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络层服务质量

网络层服务质量

网络层服务质量
网络层服务质量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第七层:应用层数据用 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数据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 关系,如WINDOWS 第四层:传输层段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 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包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 到目的端的传输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 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下面是对OSI 七层模型各层功能的详细解释: OSI 七层模型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

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 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 数据链路层: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网络层: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

服务质量(QOS)保证专题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 使用对象产品版本 编写部门资料版本 服务质量(QOS)保证专题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修订记录

目录 1Qos的产生 (5) 2Qos的处理流程 (5) 3Qos的特性及相关技术程 (6) 3.1流分类 (6) 3.2拥塞管理 (7) 4拥塞避免 (14) 5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 (15)

关键词: QOS 服务报文流量服务拥塞流量 摘要: 本文阐述了QOS产生的背景,适用的范围以及QOS的处理流程,对其相 关技术以及拥塞的处理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缩略语清单: 无。 参考资料清单 无。

服务质量(QOS)保证专题 1 Qos的产生 ISP可以通过IP网络向企业提供VPN业务以降低企业的建网费用/租用线费 用,对于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如果VPN不能保证企业运营数据的及时有 效发送,即提供有效的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那么VPN将仍然不能有 效的为企业服务。如往来工作函件、数据库访问需要受到优先对待,保证这 些应用的带宽要求。而对于与工作无关的email、WWW访问等则可以按照 Best Effort信息流对待;随着IP网络上新的应用不断出现,如VoIP应用, 对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IP网络的尽力服务已不能 满足应用的需要,如果传输延时太长,将是用户所不能接受的。相对而言, email和FTP对时间延迟并不敏感。QoS就是针对各种不同的需求,提供不 同的服务质量的,如提供以下的功能: 支持为用户提供专用带宽 减少报文的丢失率 避免和管理网络拥塞 流量整形 设置报文的优先级; 2 Qos的处理流程 下图简述了Qos处理的过程,从基于CAR的流分类,到按照不同策略的排 队技术,再进行有统计复用的优先级处理,最后通过流量监管与整形。 当一条业务流进入端口,首先会根据端口协商的结果,确定流量控制的方式。 解决全双工模式下以太网的流量控制是通过发送PAUSE桢的方式。半双工 模式下通过反压的方法进行控制。以保证端口可以承受的流量。这是一种前 期的拥塞避免策略。 进入Qos处理过程后,为了便于对不同类型的流,进行不同Qos特性的处 理,首先对于流进行分类。如上图所示的“流分类”模块。流分类可以按照 IP报文头的ToS(Type of Service)字段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各种上层信 息对报文进行分类。流分类是QoS 执行服务的基础。 流分类以后将对流进行测量,据对流量在一定时段(包括长期和短期)的速 率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调控策略。流量评估一般采用令牌桶

环卫服务服务质量保证措施知识分享

环卫服务服务质量保 证措施

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以及完善的环卫服务。已培养了一批敬业精神强、管理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和技术操作规范、责任心强、吃苦耐劳、服务技能熟练的员工队伍,用户满意度高。我公司从以下几点保证xxxx 乡垃圾清运、街道清扫外包项目的服务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落实本项目保洁质量责任制,特别加强落实重点路段、特殊区域的质量责任制,保证本项目作业效果保质保量;加强本项目质量检查和督促工作,及时处理本项目区域内的环境卫生问题;组织制定并落实本项目各类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应急预案演练;依法开展保洁作业教育培训。 1、质量监管机构 为加强对本项目xxxx乡城镇道路保洁管理,公司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由项目经理、现场管理员、安全员、质检员等为成员组成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项目的道路保洁运行管理。 同时,由公司质量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和质检部组成的质量监管机构对本项目进行质量监管,并针对本项目制定内部考核制度及具体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1.1 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能 1.1.1 制定道路保洁管理制度,调整作业目标,明确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等,同时制订定期保洁养护长效管理办法。 1.1.2 加强作业质量管理,建立保洁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巡查、保洁、检

