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迪,获得新知,形成良.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构了解了多少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投影)附表1:

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使用都不方便,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那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

二、相对原子质量

让学生阅读教材P69的相关内容。

.定义(略)。

哪位同学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

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我国练习查表。

69

你们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

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

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板书设计】

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质子数 + 中子数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新)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 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朝鲜核武器实验”,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 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1. 原子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3-8,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大小。 明晰: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 2. 原子的构成 19世纪以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1

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 α粒子轰击金箔 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一小部分带正电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参见教科书图3-9)提问: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分析: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 1 碳66612 氧88816 钠11121123 氯17181735 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分析: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核内的质子数,也等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2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李彦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类比想象,模型展示。 1、(投影)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讲解)那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对照投影。) (设计意图:借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3、(问)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呢? (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生阅读思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表 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习题资源—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 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8.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 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9.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10.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分层运动 能量:低高 离核:近远 层数:第一层………………………….第七层 表示:M N O P Q R S 2、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 (2)各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3、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下图)。 上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也叫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 4、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 2、表示----离子符号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 3、意义:见下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 1、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 特征: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 2、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以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的化合物 特征:非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 2、理解:○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由于原子中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可近似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归纳:原子中“等式”及“决定” 二个等式: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个决定:1、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王文卿 【目标】 核心知识: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心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 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 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问题: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请你举例说 明。 2、第二层最多可以排多少电子? 3、最外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中按要求将质子数为12的镁 原子和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 出来 思考:分析下图三个不同区域中,各元素的最外 层电子数和元素的分类有何关系? [基础练习] 元素的分类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 悟。 比较和讨论,回答: 总结排布特点2: 1、原子的第一层最 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 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最 多不超过8个(只有 1层的不超过2个电 子)。 观察图片 思考并回答。 总结元素的分类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 定于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 结的能力 发言:收获与感悟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着手,自主归纳得出 结论,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 结构(1)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认识原子的方法。 3.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特点,前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4.知道典型原子(稀有气体、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原子的构成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构成原子粒子之间的关系,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认识。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1.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粒子吗?如果能分的话,它会分成什么? 2.原子是居于原子中心的与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每个质子带,每个电子带,中子。 3.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5.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离核越远,电子能量。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次之为,依次类推为,离核最远的也叫。其电子数不超过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2个)。 6.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化学性质,这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能否再分呢? 2.分析P53表3-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 (2)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有何关系? (3)不同原子之间的有哪些区别? 3. (1)质子、电子、中子在电性和电量上有何关系? (2)原子核电性与电量决定因素? (3)为什么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