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力演讲

苏力演讲

苏力演讲
苏力演讲

苏力:你看到了什么?

25年前的那个秋天,你来到了北大法律系--那时还是法律系。懵懵懂懂中一转眼,就1/4个世纪了。如今北大的绝大部分学生那时都还没有出生呢!而如今,你已经是满头华发。你是同当代中国法学的恢复、发展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法学人。

按理说,你早就不该感叹人生了,但你还是常常感叹。因为这1/4个世纪至少是近代以来中国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尽管不是动荡最大的一个时期,却是变化最深刻的一个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转型。中国的法制在发展,法律职业在发展,法学也在发展。你当年的文学梦已经远去;你也许暗自庆幸自己当年被“计划”进了法律系;你已经爱上了这个行当。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反正你多次说起,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学人,他们面对当时的中国,至少有些人只有“绝望”。而你哪怕是再“愤青”,对现实再多不满,也正目睹着中国的崛起和复兴。

于是,有了这本书,你想勾勒转型时期中国法治和法学25年发展的一个轮廓,或一个当代的法律切面。

当代是难以勾勒的。身处其中,如在暗夜,何方是你的希望所在;又如在白日,周围无数景色都会吸引你,信息太多同样令你迷失方向。更何况,由于“上帝”的死去,你不知未来会如何,应如何。也许你只能如鲁迅笔下的“过客”,只是要到一个叫做“前面”的地方去,不知是茫然,还是必然。

意义和确定性都是语境的构建。因此,你在《引论》中首先勾勒了你心目中关于中国的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试图以此赋予你的前后左右发生的诸多事件某种融贯的意义。同时也为后面各章节的整合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把所有的变化都与这一社会变迁相互关联,又将之视为这个社会变迁的构成部分。

你说的是“构建”,而没有说(尽管企图如此)描述或展示。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件太多了,每个人都会赋予这些事件一些特定的意义。但是它们是否具有一个整体的意义?这个问题至少是开放的,是供人们不断解释和建构的。你和其他人一样,似乎总是需要生活的融贯意义;你试图从“零乱”的历史中整理出线索。

尽管有人说你是后现代,但即使从这一点上看,你就注定不是也不

可能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我们这一代都是现代主义者”。你需要意义,并且你已经不会像更年轻的那代人一样,能且会从琐细的个人日常生活中寻求意义。就你们这一代人中的绝大多数而言,你们都只能,也习惯于从社会、历史和民族中发现你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

你注定会被下一代学人嘲笑。但你不担心,因为正如霍姆斯所说,“就实践而言,人都注定是地方性的”。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了。但又何止是你呢?你们的前辈,你们的后辈其实都会这样。因此,你没有尼采批评的那种迟到感,也不感叹“我的青春一去不回来”.

在这样一个理论的框架中,针对着一些你所关注的问题,你追求对中国问题的思考,追求“大气且无所偏倚,……有能力批评[你]所敬重和热爱的”.

你把这部书分为上下两卷。第一卷侧重法律实践问题,分为两编。书名来自凡尔哈伦的一句诗,“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城市”,一个朴素但仍然令人震撼的关于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变迁的隐喻,而你关注的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法治实践。

第一编的三篇文章可以说都是宪法和立法问题。你关注实在意义的

(effective)宪法,而不是规范意义的宪法。第一章讨论中央与地方关系,因为你认为,就制度问题而言,这个问题对于现代和当代中国的重要性要超过其他宪政问题,包括更流行的民主问题;现代化和民主的问题首先都需要民族国家的建立,必须在统一民族国家这一前提下才可能完成。分权当然也很重要,因此地方要有权力。但不仅如此,还必须有对社会最底层力量的尊重,因此,你把习惯[法]的问题提出来,提升到宪政的框架中来讨论。在你看来,习惯可能是比一般的民意或舆论更持久稳定的地方性或民间力量,是更持久的民意和民情。你隐含的是,希望这个制度能更多地包纳和整合习惯,尤其是在这个转型时期。从两个极端,你获得了一种张力。

第三章似乎讨论的是司法问题,但它涉及了多个宪法问题。最高法院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本身就是宪法规定的;它会通过司法解释和决定实际参与构建国家的政治结构;它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边界的界定;在转型时期,它的地位和功能决定它必须关注公共政策问题。因此,尽管许多人会认为这一章仅有关司法制度,但你还是将之纳入了这一编。你希望突现其中的宪法意义吗?

你希望通过这三个研究补充--而不是替代--如今更为流行的规范性宪政研究,希望回归一种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宪法和法律问题的研究传统。你并不排斥或贬低规范研究,但你的学术研究进路让你认为,真正的宪制和法律必须是从一个民族的实践中生长出来的,而不可能是一纸

文字规定出来的;并且,既然中国处于转型时期,法学家关心的也更应当是变迁社会中的实在的宪政问题。

第二编讨论了司法的一些非常具体甚至琐碎的问题,但你的关注仍然是理论的,当然其中也有宪政问题,因此是第一编的继续(与这一关注相联系的其实还有《也许正在发生》一书的第四章)。你分析了法院系统的制度定位和制度逻辑问题、法院体制改革中对制度的关注、当代中国法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司法改革中的法官遴选问题。尽管针对的是诸如判决书之撰写、统一司法考试这般的细小问题,但你追求有所超越和丰富,试图揭示这些细小问题中隐含的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制度性问题,因此也是中国宪政制度发展完善的重大问题。

在结语中,你则简要分析了2003年两件轰动全国的法律事件,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转型中国的法治问题,也是你全书的一个主题:中国的社会转型要求法学的回应,中国法学必须回应中国的问题。

因此也就有了第二卷,集中关注的是转型中国的法学研究的问题。但是在你心中,法学研究就是中国法治实践和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你关注的不是当代中国法学的话语层面。你没有梳理各法学次学科的文献。因为你关心的不是这些文献到底说了些什么,而更关心的是怎么说的。你关心法学的总体格局和基本走势,以及支撑这种格局的潜在制度问题和社会背景。你概括了中国法学的发展和现状,包括法学知识类型的转变、地域分布和学科现状、学术产出、学术翻译以及法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你追求对法学现状的一种总体把握,一种独特视角,因为只有在这样的透视中才能看出流变的格局,才能看出制度问题,才能看出社会变迁与法学发展变化的关系。当然,这也才能融入你。

你甚至把眼光放得更远,在第四编中考察了与法学研究似乎相距甚远的中国学术界的三个问题。你还是认为法学并非一个完全独立自足的学科,而是嵌在当代中国学术制度和社会制度之中的,甚至与当代学术人的特殊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对学者的预期相联系的;尽管不能等同,但这个学科必然受制于同时也反制着这个更大的制度背景。你希望从这个角度理解和发现当代中国法学的弱点和欠缺。

你关心的是宏观层面,切入点却是在实证和微观层面。你把法学研究的一些现象视为症状,试图诊断其中隐含的学术制度问题。

你把“语境论”作为附录,这是你对法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展现了你研究转型时期中国法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吗?也许你是想提供有关本书的另一种结构方式或阅读方式:把这一附录视作导论,而其余

各编则是对你的方法的展开和实践。

你知道你的概括并非确定,不确定不仅因为中国的社会转型,而且因为你所勾勒的只是《也许正在发生》.

