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数学教育总目标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是逐级的 (3)

①概括化②笼统化③具体化④一般化

2、顺口溜数数是为……教学打基础。(4)

①数序②序数③基数④计数

3、当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则每份数越少,这是…关系。(1)

①函数②互补③可逆④多少

4、数学区域活动的关键在于 (2)

①教师对幼儿的观察②操作材料的投放

③教师对幼儿的指导④区域活动规则的建立

5、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可安排在……进行(3)

①小班②中班③大班④小、中、大班

6、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3 )

①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②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③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④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7、书写数字是结合……教学进行(3 )

①数的组成②加减法③基数④相邻数

8、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关系(4)

①可逆②大小、多少③传递④等差

9、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4 )

①智力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③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④思维能力

10、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3)

①任务分析②问卷调查③观察④谈话

二、是非判断题

1、整体可以分成若干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这是加法和减法关系(X)

2、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大班进行。(ⅴ)

3、在量的比较中存在着可逆关系。(X)

4、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不在于“指认”,而在于“命名”。 (X)

5、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起始于对活动内容的兴趣。 (x)

6、幼儿学习加减法比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容易。(X )

7、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X)

8、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X)

9、在多数的情况下,活动目标的表达中都未列出主体的名称。(ⅴ)

10、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ⅴ)

三、名词解释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2、数学教学活动: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集体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

3、计数活动: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按物点数,认识总数;感官计数,强化总数;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4、小组活动形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

5、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按物点数,认识总数;感官计数,强化总数;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6、感知集合教育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7、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8、数学区

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9、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四、简答题:

1、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2、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择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按照要求检查自己活动的情况、活动的结果。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4、小组活动组织形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虽进行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但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发展基础上所获得的进步。2.)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即幼儿智慧发展水平,要使幼儿两种操作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3).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例如,向幼儿提出建议或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示范和讲解等等。

5、数学教学活动的作用:

1)这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2)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对班级全体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

6、物体分类教育的注意事项。

1).要让幼儿充分地观察2.)让幼儿明确分类的要求3).应尽量指导幼儿讨论与评价不同的结果4).要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7、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其有可探索性

8、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1).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都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师依据数学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进行数学学习。

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都以以下方式进行,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设置一定的情景,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引导幼儿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或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得了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

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幼儿探索、猜想的愿望,鼓励幼儿用

9、认识相邻数的指导要点。

1).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中班)

a.用数的形成的方法比较两数的多少

b.用转换两数的方法理解两数的关系

c.通过多种活动巩固对两数关系的认识

2).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大班)

a.先进行两个相邻数的比较,再进行三个相邻数的比较。

b.可以直观教具入手,结合数字进行。

c.5以内的相邻数教学进度要慢些。

d.理解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10、认识十以内序数教育的指导要点。

1).集中分两段教学 2).结合教具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掌握序数词。3).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4).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1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2、小组活动组织形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虽进行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但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发展基础上所获得的进步。2).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即幼儿智慧发展水平,要使幼儿两种操作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3).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例如,向幼儿提出建议或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示范和讲解等等。

13、物体分类教育的注意事项。

1).要让幼儿充分地观察2).让幼儿明确分类的要求

3).应尽量指导幼儿讨论与评价不同的结果4).要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14、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答: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具体概括如下: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的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15、数学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1)在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2)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3)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4)数学思维追求的是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合理性。

16、

1加减运算一般过程是从实物加减过渡到用符号运算运算;从口头应用题到试题从逐一加减过渡到按数群加减;从加法到减法2每个操作6要素:目标、材料

规则、形式、指导和评价3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前后、左右

4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5数学教育的总目标:从生活

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6身心发展目标,可分为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7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8幼儿掌握加减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加减的发展过程9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数学地思维10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

1数学活动有数学集中教育

活动区、数学游戏、日常生

活活动2个别差异,表现为

思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

学习风格差异3物体量的认

识,不是通过测量的方法,

而是通过感官感知物体量的

特征4 5―6岁是数概念发展

转折期5认知领域目标包括

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

展6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情感

领域目标指兴趣、态度、习

惯、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

7考虑思维特点及年龄特点,

避免单一枯燥的灌输方式8

数学特点逻辑性、抽象性、

广泛的应用性、结论的确定

性9数学是教师组织并指导

10操作活动是教育基本部分

感知集合含义,集合和元素、基数和序数、计数、自然数列等差关系、数的守恒、量的守恒、图形守恒、自然测量、数的组成、重叠比较、并放比较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答: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如下:(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简述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及特点:(1)3~4岁3岁半以前的幼儿面对实物,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他们要依靠成人将实物分开、合拢给他看,才能说出一共有几个或还剩下几个。他们不理解加减的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符号,数的运算对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是困难的。

