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前言 (3)

正文快照与前景介绍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二、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布局 (4)

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方法 (5)

四、实例分析 (6)

五、优化设计与意见 (7)

六、结语 (8)

七参考文献: (9)

摘要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

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诱人魅力,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是园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层次感,对环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陪衬其他造园题材形成生机盎然的画面,创造出幽邃旷远的不同意境。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前言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总体规模急剧扩

大。城市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因此园林植物应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设计,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环境空间。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正文快照】: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1以人为本,文化建园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庭园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园林小品等在内的结合体,都要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采用我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来组织和构建,使之成为自然和美的景观。

前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

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所以说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甚至会以城市公园数

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现代公园的产生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lm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休闲游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城市景观和防灾等方面的功能。

三、城市公园的层次及类型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改善和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针对城市公园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不包括组团绿地)、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等)、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一般来讲,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宜小于10ha,儿童公园面积宜大于2ha,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ha,专类植物园、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a,居住区公园面积宜在5-10ha之间,居住区小游园面积宜大于0.5ha。不同层次的公园用地规模、服务半径、设置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原则——公园设计重要原则

1 保护自然景观,恢复或进一步强调自然景观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

3 开阔的草坪要设在公园的中心地带

4 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制造浓郁的边界栽植

5 公园中的所有园路应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

6 主要园路要基本能穿过整个庭院,并由主要道路将全园划分

为不同的区域

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1 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 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 公园植物规划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 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 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点;

6 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二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布局

(一) 基本要求

1.形成统一基调: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地区,常绿树占30%~50%,落叶树占50%~70%;南方地区,常绿树占70%~90%。在树木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70%、单纯林占30%。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和园中园的绿化应善于变化。

2.创造与环境适应的气氛: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为创造热烈的气氛,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植物花卉;在休息区或纪念区,为保证自然、肃穆的气氛,可选用绿、紫、蓝等冷色调植物花卉。公园近景环境绿化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的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在公园游览休息区,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构图,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红叶,冬季有绿色丛林,以利游览欣赏。

(二)布局的3种方式

1 规则式的布局

规则式的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式对称,运用植物修剪形成各式各样的规整几何形,形成整齐、庄严、雄伟、开朗的

空间氛围。

规则式的布局

用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和修剪方式就很容易与建筑取得形式上的协调。

2 自然式的布局

自然式的布局讲究步移景换,利用自然的植物形态,运用夹景、框景、障景、对景、借景、漏景、点景等手法,形成有效的景观控制。

3 混合式的布局

混合式的布局是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结合。

一方面利用草坪空间、水域空间、广场空间等形成规整的几何形或自由曲线形,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另一方面保留自然式园林的特点,利用乔木、植篱等围定场地,划分空问,营造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

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方法

(一) 绿化树种的选择

掌握一般规律,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适当密植。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保证园林植物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植物的配置,必须适应植物生长的生态习性,有利树冠和根系的发展,保证高度适宜和适应近远期景观的要求。

1.植物种类选择规定:宜选择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当地适生

种类

2.苗木控制规定:根据苗木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景观要求,重要地段应兼顾近、远期景观,并提出过渡措施;预测疏伐或间移的时期。

3.树木景观控制规定:风景林郁闭度见表7-ll。风景林中各观赏单元应另行计算,丛

植、群植的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带植的近期郁闭度宜大干0.6。孤植树、树丛应选择观赏特征突出的树种,并确定其规格、分枝点高度、姿态等要求;与周围环境或树木之间应留有明显的空间,提出有特殊要求的养护管理方法。树群群内各层应能显露出其特征部分。孤立树、树丛和树群至少有一处欣赏点,视距为观赏面宽度的1.5倍或高度的2倍;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2倍以上。各类单行绿篱空间尺度如表7-12所示。

4.游人集中场所植物选用规定: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不应选用在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呈尖硬剑、刺状以及有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种类。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米。

5.儿童游戏场植物选用规定: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活动范围的50%;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干1.8米。露天演出场观众席范围内不应布置阻碍视线的植物,观众席铺栽草坪应选用耐践踏的种类。

6.停车场的种植规定: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庇荫乔木枝下净空标准为: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4.0米,小汽车停车场大于2.5米,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米。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米,并设置保护设施。

7.成人活动场的种植规定:宜选用高大乔木,枝下净空不低于2.2米;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