查等内部考核机制。 1.1.3 建立并完善保洁内部台帐资料管理系统,按时向合同甲方提交月度各类工作报表、作业书等资料。 1.1.4 及时完成合同甲方交办的工作任务,自觉接受甲方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监督,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整改。 1.1.5 坚持以人为本,严格遵守有关劳动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1.1.6 及时进行保洁工作总结,同时制订下一阶段道路保洁管理计划。 质量监督巡查的频率为每天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到上报问题,不超过10分钟。并承诺小问题即时解决,大问题1小时内解决。(特殊情况除外) 1.2 质量监管组织机构结构 2、质量保证措施

软件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 1、软件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管理者在对软件质量进行一系列度量之后做出的各种决策,促使软件产品符合标准。在软件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管理总是围绕着质量保真该过程和质量控制过程两方面。质量保证是在项目过程中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确保项目满足相关的标准。质量控制是采取适当的方法监控项目结果,确保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还包括跟踪缺陷的排出情况。质量控制是确保项目结果与质量标准是否相符,同时确定消除不负的原因和方法,控制产品的质量,及时纠正缺陷的过程。质量控制是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检测、验证,为质量保证提供参考依据。软件质量控制主要是发现和消除软件产品的缺陷。质量控制的方法有技术评审、走查、测试、返工、控制图、趋势分析、抽样统计、缺陷追踪等。 质量保证的三个要点是:? 1)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定期对项目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通过评价来推测项目最后是否能够达到相关的质量指标。? 3)通过质量评价来帮助项目相关的人建立对项目质量的信心。 2、软件管理系统质量计划? 2.1导言? 教务管理系统的质量计划是确定哪种质量标准适合该项目并决定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过程。说明了该项目管理小组具体执行它的质量策略,该计划可以作为软件质量工作指南,帮助项目经理确保所有工作按计划完成。 2.2项目组织机构? 在项目实施期间成立项目质量保证组织,该组织由质量保证人员和项目经理等组成。项目经理负责质量监督工作及项目进展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把关,开发经理负责质量控制的工作,质量保证人员负责质量保证的工作。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2.3项目质量保证组织职责? 2.3.1高层管理? 高层管理是公司负责质量的高级管理,其质量职责如下: ?1)受理项目内不能解决的不符合问题,必要时与项目经理协调。?

网约车公司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前言 网约车是城市客运和公共交通的行业新型运输模式,通过互联网预约模式提供点对点交通运输方式。为提高网约车行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提高平台企业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驾驶员安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和文明素质,构建平台、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和谐关系,保障平台的服务质量和规范服务标准和要求,需要建立和完善平台服务质量保障管理制度,细化安全管理职能职责,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目标。

目录 第一章平台网约车服务规范标准及监管方式 (4) 一、目的 (4) 二、内容 (4) 三、服务规范标准 (4) 四、服务要求 (5) 五、服务监管方式 (6) 第二章服务质量及乘客信用在线评价制度 (7) 一、目的 (7) 二、内容 (7) 三、服务评价体系 (7) 四、评价数据管理 (8) 第三章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制度 (9) 一、目的 (9) 二、服务质量承诺 (9) 三、服务评价体系和乘客投诉处理机制 (10) 四、乘客投诉处理流程 (11) 五、乘客投诉保障制度 (12) 六、乘客投诉处理交接 (13) 第四章服务承诺及执行监管制度 (14) 一、目的 (14) 二、内容 (14) 三、服务承诺细则 (14) 四、承诺执行和监管 (16) 五、其他 (17) 第五章服务质量社会舆情曝光事件应对处理方式 (18) 第六章营运数据统计管理制度 (19) 第一条统计管理办法 (19) 一、总则 (19) 二、数据统计报表的管理 (19) 三、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20) 四、统计数据差错的订正 (21) 五、统计工作的交接 (21) 六、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22) 七、统计纪律 (22) 第二条统计工作细则 (23) 一、总则 (23) 二、统计报表与统计台帐 (24) 三、统计资料管理 (25) 四、统计工作责任制 (26)