(2)4~5岁4岁幼儿一般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了,但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并,再从第1个一个一个地逐一点数后说出总数(即得数)。减法与此一样。这时幼儿完全依靠动作思维,是在最低的思维水平上学习数的运算。但4岁以后的幼儿已经表现出有初步的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了。

(3)5~6岁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接数和倒着数,他们能够将顺接数和倒着数的经验运用到加减运算中去。此时,多数幼儿可以不用摆弄实物,而是用眼睛注视物体,心中默默地进行逐一加减运算。 5岁半以后,随着幼儿数群概念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了数的组成以后,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这样就从逐一加减向按群加减的水平发展

5 . 为什么说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发展?

答案: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形成儿童积极主动、独立的个性品质。首先,通过数学活动为儿童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儿童在活动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己独立完成各种数学操作活动,这对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个性非常有益。其次,由于规则在数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要求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使儿童形成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最后,通过数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儿童起初并没有明确的任务意识,有时在操作中会忘记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任务。在数学

活动中,儿童会根据老师的要求逐渐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总之,通过数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6 . 教师口述应用题时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教师口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1)是在口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运用教具等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含义和结构。

(2)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理解应用题,完全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幼儿智力活动的水平,同时也促使幼儿的加减运算由动作水平的加减向表象水平的加减过渡。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既是尊重思维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的差异,还要尊重学习风格上的差异。 3、分类既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还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4、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方式中,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儿童学的活动还包括师幼行为活动顺序。

5、、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儿童主动学习活动即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

6、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决定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确定是否恰当。

7、选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应从儿童数学的思维特点及年龄特点出发,避免单一枯燥的灌输方式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情感领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0、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操作法。

简答题论述题

教师应如何选择幼儿数学学习经验?

答: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所选经验是不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所选经验是否是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是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经验,即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简述引导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教学策略

答: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策略是先让儿童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再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位词汇的含义;再次要在生活情景中认识空间方位。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有哪些?(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如何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

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先让儿童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再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

1、幼儿园数学活动目标表述常见的表述方式有教师为主体行为表述和幼儿为主体行为表述。

2、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带有顺口溜的性质。

3、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思维过程结果的一种表现。

4、运用表象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

5、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只是初步学习直接测量,一般不使用常用的计量单位,即是学习自然测量。

6、儿童自然测量过程中包括两种逻辑活动:一是儿童知道整体是由若干部分组成;二是逻辑相加,进行易位和替换的过程。

7、5—6岁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

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科,是一门关于儿童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学科。

9、幼儿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3岁半。10、数学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

体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填空题]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是以教育中最一般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3、《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4、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的。是以夸美纽斯、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6、《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7、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著的《教育学》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布鲁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最有价值的提出“发现法”。10、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环境11、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12、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即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13、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14、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发展与努力的方向,而教育目的是提出教育的质量要求。15、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16、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9、教育制度的构成有: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20、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21、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22、我国现代学制如于清末。1902-1903年间清政府先后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现代学制。23、中国现代第一个学制是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24、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25、课程标准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6、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27、课外活动的教育学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儿童发展观和小学教育基本目标。28、国际社会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29、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一切活动。 2、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3、教育目的:指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各种规范或规定。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9、教育途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渠道,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10、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活活泼的发展。1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其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两个重要的方面。1、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1)可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2)可以为学 习其他教育学科打好理论基础。(3)可以帮助师范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2、教育的 特点(教育本质)(1)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2)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 与系统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4)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 制性的结合(5)教育效果的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3、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现代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 样化(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6)努力实现教育的 现代化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作用(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 模、速度和结构(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5、现代教育的本体 功能(1)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职能(2)教育的传递功能。教育的传递性是教育的基 本属性(3)教育的筛选功能6、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1)是劳动力和各种人员再生产 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4)具有 经济效益7、“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A、关注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的、 发展的、有尊严的人)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 之者莫如乐之者”)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8、 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9、教 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地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对人的 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增强对人影 响的效益性。(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 不走和少走弯路。10、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1)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 基础(2)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3)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决定性条件(4) 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5)教育则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11、我国的教育方针 的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 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 神实质(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人的素质的内在提高以及全 民素质的全面提升。(4)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 1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1)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直接决 定的(2)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 者身心发展的需要1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发展与 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2)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分工造成的(3)人的发展是大工 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矛盾(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理想得以实现(6)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6、小学德育的内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世 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17、思考: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 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你是怎么看待的?:各育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和 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 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18、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1)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融合(3)高等教育层次化、多样化19、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 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4)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20、课程的实施(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 展的基础。义务教育是普及、强迫性的。任何部门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擅自取消国家 课程计划之内的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教育的根本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 尽可能尊重学生差异、满足每一个儿童独特的发展需求。(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运用恰当的课程评价方式, 培植孩子的学习信心。21、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 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22、教学的本质(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决定性的特 征。(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 性的认识23、课外活动的特点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C.形 式上的多样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24、未来教师专业素养(1)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 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21世纪的基础教 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 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 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是具有旺盛的生 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 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是个性差异性、独 一无二的个体。(2)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 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 力 A、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2)、管理能力(3)、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智 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25、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内涵:(1)新 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 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3)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26、如何促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1)、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 的师生伦理关系A、树立教育民主思想;B、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C、加 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师生情感关系A、 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孩子是神圣”)B、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C、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

