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

2019年第8期

现代园艺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浅析

胡骁杰

(上海新空间工程设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摘要: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已被提上了各大城市议程,各地政府都在同社

会进行广泛合作,以找到真正适合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案。但由于我国从事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实际经

验,所以,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

相应的设计技术与方法,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1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城市景观面貌获得了很大程度地改善。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结构,超过了其生态环境承受能力,造成了诸如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生态调节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对不断扩大的工业用地和不断缩小的生态用地,牢牢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通过各式各样的城市生态公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虽然各地城市大都建立起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大规模生态公园,但这些生态公园都存在着一些弊端,无法作为有效的参考。

2生态公园设计框架

城市生态公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其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缓和城市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帮助城市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逐渐恢复城市的生态环境。这些概念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实践而逐渐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要素主要是: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循环能力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另一方面,可加深居民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由于国内关于生态公园建设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关于概念的辨析以及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以下3点:

第一,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构图法以及功能分区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在生态公园建设中,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方法无法让生态公园中的各项功能有机协调起来,从而实现在空间上的有效作用。

第二,许多地方将生态公园建设单纯看作绿水青山建设,而忽视了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和关于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认识较为片面,不够具体。

第三,生态公园与传统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不同,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生态性,不仅要保证公园景观符合审美,同时,还应该具有恢复生态功能。而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

3我国现阶段生态公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盲目追求规模,忽视实用价值

由于我国政府近些年来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全国各地大力开展城市生态建设工作,这些建设工作往往与当地官员政绩挂钩,导致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过程中,片面追求建筑规模,总是认为大的就是好的,从而忽视了公园的使用价值。由于城市内部的用地本来就较为紧张,如果片面追求生态公园的规模,往往会加剧城市用地与公园用地之间的矛盾,反而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这种一味追求建设规模的理念是不可取的,作为相关设计者,应深入认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够顾此失彼。

3.2忽视了地方特色化

由于我国各地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仍然缺少本土化的内容,导致各地城市在建设生态公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千篇一律,毫无地方特色现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之间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等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地方特色,将地域特色很好地融入建生态公园设计中。而实际情况中,许多地方城市设计者往往直接照搬照抄其它城市的成功案例,从而导致各地生态公园建设千篇一律,缺少地方特色。

4相关设计方法简述

4.1构建复层植物群落技术

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在生态公园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绿色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并通过自身的循环系统实现自我洁净功能。所以,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根据本地生态环境建立植物群落结构。这种结构往往是多层次化的,通过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相互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群落。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以植物群落结构划分为3种:上层为大乔木,中层为乔灌木,下层为较为低矮的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

通过这种合理的层次划分,能有效保证生态环境的自我洁净功能,不仅在景观视觉方面能够有所改善,而且还能够极大丰富生态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

4.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湿地是生态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起到污水处理的作用,在生态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人工湿地

作者简介:胡骁杰(198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景观设计

60

--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浅析山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山地城市公园对于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影响显然高于平原城市公园,因为它影响的不仅是城市的平面肌理,还影响了城市的立面景观,它是构成城市天际线重要而美丽的一部分。我国许多山地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已经有能力改造自然山水环境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但一味地改造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反过来阻碍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城市中环境资源减少、绿地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自然山体环境建设城市公园,改善城市风貌,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浪费是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本文从国内外山地城市公园设计案例和文献浅析山地公园规划设计。 1山地城市公园相关概念 所谓“山地”,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高耸的地貌形态。山地具备两个明显的地理学特征:有一定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而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来说,它是不同于平地概念的具备特殊地理环境特征的园林基地,也就是地形起伏比较大。而“山地公园”是在规划设计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具有山地的地形特征的公 园绿地。山地城市公园是利用山地的特征和植被所营造的游玩休憩场所,是一种复合生态系统。山地城市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山地公园在城市中的一种存在,是山地公园与城市公园的结合体。

