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

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

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

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

促进。

四、国内汉语教学类别

1.汉语预备教学:为准备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某些专业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完成学习时一般要求

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

2.汉语进修教学:不以获取文凭为目的的汉语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

3.汉语言本科教学: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

4.对外汉语本科教学: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本科教学。

5.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学。

6.汉语国际教育:满足全球对汉语师资的需求。

第二章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五、教学法(语言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代表人物、代表作)

1.定义:教学理论。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吕必松(1994):语言教学法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

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及测试等广泛的领域。

2.地位:

a)跟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教学法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有紧密

的联系。

b)跟教材设计的关系

c)跟课堂教学的关系

3.传统教学法

a)语法——翻译法

?时期:18世纪末

?代表人物:奥伦多夫

?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

?过程:先教字母的发音和书写;然后系统进行语法教学,边讲边译;最后阅读课文,逐词翻译。

b)阅读法

?时期:20世纪初

?代表人物:魏斯特

?代表作:《新方法读本》

?特点:让学生从开始学习时就产生兴趣;通过课文学习生词;词汇越少,其使用范围越大;课文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

c)直接法*

?时期:20世纪后半叶

?代表人物:贝力兹、帕尔默

?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结构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

?原则:建立语言与客观世界的直接联系;教学手段:口语伴随动作或图画展示;通过模仿的方式重复所学的语句;口语领先;. 趣味性、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

d)听说法

?时期:20世纪40年代美国

?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描写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过程:模仿;重复;翻译;轮转;重复与翻译;对话

e)认知法

?时期: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卡鲁尔

?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心理学基础是以奥苏拜尔为代表人物的认知心理学。

?原则: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母语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衔接相关的知识;听说读写并进;教学顺序由语言能力到语言表现。

f)全身反应法

?时期:20世纪60年代

?创始人:【美】阿舍尔

?原则:先有充分的理解性能力的听,才能自然地转移到说;全身动作是发展理解性能力的关键;

指令是基本的交际;等待学生自然地产生说话愿望并付诸行动,不要强迫。

4.人本主义教学法

a)静默法

?时期:20世纪60年代

?创始人:【英】加特诺

?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启蒙者;口语领先;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促使学生用少量的词汇创

造大量的句子。

b)启示法

?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

?创始人:【保加利亚】罗札诺夫

?原则:创造舒畅愉快的环境气氛;让学习者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发挥作用;用种种手段让学生得到启示。

c)咨询法(社团语言学习法)

?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

?创始人:古兰

?特点: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只学口语,不学书面语;依赖母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有母语到目的语的过渡。

5.交际型教学法

a)功能法(交际法)

?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

?创始人:美国纽约州教育部门

?代表作:《现代语言交际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吸取了功能法的内容。

b)任务式教学法*

?时期:20世纪80年代英国

?代表人物:伯拉胡、纽南

?特点: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中;意义优先;以完成任务为评估标准;重结果而不重形式。

?原则:语言、情景真实原则;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任务的阶梯型原则;以做促学的原则。

?步骤:分析教学内容;从教材提供的任务建议中选择合适的任务;确定结果,重视评价。

c)内容教学法

?注重专题内容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d)3P教学法*

?时期:20世纪70年代

?阶段: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运用(production)

6.创新教学法

a)全语言教学法

语言教学面对的是全学习者,包括学习者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弱点。全语言(全文、全语言技能、

全语言环境)教学需要的是全教师、全方法。

b)体裁教学法

?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

?定义: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体裁分析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步骤:体裁分析、模仿分析、小组讨论、独立分析、深入分析、模仿写作

c)“四位一体”教学法(4P法)

?阶段:预习(preparat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运用(production)

?特点: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以素养为目的。

第三章第二语言习得

六、对比“等级”

1.0级: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某个语言点没有差异。【英汉语序“主谓宾”】

2.1级:第一语言的两个语言项等于第二语言的一个语言项。【borrow、lend:借】

3.2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不存在。【英语中的“格”】

4.3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的等值项有不同的分布。【被动句的标记】

5.4级:第一语言的语言项和第二语言没有相似之处。【声调】

6.5级:第一语言中一个语言项在第二语言中有两个或多个语言项与之对应。【aunt/uncle】

七、对比分析的程序

1.经典程序:

a)描写: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准确、清晰的描写。

b)选择:选择一定的语言项目、规则或结构进行对比。

c)对比:找出两种语言关系中的特殊点。

d)预测: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进行预测。

2.实用程序:

a)发现:在教学中发现值得进行对比研究的语言点。

b)选择:发现的问题与母语关系密切,需要进行对比研究。

c)对比与解释:通过细致的描写、精心的对比,找出某些语言点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中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并能够解释学习者偏误的生成原因和路径。

