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干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干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干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干货】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联想要办成一个百年老店,什么东西能把联想生存发展的精髓传承下去呢?是文化。----柳传志

作为国内一家经营管理上取得较大成功的企业,联想集团公司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对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想总裁柳传志将“管理三要素”看作是联想文化的核心,是联想在实践中积累的理论财富。

本研究表明,“管理三要素”是一套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其背后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对企业界有普遍的借鉴意义。这种借鉴,不是指盲目地生搬硬套,而是要深刻地领会“管理三要素”背后的理论假设和精神实质,结合自身的实践,发展形成指导本企业实践的管理理论。

联想的管理实践以及本文的理论阐释表明,“建班子”是重于“定战略”的首要

事项。

管理三要素之一:建班子

·1+1<1的问题

1+1<1是什么意思,前边那个1就是总裁,加上后边的班子,甚至比你一个人管还糟糕。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班子里有宗派,有各种各样的纠纷性的问题。纠纷的问题存在,那还不如不要班子,这就是1+1<1的问题。1+1<2就是有

了这个班子了,果然就比你一个人强,但是你调动班子的积极性不充分,本来应该大于2和远大于2,让班子形成一个合力,结果却是你做不到。所以我们着重要讲的是这两个问题。

1+1<1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把你调到那个单位去,那个单位以前就已经有宗派了,这时候问题很难解决。这种情况在国营企业还是很多的,我们调查过,宗派问题对某些国营企业是一个先天的问题,怎么讲呢?就是国有企业的总经理,要退休前到了59岁,他不能走褚时健的路,这种路犯法,但是又希望能够保证一些正常的生活待遇不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就是破格选拔跟自己的感情非常要好的人来提拔他。这确实对企业的老领导者个人会有好处,可是第一把手这么做,党委书记看的很明白,也会这么做,他也选拔一个亲信来提拔,然后第二把手也这么做,这样有两三个人这么做,而

且下边还形成体系,这就形成了宗派。有了宗派以后,问题就麻烦了,话就不能放在桌面上说了,说的东西都是很冠冕堂皇的,但是底下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到了这种时候,这个企业便相当难受了。

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而你是调到那儿去处理问题的话,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不属于科学型的问题,是属于艺术型的问题,那就要看你本人有多大能力,这种问题就很难解决。现在我讲的是你在一个新的企业,或者说在这个企业里边海没有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去做呢?

核心的一点就是第一把手本人,是不是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如果能够做到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话能放在桌面上说,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你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做法,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不产生这样的问题。

联想就有些笨办法,有一些土办法,比如联想有规定,不许子女进公司,不管你的子女是学什么的,是不是人才,是不是优秀,全不能进联想。还有一点,就是在社会上,有些大的用户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会推荐他们的子女或有关的人到公司里来。现在这是很正常社会现象,对于这个情况,我们怎么做呢?第一,我们要对这个人进行笔试,考试通过后,要有三个副总裁同时签字来保证这个人才能作为一个特殊情况进到公司里来,这就表示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私人关系。而且我们绝不通过这个孩子跟他的家长进行特殊联系,就是说,他家里比如说你是税务局的负责人,但我们绝不经过他的孩子跟他联系,要不然的话就会出别的问题。

我记得1986年左右,中关村一条街上有最早的几间公司。其中有一间公司的老总介绍经验的时候讲到,在他的公司里边,什么税务局长、工商局长等等的子女全都在他的公司里,还有一些副市长的孩子,他做事怎么样玩的转。可两个月以后他就不这么说了,为什么呢?每一个小孩都是一尊佛爷,都了不得,谁都碰不了,你碰了他,他后边的家长就让你玩不转,所以整个公司就没法管。

在我们公司里,比如同事之间的关系,上级和下级可以要好,但是绝不能用公家的事情来表达你自己个人的感情,这点也是我们特别强调的。很多单位对这个东西不当回事,其实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其要命的一环。

另外在很多企业里边下级埋怨上级,说上级的坏话,或者对其他部门表示不满,这种情况很多,而在联想这种情况确实是很少,几乎没有。至少我自己从没

发现,因为我们这里有个明确规定,就是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或者他的下级发生了无原则纠纷的时候,第一次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下级调走,或者按照第一把手的要求调走,或者是降级,不允许无原则纠纷存在。但是处理完了以后,跟这个第一手说,这件事给你留下了一个印象分,如果经调整,新换了人,一旦再有这个情况,你的位置就要注意了。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很小心的注意上下级怎么能够配合好。这种做法未必科学,但是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解决了无原则纠纷,一会儿都不能让它存在,否则一个企业里像打仗一样,随时都有无原则纠纷产生,马上就会带来大的问题。

·1+1如何>2的问题

1+1>2,就是对班子的成员如何进行调动积极性的问题。激励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一种是精神激励。这里我就不多讲班子里成员的物质激励了,主要讲精神激励是什么。

大家想,假如一个人是班子里一个主要成员的话,基本上要做到三条我觉得就可以了。第一就是在这个班子里他要有责权利相统一的一个舞台,这个要能够得到保证。这就是说,他要明确,他的工作和整个大的战局是什么样的关系。他必须要知道自己负责的这块业务在大战局里是一个什么关系,自己的管理资源是什么,有什么条件。也就是让自己来管理,做好了怎样,做不好怎么样,他心里要明白。这时候,这个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有一片自己的舞台了。第二点,就更进一步了,就是这个舞台怎么给的呢?是用一定的规则方式给的,而不是第一把手随意给的。因此,应该有一套规则,我们共同来参与制定这件事情,如果规则有了,而且定规则的时候,是每个骨干签字认可的,你想这是什么感觉,这时候主人的感觉就出来了。所以,很多总裁很能干,他自己定下来该怎么做,他说完了,员工就去做,这可以。但当总裁不说的时候,员工就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情况,你又要员工主动,又要按照你这么随意性的去处理,那可能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像我说的这样,企业里边这个第一把手跟下边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是大发动机跟小发动机的关系,你所带动的就不是齿轮,不是螺丝钉,员工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动机,而且能跟你同步,能做到这样,这个企业活力就非常大了。

·建班子的三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班子成员不合格的时候怎么去调整,大家如果做过企业,会经常遇到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班子里有不同意见怎么办?第三个问题,就是班子的整体素质怎么提高?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一点一定要做到,就是在一个企业里建班子的时候,第一位的是以德为主,这点要很重要。德是什么呢?在我们这儿的定义,就是领导者能不能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德的标准。如果不把这个德放在第一位,很多事就比较麻烦,为什么呢?应该讲,企业要由小变到大,班子本身的调整是必然的,如果这个人本身确实是要不择手段的为自身谋取利益,将来一定会出毛病。像刚才我举的哪个进口部经理的例子,如果这样的人在班子里处于重要的位置,甚至用企业的利益来作为一种要挟时,将来对班子的调整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必须防患于未然。当然,德才兼备最好,实在不能得兼的时候,应该将德放在第一位,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班子更迭的时候,要注意把话放在桌面上说,就是当某些成员不合格的时候,要明确的告诉他,有时候时关着门两个人说,有时时当众说,但一定摆在桌面说,绝不能不说。

