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1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1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1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1

质量控制流程

一、 目的:控制进料品质、检验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合格出厂。 二、 范围: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三、 流程: 3.1进料检验流程图:

3.1.1材料检验是指采购来的生产性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的半成品、成品。

3.1.2材料进厂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知IQC 进行检验,不允许未经检验即办理入库。

采 购 来 料

I Q C 检 验

凭采购单及相关质量标准

合 格 入 库

质量异常不入库

质 检 报 告 记 录

采购部反馈信息给供应商

不合格退货

供应商返工整改

改结

3.1.3检验依据和标准:

3.1.3.1客户要求质量标准或样品;

3.1.3.2与供应商双方确认标准;

3.1.3.3与采购单相符;

3.1.3.4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3.1.4抽检方法:

3.1.

4.1主要原辅材料、纸张、胶水、膜、牛皮纸、油墨;按每批到

货50件以内的不低于3件,100件以内的不低于5件,100件

以上的每增加100件须增加3件,有内包装的每件不低于3-5

包。

3.1.

4.2化工类材料项目中的环保性和保质期抽检率不低于20﹪。

3.1.

4.3从运输工具的上、中、下、左、右不同的地方抽样。

3.1.5检验合格处理流程: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填写进料检验记录表,

通知仓库入库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字。

3.1.6检验异常处理流程:检验有质量异常的材料不能入库,立刻填

写原辅材料采购质量异常报告,详细说明质量异常原因。

3.1.6.1名称不符,级别不同,规格错误拒收;

3.1.6.2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与实物不符拒收;

3.1.6.3过保质期或即将到保质期拒收;

3.1.6.4有破损、部分受潮、散落等能够通过返工的,整改后复检合

格的可入库;由IQC跟踪其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6.5填写采购质量异常信息反馈表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

商整改;

3.1.6.6不良品整改结果复检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报告。

3.2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

客户订单及生产施工单

客户样品、标准或行规国标

实施过程检验

检验合格处理检验不合格处理材料使用异常处理填写合格品检验单填写不合格品检验单材料使用异常报告

改良改进

检验合格检验不合格处理报告单

标识逐级移交

产品终检待处理中心整改退货

包装入库销毁处理记录责任追踪记录整理完善所有检验记录和整改记录制订各类统计报表

3.2.1生产签样(首检)

公司生产各工序首件签样实行三级确认制,既机长/组长、车间主任、IPQC三级确认,经过三方确认后机台/班组方可正式生产。

3.2.1.1生产或插单后再生产或转机台再生产过程中,车间主任主动跟

进机台生产状况,根据样稿及工单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

查,确认无任何问题后签生产样,印刷和分切工序,车间主

任需对照《签样确认表》内容逐一检查并签字确认。

3.2.1.2当班IPQC应根据样稿及工单要求,对照《签样确认表》3.2.1.3工单注明需客户或业务人员签样的,经授权人签字后机台方可

正式生产。属于公司操作要求或质量检验要求中应发现而未

发现的问题,不因有外部授权人的签字而减免机台、车间主

任和IPQC的责任。

3.2.2 机台检验(自检)

在每个工单的生产过程中,机长应按以下抽样计划抽检工序产品:

工序抽样计划记录

印刷每工单/每300个抽查不少于1次半小时记录一次

复合自动模切机每500个抽查不少于1次半小时记录一次

分切每200个抽查不少1次1小时记录一次

制袋每200个最少抽查一次1小时记录一次3.2.3 IPQC检验(巡检)

巡检首先依据是客户订单和生产施工单,再依据客户提供的质量标准或样箱,客户未提供任何标准的,可依据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在每个工单的生产过程中,IPQC各个工序/机台抽查频次不低于30分钟一次,抽检数量按生产数量比例进行,100以内按不低于20%进行抽样,100至1000按不低于15%抽样,大于1000按不低于10%进行抽样。重点工序印刷、分切、制袋工序要加大巡检频次和抽样数。

检验过程必须做好核实记录:过程检验报告、质量异常报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材料使用异常质量报告、整改通知、不良品记录、整改及处理结果验证、按月统计各工序质量原因分析报表。

工序不合格品控制

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IPQC填写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并插上红色“不良品指示卡”,单独堆放。

(1)对于返工后能达到最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车间主任有权直接做出返工处理。IPQC负责跟进车间对不良品的处理,并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填写合格品检验单。

(2)对于不能返工,或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但可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车间主任应通知品质、技术部门负责人协商处理,必要时组织不良品会议,签“生产限样”给相关部门。协商未达成一致的,应及时升级处理,直至总经理。

(3)整张不合格,需要报废的,由机台移交到待处理中心,经IPQC确认处理结果后进行报废处理,待处理中心须对报废产品进行销毁处理记录登记,由IPQC对报废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3.2.4 交接班检验(互检)