d)教学:通过对比等级、困难等级认定,结合教学实践,找出该语法点的最佳教学方法。

八、偏误分析的步骤

1.语料收集和选择

a)自然语料:作文、对话录音等

b)非自然语料:语音、词汇、语法练习等

2.偏误识辨

a)区分“失误”和“偏误”:出现的频率;生成者能否自己纠正

b)区分“显性异常/偏误”和“隐形异常/偏误”:显性偏误在形式上违反句法规则,隐形偏误放在上下文

或语境里会出现问题。

3.偏误点的确定与纠偏:偏误点是指引发偏误的具体成分,或者具体的词语。

4.形式分类

a)从传统的语法范畴(词类、句子成分、句式)等入手进行分析。

b)从标准数学范畴入手,对比偏误形式和正确形式,概括二者区别。

5.偏误起源

6.偏误评估

a)局部性偏误:只影响句中某一个成分,不影响整句理解,很容易纠正。

b)整体性偏误:影响整句结构,理解困难,不容易纠正。

九、偏误产生的原因

1.语际偏误(干扰性偏误/对比性偏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

2.语内偏误(目标语规则泛化偏误/发展性偏误):第一语言内部的发展偏误。

原因:过度概况;忽视规则的局限性;规则不完全;形成错误概念

3.训练偏误*:因为教科书、词典编写不恰当或教师讲解不好而引发的偏误。

4.认知偏误(普遍偏误):因人的认知能力跟某种语言规则产生矛盾而出现的偏误。

十、中介语

1.定义: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

2.特征:

a)可塑性:中介语的语言规则不断修正

b)动态性:中介语的规则是以渐进方式逐步扩展的

c)系统性: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套规则

十一、外国式语言

1.定义:本族人对外族人说的话语。

2.特点:

a)语音: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张等

b)词汇: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

c)句法:有三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第四章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

十二、教材编写纲目的类别

1.语言结构为纲

2.交际功能为纲

3.交际话题为纲

4.交际场景为纲

5.课文为纲

6.文化为纲

十三、教材编写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要符合第二语言/外语学习和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易到难,方便教,方便学。

a)语言点的选择、排序和频率

?根据难度等级安排语言点

?典型语境出现语言点

?语言点由易到难

?限制内容含量

?合理重现语言点

?明确学习难点

b)教材语言

?课文语言科学规范

?解释语言清楚易懂

?练习语言指令明确,容易操作,容易执行

c)课程特点

d)协调性

?课内协调

?整部教材的协调统一

?系列教材要考虑初中高级的衔接;配套教材要考虑各种技能教材的搭配

2.实用性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能切实提高这种技能,就具有实用性。

a)交际性

b)技能训练

c)工具性

?检索性

?系统扩展性

?便利性

3.适合性原则

a)学习环境

b)学习者

c)教学类型和目标

4.趣味性原则

a)现实性

b)多样性(内容、形式)

c)生动性(内容、语言)

d)板式设计

第五章语言测试和成绩分析

十四、语言测试的类别

1.分散测试和综合测试(测试内容和项目的不同)

a)分散测试*:用不同的语言项目分别检测学生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b)综合测试:全面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评判成绩的方式不同)

a)主观测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反应相当重要。

b)客观测试:所有考生成绩的评判都依据一个客观标准。

3.分班测试和学能测试

a)分班测试: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按等级对学生合理的进行编班。

b)学能测试:测出考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

4.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和目的)

a)成绩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b)水平测试:检测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

5.常模参照测试和标准参照测试

a)常模参照测试:显示考生语言能力的差异。

b)标准参照测试:显示考生水平跟某种标准的距离。

6.诊断测试*

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失败的程度。常用来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十五、语言测试的原则

1.针对性: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测试。

2.可靠性(“信度”):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a)测试长度

b)测试的同质性:各项试题相似或一致的程度。

c)试题区分度

d)评分准确性

e)测试的场所、环境、设备等

3.有效性(“效度”):测试是否能达到测试的目的。

a)内容

b)标准

c)共时:用两种不同方法对同一种内容进行测试,所得结果相关程度高,就具有较高的共时有效性。

d)预测

4.实用性:测试的可操作性。

a)考试的进行

b)判卷评分的难易度

c)管理的方便和俭省

第六章汉语传播与教学简史

十六、新中国成立前国外的汉语教材

1.朝鲜:【高丽】司译院:《老乞大》、《朴通事》(汉语教材)

2.日本:

a)【唐】学问僧空海:《篆隶万象名义》(汉字字典)

b)【元明/江户】冈岛观山:《唐话纂要》、《唐译便览》、《唐话便用》、《唐音雅俗语类》、《经学字海便览》

(唐话课本)

c)【明清】:《官话问答便语》、《学官话》、《白姓官话》(会话教材)

3.越南:

4.欧洲:

a)意大利:【明】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葡汉辞典》(外汉辞典)

b)比利时:金尼阁:《西儒耳目资》(罗马字注音字汇)

c)英国:罗伯特·马礼逊:英文版《汉语语法》、汉英对照本《华英字典》、英文版《广东土话字汇》

d)【中】黄嘉略:《汉语语法》、《汉语词典》(未完成)(中国人在欧洲编写的最早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

教材)

e)19世纪:(【法】雷蒙沙:《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法】安东尼·巴赞:《官话语法》;【荷兰】霍夫门:

《荷华文语类参》;【美】卫三畏:《简易汉语教程》、《汉英拼音字典》;【德】克拉勃罗德:《满洲文选》;

【俄】雅金夫·比丘林:《汉文启蒙》)【英】威妥玛:《语言自迩集》

明代初期朝鲜人:《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

日本人在被警告工作生活:《官话指南》、《燕京妇语》

欧洲人编写的适合西方人学汉语的:《语言自迩集》

十七、我国第一次请国外专家为对外汉语教师系统讲授语言教学法课程的人

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黎天睦教授来院讲学,这是我国第一次请外国专家为对外汉语教师系统讲授语言教学法课程。

十八、新中国成立后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阶段的表现

1.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2.表现:

a)教学规模迅速扩大

b)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完整的教学体系

?多类型的非学历教育

?多层次的学历教育

c)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

?创办专业刊物,成立专业出版社

?成立专门的学术团体

?成立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

?加强师资培训与教材建设

?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方向的学生

?出版一批该学科概论性著作

d)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

?制定各种大纲,规范学科发展

?研制推出汉语水平考试

?实施资格审定办法,规范师资队伍

?针对不同需要,加快教材编写

e)建构并深入研究学科理论

第七章语音教学

十九、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

a)双唇音:b p m

b)唇齿音:f

c)舌尖前音:z c s

d)舌尖中音:d t n l

e)舌尖后音:zh ch sh r

f)舌面音:j q x

g)舌根音:g k h –ng [?]

2.发音方法:

a)塞音:b p d t g k

b)擦音:f s sh r x h

c)塞擦音:z c zh ch j q

d)鼻音:m n -ng

e)边音:l

f)清音:

g)浊音:r m n –ng l

h)送气音:p t k c ch q

i)不送气音:b d g z zh j

二十、普通话韵母

1.单韵母

a)舌面元音:a o e êI u ü

b)舌尖元音:-i[ ] –i[ ]

c)er

2.复韵母

a)前响:ai ei ao ou

b)中响:iao iou uai uei

c)后响:ia ie ua uo üe

3.鼻音韵母

a)舌尖鼻音: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b)舌根鼻音:ang iang uang eng ueng ing ong iong

二十一、一般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

1.教学方法

a)模仿法

?集体模仿:全班学生或部分学生一起模仿录音或教师的发音。

?个别模仿:学生单个的模仿录音或教师的发音。

b)夸张法

?口形

?响度与音程

?板书

c)演示法

?直观法

?实物演示

?图表演示

?板书演示

?动作演示

d)对比法

?汉语内部对比

?汉外对比

e)带音法:以旧带新,以易带难。

f)分辨法

?分辨声母

?分辨韵母

?分辨声调

?分辨音节

2.重难点的教学

a)声母

?不送气音和送气音

?清音和浊音

?舌尖后音

?舌面音

b)韵母

?i的教学

?ü的教学

c)声调

?教学顺序

?演示法

?对比法

?第三声

第八章词汇教学

二十二、解释词义及讲解用法(举例)

1.词的释义

a)利用汉字字形解释单音节词

b)利用反义词释义

c)利用近义词释义

d)借助旧词学习新词

e)利用语素释义(语素的分解和组合)

f)利用词组释义

g)利用形象释义

h)利用情境释义

i)利用上下文语境释义

j)利用句子、举例释义

k)直接使用翻译法

l)利用图形、符号等释义

m)通过选择正确答案解释、理解词义

2.讲解词的用法

a)词的用法就是指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有时也涉及组词成句的问题。

b)理由:

?作为目标语的汉语语言特征:词组的结构与句子基本一致

?学生习得汉语:词的用法、限制、区别、联系等无法从字典中查到;避免出现受母语干扰的错误

第九章语法教学

二十三、语法教学的原则

1.语法教学的目的

a)用汉语交际

b)教汉语

c)研究汉语

2.语法教学的内容和语法项目的选择

a)教学内容

?词的构成(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规则

?词类划分词和词构成词组的规则

?词和词、词和词组、词组和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单句构成复句、句子构成语篇的规则

?语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关系和规则

?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关系和规则

b)语法项目的选择

?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项目:汉语的语序、修饰语的位置、一些比较特殊的词、动词结构等。