2国外相关文献 (1)斯德霍格雷(Thomas?J?Stohlgren)等一行研究者以一定的技术为研究基础,分析美国洛杉矶国家公园的植物种类,重点分析其多样性景观,且对麋鹿生境和水岸生境的植物种类进行丰富度调查以及分析,统计出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境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科学数据。(2)拉福林(DanielC?Laughhn)等一行研究者对美国大峡谷公园的山地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他们从森林防火、森林结构、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学角度对不同海拔地区的下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适宜较低山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和适宜亚高地的林地下层植物种类。(3)国际上有名的“宫胁昭方法”是一种在城市中营造近自然林的方法,是由日本宫胁昭教授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将所选的乡土树种的幼苗,按自然群落的结构密集种植在接近天然森林土壤的种植带上。种植以后利用种群之间的自然竞争,优势种会被保留,2~3年便可郁闭,10年后便成林。这种“宫胁昭方法”管理粗放,种植简单,而其最后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国内相关案例 案例分析总结———以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位于兰州皋兰山山顶,占地面积5200亩,整个公园以山体本身为基调,依山而建,是典型的根据山地本身的地形特点所建造的山地公园。兰山山地公园最独特之处在于黄河穿城而过,不仅仅让公园有山

东山头村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东山头村公园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思 东山头村公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游憩景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 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公园东南侧的房屋和西面的厕所等不良构筑物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 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 善 4.公园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公园中心铺装小广场 公园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 为遮蔽公园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公园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公园布置了三处出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 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6-08-09T15:09:41.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范雨薇[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本文阐述了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经验,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以及对植物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中的功能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及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予以介绍,以充分发挥植物设计作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公园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 20世纪20年代,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从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将绿地设计成与自然一致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经济高增长们也使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随后 “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进而得到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模式和概念逐步形成。 2、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经验: 很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人口相对密集,生态和土地等资源相对紧张,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1、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建设经验 1977年建成的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是影响最大的生态公园,原址是货车停放场地,面积Iha,通过植被的自然演变,无脊推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1984年,发现的蝴蝶已达21种,1985年,该公园被办公区所取代。但该公园引起的巨大反响,创造的多种生境和物种满足了市区学生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并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兴趣,证明小块空地建造生态公园的可行性。随后,伦敦生态公园得到了发展,在废弃煤场、废弃码头、市中心的建筑密集区等先后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 2.2、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国(Stockholm National City Park)建设经验 斯德哥尔摩地区作为瑞典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人口超过180万,并在持续增长中。1995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国立城市公园。这个公园占地27km2,从斯德哥尔摩北部延伸到南部。公园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而且还具有大量的文化和环境遗产,成为一处文化景现地带。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园始终注重生态能力的维护,并注重通过管理来协调和解决不同功能空间的分配问题。 包括国立城市公园在内的森林和绿地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外围延伸到中心地区,被称为城市“绿楔”,这些“绿楔”将斯德哥尔摩心地区的公园和其它绿地与外围生态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绿楔”对于为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绿地,以及维待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嗓声,地表排水和水土涵养、文化娱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荷兰兰斯塔德〔Ranatad)“绿心”建设经验 兰斯塔特德处莱茵河三角洲,通过高速铁路、公路、海港、水运体系与欧洲内陆和世界联系,为世界上可达性最好的城镇群体之一,具有“网络型城市”和“区域型世界城市”的特征。 兰斯塔德的各城市和城镇之间彼此接近,城市间被楔形绿带分隔,中心区是一片宽2-40 km不等的集约型耕作郊区农业带以及游览休息区,被称作“绿心”。“绿心”作为兰斯塔德的生态核心,一方面为该地区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建成区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促进了网络型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城市之间职能的有机分工。 3、我国城市公园现状: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然而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许多城市的公园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也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以往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景观公园,强调观赏性,将公园等同于花园或旅游点,自然景观多被人工景观取代。另外一种是为缓解环境恶化而建立的防护型城市绿地。以上两种规划体系实际上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环境的防护工具来对待。而植物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公园是市民休闲、愉悦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完善城市生态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功能。 4、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绿化品种丰富着我们的环境,它们不同的造型美化着我们的环境,同时它们四季都在变换着形象,因而给我们城市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和容貌,形成了不同的风景。植物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音减噪、防御风沙、美化环境等效果。首先,城市生态公园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和观赏性,因植物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等特征充当着景观中的特别焦点,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场所。其次,植物具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吸收、蒸腾、光合作用来调节气候,从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设计的原则: 5.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在生态园林设计时,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要分析其具体的主要功能,植物的配置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 5.2、考虑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5.2.1、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

