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柳传志商道真经_第八章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柳传志论社会责任

柳传志商道真经_第八章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柳传志论社会责任

柳传志商道真经_第八章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柳传志论社会责任
柳传志商道真经_第八章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柳传志论社会责任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在多个产业内拥有领先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控股公司。”

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柳传志如是说:“谈到产业报国、社会责任,我们要摆正企业和报国、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首先要有企业的发展,而且是安全发展,才谈得上社会责任和产业报国。”

精彩解读

联想的企业文化包含两个核心内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联想“爱圈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柳传志本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柳传志自己所说:“中国的实业型企业冲入世界500强,是中华民族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标志,更是中国老百姓的一个梦想。联想在努力,同行在努力,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在努力,大家都在争先。希望联想集团能率先为中国人圆这个梦!”

在柳传志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草书:“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在多个产业内拥有领先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控股公司。”作为联想的愿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这个口号曾被多次提出,并成为联想企业文化中有力的支点。柳传志认为,联想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要实现“产业报国”的理想,更具体地说是实现“管理报国”的理想,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企业办好,不仅要让它增值、赢利,为国家创造直接价值,还要摸索并总结出企业的运营规律,并能带动更多的企业发展;二是通过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普及的行动和科技领先的产品来实现“科技报国”的理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企业是否爱国的重要标志,一要看它能否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对用户有责任心;二要看是否认真完税,能够缴纳多少税金以及提供多少就业机会。联想2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的就是一条产业报国的路。柳传志在联想二十年纪念大会上,总结了联想对中国的IT产业以及经济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1.在和国外规模企业争夺Pc市场的竞争中拔得头筹,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成本,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2.高科技如何产业化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瓶颈,联想成为中科院以至全国科研院所科技改革的排头兵。

3.在大股东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联想实行了在控股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产权机制改造趟出了一条道路。

4.2001年,柳传志选拔了杨元庆和郭为作为新一代联想人的杰出代表。公司管理层稳定地交接班,解决了束缚中国本土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和难题。

在员工培养方而,柳传志要求员工要有上进心和爱闰精神。联想要培养的是能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富强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2002年,柳传志应邀参加国际管理科学学会演讲,年会主席RosalieqTung博士在作引导发言时,对联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联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推动中国乃至亚洲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对此,柳传志说:“我们就是要把报闰大旗高高举起,让我们的管理层,与我们忐同道合的人聚集

在这个旗下。大家想想,人在最后的时候陶什么?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英雄人物不都是在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吗!”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联想始终非常关注环境、弱势群体保护等问题。2008年,联想成为奥运合作伙伴,这个计划不仅对联想的发展大有益处,同时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柳传志说:“谈到产业报国、社会责任,我们要摆正企业和报国、社会责任之问的关系,也就是说,首先要有企业的发展,而且是安全发展,才谈得上社会责任和产业报国。”

智慧小语

报国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产业报国”是所有爱国企业家的共同梦想,柳传志带领的联想,无疑是为中国民族书写崭新篇章的英雄!

在摸索中前行

柳传志如是说:“从此,我就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在当时中国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摸索着怎样办企业,研究企业管理的经验,把高技术成果变成产品,去跟国外企业竞争,一直到为自己和同伴争取到股份。”

精彩解读

柳传志那个年代的创业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柳传志认为,中国需要像邓小平那样伟大的改革先行者与奠基人。多年来,他沿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前行,联想的每一次成功变革,都是柳传志在探索中实践的结果。

回忆起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的推动,柳传志这样说:“在1978年,邓小平复职以前,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对中国常年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样的生活非常厌烦,甚至苦闷。到了1978年,邓小平复职以后,才觉得有了希望,中国有可能变成一个新的国家。但是在路径上到底怎么做,还是感到迷茫。”

1984年,中国科学院剐院长周光召推动科学院成立公司并进行商业研发,柳传志成为率先实践这一想法的人。柳传志说:“从此,我就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在当时中国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摸索着怎样办企业,研究企业管理的经验,把高技术成果变成产品,去跟国外企业竞争,一直到为自己和同伴争取到股份。”最终,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开始自主生产个人电脑并成为了中国最大的Pc制造商。2005年,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仅次于惠普、戴尔的世界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2007年8月,宏基收购Gateway之后,联想落后到第四位。此时,柳传志辞去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让位于门生杨元庆。联想还聘请了来自美国的总裁,以期将这个中国公司打造成国际品牌。但是,一切未能如愿。Pc产业愈来愈趋同为大众消费品产业,制造商间的价格战导致了利润的不断下降。联想信任总裁威廉·阿梅里奥在行销方面投入巨资,为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的活动投入了数亿美元,但是由于缺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联想在2008年第四期爆出20%销售跌幅,利润同期下降48%。柳传志随之重出江湖,稳定局势。在此之前,柳传志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联想控股的地产与投资业务中,他认为,这些业务比起Pc制造而言更为有利可图。柳传志说:“我绝没有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柳问来源: 广州日报张涛著 看点: 这是一本深入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作品。作者分别从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出发,讲述了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另外,作者还精选了大量柳传志未曝光的内部演讲实录。 如何解决“1+1<2”的问题(1) “1+1<2”的问题是指有了一个班子,会比一把手一人管理强,但是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充分,领导者就

