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基础知识导引

1.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什么说它的集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什么说混合所有制经济不等同于公有制经济?

重点难点解析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1)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我国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退出,进入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中去,国有经济的比重会相对降低,但只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2)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3)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公有制为主体与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关系是什么?

教材对于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各自含义与内容的分析是清楚完整的。但是“主体”和“主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两者在内容上是统一的、一致的。公有制为主体涵盖着国有经济为主导:①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中包含着国有资产;

②国有经济为主导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涵义之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然包含着国有经济为主导。

(2)两者的标准有所区别。①公有制为主体确立的标准是质与量两个方面。从量上说,它要求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处于优势的比重;从质上说,它要求公有资产的质量不断提高,并且国有经济要占领国民经济中的关键性领域和重要的产品生产,国有经济要发挥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②国有经济为主导确立的标准则主要是质的方面,即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而不在于它的比重的多少,只要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占领了关键领域,把握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提高了控制力和竞争力,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

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4.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的关系。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之间既相区别也相联系。

首先,二者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公有制是由国家或部分劳动群众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国有和集体的成分。它是关于一定的生产资料由谁(国家或集体)所有的问题,是公有资产的本质属性(即是公有而不是私有)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关于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关于一定的公有资产,在已明确其所有关系或本质属性(即是国有经济还是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如何占有、支配和使用的问题,是具体的方法问题,技术操作的问题。第二,二者的领域不同。公有制是从社会宏观的角度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进行界定,即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的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考察公有资产具体的存在形式,第三,二者的特点不同。公有制的性质是稳定不变的,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其性质不能改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应该丰富多彩。

总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制本身是有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概念主要意义在于让人们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公有制新的有效的实现形式,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仅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相反会使公有制不断发展和壮大。

其次,二者也存在着联系。主要体现在:第一,二者都是所有制关系的范畴,都是关于一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问题。第二,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公有制是内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具体的存在形式。是外壳,公有制正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借以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的。

例题解析

例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解析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而这种控

制力表现为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并

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C、D项不全面,B项错误。

答案A

点悟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正确把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解答该题的易错点是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仅仅理解为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例2下列观点中属于对公有制正确认识的是( )

①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都必须占优势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根据十五大精神,我国公有制经济除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外,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被采用。公有制占主体,一方面表现在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由此可

见,①②④都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只有③是错误的。

答案B

点悟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要认识③的说法是错误的,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的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要在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中都占优势。

解答该题的易错点是误认为②的说法是错误的,从而选择C项。

知识拓展

例12001年,我国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原有“小、散、乱”分布状况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在基础性和关键性行业中的实力继续加强。国有企业资产在石油、交通、邮电等基础领域和关键行业中的分布分别比上年增长8%、7.7%和22.7%,分别比1995年增长138.9%、132.9%和254.3%。

(1)什么是国有经济?

(2)如何认识国有经济在基础性和关键性行业中的实力继续加强?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经济的含义及其主导作用。第(1)问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第(2)问应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等方面分析说明。

答案(1)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

(2)国有经济在基础性和关键性行业中的实力加强,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有经济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有利于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点悟解答该题的技巧点是正确把握增强实力与控制力、竞争力的关系。

解答该题的易错点是只回答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表现,而忽视加强实力的意义。

学法总结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

不能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只有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才属于公有制经济。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 2019-12-27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决定了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不断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

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凝聚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要求,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应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创造财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将“数据”列入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利于推动我国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应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将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劳动报酬以及股权、知识产权、数据产权等多种形式收入得到制度有力保障,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既需要有效的市场,也需要有为的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市场结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类经济主体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借助宏观调控等手段弥补市场失灵,有