网络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总结

1. 物理层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层并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而是要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当然,物理层并不需要知道哪几个比特代表什么意思。 为了实现物理层的功能,该层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连接端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和电气特性 λ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器的现状、尺寸、针脚的数量,以及排列状况等。例如EIA-RS-232-D标准规定使用25根引脚的DB-25插头座,其两个固定螺丝之间的距离为47.04±0.17mm等。 λ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信道上传输比特流时的信号电平、数据编码方式、阻抗及其匹配、传输速率和连接电缆最大距离的限制等。例如EIA-RS-232-D标准采用负逻辑,即逻辑0(相当于数据“0”)或控制线处于接通状态时,相对信号的地线有+5~+15V的电压;当其连接电缆不超过15米时,允许的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s。 λ功能特性:规定了物理接口各个信号线的确切功能和含义,如数据线和控制线等。例如EIA-RS-232-D 标准规定的DB-25插头座的引脚2和引脚3均为数据线。λ规程特性:利用信号线进行比特流传输时的操作过程,例如信号线的工作规则和时序等。 (2)比特数据的同步和传输方式 物理层指定收发双方在传输时使用的传输方式,以及为保持双方步调一致而采用的同步技术。例如在采用串行传输时,其同步技术是采用同步传输方式还是异步传输方式。(3)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 物理拓扑规定了节点之间外部连接的方式。例如星形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形拓扑和网状拓扑等。 (4)物理层完成的其他功能 λ数据的编码。 调制技术。λ 通信接口标准。λ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交换机)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层通常又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子层。MA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网络介质的访问控制;LL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执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加工(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λ数据帧的处理:处理数据帧的封装与分解。 λ物理地址寻址:通过数据帧头部中的物理地址信息,建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数据链路,并进行维护与释放链路的管理工作。 λ流量控制:对链路中所发送的数据帧的速率进 行控制,以达到数据帧流量控制的目的。 λ帧同步:对数据帧的传输顺序进行控制(即帧 的同步和顺序控制)。 λ差错检测与控制:通常在帧的尾部加入用于差 错控制的信息,并采用检错检测和重发式的差错控制技 术。例如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3.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它是OSI 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一层。它 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其主要任务是: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 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 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 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 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 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一般地,数据链路层是解决同一网络内节点之间的通信, 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同子网间的通信。例如在广域网之间 通信时,必然会遇到路由(即两节点间可能有多条路径) 选择问题。在实现网络层功能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 下: λ寻址: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物理地址(如MAC 地址)仅解决网络内部的寻址问题。在不同子网之间通信 时,为了识别和找到网络中的设备,每一子网中的设备都 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由于各子网使用的物理技术可 能不同,因此这个地址应当是逻辑地址(如IP地址)。 λ交换:规定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常见的交换 技术有:线路交换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后者又包括报文 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λ路由算法: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多条 路径时,本层可以根据路由算法,通过网络为数据分组选 择最佳路径,并将信息从最合适的路径由发送端传送到接 收端。 λ连接服务:与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不同的是, 前者控制的是网络相邻节点间的流量,后者控制的是从源 节点到目的节点间的流量。其目的在于防止阻塞,并进行 差错检测。 4. 传输层 OSI下3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 处理。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OSI模型的第4 层。因此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 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传输层的作用是向高层屏 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该层 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网络中的SPX 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 传输层提供会话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服务,这种服务从 会话层获得数据,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分割。然后, 传输层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并确保数据能正确无误地传 送到网络层。因此,传输层负责提供两节点之间数据的可 靠传送,当两节点的联系确定之后,传输层则负责监督工 作。