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2004 年9 月第20 卷第5 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倪巍邵志洪

( 华东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237)

Sept. ,

2004

Vol 20 No. 5

提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英汉语被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英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差异, 讨论影响它们使用的深层机理, 旨在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关键词: 英汉语; 被动句; 认知;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4) 05- 0128- 06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NI Wei SHAO Zhi ho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 sives. From three aspects, i. 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ts motivation, syntac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pragmatic function of Eng 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and discussing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ir uses with a view to disclosing so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passives; cognition; contrastive study

1. 引言

根据Quirk et al. ( 1985) 和杜荣( 1993) 的理论, 被动表达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可以对等地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例如, 有些英语被动句就不能对应地译为汉语: ( 1a) 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 1b) 机器被修好了。

( 2a) The task was finished by him.

*( 2b) 任务被他完成了。

(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接受, 但( 1b) 、( 2b) 在汉语中就不能接受。而如果说:

( 1c) 机器被修坏了。

( 2c) 任务终于被他完成了。

我们便可接受。那么, 究竟影响英汉语被动句使用的深层机理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来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

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128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是以人类经验概念化图式化语言形式的演变顺序为前提的( 熊学亮、王志军, 2003: 196) 。被动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化过程, 都是以致使因素变化状态( Croft, 1993: 89- 117; 熊学亮、王志军, 2003: 196) 这一典型的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式( 简称为E ICM) 为认知基础的。也就是说, 英汉被动句原型都产生于事件的状态观, 表达的是一个自足的( 即没有外因出现的) 理想化状态性事件。反映在句法上, 两种语言有相同的受事+ 状态结构, 其中后者是对前者的说明。

根据Givon( 1990) 的说法, 典型的英语被动句在语法化的过程中, 从结果性状态的形容词性结构演变为be+ V en 表被动过程的被动结构, 期间涉及变换语序、名词格的变化、动词的形态变化及使用半独立的虚词。反观汉语, 其动词缺乏形态变化, 故采用的语法化手段主要是变化语序, 在有的情况下使用虚词, 这为被字的引入创造了必要的句法环境。王力先生( 1989) 研究了被动式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历时发展后指出被字最早是个名词, 表示寝衣; 引申为动词表示遭受。后来渐渐虚化, 变成一个介词。根据宋采娃( 1958) 的研究, 大致在13 世纪, 被字在使用上不受词汇意义的限制, 即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被动形式标记, 把致使性事件表达为被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滞留原则(Hopper & Traugoot, 1990: 63 - 93) 的影响, 介词被多少遗留着原意遭受的痕

汉语被动句可分为无标记被动句和形式被动句, 即被字句和让、叫、给字句。关于无标记被动句, 存在不同的看法, 如赵元任(1979) 、龚千言( 1980) 和徐烈炯( 1998) 等, 故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有关让、叫、给构成的被动句, 请参考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本文对比的汉语被动句仅指被字句, 因为它不仅是汉语被动句的典型句式, 而且在语言使用中也最常见。迹。所以被动句主要是用来表示不如意的事情, 含有贬义色彩。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

深究形成这种表现差异的内在因素, 实际就是诱发英汉被动概念语法化的不同动因。根据Givon (1990) 和Fischer( 1999) 的研究, 英语被动句语法化的手段是隐喻转移, 背后的动因是同构象似性( 形式与功能的对应) 。证据是英语中表结果性状态的形容词性结构同样具备典型性被动句的主要功能特征, 如非施事的升格等, 以及从结果性状态的角度来表达致使性事件等主要的功能变化; 而汉语借助的手段为转喻, 动因是重新分析, 即动词与补语的融合产生动补结构, 大量受事名词移至谓语动词之前, 使得靠语序区别施事和受事的方法失效, 从而诱发语法标记来标识施事名词, 介词被就是在这种需要中出现的。( 石毓智、李讷, 2001: 118 -

121)

3. 英汉被动句句法结构比较

首先, 根据被动句原型表达属自足状态性事件这一EICM 观点, 下列句型应是英语被动句的原型: Subject ( PATIENT) + be + V en 形式( 熊学亮、王志军, 2001: 1) 。可见, 英语被动句呈主语谓语结构, 其主语是典型的受事语义格。助动词be 引入时间范畴, 和表达无时间关系被动过程的V en 一起构成谓语。而汉语被动句在很大程度上属

话题评述结构, 以受事充当话题。( 石敏智、李

讷, 2001: 118- 121) 如:

