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___大一要点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系统误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

可校正

●偶然误差:随机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大小正负难以

确定,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

(1)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准确度: 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

近程度,用误差衡量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值的

离散程度。用偏差衡量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精

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

(1)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Q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其取舍;

(2) 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等;复习p12例题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实际能测得的数据,其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对于可

疑数字一般认为有±1的误差

例:滴定管读数21.09 mL 分析天平读数0.2080 g

最后一位为可疑值

注意: (1) “0”的作用:有效数字(在数字的中间或后面)定位

作用(在数字的前面)

(2)对数值(pH、pOH、pM、pK等)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

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计算规则:(1) 加减法: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小数点后

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2)乘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与有效

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状

态函数的特征)、热与功(热与功的符号、体积功的计算W p V)、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数=-??

学表达式ΔU = Q + W)

?r Hθm的计算

△r H m:摩尔反应焓变,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进度为1mol

时的反应热

?rHθm: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下,该反应

的摩尔反应焓变

?f H θm :在温度T及标准态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1mol 物

质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即为物质B在T温度下的标准摩

尔生成焓。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零。

1.利用?f H θm 计算?rH θm

r m B f m.B B H (298.15K)H (298.15K)θ

θ?=ν?∑,

?rH θm ≈?rH θm (298.15K);

2.盖斯定律:在恒容或恒压同时只做体积功的情况下,任一

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化学

反应的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效应只与始、终状

态有关而与具体途径无关。根据盖斯定律若化学反应可以加

和,则其反应热也可以加和。

反应的方向

热力学中,有两条重要的自然规律控制着所有物质系统的变

化方向

(1)从过程的能量变化来看,物质系统倾向于取得最低能量状

态;(2)从系统中质点分布和运动状态来分析,物质系统倾向

于取得最大混乱度。

热力学中,体系的混乱度用熵来量度的。符号:S

对于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论,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

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增大,即: ?S > 0;如果

气体分子数减少,?S < 0。

标准摩尔反应熵变的计算:r m B m.B B

S (298.15K)S (298.15K)θ

θ?=ν∑,

?rS θm ≈?rS θm (298.15K)

● 用熵变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是,对于孤立系统:

ΔS (孤) >0 自发过程;ΔS (孤) =0 平衡状态;

ΔS (孤)<0 非自发过程

● 判断反应方向的判据是ΔG(适用条件:恒温恒压只做体积

功):

ΔG < 0 自发过程;ΔG > 0 非自发过程;ΔG = 0 平衡

状态

● ΔH 、ΔS 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ΔG =ΔH - TΔS )

ΔH<0, ΔS>0,则ΔG <0,任意温度下均自发

ΔH>0, ΔS<0,则ΔG>0,任意温度下均非自发

ΔH>0, ΔS>0,则高温下ΔG<0, 低温下ΔG>0,即高温自发,

低温非自发

ΔH<0, ΔS>0,则高温下ΔG>0, 低温下ΔG<0,即高温自发,

低温非自发

Δr G θm 的计算

(1)利用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计算

r m B f m.B B G (298.15K)G (298.15K)θθ?=ν?∑(只有

298.15K 时的Δf G θm,B 数

据,该方法只能计算298.15K 时的Δr G θm )

(2)任意温度下的Δr G θm 可按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近似计

Δr Gθm(T)≈Δr Hθm(298.15K)-TΔr Sθm(298.15K) (Δr Hθm—KJ·mol-1, Δr Sθm—J·mol-1·K-1注意单位换算)

●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的计算

Δr Gθm(T)≈Δr Hθm (298.15K)-TΔr Sθm(298.15K)

Δr Hθm (298.15K)-TΔr Sθm(298.15K)<0 (反应自发)

Δr Hθm(298.15K)和Δr Hθm(298.15K)可以通过热力学数据算出,从而可求出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p58例3-7)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活化分子、活化能(能用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浓度、温度、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反应的活化能大小;(2)外因:浓度、温度、

催化剂(不要求计算)

●标准平衡常数Kθ

(1) Kθ表达式的书写

溶液用相对平衡浓度表示,B c

即平衡浓度除以cθ (1 mol?L-1)

即平衡分压除以pθ(100 kPa),

气体用相对平衡分压表示,B p

标准平衡常数是量纲为1的量。复相反应中,固体、纯液体

和溶剂不写入式中,即用“1”表示

(2)K θ的求算:a 通过表达式求得;b 由θθr m ΔG RTlnK =-求得

θθr m ΔG RTlnK =-

(1) 此式把动力学与热力学联系起来,只要知道了某温度下

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θr m ΔG ,

就可以求出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

(2) θr m ΔG 值愈小(越负),则K θ值愈大,反应达到平衡时进行得愈完全。

非标态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当 Q

正向自发;当 Q=K θ Δr G m =0 处于平衡状态;当 Q>K θ Δr G m >0 反应正向非自发

多重平衡规则

若干反应方程式相加(减)所得到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这些

反应的平衡常数之积(商)。

反应1=反应2+反应3

123=?K K K θθθ;反应1=反应2-反应3

123/=K K K θθθ 反应1=m×反应2 12()=m K K θθ

化学平衡的移动(吕.查德里原理)

