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B .夏天,雨笼山峦

A.春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檐上冰凌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第I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

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

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

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

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

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点B.放于A点

C.放于B点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第3题)

(第5题)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乙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

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

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

(第10题) 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3 kg/m3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D.1.2×103 kg/m3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次的音调低,第▲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 min

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 状态.

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 ,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 .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km/h ,合 ▲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

16.身高为1.7 m 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 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 m ;若她以0.5m/s 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 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 m.,此时的像高 ▲ m .

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 (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 ▲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 ▲ .

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 ▲ .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 ,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 ▲ .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 ,形成“白气”。

③“白气”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 ▲ (选填“甲”、“ 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19.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 镜.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 摄像头(选填:“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203铜

8.9×103 水银 13.6×103 氧气 1.43 铁

7.9×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铝 2.7×103 煤油 0.8×103 水蒸气 0.60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8题) (第19题)

冰 0.9×103 酒精 0.8×103 氮气 0.09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从中发现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三点

(1) ▲ ;(2) ▲ ;(3) ▲ .

三、作图题 (共6分)

21.⑴如图甲,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 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 的位置.

⑵如图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O 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 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⑶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四、解答题 (本题共7小题,共42分)

22.(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的情景,请你指出图中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1) ▲ ;(2) ▲ ;(3) ▲ .

23.(4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选填

图中的选项字母)

24.(3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

所示,所绕铜丝的长度为 ▲ ,铜丝的直径为 ▲ μm .如

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

铜丝的直径将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11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

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 cm 。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

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

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 ;② ▲ .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 处,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 处,移动光屏,

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 的实像。 0 0 0 0 t/s v/ms -1 t/s v/ms -1 t/s

v/ms -1 t/s v/ms -1 A B C D 图甲 图乙 (第25题) (第21题) O

F F 甲 丙 乙

(第24题)

(第22题)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 的实像, ▲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 cm 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

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

(6)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

点是 ▲ 和 ▲ .

(7)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

光屏上所成的像 ▲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 .

26.(7分)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如图甲),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 越长,周期T 越 ▲ (选

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 2与摆长

l 的关系图像。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的单摆T 2与l 成 ▲ 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

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

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 。

27.(8分)“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

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

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 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 /h ,最高限速120 km /h ,小明看表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8.(6分)“五·一”黄金周,小华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 ,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

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则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第28题)

丙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 /m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T /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周期平方

T 2/s 2 1.2 1.6 2.0 2.3 2.9 3.2 3.6 4.0 甲 乙 (第27题)

(2)请你帮小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 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 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物理学中,为纪念物理学家在某一领域的贡献,把他们的名字定为了某物理量的单位,下列物理量和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 力﹣﹣牛顿 B. 能量﹣﹣焦耳 C. 功率﹣﹣瓦特 D. 密度﹣﹣阿基米德 2. 下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理现象,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A. 放在水平讲台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推课桌时会运动,而不用力推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C. 足球在空中沿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重力和踢力的共同作用 D. 竖直上抛的足球飞行到最高处时,如果所有力突然消失,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下列图片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挂在吸盘吸在光滑墙壁上 B. 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 C. 潜水艇在水中自由上浮下沉 D. 液体从瓶子侧面的小孔喷出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设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C. 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D. 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5.为捍卫祖国海疆,人民解放军某航空兵大队在南海上举行了多次实兵实战对抗演习.在演习过程中,一空中