交接班时,接班机长、IPQC应核对生产签样是否与客户或公司样稿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处理。

3.2.5 检验说明

(1)对各工序需检物件,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单要求、样稿、蓝图以及本工序操作指引、质量检验标准等相关文件进行检查。

(2)各工序机长/组长、IPQC在《日生产检验记录》中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状况,各车间主任做好各工序检验的跟进工作,并在《日生产检验记录》上予以确认,短单生产时间不足1小时的,车间主任除首件签样外抽检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张《日生产检验记录》只允许填写一个生产工单的情况。

(3)IPQC在制程中发现品质异常时及时通知机长解决,若未能及时解决或已生产出产品存在不可接受之缺陷,通知该部门主任并反馈至本部门主管,问题未解决之前,机台不得生产。

(4)印刷机台机长要将生产过程中的校版纸、过版纸同正品严格区分开,校版纸保留在印刷车间,过版纸要存留在印刷车间报废,不允许流入下工序。

3.3成品检验流程

3.3.1 OQC按公司质量检验标准文件进行全检和抽检。

3.3.2 OQC检验每版货前都必须核对样稿,生产工艺流程单,从不同

角度、不同板次进行抽样进行全面检验,检验完成后在产品流程标牌

上做检验状态标识,品质部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

3.3.3 抽样标准:抽检率按5‰在每板的上中下抽检(见抽样计划表)。

3.3.4 成品抽检完毕,OQC需在此批成品的《产品标识卡》上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3.3.5 对于抽检出来的不合格品,OQC应在其缺陷处做出相应标识,以便与“合格品”区分开来。未达到返工数量的“不合格品”的换补,由OQC把检验合格后的产品零头数补齐。

3.3.6 OQC完成抽检后须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品质部主管必须每日审阅《成品检验报告》。

成品检验不合格品控制

经验验不合格的成品,由OQC填写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

(1)对于返工后能达到最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应要求生产主任直接做返工处理。

(2)对于整批产品不合格或不合格数量过多,不便作报废处理的,如放宽检验标准不影响客户最终使用,品质部主任可以通知销售、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协商处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应及时升级处理,直至总经理。

(3)不合格品需要报废的,由品质部统计在工单完工3个工作日内填写《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交相关部门主管确认,相关部门主管应在2个工作日内确认完成并将《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返回品质部,品质部在收到经审批的《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半成品和成品的报废工作。相关部门主管在

2个工作日内不确认也不反馈意见的,品质部主任有权直接作报废处理。

(4)返工后的产品应经过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各部门共同裁定留用的物料、工序产品、最终产品,应填写不良品处理报告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由品质部统计归档保存。

(5)所有废品的报废由车间主任安排切纸机分切后才能打废纸,完整的废品不能直接打废纸,IPQC负责对报废过程的监控。

3.3.7成品退货处理流程

3.3.7.1由OQC对产品退货数量进行验收,验收后插上红色“不良品指示卡”并单独堆放。

3.3.7.2填制成品退库检验报告,由部门主管在2个工作日内对产品做出相应处理。

(1)对于返工或挑选后能达到最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应要求生产主任直接做返工或挑选处理,IPQC负责对返工过程的质量检验,由OQC对产品进行终检。

(2)不合格品需要报废的,由品质部统计在工单完工3个工作日内填写《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交相关部门主管确认,相关部门主管应在2个工作日内确认完成并将《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返回品质部,品质部在收到经审批的《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半成品和成品的报废工作。相关部门主管在2个工作日内不确认也不反馈意见的,品质部主任有权直接作报废处理。

4.0附件

抽样计划表

批量数

AQL

1.00% 1.50%

2.50%

抽样数AC RE 抽样数AC RE 抽样数AC RE

2—8 全检0 1 全检0 1 ≤5全检0 1

9—15

≤13全检

>13抽检13 0 1

≤8全检

>8抽检8

0 1 5 0 1

16—25 13 0 1 8 0 1 5 0 1 26—50 13 0 1 8 0 1 5 0 1 51—90 13 0 1 8 0 1 20 1 2 91—150 13 0 1 32 1 2 20 1 2 151—280 50 1 2 32 1 2 32 2 3 281—500 50 1 2 50 2 3 50 3 4 501-1200 8 2 3 80 3 4 80 5 6 1201-3200 125 3 4 125 5 6 125 7 8 3201-10000 200 5 6 200 7 8 200 10 11 10001-35000 315 7 8 315 10 11 315 14 15 35001-150000 500 10 11 500 14 15 500 21 22 150001-500000 800 14 15 800 21 22 500 21 22 500001以上1250 21 22 800 21 22 500 21 22