从总体上勾勒当代问题,很容易流于空疏,甚至大话连篇;而你不喜欢宏大话语。为了避免这一点,你总是喜欢从非常具体实在的问题,甚至非常细微的问题入手。你希望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能更好地发挥法律家的精细入微,至少使大部分文章对法律家也有点用----如果不是结论,那么至少是思路;如果不是观点,那么至少也有一些分析、论证和表述方式。同时,你又希望不局限于实务法律人的技术层面,你渴望将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社会科学家的关怀也或多或少地带进来;认为这不仅有利于法律人,而且也许有助于其他社科学人的阅读。甚至,你试图把人文的关怀也带进来。包括写作方式和论证方式,都追求一种个性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是人文化--的风格。你力求把这些追求都融入一个有机的整体。

尽管集中关注的是中国的具体问题,但并不封闭,你隐含了跨文化的比较和参照。你感到庆幸,发达国家的历史变迁以及外国学者的许多研究已经为你研究中国的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参考,其中也有某

些因果性的规律总结。由于时空的变化,历史绝不会如同文件拷贝,但是,你知道,它们仍可能帮助我们预知或至少是预测某些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为中国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个空前的检验和发展理论的实验室和观察室。中国学者理应充分借鉴这些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是根子必须是中国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看,你写了一部研究当代中国法律史的书,但结构此书的并不是对与法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全面描述。你不可能全面描述。它也是一部法律理论的著作,但你并不从一些主导的关键词切入。与通常的法律史著作或法律理论著作的结构不同,结构此书的不是时空(法律史)或理念(法理学),而是一条理论的线索,这就是贯穿全书各章的那个社会变迁和“制度进路”。你试图论证,制度环境(包括自然和天时)如何影响和制约人;随着一些变量的改变,这些制度环境又如何需求着新的知识和现代人,包括法学人;而人又如何改造着、创造着制度,创造着与这些制度相应的新的知识。你的这一思路来自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自毛泽东的著作,也来自当代的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和法律社会学研究。

你追求一种社会科学的分析,但不是价值中立,而是冷酷却不冷漠的面对现实。“好的分析必定是残酷无情的”,你又提起了波斯纳。但是,我知道,你冷酷的分析和叙述之背后是你激越的热情。冷漠甚至不可能引发分析。谁会去猜测一个与己无关的人的心思呢?哪怕你在调

侃,那也因为你对被调侃的人和事有一种强烈的关切。

所有这些说明都注定了这不是一本“全面”的书,因此,也必定不是一本“正确”的书。但你想过追求全面和正确吗?你记录了你对当代中国法治的一些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希望同中国的法律人和法学人分享,希望在某些问题上或许有助于人们感受和理解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和法学的某些寓意。因此,你的预期读者并不是那些追求“真理”的法律人或法学人。万一他们不慎碰上了,要是看完书后,骂你两声,你也接受,只希望他们别说自己上了当,受了骗。

其实,你只是听见有谁在问:“你看到了什么?"

苏力

2004年2月10日改定于北大法学院

(苏力《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的自序)

博主注:毫不夸张地说,苏力(教授)影响了一代法学人。不论是其饱受争议的法学观点,还是其独特的个性所带来的法学“张扬”。他,都是当今中国法学界独一无二的个性学者。且不论我们是否同意苏力的

观点,但苏力从事法学、研究学术、面向中国实际问题研究的精神以及热情都值得我们尊重以及敬佩。你可以批判他,但同时,你也必须向他学习。

更是播种的季节

——北大法学院2009级迎新致朱苏力

为预防“甲流”,与以往不一样,今年我们把迎新大会搬到了室外。未名湖畔,绿茵场上,北国初秋恣意流淌的阳光和风,确实给人漂荡沉浮于梦境的感觉——不只是多年来你的,还有你父母的梦。但,这不是梦。你就站在北大,你已是一名北大法律人。北大法学院真诚祝贺你们!北大法学院热烈欢迎你们!

这么多人许多年来一直梦着、想着、瞄着甚至盯着北大,这肯定是个好地方。但对于你来说,北大的好处不在于外人对她的评价,而在于她给你的挑战以及你给出的回应。在这个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地方,你自幼以来的智力优越感会受到挑战,曾认定天经地义的也会受到质疑;当没人督促努力学习之际,甚至闲暇都可能成为你的一个新挑战。上北大曾是你的明确目标,如今真来了,甚或恰恰因为来了,似乎所有的路都已向你敞开,有了比同辈人更多的选择,无需“走别人的路”自然也不会“让别人无路可走”了,你却很容易失去目标和方向感,甚至有点困惑。而你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一个很容

易被人视为空泛,其实却并非如此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你的人生的目标,你大致希望自己这一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意,这与选择北大、选择法学院不同;这也与毕业后选择什么工作、挣多少钱不同。来北大,哪怕是你自己填写的志愿,那通常也是家庭、母校和社会的“合谋”的结果,从一开始你就很难也没打算抗拒;而当没有什么其他同样诱人因此需要比较取舍的选项,或其他选项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保险之际,那就算不上真正的选择。至于毕业后的工作和挣钱之类,当然也算目标,也并非不重要;但即使全都如愿以偿,也不可能给你持久的满足,不可能给你持久的动力。坦白地说,要实现这些目标,未必要上大学,至少未必要来北大。而现在你是在北大。

北大法学院希望你们能成为杰出的公民。

首先是公民,不是实证法律意义上的——你们已经是,而是规范意义上的。独立、诚实、自律、信守承诺并坚毅,分享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有足够的宽厚或仁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这其实不算什么要求,而只是你在当代社会正派体面生活的基本素质。加上我丝毫不怀疑的你的智力,你就能面对每个人都无法幸免的各种艰难曲折,无论达穷荣辱,都能保持足够的自信,并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但北大还希望也要求你们杰出,同样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这里是北大;这里北大法学院。她有责任为社会培养精英,各行各业的,不一定要坚守在法律界或法学界。这因为

“君子不器”,你可能还需要、也有时间发现自己潜在的真正偏好和优势,但更因为全球化和崛起的中国对知识和人才需求是变化的,创新意味的是,今天的专业学习不应成为明天你翅膀上的黄金。但不管怎样,中国对北大,并通过北大对你们总是有比对一般公民有更高的期待。你们不能只是作为晚辈或学生要面对亲人和熟人的期待,更要作为公民面对无数在天资、家境或运气等各方面不如你的陌生公民的期待,有能力并更多承担起对他们的义务;甚至,必要时,承担对于人类,即儒家传统所谓的“天下”,的责任。

这是义务。因为,过去两个月来,甚至就在来京报到的路上,你们每个人都以不同方式收到了许多人对你的欣赏、赞美和支持。不要把这些仅仅视为个人努力的结果,是自己的应得。你还没有为社会做出多少实在的贡献;因此,在我看来,这些赞许不过是社会预支给你们的荣誉和信任。但预支的结果不能是透支。人要讲信用。用句《无间道》中我知道很不恰当的话来说,那就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说到公民,自然离不开我们的共和国;她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了。尽管有许多艰难曲折,许多经验教训,但一个古老的中国已焕然一新。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烽火硝烟,兵荒马乱都是一些不会眨眼的词了;曾经的巨大社会动荡也在记忆中逐渐沉底。中国正在崛起,充满活力;即使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麻烦,本身都来自,同时也构成了这种活力。这是我们的先辈在血里火里开创的,是你们的父辈在风里雨里拓展的,并将由你们延续光大的一个民族的伟大事业。共

和国需要,始终需要,一批愿意,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

人。

这是一个真正重要的选择,只能由你,最终以你一生的行动来选择。无论你是否喜欢,哪怕是不经意间,你也都正做出这种人生选择。并且,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无法不接受。因此,这个秋天,在一定意义上,是你第一次收获自己的季节;但更是你真正开始独立播种自己的季节。四十年后,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共和国则会因为你,因为你们,有更多沉甸甸的收获。我和今天在场的一些老师不大可能见证那一天了,但我们仍然如此相信。

相信你们,是因为你们。

许多告诫和叮嘱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只想重复,也该重复,北大法学院的一个从未也不会食言的允诺和祝福:在这里你将度过的,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段时光!

2009年9月13日改定于北大法学院科研楼

朱苏力:重申的祝福

——朱苏力院长在北大法学院200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2008级的新同学,大家好!