第二、关于班子内有不同意见的问题。班子里有的时候会有意见的不统一,甚至班子里面比如说七人,四个人一边,三个人一边。这种情况如果非要靠投票去解决总不太好,这时候我觉得要注意一点:把话从根上说起,从原则的地方说起。因为大家的利益归根到底都摆在桌面上,这个企业利益是什么可以说得清楚,我们可以从这儿一点点往下拨,这时候问题就好解决了。从根上把问题想清楚以后,具体问题还是好解决的,这个我们也试过。凡是问题想不清楚,就退到更高的一个原则的角度上去考虑。

第三、怎么样来提高班子的集体素质呢?对于这个问题,第一把手要注意方法,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当班子成员素的质比较低或者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或者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指令性的方式工作,指令性的就是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应该想的更多,一把手也要拿出主要的权力来以你说的为准。当情况逐渐发生变化时,班子的成员也逐渐成熟起来,一把手可以将指令性方式变成指导性方式,指导性的方式就是大家一起来讨论,你先提个意见大家针对你的意见来讨论,最后定下统一决策。班子成员可以也应该参与意见,这叫指导性的方式。如果再进一步发展,象到了联想今天的规模,干脆就是参与型的方式,也

就是将要解决的事情谈清楚,大概是什么情况,然后以班子里其他成员的意见为主,作为一把手则积极参与,以大家的意见为主。现在我好象是个制片人,年轻同志是电影导演,片子怎么拍,以导演的意思为主,制片人只表示大方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班子成员的层次、素质就会越来越高,这个是要考虑阶段性这个因素。

管理三要素之二:定战略。

联想对定战略极其重视,而且我认为这是我们做的比较好的一部分。

一般我们采取五步法来定战略。1,确定长远目标;2、决定大致分几个阶段;

3、当前的目标是什么;

4、选什么道路到达;

5、行进中看要不要调整方向。

联想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总的指导思想是四条,第一、循序渐进,联想贸工技的道路也好,产品技术往核心技术转化也好,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做法,不仅仅要看准河对岸的目标,而且要想渡河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来做。第二、外延式发展,我们很少用点式的方式开展新的业务,都是做了这个业务以后,在相近的业务领域慢伸一腿,一步一步的往前做。第三、说到做到,定战略的时候目标要留有余地,说了一定要做到,这是我们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第四、制定路线以前,要反复分析和小范围试验,制定以后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做的要坚决,用我们的话说,在不明确路况的情况下,看不清楚前面是草地、泥潭还是坚实的黄土路的时候,要小心的踩上十步二十步,分析路况,看准了以后,撒腿就跑,跑的时候不要犹豫。

管理三要素之三:带队伍

带队伍跟战略制定是密不可分的,在制定战略路线前,要审视公司内部的资源能力,这个主要是体现在带队伍方面。带队伍实质上有这么几件事,第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激励措施是什么。第二、光调动是不够的,员工没本事也不行,怎么去培养他,发现新人,培训新人,这是第二点。第三、怎么能够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说,怎么使机器有序地协调,效率高,这是企业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方面的问题。

因此联想的带队伍由五个方面组成,一个是企业的架构,第二、规章制度,第三、企业文化,四、激励方式,再下面是培育人。我这儿就简单的说两点。一

个说规章制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一些原则。我特别想强调的是,诸位将来做事的时候,如果要定规章的话,要先简后繁,不定则已,定了一定要做到。

我们在公司成立之初,定了几个天条,天条的意思就是谁违犯了绝对不行。到今天形成一项项的制度,这些制度定下以后一定能做到,从90年到现在绝没有虚说的情况。像开会不许迟到,这本来是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这儿要求的特认真。因为开会的机会太多,要是总有人迟到的话,都有的事情那就都议不成了,所以我们定了规矩:只要你不请假,不管多重要的事情,那都不能的迟到,迟到就要罚站,罚站就一定要站一分钟。罚站的方式是把会停下来,大家看着你站一分钟,像默哀似的很难受。第一次被罚的是我们的一个老领导,原来计算所科技处的处长,很好的一个同事,他第一次开会被罚了,罚的时候我跟他说,老吴你今天赶上了,你今天就非站不可了,很对不起,今天你在会上站一分钟,晚上我到你们家我给你站一分钟,他站了一身汗,我也出了一身汗。但这个事情就这么坚持下来了,我自己这么多年被罚过三次,其实应该讲成绩很不错了,因为我开的会多。也有很多意外的情况发生,比如说我被关在电梯里边了,没人能够通知你,去通知请假,这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的。但是为什么要说这个事难呢?定这个制度的时候,联想才几百个员工,今天一万多人了,这些年轻同事,从大学毕业出来,从社会上来,谁会把这样的制度当个事呢,迟到不是很平常的事嘛,因此必须要经常宣传,还年年就有被罚的,年年就有很尴尬的场面,这样一件事情才能进行得下去,所以规章制度的事情,做了就要非常认真地执行并宣传。

第三、关于激励方式,我在这里主要讲物质激励,当然对联想最有特色的就是认股权证。认股权证与刚才讲的35%的分红权不是一回事,那个是控股公司的,这个是上市公司的。根据香港联交所的规定,公司10%的股份可以拿出来做认股权证,作为期权奖励员工。现在我们有74亿股,10%就是7.4亿股,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如果奖励的时候,股价是两块钱,奖励拿到了以后在五年之内,分五年来付。到第五年的时候如果股价是一百块钱,那么拿了10万、20万股的这些人,就变成了有上千万的资产,而这种情况在我们这儿已经实现。但大家知道,当我们定认股权的时候股价可能是一块多,两块多钱,如果没有分股的话,按当时折算的话,现在的股价应该是20多块钱,所以确实有不少年轻同事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物质上的收入,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关于企业文化,我只说一条,关于联想的入模子问题。联想强调要入模子,就是要把员工个人的追求与目标融入到企业的事业目标之中来,那么大家说这还叫以人为本吗?我们认为这依然是以人为本,因为在一个企业,员工不把自己融化到这个企业之中,这个企业就不能形成力量,但是企业这个模子是可以通过员工来改造的,我们公司内有不少国外来的人,还有160几个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其中MBA大概有十几个,这些年轻同事到了我们这儿来以后,都在改造模子上起了很好的作用,模子是我们大家的。但是你进来以后,不肯按照模子里行事那是不行的,所以这一点是我们的一个特殊要求。