无法实现合力管理,产生等于2或远大于2的效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1+1>2”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激励手段,激发和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比如通过股权激励,让班子成员参与二次分配,从物质角度产生主人翁的感觉;一种是精神激励。其中,最难做的不是物质激励,而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能够反映出物质激励的很多不足,真正激发班子成员内心的奉献精神和积极性。 那么,到底如何实现精神激励呢?柳传志认为,一把手在建设班子时,只要能够对主要班子成员做到两点,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精神激励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班子成员拥有责任权利相统一的舞台。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班子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内容与企业大局、绩效的关系。柳传志所强调的精神激励,主要是指一把手要使每个班子成员明白公司的整体格局、整体战略,以及这个大的战略布局内在的形成逻辑,进而清晰界定自己在这个大的战略布局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其实解决的是班子成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在这样的格局里,班子成员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以及为了兑现这一责任所要拥有的管理资源、履行职责的边界条件以及自身的业绩实现状况与绩效的关系,如做好了会怎样、做不好会怎样,这个结果和奖惩标准是怎样挂钩的。

创业需要知道的9件事

柳传志谈创业需要知道的9件事 创业团队如何组建?企业文化如何养成?理想和现实“打架”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每一个创业者都会遇到。柳传志谈科学家创业,却适用于任何创业企业。 吴文忠的脸一直红着。在1000多名听众面前,与柳传志面对面交谈创业之道,他有些正襟危坐,谦虚得像还在中科院读研的学生。事实上,在2003年创办大连医诺生物之前,他就已经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博导。 9年的创业经历,他殊为不易。创业不久,他与人商谈销售业务,末了,来人提议请他去泡澡。他拒绝道:“洗澡回家洗就得了。”事后,他才明白,这是商业社交礼仪,是他在中科院学习不到亦无需学习的东西。 同样出自中科院系统,吴文忠的困惑柳传志也曾遇到过。在常州举行的“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上,柳传志以亲身经历解答了科学家创业的诸多难题。实际上,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不“泡澡”的科学家不是好创业家。柳传志在创业大讲堂的回答,适用于所有创业企业。 科学家到创业家的五忌 柳传志自己选择创业,是因为不愿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搁置一旁,迟迟不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与他怀有同样想法的科学家不在少数,但他并不认为任何人都适合创业。 1.不要既在科研机构工作,又要出来创办公司。创始人给自己留有太多退路,创业决心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科研思路与公司运营极为不同。曾有科学家告诉柳传志,他的科研成果可以制成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公司前景大好。柳传志却给他泼冷水,创业公司有资金存量、人员招聘的现实困难,集中力量发展关键业务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多线出击反而会一事无成。 2.不要光有决心,还要学会放权。有些科学家自称不懂企业,于是外聘人员管理公司,自己做CTO。而实际是,科学家对公司事务依旧巨细皆顾,多头管理让企业陷入混乱。 3.不要“蒙着打”,而要“瞄着打”。初创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让自己“活下去”,吴文

成功者应坚持的六种心态

成功者应坚持的六种心态 (研二队常春)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功,有的人只能失败?柳传志以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二字:是否坚持自己的既定目标,是否有坚定的内心信念,是否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意志。浅尝辄止只能功亏一篑,最终一事无成。 只有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得了大事。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能够给你带来幸福。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要条件,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首先必须学会忍耐。忍耐能让你在清静沉寂中体会生命的幸福,一心忍耐,百炼钢也会化为绕指柔。没有忍耐,金矿炼不成黄金,玉石也磨不成美玉。 坚持是对绝望的否定。人生永远不能绝望,当你身处困境时,你不能被眼前的不幸所吓倒。在困境中坚持,在不幸中奋起,相信生命中既不可能永远是黑暗,也不可能永远是冬天。站在生命的冬天里,坚定信心去期待春天;走在生命的黑夜里去抓住信念呼唤生命的黎明。隐忍地坚持着,倔强地抗拒着,困境就一定会被你征服。一位西方学者写道:“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总要在精神上不断鼓励自己。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要想走向人生的新境界,就必须首先从坚持做起”。那么,该坚持哪些心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 一是坚持学习的心态。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

才能输出。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创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因此,要紧跟成功者。 二是坚持付出的心态。任何事都是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要获得事业的成功,除了有理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和义无反顾一往直前的精神外,还必须付出我们的努力。付出和得到是因果关系,付出的本身就是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就意味着一败涂地。古人言:“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人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最快乐而不是受人帮助的时候,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看到别人成长了,快乐了,这样也能让自己更快乐。所以,付出就是得到别人的支持、尊重、感激源泉,也是促使自己成功的动力之一。 三是坚持谦虚的心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一个真正深通人际关系的人,是不会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你所取得的成绩,别人比你看得更清楚。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谦虚者可以包容别人、善待别人,学习和吸取别人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避免浅薄无知。常怀谦虚