印刷质量控制

印刷质量控制 1、检测印刷品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 A、目测法 B、密度计法 C、控制条法 D、色度计法 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大的应是(D) A、Y B、M C、C D、K 3、2、四色印刷中,实地密度最小的应是(A) A、Y B、M C、C D、K 4、精细印刷品套印误差应小于(A)mm。 A、0.1 B、0.2 C、0.3 D、0.05 5、精细印刷品应能再现的小网点是(B)% A、1 B、2 C、3 D、4 6、主观评价因人而异,客观评价稳定性好、有利于数据化管理。(√) 7、墨膜湿密度要大于干后密度。(√) 8、实地密度只能控制墨膜厚度,不能准确反映颜色差异。(√) 9、布鲁纳尔信号条50%粗网段可用于检测网点搭角情况。(√) 10、印刷过程中控制印刷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墨色调节。(√) 11、校色的基本要求就是实地密度符合标准,印刷品上墨层厚度处处相同。(√) 12、校色的方法就是经常抽样检查,发现偏差马上进行相应调节。(√) 13、墨色调节后不能马上抽样检查,必须经过一定印数后才能抽样比较墨色。(√) 14、印刷品吃墨量大,墨量调节反映越慢。(×) 15、油墨干燥过快导致结皮是墨皮产生的重要原因。(√) 16、墨皮最容易粘附在印版上,一般可自动消除。(×) 17、墨皮最容易出现在网点处。(×) 18、纸毛纸粉一般粘附在橡皮布上。(√) 19、印刷品上的纸毛一般很快会自动消失。(√) 20、预防纸毛故障的主要措施是选用高表面强度的纸张、降低油墨黏性,降低印刷速度。(√) 21、油墨过小最容易出现糊版现象。(×) 22、糊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干水造成的。(√) 23、预防糊版的关键是控制好水量墨量。(√) 24、以下哪项操作会使印版水量增大。(C) A、停机时间过长 B、印刷机空转 C、印刷速度增大 D、水辊润湿不够充分 25、当水量过大时,应首先关闭水量开关。(√) 26、机器空转也开水易造成水量过小。(×) 27、水辊清洗后未把水挤干易造成印刷时水量过小。(×) 28、印刷压力越大,网点增大越少。(×) 29、油墨越稀,网点增大越小。(×) 30、墨量越大,网点增大越小。(×) 31、控制好印刷压力是控制好网点增大的关键。(√) 32、网点边长越长,网点增大越多。(√) 33、网点增大是印刷中的正常现象。(√) 34、以下哪项操作有利于墨色的稳定。(D) A、输纸时开时停 B、水墨平衡不稳定 C、墨色调节不当 D、始终对照同一样张检查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 为机长调校,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 台、机长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印刷质量控制技术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一、印前准备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 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工程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 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一、目的:控制进料品质、检验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合格出厂。 二、范围: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三、流程: 3.1进料检验流程图: 3.1.1材料检验是指采购来的生产性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的半成品、成品。 3.1.2材料进厂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知IQC进行检验,不允许未经检验即办理入库。 3.1.3检验依据和标准:

3.1.3.1客户要求质量标准或样品; 3.1.3.2与供应商双方确认标准; 3.1.3.3与采购单相符; 3.1.3.4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3.1.4抽检方法: 3.1. 4.1主要原辅材料、纸张、胶水、膜、亮皮、油墨、 淀粉;按每批到货50件以内的不低于3件,100件以内的不低于5件,100件以上的每增加100件须增加3件,有内包装的每件不低于3?5包。 3.1. 4.2化工类材料项目中的环保性和保质期抽检率不低于20% o 3.1.4.3从运输工具的上、中、下、左、右不同的地方抽样。 3.1.5检验合格处理流程: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填写进料检验记录 表,通知仓库入库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字。 3.1.6检验异常处理流程:检验有质量异常的材料不能入库,立刻 填写原辅材料采购质量异常报告,详细说明质量异常原因。 3.1.6.1名称不符,级别不同,规格错误拒收; 3.1.6.2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与实物不符拒收; 3.1.6.3过保质期或即将到保质期拒收; 3.1.6.4有破损、部分受潮、散落等能够通过返工的,整改后复检 合格的可入库;由IQC跟踪其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6.5填写采购质量异常信息反馈表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 应商整改; 3.1.6.6不良品整改结果复检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报告。 3?2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及工艺介绍 精美的包装同时也离不开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商品竞争力、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设计者应该了解必要的包装印刷工艺知识,使设计出的包装作品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美观性。 1. 印刷工艺流程 在包装成型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有序的印刷工作: 图01 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印刷前,应注意查看设计稿有无多余内容;文字和线条是否完整;检查套版线、色标及各种印刷和裁切用线是否完整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的顺利完成。 图02