计算机数学基础(2)作业3选解

. 计算机数学基础(2) 作业3选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求积公式)1()1(f f I n +-=在[-1,1]上是( )次代数精度的. A . 1 B . 2 C . 3 D . 4 答案:A . 解答:详细判断过程同“四、证明题:1”. 2. 对于( )次的代数多项式,求积公式∑?=≈ n k k k b a x f A x x f 0 )(d )( 精确成立,称具有m 次代数精度的. A . m B . 不超过m C . 小于m D . 大于m 答案:B . 解答:见教材第12章12.1节关于m 次代数精度的定义1. 3. 当n =4时,复化抛物线求积公式≈?b a x x f d )(( ). A .3 a b -[f (x 0)+ f (x 1)+ f (x 2)+ f (x 3)+ f (x 4)] B . 12a b -[f (x 0)+4( f (x 1)+ f (x 3))+2f (x 2)+ f (x 4)] C . 6a b -[f (x 0)+2(f (x 1)+ f (x 2)+ f (x 3)]+ f (x 4)] D . 3 a b -[f (x 0)+2(f (x 1)+ f (x 3))+4f (x 2)+ f (x 4)] 答案:B . 解答:牛顿-科茨求积公式的所有系数之和等于积分的区间长度.以此检查各个选项,只有选项B 正确. 4. 已知x =0,1处的函数值f (0)和f (1),那么f '(1)≈( ). A .f (0)-f (1) B . )0()1(f f - C . f (0) D .)]1()0([21 f f + 答案:B . 解答:见教材第12章12.4节等距节点两点求导公式(4.4). 二、填空题 1.科茨系数) (n k C 具有性质 和 . 答案:∑=n k n k C 0 )(=1;) () (n k n n k C C -=. 解答:见教材关于科茨系数的两条性质,∑=n k n k C 0 )(=1称为归一性.) (n k C 与a ,b 无关, )()(n k n n k C C -=(称为对称性). 4. 已知f (x 0)=y 0, f (x 1)=y 1, f (x 2)=y 2,用三点求导公式,有 f '(x 0)= , f '(x 1)= , f '(x 2)= , 答案:)34(21)();(21)();43(21)(21022012100y y y h x f y y h x f y y y h x f +-≈ '+-≈ '-+-≈ ' 解答:见教材第12章12.4节等距节点三点求导公式(4.6). 三、计算题 1. 分别用梯形公式、抛物线公式和科茨公式计算积分? = 1 d e x I x 的近似值.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 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基本练习题(一)填空题 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 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 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 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 1 / 8

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 B.上位概念 C.同义词 D.交*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B 和 C 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异化理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 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D.有联系也有区别 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 B.一种教育模式 C.一种教育政策 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三)判断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

数学教育概论期末题[1]

数学教育概论复习题 一、1、克莱因对数学教育改革有哪些建议? 答:(1)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 (4)应该把算数、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观念综合起来。 2、数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数学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心理学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指导上。 3、国际上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答: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的比较研究较多。到了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更加盛行。1980年代后,受皮亚杰和V ygotsky 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二、4、数学发展史划分为哪四个高峰期? 答:(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数学(公元前700——300) (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17——18世纪) (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19——20世纪中叶) (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20世纪中叶——今天) 5、20世纪数学观有什么变化? 答:(1)公理化方法、形式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 (2)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 (3)数学不等于逻辑要做“好”的数学。 6、你如何认识数学的文化本质? 答:(1)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 (2)数学打上了人类各个文化发展阶段的烙印。 (3)数学应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 (4)数学思维方式对人类文化的独特贡献。 (5)数学成为描述自然和社会的语言。 7、简述我国数学教学理念的发展? 答:(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4)从看重教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三、8、佛赖登塔尔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佛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曾经是荷兰皇家科学院得院士和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专长为李群和拓扑学。主要代表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数学教育再探》其中《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是一个总体的叙述,另外两本是更加具体的分析。 9、波利亚的生平及数学教育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答:波利亚是法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1887年出生在匈牙利,青