综上,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λ传输连接管理: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 接的功能。传输层在网络层的基础上为高层提供“面向连 接”和“面向无接连”的两种服务。 λ处理传输差错: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和不 太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 量控制。在提供“面向连接”服务时,通过这一层传输的 数据将由目标设备确认,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 信息,数据将被重发。 λ监控服务质量。 5.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5层,是用户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 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 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 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建立会话。当 建立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连接的远程地址。而 这些地址与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地址或网络层的逻 辑地址不同,它们是为用户专门设计的,更便于用户记忆。 域名(DN)就是一种网络上使用的远程地址例如: 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就是一个域名。会话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λ会话管理:允许用户在两个实体设备之间建 立、维持和终止会话,并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 提供单方向会话或双向同时会话,并管理会话中的发送顺 序,以及会话所占用时间的长短。 λ会话流量控制:提供会话流量控制和交叉会话 功能。 寻址:使用远程地址建立会话连接。λ λ出错控制:从逻辑上讲会话层主要负责数据交 换的建立、保持和终止,但实际的工作却是接收来自传输 层的数据,并负责纠正错误。会话控制和远程过程调用均 属于这一层的功能。但应注意,此层检查的错误不是通信 介质的错误,而是磁盘空间、打印机缺纸等类型的高级错 误。 6. 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层,它 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 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其主要功能 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 加密解密”等。表示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λ数据格式处理:协商和建立数据交换的格式, 解决各应用程序之间在数据格式表示上的差异。 λ数据的编码:处理字符集和数字的转换。例如 由于用户程序中的数据类型(整型或实型、有符号或无符 号等)、用户标识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因此,在 设备之间需要具有在不同字符集或格式之间转换的功能。 λ压缩和解压缩: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量,这一 层还负责数据的压缩与恢复。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λ 7.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它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 成的各种工作。它在其他6层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 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结束使 用者之间的联系,并完成网络用户提出的各种网络服务及 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种协议。此外,该层还 负责协调各个应用程序间的工作。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 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 邮件服务(E-mail)、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 务、数据库服务等。上述的各种网络服务由该层的不同应 用协议和程序完成,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之间在功能、界 面、实现技术、对硬件的支持、安全可靠性以及具有的各 种应用程序接口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应用层的主 要功能如下: λ用户接口: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以及应用程 序与网络间的直接接口,使得用户能够与网络进行交互式 联系。 λ实现各种服务:该层具有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 完成和实现用户请求的各种服务。 8. 7层模型的小结 由于OSI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网络系统只涉及其 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能够具有所有的7层,并完全遵循 它的规定。 在7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提供一个特殊的网络功能。从网 络功能的角度观察:下面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 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 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而上3层(会话层、 表示层和应用层)则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 数据处理功能为主。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 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9. 建立OSI参考模型的目的和作用 建立OSI参考模型的目的除了创建通信设备之间的物理 通道之外,还规划了各层之间的功能,并为标准化组织和 生产厂家制定了协议的原则。这些规定使得每一层都具有 一定的功能。从理论上讲,在任何一层上符合OSI标准的 产品都可以被其他符合标准的产品所取代。因此,OSI参 考模型的基本作用如下: λ OSI的分层逻辑体系结构使得人们可以深刻地 理解各层协议所应解决的问题,并明确各个协议在网络体 系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 λ OSI参考模型的每一层在功能上与其他层有着 明显的区别,从而使得网络系统可以按功能划分。这样, 网络或通信产品就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当某个产品只需 完成某一方面的功能时,它可以只考虑并遵循所涉及层的 标准。 λ OSI参考模型有助于分析和了解每一种比较复 杂的协议。 以后还会介绍其他参考模型或协议,例如TCP/IP、IEEE 802和X.25协议等,因此,还会比较它们与OSI模型的 关系,从而使读者进一步理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各种 协议的工作原理。