迎新会早该开了。前两天去日本开了个学术会,不去不好,就想就请守文书记致辞;他还是等我回来,让院长给新生说几句话。就这样耽搁了,实在对不起各位同学了。让我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热烈欢迎2008级新同学来到北大,走进或走近也许自少年时代以来你的那个期待——当然,回家过了个暑假,回来继续上学的同学除外。

一些同学,特别是本科同学,还可能期待一份专门的、属于你们的致辞,为了你们的校园生活开始。但这个场合该说的话,其实,每年迎新会上,我大都说过了。在一个网络时代,你们或许已经熟悉;但也许还值得你们看看,不为那些文字,而是引出这文字的那些问题本身;问题可能没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受众,或修辞。

说起来,30年前,前后也没差几天,我,和你们今天一样,梦一般踏进这个校园。恍恍惚惚,懵懵懂懂,找不到北,光看见大;一年过去后,考法理,也就是我今天的研究方向,惭愧地告诉各位同学,

我考了全班最差。

不是在这里忏悔,头发都花了,再吟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意思,也很讽刺。我只是想和大家说说“期待”。人当然会有也应有期待,它其实是个人理想或愿景的一部分,是比较“小”、比较个人、很可能实现的那一部分;人活着也就是活在某种期待中,无论这个期待的社会评价。但期待常常作弄人;特别是那些把期待更多放在环境或他人而不是自己身上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依

赖,或会变成一种依赖,不仅高估了名校、名师、天时、地利乃至机遇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有时还隐含了对自己潜能和实力的高估。结果或者怨天尤人,或者得意猖狂,至于具体何时何种状态,则取决于一

些偶然的因素。

不要以为进了北大自己就会如何如何,就能成为谁谁谁;我以前说过的,大意是,除了都属于北大这个专有名词之下,你我同陈独秀或胡适,鲁迅或毛泽东这些北大名人其实没什么关系;即使事先看来,有某一种有关你的未来成就的概率关系;但这种概率在统计学上公平分配,在现实中只能某人独占,而不管你觉得公平与否。其实这种概率在你没进北大也就存在,因为都是人,都是中国人;今天不过会让你感觉这种概率更高了一点。永远不要相信北大、清华乃至哈佛、剑桥本身有什么神奇,除非你自己努力,并且要贯穿于你在北大以及北大之后的一系列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琐碎,甚至“无事”中。

即便最大的努力,也并不必定会,甚至一般不会,令你人生的所有的梦想成真。许多努力并不以光荣结尾的,而会以梦想结尾。因此也许才有了“光荣与梦想”这个短语。努力只是,最多只是,光荣的

一个因素。

就说说刚结束不久的奥运会吧。即使因中国的努力而“无与伦比”,但还是有,甚至更多激起了不少发达国家的人们,至少是从这些国家的媒体报道来看,对中国更多各种各样的怀疑和猜忌。不要以为自己努力了,做得好,别人就会或就应承认。这个期待不现实。如

果猜疑和嫉妒是更多关切自身利益和安全的人们的一种自然情感,偏见也是任何偶在的在所难免,那么利益不同或利益关注不同的人就永远挣脱不了这种“原罪”。你们自然也会遇到。这甚至不完全是软实力问题;没有“干货”的软实力,就只有软,而没有实力。有点扯远了;我想说的不过是,别太指望努力就一定会得到承认,甚至未必需

要别人的承认。

因此,不切实际的期待有时会带来沮丧、愤懑,甚至一种失落、却会因失落而强化的“权利”感。我们当然希望未来和世界美好,我们会为之奋斗,尤其当你踏入这个学校,这个学院之际。但真实的世界从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允诺每个人很多实在的享用;现实给予的更多是一些归在自由名下的那些潜在的机会。而实现这些潜在,除了努力外,常常还需要并非人人都有的一份天赋。不是博尔特,不是刘翔,黄金大奖赛上的黄金就没你我什么份了;既然已经进了法学院,你也肯定不是爱因斯坦了,也很难说会成为另一个鲁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至少在某个甚或某些方面都是“残缺”的,和刚刚结束比赛的那些勇敢的残奥会运动员一样。甚至,首先在对世界不存幻想上,然后在意志品质上,我们许多人都不如他们。

不是想打击同学们的兴奋;我不过是说点实话,提醒,要及早走出自我对社会、人生和世界的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别忘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他人、环境、社会和世界)的古训。努力是唯一可以由你把握的变量,否则,你甚至会受不了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失

恋这类小小挫折,更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大是大非问题上“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既然你们来到了这里,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应过多期待别人,而要接受更多别人(家人、社会等)的期待,因为你们是北大

法律人!

不多说了,生活的磨砺会比任何说教都将更强有力。我相信,你们都明白、也一定盘算过该如何度过在北大的这两年、三年或四年;重要的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30年前我们那代人上大学时,清华同学提出的一个口号。转送你们;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请珍惜并充分利用不仅是北大、而且是当代和中国所提供的一切可能,“发现你的热爱”,创造一个“大气”的自己。

而北大法学院也重申她对新同学的祝福和相信:在这里你将度过的,也许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念的一

段时光!

2008年9月24日晨于北大法学院科研楼

朱苏力:你听见阳光的碰撞

——北大法学院2007级迎新致辞

暑假之初,电邮,一位美国教授问起“小资”和“愤青”的英译。其他特点除外,“小资什么都知道,但从不上街游行;愤青上街游行,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说,小资总体说来循规蹈矩。回信称,希望更多的人如此,因为他实在tired of处理作弊的学生。他没说具体,我也没问。但我想起早先一个报道,他的大学刚处理了一桩学术作弊:在一场take home的必修课考试中,30多名学生互相抄袭,最终9人开除、15人停课、10人重修。网上有帖子暗示,开除的,有8名中国学生;停课的,5名;重修的,6名。这位中国法教授,大概是参与处理了这一令人难堪、痛心但必须严肃处理的事件。

不是告诫学术纪律,尽管有这个意思。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向老实守规矩的中国学生,会不时发生这种令人震惊甚至骇人听闻的事情?去年,香港有位内地去的研究生,甚至试图贿赂老师。这当然有,但显然不仅仅是个人品行或知识问题;更深地,它反映了转型社会的规范和规范重建问题。近来沸沸扬扬的食品、药品问题,“纸包子”

新闻等,其实也都与此有关。

传统社会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中那却只是少数为官或预备从政者的事;普通人只顾得上齐家,责任和义务都止于熟人和所属社区;朋友相互帮忙,“两肋插刀”,似乎怎么做都不过分;你的利益增加了,社区的利益就增加了,无需考虑哪怕是邻村人,除了联姻外,他们不属于你想象或真实的利益共同体。但在现代社会,不论你多么怯生,目光所及几乎全是陌生人——看看身旁的同学,也

看看我!也不论你何等多疑,也只能相信陌生人——看看你的手机或iPod,身上的T桖,手中的矿泉水或“可乐”,还有这不知该说是脚下还是头上的理教大搂。不论是否愿意,你我的生活世界都由无数陌生人、其产品以及我们对他/它们的信任构成。一个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利益共同体已经成型,还在扩展。

这是一个空前深刻的变化,需要法治;但不仅是法治。许多曾经可以接受、习以为常或天经地义的做法,甚至某些传统美德,也必须完善、调整或改变,有的干脆必须放弃。学习上也如此。强调独立思考,“集思广益”甚或“助人为乐”因此受到限制。不再是“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大学就是要考察、测度和比较个人能力,确保向天下陌生人推荐规格不同但让人放心的人才。“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旦知识要面对社会,作弊就不仅关系个人,更会导致信息错误:不仅关于你自己,而且关于你与他人的比较能力以及你经手的种种产品。无数遍布世界各地的陌生人怎么保护自己?潜在的严肃社会后果逼出了严格的规矩。一旦触犯,就是一个记录;你就得像郑智化柔情歌唱的那样,“用一辈子去忘记”,哪怕你感到的只是严