计算机数学基础(2)作业1

计算机数学基础(2)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值x*的过似值x ,那么按定义x 的相对误差是( )。 A . B . C . D . 2.当一个数x 表成x=±0.a1a2 … an ×10 m 时,其中 是a1a2 ,…, an 是0~9之中的自然数,且a1≠0,e=|x - x*|≤ε=0.5×10 m -l ,1≤1≤n ,则称x 有( )位 有效数字。 A .m B .m - l C .n D .l 3.设 x=37.134678,取5位有效数字,x ≈( )。 A .37.1347 B .37.13468 C .37.135 D .37.13467 二、填空题 1.如果近似值 x 的误差限 是它某一个数位的 半个 单位,我们就说 x 准确到该位。 2 .用mm 刻度的米尺测量一长度为x*的物体,测得近似值为x ,那么x 与x*之差的误差的误差限是 。 3.近似值作四则运算后的误差限公式ε(x 1 + x 2) =)()(21x x εε+,ε(x1 - x2) = )()(21x x εε+。 4.在运算过程中舍入误差不增加的算法称为数值稳定的算法。 5.数值计算中,普遍应注意的原则是 使用数值稳定的算法 ,防止两个相近数相减 , 简化计算步骤,减少运算次数,避免除数的绝对值远小于被除数的绝对值 ,防止大数“吃掉”小数 。 三、计算题 1. 表中各 x 的值都是精确值 x* 进行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试分别指出其绝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限和有效数字位,并填入表中。 2 .在下面 y 的计算中;那一个算得准,为什么? (1)已知|x|<< 1,(A ) y= - (B ) y= (2) 已知|x|<< 1,(A ) y= (B ) y= x* - x x x - x* |x – x*| x | x* - x| | x*| x* 1 (1+2x)(1+x) 1 1+x 2x 2 1+ 2x x 2sin 2x x 1-cos2x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行。(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计算机数学试题

《计算机数学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计10?2=20分) 1.设A 为3阶方阵,,且已知3=A ,则___________2=-A 。 2、设矩阵 A=??? ? ??-102311,B=??? ? ??1002,则A T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3元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基础解系存在,并含有1个解向量,则秩________=A 。 4、二人独立破译一份密码,已知各人能译出的概率分别为3 1 ,51,则二人至少有一人能译出密码的概率___________。 5、设)1,0(~N X ,则_______}21{=≤<-X P 。 (查表得9772.0)2(,8413.0)1(=Φ=Φ) 6、设盒中有5个球,其中3个白球2个黑球,从中随机抽取两个球,设X 是抽得的白球数,则期望__________ )(_________;)(==X D X E 方差。 7、已知},,{c b a A =,则A 上的二元关系共有________个。 8、一个无向图有16条边,每个结点的度数为2,则该图的结点数是________。 9、设p :532=+,q :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r :3是有理数,则命题公式r q p →?)(的真值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10?2=20分) 1、设行列式D=33 32 31 232221 131211 a a a a a a a a a =3,D 1=33 32 3131 23222121 13121111 252525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则D 1的值为( ) A 、15- B 、6- C 、6 D 、15 2、已知A 是一个3×4矩阵,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矩阵A 中所有3阶子式都为0,则秩(A )=2 B 、若A 中存在2阶子式不为0,则秩(A )=2 C 、若秩(A )=2,则A 中所有3阶子式都为0 D 、若秩(A )=2,则A 中所有2阶子式都不为0 3、1α,2α是Ax=b 的解,η是对应齐次方程Ax=0的解,则( ) A. η+1α是Ax =0的解 B. 1α-2α是Ax=0的解 C. 1α+2α是Ax=b 的解 D. 1α-2α是Ax=b 的解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 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负责。 (√)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用。 )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 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 23.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P165 32. 《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 (√)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

大学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教学基本采用: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教学制 C. 道尔顿制 D. 集体上课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 B. 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 C. 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超出发来设计教学 D. 主张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德国教育家()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一词。 A. 梅伊曼 B. 洛克 C. 杜威 D. 康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教学疾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包括: A. 教学失偏 B. 教学失衡 C. 生理阻隔 D.