关于人才培养的问题.联想在培养人的时候,要求德才兼备。这个德特别强调的就是要如何看待企业利益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个“三心”,即一般的员工要有责任心,人没有责任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将来诸位去当经理了,你们下边任何一个人,最起码他得负责任,不负责任他说的话不算,事情就没法做了。二、高一层的人,也就是到了中层,员工就应该有上进心,就是他得为了而努力。到了最高层次的时候,仅有上进心是不够的,这时应该有事业心,你要为了一个事业,为了这个而奋斗,这个时候人才能有更大的牺牲的精神,才能够舍得出牺牲。“才”方面我们特别提出要善于总结和学习,因为不管你是做哪项工作的,它都有自己的边界条件,所以你做成以后,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自身要善于总结和善于归纳,到底这个仗是怎么打赢的。凡是做到这样的人,他就有可能晋升,光能把事情做好的人,那是不够的,所以联想强调要能干会说。说本身不是光是口头表达,而是善于归纳,这样的人就会得到重用,其实一流的人才,就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

最后对于“做一个好的总裁要做到什么样”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总结。总裁得明白自己的企业里的事是个什么事,比如象我讲到的,比如说象管理三要素,这个事情用一分钟你怎么表达,用三天三夜说怎么说,要有把厚书读薄了的方法是什么,这个你要明白,这是第一点。第二、总裁要明白,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在你这本书里面哪个人在哪个环节上,他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上,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个你要清楚。第三、你手里边的人是个什么状况,你手里边的人和你想要的状况肯定不一样,这个你必须得明白公司内的关键人员的特性。第

四、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使用自己手里的人,或者去发现更好的人才。把这几点做好了,总裁就当好了。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书吧: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

柳问来源: 广州日报张涛著 看点: 这是一本深入阐述柳传志管理思想的作品。作者分别从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出发,讲述了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另外,作者还精选了大量柳传志未曝光的内部演讲实录。 如何解决“1+1<2”的问题(1) “1+1<2”的问题是指有了一个班子,会比一把手一人管理强,但是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充分,领导者就

无法实现合力管理,产生等于2或远大于2的效益。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1+1>2”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激励手段,激发和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比如通过股权激励,让班子成员参与二次分配,从物质角度产生主人翁的感觉;一种是精神激励。其中,最难做的不是物质激励,而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能够反映出物质激励的很多不足,真正激发班子成员内心的奉献精神和积极性。 那么,到底如何实现精神激励呢?柳传志认为,一把手在建设班子时,只要能够对主要班子成员做到两点,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精神激励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班子成员拥有责任权利相统一的舞台。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班子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内容与企业大局、绩效的关系。柳传志所强调的精神激励,主要是指一把手要使每个班子成员明白公司的整体格局、整体战略,以及这个大的战略布局内在的形成逻辑,进而清晰界定自己在这个大的战略布局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其实解决的是班子成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在这样的格局里,班子成员要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以及为了兑现这一责任所要拥有的管理资源、履行职责的边界条件以及自身的业绩实现状况与绩效的关系,如做好了会怎样、做不好会怎样,这个结果和奖惩标准是怎样挂钩的。

企业管理三要素(组织、制度、流程)

企业管理三要素:结构 制度 流程 导读:一次和一位年轻的企业总经理共餐,他管理着超过百亿元的生意,大家聊到管理,老总说:管理企业,无非是三个要素:结构、制度、流程。... 一次和一位年轻的企业总经理共餐,他管理着超过百亿元的生意,大家聊到管理,老总说:管理企业,无非是三个要素:结构、制度、流程。能够把纷繁复杂的管理抽象精练到三个词语,高人!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也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做的,售前提交了一个框架(结构),售后主要做制度和流程,写制度就像制定法律条文一样,这个项目的内容对我们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尝试。因为这个经历,所以对老总的企业观能够理解。 这位老总所说的结构,我的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框架。比如价值链模型、营销的4P、产供销、供应链的模型等,有很多结构。老总的结构也许和这些并不一致,他有他对企业的理解,以前也有老总说过:管理嘛,就是管人财物,人财物也是一种结构。不能说他们的结构对还是错,那是他们从工作中总结的,适合于他的工作,适合于各自的管理风格,是最有效的。 另一种理解,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业务模式,业务模式直观理解就是挣钱的方式,例如:有公司自己做品牌,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有公司OEM生产,自己销售;有公司只做品牌,让别人生产别人销售;这种商业模式上的特点,也是结构,这种结构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结构不同,制度和流程当然也不同了,结构需要制度和流程支撑细化。流程与制度是纵横交叉关系。光有流程或者光有制度都不完整。制度当然必要,且制度很多,财务工作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购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制定制度最怕有漏洞,不完善,这就需要从结构来分析,从结构出发能够分析制度是否制定完善。 流程当然也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做事,需要把工作串联起来。制度是针对部门、职位的,而流程则把部门职位的工作串联起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管理有不同的看法,AMT擅长使用战略、组织、流程、绩效、IT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方案中,一般从这五个维度分析管理体系。 麦肯锡对企业管理的认识是7S模型,7个以S开头的英文词组,代表7个要素: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生产与管理三要素(通用版) 【摘要】兴化市供电局为了在职工中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在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安全生产与管理的"三要素",如安全"三点",警言"三句"等37个方面的"三字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三要素" 近几年来,江苏省兴化市供电公司大力开展安全文明建设,在职工中树立了"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归纳出安全生产与管理"三字经"在职工中广泛宣传,从而在全系统形成了"人人事事保安全"的安全氛围。 (1)安全"三点": ①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要防止一切麻痹松懈的思想和骄傲自满的情绪,特别是电力部门及其企业更要重视安全。 ②认真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且坚决贯彻执行,改变那

种纪律松驰、管理不严、有章不循的情况,对责任事故要严肃追查责任者,从严处理。 ③提高政治警惕,严防政治破坏,各级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破坏安全生产的犯罪活动,依法从严惩处。 (2)警言"三句": ①隐患险于明火; ②防范胜于救灾; ③责任重于泰山。 (3)安全生产的"三要素": ①人;②设备;③管理。 (4)安全管理与考核的"三级控制": ①个人班组控制违章和异常; ②车间单位控制障碍和轻伤; ③全公司控制重伤和死亡。 (5)执行工作票中的"三种人": ①工作票签发人;

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方案(最新版)

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方案(最新版) 一、环境与设施 1、场所环境 2、环境设计 3、配套设施 4、资金规模

二、市场 1、业务流程 制定方案—信息收集-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评估 2、市场条件 3、信息收集 4、市场调查 ★环境调查 ●人员:市场调查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所以必须由专业/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内部环境:充分衡量本校的人才数量/水平/优势/劣势、环境/设施、资金、人脉资源、公共关系、行业熟悉度、准备 情况等。 ●宏观环境:要对当地人口数量/结构/素质/文化、经济水平、教育消费习惯、行政部门/法律、法规、地理位置/环境 等情况作详细、周密的调查和了解。