1.浓度(分压) 、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此时温度不变,因而Kθ为定值)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影响Kθ)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写出反应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分压);

3.设定未知数表示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压)

4.表示出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或实验平衡常数) →得到方程

5.求解方程解出未知数(p87例4-10)

第五章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

(1)主量子数n:取值:1,2,3,…n等正整数。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n越大,电子(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距离越远,能量越高,同时n决定电子层

(2)角量子数l:0 1 2 3… n-1

物理意义1:决定波函数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

形状

物理意义2: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n相同,l越大能级越高Ens

(3)磁量子数m m=0,±1,±2,…± l

物理意义:波函数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即取向数目

n,l相同,m不同的轨道叫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4)自旋量子数m s,电子有两种自旋方向;

m s= +1/2或m s= -1/2;图示用箭头↑、↓符号表示

●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一个原子轨道(波函数);n、l、m、

m s四个量子数决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

●能级组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原则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Hund)规则

注意洪特规则(不容易理解):当电子在n, l相同的数个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每个电子尽可能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洪德规则的补充:简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全充满:p6, d10,f14 半充满:p3, d5, f7 全空:p0, d0, f0

能级交错时(4s3d ,5s4d , 6s4f5d ,7s5f6d),可以s 轨道未填

满,而让简并轨道半满,全满,这时能量更低更稳定,如24Cr

51[]34Ar d s ,29Cu 101[]34Ar d s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通过电子排布式能知道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反之亦然)

1.能级组与元素周期(行)

(1)各周期元素数目=对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的电子最大容量

(2)原子的电子层数=原子所在的周期数(钯Pd 除外)

2.价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表中族的划分(列)

价电子:原子发生化学反应时参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价电子

构型: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

主族元素(A):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 或np 轨道的元素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nsnp) IA~VIIIA(VIIIA

也称零族)

副族元素(B):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 -1)d 或(n -2)f 轨道的元

副族元素的价电子:最外层s 电子,及(n -1)d 电子(甚至(n -2)f

电子)

IIIB~ VIIIB, ⅠB ,IIB ,其中VIIIB 元素有3列

族号数=价电子总数

(VIIIA 为8或2,ⅠB,ⅡB d10不计入,Ⅷ 8~10)

3. 价电子构型与元素的分区

s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s轨道的元素

p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p轨道的元素

d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d轨道且d轨道未满的元素

ds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d轨道且d轨道填满的元素

f 区:最后一个电子填入f轨道的元素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离子键

离子键——当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互相接近时,前者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者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成离子型化合物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

生成离子键的条件: 原子间电负性相差足够大,一般要大于1.8左右

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静电作用力就越强,

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价键理论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发生重叠,两核间电子出现概率增

大,降低了两核间的正电排斥,又增强了两核对电子云密度大的区域的吸引,系统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价键理论要点:

?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自旋相反;

?最大重叠原理: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面积)越大,键越牢。

?对称性匹配原理:原子轨道的重叠必须发生在角度分布图中正负号相同的轨道之间

●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电子配对后不再与第三个电子成键

方向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的原因是因为原子轨道(p, d, f)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必须沿着特定的方向重叠,它和相邻原子的轨道重叠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头碰头”式重叠; π键: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肩并肩”式重叠

●σ键与π键的识别

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及三键)中:有一个σ键,其余为π键。

σ键,重叠程度大,较稳定;π键,重叠程度小,较活泼。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酸碱质子理论

质子酸、质子碱、两性物质;共轭酸碱对

酸碱反应的实质:两对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的传递。

共轭酸碱对解离平衡常数的关系: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平衡常数乘积为K θw

32H A H A --

13w ?=a b K K K θθθ 22H A H A --- 22w ?=a b K K K θθθ 2HA -A -3- 31w ?=a b K K K θθθ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各种溶液pH 值的计算

1.一元弱酸(碱)

3H A -2H A 2-HA 3-A 1a K θ

2a K θ3a K θ3b K θ2b K θ1b K θa1b3 K K θθ酸 碱a2b2 K K θθ酸 碱a3b1

K K θθ酸 碱

浓度为c a mol/L 的 HA 溶液

a HA H A c +-

+ 初 0 0

a c H H H +++平 -[] [] [] 5%c /400,c []c +<>-≈a a a a K H θα若,则

5%c /400,>

一元弱碱完全一样,只是把H +换成OH -,

a K θ换成

b K θ 2.多元弱酸(碱) 对于多元弱酸(碱)一般 ,则可忽

略第二级及其以后的解离,多元弱酸可近似当做一元弱酸处

理,多元弱碱也可以同样处理。

3.两性物质

NaHCO 3溶液;NaH 2PO 4溶液:

Na 2HPO 4溶液:

(多元弱酸失去一个质子变成的两性物质) (多元弱酸

失去两个质子变成的两性物质)