因特网服务类型习题z

因特网服务类型习题 1 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是大学生喜欢得一个站点,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邮件进行交流和讨论。“饮水思源”网站是因特网得()功能得体现 A CAI B BBS C FTP D E—mail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 A.资源共享 B.计算机通信 C.实现分布控制和处理 D.电子商务 3. 电子邮件地址中的用户名与网络服务器的主机名之间必须使用的连接符号是() A.@ B.# C.% D.&E 4.下列关于电子邮件中附件的描述,正确的有() A.必须有附件 B.可以带有多个附件 C.只能带1个附件 D.Word文档和PPT演示文稿不可以作为附件 5.当有朋友给我发送邮件而我当时没在线,那么已发送的电子邮件将会() A.退回给发信人 B.保存在服务器上 C.因为超过时间,无法打开 D.该邮件被丢掉并永远不再发送 6.关于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软件发送电子邮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撰写邮件和发送邮件时均可以不用联网 B.撰写邮件时可以不用联网,发送邮件时必须联网 C.撰写邮件时必须联网,发送邮件时可以不用联网 D.撰写邮件时必须联网,发送邮件时必须联网 7.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 A.网页浏览 B.资源共享 C.电子商务 D.电子邮件 8.FTP的中文含义是() A.邮件系统 B.地名系统 C.文件传输协议 D.域名服务系统 9.假设某用户上网时输入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其中的http指的是() A.计算机主机域名 B.文件传输协议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TCP/IP协议 10.当你在网上查看网络新闻时,你使用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A.文件传输 B.远程登录 C.信息浏览 D.即时短信 11.通过因特网下载一首mp3音乐, 所利用的网络服务类型是() A.HTTP B.TCP/IP C.DHCP D.FTP 12.在下列选项中,最符合HTTP代表的含义的是() A.域名 B.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网址 D.超文本传输协议 13.以下哪个属于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A.TCP/IP B.TELNET C.CSS D.UPS 14.因特网上提供的服务有很多,以下不属于因特网服务的是() A.老式电报 B.发送电子贺卡 C.网上订票 D.通过网上银行汇款 15.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为info@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 ,其中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是() A.用户地址名 B.主机域名 C.某公司名 D.某国家名 16.用客户端电子邮件收发软件接收电子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 A.TCP/IP B.POP3 C.ASP D.HTTP 17、假设你有一个同学有一份资料要传给你,他把资料存在自己的电脑上,并给你开了个Ftp 的账号为User,密码为123,他电脑的IP地址为"202.102.80.11"。如果你要拿到这份资料,首先需要在IE地址栏中输入: A、User B、Ftp://202.102.80.11 C、User 123 D、202.102.80.11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功能

第二章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功能 一、电子邮件(E-m a i l) ?因特网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 ?电子邮件在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电子邮件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其中,SMTP负责电子邮件的发送,而POP3则用于接收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 a i l) ?优势: ?传输速度快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功能强大,可以群发,可以发送图片和声音、视频文件?档案性更强,查阅更为方便 电子邮件(E-m a i l) ?不足之处: ?写作草率,易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在表达情绪方面较差,人情味不够 ?垃圾邮件及病毒的传播 二、在线聊天(Ch a t t i n g)

?预定主题下的多人在线交流 ?以名人为中心的聊天 ?即时通讯工具(QQ\MSN\百度Hi) 三、文件上传下载(F T P) 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目的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 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传(upload)”。 四、信息搜索 ?搜索引擎一般分为两类: ?支持全文检索的搜索引擎 ?支持目录式分类结构的搜索引擎 信息搜索 ?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

五、信息定制 ?主动选择的个性化新闻 ?信息的个人化接收 ?RSS 信息定制:R S S技术 ?RSS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聚合)的缩写,是某一站点用来和其它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 输出的网站内容。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概述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概述 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计算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 计算机的网络层。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路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这些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帧(帧同步) 为了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必须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而物理层我们知道,它是以比特流进行传输的,这种比特流并不保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错误,接收到的位数量可能少于、等于或者多于发送的位数量。而且它们还可能有不同的值,这时数据链路层为了能实现数据有效的差错控制,就采用了一种“帧”的数据块进行传输。而要采帧格式传输,就必须有相应的帧同步技术,这就是数据链路层的“成帧”(也称为“帧同步”)功能。 采用帧传输方式的好处是,在发现有数据传送错误时,只需将有差错的帧再次传送,而不需要将全部数据的比特流进行重传,这就在传送效率上将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2)在夹杂着重传的数据帧中,接收方在接收到重传的数据帧时是识别成新的数据帧,还是识别成已传帧的重传帧呢?这就要靠数据链路层的各种“帧同步”技术来识别了。 “帧同步”技术既可使接收方能从以上并不是完全有序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每一帧 的开始和结束,同时还可识别重传帧。 差错控制 在数据通信过程可能会因物理链路性能和网络通信环境等因素,难免会出现一些传送错误,但为了确保数据通信的准确,又必须使得这些错误发生的机率尽可能低。这一功能也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的,就是它的“差错控制”功能。 在数字或数据通信系统中,通常利用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一般分为4类:前向纠错(FEC)、反馈检测(ARQ)、混合纠错(HEC)和信息反馈(IRQ)。 FEC方式是在信息码序列中,以特定结构加入足够的冗余位——称为“监督元”(或“校验元”)。接收端解码器可以按照双方约定的这种特定的监督规则,自动识别出少量差错,并能予以纠正。FEC最适于高速数传而需实时传输的情况。