●竞争环境: ※外部:数量、类型、层次、规模、地理位置、投资人情况 ※内部:课程、课时、收费、教材、班级、学生人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管理/服务模式/水平、员工人数、※营销:营销模式、促销手段、广告形式、出版物、营销、促销历史手段、市场人员 ※硬件:教学环境、教学配套设施、管理配套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办公环境与设施 ※综合:影响力、竞争力(优势与劣势)、品牌知名度、办学历史等 ★生源市场调查 ●全面普查:对当地城区中小学的数量、规模、层次等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当地的广义 市场规模和容量,为确定潜在目标客户定位打下基础。 ●目标详查:对确定的重点学校(1-2所)、重点年级(如小学4—6年级、小学毕业生、七年级等)和重点班级做科学、 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从而确定可能的目标客户和营销策略、促销手段和成本。 ★消费者调查 ●全面调查:采取抽样或访谈方式对当地消费者进行全面调查。 ●目标调查:在全面调查后的基础上,针对潜在目标客户进行有针对性调查。(见下表) 5、市场研判 6、市场细分

XX企业理念梳理

XX企业理念梳理 理念梳理说明: 企业理念的梳理,不是凭空想出一个理念,也不是照搬别人的口号或提法。它是对企业现已存在的文化价值的高度提炼。所谓提炼,就是指原有此物,只因混杂在诸多杂质之中不可辩别,通过提炼的过程,使之抽象和鲜明起来。 企业理念的梳理,应当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理解这个特定企业的文化的原貌、识别那些推动企业发展的相对恒定的文化特质;二是要分清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在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企业的取向和员工境界素质都不一样,在引导上要注意阶段性。 企业目标:成就个人,服务社会 “企业目标”特指企业的“最高目标”,它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它将值得员工追求的崇高理想与其岗位责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励性。它是企业凝聚力的焦点。 XX企业原有的企业理念“真诚奉献,创造未来”,主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但在企业员工精神境界层面尚不高的情况下,这一提法缺乏一个确切的根基。需要层次论指出了人类从低到高的几个层次,即:人必须在满足自已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情况下,才可能上升到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认知渴望和期望实现的层面。 “成就个人,服务社会”首先回答了作为个体的人,在企业中所为何由的问题?然后才是对社会的作用。企业的作用,就是要造就人才,使人才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理念更加真实可信,更加掷地有声,更能凝聚优秀的人才。 从XX的发展历程来看,也的确成就了一批原本成点很低的员工。 企业价值观念:真诚者方可大成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理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对企业意义的一种终极判断,企业其它理念都受其影响和约束,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真诚”,可以说是多来的XX企业董事长姜流恪守的信念,也是原有理念“真诚奉献,创造未来”中的前两个字。 这里的真诚,既指高层面的对经济规律、管理奥妙、人性真相的真诚学习和了解,也指

团队管理三要素一

团队管理三要素 一、目标一致也就是思想要统一 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帮别人实现目标的人。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不做计划的人,就是准备计划失败的人。只要当事者的思想不统一、意识跟不上(不主动、不想干)。再好的措施也得不到好的执行。“思想统一”不是喊口号,更不是遇到问题就退缩,而是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齐心协力完成目标任务的最大保障。所以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首先要把部门目标与公司(组织)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团队每个成员头上,并毫不怀疑的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精力、激情集中到一起共同前进。没有目标的团队只能是一群散兵游勇,没有目标的管理就是“背老儿走路那里天黑那里歇。” 二、激发人的潜能 1、善于尊重,管理者要学会尊重部下、热情帮助部下,奉献你的赞美,要主动关心下属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下属过生日号召(形成制度化)全体团队人员每人主动送上祝福卡片或其他礼物,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归属和爱的存在…… 2、善于倾听,管理者要经常认真倾听部下的意见、想法并善于正面引导,要与下属交朋友,通过沟通了解下属对将来个人发展的打算,尽己所能满足其需求,倾听部下的苦闷,

做好一个被宣泄的对象,当下属对工作和前途感到渺茫时主动进行安慰和开导,帮助他消除顾虑和压力……; 3、善于授权,管理者要在明确的目标要求下,让下属有能力与权力去做事并对结果负责,但授权要注意监控,当下属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时要言传身教提升下属的操作和管理能力…… 4、善于激励,激励就是力量,激励可以诱之以利,也可以惧之以害,但是最有威力的激励是改变心态。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关键是改变心态、紧跟时代、融合公司。(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消极负面的状态)。要以结果为导向,要善于引导下属将思想、注意力集中于光明的目标前景(结果)。 5、树立标杆,一个团队中成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管理者不但要帮助能力弱、业绩差的“短板”成员来提升整个团队的业绩,更要注重培养工作业绩、学习意识等各项综合表现突出的下属把他们树为标杆,在例会中介绍推广他们的优秀业绩和成功经验以带动整个团队更好的士气。 6、创建学习氛围。学习最主要的是静下心来去除浮躁,一个人从来心都静不下来,哪有智慧? 人在焦躁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一个不愿意成长的领导是没有未来的,毛泽东那么伟大的人,在离开人世的最后24个小时还让秘书读书给他听,邓小平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

(运营管理)教育培训行业运营模式

(运营管理)教育培训行业 运营模式

教育培训行业不应按学校模式去运行,而应以公司模式去经营.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搞技术,三流企业拼价格 宣传方面 发传单没有问题,关键是执行的问题,要选择重点的区域,也就是有消费群体的地方。其实建议多帖海报,新东方就是靠它做的宣传,到现在都是的,已海报为主打。但是一定要形成一种铺天盖地的感觉。一望过去就是一片海报的海洋。内部的学生介绍个人给提成。对原来的同学进行电话回访。 考虑的招生策略是: 一、首先要在小区内大批的散发传单,让家长知道开设的项目;专人到小区、学校散发传单; 其中在金华地区的传单散发不仅仅是在小区,江南区应该增加“龙腾数码广场”“福泰隆四楼电影城”“金华商城”江北区应该增加“恒大”“金茂负一楼到四楼”“太阳城”等众多个人承包的商铺。商铺内的传单散发以写作报为主,增加可读性,也可以避免商场保安的驱逐。如果以写作报为宣传的主打,那写作报还可以直接放在沿街店铺的书架上,争取达到遍布各地区的效果。 二、要在重点地区悬挂条幅,包括小区主要出入口,以及城市主要街道上,张贴海报; 三、要找口才优秀的人做咨询;编写一本家长完全手册。在这本手册里,把培训概况、举办 者的背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收费标准、入学须知等做一详细的介绍。若有家长来咨询时,送上一本。 四、让内部的学生进行宣传; 五、提出学功课免费学电脑等(对内部学生可以采用"预交下学期学费,报名寒假班,免费学电脑"的方针) 六、对老学员要进行电话回访; 七、请专业的的老师进行试讲;