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5分钟,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 A.依法治国 B.廉政建设 C.经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2.法律规范和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秩序,首先表现为 A.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 C.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法律规定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集体所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4.在我国,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归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A.公有制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集体所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5.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法律制度 D.领导人意志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 B.公民个人合法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C.集体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D.聚众哄抢少量公私财物不受法律制裁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经济制度 A.表明国家经济生活的基本性质 B.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 C.为公民的经济行为提供基本依据 D.可以代替一切制度 8.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有 A.国家机关的一切财产 B.企事业单位的一切财产 C.国有土地及矿藏 D.集体所有的土地及森林 10.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经济立法的进程,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150多种有关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法律法规。这说明 A.我国经济立法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C.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高速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项活动,都能够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1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 B.法律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秩序 C.我国法律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 D.公民的所有财产都受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12.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个别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未经有关部门许可便乱采矿、乱挖矿,有的甚至将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非法占为己有。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一些人的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国家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 A.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矿产资源 B.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经济建设 C.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人民的长远利益 D.这种行为妨害了公共安全 三、问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14.什么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什么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四、分析说明题(34分) 15.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等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才使我国各项经济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与法律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简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的识记情况,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的要求)

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必须始终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两个“不可侵犯”,深化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体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清晰界定和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制度建设、体制安排、政策细化和措施落实,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消除所有制差别导致的市场歧视和经济特权,鼓励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这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流动、重组与融合,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五大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任务,认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认识提升到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从原来允许不同所有制资本“参股”到强调它们之间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同时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这充分肯定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共同

(完整版)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认识

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认识 湖北何细华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人们对解决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关注程度的增加,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公有制,不得不深入理解公有制。下面对如何认识公有制作一些概括。 1、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公有制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大家共同所有(以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形式出现),因而其范围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公有与非公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参股的形式较多,因而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目前的经济成分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它们的地位及关系构成了我们的所有制结构。在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需要一提的是:公有资产占优势并非要求在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地方,所有的部门都占优势,只要在总量上占优势就可以。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是从质的角度提的要求,对于国有经济,我们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即在关键行业、重点领域“进”“有所为”,起主导作用;而对于一般性竞争行业与领域“可以退”“可以不为”。 4、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即双方的差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地位上,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统一即双方的联系、相同点、共性等,主要表现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在市场上应平等地展开公平竞争,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5、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前段分析 教学目标: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所取得的成就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教学重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课堂进行时 文本资料: (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该宪法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状况和过渡时期的特点,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阅读课本P21------P23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 1.第一个五年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 1953年;1957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效 汽车厂、飞机场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 阅读课本P23------P24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这次大会选举谁为国家主席、谁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谁为国务院总理? 1954年9月;北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2.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叫什么?何时在何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阅读课本P 24------P25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 1.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 2.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 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进行的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础训练: 1.第一个五年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 1953年;1957年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这次大会选举谁为国家主席、谁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谁为国务院总理? 1954年9月;北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 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叫什么?何时在何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4.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 5.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 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进行的 教学总结: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的时间 1953年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能力目标 践行市场规则,遵守市场道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方针政策。 3、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遵守市场规则,讲求市场道德,勇于竞争,拥护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三、新授: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光临!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46--51页的内容。 导入新课:我们是一名中职的学生,即将走进社会,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那么你是否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所了解?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幻灯片} 今天我们学习···· 2.板书课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来看这幅图画:} 这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承包的果园。 他们来自农村,为了建设家乡、繁荣家乡经济,毕业后承包了村里的一个果园。他们在进行了市场调查和研究之后,发现水果的销路有好几条:1.自己种植且直接销售;2.大批量批发给批发商,自己只管种植果园;3.集中供应给果汁生产公司,成为果汁生产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于是,几个合作伙伴开会讨论,一致认为第三条道路会给果园带来一个更快且更好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的果园种植量有限,果汁公司和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不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几位同学商量后认为果园首先应该扩大规模,即增加种植量,再承包附近的几个果园,将其果园的产出和管理一体化。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使用果园的种植成本降低,待果园产出量和质量稳定后,便与其相关果汁生产公司洽谈,进行合作。 问题:1.王辉和几位同学的创业计划是否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2.他们的经济活动属于那种经济形势?()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自然明白了。

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属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 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由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生产的交换方式、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等内容来综合体现的动态过程。 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处置并获得收益等一系列经