8.园路两侧的植物种植: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车辆通行范围内不得有低于4.0米高度的枝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边缘不宜选用硬质叶片的丛生型植物;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空不得低于2.2米;乔木种植点距路线应大于0.5米。

9.公园树木与有关物体的距离:包括公园树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表7-13)和公园树木与地下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表7-14)。

(二) 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的绿化

运用植物的空间营造功能根据公园功能分区创造不同的空间类型,营造空间序列进而组织游览路线。

不同景区要着重从构图上和功能上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不同景点着重从特色上对植物观景进行设计

1.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大多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

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则宜采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则要用不对称方式来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周围环境;在大门内

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

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2.园路: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阴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置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做到绿化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以利游人观景;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可以密植、丛植乔灌木,使山路隐在丛林之中,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可用花灌木点缀。

3.广场要求既不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米,以便停放汽车。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以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

4.小品建筑:包括展览室、游艺室等,附近可设置花坛、花台、花境,室内可设置耐阴花木,门前可种植浓荫大冠的落叶大乔木或布置花台等。沿墙可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要和小品建筑协调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变化要

丰富,给游人以愉快之感。

5.水体:公园的水体可以种植荷花、睡莲、凤眼莲、水葱、芦苇等水生植物,以创造水景。沿岸可种植耐水湿的草本花卉或者以乔、灌木和小品建筑等加以点缀,以丰富水景。但要处理好水生植物与养殖水生动物的关系。

6.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要求地形平坦开阔,绿化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该区内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免妨碍游人视线,影响交通。在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供栽种大乔木。各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阴或盆栽花木。

7.体育运动区:宜选择快长、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的树种,以利夏季遮阳;但不宜用那些易落花、落果、种毛散落的树种。球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6米,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树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不可种带刺或夏季落花落果的花木。日光浴场周围应铺设柔软耐踏的草坪。

8.儿童活动区: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该区四周应栽植浓密的乔、灌木,便于与其他区域相隔离;如有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分区,也应用绿篱、栏杆相隔,以免相互干扰。活动场地中要适当疏植大乔木,供夏季遮阳。在出入口处可设立塑像、花坛、山石或小喷泉等,配以体形优美、色彩鲜艳的灌木和花卉,以增加儿

童的活动兴趣。

9.游览休息区:以生长健壮的几个树种为骨干,突出周围环境季相变化的特色。在植物配置上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置树木。在林间空地中可设置草坪、亭、廊、花架、座凳等,在路边或转弯处可设月季园、牡丹园、杜鹃园等专类园。

10.公园管理区:要根据各项活动的不同功能,因地制宜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相协调。

此外,为了使公园与喧哗的城市环境隔开,保持园内的安静,可在周围特别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风向的一面布置不透式的防护林带

(三) 园路交叉口及其种植设计

(1)园路交叉口处理:

①.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区别。

②.避免交叉口过多。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在交叉口和分叉口的路面应能分清主次,使导游方向明确。

③.两条主要园路相交应尽可能采用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行人要穿绿地。为了避免游人过于拥挤也形成小广场,或单独设置绿地缓解人流压力。

④.如果两条道路成锐角相交,锐角不应过小,并应交与一点,避免交叉口分离而不易辨别方向.

⑤.两条道路成丁字型交接时,在交点处可布置道路对景,使人记忆犹新。

⑥.要有景色和特点。

(2)园路交叉口景观处理

直线型的园路,从空间的中部通过时,人们观景是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赏景过程,故此路段的长度与对景画面的宽度及高度,要适合人们行进时赏景的距离和速度。主景要明晰、固定。

直线型的园路从空间一侧通过时,视线被引向空间开阔的一方,一般常做自然式的景观,呈长卷连续式的构图。沿路可设框景,以勾勒出美好的对景。主景是多变的、多趣味的。

曲线型的园路,可分为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

规则式曲线是由圆弧所组成,对景就设在圆心上,观者距离不边,景观多变。

自然式曲线多呈S形,由几个长短不同的直线连续构成的,每一段直线的视线终端宜有一个对景。

实例分析

艾溪湖湿地公园

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块典型城市天然湿地,位于高新开发区艾溪湖东岸,占地2500余亩,北起城东一路、南至北京东路、东起长堤路、西至艾溪湖东堤,与4.5平方公里艾溪湖相邻。

公园于2007年9月开建至今,已栽种乔木5万余株,竹子4万余杆,草坪60

万平方米,堆筑岛屿30余个;规划种植树木160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苦练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种。公园建成后,将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将与2500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公园概况