八、做几块展版,搁在外面,以便家长前来咨询时参看。 九、在自己门口,挂一个横幅,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汇金已经挂了) 十、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选择地在金华当地媒体,通常是电视台、报纸、室外广告牌上做宣传. 十一、必须全面招生,时间持续两个月。 十二、找学校老师.中小学辅导班成功与否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真正的名师,才能带动学生的增加。 尽量不要咨询师自己去讲课(看着就不像资深教师)。再请名师做个针对家长的免费讲座等等 首先是想尽一切办法打听周围学校的优秀教师,搞到他们的电话和家庭住址。然后拎上一些东西(不必很贵重,水果、食用油等即可)登门拜访,说明来意(重点是分成制)。关键是诚意,一次不行多去几次,每次留下东西走人。老师们还是比较容易被感化的,一般有个两三次拜访就会被感化同意试着讲一学期。对老师要千方百计体现出尊重(车接车送是应该的、逢年过节也要拎东西家里走走)。 拥有几个稳定的优秀教师的好处太多了,起码能有稳定的生源。因为总是会有人找名师补课,老师会把这样的学生拉到班里来.... 稳定的优秀教师我想固然可以用金钱去吸引,可情感的交流是真正的线 宣传单直接发给学生基本是没用的,要打听家长会的时间,在校门口夹道派送,效果应该不错。 要走名师路线。任何培训班,都是主打老师这个品牌。这个行业不是个朝阳产业,关键看投资人怎么做。 很多学校在寒假培训上碰壁,大多败在了市场分析上,今后,正确的市场分析对培训机

孙陶然谈管理的三要素问题

孙陶然谈管理的三要素问题 不掌握科学达不到80分,不掌握艺术达不到100分。没有人生来就懂如何管理,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领军人物不能死记硬背管理教条或生搬硬套别人的管理经验,要去构建自己的经营思维模型,设计自己的管理工具,进而建立起自己公司的管理系统。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管理差别也很大,有些原则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简单说,小公司的管理者应将注意力放在业务上,亲自抓业务。创业期的小公司,管理的核心是重业务轻管理,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小公司业务突破了才能生存下来,才知道力量向哪个方向使。大企业必须以管理为核心,通过文化管人,通过管人来管事。 我认为创业公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创始人亲力亲为,第二阶段需要创始人身先士卒,第三阶段需要创始人保驾护航,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 我认为对于管理最精辟的总结还是柳传志先生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虽然只有9个字,但直达管理的核心精髓,又有非常强的实战性,越是仔细品味越感觉含义深远。 管理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越有经验的管理者越有可能陷入一种混乱:因为有太多要管理的事务让自己抓不住重点,以及太多的管理经验让自己的管理方法顾此失彼。。。。。。在对管理反反复复螺旋式认识之后,我的体会是,公司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越要围绕管理三要素来展开工作: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用价值观来建班子,用行业认知来定战略,用企业文化来带队伍。

正确授权 战术上应该授权,战略上必须集权,制定战略是领军人物责无旁贷的使命,不能假手于人,也不能下属各个部门自行其是,必须统一于一个公司战略,分头实施。 一个伟大的领军人物必须学会授权,善于授权。授权的核心是: (1)授对人:授权给赵括、马谡结果必然是悲剧。下属谁是将才谁是帅才要分清楚。 (2)授对事:不是所有事都可以授权的,战术问题必须授权,战略问题不能授权。 (3)授对法:不能击鼓传花,自己不懂的授权出去,结果是更不懂。 授权不是要向下转移困难,如果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下属更不可能知道怎么做,转移问题的结果只能是制造出更多的困难,并且让困难不可控。领导者不能把自己不会做的事授权给下属,也不能把下属不会做的事儿授权给下属,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逃避责任和不负责任。 授权后要管一层看两层,只有了解你下属的下属是如何工作的,目标是如何设定的,你才清楚你的下属能否完成目标。

团队建设的三大技巧

团队建设的三大技巧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团队所需要人才,尤其是团队建设,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三要素,一是制度;二是工作标准;三是团队的战斗力,制度是团队成员统一遵循的规矩,它既能促进团队的一致性,还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工作标准既是业务开展的依据,也是工作的指导书,避免出现随意和偏差;战斗力可能是无形的,但又至关重要,它体现在勇于进取、乐观自信、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等方面。团队具备战斗力的前提是群体内动力得到了激发。 笔者认为,纵观任何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它都是在一种信仰的感召下,保留并传承着一种精神传统,这个传统是一种性格,是气质,有了这种传统,就好比给军队注入了灵魂,不论岁月流逝,人员更替,精神都能永存,于是就有了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团队建设要做好,必要掌握以下三大技巧。 1、目标一致 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帮别人实现目标的人。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不做计划的人,就是准备计划失败的人。所以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首先要把部门目标与公司(组织)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并可行的落实到团队每个成员头上,各级管理者一定要层层分解、宣贯、检查、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精力、激情集中到一起共同前进。没有目标的团队只能是一群散兵游勇,没有目标的管理就是老和尚念经---得过且过! 2、激发潜能 内动力是指人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调动出来,会表现为乐观积极、精力充沛、主动思考、坚持不懈。就团队而言,群体内动力的发挥能让这个组织实现看似无法企及的目标。要激发内动力,既要凭借主观因素,也要凭借客观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前者。 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你的部下、热情帮助部下,奉献你的赞美,要主动关心下属的工作和生活,管理者要经常认真倾听部下的意见、想法并善于正面引导,要与下属交朋友,通过沟通了解下属对将来个人发展的打算,管理者要在明确的目标要求下,让下属有能力与权力去做事并对结果负责,但授权要注意监控,要以结果为导向,关注就是事实要善于引导下

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的运营模包括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运营团队、清晰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的运营模包括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运营团队、清晰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的运营模式,应该从如下六个要素来看: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运营团队、清晰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接下来我就从如下这六个方面来跟大家做一点探讨。 1.准确的市场定位。 准确的市场定位,简单说来就两个方面,第一“是什么”,即每一个机构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核心意义。作为我们教育培训机构来讲,更应该时刻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核心价值就是能够提供“有特殊性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是“客户群”,定位和客户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目标细分越来越清晰的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每一个机构都是一样的,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你能够给客户,给你的服务对象提供的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现实中是许多人和机构总是走着走着就转弯,所以说准确的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 2.优秀的运营团队 教育培训机构的运营模式中的第二个要素,就是优秀的团队。任何一种定位和服务,都是靠团队来实现的。优秀团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志呢,第一个要有共同的目标;第二个要有使命和奉献精神,一个团队一定要有使命感,不能仅仅是为了利益。使命感是让组织支持下去