XX企业理念梳理

XX企业理念梳理 理念梳理说明: 企业理念的梳理,不是凭空想出一个理念,也不是照搬别人的口号或提法。它是对企业现已存在的文化价值的高度提炼。所谓提炼,就是指原有此物,只因混杂在诸多杂质之中不可辩别,通过提炼的过程,使之抽象和鲜明起来。 企业理念的梳理,应当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理解这个特定企业的文化的原貌、识别那些推动企业发展的相对恒定的文化特质;二是要分清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在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企业的取向和员工境界素质都不一样,在引导上要注意阶段性。 企业目标:成就个人,服务社会 “企业目标”特指企业的“最高目标”,它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它将值得员工追求的崇高理想与其岗位责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励性。它是企业凝聚力的焦点。 XX企业原有的企业理念“真诚奉献,创造未来”,主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但在企业员工精神境界层面尚不高的情况下,这一提法缺乏一个确切的根基。需要层次论指出了人类从低到高的几个层次,即:人必须在满足自已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才可能上升到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认知渴望和期望实现的层面。 “成就个人,服务社会”首先回答了作为个体的人,在企业中所为何由的问题?然后才是对社会的作用。企业的作用,就是要造就人才,使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理念更加真实可信,更加掷地有声,更能凝聚优秀的人才。 从XX的发展历程来看,也的确成就了一批原本成点很低的员工。 企业价值观念:真诚者方可大成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对企业意义的一种终极判断,企业其它理念都受其影响和约束,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真诚”,可以说是多来的XX企业董事长姜流恪守的信念,也是原有理念“真诚奉献,创造未来”中的前两个字。 这里的真诚,既指高层面的对经济规律、管理奥妙、人性真相的真诚学习和了解,也指

企业管理三要素(组织、制度、流程)

企业管理三要素:结构 制度 流程 导读:一次和一位年轻的企业总经理共餐,他管理着超过百亿元的生意,大家聊到管理,老总说:管理企业,无非是三个要素:结构、制度、流程。... 一次和一位年轻的企业总经理共餐,他管理着超过百亿元的生意,大家聊到管理,老总说:管理企业,无非是三个要素:结构、制度、流程。能够把纷繁复杂的管理抽象精练到三个词语,高人!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也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做的,售前提交了一个框架(结构),售后主要做制度和流程,写制度就像制定法律条文一样,这个项目的内容对我们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尝试。因为这个经历,所以对老总的企业观能够理解。 这位老总所说的结构,我的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框架。比如价值链模型、营销的4P、产供销、供应链的模型等,有很多结构。老总的结构也许和这些并不一致,他有他对企业的理解,以前也有老总说过:管理嘛,就是管人财物,人财物也是一种结构。不能说他们的结构对还是错,那是他们从工作中总结的,适合于他的工作,适合于各自的管理风格,是最有效的。 另一种理解,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业务模式,业务模式直观理解就是挣钱的方式,例如:有公司自己做品牌,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有公司OEM生产,自己销售;有公司只做品牌,让别人生产别人销售;这种商业模式上的特点,也是结构,这种结构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结构不同,制度和流程当然也不同了,结构需要制度和流程支撑细化。流程与制度是纵横交叉关系。光有流程或者光有制度都不完整。制度当然必要,且制度很多,财务工作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购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制度最怕有漏洞,不完善,这就需要从结构来分析,从结构出发能够分析制度是否制定完善。 流程当然也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做事,需要把工作串联起来。制度是针对部门、职位的,而流程则把部门职位的工作串联起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管理有不同的看法,AMT擅长使用战略、组织、流程、绩效、IT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方案中,一般从这五个维度分析管理体系。 麦肯锡对企业管理的认识是7S模型,7个以S开头的英文词组,代表7个要素:

孙陶然谈管理的三要素问题

孙陶然谈管理的三要素问题 不掌握科学达不到80分,不掌握艺术达不到100分。没有人生来就懂如何管理,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领军人物不能死记硬背管理教条或生搬硬套别人的管理经验,要去构建自己的经营思维模型,设计自己的管理工具,进而建立起自己公司的管理系统。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管理差别也很大,有些原则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简单说,小公司的管理者应将注意力放在业务上,亲自抓业务。创业期的小公司,管理的核心是重业务轻管理,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小公司业务突破了才能生存下来,才知道力量向哪个方向使。大企业必须以管理为核心,通过文化管人,通过管人来管事。 我认为创业公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创始人亲力亲为,第二阶段需要创始人身先士卒,第三阶段需要创始人保驾护航,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 我认为对于管理最精辟的总结还是柳传志先生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虽然只有9个字,但直达管理的核心精髓,又有非常强的实战性,越是仔细品味越感觉含义深远。 管理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越有经验的管理者越有可能陷入一种混乱:因为有太多要管理的事务让自己抓不住重点,以及太多的管理经验让自己的管理方法顾此失彼。。。。。。在对管理反反复复螺旋式认识之后,我的体会是,公司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越要围绕管理三要素来展开工作: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用价值观来建班子,用行业认知来定战略,用企业文化来带队伍。