公园设计说明范本

江西某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认知 1.1区位关系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共3800万人,地域分为三区: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南及东南边境山地。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庐山为世界名山。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处于九江至南昌的中间。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国土面积863km2(不含共青),总人口16.07万人,人口密度为186人/ km2。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及316国道横贯境内,北距九江市55km,南至省会南昌城69km,交通十分便利。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 天津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54.1mm,无霜期为214—281天,全年超过10℃的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较差为24.7℃。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1.2.2土壤条件 德安县土壤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占总面积55.89%,石灰岩类风化物占22.57%),石英岩类风化物(11.22%),第四级红色粘土(7.48%),河积物(2.04%),湖积物(0.76%),紫色泥岩(少量)等七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可分7个土类,10个亚类,29个土属,79个土种。 1.2.3水文条件 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主源小坳水发源于瑞昌市和平乡粒杂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5km,境内79.7km,流域面积863.0 km2,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 hm2。 1.2.4地形地貌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成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一般山岭海拔高度在200—600m,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m。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m,为全县径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地区面积558.4km2,占64.7%,滨湖波状平原(包括临近鄱阳湖的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的河谷阶地)135.5 km2,占15.7%。 1.3历史文化 1.3.1历史沿革 德安历史悠久,从望夫山(敷阳山)西南麓发掘的商代遗址和城南米粮铺袁家咀发掘的商代遗址表明上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德安县治蒲亭镇古称敷浅源,属扬州,春秋介于吴楚之间,后随朝代变迁,数易隶属,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立为蒲亭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驿为蒲亭场,至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始升县,命名为德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第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的审美与文化 ——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 摘要:“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崛起,天人合一的创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构思——生态景观。以下我以孝感槐荫公园为例,从孝感地域特色出发,探索生态、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对生态景观的审美与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设计人文文化地域文化 风景资源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和生态功能,蕴涵着无形的文脉和人类漫长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历史轨迹,更是风景资源内孕育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能,我们对风景资源要倍加珍惜。 一.生态设计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市民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不能只讲生态,而很少讲文态;也不应相反,即只抓文态,不管生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地结合起来。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提高或保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首先,设计应重点考虑地域性。地域性包含了传统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要素。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减少的过程,应在节约的前提下把已开发的项目做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可再生资源的效能。其次,设计应以顺应自然资源的循环为出发点,任何对自然资源的断章取义的设计手段都是对生态的破坏,设计应符合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设计是使环境走向生态化并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生态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宜人的人居与游憩环境。 中国园林景观师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战国时的管子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推崇“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这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画论所遵循的“外师造化,内发心源”,是以自然山水为创作模型。中国园林景观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亦是模仿自然山水景观或直接经营自然山水,其许多的美学思想就来源于画论。更由于白居易、文征明等诗人画家亲自参与造园活动,于园林中应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使中国园林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色彩。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使文人园林形成了特有的恬静淡雅的气质,即“意”的确立。中国园林注重情景交融,“情”即“意”,情由意生;“景”即“境”,景由境成。而“意境”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宗旨。 二.生态与人文文化的结合 城市建设中,既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还有生态与文态相结合的问题。所谓生态,主要是讲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当然很重要,但在讲究生态时,要全面考虑园林网络系统对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目录 一、背景与分析 2 1.项目背景 2 2.区位分析 2 3.上位规划分析 2 4.现状分析 2 5.文脉分析 2 5-1.竹文化 2 5-2.禅文化 2 5.3.红色文化 3 6.设计依据 3 7.设计原则 3 8.案例分析 4 二、设计理念 4 1.项目定位分析4 4 1-1. 在宜丰县绿地系统中的定位 4 1-2.在城市风水体系中的位置 4 1-3. 在宜丰县的定位 4 2.设计策略 5 3.设计目标 5 4.总体设计理念 5 三、总体设计 5 1.公园规划总平面图+现场地形分析图 5 2.总体鸟瞰景观效果图 5 3.景观结构分析图+功能分区平面图 5 4.空间结构分析图 5 5.景观视线分析图 5 6.功能分区图 5 7.景区分区图 6 8.景点分布图 6 9.竖向设计图+土方平衡图 6 10.交通体系图 6 11.游览路线规划图 6 12.景观夜景照明设计 6 13.基础设施布置图 7