4.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或稀释而能保持

2a [][][][]c []a H Ac H K HAc H θ

+-++==-22

a a [][][][][]c []c a H Ac H H K HAc H θ+-+++==≈

-+[H 2a [][][][]c []a H Ac H K HAc H θ

+-++==-+2+a a a [H ]+K [H ]-c K =0θ

θ

+[H 12...n

a a a K K K θ

θθ>>

>>[]H +

=[]H +=

溶液pH 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组成:弱电解质的共轭酸碱对

原理:同时存在抗酸组分和抗碱组分

由C a mol/L HB 和C b mol/L B - 构成的缓冲溶液

由C b mol/L 弱碱和C a mol/L 共轭酸 构成的缓冲溶液

影响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因素:共轭酸碱对的总浓度、共轭

酸碱对的浓度比

总浓度一定时,浓度比等于1时,缓冲能力最强

此时对应的pH 范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缓冲溶液的选择:

a b a b HB H B c c c H H c H +-

+++??→+←?? 初 0 平 -[] [] +[] b

a

[]c [][]

[]c a H H B K HB θ++

-=

=a ≈C b

≈C a

b b

[]c c OH K θ-=

a

b c 1=[,10]c 10

共轭酸碱对的总浓度足够大时,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a b

c p p lg

p 1

c a a H K K θθ

=-=±b a

[]c [][] []c a H H B K HB θ++-==θθ

a

a b b c =1pH=pK pOH=pK c 时缓冲能力最强,此时(或)

那么配制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时,为了使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接近于1,所以要选择pKaθ接近pH值的缓冲溶液(p167 例子6-17,6-18)

滴定分析概述

定量分析的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重点掌握按测定原理、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分类

按测定原理分类:化学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按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采样→ 前处理→ 测定

( 消除干扰) → 数据处理

●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

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sp)、滴定终点(ep)、

终点误差(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分析误差)

滴定分析的方法: 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

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必须速进行、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

点的方法

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

标准溶液的配置:直接配制法、标定法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反应式中系数比

● 酸碱滴定法

1.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

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变色范围: 注意: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理论变色范围与

实际变色范围有一定差别

● 酸碱滴定曲线

强酸(强碱)的滴定:化学计量时产物为H 2O,则pH=7.00

弱酸的滴定:化学计量时产物为该弱酸的共轭碱,,则pH>7.00

弱碱的滴定:化学计量时产物为该弱碱的共轭酸,,则pH<7.00

多元弱酸(碱):会判断有几个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时生成

什么物质

酸碱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前后±0.1%范围内pH 值的急剧变

指示剂选择原则: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 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θa pH=pK (HIn)()1

a pH pK HIn θ=±则

(2)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接近

指示剂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变色,则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0.1%

弱酸弱碱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浓度、解离常数

浓度越大、解离常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宽

弱酸(碱)准确滴定的条件:-8a cK 10θ

≥( -8b cK 10θ

≥)

对多元弱酸滴定:

(1)判断能否准确滴定,根据:8 10-≥ai cK θ;

(2)判断能否准确分步滴定,根据:41/10+≥ai ai K K θθ

若条件(2)成立,相邻两步解离相互不影响,则滴定时分别与

NaOH 中和反应,即可以分别滴定

例:滴定下列多元弱酸或弱碱溶液时,有几个滴定突跃

1. 0.1mol/LH 2C 2O 4 1个 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 2C 2O 4

2. 0.1mol/LNa 2CO 3

1个 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 2SO 4和H 3BO 3

3. 0.1mol/LH 2S 1个 化学计量点时生成NaHS

酸碱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盐酸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

(Na 2B 4O 7·10H 2O )

25125.410, 6.410

--=?=?a a K K θθ3.757.63122110, 10--====w w b b a a K K K K K K θθθ

θθθ71312

1.0710, 1.310--=?=?a a K K θθ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有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

● 双指示剂法(酚酞、甲基橙)滴定混合碱(能根据V1和

V2的大小关系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各成分的百分

含量)

混合碱的组成:纯Na 2CO 3、Na 2CO 3 + NaOH 、Na 2CO 3 +

NaHCO 3

(1)酚酞变色(pH=9.1)

1l HC V 用去的体积为

(2)甲基橙变色时(pH=3.8)发生的反应:

NaHCO 3+HCl→NaCl+H 2CO 3,用去HCl 的体积为 V 2

V 1= V 2 组成为Na 2CO 3;V 1> V 2 组成为NaOH + Na 2CO 3;

V 1 < V 2组成为Na 2CO 3 + NaHCO 3(p193,17, 20题)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溶度积常数K θSP

●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纯水中) 初: 0 0

平衡: nS mS

对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用溶度积K θSP 的大小来比较溶解

度S 的大小。但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则不宜直接用溶度积

K θSP 的大小来比较溶解度S 的大小。

n m sp K =[nS][mS]

θ

m+n-n m

A B (s) = nA (aq) + mB (aq)

● 溶度积规则

Q i >K θSP 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Q i =K θSP 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