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关系包含着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分配、交换关系,也决定着社会存在性质和政治法律制度。是一切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前提。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实质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所支配的问题,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因为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过程中居支配地位,产品的分配也必然是按照有利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进行,从而也就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根本特征,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区分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反映着国家制度的本质特征,制约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其他方面,并进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因而是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不同性质的国家,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不同。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点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成分? 4.制定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国有经济涉及哪些行业和领域?(P39) 6.国有经济的作用: 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国有经济担负着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7.集体经济的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8.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国家应该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前提下,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依法保护它的合法权益. 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不会。原因如下: ①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就业,增加税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10.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个有利于也是判断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是非得失的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材简析】本框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各种主要成分的地位、作用,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共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讲授与活动,掌握知识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建设现代化的一切积极因素,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重要性。 二、互动探究学新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 阅读明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小岗村包产到户揭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2、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地位: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 ①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拓宽就业渠道,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增加群众和国家收入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3、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 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三、例题分析 观察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应的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 所有制、产权、公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① 生产资料公有制② 个体经济③ 私营经济④ 外资经济 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 ① 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② 居于主体地位 ③ 与非公有制经济处于相同地位④ 同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全对立的 3.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①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② 属于主导地位的经济 ③ 同社会主义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④ 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4.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① 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② 同个体经济没有区别的经济 ③ 国家要消灭的经济④ 起主导作用的经济 5.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①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④ 同社会主义经济水火不相容的经济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① 不应当多样化② 只能是单一的③ 可以也应当多样化④ 完全是自由的7.判断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 ① 能否实现公平的分配② 能否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③ 能否顺利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④ 能否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状8.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①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② 个体经济③ 混合经济④ 私营经济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所有制方面的基本制度是() ① 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②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③ 社会主义公有制④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不分主次地共同发展 10.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投资所组成的企业属于()① 公有制经济② 私有制经济③ 混合所有制经济④ 股份制经济 11.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较低②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③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④国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1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须() ①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反对平均主义,尽力扩大收入差距 ③坚持反对分配不公,努力缩小差距 ④坚持平均,反对拉开差距 1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①部门是按劳分配的主体②企业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③劳动者个人是按劳分配的主体④国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④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 1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①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③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的 ③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④非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有() ①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② 集体所有制③ 个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单选题: 1、右边的文献出自:()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第一部宪法颁布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选C。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解析】选D。 4、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答案】选C。 5、()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答案】选C。 二、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内容。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 (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结论?(概括表达) (3)请你把材料二的数据编制成易于对比分析的表格。(要求:简明清晰,有表格名称)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国开始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 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不但要求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且要求国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而要对经济起主导作用,国家应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的作用是不是像资本主义制度那样,只能从事私有企业不愿意经营的部门,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呢?不是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有经济就应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应该有“绝对的控制力”、“较优强的控制力”,“国有资本要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或“有条件的相对控股”。这些都是中央文件里规定了的。国有经济对这些部门保持控制力,是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有计划的调控,以利于其持续稳定协调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九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把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本章重点: 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5、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本章难点: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和多种实现形式。 4、全民所有制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要性。 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教学时数:8学时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社会经济制度的更迭,从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到另一个较高的社会经济制度,并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原始公社经济制度的瓦解,此后经历的三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人剥削人的社会经济制度,即奴隶制经济制度、封建制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经济制度。它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

取代。同样,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内在固有的社会基本矛盾也日益尖锐化。一方面,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专业化的提高,社会经济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密切联系日益加强,以及国内市场的拓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所占有。社会化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培育和锻炼了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下,团结全体各族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猛烈增长的社会化生产力迫使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容忍的范围内,采取了生产资料国有化、组织股份公司、发展国家垄断组织、实行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经济协调,等等手段和办法。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某些局部关系的协调和扬弃,并没有动摇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这是因为:“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客观必然性。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经济制度内部自发产生。它不同于历史上的一种新的私有制取代一种旧的私有制。由于一切剥削制度的基础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一种新的剥削关系的出现,并不需要首先摧毁旧的经济制度,相反,新的私有制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的私有制社会内部产生。社会革命的任务只不过是为新的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并使它在整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历史上的封建经济制度代替奴隶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代替封建经济制度,都经历了这一过程。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和建立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从而直接威胁到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根本利