蜂窝网络服务功能介绍

蜂窝网络服务功能介绍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或移动网络(Cellular network)是一种移动通信硬件架构,把移动电话的服务区分为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小子区,每个小区设一个基站,形成了形状酷似蜂窝的结构,因而把这种移动通信方式称为蜂窝移动通信方式。 蜂窝网络又可分为模拟蜂窝网络和数字蜂窝网络,主要区别于传输信息的方式。 蜂窝网络组成部分 蜂窝网络组成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移动站,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移动站就是网络终端设备,比如手机或者一些蜂窝工控设备。基站子系统包括移动基站(大铁塔)、无线收发设备、专用网络(一般是光纤)、无线的数字设备等等的。基站子系统可以看作是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的转换器。 蜂窝和频率重用 蜂窝网络 蜂窝:将一块大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小的蜂窝,使用多个小功率发射器代替一个大功率发射机。一般使用正六边形来描述蜂窝形状。 频率复用:每一个蜂窝使用一组频道。如果两个蜂窝相隔足够远,则可以使用同一组频道。簇(cluster):由N个蜂窝组成的蜂窝组,使用了全部的频率资源频率复用因子(reusefactor):1/N对于正六边形的蜂窝,N=i +i*j+j ,i》=1,j》=1,当i》1时,j0或当j》1时,i0.因此,N=3,4,7,9,12.。。 蜂窝的几何表示 蜂窝通常使用正六边形来表示。为什么是正六边形而不是圆?顶点到几何中心等距的多边形中,能够完整(无重叠)地覆盖某一区域可能的几何形状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三种形状。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中,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 蜂窝坐标系 使用(i,j)表示某一蜂窝的坐标。例如:蜂窝A的坐标为(2,1)

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现代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作用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联网的迫切需求,通过Modem在电话网中传送低速数据的通信方式,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的要求。电信部门早在1988年就建设了独立于公共电话网的公共数据网。公共数据网根据数据通信的突发性和允许一定时延的特点,采用了存储转发分组(包)交换技术。随着计算机联网用户的增长,数据网带宽不断拓宽,网络节点设备几经更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新老网络交替,多种数据网并存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能将遍布世界各地各种类型数据网联成一个大网的TCP/IP协议应运而生,从而使采用TCP/IP协议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或IP网)一跃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 在各种实时信息进入Internet的今天,Internet已不仅是一个纯计算机互联网络,未来Internet所承载的多媒体业务量有可能超过计算机通信业务量,故本讲座中将Internet广义地称为IP网。应该说离开IP网去了解现代数据网只能得到一些零星的概念,只有通过对IP网的剖析,才能看到现代数据网的整体。下面引入分层的概念来剖析IP网。 从纵的观点看IP网可分为4层: 第一层:通信基础网; 第二层:数据网(L2数据网); 第三层:IP网(L3数据网); 第四层:应用层。 通信基础网(传送网) 通信基础网属OSI模型第一层物理层范畴。现代数据网与现代电话网共用一个通信基础网,通信基础网的网络节点设备主要为配线架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网传输电路的电路调度、故障切换和分离业务,故可以看成基础网的组成部分。但如用在非拨号连接的业务网中(如DDN网和专线网)亦可看成为业务节点设备。 数据网(L2数据网) 在IP网中其低层的数据网可视为L2数据网,虽然低层计算机子网的通信协议也可能有组网、寻址、路由等三层功能,但对IP网中所传输的IP包而言,其第三层功能全部由IP协议来完成。 (1)公用X.25分组网(PSPDN) 我国早在1988年就开通了公用X.25分组交换网。该网由一个网管中心(NMC)、3个节点交换机(NS)和8个远程集中器(RCU)组成。在NS之间、NS与RCU之间采用速率为kbit/s的中继电路互连,使用X.25规程。随着计算机联网业务的发展,1995年建成了包括32个节点机的新分组交换骨干网,后几经扩容。X.25分组网曾作为早期IP网的基础网络。 X.25分组网适用于通信线路误码率高的情况下接入低速(64Kbit/s以下)数据。 目前主要向对数据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商业、银行、股票等行业提供低速联网业务和虚拟低速专网业务。 (2)公用数字数据网(DDN) 利用传送网中的E1分支传输线路和节点DXC1/0设备,可组成一个DDN网。该网提供N×64kbit/s~2Mbit/s的数据业务。 公用DDN网属TDM电路交换网,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中、低速数据通道。公用DDN网的主要应用为提供专线(包括Internet的接入专线、局域网互联专线等)、专网,也可作为X.25网、帧中继网、电信支撑网等的基础网络。 (3)帧中继(FR)网