酷。

有道德意味;但我不是说教,没说好坏,只分析后果。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并一定程度上仍然生活在熟人社会,耳濡目染,有的还很重;但要想在这个正逐步展开的现代社会中好好并放心活着,我们就必须形成、自觉并严守一些新的社会规范。许多人,不只是作弊被发现的

同学,也包括那些没被发现、没机会作弊甚或一直守规矩的同学,包括我和许多成年人,还不仅在学习上,而是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留心:深刻的社会变迁已设立了我们做人的新的责任底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素质要求。大学的功能,因此,不局限于传授和创造知识;它更是以陌生人的环境和只看标准的方式塑造着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以此履行它对全社会乃至人类的责任。

因此,你们来北大就不只是读好书。我甚至不认为这会是你的头号任务,不仅因为你们每个人的智力和潜能;更重要的,知识并非一个人的社会贡献或个人幸福的第一素质。社会需要的杰出者、成功者,并不等于,也几乎从来不是,那个时代的成绩最优者、学位最高者甚或最博学者。想想也曾在这个校园待过的毛泽东。想想3个月前才获学位的“哈佛历史上最杰出辍学生”盖茨同学。

尤其本科同学,一定要刹住把“大一”当“高四”的惯性,别盯着老师、教科书、考试或“保研”;更别以为搭上了时代或是北大这趟车,就上了保险。伟大时代一样有失意者,北大出身也难免有人还是找不到北光想着大。你的中国和世界也在你周围,在课堂、宿舍、食堂和志愿者活动中,在包括恋爱、社团甚至打扫卫生等日常琐细中,要以你们张扬个性的循规蹈矩或循规蹈矩的个性张扬,全面培养和增强自己的素质,积累你现代社会生活的资产和信用。前面提到的对所有陌生人的基本诚信,也是其中之一。

城乡二元中国的法治背景和前景——评朱苏力新作道路通向城市演讲范文

城乡二元中国的法治背景和前景——评朱苏力新作《道路通向城 市》演讲范文 破产农民经不起章鱼城市的诱惑,结果是自投罗网。 zljTSW*2GYSGGYTSShiJieShiKubilishifaErhalun.htm③乡村的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方向。而城市乡村化则是我臆断的一个概念,含义既指向消灭现行户籍制度后,农民可以永久居住的中国城市,也指向那种“邻居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市民社会的疏远和离散现象所造成的“陌生人社会”。 ④七寸是蛇身上的一个穴位,据说抓住这个穴位就等于抓住了蛇的全部。 ⑤我个人认为,自1904年后,中国法学界只是把onstitution解读为民主和三权分立,而忽视了其中所包含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内涵,严重忽略了国家结构问题的重大政治体制价值,而仅仅只把国家结构问题等同于简单的行政区划,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读,产生这种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比较片面地吸收了宪法民主的反 ****独裁的破坏性功能却忽视了宪法对于现代中国政治的组织和结构功能。而现在现在是到了重新补课的时候了,因为未来中国,也许将是一个名实相附的联邦或者邦联国家——起码在大陆和港澳台之间。 ⑥我写该文章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份“辽宁省法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年8月在沈阳召开)参阅材料”,此文件是由辽宁省委政法委起草的,拟提请省委、省政府批转,标题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法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该文件的第三个大标题“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

风,大力推进法学理论研究创新”之下,就写着这样的语句“决不允许散布私有化、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三权鼎立’等自由化思潮和错误言论”。 ⑦记得前些年国内有家大报开愚人节玩笑,声称科学家培育出了牛肉西红柿,看上去明明是西红柿,吃到嘴里却是牛肉味道,哄得好多人信以为真,包括我在内。 ⑧在40年代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之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根据碱基配对规律和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谱等实验结果,提出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模型认为每股DNA链是由许多个单核苷酸借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每一个DNA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彼此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多聚核苷酸链都以右手螺旋的方式盘绕着同一中心轴,脱氧核糖和磷酸排列在其外侧;两条长链上的核苷酸是相对应的,其内侧的碱基相互配对,用氢键连接起来,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借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G)与胞嘧啶(C)借三个氢键连接,形成一条双螺旋梯形结构,故称为DNA双螺旋。每对碱基都处于同一平面,与中心轴垂直,两个碱基平面相互平行,间距 3.4埃(1埃等于10-10米),螺旋的直径为20埃。DNA分子的长度就用碱基对数目来表示。这个模型合理的解释了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等过程,巩固了DNA作为基本遗传物质的地位。参见谢培《世纪发现:DNA的魔术》:https://www.sodocs.net/doc/9112953389.html,enbiolog01htm)⑨这是一个传播学术语,大致指信息的制造者或传播者的传播符号设计与信息受众的生活成长背景与接受理解能力之间的交叉地带。凡是在精心设计信息传递符号后先期占领这一交叉地带的信息传递行为就具有了“语

朱苏力教授演讲读后感.

朱苏力教授演讲读后感 朱苏力教授演讲读后感 部门老大留的作业,也确是由感而发。看着这么一大篇文字,不发怪可惜的。 读了几遍这篇文章,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读懂它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做自己能做的,只是为了在将来某一天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妥协也是为了更好的坚持。 人最不能没有或者放弃的就是“追求”这件事了。可以想见,当一个人没有了个人的追求,只剩下妥协的时候,是多么的了无生机和生趣。我不知道那样还会有什么奋斗的支柱。毕竟人不只是为了活着,显然我也没有为了人类社会而活的伟大。 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总会有种种种种的不尽人意和难以掌控的东西,但是我宁可把它当成黑色幽默戏谑置之,然后拼命的寻找实现自己追求的可能和方式。努力是最不值得吝惜的一件事。当一切都太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就太乏味了。总要不停的挣扎、努力和突破,生活才显得乐趣无穷。 追求也并不一定是多大的成就,多少的丰功伟业,它可以是自己一直想做却不敢做或没有机会做的事,可以是自己一直想涉足的行业或领域,或者是自己在某个领域当中的目标,或者是一种生活状态。总之追求是一件令人开心和兴奋的事,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玩的游戏。 在朱苏力教授所说的“做自己能做的,而不是想做的”,我想再添加一句苹果公司创始人Steve Jobs的一句“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谈到现在的工作,说不上喜欢或者是不喜欢,当初的那份激情也悄悄蜕却,剩下的只是做,为了做好为了学到东西,为了不虚度光阴而不停的努力。当初来公司应聘的时候就有讲过,我是想通过零售行业转做管理,同时在计划学习职业经理人的课程。这一目标没有变,而是将学习职业经理人的课程改为了考在职MBA,虽然只是个雏形,不知道可行性有多大,但我已经开始努力,期限为两到三年吧。说到未来十年似乎太遥远,我无法想见那时的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时的我肯定会对本行业有了一个轻易的掌控能力,在行业中能够收放自如,并且处于管理的位置了。 一个公司,一份工作,只要它能够让自己积极奋进,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并能够不断的让自己在这个行业中变的丰满,同事和领导能够给自己积极的影响,创造积极的环境,那就是值得去为之付出努力和时间的一家公司和一份工作。当然在这之中,个人的发现的眼光和自己主动的精神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一直以Steve Jobs的一句话警戒自己: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观美国电影《法官老爹》有感