正确授权 战术上应该授权,战略上必须集权,制定战略是领军人物责无旁贷的使命,不能假手于人,也不能下属各个部门自行其是,必须统一于一个公司战略,分头实施。 一个伟大的领军人物必须学会授权,善于授权。授权的核心是: (1)授对人:授权给赵括、马谡结果必然是悲剧。下属谁是将才谁是帅才要分清楚。 (2)授对事:不是所有事都可以授权的,战术问题必须授权,战略问题不能授权。 (3)授对法:不能击鼓传花,自己不懂的授权出去,结果是更不懂。 授权不是要向下转移困难,如果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下属更不可能知道怎么做,转移问题的结果只能是制造出更多的困难,并且让困难不可控。领导者不能把自己不会做的事授权给下属,也不能把下属不会做的事儿授权给下属,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逃避责任和不负责任。 授权后要管一层看两层,只有了解你下属的下属是如何工作的,目标是如何设定的,你才清楚你的下属能否完成目标。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今天来了这么多同学,让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大家对联想、对中国的民族的信息产业、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关心。 1984年的时候、联想公司初办,我们的11个人,平均年龄43岁,那一年我40岁。我们把4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作为一个坎儿。为什么呢因为1988年以前,我们只能从计算所进入,不从社会招聘。1998年的时候我们是150人,当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营业额是7800万。最高层,就是当时管理层的负责人平均年龄48岁。10年以后,说是1998年,到去年,公司7000多人,营业额达到176个亿,集团的管理层平均年龄34岁。我们业务得到了大拓展,但是领导人的年龄却大大降低,说明联想集团新老交替的过程是积极的、平衡的发展。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先讲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难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联想是20万块钱起家,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困难,商业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创业的同志在1990年、1991年,一个月才拿几百元工资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把树种大了,浇了水,施了肥。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该结果的时候,由于联想是国有企业,跟自己毫无关系,要全交给年轻同志,他们心里头能高兴吗所以自然这里面有一个过程。为了说明问题的难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我们经过的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我在这儿举两个例子。

商业风险大家都能想像到,企业亏损了、竞争激烈等等。其实我在这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人,原来都做研究工作的,实际就是书呆子,因此一开始的商业风险实际上就是被骗。我们这20万块钱,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被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同志骗走了。 我在这儿讲一个我被骗的最痛苦的一个例子,那是1987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积累资金。什么叫出卖技术劳力就是给人家验收机器、讲课、维修做这些事情,积累了90万。1987年以后我们就开发了联想汉卡。联想汉卡本身的相对利润很高,比如说利润高达40%,但是绝对利润不高,因为它不是个大东西。后来我们就发现要把它插在PC机上同时卖PC 机。当时我们卖别人的机器,又没有本钱,怎么办呢那几年,正是官倒很热闹的时候,有很多企业有外汇,他们就买来机器,但他们不会卖,就让我们来卖,我们就拿一台,卖一台,卖完了交给他钱,从中大概提5%或者10%的利润,使得我们自己能够运转起来。 到了198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懂得了,用户要什么机的机器,我们应该怎么卖。这时,我们想能不能从香港直接进口呢这本身的利润应该是很高的。在1987年4月份,我们跟香港的一家公司联络,双方比较了解了以后,请他做IBM的代理,如果我们能够给IBM拿100万美元订单的话,我们将会拿到一批非常便宜的机器,利润达到40%,这就有很大和利润,于是我们就想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做起来难度在哪儿呢因为在中国买IBM的机器要经过出口商,要通过进口公司。进出口公司给批文,大家现在可能还记得,什么叫官倒,官倒就是倒批文,进出口公司有批文,另外还要有外汇,我们要拿人民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销售的成功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销售的成功 想一想 你知道所有知名人物、企业家是如何快速建立人脉、倍增收入吗? 你知道古今政治家、思想家如何传递自己的思想、智慧、观点吗?你知道商界领袖是如何成交人才,领导团队激励团队,在最短的时 间内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吗? 再想一想: 是什么成为政界、商界、文化、宗教各领域争相学习的本领? 是什么让孙中山、毛泽东、林肯、奥巴马等人成为民族领袖? 是什么让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牛根生这些企业家带领团队成为商界巨子? 答案是——销售的能力!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着他的士兵,销售他思想,团结全国各界爱国人 士,扛起土枪土炮,最终建立新中国!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开发windows软件,创业的前六年,他 每天都打电话给准顾客,销售他的产品到全世界,最终成为世界首富! 华人首富李嘉诚,他说他的成功,是因为早期积累了丰富的销 售经验,使他成为华人首富,他说的销售技巧,花2亿他都不卖。 台湾首富郭台铭,在中国大陆有个富士康,富士康60%的业务 都是他谈成的!因为他有一流的销售能力,使他成为台湾首富。 这是一个魅力展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商场