词的构成方式、词类的划分和划分标准、句式成分和句子类别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必须

选择的语法点。

?学习难点:

1)低难度项目。指母语和目的语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法项目。

2)中等难度项目。指语法项目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

3)高难度项目。A. 母语没有、目的语有的语法项目。

B. 母语的一个项目对应于目的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

C. 表层相同、深层不同的语法项目。

c)语法点的排列次序

?由易到难:由易到难是一般教学的次序。

?从实际出发:从交际出发是功能教学法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跟最基本交际密切相关的语法点先教,关系不那么密切的语法点后教。

?参照使用频率:交际迫切性强的,使用频率就可能高。

?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

?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

二十四、用语法教学的原则分析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序和语序重要

a)某些语义成分的位置比较灵活

?他买了那本书。

?他那本书买了。

?那本书他买了。

b)语序变化隐含逻辑关系的变化

?张三到图书馆拿书。

?张三拿书到图书馆。

2.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汉语的修饰成分一般都在被修饰成分前边,无论是定语还是状语。

?三件漂亮的衣服

?三件刚买的漂亮衣服

3.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

a)个体量词:度量衡单位词;名词借用为量词

b)语气词:“了”、“来着”、“啊”、“吧”、“吗”等

c)方位词

1)介词短语英语只是“介词(+冠词)+名词”,汉语却是“介词+名词+方位词”。不用方位词有些句

子就不能成立。

2)有些句子,英语使用不同的介词显示不同的语义、功能区别。

d)介词

现代汉语的介词有60多个。

1)特殊介词:数量不多,最典型的是“把”,还有“被”、“在”等。

2)近义介词

4.狭义形态少

a)名词没有性、数、格。

b)汉语代词没有性和格、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的区别。

c)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

5.特殊的动词结构

a)动补结构

?小偷打破了窗子,撬开门,拿走了值钱的东西。

?Broke,forced the door open,got away with…

b)动宾离合词

1)表体态的词语往往放在中间,而不是放在最后

2)中间还可以插入表数量、性质的词语

?见面鞠躬洗澡跑步结婚帮忙

?见了面见了两次面

6.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1)对应:多数情况下,主语、宾语还是由体词性成分承担,谓语还是由谓词性成分承担。

2)不对应:在狭义形态不改变的情况下,谓词性成分可以当主语、宾语,体词性成分可以当谓语。

?去有去的好处,不去有不去的好处。

二十五、情景化教学的定义

利用和创造特定句子或更大语言单位出现的情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自然或半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接

触、输入、习得相关的语言材料,并生成、输出相应的话语。

第十章汉字教学

二十六、以部件为中心的汉字教学

1.部件: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成字部件、不成字部件)

2.具体实施:

a)从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归纳进行学习

b)强化部件的位置

c)抓住作为声旁和形旁的部件,强化形声字意识

d)对形似部件,要进行专门的归纳对比

e)对同音字,要适时地通过部件的分析进行归纳复习

f)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地归纳复习,强化记忆,防止遗忘

g)由部件的归纳逐步引出部首的概念,学会使用工具书

h)以部件为中心并不等于以部件为教学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 周小兵主编 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教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还包括了:对母语为非汉语海外的华裔进行的汉语教学华语(华文)教学:主要指对海外华裔子弟(包括有没有居住国国籍)进行的汉语教学 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以及周围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语言。母语指本国语或本族语,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的概念更科学,更有包容性;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包括非本国语、非本族语、非本地语。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外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习得: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的某种能力 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训练、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习得阶段:1~2个月,前语言阶段,分辨出语音和非语音的区别,半个月:听懂指令,并遵从指令行动,开始模仿发出声音 1~1.5岁,单词句阶段,开始说话(一个字,叠音词) 1.5~2岁,双词句阶段,初步语法,多数施事在前 2~3岁,多词句阶段,两个以上的词组句 4~5岁,掌握基本语法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主体:F:幼儿,S:成人 动机:F:生存的本能S:各种目的 环境:F:自然环境S:课堂 方式F:环境与语言相结合S:通过母语来连接 教育者及相关因素:F:大多是由亲属输入S:大多是由教师输入 过程:F:从不自觉到自觉S:从自觉到不自觉 文化:F:无影响,S:有影响 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包括汉语预备教学、进修教学、本科教学。 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语言学还应该研究人的“交际能力”;概念包括4个方面: 合语法性:指说话的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规则 可接受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听话人的心里不能接受。适合性:什么样的话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说 可能性:懂得某一语言形式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 语法——翻译法特点: 教学语料是所谓的“规范语言”,即古典的书面语 教学的语言基本上是学生的母语 词汇教学主要通过词汇表孤立地进行 语法教学的内容是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规则,主要讲词的形态和曲折变化,对于复杂的语法要作详尽的解释