干到底的原动力;第三个就是团队的合作精神,虽然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感,但是如果没有团队的合作,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第四个要有不断学习精神,现今社会,特别是对我们从事职业培训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来讲,面对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我们一定要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第五个就是要有创新,要有不断的创新的精神。因为产品和服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当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说这个客户他也有疲劳的问题,他有不断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不断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就要有不断的创新精神;第六个是要有执行力。 3.清晰的组织架构 教育培训机构的成功运营模式中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有很好的组织架构。人的组织如同建筑一样,是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这个是物理结构和人类社会结构的共性。因为团队不是几个人,有可能是成百成千甚至上万人,这么多人怎么结合呢,一定是有一个结构。比如美国最早的宪法,就是美国社会结构一个基础。大到国家小到一个组织都要有一个结构。这个结构的搭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组织结构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建构呢?就是按照业务流程来定。每个环节点都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那儿做服务,每一块人有一个领导,领导上面再有一个领导,这种就是按照业务流程来搭建组织结构。就教育培训机构来讲,一般有产品设计,有市场招生,有咨询,有教学服务,也有就业服务,就是按照业务流程来划定组织结构。 4.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标准化是教育培训机构成功运营模式体系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那么

好团队构成的三要素

好团队构成的三要素 评论:0 条查看:814 次lizs发表于2007-05-11 21:26 群体,在英文叫做Group;团队,在英文叫做Team,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团队则必须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 1.自主性如果作为一个主管,你今天没带手机,不久就开始担心下面的销售人员打电话找不到你,碰到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遇见客户提要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样的话,说明你的团队缺乏自主性。可以这么认为:员工找领导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公司里的自主性越不强。公司的主管应该仔细想想,公司的员工提出过什么方法,讲过什么想法,你授权过手下么?你鼓励过手下么?你赞同过手下么?你支持过手下独立决策么? 如果没有,建议各位赶紧去改变吧…… 2.思考性我们经常看见主管在向销售人员下达指令,主管在动脑筋想策略,主管在独立思考,属下员工都是听领导的指挥做事……这就是表明团队缺乏思考性。 我几年前在做项目投资的时候,经常看见一个项目往往是领导先定好了,在让项目部去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这就完全抹杀了下属的思考性,因为他们的思考没有意义,在决策中起不了作用。发挥不了作用的工作和意见大家最后都不做了。因此,领导长期独自决策,容易抹煞员工的思考性。 有些成功企业的会议是这样开的:会议先由最低级别的员工发言,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理由,然后退出会议;接下来由高一级别的员工发言,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理由,然后退出会议;如此类推,最后由领导层综合大家的意见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过程很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了团队的思考性! 3.合作性员工不但要自主地做事、愿意动脑筋,而且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合作,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分工日趋精细,销售也是这样,一个销售过程往往需要多个人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所以合作性非常重要。

柳传志的故事

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 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团真正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作为中国IT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历经波折,将联想集团打造成全球第二大PC厂商。更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创业者中,众多一度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到如今都已雨打浮萍风吹去,柳传志却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屹立潮头,老而弥坚。其探索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家拥为圭臬。 从联想集团卸任后,67岁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而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将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 辉煌业绩带领联想集团闯“三关”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关口都曾经将联想集团逼入绝境,但在柳传志的带领和全体联想集团人员的努力下,都化险为夷,并在每经历一次磨难后,联想集团变得更为强大。 第一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IBM、康柏等PC巨头长驱直入,当时中国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和IBM、康柏相比,就像舢板之于巨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柳传志大胆启用年仅29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杨元庆一战成名,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不到2%,发展到占中国市场的27%,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柳杨配”初步成型。 第二关是直面DELL的直销模式挑战。DELL以直销模式起家,所向披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DELL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联想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开始下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 1. 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2. 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广受企业及学员欢迎。然而,“柳杨配”见招拆招,在中国市场和DELL展开了持续三年的激烈竞争,最终战胜戴尔。 联想所遭遇的第三次挑战,则是并购IBMPC业务。联想请来国际CEO,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然而,企业文化的不同让两者的磨合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加上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导致联想集团巨亏,“到了悬崖边上”。联想并购IBMPC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诟病。在此危急时刻,65岁的柳传志2009年复出救火,将联想拉出低谷,并迎来高速发展期。 27年前,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如今,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PC企业。

柳传志:解读联想的管理三要素

柳传志:解读联想的管理三要素 8月15日,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主办的2009江苏企业家统筹共建推动科学发展高层峰会在江阴隆重举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柳传志、王石以及最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会同省内大型国企领导人、百强民企领导人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柳传志演讲全文。 柳传志: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场大的流感来了,对一个人也是一个危机,但是对一个强壮的人来说,那可能就什么事没有,因此如果一个企业面对未来有各种各样危机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自己的身体练的更强壮,这就是我今天主要想说的话,当然再怎么强壮,真的碰到了大的天灾人祸,我们谁也没辙,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企业可以做的事。 今天举的例子是我们联想的例子,所以就把联想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联想集团是在1984年的时候,是由我和另外十个人员在传达室里办的,然后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联想现在在去年有一千多亿的营业额,有三万多人,六百多亿的总资产。刚才王石先生讲的时候,他是一个我非常羡慕的企业家,一边登山,一边还把企业不小心做那么大,刚才讲话的时候脑门还挺发亮,我是属于另外一种,属于土拨鼠那样的,一天到晚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就从这个角度谈谈我这样的企业是怎么应对危机的。 一个企业怎么才算健康呢,一个企业管理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运作层面,我们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做制造业的,或者是做服务业的,都有他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我们做制造业的,你要研发、采购,你要生产制造销售,有供应链、财务等等,这有一套规律,这个里面包含了管理的内容。另外一个层次是管理基础层面,这个管理基础里面什么含义呢?是机制体制,另外有一套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叫管理三要素,你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班子,会不会制订战略,能不能带队伍,我下面讲这个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企业真的应对危机,还是先把自己本行业的事做好,自己干什么的,是不是对自己这个行业真的有清醒的了解,这个当然是第一重要的,我就举我们自己联想的故事说明问题。94年的时候,对于联想是一个槛,因为在咱们国家,在90年以前,这个国家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所以对电脑领域是对外封闭的,国外电脑进入中国的话需要批文,同时关税非常之高,用这样的方法国家的原意是保护民族工业,让自己国家的电脑厂商正常发展,当然主要指的是计划内,国家计划里面的电脑厂商。当然主要要保护的是长城,当然国家办了这个长城电脑,但是保护的结果是什么样呢?在90年那年,我记得全国的电脑销售量是20万台,当时在世界各地,电脑已经开始用起来了,这样就影响了我们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同时如是说,国产电脑的质量是相当的不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国家的领导就考虑到电脑实际是一个生产资料,因此就准备打开国门,其实在电脑领域加入WTO是比较早的,是在90年以后的事情,从91年开始就连续的放低了关税,而且取消了电脑的批文,这样一来,国外大的厂商电脑就进入了中国,在当时像IBM、AST等等大的美国厂商和欧洲的厂商,以及日本的电脑都纷纷进入中国,进来以后果然对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对我们这些做电脑的厂商本身用很大的冲击,联想是一个国有企业,在84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出了20万元资金开办了联想,但是他是一个计划外的企业,在座的年轻同志大概不清楚,岁数大点的同志知道,当时我们国家计划内和计划外是有很大区