观美国电影《法官老爹》有感 永不消弭的法官尊严——观美国电影《法官老爹》有感 文·农群惠 汉克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职业律师,因与父亲不和,长期在外工作。一日,传来母亲逝世的噩耗,他踏上回乡归途。汉克的父亲是公正严明的法官帕尔默,备受人民的爱戴,而此次汉克回乡期间父亲被指控驾驶车辆谋杀年轻人马克。汉克作为代理人出庭为父亲辩护。通过剧情的推进,案件侦查阶段查明了死者马克是曾被帕尔默法官判刑两次的罪犯,第一次是因为马克威胁要伤害自已的女朋友霍普,帕尔默法官判他监禁三十天。出狱后马克真的把霍普杀害了,帕尔默法官判决其服刑二十年。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帕尔默法官一直声称自己是无罪的,他确信自己没有杀害马克,并不同意汉克以醉驾肇事而非谋杀进行抗辩。因为他在乎一个法官的声誉,不希望让人民认为他是一个酗酒的法官,从而质疑他的职业素养,坚持让汉克为自己做无罪的辩护。然而,在庭审时,一段案发当晚超市的监视录像在法庭播出时,帕尔默法官踉跄两步沉默了,汉克也发现父亲的异样。庭审结束后,帕尔默法官急病住院,汉克才知道在几年前父亲已确诊患了癌症,一直在接受治疗,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是出现失忆的状况。在医院,帕尔默向汉克坦言看到录像后他才想起当晚的事情,他确实用车辆撞死了马克。汉克作为一个出色的律师,他希望父亲保持沉默,因为在控方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帕尔默法官犯罪的情况下,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这场官司的胜算很大。 电影最高潮的部分,在最后的庭审,帕尔默法官当庭承认是他故意撞死了马克,全场哗然。而汉克仍没有放弃通过父亲的病情为父亲作无罪、罪轻的辩护的想法。汉克问父亲:'为什么第一次时判了马克三十天,以马克的罪行完全可以判一年。让他冷静也许就不会杀了霍普。'帕尔默法官说出了隐痛多年的想法:'因为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你,一样的叛逆,一样的轻率,看到他哭让我想到了我的二儿子(汉克),我只想抱住他并告诉他事情本不该这样。如果他迷失了,我想有个人能帮助他,正如我想有人帮助我的孩子一样。'听到这些,汉克问他:'为什么我的记忆中与你的不一样?'帕尔默法官回答到:'看到你我想到了他。'这时汉克流下了眼泪,他终于明白了这些年来为何父亲对他如此严苛及不近人情,皆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慈念没有重判马克而使年轻的女孩霍普受害。这份纠结于心的愧疚让他对儿子的爱变得很复杂,就如同自己的内心一样复杂,爱、悔、恨交集。 全场的旁听人员及陪审员们都沉默了、感动了。最后,陪审团的判决为一级谋杀不成立。当时场上所有的旁听人员都鼓掌了。其后陪审团认为帕尔默的故意杀人罪成立,法官判决其入狱四年。在场的旁听人员都为这位老法官感到惋惜。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陷入了良久的沉思。在影片中通过对一起故意杀人案的侦查、庭审到宣判三个阶段情景的细微描述,向观众传达了两个主题:一是父亲与儿子分别为法官与律师,因职业的立场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逻辑思维与职业特征。二是如何通过一个法官的内心、行为、态度作为媒介,让人们见证,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既基于法律准则也基于一颗仁慈的心。也让人们见证,即便是法律的实施者,在犯罪后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邪恶势力与私权利都不可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进而实现法律实体价值与程序价值的辩证统一。 朱苏力的《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中写到,美国法律训练属于职业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法学院对学生的主要要求,是了解法律(判例),了解运用法律的必要程序和技巧。因此,在法学院,从教授到学生,所关心的都是'什么

小区物业温馨提示小区物业关于防范台风的温馨提示

小区物业温馨提示小区物业关于防范台风的温 馨提示 模板一 尊敬的各位业主/住户: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报,台风正逐渐逼近我国沿海,会给本市带来明显的风雨,本市防汛防台形势严峻。在此提醒台风暴雨天气注意以下事项: 1、将窗台、阳台、露台等部位的花盆、建材等容易坠落、受损的物品移入室内; 2、对空调室外机、遮阳棚支架的牢固状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牢固的情况时及时加固; 3、离家前应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以免下雨、起风时户内进水; 4、台风期间不要在阳台晾晒衣物、棉被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雷雨时尽量不使用室内热水器、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6、请及时清理院内地沟、地漏和露台等,以免被杂物堵塞,造成雨水倒灌;

7、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出行,如果恰好在外,则要提防: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吹落高空物品,因此要格外注意高处坠落物体;千万不要在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门窗玻璃、幕墙玻璃等有可能被强风吹碎,要注意玻璃飞溅;走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要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 8、行车途中如遭遇台风,不仅会雨大路滑、风大易偏、视线不清等,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台风吹翻,因此要减速慢行,并尽早选择安全地带停车躲避。停车也要注意不能停在低洼地带,还要避开有高空落物、电线杆、大树等地方,以免出现意外。 如您需要帮助,可随时联系物业服务中心电话:XX(24小时)-XX(8小时)。台风来临时,管理处会安排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 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XX物业管理服务中心 20XX年X月X日模板二 省气象台预报,受“**”影响,9-12日,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在“苏迪罗”登陆后,接下来就是“台风时间”了,未来三天佛山都可能有雷阵雨。 请各位业主/住户做好防御准备:

精彩演讲的三个重点把握

精彩演讲的三个重点把握 精彩演讲的三个重点把握 以朱苏力的演讲为案例: 重点一、条理清晰,言之凿凿 演讲不讲求条理性,语序杂乱是不行的,演讲者必须合理安排演讲内容,做到言之有序,条理清晰,这样听众才能对演讲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朱苏力在题为《第一个梦想成真》的演讲中曾这样讲: 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和上课。不要把学习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或是为了分数,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谋杀了你生活的快乐。我说过,不要追求“刻苦”学习,而是要“发现你的热爱”。学习应当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这里有许多智慧的老师,不仅有本校的,而且有外校的;有许多精彩的讲座,不仅是法学的,还有其他专业方面的。你还应当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会有你不可能一一亲历却是你所需要具备和了解的知识和经验。一次远足也许会令你获得一位良友;一次交谈也许会让你进入一个只能在电视上或书本里接触的世界。大学并不只是校园比中学的更大一点儿,同学更年长一点儿,老师学历更高一点儿。大学与中学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后者是标准化的,而前者高度专业分工的。因此,她更像一个小型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你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演讲不仅要对听众进行思想上的启迪,而且要指导大家操作,这就需要演讲时做到条分缕析。在这段演讲中,朱苏力运用了先分后总的讲话顺序。他围绕“学习”这个话题,先分别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范围等三个角度进行细致地阐释,互不重复,层次非常清晰,并且拿老师、学校等作为例证,有根有据,让听众在头脑中立刻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和轮廓,做到了短小精悍易记忆,印象鲜明好操作,从而受到了启发和教育。此外,在这段演讲的最后,他还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为学生们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进行了总结,明确了观点,使这段演讲真正地做到了言之有序,泾渭分明,从而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二、感情真挚,朴实动人 在演讲中,情感应该像人体中的神经一样贯穿其始终。离开了情感,演讲只能是“耳边风”。所以,演讲者若能在演讲中表露出真情实感,便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现场氛围,拉近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在题为《你柔软地想起了这个校园》的演讲中,朱苏力这样讲道: 你们千万不要上了某些法学教科书的当,总是刻意地认为这个社会或某个人欠了你什么,觉得这里没有起点公平,那里没有结果公平。如果这样的话,一不小心,你就会把一生都用来挑剔抱怨了。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情感上,生活从来就有许多偶然和意外,幸与不幸,以及许多你所认为的不公平。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面对,那么此时,我们为什么不从容淡定一些,正如古人所谓的荣辱不惊呢?其实,你走进和毕业于北大法学院,虽然不是纯属偶然,但是也并非天经地义;其中就可能有一丝幸运,

台风安全提示语_口号大全

台风安全提示语 出门挣钱不容易,安全千万要注意。你们想看看台风安全提示语有哪些吗?以下是橙子推荐台风安全提示语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安全温馨警示语【经典篇】 1. 隐患处处有,安全时时记。 2. 用平安祝福校园的今天,用平安打造校园的未来。 3. 不讲安全搭上命,挣座金山有啥用。 4. 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 安全施工,拥抱平安。 6. 班前常自检,事故可避免。 7. 道路牵着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8. 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9. 安全在身,家人放心。安全疏忽,苦难缠身。 10.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11. 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12. 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 13. 安全花开把春报生产效益节节高。 14.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5. 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安全。 安全温馨提示语【精选篇】 1. 安得万人在,全心为生产。 2. 安全生产创效益违规操作酿祸端。 1 / 3