不同的包装材料会有不同的印刷工艺,由于纸品包装材料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最广,所以下面以纸品包装材料印刷工艺为例,为大家阐述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 2. 纸品包装印刷工艺 2.1.印刷方法 纸包装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出的效果也不同。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指印版上的图文部分高于非图文部分,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3)平版印刷 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保持表面相平,图文部分覆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图文部分则吸收适当水分。上油墨时,图文部分排斥水分而吸收油墨,非图文部分因吸收了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 图07 该印刷品具有线条或网点中心部分墨色较浓,边缘不够整齐,色调再现力差,鲜艳度缺乏等特点。

图08 提示:由于平版印刷的方法在工作中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成为现在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4)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指在刮板挤压作用下,油墨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漏到承印物上,而非图文部分的丝网网孔被堵塞,油墨不能漏至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品的印刷。 图09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 (参考时数:40学时) 一、课程代码:5215311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为印刷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技术的全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明了常用印刷设备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地位和应用,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印刷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了解印刷技术发展史及印刷技术发展的动态; 2.了解制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使用设备; 3.了解平、凸、凹、孔及特种印刷的工艺及印刷机的类别、特性; 4.了解纸张、油墨及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 5.了解印刷品质量检查的方法。 四.教材选用: 《印刷概论》冯瑞乾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印刷工艺设计》刘丽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 2)、《数字印刷技术》刘全香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 3)、《现代网版印刷工艺》郑德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4)、《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刘昕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语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产生的过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简化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按着不同的情节,在绳子上结成不同大小和形状扣结。事大绳结大,事小绳结小。刻木,就是在木板、竹片、石上刻下不同长短的宽窄的条痕,留作记忆的凭证,以便日历查考。 随着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画图记事。亦即把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的动、植物和各种物体的实际形状,作为符号刻画在石木或穴壁上,用以记事。这些画图就是文字的原始形状。画图记事方便了记忆,但仍无法明白无误地传达信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习惯、修改、约定、规范的演进过程,产生了以字像物形为特征的文字——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演进过程,加进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形声字和会意字,逐渐形成了今天流行的系统、规范的汉字体系。 几千年来,汉字构造的原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字体的变化比较大。最古的汉字字体是甲骨文,即用尖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出的象形文字,年代约在殷商。稍后是周代,以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直至今天的简化字(见图1—5)。 二、笔、纸、墨的产生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摘要】书籍印刷是用纸张及各种装帧材料、印装工艺将书籍设计物化成为具有物质形态的书籍的工艺过程。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印版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先由供水装置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然后由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利用水墨不相溶原理,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再利用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通过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质量,必须依赖于纸张材料印前制版、正式印刷、印后加工、装订成型等技术。本文对书籍印刷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印刷;书籍印刷;印刷流程 1 书籍纸张材料选择 印刷用纸种类较多,有新闻纸、凸版纸、胶版纸、铜版纸、轻涂纸等。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具有吸墨性能好的特点,它是报刊的主要用纸,也可以用于印刷质量不高的期刊、一般读物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凸版纸具有吸墨均匀、抗水性能强、不起毛等特点,它是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用纸,主要供凸版印刷机使用。 胶版纸具有伸缩性小和对油墨的吸收性均匀、抗水性能强等特点,主要供胶印印刷机或凸版印刷机印制较高级印刷品,如一些高级书籍、书籍封面、宣传画等。 铜版纸属于涂布纸,表面光泽度高、平滑性好,多用于印刷高档印刷品,如画册、商标等。轻涂纸是涂布量较低的涂布纸,主要用于印刷期刊杂志、产品广告等,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书籍均采用胶版印刷,书籍印刷多选用胶版纸或轻涂纸为书籍内芯用纸,选用铜版纸为书籍封面用纸。 2 书籍的印前制版 印刷需要一个载体将书籍设计信息通过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印版就是用于传递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至承应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书籍印刷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版包括传统的PS 版、平凹版,以及感光型、感热型等CTP版,其中,传统型的PS型使用最多,其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出片、拼版、晒版、打样等四个阶段。 1)出片:通过激光照排机,运用分色和网点技术,将书籍设计稿转换为分色胶片。胶片有阳图型胶片和阴图型胶片两种。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不透光、空白部分透光的为阳图型胶片;胶片上图文信息部分透光、空白部分不透光的为阴图型胶片; 2)拼版:又称“装版”、“组版”。因为最终形态的书籍多为16开版面,而生产多用对开纸上对开印刷机进行印刷,如此就需要将多个16开的版面胶片拼在一个对开版面胶片上,然后用对开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将对开纸按一定顺序折成16开,得到16开的书籍大小。拼版可以采用人工拼版或电脑拼版,拼版时要根据折页顺序、书籍配页顺序、裁切等来排列胶片的位置; 3)晒版:是将拼好的胶片晒制成PS印版的过程。根据使用的胶片类型不同,PS版有阳图型PS版和阴图型PS版两种。阳图型PS版属于光分解型,是用阳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分解,后用稀碱液显影而被溶解,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见光部分的感光层未发生变化,仍留在版面上,构成印版的印刷图文部分。阴图型PS版属于光聚合型,是用阴图型胶片与版材感光层密接曝光,感光层见光部分发生聚合,成为不溶于显影液的物质,形成印版的图文部分;而后用稀碱液显影,未见光部分溶于显影液,露出铝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4)打样:用晒制好的PS印版安装到打样机上印刷出几张印品,用于检查制版各工序的质