快运网络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韵达快运网络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韵达网络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韵达网络健康发展,依据《快递服务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总公司各职能部门为本制度的执行机构。 第三条、各网点必须严格按照《韵达快递岗位操作手册》,本着安全、快速、方便、合理的原则依托韵达网络服务区域依照本制度向客户提供快递服务。 第二部分服务承诺 第四条、服务区域 韵达快运服务区域以韵达快递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8f17970439.html,网点服务区域为准。 第五条、服务时效 除偏远地区外,公司提供的快递服务时效不得超出《服务标准》中对以服务时限的要求。 第六条、营业时间:至。 第六条、资费标准 韵达快运服务价格参考国家邮政局网站公示的“快递企业价格查询系统”中韵达快运服务价格,具体的价格可向寄件地的韵达网点咨询。 第七条、信息保密 除依法配合国家安全、公安等机关需要外,工作人员不得泄漏和挪用客户及快件的相关信息。 第八条、安全保障 工作人员应通过各种安全措施保护快件的安全,同时在向顾客提供服务

时不得给客户造成危害。 第九条、公司对客户的快件可提供两次的免费投递服务。 第三部分损失赔偿 第十条、赔偿范围及赔偿主体 对客户的快件延误、遗失、破损、短少的,由发件公司对客户进行赔偿,但不对因此造成的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免责范围 对由于以下原因造成延误、遗失、破损、短少的,本公司不承担责任:(一)、发生不可抗力,如战争、暴乱、恶劣天气、重大疫情、坠机等严重灾害的; (二)、客户寄递的物品为法律法规所禁止寄递的; (三)、快件本身属性导致快件短少的; (四)、客户填写的收件人信息错误或者变更的造成快件延误的; (五)、依据客户要求或者约定造成快件投递超出服务时效的; (六)、其他的因客户或快件的原因导致的。 第十二条、赔偿标准 1.快件延误的,赔偿数额有约定的按约定赔偿;没有约定的,参照《快递服务》标准赔偿。 2.快件损毁、短少、遗失的,对未保价物品的损毁、短少、遗失,有约定的按约定赔偿;没有约定按实际价值赔偿,但最高不超过赔偿限额人民币伍佰元; 3.对保价的物品损毁、短少的,以实际损毁、短少的比例,按对应的保价金额进行赔偿,但不超出最高赔偿限额人民币拾万元;对保价物品遗失的,按保价金额赔偿,但不超出最高赔偿限额人民币拾万元。

因特网基本服务

因特网基本服务

图3-1 因特网差不多服务内容框架图 前两章学习了运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应用基础知识,本章要紧学习因特网的四种差不多服务,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以及网络的各种应用模式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方式。