3.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 4. 你重视,我参与,安全生产一起抓。 5. 安全保健康千金及不上。 6.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锻炼美满的家庭离不开安全。 7. 安全生产做得好,企业效益才有保;安全成效要展现,持之以恒是关键。 8.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9.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10.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11. 遵守规则,欢笑的亲人。违章行车,狞笑的是死神。 12. 工作勤为先,万事平安首。 13. 宁绕百米远,不冒一步险。 14. 安全是朵幸福花,大家浇灌美如画。 15.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台风安全提示语【集锦篇】 1. 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2. 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它的强度安全最危险的一面决定你的生命。 3. 安全警钟时常鸣,防范打锣经常敲。 4. 感情深,一口闷,酒后上班头发昏;上班之前不喝酒,互相提醒够朋友。 5. 最盼的是你的平安,最怕的是你的意外。 2 / 3

物业小区关于台风来临的温馨提示

物业小区关于台风来临的温馨提示 物业小区关于台风来临的温馨提示 模板一 尊敬的业主: 您好!据气象台预报近日有台风来袭,台风将会对本市带来较大影响,管理处提示您做好以下几点: 1、在台风、暴雨来临之前,请收拾、清理好阳台(露台),并将放置在走廊栏杆及窗台上的花盆、衣物等各种物品移至室内,避免坠落伤人; 2、请检查并紧固室外遮阳棚、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外机及其他物品并妥善停放好您的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慎防财产受损; 3、检查、疏通自用部位的阳台(露台)地漏、下水管道等,确保雨水、污水排放畅通; 4、台风、暴雨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关好门窗,关闭电源及燃气,防止发生意外。您确需外出的,请备好雨具,切勿站在迎风口并注意周边险情,慎防“飞来物”或物品坠落倒塌; 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物业服务中心 xx年10月6日 模板二 尊敬的各位业主/住户: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报,台风正逐渐逼近我国沿海,会给本市带来明显的风雨,本市防汛防台形势严峻。在此提醒台风暴雨天气注意以下事项: 1、将窗台、阳台、露台等部位的花盆、建材等容易坠落、受损的物品移入室内; 2、对空调室外机、遮阳棚支架的牢固状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牢固的情况时及时加固; 3、离家前应检查门窗是否关闭,以免下雨、起风时户内进水; 4、台风期间不要在阳台晾晒衣物、棉被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雷雨时尽量不使用室内热水器、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6、请及时清理院内地沟、地漏和露台等,以免被杂物堵塞,造成雨水倒灌; 7、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出行,如果恰好在外,则要提防: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吹落高空物品,因此要格外注意高处坠落物体;千万不要在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门窗玻璃、幕墙玻璃等有可能被强风吹碎,要注意玻璃飞溅;走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要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 8、行车途中如遭遇台风,不仅会雨大路滑、风大易偏、视线不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 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界,朱苏力也许是影响最大也最具争议的学者之一了,不仅它的学术,他的演讲也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朱苏力的演讲风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 一、主题鲜明,句句扣旨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所以,演讲者所讲的话题要明确突出,不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对所要阐述的观点和主张,态度要明朗清晰,爱憎分明,决不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这样,听众听完演讲之后,才能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给北大法学院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做演讲时,朱苏力这样讲道: 珍重自己,并不只是珍重身体,更重要的是要珍重自己的才华。在未来的航程上,最危险的并不是漩涡、暗礁、惊涛、骇浪,而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她用迷人的歌声诱惑那些无畏的水手,最终导致过往船只触礁沉没。而这种诱惑,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可能尤为突出。社会旧有的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功能失调,现代的以法治为中心的社会控制体系尚未完成,因此在这一时期,种种诱惑可能驱使你们用自己的才智以各种名义、甚至以法治的名义干一些不道德的事、违法的事,龌龊的事、卑鄙的事。有的人可能会想,这件事即便做了,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们,有许多事,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做。 这段话紧紧围绕着"珍重自己"这个主题展开论述,旗帜鲜明地告

诫学生们不要做有悖于良心的事情。他先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为例,说明了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受得住一些无形的但是危害性极大的诱惑;之后,为了更强有力地证明观点,以"种种诱惑……甚至以法治的名义……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这一递进句式,从反面论述,将造成一些人做出没能"珍重自己"行为的可能性一一列数,把丑话说在前面,起到了启发警示的作用。最后语气坚定地说:"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做",进一步突出强化了演讲的主题,做到了观点鲜明,态度明朗,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演讲效果。 二、条理清晰,言之凿凿 演讲不讲求条理性,语序杂乱是不行的,演讲者必须合理安排演讲内容,做到言之有序,条理清晰,这样听众才能对演讲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朱苏力在题为《第一个梦想成真》的演讲中曾这样讲: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和上课。不要把学习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或是为了分数,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谋杀了你生活的快乐。我说过,不要追求"刻苦"学习,而是要"发现你的热爱"。学习应当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这里有许多智慧的老师,不仅有本校的,而且有外校的;有许多精彩的讲座,不仅是法学的,还有其他专业方面的。你还应当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会有你不可能一一亲历却是你所需要具备和了解的知识和经验。一次远足也许会令你获得一位良友;一次交谈也许会让你进入一个只能在电视上或书本里接触的世界。大学并不只是校园比中学的更大一点儿,同学更年长一点儿,老师学历更高一