印刷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2014-2015学年工作校历》手册的 印版制作工艺 学生姓名:尹秉政 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 系别:印刷工程系 专业:印刷工程 班级:印刷2011级2班5组 指导教师:穆东明、郭丽娜 2014 年7 月10 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第二章设计作品的印制工艺流程 (1) 2.1 原稿的设计流程 (1) 2.1.1 图像扫描 (1) 2.1.2印前图文制作处理 (2) 2.1.3 拼版,组版 (2) 2.1.4 打样输出 (2) 2.2 胶片输出流程 (2) 2.2.1 RIP处理 (2) 2.2.2 激光照排机曝光与冲洗机定影 (2) 2.3 印版的制作流程 (2) 2.4 印刷流程 (2) 2.4.1 印前准备 (2) 2.4.2 装版试印 (2) 2.4.3 正式印刷 (3) 2.4.4 印后处理 (3) 2.5 印后加工流程 (3) 第三章设计作品的印版制作工艺 (3) 3.1印版制作工艺要求 (3) 3.2 工艺内容 (3) 3.3 工艺过程 (4) 3.4 主要工艺参数 (4) 第四章印版制作工艺中的质量检测与故障排除 (4) 4.1 印版外观质量的检查 (4) 4.2 版式规格的检查 (5) 4.3 图文内容的检查 (5) 4.4 胶印印版色别的区别和检查 (5) 4.5 印版图文和非图文部分的检查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己经掌握的印刷工艺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 一次综合应用的训练。课程设计中学生要能够完成规定印刷活件的印前制作与处理过程,完成胶片的发排、冲洗显影,制作相应的胶印PS版,并使用该印版进行胶版印刷,完成印刷品的折页、装订及裁切等印后加工工序,最终获得印刷成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印前制作、输出、制版、印刷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和技术处理方法。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的设计工作校历手册,工作校历的成品规格为185X260mm,大度8开单色双面印刷,正度16开骑马钉装钉。我的任务主要内容是印版的制作,总共26张胶片,所准备的印版至少26张未曝光,版面平整,没有折痕,大度8开,470X400mm的阳图光分解型预涂感光板,印版制作前的工艺为胶片输出,对此环节的要求是胶片平整,表面无折痕,如果不符合此要求的胶片将无法晒版在完成印版的制作后将是印刷过程。将印版交于印刷小组。事实上印版制作和印刷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既要制作印版又要印刷,一旦印刷中出现印版损毁,那就重 新制作印版。 第二章设计作品的印制工艺流程 2.1 原稿的设计流程 2.1.1 图像扫描 图像扫描是通过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 平面扫描仪获取图像的方式是先将光线照射在扫描的材料上,光线反射回来后由CCD光敏元件接收并实现光电转换(图1). 为: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滚筒扫描仪操作步骤:扫描操作步骤主要分为: 放置原稿——预扫——参数设置——正式扫描。 图1 扫描仪 2.1.2印前图文制作处理 数字印前图文图像制作处理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为主。 Photoshop软件是印刷印前处理的主要软件,可以用于色彩管理进行颜色设置, 设置工作空间和色彩管理方案,也可以用于改变图像色彩模式便于印刷输出。 Photoshop是一个功能丰富、性能强大的软件,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处理。例如:改变色阶、调整明度饱和度、色彩平衡、亮度饱和度等。该软件自带了很多预设的滤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系列印刷品的特点分析和工艺确定方法 所谓系列印刷品就是指同样的一种产品内外包装物的规格不同或成套的产品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但是,图文版面结构或颜色相同或相似。由于材料特性或印刷版面规格的差异,印刷工艺的适应性也截然不同。如外包装的瓦楞纸箱、彩盒面层印刷材料有白板纸、牛皮卡或箱板纸等,纸盒包装材料则有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PE淋膜纸等,软包装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等。瓦楞纸板厚度大,表面平整度特点,以及PE 淋膜纸、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真空镀铝纸印刷工艺,从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包装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考虑,适合于柔性版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对于预印工艺的彩箱面纸、彩盒印刷的白板纸、牛皮卡;真空镀铝纸、镭 射纸等材料,数量大的可采用凹版或柔版工艺,可使印刷质量和生产成本都得到较好的兼顾。而对于数量在10 万印左右的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产品,以及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则可采用胶印工艺比较适宜。其中,油光纸、拷贝纸定量较低,不适合高速自动输纸,可采用低速的01 胶印机进行印刷,才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套印质量。 二、要注重印前版面设计的工艺技术控制 现在不少印刷品是由客户提供自己设计或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的电子稿件,由于他们对印刷工艺的不完全了解,往往造成制作出来的稿件,不能适应印刷工艺的要求。以同样网纹结构版面的系列印刷品为例,由于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印刷颜色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就是同样用胶印工艺印刷的纸碟(白板纸材料)和纸杯(单面PE 淋膜纸)这两种产品,由于白板纸材料表面光滑度好,吸墨量就少,而单面 PE 淋膜纸表面相对较粗糙,吸墨量要大一些,用这两种材料印刷网纹结构相同的版面,颜色就会相差较大,一般单面PE 淋膜纸的印刷颜色明显浅于白板纸,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质量检查是检查和认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满足客户要求的一个重要过程,认真把好产品质量通过印刷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还可以较好地防止或减少各种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提高车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一、车间工序堵漏管理办法 1、凡是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不管错误大小一律按照堵漏对待。 ⑴形成质量隐患可能引发质量事故; ⑵使后工序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效率降低; ⑶会造成直接或间接成本增加 2、不管本工序的工作内容中是否规定了必须要检查,只要检查出错误就算堵漏。 3、各工序操作人员在正式生产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进行检查堵漏。 4、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及时进行处理和是否属于堵漏的认定;其他未现场处理的堵漏情况应在工序流转卡上填写清楚,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5、如果存在错误没有检查出来造成了损失,按照公司产品质量处罚条例处理; 6、每周在质量分析会上对堵漏情况进行分析,把应该检查的堵漏项目增加到各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中,以便于各工序检查。