公园于2007年9月开建至今,已栽种乔木5万余株,竹子4万余杆,草坪60万平方米,堆筑岛屿30余个;规划种植树木160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苦练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种。

公园建成后,将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将与2500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2009年,政府将继续完善公园设施,大气规划每一个景区,精心雕琢每一个景点,建设中心广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气象科普园、森林博物馆和森林氧吧等,把这里打造成鸥鹭齐飞的生态天堂、教育科研的科普基地。全部建成后,这里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鸟儿欢闹嬉戏,游人流连忘返。

今后,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和天香园之间约1600亩的区域,将把两个公园连为

一体,共同打造成南昌世界都市候鸟保护区(公园)。据悉,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初步确定。该项目总投资达5.9亿元人民币。

湖森林湿地公园。两个景区之间有一条天然的候鸟通道。

此次规划区域的范围东至规划路、月坊路,南至天香路,西至京东大道,北至艾溪湖南路,面积1600亩,主要区域位于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和天香园之间。其总体景观设计概念是“孕育与共生”: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的完善及城市新景观的创造过程称之为“孕育”;新区建成后,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发展互相促进的状态称之为“共生”。

优化设计:

图为道路分又口的植物设计。

从效果图(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路口利用植物色彩进行引导的效果非常明显,这里采用花叶美人蕉,由于它的叶子色彩鲜艳,种植在深色背景的前面显得很跳跃,打动游人的好奇心,驱使游人沿路游览。

图中采用植物姿态对比的方法。通过低矮的灌木衬托挺拔的假槟榔,散尾葵作为背景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效果图(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的高低远近的层次关系,由于考虑到水的倒影也是一种景观,假槟榔优美的姿态成为植物选择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意见:种植树种比较单一,空间层次不够,离市区较远,市民游玩不便,缺乏管理和指导,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园林艺术性不强,休闲座椅安排较少,未区分老年人幼儿等不同人群的活动与观赏空间。

结语: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栽培种植上,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景观。园林植物的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水平,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参考资料:

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 384号)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金煜)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景观植物配置设计(顾小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刘荣风)中国电力出版社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6-08-09T15:09:41.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范雨薇[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本文阐述了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经验,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以及对植物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中的功能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及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予以介绍,以充分发挥植物设计作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公园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 20世纪20年代,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从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将绿地设计成与自然一致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经济高增长们也使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随后 “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进而得到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模式和概念逐步形成。 2、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经验: 很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人口相对密集,生态和土地等资源相对紧张,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1、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建设经验 1977年建成的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是影响最大的生态公园,原址是货车停放场地,面积Iha,通过植被的自然演变,无脊推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1984年,发现的蝴蝶已达21种,1985年,该公园被办公区所取代。但该公园引起的巨大反响,创造的多种生境和物种满足了市区学生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并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兴趣,证明小块空地建造生态公园的可行性。随后,伦敦生态公园得到了发展,在废弃煤场、废弃码头、市中心的建筑密集区等先后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 2.2、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国(Stockholm National City Park)建设经验 斯德哥尔摩地区作为瑞典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人口超过180万,并在持续增长中。1995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国立城市公园。这个公园占地27km2,从斯德哥尔摩北部延伸到南部。公园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而且还具有大量的文化和环境遗产,成为一处文化景现地带。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园始终注重生态能力的维护,并注重通过管理来协调和解决不同功能空间的分配问题。 包括国立城市公园在内的森林和绿地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外围延伸到中心地区,被称为城市“绿楔”,这些“绿楔”将斯德哥尔摩心地区的公园和其它绿地与外围生态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绿楔”对于为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绿地,以及维待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嗓声,地表排水和水土涵养、文化娱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荷兰兰斯塔德〔Ranatad)“绿心”建设经验 兰斯塔特德处莱茵河三角洲,通过高速铁路、公路、海港、水运体系与欧洲内陆和世界联系,为世界上可达性最好的城镇群体之一,具有“网络型城市”和“区域型世界城市”的特征。 兰斯塔德的各城市和城镇之间彼此接近,城市间被楔形绿带分隔,中心区是一片宽2-40 km不等的集约型耕作郊区农业带以及游览休息区,被称作“绿心”。“绿心”作为兰斯塔德的生态核心,一方面为该地区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建成区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促进了网络型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城市之间职能的有机分工。 3、我国城市公园现状: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然而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许多城市的公园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也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以往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景观公园,强调观赏性,将公园等同于花园或旅游点,自然景观多被人工景观取代。另外一种是为缓解环境恶化而建立的防护型城市绿地。以上两种规划体系实际上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环境的防护工具来对待。而植物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公园是市民休闲、愉悦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完善城市生态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功能。 4、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绿化品种丰富着我们的环境,它们不同的造型美化着我们的环境,同时它们四季都在变换着形象,因而给我们城市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和容貌,形成了不同的风景。植物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音减噪、防御风沙、美化环境等效果。首先,城市生态公园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和观赏性,因植物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等特征充当着景观中的特别焦点,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场所。其次,植物具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吸收、蒸腾、光合作用来调节气候,从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设计的原则: 5.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在生态园林设计时,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要分析其具体的主要功能,植物的配置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 5.2、考虑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5.2.1、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1、城市道路系统的研究背景 1.1城市暴雨内涝现象 近年来,我内众多大中型城市在暴雨过后频频陷入内涝灾害,造成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和市民生活的极度不便,而内涝之后城市水资 源短缺的问题同样突出。 1.2传统城市道路雨水处理的问题 城市雨水径流产生和排放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是城市道路,传统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思路主要是雨水沿路面的横纵坡度产生径流,通过雨水口收集后由雨管排至水体。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以排为主,利用滞后”的排水方式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需求。 2、海绵城市绿色道路系统分析 2.1海绵城市与绿色街道理论 2.1.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