如战场,一流的销售能力,将是您弛骋商战的第一致胜法宝.《富爸 爸穷爸爸》的作 者罗伯特?清崎,特别强调一句话:“销售等于收 入。世界级的管 理大师汤姆?彼得士说:领导等于销售,任何成功, 都是销售的成功。可以说,几乎找不到一个成功者不懂销售,所以 如果你也想创业,那么一定要精通销售! ”无论是政界领袖毛泽东, 还是世界首富,还是商界传奇柳传志、马云、牛根生……,古今中 外99%深具影响力的成功人士,都是具有一流的销售能力 我还能说什么?他是个天才。我非常认真的将四年前他教我的 内容应用在公司之中;第一年我们成长了 68%次年再成长了 53% 华人最权威、最资深的实战型培训专家之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 我无法表达我的 好友,也是销售训练实践应用专家的感激。从 他那里学来的几百个方法中;我其中就用了一个 子 奋斗成为亿万富翁! 就让我从一个苦孩 台湾首富:郭台铭

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塑造

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塑造 引子案例1:刘力经理的当官情结困惑 1.刘力面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刘力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3.刘力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引子案例2:面对小高的不满王经理怎么办?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王经理,你该如何解决小王的不满?开篇游戏:齐放竹竿游戏--成功领导/管理能力的要素 1.成功领导/管理能力的要素 2.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图示 第一章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和定位 一.“角色”理论与你的目标定位 1.“角色”理论 (1)角色的概念 美国人“好公民”角色定义 马克.吐温“国会议员”角色定义 (2)角色:社会控制 (3)角色:社会规范 (4)角色适应 (5)管理者角色

2. 你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3. 向管理者角色转变--企业领导自我变革 4. 实例背景分析:柳传志答记者问-中国的大脑会流失吗? 5. 领悟角色及其转换自测题 二.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和定位 案例:非洲市场--鞋的诱惑 1.个体作业与团体作业的区别 2.团队领导与成员的责任和权力 3.管理者扮演的三大角色 (一)--信息沟通角色 (二)--人际关系角色 (三)--决策者角色 4.“你”(中高层经理)的定位 (一)作为下属的“你”—经营者的替身 (二)作为同事的“你”—同事就是我的内部客户 (三)作为上司的“你”—八大角色 5.管理的五职能——法约尔 管理的八职能—张锡民 用中国古典思想谈管理—张锡民 6.从员工到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困难 (1) 骨干员工与管理者的区别 (2).从技术专才向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3).管理者角色转变困难的原因 (4)管理能力层级发展模型

7.管理者责任与管理者职权分解 第二章.职业经理的素质和能力风范 案例研究:恩与威 引子:职业经理队伍描述 一.管理平台提升需要职业化经理人 1.近代世界企业经理阶层的兴起 2.中国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升管理平台 3. 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需要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二.经理职业化的体现 案例:冯经理的故事 1.职业经理的素质平台要求 2.职业管理者的基础能力 三.企业管理者的职业化成长平台 四.专业部门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案例:胡经理和郑经理的分歧和辩论 案例:一个人力资源管理MBA教学案例 五.职业管理者的修养 六.现代企业职业管理者的总体素质要求 1.万般德为先 廉政三要素 新加坡案例 2.知识经验多—大树逻辑 3.身心素质好

团队管理三要素一

团队管理三要素 一、目标一致也就是思想要统一 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帮别人实现目标的人。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不做计划的人,就是准备计划失败的人。只要当事者的思想不统一、意识跟不上(不主动、不想干)。再好的措施也得不到好的执行。“思想统一”不是喊口号,更不是遇到问题就退缩,而是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齐心协力完成目标任务的最大保障。所以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首先要把部门目标与公司(组织)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团队每个成员头上,并毫不怀疑的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精力、激情集中到一起共同前进。没有目标的团队只能是一群散兵游勇,没有目标的管理就是“背老儿走路那里天黑那里歇。” 二、激发人的潜能 1、善于尊重,管理者要学会尊重部下、热情帮助部下,奉献你的赞美,要主动关心下属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下属过生日号召(形成制度化)全体团队人员每人主动送上祝福卡片或其他礼物,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归属和爱的存在…… 2、善于倾听,管理者要经常认真倾听部下的意见、想法并善于正面引导,要与下属交朋友,通过沟通了解下属对将来个人发展的打算,尽己所能满足其需求,倾听部下的苦闷,

