个企业到整个中石化的系统集成、从生产到经营、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中石化;信息化水平;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1) (三)技术解决方案 (2) 二、研究综述 (2) 三、调查工具与实施 (3) (一)研究对象 (3) (二)调查工具 (3) (三)调查步骤 (3) (四)数据统计 (3) 四、结果与讨论 (5) (一)统计结果 (5) (二)分析与讨论 (5) (三)研究结论 (5) 五、对策与建议 (5) (一)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跟上国际信息化水平。 (5) (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 (4) (三)重视流程重组,规范并优化业务流程。 (6) (四)优化资源配置 (6) (五)节能减排 (6) (六)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企业创新 (6) 参考文献 (7)

一、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石化作为国家的支柱企业,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在2000年制定了全公司的erp规划,指导着今后中国石化的信息化建设。各个部门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购买信息,用于指导本部门制定计划、分析预测和科学决策,但信息一般存在于各部门内部,没有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手段,造成重复劳动和已有信息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影响中国石化整体效益的提高,无法满足国际竞争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因此,建设中国石化信息平台以及进行企业信息整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随着门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应用集成技术、信息整合解决方案与相关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国际先进企业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通过建设企业信息平台,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石化总部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整合项目,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化经营的数字化企业,提高中国石化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需求决定信息整合中国石化总部目前已经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公司外部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市场方面的信息,采集渠道多种多样,如通过各种信息终端下载信息、通过搜索引擎从互联网采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有关信息、手工上网查询,以及根据这些原始信息分类、汇总、分析所得到的加工信息,等等。 在公司内部产生的信息。每天,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都会生成大量的报表、分析结果;各部门根据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分析形成的各类分析、预测报告;各下属企业每日上报的各类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内部和各种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等。目前,所有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在沟通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处理,如部门网站发布、文件拷贝、纸质文件等等。各部门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进度不一,有的已经实现少数应用系统之间的协作处理,有的还完全处于手工交互阶段。技术实现方式上,也存在着多种文件格式和信息传输机制。但是要想进行综合的经营管理,更需要综合各类信息,在统一信息格式、统一信息服务渠道的基础上,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各方面信息,实现有效的经营决策。具体分析,在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信息资源的来源各异,信息交流不畅,已经在中国石化内部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如何消除这些信息孤岛,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使用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渠道、以点对点为主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总部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多层次的信息需求,有必要简化信息交互关系,重新明确有关信息处室的职责,制定信息规范和管理章程,统一设计总部的信息交互系统,建立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

国内塑料制品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国内塑料制品行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3699个,塑料制品产量6188.66万吨,同比增长8.02%,比2012年8.99%的增长回落了0.97个百分点。其中,塑料薄膜产量为1089.3万吨;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为471.6万吨;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万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259.86万吨;泡沫塑料产量为146.5万吨。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共计896.4万吨,同比增长5.3%,出口金额3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出口平均单价为3937美元/吨,同比增长6.2%。 2013年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686.44亿元,同比增长14.26%,增长幅度提高了2.4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676.75亿元,同比增长17.10%,增幅回落了0.02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为1123.18亿元,同比增长16.45%,增幅比2012年提高了0.51个百分点。行业资产总计11701.68亿元,同比增长11.46%,增幅下降1.57%。 图表1 2013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分省市统计 数据来源:依据公开资料整理