7、堵漏奖励的资金来源于出错工序,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二、印刷车间质量自检及上下工序互检管理办法 1、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序要求和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做好自检工作,生产结束后按照生产流转卡管理办法做好自检记录。 2、本工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问题产品必须加条标示清楚,否则按照自检未发现认定,下工序如果检查出来可以给予奖励; 3、对于有计数器且计数误差小的机台应该认真记录转交数量和消耗数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无计数器或计数误差大的机台应认真统计本工序消耗,转交数量通过上工序数字计算; 4、各工序须将自检过程中的抽样标识清楚且分开放置以便巡检和下工序检验; 5、各工序在正式生产前必须对影响本工序质量的前工序质量问题进行检查;对本工序质量没有影响的前工序质量问题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查; 6、各工序应该认真填写消耗,每周由质量管理人员按照生产流转卡内容对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奖励处罚。 7、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三、车间印刷机台签样制度 1、车间印刷签样实行两级签样制度,首先由各机台机长按照自检要求确定签样样张,在按照产品类别由生管科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印刷制流程

印刷制版流程 ?印刷制版流程主要步骤:收集资料——扫描图片——文字录入——图象设计——版面编程——输出菲林——打样——较对——成品?扫描仪技术指标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原稿种类、输入分辨率、扫描密度范围、有效输入灰度级、输入速度、输入数据格式、接口标准、输入幅面以入缩入倍率。 ?原稿种类是指透射或反射,阳图或阴图原稿等。 ?输入入分辨率是以每英寸分辨的像素点数来表示的,以DPI为单位。输入分辨率的高低直接的清晰度也就越高。反身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600DPI-2400 DPI,透射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300 DPI-8000 DPI。 ?电脑创意软件的选择 ?目前,国内较多的电脑美术设计在微机平台上用IBMPC及它的兼容机来作三维和三维的徒刑和动画制作即视频制作。面Macintosh 机从一开始出现就是图形界面。多用于作平面设计与印前处理。但 ?也能做平面,MAC机也能作视频,最近IBM、APPLE、MOTOROLA三家联手推出了POWER PC,PC与MAC软件不能通用

已成为历史。从软件上看,Windows3.1操作系统也实现了完全的图形用记界面,绝大部分以前仅在MAC机上运行的桌面出版软件也都有了Windows的版本,例如Photoshop软件,便同时有MAC版和PC版的,在两种机型上都能运用。 ?目前较为成熟的并投放应用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指桌面系统常用到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图形绘画软件 ?较流行的图形处理软件有: ?(1)Adobe ILLUSTRATOR ?具有文字输入和图标、标题字、字图以及各种图表的设计制作和编辑等优越的功能,是电脑设计师们常用的。 ?(2)Aldus Freehand ?是美国Aldus公司推出的一个应用广泛的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特别是在报纸和杂志的广告制作以及统计图形的制作方面深受欢迎。?(3)CorelDRAW: ?由Corel公司推出的一个绘画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并且兼有图形绘画、图象处理、表格制能及制作支画等等许多功能。 ?2、图象编辑软件 ?较流行的图象编辑软件有: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与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任何 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与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姓 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 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 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 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印制部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改