Q i <K θSP 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 。

●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本性、温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注意不在纯水中,溶解度的计算p198例7-3,p200 例7-7)

● 知道银量法的对应的名称和使用的指示剂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 氧化数、氧化还原电对、电极 、原电池

● 离子—电子法(半反应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解决方法就是使用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V

● 标准电极电势/E θ

氧化型还原型标准电极电势:电极处于标准态时

的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表示在电极反应条件下,对某物质氧化型得电子或还原型失电子能力的量度

电极电势数值越小→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失电子倾向)越强 电极电势数值越大→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得电子倾向)越强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组成电极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性质、溶液的浓度、体系的温度

对于一个特定的电极,标准状态时,其组成、浓度(分压)、温度均唯一确定,所以一个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唯一确定 电动势和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G =-nF ε

标准状态下: ● 能斯特(Nernst)方程

应用Nernst 方程的注意事项(p228 例8-10,p257 16题)

(1)电对中的固体、纯液体用1表示,溶液浓度为相对浓度,气体为相对分压,p/p θ

(2) 如果还有其他物质参加电极反应,如H +、OH -,这些物质的浓度也应表示在能斯特方程式中。

●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r G m <0,电动势 ε >0, E +> E - 反应正向进行 △r G m =0 ,电动势 ε =0, E += E - 反应处于平衡 △r G m >0 ,电动势 ε<0, E +< E - 反应逆向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

n------反应中转移

的电子数

m G nF θ

θε?=-(/c )0.059lg n (/)a b C E E C c θθ

θ=+氧化型氧化型/还原型

氧化型/还原型还原型(+)(-)n(E E )nF lgK 2.303RT 0.0592-==θθθθε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和Br-的混合溶液,欲使Br-氧化为B「2而不使Cl-氧化,应选择() A A A A (卅/打=0.15 V,ci2/ci 九3583 V,B^rh.087 V,孔于心 3 日.33 n A V,, " c z 2 =1.51 V , A , 2 =0.771 V) ‘MnO 4 /Mn Fe3 /Fe2 A. SnCl 4 B. K262O7 C. KMnO 4 D. Fe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4(s)」Pb2++SO42- PbS(s)—- Pb2++S2-反应PbSO4+S2-—PbS+SO4-的K 为 A. K SP (1) . K sp (2) o o C. K sp ⑵/K sp (1) 3. 0.04mol L-1的H2CO3 的水溶液,、浓度和c(CO32-)的浓度分别为 O A. K1 0.04, K1 o C. . K1K20.04 , K2 4.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 o K sp (1) o K sp⑵ () o o B. K sp (1) / K sp (2) o o 2 D. ( K sp (1) /K sp (2)) K2?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H+) () B. , K1 °0.04 , , K2 °0.04 D. K1°0.04 , K2o c(H+)浓度为() c,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著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2-SO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BaCl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422+2+离子则用NaCO的NaOHMg、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离子,Ca32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8 / 1 溶液、NaCO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322-2+ 离子可SOBa离子时过量加入的离子要比阳离子的除去困难,故应先除去阴离子,除去42+2+2-离 子则CO离子一起,使生成钙、镁、钡的碳酸盐沉淀而除去,过量加入的与Ca、Mg32+2+离子后,再加入过量的Mg、CO的NaOH溶液除去了Ca可用盐酸使中和;若先加入Na322+离子还需重新除杂操作,而盐酸是用于除去过量的碳BaBaCl溶液将使食盐溶液中增添的2酸盐的,也只能再 加入NaCO的NaOH溶液后再加入。324、在使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过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倾泻法、过滤法和离心分离法是分离沉淀与溶液的常用方法,减压过滤(也称抽滤、吸滤)是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和真空泵组成的一个减压过滤系统,其中布氏漏斗作过滤器,吸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 /Sn Sn 24++? =0.15 V ,θ /Cl Cl 2-?=1.3583 V ,θ/Br Br 2-?=1.087 V ,θ/Cr O Cr 3272+-?=1.33 V , θ/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Pb 2++SO 42- K sp Θ(1) PbS (S) Pb 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 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 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 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A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A)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未填入表中则不计分): 1. 提出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德布罗意( de Broglie ) (B) 薛定谔( Schrodinger ) (C) 海森堡(Heisenberg ) (D) 普朗克( Planck ) 2.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 有的量子数是( ) (A) 3,2,+1,+ (B) 2,1,+1,–(C) 3,1,0, –(D) 3,1, –1,+ 3. 原子序数为19 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 (A) n=1,l=0,m=0,m s =+ (B) n=2,l=1,m=0,m s =+