( 3a) 车被他撞坏了。

车是( 3a) 的话题。我们可用树形图描述它的句法结构。其中Spec 代表标志语。话题句TP 下的

Spec 为NP, 句子IP 下的Spec 为0( 空位) 。

129

( 3a) 的树形句法结构图

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被动句VP 必须表示致使性的实现过程, 因此在句法结构上, 被动句的VP 需要带上一个补足语。根据郭锐( 1993 & 1997) 的研究, 如果VP 是个光杆动词, 这时动词必须是个前限结构或终点很弱的动词, 即状态动词, 如( 4a) 、( 4b) ; 或者是后限结构或点限结构类型的动词, 即变化动

词, 如( 5a) 、( 5b) 。

( 4a) 这件事的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

( 4b) 案件的真相被公众了解。

( 5a) 他不愿被过去的熟人碰见。

( 5b) 旧的原则被彻底抛弃。

另外, 施事的句法地位在英汉被动句中也是不同的。如:

( 6a) The war destroyed the city.

AGENT PATIENT

( 6b) 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the war. )

PATIENT AGENT

英语及物动词destroy 的句法特征矩阵中含有[_ NP] 次范畴化因素, 故destroy 能预携两个名词短语( the war、the city) 进入语言中使用。由于destroy 的义位网络是destroy V: < AGENT, PATIENT > , 因此在相关的主动句中自动将两个义元分配给两个NP。当变为被动句后, 论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主语后移至谓语动词之后, 成为了by 介词短语的宾语, 且在形式上可有可无。再看汉语:

( 7a) 弟弟吃了苹果。

( 7b) 苹果被弟弟吃了。

( 7c) 苹果吃了。

( 7a) 中, 弟弟为施事, 苹果为受事。变为被动句, 施事加上了语法标记被便状语化, 并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而且省略被和施事以后, 会导致句子意思的变化。( 7c) 表示致使因素吃引起了状态的变化

苹果没有了, 而( 7b) 表示由于弟弟外力的作用而导致苹果状态的变化, 这种变化与说话人的期望相背离。所以汉语被动句施事的地位较英语显著, 且施事的语法标记不像英语是可有可无的。再者, 就致使因素变化状态的EICM 而言, 英汉被动句原型结构的语义核心是表达事状意义, 都是静态过程( 王力, 1989: 1- 4) , 表示一个已然事件, 强调由于某个事物的实现而产生了该事件带来的情况状态。但两种语言在表现手段上有所不同。由于语法化过程中隐喻机制的作用, 英语构成被动句的V en 形式象似于表结果性状态的形容词性结构, 所以具有很强的表状态的完备性, 不需要外来功能标记的帮助。如:

根据王力(1989: 282) 的观点, 词汇语义发展是句法结构发展的必要条件。被字语义的发展不能决定被动结构的发展, 相反它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汉语被动结构发展的需要。

( 8a) The enemy was defeated.

was defeated 已经表达在外界的作用下, the ene my 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然而, 汉语被动句的动词一般都得带上补足语, 才能表达事状性的语义功能, 如借助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动态助词了和

130

过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并完成。

( 9a) 我的胳膊被一个人抓住。

( 9b) 他被轰出来, 十分不满。

( 9c) 那个人被警察打了。

( 9d) 他在四处借钱, 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被纠缠过。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带动态助词着的被动结构:

( 9e) 土墙被竹林掩覆着。

很明显, 以上带着的被动句并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 而是表示动作行为完成后的状态。正如朱德熙( 1982) 所说有的动词本身表示动作, 但加

着以后表示动作结束以后遗留下来的状态。实际上, 这种现象与汉语被动句的语法化动因有直接联系。由于历史上动补融合, 很多受事名词必须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 使得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成分复杂化。此时的汉语需要新的语法手段来有效地区别谓语动词之前名词的语义角色: 是施事还是受事? 在这种环境下, 被逐渐从动词虚化为介词, 担当施事语法标记的角色, 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但问题在于仅仅有一个状语化的被字短语仍无法帮助动词体现被动句原型结构表达事状意义的核心语义。汉语动词必须依靠助词才能体现动作的时状概念。郭锐( 1997) 把陈述性成分的时间性分为内在时间性和外在时间性。其中, 内在时间性是指一个陈述成分所表达的状况有一个可以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 这个内部过程包括起点、终点和续断三个要素。在被动句中, 动态助词了和过强调了由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束和状态的实现;助词着体现了致使性事件所产生的结果的持续。

4. 英汉被动句语用功能比较

被动句语用功能体现在它是表示说话人对事件或事件造成的状况产生了某种态度、某种心理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语言使用中, 被动句随着说话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 积极义、中性义、消极义) 和不同的意义, 造成其表义色彩的不同类型。说话人的消极态度指厌恶、讽刺或嘲笑、同情、遗憾或者只是说话人的一种埋怨态度等等; 中性态度指的是对事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 积极态度指的是对事件拥有好感的心理状态, 含有赞扬或成就感、满意感、得意心情等方面。