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 2.1.2绿色街道理论 绿色街道的实质是生物滞留池等暴雨径流管理设施在街道层面的应用。其对绿色的界定大多从暴雨径流管理的角度,强调绿色街道去除地表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减少暴雨径流量,以及美化社区环境,改善街道物理环境的功能[2]。 2.2海绵城市道路c传统道路的区别 传统城市道路的硬质面积占道路面积的75%左右,道路绿带面 积仅占25%左右,透水铺装率不足30%,路缘石和绿化带高出路面10-20厘米,雨水口设置在机动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绿化带只能吸收自身区域的雨水,雨水口仅收集路面雨水,不能有效的实现雨水排放,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甚至内涝。 海绵城市道路采用LID技术设施,不仅可以保证道路的通行,还能在解决道路排水问题的同时防止雨水对路面稳定性造成破坏。 3、海绵城市绿色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3.1绿色街道设计原则:建设具生态功能的绿色街道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浅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10T10:13:15.25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作者:马燕 [导读]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马燕 身份证号:33068119861113xxxx 摘要: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美丽、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熟悉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园林功能生态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熟悉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一、城市园林的功能 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美丽、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2.美化市容: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漂亮,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美好的市容风貌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二、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治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同时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在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城市的气候特点和环境选择适地适树的树种: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反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 三、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1.配置原则: ⑴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区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⑵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⑶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16_20

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如杭州植物园选用马尼拉(Zoysia matrell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形成观赏地被,结合起伏的地形,使空间更加丰富、耐人寻味。见图4-7,图4-8。 图4-7 杭州植物园常春藤地被 图4-8杭州植物园草坪景观 Figure 4-7 Ivy cover – Botanical Garden, Figure 4-8 Turf - Botanical Garden, Hangzhou. Hangzhou 4.2.2城市公园植物空间构成 城市公园中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形状、姿态、色彩、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并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因此,可以将园林植物构成的空间具体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冠下空间、带状空间五种类型。(何平,2001)。 4.2.2.1开敞空间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称开敞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构成开敞空间。如花港观鱼公园中,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可称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城市公园非常多见,如大草坪、辽阔水面等区域,视野开阔,给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轻松之感。