打造卓越团队三要素

打造卓越团队三要素 所有优秀的营销精英,都希望能亲手打造出一支卓越营销团队。但更多时候很多人只注重了如何打造的过程,却忽略了在哪里打造和以怎样的态度打造团队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打造卓越团队的三要素为:首先选择打造卓越团队的平台,其次是注重打造团队的过程,最后是以怎样的态度打造卓越团队。 选择如茶 团队是藤,企业是树。成就卓越团队首先要看你所选择的企业是不是具有做大做强做久的基因。选对梧桐树,土鸡都有可能成为金凤凰。 选择企业时心急不得,犹如一杯陈年普洱茶想喝出意境,需多方因素都拿捏恰到好处,否则再顶级的茶叶也泡不出韵味。企业是茶盘,要精美还要实用,方能提供让茶壶、茶杯施展技艺的平台,否则再强大的企业也无法留住经营者的心。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正如一把耐人寻味的老紫砂壶,即使不放茶叶也能流出香茗。静则滴水不漏,动则智慧之泉喷涌而出。而管理层则如茶杯,仿佛是经过岁月磨合却又可紧致围绕,配合得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没有完美的管理体系,只有完美的配合,那些未经磨合的拼凑型管理班子是不值得信赖的。项目和产品好比茶叶,项目好自然吸引众人的眼球,客户乐于购买就易于团队的形成,更加易于复制成功。茶叶品质不好,就是项目没有新意,再好的平台、管理、策划也无法将市场做大,无法创造稳定业绩,久而久之,团队的心也就散了。财富如水,高收入如水之沸,虽无色无味,但没了它却再也泡不出香气四溢的好茶了。 只有当茶盘、茶壶、茶杯、茶叶一应俱全时,才能泡出一杯好茶,才能让品茶者真正品出茶香,所以,选择是卓越的领袖首先要做足的功夫。 万丈高楼平地起 组建卓越团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一个过程。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框架式的高层建筑方法。建造高层建筑,基础是重中之重,团队组建亦是如此。从表象上看是众人抬着领导人,实质上是卓越的领袖在最下面托着整个团队。领袖的承重能力和不计名利放下自我的稳定性决定着团队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我经常在课堂上问大家一个问题:一栋高层建筑,只要用材时选用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浇灌出坚固的框架,哪怕墙面用烂砖头,用烂石头,甚至用烂泥糊起来,您住进去会担心它倒塌吗?只要框架坚固,回答就是不用担心。反过来如果没有钢筋、水泥搅拌而成的混凝土,全用世界上最好的砖头盖三层以上后,谁能放心住在里面? 优秀的团队骨干就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出来的框架式结构,如何分辨哪些是我们组建团队时要寻找的高标号水泥和钢筋?又如何才能搅拌凝结成框架?接下来我想给大家探讨两条组建卓越团队骨架的秘诀。 一是寻找德才兼备之人。优秀的营销团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考量标准只有一条秘诀,就是找德才兼备之人,德在前,才在后,有才无德者坚决不能用。在

客户关系管理三要素

客户关系管理三要素 在大多数市场中,都有一两家公司因为同客户保持着更紧密的关系,而在业绩上远远胜出竞争对手。然而,这些企业的优势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工具和技术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IT技术仅仅是获得这一优势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靠IT本身,对于创造更好的客户关系并无多大助益。更大程度上,优异的客户关系能力取决于企业如何构建和管理它的组织,具体地说,它源自公司对三个组织要素的清晰聚焦和灵活安排。 第一个要素是组织定位,组织应将“留住客户”列为企业须优先考虑的事项,并且给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度去满足客户的要求。 第二个要素是组织架构,包括组织的结构、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流程,以及为督促员工致力于建立客户关系而采取的激励机制。 信息是最后一个要素,指的是深入的、相关性强的客户信息,而且是可以通过IT系统在全公司范围实现共享的。 所有公司都可以通过专注于这些关键要素,更清晰地感知它们之间的关联方式,从而改善自身的客户关系,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要素都要有更深的理解。 定位:“留住客户”优先 表明组织对客户关注程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全公司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留住客户”是企业每个人都优先关注的工作,而不仅是市场营销人员的事。另外一个指标是,有关客户的信息要在组织内开放共享。 如果某一职能部门(如销售部)认为它应独自拥有客户,那么企业的以上定位就达不到预期目的。有用的信息会被那些认识客户的人牢牢抓住,其他团队和部门都不大可能从他们那里分享到这些宝贵的客户资料。同样地,如果企业的思维定式和历史传统都鼓励员工依靠个人努力去赢取客户,那么就不会有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捕捉和集中共享客户信息上面。 以客户关系为中心的公司定位也会根据“区别对待不同客户”的理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大部分公司都把这个提法挂在嘴上,但很少能做到像郭士纳(LouGertsner)领导下的IBM 那样,把服务于最好的客户并竭尽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列为公司的价值观。这种务实的方法使得IBM避免了遭遇惠普、思科和康柏都曾遇到的问题,它们都曾因追逐每一个互联网热点而忽略了自己的长期支付能力。通过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强调客户保留的重要性,IBM脱颖