印制人员岗位职责 1、图书印制成本预算及执行控制。 根据每季度图书出版计划,及上季度的图书销售情况,制定本季度首批图书的纸张购入量和印刷所需资金,经总经理同意后,在图书的印制过程中严格执行。 2、图书用纸的采购、调度及库存的管理。 协助总经理确定印刷用纸,与造纸厂签订购纸合同。 根据图书的出版计划及首批用纸需求,书面上报总经理后购入纸张,并在印刷过程中及时了解用纸情况和纸张库存。在库存用纸不足时,应提前书面告知总经理,以便及时购入所需纸张。 3、印制调度的管理及印制费用结算。 协助总经理确定合作的印刷厂,与印刷厂签订印刷合同。 在图书下派印厂过程中,应根据印刷厂的实际生产能力,合理调配,在印刷厂生产出现滞后或其它问题时,应及时协调处理;印刷过程中应与印刷厂及时联系沟通,掌握图书印刷进度及供货周期。在图书印制结束后,根据与印厂的付款约定,应提前核算印制费用,在与印刷厂清对结束后,对账单报总经理审核,在总经理签字确认后交财务,并通知财务付款日期。 4、图书工艺的确立与管理。 在图书的策划出版过程中,应及时协调策划、编辑、排版设计等相关部门,提供图书出版的参数和资料,确立图书的开本、尺寸等相关工艺,并在图书出版、印制过程中严格管理、执行。 5、印前菲林片的工艺检查。 印务部门在接编务送交的软片后,应及时查看图书封面及内文软片的工艺,并填写印制工艺单;在加印或改版过程中,如出现需要更换软片的情况,编务应及时通知印制,印务在图书出版印刷过程中协调。 6、入库图书质量抽检及管理。 在图书印制任务下发印刷厂后,印制人员应不定期出差印厂,以便在印刷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图书入库后,印制人员应及时到仓库对入库新书进行抽检,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印厂,协商处理。 7、出版手续的办理与管理。 在出版社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出版手续,并对此进行保管。 印制工作流程 一、印前: 1、确定图书工艺 策划部在策划方案确定后,应会同编辑、排版、设计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同确定图书的出版及工艺,包括出版的时间、手续的办理,以及图书的版本、开本、成品尺寸、预计印张等相关图书工艺参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印前制版的工序很复杂,影响最终印刷品质量因素很多,笔者在文中将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作一些论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在印前制版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所用的印刷材料再好、印刷机的质量再高、装订再精美也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印刷品。印前制版是能否制作生产合格印刷品的前提。如果印前制版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后工序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像扫描的质量控制 印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颜色的复制,而颜色又常常是通过图片来表达的。图像扫描就是将图片上的颜色信息通过扫描设备转换为可存储和可编辑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等应用软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否对图像进行准确的高质量的复制,也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信息,是衡量图像扫描质量的基本标准。印刷原稿可分为反射稿和透射稿两种。其中,反射稿分为照片、印刷品、手绘稿和打印稿等等;

透射稿分为正片和负片。由于每种类型的原稿都有它不同的特性,所以在扫描定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原稿的特点。 图像扫描质量的评价: (1)定标准确 对原稿进行准确的定标是能否真实还原原稿的基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图像反差的大小以及高光、暗调损失多少等问题。例如对于透射原稿,若原稿的反差正常,白场应选择在密度D:0.35—0.50处;若原稿偏薄,需要加重色量,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20—0.35处;若原稿较闷,需要作得明亮些,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60—0.80处。(2)阶调齐全、清晰度高 阶调是整幅画面的层次结构。阶调齐全就能使画面完整,这是由于在最暗处和最亮处很容易丢失层次,尤其在大面积由浅白色组成的画面的边缘部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阶调是图像颜色复制的躯体的话,那么图像的清晰度可以说就是图像复制的灵魂。清晰度能使视力集中:一幅图像是否清晰,是其能否引起注意的最主要因素。

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 (2)

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配图)印刷流程 一、印刷业务流程 1、客户网上或热线咨询 2、专业业务人员上门沟通 3、签订印刷加工合同交预付款 4、前期图文设计 5、客户校对修改 6、客户定稿鉴字 7、上机印刷 8、后期加工 9、成品检验 10、成品包装运输上门 二、印刷工艺流程 1、出片、打样 2、拼版、晒版PS版 3、上机印刷 4、后期加工 5、检验出厂 三、后期加工工艺