2017.1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题汇总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模拟一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一致时,学习者会很快掌握第二语言,这种迁移被称为。 2.教师教了“把”字句,给学生讲了“把”字句的基本规则,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教师自己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做,了解学生哪些规则掌握了,哪些还弄不清楚,以便进行恰当的补救。这样的测试是。 3.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和。 4.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5. 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提出的。 6. 以社会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它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影响最大。 7. 在课堂教学中,若干个教学步骤组成一个。 8. ICCAI 指的是汉语辅助教学。 9.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10. 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的教学法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 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汉语教科书》B.《汉语课本》 C《基础汉语课本》D《学汉语》 12. 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中,哪一项不涉及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 A.语言环境 B.学习氛围 C.学习者的个性 D.学习者的文化背景 13.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注:根据20XX年-2019年试题真题总结,结合自考教材,亦可用作学士学位的复习资料。 题型:单项选择题25*1’+多项选择题5*2’+名词解释题5*现3分,即名词解释3’++简答题4*6’+论述题1*12’ 1. 楔形文字法: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20XX10 3”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一种古老文字。 2. 《乌尔纳姆法典》:20XX103” /20XX01 3”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乌尔国家统一了两河南部地,第三朝国王乌尔纳姆为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所创制,开创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法典化时代。 3. 《汉穆拉比法典》:20XX04 3”/20XX01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吸取两河流域原有楔形文字法的精华制定的法典,是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分为序言、正文、结语三三个部分。法典的基本内容:君主专制制度 等级制度:将全体居民分为自民和奴隶两大类

财产法:巴比伦实行土地公有制。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契约制度:重要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借贷和财产租赁最为流行。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 1 / 41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婚姻关系实行的是具有买卖性质的契约婚姻。无契约,无婚姻;子女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男子才享有充分的继承权。 犯罪与刑罚制度:危害法院公正裁判罪;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侵犯家庭罪。 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诉讼完全私人提起;确认的可采信的证据包括:证人的证言;证物;宣誓;神明裁判。 4. 古印度法:20XX01 3”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及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婆罗门法的渊源有: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其中《梨俱吠陀》最古老。法经: 法典:最为著名的是《摩奴法典》,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 国王的敕令:阿育王在诏令中要求人们遵循佛法,并设立了“正法官”监督。刻在岩碑上的诏令被成为“岩石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差不多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进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展 ①初创时期(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什么缘故讲对外汉语教学的差不多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进展时期(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为要紧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教程文件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外国法制史(试卷)

外国法制史 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楔形文字法中第一部于本文后附有结语的法典是() A.乌尔那姆法典 B.苏美尔法典 C.李必特?伊丝达法典D.汉穆拉比法典 2.婆罗门教法渊源中最著名的是() A.吠陀经 B.俾拉拉玛法典 C.摩奴法典 D.那罗陀法典 3.公元前462年在古希腊雅典进一步发展民主制度并在司法方面建立不法申诉制度的执政官是() A.梭伦B.阿菲埃尔特 C.克里斯提尼 D.伯里克利 4.罗马法的诉讼被分为() A.公诉和私诉 B.民诉和刑诉 C.对人诉讼和对物诉讼 D.自诉和控诉 5.罗马帝国时期颁布敕令授予境内一切自由人以公民权的皇帝是() A.奥古斯都B.卡拉卡拉 C.狄奥多西 D.查士丁尼 6.罗马时期流行最广的契约形式是() A.要式契约 B.合意契约 C.口头契约 D.略式契约 7.《尤列克法典》的编纂者是() A.不列颠人 B.斯堪的纳维亚人 C.东哥特人 D.西哥特人 8.英国最古老的契约形式被称为正式契约,签订这种契约的必要条件是() A.蜡封 B.宣誓 C.口头D.对价 9.英国侵权行为法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 A.排除妨害诉讼 B.非法侵害诉讼 C.损害赔偿诉讼 D.违约诉讼 10.编纂了《康梭拉多海商法典》的地区是() A.阿马尔菲 B.奥内隆岛 C.巴塞罗那 D.威尼斯 11.教会法发展成为独立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标志是() A.格拉奇教令集 B.尼卜法八世教令集 C.克雷门五世教令集 D.格拉蒂安教令集 12.《古兰经》全部经文分为麦加篇和麦地那篇,前者是穆罕默德在麦加活动时期发布,占全部经文的() A.1/4 B.1/3 C.1/2 D.2/3 13.被誉为“近代宪法之母”的国家是()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串讲笔记