做好一个被宣泄的对象,当下属对工作和前途感到渺茫时主动进行安慰和开导,帮助他消除顾虑和压力……; 3、善于授权,管理者要在明确的目标要求下,让下属有能力与权力去做事并对结果负责,但授权要注意监控,当下属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时要言传身教提升下属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4、善于激励,激励就是力量,激励可以诱之以利,也可以惧之以害,但是最有威力的激励是改变心态。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关键是改变心态、紧跟时代、融合公司。(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消极负面的状态)。要以结果为导向,要善于引导下属将思想、注意力集中于光明的目标前景(结果)。 5、树立标杆,一个团队中成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管理者不但要帮助能力弱、业绩差的“短板”成员来提升整个团队的业绩,更要注重培养工作业绩、学习意识等各项综合表现突出的下属把他们树为标杆,在例会中介绍推广他们的优秀业绩和成功经验以带动整个团队更好的士气。 6、创建学习氛围。学习最主要的是静下心来去除浮躁,一个人从来心都静不下来,哪有智慧? 人在焦躁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一个不愿意成长的领导是没有未来的,毛泽东那么伟大的人,在离开人世的最后24个小时还让秘书读书给他听,邓小平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

柳传志:40岁创业的传奇

各位好,我听马云先生介绍,说今天在座地绝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开店地中小企业主和创业者,就是说大家现在还依然处于一个艰苦创业地阶段,很不容易,我想在网上开店地朋友大概分成两类:保住“饭碗”,努力把生计做好,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立志要做大事,做一个大地企业家,这也是一部分. 我自己是在年地时候开始创业地,那时候我岁,现在很多朋友都说你都是一个老头了怎么还能开始创业呢,其实当时我创业地时候真地是心潮澎湃,我觉得那个热情绝不亚于现在几岁地年轻人,因为机会太难得了.我是岁地时候大学毕业,那时候正是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结束地时候我已经岁了,在这个十年当中基本上就没干过什么好好地研究工作地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除了残酷之外,每天都在折磨着我地就是穷.作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地研究人员,我分到一间平方米地自行车棚,房子地墙都是单砖地,房顶就是一层石棉瓦,平方米地房子最多地时候住六个人,我和太太,两个孩子加上岳父岳母,所有地东西都是折叠地.印象很深地一件事情,在房间里做饭,墙上挂着铁丝凉衣服,做菜地时候一不小心碰到铁丝,袜子就会掉到汤里了.给孩子买冬天穿地棉毛裤,一定要节省两个月才能节省出来,家里地经济大权在我手里,如果老婆掌握一个月只能买一块钱地肉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到了年,打倒四人帮,邓小平坐到领导地位是年,那时候我已经岁了.年前后,科学院地领导周光召院长号召科技人员把自己地科研成果带到市场上去,当时绝大多数地人是不敢去,但是我就特别愿意去,因为我觉得活到岁总算是机会来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但实际上,办企业真地是千难万险.那个时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科学院所办地企业不是计划内地企业,拿不到必须办企业地某些指标,比如说生产批文、进口批文,非常地麻烦.那样日子很难,对一个想做好人、好好做企业地人是很难地,尤其是像我们所有权还是国家地,并不是我通过这些行为做完之后,我自己就变成富翁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不断注意着,不能完全在道路地中间走,要踩在红线地边缘上走,不然地话那个路一定是走不通地,但是踩过了红线就会出很大地危险,因此怎么样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地前进确实是非常困难地事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前后,那个时候国家为了保护电脑行业和民族品牌,对国外大地电脑公司进口地机器通过进口批文和高关税地方法把他们挡在外面,但是保护地结果是我们地产品又贵质量又不好,国外地电脑不能进来,严重影响了信息化过程,像银行、海关,大量需要用电脑地单位都没法用电脑.于是(国家)就在、年就把关税大幅度地降低了,降到由过去地多降到几,然后又把批文取消了,这时候国外地电脑像、、戴尔等就大举进入了中国,进来之后果然带动了各行各业地发展,但是电脑地厂家突如其来受到这么大地冲击,一下子兵败如山倒,我记得年长城这个品牌就在中国消失了,那是我们国家一个中流砥柱地企业,成为地一个生产部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当时,联想只占中国市场地左右,而且我们在苦苦研究,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各方面都远远没法跟人竞争地情况下,这个仗怎么打,是不是退回去继续做代理算了.这个思路还是正确地,没有去研究竞争对手多么强悍,更多研究了不要跟人家比.于是我们就好好地把自己内部做了调整,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都做了调整,当时地杨元庆是岁,把他选来做事业部地总经理,然后到电子工业部向部长胡启立同志下了战表,表示我们下决心要把民族工业大旗扛到底,回想这都是十几年前地事情.后来联想果然一路由地市场份额一直达到了