自由之感。见图4-9(诺曼 K 布思,19 图4-9 开敞空间 Figure 4-10 open space 4.2.2.2半开敞空间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所形成的空间称半开敞空间。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闭锁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如花港观鱼公园中,草坪西侧利用种植乔木、灌木树丛构成封闭面,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又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常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见图4-10,4-11。 图4-10 半开敞空间 Figure 4-10 Semi-open space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24T11:01:28.4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王倩 [导读] 摘要: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为公园的设计增加了想象的空间,也提高了本地的旅游价值。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 300191 摘要:山体公园具备独特的山体特征,为公园的设计增加了想象的空间,也提高了本地的旅游价值。山体公园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也是人们休闲、游憩、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还会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关键词:山体景观设计;问题探讨;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主要集中地,当今,人们已经从传统的重视经济的发展转变为开始重视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山体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有生命力的设施给城市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接下来阐述我国的山体景观设计设计中景观设计项目的中相关问题。 一、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过于模式化 园林景观的设计讲求的就是个性化,需要深刻的体现出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富有的历史内涵。到那时近些年我国的园林设计已经逐渐体现出西方园林设计的特点,已经逐渐失去本土的特点。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体现出断章取义或者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形特点。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深层次的内涵,仅仅停留在设计的表面。 2.山体景观设计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山体景观设计还会受到当地的经济以及设计人设计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仍然还有很多城市没意识到山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追求设计的潮流,设计的的景观往往只是具有观赏性,适用功能不强,忽视城市绿地的实用性与生态效益。因此,很多的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的追求眼前暂时的利益,忽略了城市长远的发展。 3.山体景观设计缺乏以人为出发点 一般,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往往是为了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山体景观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一些景观设计需要按照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但是需要明白人们的需求往往不仅仅停留在美的享受上,还需要注重园林本身的实际功能。事实却是:在现代山体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过分追求美的享受,忽略了对人的关怀,例如我国很多大城市中的很多山体景观设计中,本来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但是广场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在偌大的广场上,地面主要铺设了草坪,而不是瓷砖,因此大量的娱乐设施只有暴露在露天中。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多雨的季节,既没有大树庇荫,也没有遮雨设施,因此,即使再美的风景也没人久留于此。 4.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造景活动。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着重打造当地的风情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给予生态和自然的基础上,将生态和环境与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完美融合,在景观汇总体现出文化特色,在文化特色中表现出当地的景色。由于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但是我国目前城市化逐渐体现出整齐划一的特点,忽略了自身的特征,偏离本身的历史文脉,在景观设计中很难看到其本身具有的特征,失去景观的独特魅力。 5.在进行设计时缺乏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尊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生长规律,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但是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实际需要对植物进行配置。例如经常会出现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为了突出对称美,在设计中忽略了植物本身的群落分布特征,只是种植一些种类单一的植物。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植物本身就具有的特性,还需要对设计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二、山体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1.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山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从空间以及形状上进行设计,另外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主要色彩的搭配。设计人员在实际之前需要对当地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是设计理念,从而努力创造出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因此在园林时候中需要设计人员注重人性方面是设计。 2.山体景观中要尽量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山体景观设计来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山、水的设计,自古以来,我们进行奥运林设计都是依山傍水。因此在山体景观设计中需要首先先考察当地的水质,以及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需要水的排入和流出进行设计,注重水的净化问题。真正做到生态。我们在创造高水位的时候,可以使用瀑布的营造来实现,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其含氧量。最终达到生态设计的设计理念。 3.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尽量保持原地的本土文化人情特点,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化特点。并且在设计的过程汇总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将可持续啊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山体景观设计中去,充分体现出城市化的个性特征。另外,在园林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首先理清当地的文化发展脉络,重视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自然化的景观为基点,完美融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统,力图增加园林设计中地域性的景观。从而增加园林的魅力和吸引力。 4.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 第一,在山体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设计周围环境的布局,因此在山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有整体性的概念,设计人员在头脑里勾画出设计的整体布局,并且需要协调好绿地设计好整个生态系统和城市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到城市的设计中来。充分利用大自然来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山体景观设计需要参照设计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来进行设计,主要是因为土壤以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人工山体的生态景观设计-奥林匹克公园