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积累与运用(19分) 2.修改下列词语中错误的字(4分) 坚持不谢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海市蜃楼 迫不急待 相得益章 投机取巧 见异偲迁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B. “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两位宇航员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 中传扬 C.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 才能冲过去的 D. 我们要与自然和睦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自己的家园 ------ 地球。 4. 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马》一一《自然史》一一布封一一英国博物学家、作家 B .《伟大的悲剧》——《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 .《孙权劝学》——《史记》——司马迁——西汉史作家 D .《最后一课》一一小弗朗士一一都德一一德国作家 5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万物按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声音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颤音,没有 _______ 的 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 ,但沉郁有力, E .激动烦人 D .温柔蚀骨 )(3 分)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踌躇:犹豫 鲜(新鲜奇异)为人知 瞬(短时间)间 二.拓展与表达(23分)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8.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他是. 9. 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及字形完全的一项是( A. 阴薶(m d ) B. 苍穹(q O ng ) C. 纤维(qi m ) D. 旌旗(j mg 琥珀(b o 贬骨 ( bi oi )斫痕 (j n ) 掰开(b o n ) 婆娑.(su o ) 奢侈 ( sh e) 和煦(x u ) 颀长(q )(3 分) 熹微 ( x 1) 迸进(b eng ) 殉职(x u n ) 丛莽(m d ng ) 媚态,也没有 _______ 的叹息, 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A 柔 和甜腻绝望平和 C .柔和甜美失望平 静 6.下列词语或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是 A. 哽(声气阻塞)咽 B. 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儒 C. 迥(差得远)乎不同 D. 苍穹:天空 忧愁特点 婉转沉稳 国人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 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 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 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 促进。 四、国内汉语教学类别 1.汉语预备教学:为准备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某些专业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完成学习时一般要求 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 2.汉语进修教学:不以获取文凭为目的的汉语教学,主要目标是提高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 3.汉语言本科教学: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促进。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 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编纂的通行于全境的法典是()A.《苏美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俾拉拉玛法典》D.《乌尔那姆法典》 2.根据《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由民分为()A.贵族和平民B.里都和巴衣鲁 C.阿维鲁和穆什根努D.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3.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的种姓是()A.首陀罗B.旃陀罗 C.吠舍D.刹帝利 4.在佛教法文献中,表达佛陀及其最近门徒宗教思想的是()A.律藏B.经藏 C.论藏D.法经 5.废除按氏族划分居民,实行地域划分法的雅典改革家是()A.克里斯提尼B.梭伦 C.阿菲埃尔特D.伯里克利 6.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有产者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7.罗马法将有严格形式主义要求的契约称为() A.要式契约B.文书契约 C.合意契约D.要物契约 8.罗马共和国初期盛行的诉讼程序是() A.程式诉讼B.原始诉讼 C.法定诉讼D.特别诉讼 9.中世纪东欧的法律除罗马法外重要的还有() A.日耳曼法B.斯堪的纳维亚法C.东哥特法D.斯拉夫法 10.日耳曼法的属人主义被属地主义代替是() A.八世纪以后B.九世纪以后 C.十世纪以后D.十一世纪以后11.《尤列克法典》编纂于() A.法兰克王国B.东哥特王国 C.西哥特王国D.伦巴德王国 12.法兰西王国时期建立封君与陪臣关系需履行的程序是()A.国王批准B.经法院登记 C.签订契约D.举行册封式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课程班(07·假期)考试题(考试时间:2008·2·1——授课教师:孙雁雁副教授) 科目: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20分) 总体设计 第二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教学大纲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简答题:(45分) 1.简要叙述对外汉语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事件及时间。 2.简要叙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3.简要叙述“课程设计”与“课程设置”的区别。

课程设计的定义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 三.实践题:(35分) 请你为零起点的留学生设计出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题目、生词、语法点、常用句子、课文、练习。(注:综合课和口语课分别计划) —————————————————————————————————————— 作业投递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教三楼(出版社楼)413室; 邮编:100875;收件人:朱慎国老师。———————————————————————————————————————