(C) n=3,l=2,m=1,m s =+ (D) n=4,l=0,m=0,m s =+ 4. 下列电子层的结构(K,L,M,…)中不是卤素的电子结构者为( ) (A) 7 (B) 2,7 (C) 2,8,18,7 D) 2,8,7 5.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F->Na+ >Mg2+ >Al3+(B) Na+ >Mg2+ >Al3+>F- (C) Al3+>Mg2+ >Na+ >F-(D) F->Al3+>Mg2+ >Na+ 6. 反应的焓变可代表KCl晶格能的是( ) (A) K+(g) + Cl-(g) = KCl(s) (B) K(g) + Cl(g) = KCl(s) (C) K(s) + Cl(s) = KCl (s) (D) K(s) + Cl2 (g) = KCl(s) 7. 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B)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D)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8.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成键轨道是sp3 杂化的是( ) (A)苯(B) C2H4(C) C2H2(D) NH3 9. NCl3 分子中,N 原子与三个氯原子成键所采用的轨道是( ) (A) 二个sp轨道,一个p轨道成键(B) 三个sp3 轨道成键 (C) p x p y p z 轨道成键(D) 三个sp2 轨道成键 10. 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CH4,CO2非极性分子(B) CHCl3 ,BCl3 ,H2S,HCl极性分子 (C) CH4,H2S,CO2非极性分子(D) CHCl3 ,BCl3 ,HCl极性分子 11. 下列各体系中,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三种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的是( ) (A)I2的CCl4溶液(B)I2的酒精溶液(C)酒精的水溶液(D)CH3Cl的CCl4溶液 12. 体系对环境作20 kJ 的功,并失去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3. 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系所作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B) 体系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C) 体系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D) 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14. 某反应在标准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H m>r S m>0 (B) Δr H m<0 Δr S m<0 r H m>r S m<0 (D) Δr H m<Δr S m>0 r 15.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 能自发进行(B) 是吸热反应(C) 是放热反应(D) 处于平衡状态 16. 下列物质在0 K 时的标准熵为0 的是( ) (A) 理想溶液(B) 理想气体(C) 完美晶体(D) 纯液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模拟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将某非电解质溶于水中,测得其凝固点为℃ (已知凝固点降低常数Kf =℃·kg-1·mol-1),该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为 ( ) A. B. C. D. 2. 2. 浓度均为 mol·L-1的NaCl、Na2SO4、甘油(C3H8O3)、蔗糖(C12H22O11)溶液,其渗透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甘油>蔗糖> Na2SO4>NaCl B. NaCl> Na2SO4>甘油>蔗糖 C. 甘油=蔗糖> Na2SO4>NaCl D. Na2SO4>NaCl>甘油=蔗糖 3. 反应 A + B→ C,对反应物A来说是一级反应,对反应物B来说是二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 率常数k的单位为 ( ) A. s-1 B. mol·L-1·s-1 C. L·mol-1·s-1 D. L2·mol-2·s-1 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 A. 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 降低了活化能 C. 改变了化学反应的历程,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 缩短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5. 已知φθ(Cu2+/Cu)=,φθ(Fe2+/Fe)= - ,标准态下能还原Cu2+,但不能还原Fe2+的还原剂与 其对应的氧化态组成电对的φθ值的范围是( ) A. >- B. <- C. < D. - ~ 6. 室温下,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熵 ( )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7. 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若用此NaOH溶液滴定HCl至酚酞终点,则HCl 的浓度将 (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不能确定 8.用同一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FeSO4和H2C2O4溶液,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则FeSO4与H2C2O4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2c(FeSO4) = c(H2C2O4) B. c(FeSO4) = 2c(H2C2O4) C. c(FeSO4) = c(H2C2O4). D. 5 c(FeSO4) = c(H2C2O4) 9.已知在1mol·L-1H2SO4介质中,φθ(Fe3+/Fe2+) = , φθ (Ce4+/Ce3+)=。以Ce4+滴定Fe2+至50%,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C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多次平行实验 D.回收实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 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 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 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 3、四份质量相等的水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D )。 A.葡萄糖(式量180) B.甘油(式量92) C.蔗糖(式量 342) D.乙醇(式量46) 4、医学上称5%的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这是因为( C )。 A.它与水的渗透压相等 B.它与5%的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它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D.它与尿的渗透压相等 5、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D ) A.CO 2(g) + CaO(s) → CaCO 3(s) B.1/2H 2(g) + 1/2I 2 (g) →HI(g) C.H 2(g) + Cl 2(g) →2HCl(g) D.H 2(g) +1/2O 2 (g) →H 2O(g) 6、反应CaCO 3(s)≒CaO(s) + CO 2(g),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进行, 其逆反应在298K 时为自发的,则逆反应的Δr H m Θ与Δr S m Θ是(C ) A.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B. 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C.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D.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7、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B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 B.基元反应 C .任何均相反应 D.任何能够进行的反应 8、温度一定时,有A 和B 两种气体反应,设c(A)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增加了100%,c(B)增加了300%,该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 ) A. v=k c(A) c(B) B. v=k c 2(A) c(B) C. v=k c (A) c 2 (B) D.以上都不是 9.在饱和BaSO 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则BaSO4的溶解度(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10、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正确的是( C ) 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 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 D.电子的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11、形成Π键的条件是( C )。 A.s 与s 轨道重叠 B.p 与p 轨道“头碰头”重叠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得分统计表: 1. 