根据上述三种表义色彩, 我们利用英汉语各自的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英语选用的是Lex is Nexis Academic Universe 语料库, 它囊括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英语报刊广播的新闻报导原稿; 汉语的是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CCND) , 它收录约400 种中国出版报纸的全文内容。选取这两个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它们所提供的语料都为新闻报道, 时效性强, 能够反映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们把取材范围定为2000 年1 月 1 日至2002 年12 月31 日所有英汉语重要报纸的新闻稿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随机抽样, 即分别从两个语料库中随机抽取1000 个被动句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横向代表在同一种语言中, 每种表义色彩所占比例; 纵向代表在同一种表义色彩中, 每种语言所占比例) :

131

132

子中, VP 的语义色彩是褒义的( 标为 P2) , 是贬义的 ( 标为 N2) 还是中性的 ( 标为 n2) ; 然后判断整句所表达的事件是积极的( 标为 P3) , 是消极的 ( 标为

N3) 还是中性的( 标为 n3) 。我们对这些语义色彩的判断标准是根据人们的事理常识, 对事情的普遍反应以及人们的心理认知。结果如下:

表 2 汉语

被动句表义色彩的潜在内涵是由句中各个构成成分的语义

色彩之间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将从上表所得出的结果出发, 对每个被动句的最重要构成成分, 即被致使者 AGENT( 说话者所关

注的对象) 和动作行为 VP( 起决定导致结果作用的因素) 进行分析: 在不同的表义色彩句子中, 说话人对 AGENT 的态度是肯定的( 标为 P1) , 是否定的( 标为 N1) 还是中性的( 标为 n1) ; 在不同的表义色彩句

133

从以上三个表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1) 在英汉语中, 带有感情色彩的被动句的使用频率比不带感情色彩的要高得多, 汉语中带感情色彩的被动句占 90. 3% , 英语占 65. 4% 。在汉语中, 表消极色彩的被动句使用频率最高, 占 75. 8%, 但也有表中性义和积极义的。而英语中表各种感情色彩的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基本上相等。

( 2) 贬义的、中性的和褒义的动词和动词词组都能进入英汉被动句的结构里。贬义动词或词组一般用在消极义的句子里; 中性义和褒义动词或词组进入被动结构时都受到被动句感情色彩的影响。对汉语而言, 中性动词或动词词组受到的影响最大, 且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在表示消极义的句子里, 使动词或词组的中

性义变为贬义; 褒义动词或词组的使用频率最低, 一般用在积极

的句子中, 但也可用在表消极的句子中。对英语而言, 中性动词的使用频率最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用在表中性义的句子中。 ( 3) 就表积极义的句子而言, 在汉语中, 被致使者作为说话人最关注的对象, 总会引起说话人对他产生某种感受, 使他( 她) 附上了感情色彩这样的情形: 或表示肯定义或表示否定义; 而在英语中, 除此之外, 还能表中性义。

现在我们就能回头解释为什么引言中 ( 1a) 和 ( 2a) 在英语中能成立, 而( 1b) 和( 2b) 在汉语中不被接受的原因。按照事理常识, ( 1b) 和( 2b) 中表示的两个事件在汉语中均属于如意的事情, 即说话人在描述这些事情的时候处于积极的心理

状态。而且谓语成分也带有积极色彩, 按照汉语分类, 这些被动句只允许是 P1P2P3 或 N1P2P3 类型的一种, 即被致使者应该含有说话人对它的肯定或否定态度。但( 1b) 和( 2b) 中表示的事件, 在人们的认知观念上是处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以( 1b) 为例, 无论说话人喜欢这台机器与否, 在进入 修好 机器这个心理认知框架的时候, 整个事件的过程成为人们普遍认识的一个客观概念: 机器坏了就得修, 修机器就意味着要修好。机器并不带任何主观性, 也就没有感情色彩, 这应符合 n1P2P3 类型, 英语分类中有此项, 所以(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成立。若用 Croft( 1990; 1991) 的 关联标记性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则汉语中 机器与修好以及 任务 与完成之间存在无标记

的自然关联 , 表示原型的状态或情形。从这个意义上说, ( 1b)

和( 2b) 的施事标记是无需出现的。

那么为什么 ( 1c) 和( 2c) 可以成立呢? 我们也可以用表 2 来解释。其中( 1c) 属一个类型, 整句话表达的是否定义, 动词词组的表义色彩也是贬义的

修坏 , 所以说话人对被致使者产生了惋惜、同情的感情。它们属 P1N2N3 型。而( 2c) 中 终于 是该句的语义重点, 它的词典意义为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由于等待, 说话人对被致使者产生了厌烦的不满情绪, 导致对其有否定态度, 而动词和整句表达的意义是肯定的, 故符合

N1P2P3 型。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 我们将研究的结果用图表进行归纳:

表 4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小结

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被动句进行比较, 使我们对我们所做的只是初步的工作, 对于产生英汉被动句差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当然, 异的深层机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

参考文献: jamins, 1999.