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任何企业都应有一定的理论、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对企业可支配的人、财、物及无形资产等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市场运作,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柳传志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联想管理的三要素,即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柳传志说,联想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在别人生病的时候,联想没事儿,这与柳传志十分注重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提到联想的管理,柳传志不无自豪地说:“尽管我和集团其他创始人是中科院研究人员出身,但1984年下海以后,我们把最大的力量投人到了企业管理及其规律的研究上,经过14年不懈的努力,实践证明,我们的管理相当成功。”这14年实践的经验确立了联想管理的核心埋念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战略要靠班子来制定、队伍要靠班子来带,所以建班子是占要素中第一位的,若班子不和、什么事都做不成。小班子没建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1 + 1 < 1”,就是一个班子做事还不如一把手一个人做好。第二种是“1+ 1 <2”,就是有了这个班子之后确实比你一个人强了,但是远没有达到它应该发挥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建好班子呢?柳传志认为班子建设首先要求一把手和成员具备一定的素质,这种素质应该是“德”、“才”兼备。所谓“德”是指:有进取心与事业心,有奉献精神,能开拓进取,并认同联想目标与文化,将个人追求融人公司的发展之中,以大局为重,有强烈的责任感,胸怀宽广,任人惟贤,能团结公正,能自我批评。所谓“才”是指辩证务实的思想方法,对三要素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审时度势,能够给下首以指导,适应公司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等。 柳传志的决策人员把一个班子内部又分为三部分:一是一把手即班子的责任者;二是核心班子,即部门全局问题的策划支持者;三是重要功能负责人,即参与班子决议,贯彻执行决议内容的具体人。其班子内的每个人都应各司其责,同时又要“抓总”的职责,考核分配原则由班子共同决策并报公司批准,奖励以成就为主,提倡具有长期吸引力的奖励方法(如认股权),物质奖励和班子成员以平衡为主,惩罚方法则以多帮助、多督促总结为主。联想的周早餐会、月例会和季沙龙都是班子成员之间沟通与议事的方式。 而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柳传志为班子的决策制定了程序:立项由分工负责人提出,并组织人马运作,而不是由一把手臆断。而后,由班子对提出的建议进行研讨,形成具体决议,在达成共识之前,班子成员及领导需做充分的沟通与准备,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提倡反向思考,平等讨论。若未能达成共识,对于不太急的事,可暂缓、延迟,对需当机立断的事,则坚决推进,但要特别注意消除使用权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推进阶段,方案要精心策划、边界保障条件要落实、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奖惩明确(事先)、宣传到位。 同时整个班子的运作需要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自律:选人首先要对班子成员的个人素质给予充分考虑。自律不能仅靠自觉,还要有机制的保障。机制规定,班子的所有决定要全体班子成员都知道;配备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为重要决议建立档案;定期幵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经理培训述职以及梯队建设与调动轮换;建立科学的总经理业绩考评档案;坚决防止宗派主义的蔓延和泛滥。 “班子”搭完了,第二步就是定战略。所谓“定战略”用以下几点来说就是:(1)确定长远目标;(2)决定几个发展阶段;(3)决定当前最近的目标;(4)选择到达路径;(5)行进中考虑要不要调整方向。拿联想整体来说,联想的远期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力争以一个高技术企业的形象进入世界500家最强企业之列。达到这个目标分为三步走:第一阶段是到2000年,完成营业额30亿美元,进入世界信息产业百强60名以内;第二步是到2005年左右要完成100亿美元的营业额,接近500家最大企业中的最后一家;第三步是进入500

项目管理核心三要素

项目管理三要素:时间、质量、成本工期紧,活儿只能凑合了;超支,赶紧砍内容,别弄那么多;资源有限,人手奇缺,往后拖吧。 这就是我们身边项目运作时常发生的状况。 所有的项目经理都会做预算,都会设置检查点,都知道又要无休止的协调。但真正执行起来,千变万化的现实让他们经常无所适从。 时间、质量、成本难平衡! 在纸上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在各个边上标上时间、质量、成本。我们会看到,任何一方的移动必定带动其他的变形。这个三角形中间又是什么呢?是范围管理,也就是项目范围。这个三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管理三角形”。时间、成本、质量就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有一种比喻更能说明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小高为了取悦新认识的女朋友,精心设计了欧洲8日游,旅游花光了他多年的积蓄,旅游结束后,他再也没有财力去继续下一步的发展了。用项目管理的话说,这就是不计成本的恶果。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攒了一些钱,这次他不和新女朋友旅游了,他请这个姑娘看了场电影—《第一滴血》。看完后,女朋友觉得小高有暴力倾向,又分手了。这一次,小高败在不讲质量。 第三次,小高知道女孩子一般喜欢看歌舞剧,他准备请第三个女朋友去看半年后才上演的《天鹅湖》,战线一直拉着,女朋友爱上了别人——时间拖得太久了。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项目管理中的难题:如何平衡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管理者都希望项目完成的时间要快,完成的成本要低,完成后的质量要好。可是这三个要素是彼此互斥的。能够完美做到以上三个要素的项目,少之又少。上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下令要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带回来。这个庞大的计划,要快,必须赶在前苏联之前完成;要好,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并且在预算上有限制。 结果,在各方为这个项目大开绿灯之后,美国果真抢先把人类送上月球,并平安带了回来。当然,我们平常的项目不可能集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所有资源,并且得到至高无上的尚方宝剑。 因此,在一般的项目上,这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要兼顾的难度,会按照几何级数上升。这样一个三角难题,我们怎么去解呢?可以试着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先弄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快”,什么是“便宜”。 什么是好项目?一般来说,项目的结果使企业的收入增加、支出减少、服务加强,就是好项目。 那么,什么是“快”?在项目管理上,时间是绝对的。项目经理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完工日期的预测上,为了讨好上司而尽量乐观。同时,他们总用历史数据或别人的经验影响自己的预测,也使得项目工期的变化比较大。 要达到预期完工的要求,项目经理要把一个规模大、时间长的项目,分成不同的阶段完成。在每个阶段,又要根据每阶段不同的重点分别来做完工预测。工程分得越细,预测的准确性就越高。这道理很普通,但需要很周详的计划和分析。

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编者按:9月26日周一大会谈上,郑立波社长带领社领导和中层干部学习了《柳传志:管理三要素》。郑社长指出,该文对转型后的报业管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将文章编辑印发,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学习,特别是部门负责同志,要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思考,查找不足,以更加科学、健康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推动报社事业良性发展。 柳传志:管理三要素 管理三要素之一:建班子 ·1+1<1的问题 1+1<1是什么意思,前边那个1就是总裁,加上后边的班子,甚至比你一个人管还糟糕。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班子里有宗派,有各种各样的纠纷性的问题。纠纷的问题存在,那还不如不要班子,这就是1+1<1的问题。1+1<2就是有了这个班子了,果然就比你一个人强,但是你调动班子的积极性不充分,本来应该大于2和远大于2,让班子形成一个合力,结果却是你做不到。所以我们着重要讲的是这两个问题。 1+1<1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把你调到那个单位去,那个单位以前就已经有宗派了,这时候问题很难解决。这种情况在国营企业还是很多的,我们调查过,宗派问题对某些国营企业是一个先天的问题,怎么讲呢?就是国有企业的总经理,要退休前到了59岁,他不能走褚时健的路,这种路犯法,但是又希望能够保证一些正常的生活待遇不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就是破格选拔跟自己的感情非常要好的人来提拔他。这确实对企业的老领导者个人会有好处,可是第一把手这么做,党委书记看的很明白,也会这么做,他也选拔一个亲信来提拔,然后第二把手也这么做,这样有两三个人这么做,而且下边还形成体系,这就形成了宗派。有了宗派以后,问题就麻烦了,话就不能放在桌面上说了,说的东西都是很冠冕堂皇的,但是底下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到了这种时候,这个企业便相当难受了。 如果你所在的企业已经不是一张白纸,而你是调到那儿去处理问题的话,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不属于科学型的问题,是属于艺术型的问题,那就要看你本人有多大能力,这种问题就很难解决。现在我讲的是你在一个新的企业,或者说在这个企业里边海没有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去做呢? 核心的一点就是第一把手本人,是不是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如果能够做到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话能放在桌面上说,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你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做法,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不产生这样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