对于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其速率常数k正将;k逆将 。当反应 为吸热反应时,平衡常数k0将增大,该反应的ΔG0将。 2. 2.0 × 10?3 mol?L?1 HNO3溶液的pH = 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物质共轭酸的化学式:(CH2)6N4_______________;H2AsO4?________________。 4. 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 _____;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 ____;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_______得多。 5. 已知难溶盐BaSO4的K sp = 1.1×10?10, H2SO4的K a2 = 1.02×10?2, 则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mol?L?1, 在0.10mol?L?1,B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不考虑盐效应)。 6. 任何电极电势绝对值都不能直接测定,在理论上,某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是将其与_________________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而得到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值。 7.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电对电位的变化规律性,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__________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范围越__________。 8. 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将,配位键的极性将。 9. HCl地沸点比HF要低得多,这是因为HF分子之间除了有外,还有存在。 10.一碱液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液。用HCl溶液滴至酚酞腿色耗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酸V2mL。根据V1、V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当V1>V2时,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V1=V2时,组成是 ___________ 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 分) 1.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 (A)0.1g (B)0.2g (C)0.3g (D)0.4g 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反应速率大;(B)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C)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加入催化剂,使E(正)和E(逆)减少相同倍数。 5. 下列符号表示状态函数的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是和。 2、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的准确度,误差既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也影响准确度。 3、已知K sp (CaCO3)=4.96×10-9,K sp (CaSO4)=7.10×10-5,反应CaSO4+CO32-==CaCO3+SO42-的平衡常数是。 4、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在HCl/Cl-、Cl2/Cl-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属氧化还原电对的是。 5、已知数M3+的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则M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式为,其元素名称为,该元素属于族。 6、在吸光光度法中,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一般应选择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待测溶液,并控制吸光度A值在范围内。为此可采用和的方法来调节A的大小。 7、要使配合物转变为沉淀时,配合物的K MY,沉淀物的K sp,则沉淀越容易生成。 8、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分为指示剂、指示剂、指示剂三类。 9、在弱酸溶液中加水,弱酸的解离度变,pH值变;在NH4Cl溶液中,加入HAc,则此盐的水解度变,pH值变。 10、根据共价键成键方式,一个碳原子最多可以形成个σ键、最多可以形成个п键。 11、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共价键具有和的特性。 12、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13、[CoCl2(NH3)3(H2O)]Cl的名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14、某学生分析氯化物中氯的含量,重复测定四次,结果如下:52.68%,53.17%,52.73%,52.67%。用Q检验法判断数据53.17%在置信度为90%时是否应当舍弃(已知Q0.90,4=0.76),舍弃商Q等于,结论是(填舍弃或保留)。 15、滴定管的读数绝对误差为±0.02 mL,若滴定相对误差不大于±0.1%, 则滴定剂用量至少应mL,因此实验时标准溶液的用量一般控制在到mL。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 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A (260J48Y )试题(A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 入表中则不计分): 1.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 2.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A) CH 4(l) + 2O 2(g)? →?CO 2(g) + 2H 2O(g) (B)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g) (C)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l) (D) CH 4(g) +2 3O 2(g)?→?CO(g) + 2H 2O(l) 4. EDTA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所形成的多个环为 (A) 五元环 (B) 六元环 (C) 四元环 (D) 不成环 5.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叙述是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6. 0.100 mol·kg -1 KCl 溶液在稍高于 -0.372℃时结冰,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水的K f = 1.86 K·kg·mol -1) (A) KCl 未完全缔合 (B) 离子互吸 (C) 离子互斥 (D) 溶液蒸气压下降 7. 已知 Zn(s) +21O 2(g) = ZnO(s) m r H ? 1 = -351.5 kJ·mol -1 Hg(l) +21O 2(g) = HgO(s,红) m r H ? 2 = -90.8 kJ· mol -1 则 Zn(s) + HgO(s,红) = ZnO(s) + Hg(l) 的 m r H ?为(kJ· mol -1) (A) 442.3 (B) 260.7 (C) -260.7 (D) -442.3 8. 有一原电池: Pt│Fe 3+(1 mol·dm -3),Fe 2+(1 mol·dm -3)‖C e 4+(1 mol·dm -3),Ce 3+(1 mol·dm -3)│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9. 电池反应:H 2(g,100kPa) + 2AgCl(s)?→? 2HCl(aq) + 2Ag(s) E = 0.220 V,当电池的电动势为0.358 V 时,电池溶液的pH 为 (A) 2 H p E E - (B) 059 .0220 .0358.0- (C) 059 .02220 .0358.0?- (D) 0 10.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并失去 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1. 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 2(g) + Cl 2(g) = 2HCl(aq)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Zn + Ni 2+ = Zn 2+ + Ni (D) Cu + Br 2 = Cu 2+ + 2Br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电解质对Fe(OH)3正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A) A Na3PO4 B MgSO4 C NaCl D MgCl2 2、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溶剂后,将会引起( D ) A 沸点下降 B 凝固点升高 C 渗透压下降 D 蒸气压下降 3、易挥发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可能会引起( C ) A 沸点上升 B 凝固点降低 C 蒸气压上升 D 渗透压下降 4、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得到As2S3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C ) A [(As2S3)m· nHS—]n-·nH+ B [(As2S3)m· nH+ ]n+·nHS— C [(As2S3)m· nHS—·(n—x)H+ ]x-·xH+