[ 1] Croft, W. Voice: Beyond control and Affectedness [ A] . In B. [ 3] Giv n, T. Syntax: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Introduction V ol. 2 Fox & P. J. Hopper ( eds. ) . V oice: Form and Function[ C] . [ M] .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0.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3. [ 4] Hopper, Paul J.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 2] Fischer, O. On the Role played by Iconicity in Grammaticaliza [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tion Processes [ A] . In M. Nanny & O. Fischer ( eds. ) . Form [ 5]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 Miming Meaning [ C ] .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 guage[ M] . London: Longman, 1985.

134

[ 6] 杜荣. 汉语被动意念的表达和英语被动句的比较[ A] . 王还.

汉英对比论文集 [ C] .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 7] 龚千言. 现代汉语里的受事主语句[ J] . 中国语文, 1980, ( 5) .

[ 8] 郭锐.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 J] . 中国语文, 1993, ( 6) . [ 9] 郭锐. 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此行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 J] . 中国语文, 1997, ( 3) .

[ 10]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 [ M]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 11] 石毓智, 李讷.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12] 宋采娃. 关于确定汉语被动句主语的标准[ A] . 语言学论丛第二辑 [ C] . 上海: 新知识出版社, 1958.

[ 13] 王力. 汉语语法史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9.

[ 14] 熊学亮. 第一人称零主语的 ICM 分析 [ J] . 现代外语,

2001, ( 1) .

学刊, 2001, ( 3) .

[ 16] 熊学亮, 王志军. 被动句的原型研究 [ J] . 外语研究, 2002, ( 1) .

[ 17] 熊学亮, 王志军. 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 [ J] . 外语教学与

研究, 2003, ( 3) .

[ 18] 徐烈炯, 刘丹青. 话题的结构与功能 [ 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 19]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 20] 朱德熙. 语法讲义 [ Z]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收稿日期: 2003- 11- 22

作者简介: 倪巍, 男, 上海人,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及翻译研究。

邵志洪, 男, 上海人,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及翻译研究。

责任编校: 欧阳亚丽

( 上接第 127 页)

[ 3] Whorf, B. L. Language and Logic [ J] . Technological Review, 1941( 43) : 250- 272.

[ 4]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M]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 5] James, C. Contrastive Analysis[ M] . Harlow Essex: Longman,

1980.

[ 6] Fisiak, J. Some Introductory Notes Concerning Contrastive Lin guistics[ A] . In J. Fisiak( ed. ) .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C] .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 7] Chesterman, A.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 M] .

Amster 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 1998. [ 8] 赵世开. 浅谈英语和汉语的对比研究[ J] . 外国语教学, 1979, ( 3) .

[ 9] 赵世开. 英汉对比中微观和宏观的研究[ J] . 外国语文教学, 1985, ( 1- 2) .

[ 10] 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 J] . 外国语, 1991, ( 4

[ 15] 熊学亮, 王志军. 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 [ J] . 外语

135

- 5) .

[ 11] 胡壮麟. 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动向[ A] . 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C] .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8.

[ 12] 沙青等. 辩证逻辑简明教程[ M]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4.

[ 13] 吕叔湘. 语言和语言研究[ A] . 季羡林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Z]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 14]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 15]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 16] 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M]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收稿日期: 2004- 08- 05