教学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古雅典的( )曾提出:“父亲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A. 棱伦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学记》 B. 《中庸》 C. 《论语》

D. 《荀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特点的是: A. 活动的灵活性 B. 参加活动的自愿性 C.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 D. 活动的策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A. 实证性研究报告 B. 回炉研究报告 C.

理论性研究报告 D. 文献性研究报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体育的任务不包括: A.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B. 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C. 传授知识和能力 D.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 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B. 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教育概论练习题

《教育概论》模拟练习 Ⅰ导论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 1、《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教育学研究范式----范式这个概念代表了从事某一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和主要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不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是教育学的研究方式,也不仅仅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取向。 二、问题简答 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在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还没有系统的理性认识,没有成为教育之“学”。因此,可以把这一教育认识活动阶段称为“前教育学时期”。这一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二,对教育的论述已经不少,但这些论述还散见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2、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普通教育学》这本教育学的巨著已经完全脱离了哲学的体系,形成了教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其次,赫尔巴特还指出:“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快地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好得多。”总之,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这一论著中从一定的理论基础出发,应用一系列的教育基本概念,建构了完整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赫尔巴特独有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和研究典范。 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某一个问题构成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第四,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心理实验室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 (A) 高效快递 (B) 质量传递 (C) (D) 高质效传递 [分值:] 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 (A) 应试教育 (B) 素质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初等教育 [分值:] 3.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 (A) 教育思想 (B) 教育水平 (C) 教育经验 (D) 教育方法 [分值:] 4. 在国家、民族、阶级和政党都存在的社会,影响人们正确行动的首先

是()。 (A) 政治思想 (B) 思想素质 (C) 个人行为 (D) 社会行为 [分值:] 5.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 学取舍和深刻加工。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 教学方法 [分值:] 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 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分值:] 7. 素质教育的()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 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A) 传统课程观

(B) 综合课程观 (C) 小课程观 (D) 大课程观 [分值:] 8.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A) 揭示事物本质 (B) 反映内在规律 (C) 符合客观实际 (D) 以上都是 [分值:] 9. 素质的形成过程表明,()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A) 知识内化 (B) 知识外化 (C) 知识爆炸 (D) 知识传承 [分值:] 10.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 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A) 教学经验 (B) 培训经验 (C) 教育方法 (D) 课改方法

小学教育-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带答案)2016.12 .24

小学教育-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带答案) 1. 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 b )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反映了教师劳动(a )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3.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c )。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4. 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a )。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5. 许多教师认为,( c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6. 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的是(c )。 A.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B.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C.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D.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 7. 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 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 哪种情况下学校不能处分教师()。 A.体罚学生 B.因生病没来上课 C.侮辱学生 D.因缺课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下降 10. 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11.( a ),是教师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A. 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学习和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D.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12. 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 A.不舍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3. 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14. 教师在创造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教育教学能力的熟练化 D.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 1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1. 教师学是以教师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也研究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律。 2. 教师的角色冲突包括适应其他职业的人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两个方面。 3.教师的地位一般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的部分。 4. 与教师道德素养相关的四大问题是: 对待工作的道德问题;对待同行的道德问题;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对待自身的道德问题。 5. 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所谓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6.请说出两种课堂教学的导人方式: 、。 7. 教师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也研究成长发展的规律。 8. 压力的心理反应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 9.在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中,教师的自我定位包括和两个方面。 10. 生涯设计的过程包括自我反思、目标设计和成长设计三个阶段。 1.良好师生关系的人际行为模式包括那几个阶段?

《教育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教育概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份,共18分) 1.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一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C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康德;《康德论教育》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2.下列哪个观点不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观点:()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无其他目的 C.课程的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D.现代教育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3.教育的三要素,包括:() A.教育者;学生;教育影响 B教师;学习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D教育者;学生;教育内容 4.下列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教育功能指的是“理想的教育应该干什么” B.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C.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D.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5.对学科课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学科课程是传统课程,当代课程改革就是要去除这种课程; B.学科课程主要关注学生直接感知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C.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向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 D.学科课程既可以教师为主导去实施,也可以学生自主实践交往去实施。 6.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A.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师生之间除了教学之外无其他联系 C.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而制定辅导策略,而无需与学生进行商讨对话D.“视徒如己,反己以教”的观念已过时 1.下面关于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