1、装订(胶装、精装、骑马订、平订、简装、粘面) 2、折页(二折、三折、四折、五折等) 3、覆膜(亮膜、哑膜)、上光、过油(局部、全部)、UV(局部、全部)。 4、普通闷切(直角、圆角、圆、椭圆)、异形闷切、烫金(金、银)、起凸 5、裱糊(信封、手提袋、包装盒、精装书封皮、卡盒) 印刷成本计算: 印刷成本的核算也可分为以上三部分,三者总和就是印刷品的价格。 1、印刷前期: 完成菲林和打样的工艺流程是以每P计算的,设计、出片、打样、印刷、拼版一般以A4为单位(210×285㎜)是计价标准,如有折页,按实际尺寸计算。菲林胶片是上机的必需品,印刷打样是领机核对颜色的最基本依据。 2、印刷: 印品完成的关键环节是印刷,计价标准是色令即每种颜色每令纸,对开一般5令起印,不足5令按5令计算。如果有专色,如企业专用图案印专色(pantone墨)或印金、印银等。请一定注明,那么就会从4色增加到5色,6色,以便合价准确3、印刷后期: 通常是印品印刷完成后的加工工作。一定要注明:装订(骑马钉或胶钉),折页(几折);印后工艺是否有复膜或UV,模切,烫金和起凸的面积也要写清楚,印品专用材料,打包数量如有特殊要求也请注明。工艺环节注明的越具体准确,价格越会准确。 备注:具体后期加工工艺参见《常问常答——专业术语》(要求:链到专业术语)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古到今印刷行业都需要很专业的技术,而现代

印刷制作完整工艺流程

印刷制作完整工艺流程(附图) 印刷制作已经彻头彻尾的进入我们生活,而且位置很高,对于印刷制作完整的工艺流程是许多人关注的,我们来看看晖凰印刷专家给出的官方介绍:晖凰印刷专家表示:印刷工艺基本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设计成图——发片——打样——拼版——晒版——上机印刷——印后加工——交货 一、发片(即发菲林片): 发菲林片就是把制作好的版面,通过设备输出到可以印刷的PC胶片上,专业术语叫菲林片。菲林片:印刷制版所用的胶片,被称为菲林片,用菲林片晒PS 版即可上机印刷,就相当于照片的底片一样。在精度印刷时是必不可少一道工序。彩色印刷菲林片通常包含4张(CMYK各一张)。 二、打样: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用照相方法或电子分色机所制得并作了适当修整的底片,在印刷前印成校样或用其他方法显示制版效果的工艺。目的是确认印刷生产过程中的设置、处理和操作是否正确,为客户提供最终印刷品的样品,并不要求在视觉效果和质量上与最终印刷品完全一样。打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即打样机打样、(色粉)简易打样、数字打样。 打样机打样 最传统的也是最可靠的一种打样方法。它使用与正式印刷机相似的设备、印版、纸张和油墨,但打样机一般都是单色或双色机(一次运行只能得到一种或两种颜色),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很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而且必须事先制作印版,因此打样机打样效率低、需要恒温恒湿环境控制、成本较高。这种打样方法在中国、日本等国家应用广泛。 简易打样 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获得影像和彩色的打样技术,主要有叠层胶片打样和色粉打样两种。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分色网点胶片(如黄版)与附着在胶片或纸张底基上的感光高分子涂层叠合(采用抽真空的方法),通过分色加网胶片一侧用紫外光源进行曝光,使曝光部分成为不可溶或失去黏着性,然后经过溶液显影或色粉显影,即可得到彩色影像。所不同的是,前者使用分别携带有黄、品红、青、黑颜料的感光高分子涂层的四张胶片,将曝光、溶液显影处理后的胶片叠合在一起即可得到一张透射型彩色样张;后者使用一张与实际印刷品相同的纸张,将无色黏性高分子涂层(类似于不干胶)附着在上面(采用专用的覆膜机),经过曝光、色粉显影处理,重复四次,即可得到一张反射型彩色样张。色粉打样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欧、美等国家应用广泛,但由于成像过程与实际印刷过程相差甚远,很难做到样张与印刷品完全一致。 数字打样 不同于上述两种方法,既不需要中介的分色网点胶片,也不需要印版。将数字印前系统(计算机)中生成的数字彩色图像(又称数字页面或数字胶片)直接转换成彩色样张,即从计算机直接出样张。数字打样分为软打样和硬打样。软打样是将数字页面直接在彩色显示器(如计算机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它能够做到与计算机处理实时显示,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因为是加色法显色原理,而且材质和观察条件也与实际印刷品相差较远,如今出现利用液晶显示屏的软打样,已有改进。硬打样如同计算机彩色喷绘一样,直接将数字页面转换成彩色硬拷贝(采用喷墨打印、染料升华、热蜡转移、彩色静电照相等成像技术)。由于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