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xxx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班共有学生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学习态度较端正;班级整体学习成绩欠佳,在升级考试中成绩还需努力;班纪班风良好。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有相当一部分男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元.(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

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研教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就能力。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0课时左右第二单元:位置 3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3课时左右第四单元:可能性 5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9课时左右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3课时左右第八单元:总复习 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分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小数乘法(10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专项练习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书p3 2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3、5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5页的例3“做一做”,练习而第1—2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宣传栏要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怎么列式?(板书:2.4 ×0.8)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2. 4 扩大到它的10倍 2 4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1. 9 2 缩小到它的1/100 1 9 2

3、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2.4扩大10倍变成24,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192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做第5页做一做

三、小结:

大家来讨论:小数乘法应该怎样算?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2、点()时,看()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练习二1、2题。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例4和“做一做”,练习二第3、4、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

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

=

=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4.

学生自己试着笔算,然后集体订正。

思考: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时,应该怎样点小数点?

小结: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针对性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6页做一做1、2题。

3、教学积与因数大小的规律。

以做一做题2为例,让学生观察: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4、小结:

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三、练习。

1、先独立完成练习二3、4题,然后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二5、7题。

第四课时小数乘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例题5,练习二中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小数乘法,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

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2、会用不同方法验算小数乘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如何检验整数乘法的计算,你还记得吗?

二、新授

1、教学例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专项练习:练习二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练习二第10、12题做在书上。

3、独立完成8、9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10页11、13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1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三1—3 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1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

2 8 6

3 . 2 7 2 . 0 4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8页1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P.12页例7和“做一做”,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7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13页4题。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练习

练习内容:补充练习及课本第14页第6-12题。

练习目标:

1、会灵活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养成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

练习重点:会灵活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练习过程:

一、口算:

0.3×0.5= 0.42×3= 7.2×0.2= 5.6×5=

63×0.02= 1.1×0.4= 2.6×0.3= 3.3×5=

0.8×0.2= 7.6-6= 4.25+0.5= 5×0.27=

2.8×7= 5.5×4= 6.4×0.4= 7×0.8=

5.7×0.4= 8-0.73= 9.3+3= 0.7×0.5=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二、小小门诊:

48×8.5-8.5 6.5×202 2.5×4.4

=48×0 =6.5×200+6.5 =2.5×4+0.4

=0 =1300+6.5 =10+0.4

=1306.5 =10.4

请个别同学上台当小医生,找出错误之处并订正。

三、限时完成7、9题,并集体订正。

四、思考题:

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25.35=()×() 2.535=( )×( )

=( )×( ) =( )×( )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

五、作业:完成课本第14页第6、8、10、11题。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5页例题8及练习四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使他们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

教学重点:

分析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袋大米30.6元,4袋多少钱?

2、1千克肉26.5元,0.8千克要多少钱?

二、新授。

1、教学例题8

出示例题8: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千克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A、分析理解:(1)可以先确定妈妈买了些什么?还剩多少钱?

(2)可以先算出妈妈要买的东西,包括鸡蛋1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有没有超过100元?

B、列式计算:

C、自学教材15页解题方法;

D、学生讨论: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2、同步练习

做教科书练习四第二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好集体订正。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习四第1题。

独立完成,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2、课堂作业:做练习四第

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16页例题9及练习四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使他们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

教学重点:

分析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每千米收费1.5元(不足1千米算1千米),4.3千米要多少钱?

二、教学例题9

1、出示例题

行驶了6.3千米。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7元;超过3千米,美千米1.5元(不足1千米算1千米),6.3千米要多少钱?

2、分析理解:

A、此次租车费用应该分及部分来算?

B、3千米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

C、不足1千米算1千米,那么除去3千米,还应该算多少千米?

3、学生读题思考讨论并解决以上问题。

4、列式计算。

5、回顾反思:你是怎样解决的?

6、完成教科书16页出租车价格表。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5题。

2、做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

A、此次电话费所需费用,份及部分来计算比较好?

B、8分22秒除去3分钟后,还剩下的按照几分钟来计算才对,为什么?

3、做练习四第9题

学生先审题,然后小组讨论,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6、7题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位置

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课时:约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1、做一做,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去过南刚体育馆观看过篮球比赛吗?(出示一张球票)这是老师去南刚体育馆看比赛的票,拿着票,老师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找到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例1的情境图。

这是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王艳,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吗?

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我们不知道王艳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王艳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3、揭示课题并板书。

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描述王艳的位置,显得不够规范或比较麻烦。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王艳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

(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指图说,板书)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

这叫什么?这是第几列?(从图中指列、行问)这是第几行?

指第1列第1行的图问:这一位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第1列第1行)

周明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同桌互相指一个位置说说。

(2)出示抽象图。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

出示抽象图: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第

1 (6)

列列

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标出“第1行”和“第1列”)

谁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

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

第3列第4行在哪里?

……

同学们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义后,现在能正确、简明的确定位置了吗?

(3)用数对表示位置。

王艳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

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学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师指抽象图中任意一个圈问:请你用数对表示。

2、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完成1题。

三、巩固练习

1、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