14.无障碍设计 7 四、分区设计 8 1.分区平面图 8 2.节点介绍及效果 8 3.节点及效果图 8 4.园区道路交通图 10 5.竖向设计 10 6.主要节点剖面图 10 五、专项设计 10 1.车行桥设计 10 2.景观建筑设计 10 2-1. 公园入口大门设计 10 2-2. 崇文塔修缮 10 2-3. 服务建筑设计 10 3.公共艺术规划 10 4.植物专项设计 10 4-1. 绿化设计手法 10 4-2. 绿化设计原则 10 4-3. 特色之物选择 11 4-5. 林相季相 11 4-6. 分区植物配置 11 5.驳岸设计 13 6.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 13 7.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级设施规划设计 13 六、指标与估算 13 宜丰县公园大桥及南屏公园改造规划设计说明 一、背景与分析

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1城市生态公园 1.1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是一个集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景观建筑学、植物造景学、节约型园林和可持续技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的概念[1] 。即“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 [2] 。 1.2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城市生态公园源自城市公园建设。从中央公园开始,奥姆斯特德领导的城市公园运动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城市公园。英国是最早开始探讨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来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之一。1977 年,英国一个志愿者团体在伦敦塔桥附近建设了具有典范意义的William Curtis 生态公园。而城市生态公园发展的过程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①对场地的尊重。在城市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尊重是首要原则,不仅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反而应该重视它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②尊重自然。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都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场所条件,最小限速的改造、改变原貌。③以人为本。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在符合生态的前提下来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 1.3城市生态公园的滨水区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城市滨水区拥有相当的活力,因为她