读朱苏力_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_有感_浅谈法律的多元化问题

2010年01月15日第3期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9 读朱苏力“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有感 □尚洁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法律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产物,也是在群体生活中得以传承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一种文化的现象,法律的运作反映了一定社会 的文化。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意识到并承认。我们也日益意识到由于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因此人们的社会群体的组织方式就会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也就造成了文化多元和法律的多元。通过对该文章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法律多元及其互动关系和一些关于法律多元的理论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法律多元问题对建设中国当代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法律规避法律多元制定法民间法中国法制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一文出自朱苏力教授于1996年编纂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虽然该书出版已有一些年限了,但书中的一些观点对现在的法治建设还是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多元化问题。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述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作者在文章中具体的阐明了自己对法律多元问题的认识了见解:通过对一"私了"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多元的研究的学术和事件的意义。首先法律多元的研究指出了法律与社会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打破统一的法律模式的观念和世界单线进化的观念。法律多元这一概念始于人类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西方学者对偶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落居民的文化和法律的调查后产生的。这些学者在许多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发现多种文化以及相应的多种法律体系共存的状态。一方面,殖民者带来了现代西方文化和西方的法律制度,在殖民的建立了据说是更为文明的法律制度;而另一方面殖民地人民并未完全接受强加给他们的文化和法律。在许多地方,殖民地人民仍然习惯于他们的法律文化,一旦发生了纠纷,人们并不是借助那些殖民者给他们带来的、被称之为"原始的"、"低级的"法律制度。这样,在这些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国家就同时存在着并有效运作着两种或几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西方学者将这种状态概念为法律多元主义。[1] 然而,这种文化的法律的多元之一并不限于近代的殖民地社会。殖民地内的法律多元只是许多其它社会内发生的或发生过的法律和文化传播、移植、征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法律多元的现象中的一种。因此,法律多元的研究也是对法律文化传播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在许多殖民地社会,欧洲文化并非第一个外来的法律文化。在许多世纪里,许多社会曾为不同的异族所征服,不断有人口的迁徙,也自发地进行法律改革,这些都会造成法律多元的情况。当代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就曾描述了印尼的爪哇岛法律的多元复杂性,这种法的多元是来自中国南方和越南北方的居民、印度和中国的商社、伊斯兰教传播者、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日本占领军以及目前的印度尼西亚国家等力量相互碰撞的结果。因此,只要真正对某一社会进行细致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即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法律在历史上完全没有变化,完全自发地产生,只是一种虚设和假设,是一种浪漫化了的或者天真的虚构。 法律多元是两种或者更多的法律制度在同一社会中共存的一种状况,因此法律多元的研究必然涉及国家法(尤其是制定法)和民间法的互动关系和国家制定法有效性的发生渠道。法律人类学家指出,在每个社会都有一些组成该社会所必要的次群体,如家庭、宗族、社区和政治联盟这样一些社会单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每一次群体中都形成了一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或"类法律",并具有自身的特点。尽管这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法律,但由于占统治地位的法律制度的影响,它们却常常模仿或分享了国家的机构形成和符号形成;而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法的一些做法也会影响制定法的结构形式和运作方式。 在笔者看来,这里的法律多元除了书中作者所说的规范,秩序的多元性外,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还包括在解决法律问题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则来解决。这里的规则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等这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解决方式更多的是包含着民间的一些习惯方式,"不成文规定"等等方式。例如:在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我们除了可以用诉讼这个"公了"方式来解决纠纷,我们还可以运用人民调解、和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纠纷。运用这些方式来解决纠纷有很多优于诉讼处理问题的地方。这些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程序上的非正式性,多元的解纷方式的程序通常具有简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相对诉讼程序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及迟延等问题,这种特点凸现了程序利益。基于这一特点,多元的解纷机制能够降低当事人和社会的纠纷解决成本,节约和有效利用司法资源。第二,纠纷解决基准上的非法律化。多元的解纷方式无需机械适用实体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框架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变通和交易的空间。第三,纠纷解决主体的非职业化。无论是调解员或仲裁员,乃至小额诉讼和专门法院的"法官",都可以由非法律职业人士承担,并可由非律师代理或者完全由当事人本人进行。这种主体的非职业化,一方面使纠纷解决摆脱了职业法律家的垄断,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本人参与,增加纠纷解决过程的协商性和对话性,并用常识思维改善法律推理的不足;另一方面,由非法律职业的各类专家(包括技术专家、行政专家、行业和特定群体的代表、心理学和青少年既家庭问题专家,等等)参与处理特定类型纠纷,能够将专家优势引进纠纷解决过程,避免法律专家的专业知识欠缺,提高专门性纠纷处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第四,性质和形式的民间化或多样化。多元的解纷方式本身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以民间性(社会性)为主;无论从机构组织的数量、覆盖面,还是从实际解纷的数量上看,民间社会性解纷机制均占有明显优势,尽管其数量和作用有时很难通过量化指标衡量。各种不同的解纷方式形成了一种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系统。第五,程序构造的平等性。多元的解纷机制与诉讼程序存在本质区别,纠纷解决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非权力化的水平或平等性构造。在包括仲裁在内的多元解纷机制程序中,参与解决纠纷的第三人并非行使司法职权的裁判者(法官),不具有行使国家权力的性质和地位;纠纷解决程序的启动,运作和结果取决于当事人的处分权和合意。第六,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的互利性于平和性(非对抗性)。尽管一部分多元解纷机制以追求接近法律的解决为基本指向(司法取向),但也同样会寻求通过互利与平和的程序获得与诉讼不同的结果;更多的多元解纷机制以促成和解以及圆满解决纠纷为取向,双赢(多赢)与平和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价值,也是当代世界对多元解纷机制最为认同的优势。[2] 事实上,法律多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法律社会学研究的转 ——浅谈法律的多元化问题

学术讲座主持稿

学术讲座主持稿 篇一:学术报告主持串词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们的讲座现在正式开始。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来了×××,大家欢迎。 我们讲座的主题是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为我们做报告的嘉宾。. ×××,某大学副教授、某大学博士、陕西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会秘书长。博士论文《我国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发展对策研究》荣获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征文一等奖。 ×××曾多次应邀为陕西省各大高校的学生们做讲座。 并且在【】方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的机会! 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 非常感谢×××的精彩报告。 现在是提问环节。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很遗憾不能让每位同学的问题都得到解答。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活动结束后与×××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也会很乐意为大家解答的。 听了×××的精彩讲座,相信大家一定都获益匪浅,对

【…..】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更加坚定的目标。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的精彩报告! 我们今天的学术讲座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篇二:大学教授讲座主持词 北大教授讲课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大法学院的两位专家学者莅临我们法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南通中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区检察院领导和我院全体干警。 两位专家学者其实不用我多介绍,在座的许多领导和同事都早已久仰大名,不瞒大家说,我本人也是对他们仰慕已久,今天跟大家一样,能有幸和我国最顶尖学府的教授们有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激动万分。 朱苏力教授留学美国多年,归国后长期从事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北大法学院做了十年的院长,在法律社会学、法理学、法律思想史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出版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是我国法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薛军是我们法

物业防台风温馨提示范文

物业防台风温馨提示范文 物业防台风温馨提示范文 模板一 省气象台预报,受“**”影响,9-12日,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出现大风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在“苏迪罗”登陆后,接下来就是“台风时间”了,未来三天佛山都可能有雷阵雨。 请各位业主/住户做好防御准备: 1、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做好自救自防工作。 2、台风来临期间,业主尽量避免外出,家中老人和小孩应尽量留在家中,如您或家人在户外逗留,请您切记,要提防被倒树、高空吹落物品勿伤。 3、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检查家中门窗阳台,关闭门窗,将窗外的花盆及零散物品移入室内,并及时固定好空调室外机、雨蓬等。如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提醒您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保护。 4、驾驶车辆的业主,遇到大风,要避免高速行驶,减速后保持匀速。 5、请您对阳台、露台的雨水口进行及时检查,如果您家阳台、露台已做装修,请您检查雨水口预留是否充分;雨水口周围有无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同时在下雨时观察屋顶雨水管下口的排水状况,若发生不排水或排水不畅通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管理处进行维修,以

免给您的生活带来不便。 *****服务中心 20**年8月9日 模板二 尊敬的业主: 您好!据气象台预报近日有台风来袭,台风将会对本市带来较大影响,管理处提示您做好以下几点: 1、在台风、暴雨来临之前,请收拾、清理好阳台(露台),并将放置在走廊栏杆及窗台上的花盆、衣物等各种物品移至室内,避免坠落伤人; 2、请检查并紧固室外遮阳棚、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外机及其他物品并妥善停放好您的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慎防财产受损; 3、检查、疏通自用部位的阳台(露台)地漏、下水管道等,确保雨水、污水排放畅通; 4、台风、暴雨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关好门窗,关闭电源及燃气,防止发生意外。您确需外出的,请备好雨具,切勿站在迎风口并注意周边险情,慎防“飞来物”或物品坠落倒塌; 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物业服务中心 xx年10月6日 模板三 尊敬的各位业主/住户: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文档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文档Zhu Suli's speech styl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 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 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文 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界,朱苏力也许是影响最大也最具争 议的学者之一了,不仅它的学术,他的演讲也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今天小泰给大家分享一些朱苏力的演讲风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苏力的演讲风采 一、主题鲜明,句句扣旨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所以,演讲者所讲的话题要明确突出,不可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对所要阐述的观点和主张,态 度要明朗清晰,爱憎分明,决不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这样,听众听完演讲之后,才能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从中受到启迪

和教育。在给xxx学院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做演讲时,朱苏力这样讲道: 珍重自己,并不只是珍重身体,更重要的是要珍重自己 的才华。在未来的航程上,最危险的并不是漩涡、暗礁、惊涛、骇浪,而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她用迷人的歌声诱惑那些无畏的水手,最终导致过往船只触礁沉没。而这种诱惑,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可能尤为突出。社会旧有的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功能失调,现代的以法治为中心的社会控制体系尚未完成,因此在这一时期,种种诱惑可能驱使你们用自己的才智以各种名义、甚至以法治的名义干一些不道德的事、违法的事,龌龊的事、卑鄙的事。有的人可能会想,这件事即便做了,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们,有许多事,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做。 这段话紧紧围绕着“珍重自己”这个主题展开论述,旗 帜鲜明地告诫学生们不要做有悖于良心的事情。他先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为例,说明了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受得住一些无形的但是危害性极大的诱惑;之后,为了更强有 力地证明观点,以“种种诱惑……甚至以法治的名义……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这一递进句式,从反面论述,将造