D [(As2S3)m· nH+·(n—x)HS—]x+·x HS— 5、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溶胶粒子向某个电 极移动的现象称为( A ) A 电泳 B 电渗 C 布郎 运动 D 丁达尔效应 6、100g水溶解20g非电解质的溶液,经实 验测得该溶液在-5.85℃凝固,该溶质的分 子量为( D )(已知水的K f = K·Kg/mol) A 33 B 50 C 67 D 64 7、给定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至T2时,平 衡常数K2>K1,则该反应的( A ) AΔH>0 BΔH<0 CΔH=0 D无法判断 8、下列反应中, 哪个是表示ΔHθ=ΔH fθAgBr(s) 的反应( C ) A Ag+ (aq) +Br-(aq)=AgBr (s)

B 2Ag(s) +Br2 =2AgBr (s) C Ag (s) +1/2Br2 ( l ) =AgBr (s) D Ag (s)+1/2Br2 (S) =AgBr (s) 9、通常情况下, 平衡常数K a, K b, K w, K h的共性是 ( D ) A与温度无关B受催化剂影响C与溶质的种类无关D与浓度无关 10、根据ΔG f (NO,g)=mol, ΔG f (NO2,g)=mol 判断反应 (1) N2(g)+O2(g) = 2NO(g), (2) 2NO(g)+O2(g) = 2NO2(g)的自发性,结论正确的是( A ) A (2)自发(1)不自发 B (1)和(2)都不自发 C (1)自发(2)不自发 D (1)和(2)都自发 11、已知在标准状态下,反应N2(g)+2O2(g) → 2NO2(g), Δr H mθ= KJ/mol,则NO2(g)的标准生成焓为( B )KJ/mol。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_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题试卷一 一、选择题(1分×20=20分) 1.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性质有关的是()。 A. 蒸气压下降 B. 沸点升高 C. 凝固点降低 D. 渗透压 2.0.10mol·L-1的下列溶液凝固点降低程度最大的是()。 A. C 6H 12 O 6 (葡萄糖) B. KNO 3 C. C 3H 5 (OH) 3 (甘油) D. CuSO 4 3.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等于其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A. SO 2(g)+ 2 1O 2 (g) SO 3 (g) B. N 2 (g)+O 2 (g) 2NO(g) C. H 2(g)+ 2 1O 2 (g) H 2 O(g) D. CO(g)+ 2 1O 2 (g) CO 2 (g) 4.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L·mol-1·s-1,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 0 B. 1 C. 2 D. 3 5.反应A(g)+2B(g) E(S)+D(g) 达平衡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K (正反应)+ K (逆反应)=1 B.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 C. K (正反应)×K (逆反应)=1 D.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 6.下述四个量子数不合理的一组是()。 A. 2,0,1, B. 3,1,0,- C. 4,2,1, D. 2,1,0,- 7.下列分子都没有极性的一组是()。 A. SO 2NO 2 CO 2 B. SO 3 BF 3 NH 3 C. CH 4BF 3 CO 2 D. PCl 3 CCl 4 H 2 O 8.下列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能够共存的是()。 A. CO-23和Al3+ B. MnO-4和SO-23 C. Fe3+和Cu2+ D. Cr 2 O-27和I- 9.向pH=2的缓冲溶液入H 2S(g)达饱和时(H 2 S浓度约为0.1mol·L-1),溶液中的c(S2-)(mol·L-1)为:{K a1 (H 2 S)=1.3×10-7,K a2 (H2S)=7.1×10-15}()。 A. c(S2-)< K a2 B. c(S2-)= K a2 C. c(S2-)> K a2 D. c(S2-)= K a1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沉淀剂的加入量越多越好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3)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Δf H m θ 不等于零的是 ( ) A. Fe(s) B. C (石墨) C. Ne(g) D. Cl 2(l) 2、已知Δc H m θ (C ,石墨)=-393.7kJ ·mol -1 ,Δc H m θ (C ,金刚石)=-395.6kJ ·mol -1 则Δf H m θ (C,金刚石)为 ( ) A. -789.5kJ ·mol -1 B. 1.9 kJ ·mol -1 C. -1.9 kJ ·mol -1 D. 789.5 kJ ·mol -1 3、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这是因为反应处在( ) A. 可逆条件下进行 B. 恒压、无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 C. 恒容无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 D. 以上B 、C 都正确 4、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 ( ) A. 体系温度不变 B. 体系不从环境吸收热量 C. 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 D. 体系的内能保持不变 5、下列反应中,Δr H m θ 与产物的Δf H m θ 相同的是( ) A. 2H 2(g)+O 2(g )→2H 2O (l ) B. NO (g )+ 2 1 O 2(g )→NO 2(g ) C. C (金刚石)→C (石墨) D. H 2(g )+ 2 1 O 2(g )→H 2O(g) 6、液体沸腾过程中,下列几种物理量中数值增加的是 ( ) A. 蒸气压 B. 摩尔自由能 C. 摩尔熵 D. 液体质量 7、当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 -1 ·L ·s -1 时,反应级数为 ( ) A. 一级 B. 二级 C. 零级 D. 三级 8、某温度下,反应SO 2(g )+ 2 1 O 2(g )SO 3(g )的平衡常数K θ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 =2SO 2(g )+O 2(g)的K θ 值应是 (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9、反应2SO 2(g )+O 2(g ) 2SO 3(g )达平衡时,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惰性气体He ,使总压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高起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高起本) 一、填空题 1、已知298K时,0.010mol?L-1的某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pH=4.0,该弱酸 K a 为。