优质的景观条件、良好的亲水性、清洁的水质来吸引市民。在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生态驳岸 2.1目前国内驳岸建设存在的问题①整体性差。硬质型护坡工程减少了水与土壤接触面积,将水和陆地直接分开,缺乏透气性和透水性,破坏了水体和土壤之间的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减少了生物的活动空间。②将游人“拒之门外”。城市公园中的水体是主要景观营造和休闲游览区域,驳岸作为结构载体,对于亲水空间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某些公园驳岸材料的选择和尺度设计缺乏合理性,使亲水空间缺失。 2.2 建设生态驳岸的意义综上所述,在驳岸的处理上,提倡采用软式稳定法,也就是推广生态驳岸。①维持城市生态公园水体水位平衡。生态驳岸就是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在水量充沛时期,公园内水体渗透到堤岸外的地下水层并储存,缓解洪灾;在水位下降、枯竭时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同时起到滞洪、补枯和调节水位的作用。 ②为水体自净提供更有利条件。生态驳岸把堤内植被与湖泊内的植被统一成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植物自身具有生物净化功能可以净化水体。③为生物的繁衍提供场所。 生态驳岸的坡脚处设计有高空隙率,生物生长带多、鱼类巢穴多,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和避难场所。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和交往性活动,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家庭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总体趋势,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时,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景区管理部门正在力求通过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融入科技产品来提升针对游人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公园景区现实的应用需求推动下,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园景区所关注。二、系统架构 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各种应用在网络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在公园景区内构建先进的网络系统,可以完成公园管理的各种先进的无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语音技术、无线漫游技术和无线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全新的应用。诸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景区信息化查询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VOIP语音、无线导游、游客定位系统等等。 设计思路: 通过对园区数字化建设,使园区成为一个贴近生活,便于管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智慧公园。 智慧公园主要建设内容:电子门票、园内消费、游园导览、安全保障、游客定位、资产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出智慧景区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1、电子门票:以RFID电子门票平台为基础,整合导览、导游、定位、车流和客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将采集的所有数据整合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2、园内消费:游客可以通过RFID电子钱包功能进行充值,在园区进行消费,其中主要存放持卡人的现金充值额等账目信息,与公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保持同步,每笔消费均形成流水,计入总帐。 3、游园导览:通过LED大屏或者触摸屏实时了解园区商家优惠活动,为游客带来购物便利,也为园区经营带来增值服务,同时能通过LED大屏幕或指路牌的触摸屏实现位置感知、在线导航、在线投诉等,使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法。 4、位置感知:通过RFID人员定位、实时统计园区活动人数,可以避免人员高峰期带来的拥挤,为园区管理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手机或信息触摸屏查询人员位置,防止小孩的丢失。 5、安保在线:游客如遇紧急事件,可通过公园内的紧急按钮向园区安保人员求助,公园安保人员通过电子地图便可知道具体报警地点,同时通过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与求助系统联动,为安保人员提供应急方案。 6、资产管理:通过定期对园区设备的巡检,了解园区资产情况,使园区设施能够做到更好的维护,生产统一的维护报表。 7、Wi—Fi热点覆盖:实现整个公园无线覆盖,游客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外界进行沟通。 8、节能环保: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对整个园区用水用电进行数据采集,生成统计报表,为园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减少水电的浪费。 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加强旅游景点对于人流车流的动态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浅析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与技术探究——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8-08-13T09:33:39.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聂丽娜 [导读]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本文以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为例,探究了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法和新型材料技术的运用,阐明了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对生态公园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系统;设计方法;技术研究 一、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意义 1.生态公园的基本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指以生态学和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结合了传统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人造景观)各自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是公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城市生态公园的基本要素:①“城市的”。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为城市和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有着本质的区别。②“生态的”。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城市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担负着地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职责,同时,对自然和生态知识起着宣传的作用。③“公共的”。公园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场所,满足人的活动要求,这也是城市生态公园的重要职能。 2.城市生态公园的意义 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极大地维护了城市本身的生态平衡,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善了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地保留和使用了本土植物,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了千篇一律,保留了独特的地域生态环境。 二、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设计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2.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整个生态公园应综合考虑当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原则。城市生态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当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三、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探究 1.水环境生态设计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的水体分为三种类型:湿地净化区、湖体区、湿地沼泽区。湖体面积约为17.6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1.5米,湿地沼泽区的水面积约为5.8万平米,设计平均水深为50厘米,这两区域总蓄水量29.3万立方。根据当地蒸发系数,估算出湿地公园的补水量约为2000吨/天。 (1)海绵城市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建设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排”等技术,所有小路、人行道及绿道采用透水砖等透水材料,停车场采用植草砖等材料,道路两侧绿带设置生态草沟,用于汇集道路和绿地自身径流雨水及瞬时暴雨截留功能,具有滞留、净化、蓄存和下渗功能,起到缓减雨涝、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公园的绿地因地就势,局部建设成为雨水花园,汇集周边绿地径流雨水,雨水花园底层铺设碎石及粘土层,面层散铺种植土,并种植半湿生植物,通过低洼地势汇集周边径流雨水,形成雨季池塘景观,旱季湿地景观,在保证雨水下渗的前提下,通过汇集雨水改善局部小气候、小环境从而带动城市生态公园整体生态系统建立。(2)污水处理再生利用 污水的再生利用在园林景观中运用非常广泛,各种水景及灌溉都可利用再生水。补水计划利用周边现有污水处理厂取2000吨尾水经过湿地净化区处理后达到地表Ⅳ类水质跌流入人工湖区,并通过景观水区、人工湖区构建水生态水质保持系统维持水质。通过对上游持续再生水补给,逐步营造湿地自然景观,改善入湖水质,为水生植物和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3)生物技术的利用 共青城生态文明公园湖面水质控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在水体中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控制水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强公园水体的环境承载力。首先通过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如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其净化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污染物质;②根、茎、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转化污染物质;其次通过水生动物调控系统,在水体中投放滤食性软体动物、杂食性鱼类、食藻浮游动物等;最后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公园水体中投入水质调控类制剂及藻类调控类制剂,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 2.植物生态设计 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它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功能。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在技术上以生态原理为依据,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在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是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各显其能,尤其在共青城生态公园大量使用水生植物,即达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符合湿地的特征,在设计中遵从自然规律,并能发挥最大生态功能的植物系统。 (1)园林植物生态效益原则 ①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以生态效益为主,维护生态平衡,以生态观光为切入点,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城市生态公园绿地系统建设项目

城市生态公园绿地系统建设项目 一、概况 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建宁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突出建宁特点,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绿色建宁、生态建宁”的特色,为建设宜居休闲生态县城提供了有力依据。 近年来,共投入资金约2.1亿元,打造了一批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目前,我县城区现有东山公园、莲花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法制主题公园、江滨公园、龙宝山森林公园等,绿地面积达到14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73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28%和42.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5平方米。构筑起了以街旁绿地和庭院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公园广场绿化为面、城郊绿化为环的县城园林绿化格局。 二、建设目标 根据《规划》围绕建设生态县的战略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注重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河流水系、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迅速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总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生态优良、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力争在县城区主干道200米都能进入公园的建设目标。