教材分析、难点分析 本章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网络应用模式”等五节。越来越多的因特网应用服务基于“万维网”,了解“万维网”这一当前最广泛的因特网应用服务的原理,为学习其它因特网应用打下基础;“电子邮件”是拥有庞大数量差不多用户的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明白得它的传输过程和原理以及客户端工具的使用,可更有效地应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是因特网上进行快速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因特网的一种重要应用;“远程登录”则作为因特网上的远程操作和操纵手段,是网络治理人员和具有这种需求的工作人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应用手段。通过网络几种应用模式的简单介绍,要紧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扫瞄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与区不。在学生活动方面,本章安排了“建立邮件账号、进行非文字信息邮件的收发”、“用扫瞄器访咨询FTP服务器”2个“实践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和“文件传输”工作原理的明白得以提升有关的使用因特网的知识与技能。 其中“万维网”和“文件传输”的内容将在后续的有关章节中用到。 教学目标 1、明白万维网的差不多构架 进一步了解网站、网页的概念、统一资源定位器的含义 3、明白得电子邮件的差不多工作原理 4、明白得远程登录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和应用 5、明白得文件传输的差不多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6、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扫瞄器/服务器两种应用模式的特点 四、课时分配建议

监控设备运维服务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监控设备运维服务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1、服务目标 保证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的正常动作,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用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为用户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服务关键指标建设 运行维护服务所涉及到的核心能力参数,在本部分中主要体现在人员、资源、技术、过程四个方面。我方将从以上四个指标出发作为我方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有力证明。 2.1 人员 目的 确保提供运行维护服务的人员具备应有的能力。 为保证故障响应、解决问题和交付结果可控,我方会在人员管理、岗位结构和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安全意识等方面达到应有的水平。 人员管理 我方从以下方面着手人员的管理: a) 人员储备 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人员储备计划和机制,确保有足够的人员,以满足与需方约定的当前和未来的运行维护服务需求。 b) 人员培训 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培训体系或机制,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识别培训要求,并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培训。 c) 绩效考核建立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或机制,并能够有效组织实施。 岗位结构 有专职团队负责运行维护服务的工作,对运行维护服务中的不同角色有明确分工和职责定义,为了保障运行维护服务交付的顺利实施,需方也应提供必要的接口。 一个完整的运行维护服务团队应包括管理、技术支持、操作等主要岗位: a) 管理岗职责:

1) 在运行维护服务中负责管理运行维护服务; 2) 与需方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准确地将需方的需求传递到运行维护服务团队; 3) 规划、检查运行维护服务的各个过程,对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范围、过程、信息安全和成果负责。 b) 技术支持岗职责: 1) 在运行维护服务中负责技术支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开发、硬件、集成、信息安全等; 2) 对运行维护服务过程中的请求、事件和问题做出响应,保障信息安全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c) 操作岗职责: 1) 在运行维护服务中负责日常操作的实施; 2) 根据规范和手册,执行运行维护服务各过程,并对其执行结果负责。 知识 保证服务人员在学历教育基础上具备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知识,包括: a) 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 b) 专业知识从事运行维护服务所必备的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如网络技术人员应具备网络专业整体的内容体系和知识。 c) 综合知识与运行维护服务相关的组织和行业知识。 技能在运行维护服务过程中关注运行维护服务人员的技能,包括: a) 确定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在运行维护服务中所必备的能力; b) 要求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具备从事相关运行维护服务的资格; c) 特殊环境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 经验 在运行维护服务过程中关注运行维护服务人员的经验,包括: a) 运行维护服务人员具备所从事运行维护服务活动的经验; b) 具备一定的从事运行维护服务活动的经验。 2.2 资源 目的具备提供足够资源的能力,以满足与需方约定的及需方未来的运行维护服务需求。 运行维护工具 使用有效工具实施和管理运行维护服务,包括: a) 监控工具,对运行维护服务对象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监控,评估可能导致运行维护服务对象故障

网络服务器的作用

网络服务器的作用 服务器是指管理和传输信息的一种计算机系统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它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ISC(精简指令集)架构服务器:这是使用RISC芯片并且主要采用UNI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 EC的Alpha芯片、SGI公司的MIPS等。IA架构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与其兼容的处理器芯片的服务器,如联想的万全系列、HP的Netserver系列服务器等。从当前的网络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IA架构的P C服务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