广东和浙江历来都是中国的塑料制造大省,2013年这两个省全年的塑料制品产量约占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的30%。山东年产量接近500万吨,占全国总量比重的8.1%,进入塑料制造大省行列。 2013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1089.3万吨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17.6%,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2013年前5大塑料薄膜生产省份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南总产量占全国塑料薄膜产量的68.8%,其中排名首位的浙江省占占全国总产量的31.3%。这几年塑膜行业发展迅猛,2011年国内塑料薄膜总产量在843万吨,2012年总产量达到970万吨,增幅超过15%,2013年塑料薄膜总产量达1089万吨。快速扩产,令供求失衡的弊端日益显现。目前农膜行业年产量超过500万吨,而实际需求量仅为产量的一半;再如包装行业产能最大的双向拉伸膜,BOPP及BOPET近几年产能均已翻番,扩张步伐仍在继续,导致膜厂普遍亏损,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在此背景下,塑膜行业将逐渐进行优胜劣汰,高端化、规模化及差异化将是未来膜厂发展方向。 图2 塑料薄膜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数据来源:依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3年,我国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行业处于前几年高速增长后的相对需求平缓的阶段。160家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总产量为259.9万吨,累计增长率-9.8%。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产量排名第一的河南省增幅仅为1.91%,而排名第二、第三的河北省和内蒙古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山东省、贵州、四川省虽然呈现了大幅度的同比上升,原因在于其基数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对392家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2013年的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主营业务收入721.6亿元,与去年同期716.5亿元相比增长0.7%;利润60.4亿元,同期增长4.6%;企业亏损面为12.0%,与去年12.7%减小了0.7%。 图3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单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单位: 1、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棉丰 企业邮编:315207 企业法人:孙伟君 企业电话: 企业人数:8464 2、企业名称: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上海市金山区石化街道金一路48号 企业邮编:200540 企业法人:戎光道 企业电话: 企业人数:14745 3、企业名称: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企业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红旗北路2号 企业邮编:525011 企业法人:房广信 企业电话: 企业人数:8920 4、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企业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15号 企业邮编:255408 企业法人:张瑞生 企业电话: 企业人数:10618 5、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公司企业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山中街1号 企业邮编:116032 企业法人:蒋凡 企业电话: 企业人数:437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总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延炼实业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巴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沧州炼油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 泰州陵光石化集团 山东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明县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石化分公司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 山东垦利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 榆林市炼油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庆阳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石化产品销售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发展概况 (1)商务部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 成品油销售由商务部颁发许可证,2007 年以前,我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集中批发。为履行加入WTO 时的承诺,商务部于2006 年12 月颁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 年第23号),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零售经营权,自2007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目前,我国成品油销售市场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国内社会各业经营者和国外石油公司组成的分销体系组成。根据《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我国对成品油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申请从事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上报商务部,由商务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申请从事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下同)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地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材料报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决定是否给予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 申请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 万吨以上、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年生产量在50 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或者具有成品油进口经营资格的进口企业,或者与具有

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且成品油年经营量在20 万吨以上的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或者与成品油年进口量在10 万吨以上的进口企业签订1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②申请主体应具有中国企业法人资格,且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 万元人民币; ③申请主体是中国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其法人应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④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 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油库建设符合城乡规划、油库布局规划;并通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⑤拥有接卸成品油的输送管道或铁路专用线或公路运输车辆或1 万吨以上的成品油水运码头等设施。 申请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符合当地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②具有长期、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与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签订3 年以上的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成品油供油协议; ③加油站的设计、施工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通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安全监管、公安消防、环境保护、气象、质检等部门的验收; ④具有成品油检验、计量、储运、消防、安全生产等专业技术人员; ⑤从事船用成品油供应经营的水上加油站(船)和岸基加油站(点),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当符合港口、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等有关规定; ⑥面向农村、只销售柴油的加油点,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具体的设立条件。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约4.1万户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在产量的增幅回落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数据比,规模以上人化纤增长了11.9%,布增长了12.9%,印染布增长了10.5%,纱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这些准确的数据比较说明了纺织行业的整体局面呈现复苏之态,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研发现纺织行业由于近5年出口受阻,在国内推行产品的内销政策。2012年纺织产业的内销增速也出现了相对的回落之态,增幅则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零点调查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服装鞋帽针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3%,比2011年一季度提高了3.2%,比2012年二季度提升了0.9%,比2012年三季度提升了1.1%。比2012年四季度提升了1.3%。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为42107.2亿元余下为出口额。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外部环境较差,内需不振,不确定因素众多,纺织品行业都面临寒冬。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6%,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数字。具体来说除了化学纤维以外,其他各大行业利润率都有很显著的上升。但在产品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太乐观,2012年纺织品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了约1500亿美元,拉了我国出口的后腿,这在近10年不曾出现过。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经济环境不振,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服装产业产能过剩。服装行业如何创立品牌扩大市场需求是发展关键。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我们针对中国服装行业做了调查,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步入了调整期,出口下降。2012年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8253亿,占纺织行业工业总值30.6%。服装企业必须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调查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56.41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值前十省份中广东份额最大,浙江居次,福建、江苏、四川下降。行业利润总额860.16亿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场同比下滑5.67%-6.25%。预计2013年中国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9000亿元左右,总额比去年增长2%左右,利润下滑4%-7%左右。 2)深圳是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区域,2012年实现产值17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深圳主要以时装为主,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与我们交流表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深圳没有简单