若向其中加入少量NaA固体,弱酸解离度α将。 2、过量KI与适量AgNO3溶液作用制得AgI溶胶,其胶粒结构式为。 3、某元素的最高氧化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且其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中最小的,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无水CrCl3和NH3化合生成一种配合物,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rCl3·5NH3,硝酸银能从该配合物水溶液中沉淀出所有氯的三分之二,则配合物的化学式为,该配合物的名称为。 5、定量分析中系统误差主要影响测定结果的。 6、配位滴定中,酸度越高,则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稳定性越。 7、间接碘量法的标准溶液是,应该采取配制。 8、已知298K时,0.010mol?L-1的某一元弱碱水溶液的pH=10.0,该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为 性。若向其中加入其共轭酸固体,当其浓度亦为0.010mol?L-1时,混和液pH= 。 9、过量KCl与适量AgNO3溶液作用制得的胶体,其胶团结构式 为。 10、某元素的最高氧化数为+7,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且其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中最小的, 该元素名称为。 11、如下物质,C(石墨)、C(金刚石)、CO2(g)、C(无定形)、CO(g),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 摩尔生成焓相等的一对物质分别是、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的物质是。 12、AgCl(s)的溶度积常数为 1.6×10-7,则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mol·L-1。 13、称取失去了少量结晶水的硼砂标定盐酸,所带来的误差类型 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苏州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试卷 (A )卷 共4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2008年12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题2分,共44分) 1. 含50克硫酸的500mL 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已知硫酸的Mr=98) A. 1.02 B.0.1 C.0.98 D.0.35 2. 5.8%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已知NaCl 的Mr=58.5) A.5.8%蔗糖溶液 B.5.8%葡萄糖溶液 C.2.0mol·L -1的蔗糖溶液 D.1.0mol·L -1的葡萄糖溶液 3.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常数为1.8×10-5,0.1mol·L -1NH 3?H 2O 溶液中OH -的浓度是多少mol·L -1. A.1.80×10-6 B.1.34×10-3 C. 4.20×10-3 D. 5.00×10-2 4. 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关系的是: A.HCl-Cl - B.H 2CO 3-CO 32- C.H 2CO 3-HCO 3- D.NH 4+-NH 3 - 5.一元弱酸HA 的浓度为c 1时,离解度为α1,若将其浓度稀释至c 1/4时,HA 的离解度为: A .1/2α1 B .2α1 C .1/4α1 D .4α1 6.缓冲溶液的一个例子是: A.HC 2H 3O 2 +NaC 2H 3O 2 B.HCl+HC 2H 3O 2 C.NaOH+NH 4OH D.HCl+NaCl 7.如果乙酸的离解常数是1.75×10-5,则以什么比例混合等浓度的乙酸和乙酸钠可得到 pH=6.2的缓冲溶 液? A. .6.3/175 B.6.3/1.75 C.6.3/35 D.63/1.75 8. 某一体系从A 态变化到B 态,可经过途径1或2,则其ΔG 值: A.由途径1决定 B.由途径2决定 C.与途径1和途径2无关 D.由途径1和途径2的差值决定 9. 下列情况中,任何温度化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0,0r m r m H S ? B.0,0r m r m H S ?>?< C. 0,0r m r m H S ??> 10.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k=4.62×10-2分-1,又知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1/6.93×10-2×(0.1)2分 B.15分 C.30分 D.1/4.62×10-2×0.1分 11. 二级反应中呈线性关系的是 A. lgc~t B. 1/c~t C. c~t D. c 2~t 12. CaF 2 的溶解度为2×10-4mol·L -1,它的溶度积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Sn Sn 24++? =0.15 V ,θ/Cl Cl 2-?=1.3583 V ,θ /Br Br 2-?=1.087 V ,θ/Cr O Cr 3272+-?=1.33 V , θ /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 +?=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2++SO 42- K sp Θ (1) PbS (S) Pb 2++S 2- K sp Θ (2) 反应PbSO 4+S 2-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 (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 (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 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 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 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 .0θ 1?K , K 2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A. 2c B. c K a 2θ C. c K a ?θ 21 D. 2c K a ?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