作者简介: 杨自俭, 男, 山东金乡人,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和翻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责任编校: 蓝仁哲136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摘要通过对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结构形式、语用对比的分析,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差异,并学会运用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方法技巧,从而能准确翻译英汉被动句。关键词英语;汉语;被动句;对比;翻译 “把动作的对象(宾语)提前作主语便构成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尽管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但英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特别广,而汉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出现的频率要少得多。”[1]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语的形式来表达的。“被动式应用范围的广狭,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2]所以欲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差异,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两种语言因人类思维能力的大同而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而迥异,被动意义的表达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就是这样产生的。”[3] 英语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的被动句。英语早期的发展,如同古代汉语,古英语也没有专门的动词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动词不仅有主动用法,也有被动用法,到现在英语里仍然保留了一些这样的词,如“open”、“sell”、“wash”等。 1、The shop opens at six o’clock. 这个商店六点开门。 2、Refrigerators sell well. 电冰箱卖得很好。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英语中产生了分词,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中引起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使被动语态在当时产生了,但是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更为广泛地应用还得力于过去分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发展至今,仍有一些用法被现在的人们使用,例如“让您见笑了”之类的常用语。一般来说,有标志的被动句比较容易被理解。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来自古代的文献。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多为被字句,这一现象的运用出现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 1.英汉语言句法/句式差别; 2.体会英汉互译句式转换规律; Sentences: 1.In praising the logic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in most cases where, so to speak, the logic of facts or of the exterior world is at war with the logic of grammar. 2.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老婆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加上训骡,出 了西脚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如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 3.When about three hundred men had been landed from these vessels and were marching rapidly to camp, the Morini, who had been left by Caesar in a state of peace when he set out for Britain, were fired by the hope of booty, and surrounded the troops, at first with no very large number of folk, bidding them lay down their arms if they did not wish to be killed. 4.I had spent a long day on a hired mule before the mail carrier who had been my guide pointed to a cabin on the far side of a stream, mutely refused the money I offered, and rode on. 5.Mr. Kennedy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 6.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know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7.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 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 January 1942, 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 8.After watching the fish for some time, they asked me for pairs of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pointing them out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row of tanks. I netted their choices into a traveling container and slipped it into an insulated bag for transport, handing it to the boy. “carry it carefully,” I cautioned. 9.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 10.Loneliness held the great masses of immigrants together, and poverty kept them down. 11.Starvation was a remote threat. 12.There is a crying need for a new remedy. 13.There was a mumbled conversation in the background. Then a man’s voice came on the phone. 14.The whole devastating experience sharpened my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me. 15.She was always a crier any way. 16.The car wound through the village and up a narrow valley, following a thaw-swollen stream. 17.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18.A long course of poverty and humility, of daily privations and hard words, of kind office and no returns, had been her lot ever since womanhood almost, or since her luckless marriage with George Osborne.(Vanity Fair chapter 57) 19.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_现状与问题_李彦秀

一、引言英汉隐喻对比研究顺应了认知语言学跨语言研究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学习词典编纂、语篇分析、言语交际等均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隐喻”、“对比”、“语料库”、“英汉”、“汉英”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进行篇名检索,选取 2004年至2013年间有关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中 文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 期刊论文33篇(限于篇 幅,本研究不讨论英汉隐喻翻译研究论文)。在分析 33篇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隐喻类型、研究层面、 隐喻理论、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等角度,考察了近10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隐喻类型及研究层面 隐喻的分类及其依据研究是隐喻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术流派因研究目标、研究视角 等差异使隐喻分类各异。没有任何一种分类是无懈 可击的,但没有分类就没有认知和科学研究的深化。从不同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则有助于全面地揭示隐喻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同样可以促进隐喻认知和研究的深化。 (一)隐喻类型 比较普遍接受的隐喻分类是由认知语言学家 Lakoff 和Johnson 提出的,他们根据始源域不同,把 概念隐喻划分为实体隐喻、空间/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1]。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Halliday 则认为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可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2]。国内学者以隐喻的表达形式、功能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将隐喻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而从隐喻句法特点的角度,又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介词性隐喻等[3]。鉴于隐喻分类的标准不同,按照上述分类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近十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涉及的隐喻类型。因此,本研究对涉及的隐喻类型的描述不完全拘泥于上述分类。 1.所涉及的隐喻类型大体上可分为认知语言学 视角的“概念隐喻”和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隐喻”。从概念隐喻分类来看,涉及的隐喻类型有时间 收稿日期: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YJA74002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1WX25)作者简介:李彦秀(1985-),男,助教,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学研究,E-mail :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 文章编号:2095-3046(2014)04-0068-04 DO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4.04.015 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 现状与问题李彦秀, 陆梅,李萍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跨语言研究是当今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因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成为国内学界高度 关注的领域。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选取2004~2013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和CSSCI 期刊论文33份,主要从研究牵涉的隐喻类型、研究层面、隐喻理论、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等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近10年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英汉隐喻;对比研究;隐喻理论;跨学科视角;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35卷第4期 2014年8月 Vol.35,No.4Aug. 2014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2