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中东低成本塑料产品的巨大压力,目前的中国塑料业正面临一场生存与发展的大考,政府的“出牌”之外,企业的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需求不足,行业不景气,中东来了”:这是2009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随处可听到的行业悲鸣。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塑料业来讲几近致命。塑料玩具、人造革、包装、丝绳等塑料产品的出口急速萎缩,导致大量塑料生产的企业倒闭。中国塑料行业协会的2009年塑料行业报告显示:今年有四分之一的塑料企业亏损。然而,贵州遵义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刘明福告诉笔者:“实际情况恐怕要比统计的糟得多,比如PVC(聚氯乙稀)生产企业是全行业亏损。”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中国的塑料行业正面临一场大考,如果不及格,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其中,政府和企业的合力、合理“出牌”至关重要。 悬在头上的“中东剑” 今年6月,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结果让很多塑料企业松了一口气,中国最终没有加入海合组织,最让中国企业担忧的中东将新建的5大乙烯生产项目,也并没有实际投产。 据了解,2009年中东地区将有5个新的乙烯裂解项目试运行,主要为乙烷法生产的乙烯。此5大项目投产后,中东乙烯年产能将从2008年的1690万吨增至2012年的2810万吨。2009年中东乙烯产能将增加710万吨,其中沙特阿拉伯新增产能将超过400万吨/年,伊朗新增产能超过100万吨/年,科威特新增产能85万吨/年,卡塔尔新增产能97.5万吨/年。这5个乙烯裂解项目现在只是有初步意向,达成意向之后因为危机的影响一直没有实际投产,具体何时投产还没日期,所以目前中国进口的乙烯价格没有出现暴跌。然而,中东低成本的塑料产品仍是悬在中国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7月份,中国进口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每月都超过40万吨;LDPE(低密度聚乙烯)从2月份开始每月进口量都超过了10万吨,创有史以来的进口新高。今年前4个月,来自中东地区的聚烯烃供应大幅增加。其中,沙特已位居中国第二大聚丙烯进口国,共向中国出口了约16万吨,同比增幅超过400%;伊朗向中国出口了8.9 5万吨高密度聚乙烯,成中国第四大进口国,而去年同期仅向中国出口了4.75万吨。不得不说,伊朗有很多的原油和天然气,乙烷非常廉价,这也可以说是伊朗石化产品最好的一个优势。伊朗生产的乙烯类产品有50%是针对中国,显然会对中国的产品产生冲击。 内有内需不足,外有强大竞争对手,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塑料业,该如何才能走出低迷? 政府“救世金牌”初见成效 当塑料业处于风雨飘零之时,政府亮出了针对塑料业的“救市金牌”,其中主要包括提

中国纺织品行业的现状及分析

作为纺织行业全球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我国的纺织品出口 总量占据全球的25%。近年来,我国纺织出口市场存在着低价竞销、恶性竞争,等问题,屡遭国外特保、反倾销政策,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规范纺织品出口秩序刻不容缓。 1.中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的现状分析 1.1 市场集中化问题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无序竞争反映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在实施多 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出口市场仍过于集中,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分 布不平衡。据统计,中国有约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东欧、东盟、非洲和俄罗斯等出口市场仍不被关注。 1.2 低价竞销 这些年来,低价推销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竞争手段。外贸 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增加来实现的,经济效益是下降的。我国企 业在海外市场的自相竞争,低价竞销,使我国出口产品投入多、收益少,外汇收入损失严重,造成了肥水外流,加剧了利润率的下降。 1.3 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产业中进入了大量的企 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产业平均成本之下,企业利润维持低水平,产业的平均状况恶化;在产业低效益的前提下,企业存在退出障碍,加上现有的出口政策又不能有效地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法 则,使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 1.4 侵害知识产权现象严重 纺织面料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比较容易模仿,造成无能力技 术创新的企业不开发,有能力开发的企业不愿开发,都想找现成的样 板进行模仿,导致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也不能在市场中快速发展壮大。企业在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小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动力去开发新产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5 满足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很 低,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的比较利益较少,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大量企业从事贴牌出口,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参与很少,这样既影响了贸易 收益,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同时,这种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往往更容易遭到反倾销调查。 1.6 纺织出口频遭绿色壁垒 国际上的绿色消费潮流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随 着绿色、生态等观念逐渐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同,对纺织品服装的生态 要求将迅速成为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 障碍。 2.出口竞争秩序混乱的成因分析 给我国纺织业造成的危害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持久的,对此我们 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总结其成因如下: 2.1 政府对纺织品出口的干预。 当前我国外贸出口计划是指导性的,但出口计划指标仍然具有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