三、建设内容 1、东山公园提升。建宁县东山公园位于县城核心区域,是城区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主要场所,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42亩。根据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将对公园的南大门、西大门、新北门、中心景观区、科普教育基地、自然休闲景观区等各区域景观景点进行提升改造,配套道路、园林景观绿化、给排水、供配电等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概算总造价约9500万元。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对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约3000万元,其中:2013年--2014年完成公园总体规划及南大门项目建设,投资约1300万元;2015年—2016年完成公园登山步道约5.9公里建设及沿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约1700万元。2017年计划针对“山顶眺望平台”、“樱花谷”、“沁园谷”等重要节点进行提升,即“一顶、二谷”,预算造价约2000万元。下一步将按计划对中心湖区改造提升、彩色沥青自行车道、新北大门、西大门及儿童游乐园等设施进行逐年实施建设。 2、西门莲塘提升。西门红军莲塘总用地面积168亩,2017年总投资3700万元进行建设,是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红色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城市休闲公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依托西门千年贡莲和建宁红色文化历史底蕴,实施建莲原生境保护,恢复保护毛泽东主席当年挖掘的主席莲池,修复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部、总部无线电台(青云阁)、红三军团司令部、红军山炮连等红色旧址和摄于建宁的九人合影铜像,形成“两带”(莲塘观光慢憩带、红色遗址瞻仰带)、“三区”(入口综合服务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浅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浅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发表时间:2016-11-14T14:51:35.48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王严安[导读]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市希尔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湿地独具的自然生态资源,己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考虑。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 到和谐。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湿地公园;自然;文化景观的设计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湿地公园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前提,结合人口资源现状,满足人们游览休闲需求,同时提供科研教育功能,采用“保护、利用、发展、优化”的模式,加强了城市湿地对于动植物以及人类的意义。同时,在发展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效益以及它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功能价值。为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我们该进行怎样的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1 城市湿地公园 (一)基本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作为一种城市绿地,适合开发为公园的一种湿地类型,能够供人们观赏、游览,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对湿地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为重点保护区,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与湿地保护活动;湿地展示区,主要在于展示湿地的生态系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展现湿地的魅力风采;游览活动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设立各种娱乐和基础设施,供游客休憩玩乐;管理服务区,主要为了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二)功能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湿地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湿地为城市提供水资源,影响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为城市带来降水,有利于清新空气,保护环境;湿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具备适宜的气候环境,广大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是动物生长的乐园。 传播文化、提供休憩的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以城市文化为载体,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化,展现城市的魅力风采;湿地公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公园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游乐基础设施,便于人们休闲放松,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将城市湿地开发为城市公园,将生态保护与观光旅游相互结合,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湿地公园的各种游乐设施与独特的风光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前往,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一)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首先,一个城市的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要以人文历史为主导,体现该城市的历史特征,融人地方的文化传统,展现景观的精神特质。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示城市自然而然,原生态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如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景点设计与规划上,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独特而富有韵味,其中的洪园景点,展现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景点的设计要重在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特产,如西溪小花篮,西溪米酒,还有越剧,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要保护和修缮历史文物遗迹,发扬名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构建城市生态文化。文化,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精气神。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城市景观的设计,只是重在体现高端、奢侈,那么景观难免就会显得空洞,没有韵味,就如同身着华丽,但眼神空洞的女子一般,不会真正吸引到别人。因此,城市湿地公园在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融入城市本身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在设计时要不断创新形式,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图1)。 (二)践行绿色理念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景观,绿色交通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节水节能生态,使用无污染材料,减少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三堤景观,福堤、绿堤、寿堤,木制建筑,生态又环保;其中著名的十景,设计绿色环保,富有意境,“火柿映波”,一望无际的柿林,点点橘黄的柿子,为西溪秋色装点了风采,绿色自然的景观,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践行了绿色环保,而又不失风采;“高庄宸迹”,由高庄,竹窗,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绿色低调,又不失雅致。在景观设计中,设计绿色的出行方式,采用摇橹船的方式,独特新颖,节能减排,降低能耗。配置植物景观,根据城市地域特色,进行适当选择,配置什么样的植物、密林、地被、绿篱、草坪或者花镜等等,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实现植被形状的多样构造,植物景观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改善城市空气,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了地表径流,实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化建设(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