2018年4月外国法制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2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汉穆拉比法典》中以神的名义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的部分是 A.序言 B.正文 C.结语 D.附录 2.巴比伦长期实行土地公有制,法律上国王对全部土地享有最高所有权,实际经济生活中则存在两种土地形式,即 A.王室土地和私人土地 B.公社占有土地和私人土地 C.王室土地和私人占有土地 D.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 3.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20世纪的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城邦是古希腊法的萌芽地,相传该城邦最早的立法者是 A.提秀斯 B.米诺斯 C.哥尔琴 D.阿提卡 4.古希腊建立了不法申诉制度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阿菲埃尔特 D.伯里克利 5.为了调整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罗马于公元前242年设立了A.保民官 B.内事裁判官 C. 执政官 D.外事裁判官 6.公元426年罗马皇帝颁布法律规定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该法律为A.《引证法》 B.《狄奥多西法典》 C.《格利哥里安法典》 D.《优士丁尼法典》 7.罗马法上,能作为客体的只有意大利半岛的土地和法律所限定的动产的所有权是 A.外来人所有权 B.市民法所有权 C.最高裁判官所有权 D.外省土地所有权 8.公元5世纪末期大多数日耳曼国家在习惯法基础上模仿历代罗马皇帝的做法编纂了成文法典,这类法典在历史上被称为 A.日耳曼法典 B.撒利克法典 C.蛮族法典 D.裘特法典 9.日耳曼法上适用属人主义的一般原则是 A.以姻亲关系为依据 B.以血亲关系为依据 C.以父系关系为依据 D.以母系关系为依据 10.被恩格斯称为传播于世界各大洲的唯一的日耳曼法是 A.法国法 B.英国法 C.德国法 D.美国法 11.中世纪早期城市法的唯一渊源是 A.城市判例 B.城市习惯法 C.城市立法 D.城市特许状 12.中世纪西欧城市法中最为首要的内容是 A.城市机关 B.城市刑法 C.市民自由权 D.城市自治权 13.在商法演变的历史上,一直适用共同商业习惯,没有编纂商法典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西班牙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的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局限: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2、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原本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海外同行有的叫“中文教学”(美国),有的叫“中国语教学”(日本),也有的叫“华文/语教学”(东南亚)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从学术上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11外汉1 汪甜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毋庸置疑,任何语言作为第一语言或母语进行学习都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然而作为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这一普遍被认为较为难学的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总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就存在着许多难点。 当然,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老师们可能经常会告诉那些学习汉语的学生:不要认为汉语很难。任何事情一旦你觉得它很难,那么即使它很容易你也会存在心理障碍。当然,我承认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你可以告诉学生汉语没有法语中那么多的动词变位需要记,也没有德语那么多的阴、阳、中性单词需要区分,但是对于大部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在听过无数人陈述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以后,已经形成了这一条件反射,这时候再让他们相信汉语不难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他们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以后。 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学生自身的心里调节来解决问题,更要通过对于难点的梳理和讲解使学生彻底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接下来,我将就语音、字词和语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教学难点并就其中的部分难点简单讲一下个人解决方案。 一.语音方面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声调、拼音和音变三个方面。声调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难以发出四声。汉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个调。而许多其他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语言来说,只有整个句子的句调,例如问句尾音上扬等,而不存在单个字词的声调。这就给许多母语没有声调的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困难,他们很难准确地发出四声调值。对于初学者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四声手势在上课进行声调练习的时候多加提醒。然而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许多学习者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仍然会发不出调,当然,通常来说一、三、四声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最明显的是二声声调找不准基调,因为二声要求上扬,许多学习者容易感到困惑的是从哪里开始上扬。我对于这些学者采取的一个方法是用一声做比较,比如你想说“十”,你现在心里念一个一声的字,如“一”,然后再接上自己想说的,让他们连城“一十”,有了“一”做基调,就容易发出二声了。 拼音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汉语里面的p、t、k、c、ch、q都是送气的,b、d、g、j、z、zh是不送气的。但是许多语言的送气与不送气规则存在略微差异,如果仅是这样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例如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讲到送气,可以用英语中的字母s举例。但是对于许多语言,就单个字母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送气这一说,例如法语中,p、t、k、c、q都是不送气的,所以对于法语为母语的学者,单讲一个字母送气就会比较困难,这也是许多法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经常把te发成de的原因。但是法语中一些字母组合是有送气音的,例如ch就与汉语拼音中的sh相当接近,可以通过举一些字母组合的送气音来引入到汉语单个字母的送气音。对于其他的语言,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行尝试。第二个问题是前鼻

2016年4月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一)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正像教学法是“怎样教”的理论一样,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是“”的理论。 2.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提出了,这种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其心理学的基础。 3. 听说法认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采用胜过分析,这个过程包括了归纳和辨别。 4. 偏误分析包括选择语料、确定语料中的偏误、将偏误分类、和评价偏误五个步骤。 5. 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是 6. 为了给汉语学习者按照汉语水平分班进行的测试是 7. 式学习和封闭式管理是速成教学比较常见的方式。 8. 在制订教材编写方案过程中,明确教材编写目标、思考教材的创新和特色是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9. 《语法大纲》丙级语法项目构成了汉语水平标准的语法内容。 10. 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为。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 “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语言学家()于1870年提出的。 A.索绪尔B.S.皮特·科德