幻灯片1 课后练习 ●blue films ●bluebottle ●Greenfly ●common criminal ●common informer ●hard labor ●free love ●blue-eyed boy ●bluestocking 幻灯片2 参考翻译 ●blue films 蓝色电影(×) ●淫秽电影(√) ●bluebottle 蓝瓶子(×) ●绿头苍蝇(√) ●greenfly 绿苍蝇(×) ●蚜虫(√) ●common criminal 普通罪犯(×) ●臭名昭著的罪犯(√) ●common informer 一般的告密者(×) ●职业告密者(√) 幻灯片3 参考翻译 ●hard labor 艰苦的劳动(×) ●(监禁)苦役(√) ●free love 自由恋爱(×) ●(无婚约的)自由性爱(√) ●blue-eyed boy 蓝眼睛男孩(×) ●宠儿(√) ●blue sky research/thinking 蓝天研究/思维(×) ●天马行空式的(√) 幻灯片4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1. 支谦与《法句经序》(229年)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开篇即强调了佛经翻译之难,即语言不同,语境不同,名物不同,翻译起来确实不易。幻灯片5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2. 道安与“五失本,三不易” 源自其在公元382年所作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幻灯片6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三者,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幻灯片7 ●“五失本”是: ●一、佛经词序多是颠倒的,汉译时改从汉语语法,容易失本; ●二、佛经文字质朴,而汉人喜欢文采,为适合汉语读者,译文作了润饰,容易失本; ●三、佛经的论述,往往不厌其烦,颂文更是翻三覆四,翻译时删繁就简,容易失本; 幻灯片8 ●四、佛经有“义说”(长行之后,另加的偈颂复述)类似汉人韵文后的“乱辞”(总结),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摘要】: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就为世人所知。在西方,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在中国古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比”与“兴”是《诗经》中主要的两种表现手段,“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它们都属于我们当代隐喻研究的范畴。尽管人类早已把隐喻作为认知手段,但它的认知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语言学家的认可和重视。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实质上,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当代隐喻认知研究除了隐喻认知的本质特征、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外,还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