人工山体的生态景观设计 刘晓路、丘荣,《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2-18 ——浅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绿化工程摘要: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的景观设计及施工过程的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探讨在城市园林中大型人工山体或荒山绿化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来进行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人工山体;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自然山林;维护管理 人工山体指在景观设计中完全由人工堆砌形成的山体,一般高度大于5米,平均坡度大于9度,小于此数值的地形我们一般称为园林微地形。人工山体由于体量大,坡度陡,缺乏植被覆盖,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与普通园林微地形塑造不同的处理,以解决这些问题。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位于北京市城市中轴线的北端,为一完全由人工堆砌的山体,其面阔680米,与主湖的相对高度48米,基底面积约43.3公顷。前山平均坡度10.2度,后山平均坡度19.3度,为一典型的人工山体。为保证主山山体的稳固性,岩土工程采用了分层碾压的施工方式,施工后土壤密实度为0.92,山体表面有1米厚疏松种植土。如此大型的人工山体,是在以往的设计中是极为少见的,其超大的尺度,多变的坡度坡向,复杂的土壤地质情况,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许多难题。 1.人工山体易出现的生态问题 1.1水土流失的问题 人工山体由于初期没有植被覆盖,坡长坡度大,表层土光滑疏松易被侵蚀,下层土壤密实度大不利于雨水渗透等因素,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1.2种植设计如何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人工山体与普通园林的微地形塑造相比,具有尺度大,坡度坡向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在公园建成后维护管理的困难,故在种植设计中应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建成具有一定自我维护及调节能力的植物群落景观,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可减少公园后期维护管理成本。 2.水土保持设计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1]。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山绿化工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工山体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设计。 2.1山体排洪措施 山体径流的合理疏排能有效的防止雨水径流对山体土壤的大面积冲蚀,减少山体的水土流失。 首先,围绕山体设置排水横沟,在雨水径流对土壤形成大的侵蚀前对其进行截留。根据山体土壤的类型,可得出其最大不冲流速,再根据山体坡度等数据可算出其最大径流深度,最后便可算出截洪横沟的最大间距,根据计算,奥运森林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娱乐活动便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当代景观绍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从中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减少人们精神上的压力而获得心理上的舒畅。 入口广场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形象标志,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作日益受到重视。入口空间设计的好坏与否,一定程度上将会对整个公园的品质有所影响,因此对公园人口空间系统性的研究是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城市公园的入口空间都是城满足人们对公园期望的重要部分,它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规划布局的开始。 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平立面上大体量的花池树池对称分布,通过高大乔木的对应布置,形成入口处的磅礴气势。高品质的材料运用也点明该区的重要性,同时又通过地面材质的曲线铺装和多样材质的使用来打破过于对称的布局,满足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利用植物作为高潮的要素有几点好处:

①可以弱化了硬质景观的僵硬感;由于植物生长本身具有季节性,可做到季季。 ②还有景可观的自然景象; ③植物景观的塑造可以体现地域性和主题性。希望创造出在追求它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统一性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进一步促进交往与活动的发生,创造出好的城市总环境和人们交往的场所。 放置于整个空间的垂直高点,逐步向下移动,视线上使广场富有延伸感。突出由上而下的层次变化。辅助以通廊、树池等使人们在活动之余又有足够的停留休息和观赏景物的空间。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植物的组合配置 采用营造山林的布局思路,以2-3个品种的高大乔木作整个住宅景观区的骨架树种,以6-7个品种的乔木作为整个住宅景观区的主要树种,辅助以多种、多规格的各类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自然山林环境的植物群落。同时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将常绿与落叶相结合,观花观果与观叶色相结合,根据花期果期合理安排搭配植物品种与景观相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每个人对于园林绿化的进程也越来越重视。只有植物选择对了,才能产生美化周边环境,调节周边气氛的双重效果。园林的布置方法有植树、种花、灌溉等,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绿色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地面积。园林绿化的实行有很多功效,可以消除灰尘、减少噪音、调节周边的温度、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地域特色不突出 我国地广物博,各城市之间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各不相同,而且各个城市的规模、历史文脉等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时,应当因地制宜。但在我国实际城市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盲目追随的问题,各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方案千篇一律,无法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色。 2植物配置模式单一 在我国各城市城市绿化的规划中,绿化植物配置多选择一些容易成活的植物,例如,在城市绿化中大范围地种植草坪。植物配置单一使得城市绿化毫无创新精神,没有考虑到各种植物的美学价值、绿化效果,无法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3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设计水平不够

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应当满足城市建设生态平衡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绿化植物配置设计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影响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水平。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研究 3.1制定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 由于植物在配置上缺乏整体规划性,因此,城市应该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制定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例如,商业区应该选择能凸显文化气息、浪漫气息的植物,尽量避免常见树种;生活区则要选择树冠较大,可以用来遮荫的树木,这样不但能净化居民区的空气,还能为居民的出行创造条件。 3.2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生的原则配置植物 城市园林的种类有很多,因此,园林绿化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生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地理条件、建筑物性质、功能和造景的要求,合理选择植物,保证植物科学合理地搭配,这样才能同时满足休憩与观赏的需要。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是观赏、防尘、隔音、净化空气以及保持水土等,所以,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要合理选择植物。另外,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还要注意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气候的植物,这样不但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节省后期植物维护管理的费用,还能达到绿化的效果。 3.3植物配置的手法 3. 3.1分层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