邀请教授讲座主持词

邀请教授讲座主持词 讲座教授是法定大学颁发授予全职教学人员中拥有崇高学术地位或重大研究成就的教席名衔。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邀请教授讲座主持词,希望能帮助到你! 邀请教授讲座主持词【1】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大法学院的两位专家学者莅临我们法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南通中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区检察院领导和我院全体干警。 两位专家学者其实不用我多介绍,在座的许多领导和同事都早已久仰大名,不瞒大家说,我本人也是对他们仰慕已久,今天跟大家一样,能有幸和我国最顶尖学府的教授们有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激动万分。 朱苏力教授留学美国多年,归国后长期从事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北大法学院做了十年的院长,在法律社会学、法理学、法律思想史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出版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是我国法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薛军是我们法律界的后起之秀,也是民商法学界的精英人才,是第一个通过考试获得意大利政府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罗马法博士学位获得者。薛教授也和我们南通,和我们法院有着颇深的渊源,这是他第二次莅临我们法院。下面让我们用

热烈的掌声对两位专家的拨冗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我想此刻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聆听专家们的讲座了,下面就把时间留给两位专家,首先由朱教授为我们作《司法中的社会考量》讲座,大家欢迎。 邀请教授讲座主持词【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这两天的冷空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寒料峭,但是我们现在的会场却春意盎然,我们满怀热情地聚在一起为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专业成长汲取必须的养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或多或少地一直存在着这样几个问号: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如何做学问?这三者又怎样去协调?怎样互融共通,实现我们完美的教育人生? 当我们满怀这些困惑的时候,我们非常幸运地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某某市教科室张主任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我们用掌声来代替我们的心声,欢迎张主任的到来! 秦主任近年来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做人标准和做事、做学问的要求,我们相信,秦主任的讲座,一定会拨开我们心头的疑云,让我们更加明朗地大步前行!闲言少叙,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为我们做精彩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主持词

邀请专家授课主持词 篇一:大学教授讲座主持词 北大教授讲课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大法学院的两位专家学者莅临我们法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南通中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区检察院领导和我院全体干警。 两位专家学者其实不用我多介绍,在座的许多领导和同事都早已久仰大名,不瞒大家说,我本人也是对他们仰慕已久,今天跟大家一样,能有幸和我国最顶尖学府的教授们有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激动万分。 朱苏力教授留学美国多年,归国后长期从事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北大法学院做了十年的院长,在法律社会学、法理学、法律思想史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出版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是我国法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薛军是我们法律界的后起之秀,也是民商法学界的精英人才,是第一个通过考试获得意大利政府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罗马法博士学位获得者。薛教授也和我们南通,和我们法院有着颇深的渊源,这是他第二次莅临我们法院。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两位专家的拨冗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我想此刻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聆听专家们的讲座了,下面就把时间留给两位专家,首先由朱教授为我们作《司法中的社会考量》讲座,大家欢迎。 篇二:专家讲座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这两天的冷空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寒料峭,但是我们现在的会场却春意盎然,我们满怀热情地聚在一起为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专业成长汲取必须的养分。 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或多或少地一直存在着这样几个问号: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如何做学问这三者又怎样去协调怎样互融共通,实现我们完美的教育人生 当我们满怀这些困惑的时候,我们非常幸运地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某某市教科室张主任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让我们用掌声来代替我们的心声,欢迎张主任的到来! 秦主任近年来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做人标准和做事、做学问的要求,我们相信,秦主任的讲座,一定会拨开我们心头的疑云,让我们更加明朗地大步前行!闲言少叙,(转载自第一范文,请保留此标记。)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为我们做精彩讲座!

暴雨台风天气温馨提示

强降雨大风天气来临,物业温馨提示 近期,全国多地时常出现不同程度降雨大风天气,导致发生一系列安全事故,包括车辆事故,自然灾害,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关于应对降雨天气,下雨天气应该注意什么? 降雨天气安全注意事项 下雨天气注意事项: 1、出门时请关好家中和办公场所的门窗,关闭好电器,最好切断电源。 2、请将阳台摆放的物品和室外晾晒的衣物及时收回,以免被风吹落砸伤他人。 3、请注意出行安全。尽量不要靠围墙、建筑物行走,防止建筑倒塌、高空坠物等危险。 4、雨天路滑,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防止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5、请注意电器使用安全。切断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雷雨时尽量不使用电视机、室内热水器、电脑等电器,并拔除电源插头。 6、使用固定电话、手机及其它户外通讯工具时,请注意防雷安全。 7、雷雨天气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如在野外,请不要在室外逗留,尽快远离危险的地方。 8、请加强自身防范,做好防风、防雨等保护措施。

9、暴雨天气出行,应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不要在深水区逗留。 降雨天气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物业提醒:暴雨天气最好不要开车出行,城市中,刚下过暴雨,路面比较湿滑,城中容易积水,开车出行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如必须出行,请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绕行积水路段和易发生山洪、泥石流路段。下面这几条雨天行车注意事项了解一下。1、雨天行车应放慢车速 雨天驾车时视线容易模糊,因此最好放慢车速,并尽量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另外,道路因下雨而变滑,导致轮胎的附着力会下降。如果车速过快,遇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比良好天气时长20%—40%,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 2、注意加大行车距离 雨天行车要注意加大车距,雨天路面湿滑,路面附着力下降,制动距离增大,容易发生事故。应与前方车辆保持平时两倍以上车距行驶,降低车速,随时注意观察前车驾驶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准备。

大学教授讲座主持词

大学教授讲座主持词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大-法学院的两位专家学者莅临我们法院为大家作学术报告,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南通中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区检-察-院领导和我院全体干警。 两位专家学者其实不用我多介绍,在座的许多领导和同事都早已久仰大名,不瞒大家说,我本人也是对他们仰慕已久,今天跟大家一样,能有幸和我国最顶尖学府的教授们有近距离的接触,心情自然激动万分。 朱苏力教授留学美国多年,归国后长期从事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北大-法学院做了十年的院长,在法律社会学、法理学、法律思想史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学术造诣,出版了非常多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是我国法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薛军是我们法律界的后起之秀,也是民商法学界的精英人才,是第一个通过考试获得意大利政府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罗马法博士学位获得者。薛教授也和我们南通,和我们法院有着颇深的渊源,这是他第二次莅临我们法院。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两位专家的拨冗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我想此刻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聆听专家们的讲座了,下面就把时间留给两位专家,首先由朱教授为我们作《司法

中的社会考量》讲座,大家欢迎。 大学教授讲座主持词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这里是《创新创业执行力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现场。我是本次主持人朱梦!在此,向大家问候一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3遍)。【台上的精彩一定来自台下的慷慨】。做一个真诚的自我介绍,我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今天能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与大师交流探讨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未站在讲台上之前,我是一名跟许多人一样怀揣伟大梦想的的人。如果您跟我一样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有过许许多多的困惑,那么您更要认真的听完这场讲座!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莅临现场的领导和老师,谢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来此交流分享!谢谢(鞠躬) 再次,我要感谢所有到场的观众朋友们,谢谢你们的真诚,我保证今天会让你们收获一次听觉盛宴!谢谢(鞠躬)最后,我要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主持的机会,让我跟大家一起面对面的跟大师交流探讨!谢谢(鞠躬) 现场互动: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如何在大学里大胆创新,锻炼成才能兼备的“白骨精”(注:白领+骨干+精英)?我相信在做的很多同学都付出了努力,对不对?还有一个现象,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都已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