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及教育教学进程需要而组织的活动(如学生常规教学、社会实践、群体体育活动、运动会、文艺汇演、大型集会等),为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体教职工必须树立全员安全育人的责任意识,并努力做好全体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充分重视常规课堂教学安全管理,确保教学活动安全。
1、在课堂教学中,安全工作实行任课教师课堂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并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备课、上课重要内容之一。
3、教师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维持好课堂秩序。
4、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不剥夺学生上课权利,严禁将学生逐出教室;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教师要关注学生出勤情况,做好考勤工作,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6、教育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用圆规、刀具等利器要注意安全。
7、上课期间,学生离开课堂必须征得上课老师同意,外出校门需班主任出具出门条,门卫方可放行;学生因事因病请假,需具备有家长签名的
请假条。
8电教设备专人负责,操作规范,防止触电;实验教学中要规范操作,要防燃、防爆、防中毒、防腐蚀。
9、在功能室或室外授课的任课教师要与班主任协调管理,教育学生整队到相关教室或场地教室上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任课教师应亲自到位组织学生,确保途中安全。
10、上课期间(包括课间)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事故,要马上与班主任、保健中心联系,及时通知家长,不得拖延时间,以免发生意外。
三、树立安全强身”思想,安全认真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尽可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1、体育设备应进行常年安全检查,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尤其是新生进行运动锻炼的安全教育,并宣讲有关安全须知。
2、各运动场所设置相关锻炼须知和警示标语。
3、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遵循体育运动规律,精心安排教材,科学组织教学,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内容,精心做好活动组织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1、班主任教师应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及活动安排,组织班级学生按时参与课外群体体育活动或兴趣特长选修课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