C.扬·涅切斯瓦夫·博杜恩·德·库尔德D.韩礼德 12. 对外汉语教学的三大基础理论不包括()。 A.语言学B.心理学 C.教育学D.教学法 13. 一个人生下来以后接触到的第一种语言或几种语言是()。 A.母语B.第一语言 C.第二语言D.目的语 1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日常交际的氛围,符合克拉申提出的()。 A.习得——学习假设B.监控器假设 C.输入假设D.情感过滤假设 15. 在课堂教学中,始于语音,以课文为中心,以语法为主线的是()。 A.近代翻译法B.直接法 C.口语法D.听说法 16. 盛炎把到中国学习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接受过程分为观光期、()、逐渐适应期、接近或完全复原期。 A.体验期B.了解期 C.挫折期D.熟悉期 17. ()就是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定计划方案并对其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 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 C.课程设计D.成绩测试 18. 教师讲完“了”的用法后出一些题目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 C.诊断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 19.《商贸汉语》属于()类教材。 A.语言技能类B.语言知识类 C.文化知识类D.特殊用途语言 20. “我是韩国人,我的名字叫申炳荣”违反了交际的()。 A.历史原则B.实践原则 C.有效原则D.语境原则

年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串讲笔记

七年级下册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及字形完全的一项是()(3分) A.阴薶(mái)琥珀(bó)奢侈(shē)熹微(xǐ) B.苍穹(qóng)贬骨(biān)斫痕(jīn)迸进(bèng) C.纤维(qiàn)掰开(bān)和煦(xù)殉职(xùn) D.旌旗(jīng)婆娑(suō)颀长(qì)丛莽(mǎng) 2.修改下列词语中错误的字(4分) 坚持不谢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海市蜃楼 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B.“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两位宇航员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C.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 D.我们要与自然和睦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自己的家园——地球。 4.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自然史》——布封——英国博物学家、作家 B.《伟大的悲剧》——《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孙权劝学》——《史记》——司马迁——西汉史作家 D.《最后一课》——小弗朗士——都德——德国作家 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万物按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声音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的颤音,没有的媚态,也没有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A.柔和甜腻绝望平和B.激动烦人忧愁特点 C.柔和甜美失望平静D.温柔蚀骨婉转沉稳 6.下列词语或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哽(声气阻塞)咽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B.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儒踌躇:犹豫 C.迥(差得远)乎不同鲜(新鲜奇异)为人知 D.苍穹:天空瞬(短时间)间 二.拓展与表达(23分)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8.《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他是国人 9. ,寒光照铁衣。 10.山际见来烟,。

2019年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典是( C ) A.那罗陀法典 B.布里哈斯帕提法典 C.摩奴法典 D.述祀氏法典 2.英国创设最高法院的法律是( C ) A.1832年改革法案 B.1852年普通法诉讼条件 C.1875年司法条例 D.1893年刑事诉讼法 3.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根本法是( B ) A.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 B.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授权法) C.关于政党及国家之保障的法律 D.关于帝国最高领袖的法令 4.根据法国现行宪法,行使违宪审查职能的机关是( A ) A.宪法委员会 B.国民议会 C.最高法院 D.宪法法院 5.( D )左右,楔形文字法最初由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国家所制定。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前18世纪 C.公元前20世纪 D.公元前3000年 6.从制度上看,日耳曼法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影响较大是( C ) A.不动产所有权制度 B.债权制度 C.婚姻家庭制度 D.审判制度 7.( C )随着王权的加强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教会权力被削弱,教会法日趋衰落。 A.公元4世纪 B.公元11-14世纪 C.公元15世纪以后 D.公元18世纪以后 8.日本的国家体制中形成所谓“二重内阁”是因为( C ) A.天皇可以行使内阁的权力 B.议会可以行使内阁的权力

C.军部处于超内阁的地位,独立行使军权,直接隶属于天皇 D.首相可以独立行使内阁的权力 9.古代印度四大种姓中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的是( D )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 10.公元三世纪颁布敕令授予罗马境内所有自由人以公民权的皇帝是( C ) A.狄奥多西 B.君士坦丁 C.卡拉卡拉 D.查士丁尼 11.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产生于(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魏玛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相比,普鲁士在联邦中的特殊地位( A ) A.未取消但受到限制 B.得到加强 C.完全保留 D.完全取消 13.法国法院采取双轨制,除设有普通法院系统外,还有( D ) A.衡平法院 B.地方法院 C.专门法院 D.行政法院 14.下列哪部法典包含着两河流域苏美尔法典的精华?( C ) A.《乌尔纳姆法典》 B.《苏美尔法典》 C.《汉穆拉比法典》 D.《苏美尔亲属法》 15.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二等级的是( B )。 A.僧侣贵族 B.武士 C.主要从事农牧业的普通大众 D.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 16.南亚次大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形成于( C ) A.公元前4千年左右 B.公元前3千年左右 C.公元前2千年左右 D.公元前1千年左右 17.中世纪英国的夫妻财产关系实行( A ) A.夫妻一体制 B.夫妻别产制 C.夫妻协议制 D.妻对嫁奁的自主制 1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欧、亚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 B ) A.法国 B.日本 C.中国 D.奥地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