加油机给某歼﹣10战机进行空中加油,加油后该歼﹣10战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该战机的()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6.如图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从高处无动力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A.机械能逐渐增大 B. 机械能守恒 C. 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动能转化为势能7.两手分别拿着质量相等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静止时受到浮力 较大的是 A. 石块 B. 木块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8.如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 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 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9.如图所示,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 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 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 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力能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2.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支持力、重力都属于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D.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但不能倾斜拉 3.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A.10N B.12N C.14N D.20N 4.新交规实施后,交管部门明确规定:抢黄灯记6分罚一百。为了避免闯黄灯,有关部门建议司机进入路口前30m减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踩下刹车后,汽车仍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减速慢行能使汽车的惯性减小,容易刹车 C. 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或减轻紧急减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D. 惯性是导致许多交通事故的元凶,对于交通运输只有弊没有利 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少摩擦力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拧水瓶盖时,在手与瓶盖间垫上一块布 C.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D.为了擦净玻璃上的污渍,要用力压抹布 6.王华同学在观看一场篮球赛中,仔细观察运动员投篮,篮球运动的路线并不是直的,这是因为篮球受到()而改变运动方向的缘故. A.推力 B.阻力 C.重力 D.支持力 7.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菜刀磨得锋利B.吸管吸饮料C.铁路铺设枕木D.潜水穿潜水 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的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 ..再发生的是() A.轮船浮在水面上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掉 D.水往低处流 9.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具有减小摩擦作用的是() A.泥鳅体面的黏液 B.蛇体表面的粗糙鳞片 C.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D.人手指上的指纹 11.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 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B. 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C. 将立即停止运动 D. 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12.一本物理课本静止的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子的压力和书的重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课桌的重力 13.将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投入水中后,铁块沉至水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知它们受到的浮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1.本卷中g=10N /kg ;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20 m/s B .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大于1.0 Kg/m 3 C .正在考试的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1.5×105 Pa D .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30J 。 2. 如图1所示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3. 关 于浮 沉 条 件 的 应 用,下列 说法 中 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 B .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C .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 .同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比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 4.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 5.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水物ρρ9.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漂浮的物块,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且有1 / 9体积露出水面 B .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C .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D .将物块缓慢匀速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压力和浮力的合力不变 6.如图4所示,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裁纸刀 B . 面包夹子 C . 钢丝钳 D . 瓶盖起子 7.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5所 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P 甲一定大于△P 乙 B .△P 甲一定小于△P 乙 C .△P 甲一定等于△P 乙 D .△P 甲可能小于△P 乙 A B C D 加速起飞的飞机 减速下降的热气球 等待发射的火箭 匀速水平飞行的飞艇 图2 图5 乙 甲 甲 乙 图3 图4 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 A 冰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B 压路机的质量做得很大 C 汽车安全錘的錘头做得很尖 D 图1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2006-5- ) 一、填空题(除标明的外每空1分,共23分) 1.请举两个你知道的与生活有联系的电压值:(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必须__________联,才能实 现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如图1所示,当将 __________接线柱接入电路时,不但不能改变电 路中的电阻,而且接入电路的电阻很小,几乎是 零。组成滑动变阻器的材料中有导体,也有绝缘 体,请各写出一种。 (1)__________是导体;(2)__________是绝缘体。图1 3.一段导体的电阻为 3Ω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 0.6A , 要测量它两端的电压,所用电压表的最适宜的量程为________;如果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 流过它的电流是 1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若在它端加 8V 的电压 ,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若在它上面不加电压 ,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 4.举一例你所知道的浪费电能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提出相对应的节电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5.请在图2中的圆圈内分别填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符号(2分),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__________,电压表示数变__________,灯泡变亮。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可调光台灯中的调光旋钮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转动调光旋钮相当于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灯丝的__________,改变灯的实际功率,实现改变灯的亮度目的。 6.如图3所示,为了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只能闭合电路中的__________开关,为了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只能闭合电路中的__________开关,若闭合电路中的__________开关,则出现短路现象。(选填S1、S2、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2016汇总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 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人教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2.水平台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都不溶于水)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物块M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N受到的浮力 C.物块M的密度大于物块N的密度 D.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3.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2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为40J B.物体向前运动了2m C.物体向前运动了4m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4.非洲旱季,常用Hippo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的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A.

B. C. D. 5.如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6.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某种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 B.ρ甲小于ρ乙,F甲小于F乙 C.ρ甲大于ρ乙,F甲等于F乙 D.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 7.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做的功,下落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物体运动快的,做功较多 D.两次做功一样多 8.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 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为500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教科版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对下列四幅图情景描述错误的是() A . 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兵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 B . 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 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 D . 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2. (2分)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橡皮膜扎紧玻璃管的一端,灌满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所示,松手后,橡皮膜所呈现的是() A . 平面 B . 凸起一些 C . 凹进一些 D . 无法判断 3. (2分)下列是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的生活现象,正确的是() A . 护士用注射器向病人注射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B .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使人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了减少司机的惯性,防止事故发生

D . 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等候列车,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4. (2分)(2017?安顺)下面是对运动场上一些场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王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 张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 . 李同学在作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赵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 5. (2分)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A . pA<p 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6. (2分)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 A . 在机械的转动部分加装滚珠轴承 B . 在自行车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 . 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D .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7. (2分)以下各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A . 拔火罐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物理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说明:本试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 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20分.) 1.图1的四个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法都正确的是() 图1 2.下列情况属于防止电热产生危害的是()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B.家电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D.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装置引发炸药 3.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A.一只100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1h,消耗1 kW·h电能 B.常用的测电笔就是用来测量家庭电路电压大小的工具 C.收音机上调节音量的装置实际上就是滑动变阻器 D.为了安全用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与大地保持绝缘 4.电烙铁通电后热得发烫,而跟电烙铁连接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A.电烙铁通电后会发热,而铜导线通电后不会产生热量 B.通过电烙铁的电流大,而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 C.电烙铁内电热丝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要大得多 D.电烙铁内电热丝的通电时间比铜导线长 5.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如下四种家庭常用电器的铭牌:

图2 请你根据铭牌中给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四种家用电器都必须在220 V 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 B .四种家用电器额定频率相同,说明它们工作时的噪声都相同 C .中日牌电冰箱平均每小时消耗电能为0.6 kW ·h D .春兰牌空调机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时的额定功率是相同的 6.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 后,1L 和2L 两盏电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电压 表指针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A .1L 灯丝断了 B .2L 灯丝断了 C .电流表损坏 D .2L 灯口处短路 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 片P 在中点,闭合开关S ,三只电表均有示数。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B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②示数不变 C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小 D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8.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B .串联的几只灯泡工作时,电阻大的消耗的功率小 C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D .灯泡两端所加的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时,消耗的功率可以等于额定功率 9.在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 ) A .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B .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C .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 D .室内电线绝缘皮损坏 10.当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A ,若加在该段导体两端的电 压减小6V 时,则通过它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是 ( ) 长城牌电风扇 规格400 mm 额定电压220 V 额定频率50 Hz 额定功率65 W 春兰牌空调机 额定电压220 V 额定频率50 Hz 制冷/制热电流 6.2 A/6.2 A 长虹牌彩电 工作电压 170 V —240 V 额定频率50 Hz 额定功率85 W 中日牌电冰箱 额定电压220 V 额定频率50 Hz 额定功率100 W 耗电量0.6 kW ·h/12 h 图3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卷中g取10N/kg ρ水=1×103kg/m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的得2分,错选或未选的得0分。)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两个物体要接触 B、力作用在物体上一定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C、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物体上 D、物体在空中运动,若忽略阻力,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个物体产生的 2、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而没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同学没推动箱子说明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此同学的水平推力是人的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此同学没推动箱子说明水平推力小于摩擦力 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由箱子的重力产生的 3、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的铅垂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一致的原理 B、铅垂线的线是与地面垂直的 C、铅垂线的线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D、铅垂线的线的方向一定是指向地心的 4、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子紧套在锤柄上, 如图所示。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锤子能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子受到惯性的作用 B、若用更大的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得更紧是因为增大了锤头的惯性 C、无论怎样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但锤头的惯性不变 D、在用力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的过程中锤头的惯性可能变小 5、如图所示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下列情况下两个力不能平衡的是() 6、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7、如图所示中每个小格的边长为2cm,是某中学生双脚站在地面时测得的一只脚鞋底面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基础复习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总第18课时 一、动与静 1.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3.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的路程。公式:v=,导出公式:S=;t=。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m/s= km/h。 二、快与慢 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3.测平均速度: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测量工具:。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 min; 1min= s; 2.长度: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有、、、 、、、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的换算:0.06m= dm= mm;500um= cm; 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⑴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 __、__ _ 和 _; ⑵会放:刻度尺要,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零刻 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⑶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⑷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⑸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①;②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只能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上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 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 cm. 第三章声 声音的产生: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传播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v液 v气 声音以的形式向外传播。(v空气=340m/s)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响度声音的高低用(符号是)表示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乐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和。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 音调 音色 乐音 乐音与噪音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 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 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 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目标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目标检测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用黑色的签字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无效。 2、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 3、本试卷一律g=10N/kg。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 A、t B、kg C、g D、mg 2、使重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是2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是() A、12N B、10N C、8N D、2N 3、根据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中,以减小压强来适应自然环境的是() A、啄木鸟有尖的喙 B、鲨鱼有锋利的牙齿 C、蚊子有尖尖的口器 D、骆驼有宽大的脚掌 4、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5、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6、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探究物体沉浮条件时,小明把一块石头和一块木块放入水中,这是观察到石头下沉到 水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石头受到的浮力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小于石头受到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小于石头受到的重力 8、某市部分松林发生虫灾。为了灭虫,市政府多次调动直升飞机在重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 药。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有关物理学: 1) 物理学就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 2) 观察与实验就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就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 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停表。注意分针与秒针的配合。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三、物体长度及测量 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就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估测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与宽度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六个字:认、放、瞧、读、记、算。 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与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③“瞧”:读数瞧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测量结果带单位。⑥“算”:对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误差:就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错误就是不遵守规则就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微小量);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就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1L=1000 mL、1L=1dm3、1 mL =1 cm3) 7) 量筒、量杯的使用:放于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顶)相平。 8) 控制变量法:先观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一、宏观世界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两个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二、运动的描述: 1)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就是相对的,而运动就是绝对的。 2) 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就是运动或静止,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就说它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就是静止的。 3)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就是静止还就是运动,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4)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就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与研究的方便而选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可选被研究物体做参照物。 5) 相对静止: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6)实例分析:小明坐火车、本与笔、风洞、空中加油、同步卫星。 三、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观众观点);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裁判观点);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 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