经典管理理论评述

经典管理理论评述 老实说,最近一些年,对于管理理论的探讨走了一个极端,那就是太过关注管理的细枝末节,而忽略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准则。大概专家们也意识到在这个领域推陈出新确实很难,所以转而对之前的理论进行分拆和包装再上市,但是无论怎么讲,却无不带着早期理论的痕迹,说来说去,也没有脱离原来理论体系的框框。严格说来,这些理论并不能算管理的一个分支,而顶多是某种理论的思想延伸。 现在的问题是,可供参考的理念太多了,在各种纷杂而高深的学说面前,很容易令人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即便你做到了对它们融会贯通,也不一定能发挥什么作用。其实,管理并不是那么高深的学问,我们只需掌握其中几个关键点,就完全可以做的足够好。 卓越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最近刍读了几本老书,发现,不同于新近出的一些管理书籍,它们很经得起咀嚼,经典的管理理论确实有些不同凡响之处,它们历久弥新。不同于战略或者营销,在那些领域,创新思维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而管理究其实质是对人性的琢磨和把握,人情世故古今同,卓越的管理理论也应当体现这个原则,是古今通用,放之四海皆准的,这是经典管理理论的一个衡量标准。 经典的管理理论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解释力。管理理论不是对管理行为表面现象的简单命名,而是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模式和原理的解释说明。很多情况下,管理理论的传播过程就象寓言“买椟还珠”所描述的那样,管理学家过于注重自己学术产品的包装,而忽视对于该产品特点属性的详细介绍,而学习者们也被其华丽的包装所吸引,最终把弥足珍贵的珠子还给了管理学家。 2、可操作性。管理理论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标杆,不是葵花宝典,而是可付诸实践的具体方法;管理理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过于关注特性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事实证明,有翅膀的不一定能飞。 3、坚实的经验基础。管理理论讲求知行合一,而尤以行——实践为重,不同于空洞的理论,那些对实际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才是管理的真经;博希迪和查兰在《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中说道,“从来没有一种伟大的实践来自于一种伟大的理论,相反,一种伟大的理论总是来自一种伟大的实践。”不错,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卓越的思考相结合,才是经典理论诞生的温床。 4、可复制性。卓越的管理理论要能够被复制并在各种管理场合很好地运用,它应当是个通用的原则,而不是某种特殊的管理手段。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不能被用来解释理论的失败,那些出生于皇宫御苑的奇芭总是不能在所有的地方成活,这使得人们对于一些高端商业思想的兴致全无。但是,当你注意到野草的强劲生命力的话,也许会意识到,那些简单实在的东西最容易得到复制。 核心竞争力

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

联想CEO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 柳传志现担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长,联想投资董事长,融科智地董事长,弘毅投资董事长。我整理了柳传志的成功励志故事,欢迎欣赏与借鉴。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

现代的成功人士的故事

1.中国首富李嘉诚的故事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父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 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李嘉诚辞掉跑堂的工作,从塑胶厂推销员开始,一直干到了业务经理。三年后,20岁的他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随后,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塑胶花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大量生产,这为他带来了可观收入。30岁的李嘉诚,已成了千万富翁。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时,李嘉诚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如果再不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溅湿衣裤了。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这是经商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随后他找到的是房地产。60年中期,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人心惶惶,富翁们纷纷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当时的地产价格来算,他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但他沉着应变,仔细分析局势。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进一步繁荣发展。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李嘉诚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他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的华资房地产实业。此后,李嘉诚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2.联想CEO柳传志的故事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

柳传志的故事

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 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团真正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作为中国IT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历经波折,将联想集团打造成全球第二大PC厂商。更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创业者中,众多一度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到如今都已雨打浮萍风吹去,柳传志却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屹立潮头,老而弥坚。其探索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家拥为圭臬。 从联想集团卸任后,67岁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而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将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 辉煌业绩带领联想集团闯“三关”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关口都曾经将联想集团逼入绝境,但在柳传志的带领和全体联想集团人员的努力下,都化险为夷,并在每经历一次磨难后,联想集团变得更为强大。 第一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IBM、康柏等PC巨头长驱直入,当时中国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和IBM、康柏相比,就像舢板之于巨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柳传志大胆启用年仅29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杨元庆一战成名,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不到2%,发展到占中国市场的27%,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柳杨配”初步成型。 第二关是直面DELL的直销模式挑战。DELL以直销模式起家,所向披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DELL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联想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开始下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 1. 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2. 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广受企业及学员欢迎。然而,“柳杨配”见招拆招,在中国市场和DELL展开了持续三年的激烈竞争,最终战胜戴尔。 联想所遭遇的第三次挑战,则是并购IBMPC业务。联想请来国际CEO,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然而,企业文化的不同让两者的磨合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加上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导致联想集团巨亏,“到了悬崖边上”。联想并购IBMPC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诟病。在此危急时刻,65岁的柳传志2009年复出救火,将联想拉出低谷,并迎来高速发展期。 27年前,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如今,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PC企业。