混合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新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814985660.html, 混合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新形式 作者:张占耕 来源:《上海企业》2015年第01期 一、全面认识混合经济 对于我国的混合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个科学的提法:即混合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正确理解混合经济的,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厘清混合经济的范围、形式、特征和本质。 首先,混合经济应该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也包括在微观层面不同性质的资本联合形成的新的企业形态。宏观层面解放前夕中央接受张闻天国有经济为主导,五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构成提纲》(《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应该为最早的开始。虽然以后几经波折混合经济随非公经济被废除 而废除,但改革开放以后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被确定为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并被广泛接受和贯彻。而对于微观层面的混合经济,虽然上世纪初公私合营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外合资和合作经济都有涉及,但是在微观企业层面,混合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尚属首次。 其次,混合经济不等同于股份制。混合经济的范围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而股份制只是微观层面经济实体的一种形式。即使在微观层面,混合经济也并不限于股份制一种形式,其他相互融合的如合作所有制形式也应该包含其中,后者对于农村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混合所有制形式,具有现实意义。单交叉持股的股份制是发展混合经济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因此混合经济为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开辟了空间。 再次,混合经济指向的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宏观领域混合经济指的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组成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在微观层面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组成的经济实体。有人认为混合经济的企业形态有公与公相混、非公与非公相混,以及以公为主的公与非公混合和以非公为主的公与非公混合所有制经济四种。其实混合经济组成的企业只有以公为主的公与非公的所有制经济两种形式。之所以会发生误解,是由于人们将混合经济的企业误解为股份制企业。混合经济的企业由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组成,既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也可以采取其它使两种经济融合的方式;如果只是公和公,或者非公和非公经济融合组成的企业,就不能称谓混合经济。 最后,混合经济具有中国的特点。混合经济是外来词,由凯恩斯和萨缪尔森最早提出。但我国的混合经济与西方不同,一是本质上不同,西方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现形式,正如萨缪尔逊认为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混合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公有制经济 3.全民所有制 4.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5.混合所有制 6.按劳分配 三、综合选择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重要特征是: A.在旧制度内自发组建产生() B.经过无产阶级和劳动力人民的斗争并取得政权后产生() C.由全民公决产生() D.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协商产生() 2.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 A.可以跳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B.可以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C.可以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 D.可以跳过无产阶级专政() 3.从新中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要有一个过渡时期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 C.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的() D.科学教育水平落后决定的() 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原则 A.国民收入() B.个人消费品() C.生产资料() D.社会总产品() 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正确的观点是: 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 B.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 C.应结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寻找适合的公有制形式() D.集体所有制也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6.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 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B.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 C.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是劳动人民国家主人地位的保证() 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无产阶级专政() D.商品经济() 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有: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 B.对民族资本通过赎买政策改造为全民所有制() C.通过合作化道路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工商业为集体所有制() D.没收一切私人资本建立公有制经济() 9.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由于: A.商品经济规律作用()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C.竞争规律作用() 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斗争() 10.按劳分配原则中的劳动是指劳动者提供的 A.劳动的数量() B.并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劳动量()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及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给材料和思考小栏目,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说明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和我国法律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维护者,维护法律的尊严。 (2)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本框的重点之一,也是本框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我国经济相关内容的基础因此将它作为本框和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过于抽象了些,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部分内容较新,还是新生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也会有难度。因此,将它也作为本框难点。教学中,应该用对具体事例分析来突破这个难点。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本课及本框的重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教法建议 1、本框篇目不长,知识点不太多,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多下些功夫,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设问引导法,调查引入法,事先拟定的一个个调查题目交给学生,内容是学生可能听过、看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通过对这些情况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如:企业盗用知名品牌生产假冒商品,怎么办?买东西遇到伪劣商品,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