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和同,却是亟待通过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体、空间、时间、情感和基本颜色等五个方面的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从而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并且确立了课题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有关国内外隐喻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以隐喻研究从作为从属地位的修辞格研究发展到独立的认知研究的过程为线索,对国内外从古代到当代的隐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且在对国内外隐喻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立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第三章确立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第一次从语言世界观、隐喻认知的普遍性、系统性以及与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对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和阐释。第四章主要从人体隐喻化认知的工作机制及其特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投射模式与对应程度以及英汉语中的优势分布等几个方面来集中探讨英汉语中人体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第五章主要考察英汉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方面以及对数量、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有何相似和不同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结构隐喻化认知、本体隐喻化认知这三种类型的隐喻方式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作者:陈家旭, CHEN Jia-xu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爱尔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24(1)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6条)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 1997 2.Kovecses Zoltan Metaphors of Anger,Pride,and love: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s 1990 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4.Ning Yu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8 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家旭.Chen Jiaxu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罗晓燕英汉"嫉妒"情感隐喻的体验哲学和文化阐释[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 3.杨瑶.Yang Yao英汉语"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秦耀咏.QIN Yao-yong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 5.吕文静.LV Wen-jing英汉"焦虑"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 6.曹蕾英汉"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对比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7) 7.卓静单一型情感隐喻和冲突型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学位论文]2006 8.孙毅.SUN Yi汉语"心"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1) 9.程浩.CHENG Hao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5(6) 10.樊辉.宫雪.戴卫平刍议"心"的隐喻[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5) 引证文献(12条) 1.李荣娟儿童的创造性隐喻和外语学习[期刊论文]-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2.武贝贝从隐喻认知角度看汉语中“忧愁”的情感表达[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3(10) 3.欧国芳汉式英语原因分析及英语教学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9) 4.谢暮松英汉隐喻认知异同的根源分析[期刊论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5.向友青英汉"恐惧"的认知原型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 2010(6) 6.胡玲玲英汉“恐惧”情感隐喻对比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3(55) 7.金花漫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隐喻特色解读[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8.金花漫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9.袁红梅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4) 10.胡越坚.王菊兰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全英文论文)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 分析英语新词及其影响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论CALL Center自主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XX学院为 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英汉语中“喜悦”情感的隐喻研究 中西广告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探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美的主题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及翻译浅析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 论小妇人中乔的“假小子”形象 初中生英语写作策略调查 从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农村高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XX中学为例 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的人物塑造 论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语修辞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修正的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对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大学生双语教学接受程度研究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 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红字中字母A的意义解读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发展影响 对2012年中国外贸出现“双降”的分析及对策 汉语拼音在英语音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研究--XX中学为例 新闻英语的文体和词汇特征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礼貌语语用失误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调查与培养策略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1.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 翻译: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2.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 翻译:他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3.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Thackeray)翻译:(当时)这个世纪刚过了十几年。六月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契息克林阴道上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面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一个肥胖的车夫带了假头发和三角帽子,赶车子的速度是一小时四英里。(萨克雷)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2004 年9 月第20 卷第5 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倪巍邵志洪 ( 华东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237) Sept. , 2004 Vol 20 No. 5 提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英汉语被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英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差异, 讨论影响它们使用的深层机理, 旨在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关键词: 英汉语; 被动句; 认知;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4) 05- 0128- 06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NI Wei SHAO Zhi ho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 sives. From three aspects, i. 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ts motivation, syntac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pragmatic function of Eng 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and discussing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ir uses with a view to disclosing so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passives; cognition; contrastive study 1. 引言 根据Quirk et al. ( 1985) 和杜荣( 1993) 的理论, 被动表达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可以对等地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例如, 有些英语被动句就不能对应地译为汉语: ( 1a) 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 1b) 机器被修好了。 ( 2a) The task was finished by him. *( 2b) 任务被他完成了。 (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接受, 但( 1b) 、( 2b) 在汉语中就不能接受。而如果说: ( 1c) 机器被修坏了。 ( 2c) 任务终于被他完成了。 我们便可接受。那么, 究竟影响英汉语被动句使用的深层机理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来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 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128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发表时间:2009-09-21T10:05:04.95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红玲 [导读]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阳550001 摘要:本文从认知隐喻观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跨文化隐喻理解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英汉隐喻认知跨文化对比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uo Hongling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within metaphors,which will help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pret them properly. Key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CognitionCross cultural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9-02 1.引言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西方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隐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词替换”到当代语用学家Mac Cormac的“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学者们试图从多维视角对隐喻进行阐释,但是在解释隐喻的深刻内涵方面遇到了问题。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一改传统的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认知科学革命。其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在口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概念体系决定了人们感知的内容及其行动方式。“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 2.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当今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认识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认知以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因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在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结果,即经验具有文化差异。这些认知结果以概念的形式存在。和这些概念相对应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因此,研究语言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可以使我们了解人们是怎样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在隐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Lakoff和Joh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这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叛。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80年代以来Lakoff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隐喻理论,他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他将隐喻分为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 Lakoff在论证隐喻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同时,也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socially based),即隐喻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在对隐喻理解起作用。因此理解、研究隐喻必须结合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来认识和展开。由于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英汉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就非常有意义了。本文作者探讨认知隐喻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深化对概念隐喻的认知作用的认识,以求对认知化隐喻理论加深认识并对隐喻的理解有所启示。 3.英汉隐喻的共性分析 尽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中的很多隐喻表达方式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概念基础。这种跨语言的共核构成英汉隐喻能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英汉隐喻中许多不谋而合的隐喻现象存在的终极原因。 3.1英汉隐喻在工作机制上的共同点。Lakoff和Johnson已经指出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较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他们进一步说明隐喻的本质即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这里所谓的“一种事情”即指的是始源域;“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作为始源域的事物是隐喻的认知基础,通常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作为目标域的往往是人们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东西。如Life is a journey这个隐喻是用较具体的、为人所经常体验的“journey”去映射“life”,而反向的映射几乎不能成立;其它诸如Time is money以及用空间关系表达抽象的时间感情的隐喻用法都可以说明隐喻的这种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这符合人们的一条基本认知原则,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更为自然,英汉语言中的隐喻在工作机制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即都体现的是由基本认知域到抽象复杂认知域的隐喻认知方式。 3.2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方面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英汉语言中对于情感的表达。研究表明在英汉语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隐喻概念表达情感而较少用直接方式表达。这种隐喻概念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Lakoff对于“怒”进行的实例研究,以及林书武以英汉语料为基础的对“愤怒”的概念隐喻的研究都表明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如:“怒”常常是根据人的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的,人们发怒时的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的基础。所以,尽管隐喻概念在英汉语言中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其基本隐喻概念是相同的:Anger is heat Anger is fire或Anger is gas in a container、汉语中的说法诸如:“一腔怒气郁结于心中”、“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发泄怒火”等等。这些英汉语料都证明对情感的隐喻化表达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并且体现出语言间的共性。 3.3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物质基础。隐喻的物质基础指的是隐喻认知赖以产生的具体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英汉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于空间概念。根据方位主义( Localism )的观点,空间关系及其词语是最基本的。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的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这是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如在英语中我们惯于用方向介词“up”和“down”来谈论我们的感受。“up”代表肯定、积极,而“down”代表否定、消极。如:“I’m feeling up”,“He is really down”等;在汉语中“上”通常与好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比如:“考上大学”,“赶上火车”,“上调”,“下场”,“下调”等。由于具有相同的认知物质基础,在这方面的汉英隐喻语言体现了很大的共同性。