柳传志:解读联想的管理三要素

柳传志:解读联想的管理三要素 8月15日,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主办的2009江苏企业家统筹共建推动科学发展高层峰会在江阴隆重举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柳传志、王石以及最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会同省内大型国企领导人、百强民企领导人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柳传志演讲全文。 柳传志: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场大的流感来了,对一个人也是一个危机,但是对一个强壮的人来说,那可能就什么事没有,因此如果一个企业面对未来有各种各样危机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自己的身体练的更强壮,这就是我今天主要想说的话,当然再怎么强壮,真的碰到了大的天灾人祸,我们谁也没辙,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企业可以做的事。 今天举的例子是我们联想的例子,所以就把联想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联想集团是在1984年的时候,是由我和另外十个人员在传达室里办的,然后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联想现在在去年有一千多亿的营业额,有三万多人,六百多亿的总资产。刚才王石先生讲的时候,他是一个我非常羡慕的企业家,一边登山,一边还把企业不小心做那么大,刚才讲话的时候脑门还挺发亮,我是属于另外一种,属于土拨鼠那样的,一天到晚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就从这个角度谈谈我这样的企业是怎么应对危机的。 一个企业怎么才算健康呢,一个企业管理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运作层面,我们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做制造业的,或者是做服务业的,都有他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我们做制造业的,你要研发、采购,你要生产制造销售,有供应链、财务等等,这有一套规律,这个里面包含了管理的内容。另外一个层次是管理基础层面,这个管理基础里面什么含义呢?是机制体制,另外有一套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叫管理三要素,你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班子,会不会制订战略,能不能带队伍,我下面讲这个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企业真的应对危机,还是先把自己本行业的事做好,自己干什么的,是不是对自己这个行业真的有清醒的了解,这个当然是第一重要的,我就举我们自己联想的故事说明问题。94年的时候,对于联想是一个槛,因为在咱们国家,在90年以前,这个国家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所以对电脑领域是对外封闭的,国外电脑进入中国的话需要批文,同时关税非常之高,用这样的方法国家的原意是保护民族工业,让自己国家的电脑厂商正常发展,当然主要指的是计划内,国家计划里面的电脑厂商。当然主要要保护的是长城,当然国家办了这个长城电脑,但是保护的结果是什么样呢?在90年那年,我记得全国的电脑销售量是20万台,当时在世界各地,电脑已经开始用起来了,这样就影响了我们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同时如是说,国产电脑的质量是相当的不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国家的领导就考虑到电脑实际是一个生产资料,因此就准备打开国门,其实在电脑领域加入WTO是比较早的,是在90年以后的事情,从91年开始就连续的放低了关税,而且取消了电脑的批文,这样一来,国外大的厂商电脑就进入了中国,在当时像IBM、AST等等大的美国厂商和欧洲的厂商,以及日本的电脑都纷纷进入中国,进来以后果然对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对我们这些做电脑的厂商本身用很大的冲击,联想是一个国有企业,在84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出了20万元资金开办了联想,但是他是一个计划外的企业,在座的年轻同志大概不清楚,岁数大点的同志知道,当时我们国家计划内和计划外是有很大区

柳传志创业语录

柳传志创业语录 1、人生在世,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 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 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柳传志有次和杨元庆谈话 2、我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叫联想的企业的主要创始人。联想1984年初始的时候只 有20万元的资本,到了2021年,我们已有600多亿元的总资产,旗下公司的总营业额1400亿,有3万多名员工。我之所以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企业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业家就必须除了关心自己的业务,关心自己的员工以外,还应关心政治、关心经济、关心社会, 除了关心中国的,还要关心国际的。因此我认为我看2021年的中国,视野相对会更广阔,角度相对会更客观。——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3、我在办企业26年当中,见过相当多的企业倒下,就是因为企业领导人有雄心壮志,一心要把企业办成大企业,但没有分出阶段来实现。然后拼足全力往上攻,结果都摔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企业要有高远的目标,但你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 4、说来惭愧,我爱逛的商店除了书店就是食品店。这是因为饥饿给我们这代人留下 了太深刻的印象。记得以前逢年过节,男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去买菜,要起大 早在菜市场开门之前就排在前面,一开门就往里冲,以便在凭票定量供给的猪肉和鸡蛋之 外还能买到一只鸡。 现在逛食品店,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真是过瘾——当然是过眼瘾,我已经进入了“有豆没牙”的年龄,医生和太太以保健为名,联合起来努力遏制我解馋的快乐。当我看 到人们用薪酬中相对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们过去做梦也享受不着的美味,我真是高兴。——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5、“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两者本身并非泾渭分明。联想并不是按照先“中 国制造”,再“中国创造”,而是两者结合发展的。科学院出身的联想对技术很感兴趣, 但只有不断学习市场、积累资金,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比如技术创造。联想“贸工技”路径完全符合实际。——柳传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谈中国式路径 6、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层次,画个屋顶,做在自己行业专业的事。在钱不 多的时候,用成熟型技术,赚到钱后再做研发,做创新型的技术,创新型的技术需要对行 业了解才能做出来。——柳传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谈管理理念 7、要是一个领导班子的话,最重要的还是一把手,一把手的志向、能力、以身作则,决定这个班子能不能团结得好,能不能人尽其才。这个班子的领导作用,除了群策群力能 够提高班子的威信,还能够制约一把手,使他不能为所欲为。我自己本身也是需要制约的。联想班子的成员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制约着我。——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职的微访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