从被动句浅析中英文化差异

从被动句浅析中英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中,通过中英对比,浅谈英汉被动句构成和使用的差异和功能及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被动句功能文化内涵 引言:文化是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一个民族 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城代谢的生命源泉。在英语和汉语中,就表达主动和被动意义来说,英汉语并无实质性区别。其差异在于表现形式,而形式上的差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汉语被动句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有被动意义的结构表达形式;差异在于各自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内在含义及应用范围。这种差异的形成受制于两种语言本身的结构特点,如英语的“语法型”和汉语的“语义型”特点(徐通锵,1991:264),同时也深受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 英语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构成被动句。汉语中的被动句是“被”字的各种结构形式以及半隐性的“叫、让、给、由”等表述形式。但是即使在英语这种动词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式句子,动词主动形式构成被动意义句和表达被动意义的惯用语。例如: (a)Mike is interested in physics. S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b)The case locks well. The chicken is cooking. (c)Your bicycle needs repairing. This naughty boy wants a smack. 汉语虽然没有英语那样丰富的动词形态变化可用以表达被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被动句的表现手法贫乏。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中有大量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句,既有表达形式的,也有词汇的。并且主动形式被动句比“被“字结构更常用,这造成了汉语被动句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更趋复杂。例如:“这块表是上星期才买的”、“他很受大家的拥护”、“窗户开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 1.英语被动句的形式与意义 从结构形式上,英语中被动句式的形式较为单一,其主体是形式被动意义也被动的有标记被动句式,即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有时态和体的变化,如果有动作的发出者则在句末用by引导出来。英语中比较常见的是由“get+一ed分词”构成,但是这种构成形式没有“be+一ed”用法正式。例如: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摘要:首先我们应了解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接着我们应对英汉被动句的功能进行比较,并且分析英汉结构被动句差异和英汉意义被动句的差异,最后引申到中英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英汉被动句结构被动句意义被动句对比词汇及原因 一、英汉被动句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中,被动意义句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在英语中,语态是指动词的一种句法形式结构,用于表示语法范畴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语态与动词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动词的形式成为表示语态变化的标志。英语基本上属于形合语言,相对于汉语来说,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其被动句由动词的被动语态来表达,即be+p.p(过去分词),一目了然,是显性的。汉语是意合语言,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动词本身基本上也无被动语态,所以汉语的被动含义的表达缺乏形态形式标志,不是一目了然的,是隐性的。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是表现形式的差异。 1.英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 Quirk等明确指出:被动意义的表达要严格区分为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和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所谓结构被动句就是用形态,即动词的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从结构形式上标志出来的被动句。所谓意义被动句即不用动词的被动语态而仍含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下英语中的两种句子: 1)结构被动句(被动形式被动句) ①助动词be 各种形式加动词过去分词 Don’t be deceived by his book. He was kill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eac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sodocs.net/doc/9015630924.html,/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在形成、句式及意念模式、功能上进行的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阐述了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被动句;英汉比较;差异性 当思维选择了动态事件中的客体作为参照点时,就产生了被动意念。各个民族都有表达这种意念的句式,被动句应此而生。一般来讲,英汉对比都认同两者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使用被动句时,英语比汉语的机会更大一些。若往深处探究就会发现在两种被动句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对立面即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1.英汉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 被动句主要是从动词上来看的,从动词的形成和意义上的关系来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中大都存在着不相统一的现象。英语的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是“被”字结构形成。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汉语虽然没有英语那样丰富的动词形式变化去表达被动句,但是并不能说明汉语的被动句的表现手段贫乏。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中有大量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句,既有表形式的又有词汇的。并且主动形式被动句的使用比被字结构的更常用。例如:她很受大家喜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 1.1英语、汉语被动句的形成 1.1.1英语被动句的形成

从语言史上来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首先出现的词类是原始动词,然后从原始动词中产生出名词、形容词等等。再以后就出现了英语中所谓的分词。分词的本质在于它是从动词演变出来的形容词,用以说明事物由于运动而具有的性质和状态。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上引起了一场革命,由此产生了英语的时体系统、语气系统和被动语态。最初分词只是用来表示事物由于运动产生的性质或状态,可以用作定语和表语。当做表语时句子结构为主系表结构表示静态。 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 以后随着时光飞逝,由此产生了被动句。例如: The glasswas broken by my sister. 这里的介词“by”本来是“靠近,在??旁”的意思。玻璃是打碎了的又是靠近我妹妹的,因此玻璃是我妹妹打碎的,不是别人打的。以前认得逻辑是这样理解的。英语中的被动句至今仍是静句与动句的混合体。 1.1.2汉语被动句的形成 由于词汇功能的有限,言语的语态就变成了一种隐性的范畴,即使用主动形式被动句。但一直以来主动与被动形式在句子形式上失去了明显的区别性标志。在远古时期,这个问题就普遍存在,“被”字在古汉语中有“遭受,加以”的意思,为及物动词。东汉以后,语法化成为汉语被动句的主要标志。“被”字结构形式化主要是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显示在各个方面,经过种种发展,“被”字结构变得形式化和复杂化。 1.2英、汉被动句的意义 1.2.1英语被动句的意义 英语被动句的意义在于英语被动句是动句和静句的混合体,这一点上文已经阐述过。“The glass was broken. ”此句表示的是一种静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结构被演变成为被动句,“The glasswas broken bymy sister.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