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3)

1系统的概念 (3)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3)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3)

4系统思想的发展 (4)

5系统工程方法 (4)

6软系统方法论 (4)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4)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5)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5)

2信息处理器 (5)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5)

4.信息管理 (6)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6)

6.信息系统的结构 (6)

7.C/S和B/S软件结构 (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8)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什么? (9)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9)

第四章系统规划 (10)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10)

2规划方法 (10)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10)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10)

5资源的生命周期 (11)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11)

1系统分析的任务 (11)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11)

3两种方法: (11)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11)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12)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12)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理条目 (12)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策表,考题)?优缺点 (12)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13)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13)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13)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制用例图 (13)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14)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14)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方向) (1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1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1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1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15)

3什么是总体设计,什么是详细设计 (15)

第九章系统总体设计 (16)

1软件架构与软件结构的区别 (16)

2理解分层架构思想,信息系统可能使用的分层架构方案 (16)

3面向对象的软件结构设计、类图 (16)

4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16)

第十章系统详细设计 (17)

1输入设计 (17)

2输出设计 (17)

3人机交互设计 (17)

4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 (17)

5什么是整体部分关联?什么是依赖?UML的表示 (17)

6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设计 (17)

7数据库设计 (17)

8代码体系设计 (17)

第十一章系统实施 (17)

1测试的概念,四种类型,两种测试技术,为什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17)

第一章系统思想

1系统的概念

@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概念理解: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是一个集合体;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元素之间一切联

系方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主要的、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

系统具有特定功能,凡是系统都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1)实体系统(物理系统)——最具体的确定存在的系统(系统实施阶段产生)。

——物理模型表达了具体的物理系统,模型中的元素都可以对应于实体(系统设计阶段产生)。

2)逻辑系统——介于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利用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抽取系统本质,描绘了系统的各个侧面(如静态的结构、动态的过程等)。

使用逻辑模型表达(系统分析阶段产生),一个逻辑系统可以建立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实体系统。

3)概念系统——最抽象的系统,根据系统目标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描绘了系统的大致轮廓。

使用概念模型表达(系统规划阶段产生)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

-系统整体性: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表现出独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形成新的系统的质的规

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整体性表现在:

-系统由部件组成,部件之间不是简单累加,而是具有了新的质

-亚里士多德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

-与之相反“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整体性以有机关联性为保证(部件的不可分割)

-划分系统以及子系统就是要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联性。

-比如学校系统教师工资的计算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中中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层次性表现在:

-系统组织表现出等级性

-系统要素中,存在子系统,子系统的要素中又包含更低一层的子系统

-从上至下组成金字塔结构,逐层具体化

-比如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划分

-结构化方法就是考虑到系统的层次性,采取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的方法对

系统进行研究

4系统思想的发展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的淹没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

复杂系统理论热潮

5系统工程方法

@1962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霍尔,发《系统工程方法论》

1.问题定义

2.目标选择

3.系统综合

4.系统分析

5.最优系统选择

6.实施计划

@1969年霍尔三维结构

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

6软系统方法论

@硬系统是指具有良结构化(well-structured)的工程系统,问题和目标是确定的,能用明确的数学模型描述,可以使用定量方法计算出系统行为和最优结果

@切克兰德创立软系统方法论

@无结构的问题:

-问题虽然是“可认识的”,但不是“可定义的”

-对问题的这种认识永远是主观的,并且随时间而改变

-与其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如说是有待改善的状况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20世纪90年代顾基等人提出WSR

物理——是什么事理——怎么去做人理——最好怎么做

@“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是实践准则

@WSR的7个步骤:1.理解意图 2.指定目标 3.调查分析 4.构造策略 5.选择方案 6.协调关系7.实现构想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可以看做原料与成品的关系。

——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

——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是人类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经验的总和。

@例:气温器上的温度指示,数据

今天我要出门,最低气温是0度,信息

水在0度结冰,知识

今年冬天平均气温非常低,燃料将短缺,情报

@从信息系统角度看,信息具有的一些基本属性:

事实性、扩散性、穿属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滞后性

2信息处理器

@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人需要反馈

-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口味各异

-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人与计算机的比较:人比计算机聪明,计算机比人快。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基本职能离不开信息

-信息是制定计划的依据

-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信息室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信息室激励员工的依据

-信息室领导指挥的基础

@管理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就是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管理活动的三个层次及对应使用信息

高层(战略管理)——战略信息

中层(战术管理)——战术信息

基层(作业管理)——业务信息

4.信息管理

@狭义信息管理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规划、控制、存储和检索等,并达到预定目标。

@广义信息管理认为是对信息资源及其相关资源(如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系统等)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定义: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是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它是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和信息技术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信息系统学科注重研究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而不深入得讨论具体的管理问题,也不致力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

@功能:

-信息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信息的传输:数据通信的手段

-信息的存储:介质?在哪?时效?

-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信息的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信息的使用:技术层面、价值深度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念结构

2)基于管理职能的逻辑结构

3)基于计算机实现的物理结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

硬件结构分为:集中式+ 分布式(文件服务器,C/S,B/S)

集中式——主机-终端结构:处理能力集中在主机,集中存储、计算;终端用于输入输出,

无cpu

分布式——文件服务器系统:程序和数据集中在文件服务器中;客户机根据权限存取服务器

中文件,客户机有处理能力

——C/S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客户机完成本地运算,可向服务器请求某种服务(如查询

数据),服务器相应请求,完成运算后,将结果返回

给客户机。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增加Web服务器,获取客户端请求,解析处理后生成

HTML文件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配置浏览器软件(如IE),通

过网页方式实现信息的访问。

7.C/S和B/S软件结构

C/S软件结构:

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

B/S软件结构:

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web应用程序——浏览器程序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信息系统建设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技术手段复杂

-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投资密度大

-环境复杂多变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生命周期的定义: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需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系统的周期

@5个阶段: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

系统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企业业务流程的识别、改革与创新;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初步研究,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系统的备选方案,对方

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开发请求-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审批)

系统分析——详细调查,确定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详细调查-逻辑设计-审查)系统设计——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审查)

技术实施——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编写、调试和测试程序;人员培训;数据准备或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编程调试-系统转换-验收)

系统维护——运行情况的记录;必要的修改;评价呵呵总结等(系统维护-系统评价)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模型:瀑布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迭代开发方法、螺旋开发方法、敏捷开法方法……@瀑布开法方法——

特点:简单易用,容易理解

开发的进程一个顺着一个,没有反馈过程,需要严密控制

允许基线和配置早期接收控制

一个新的项目不适合这个模型

用户直到项目结束才能看到质量如何

不允许或者严格限制变更

不足:1需求:客户常常难以表达真正的需求,而这种模型却要求严格的阶段性成果,返工困难,变更代价很大

2风险:客户要等到开发周期的晚期才能看到程序运行的测试版本,这时若发现大的错误,可能引起客户的惊慌,其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3效率:因为前后任务的依赖关系,成员不能并行工作,有可能花在等待的时间比开发的时间要长,即所谓的“堵塞状态”

应用场合:适用于一些需求已明确并且变化较少的信息系统

@原型开发方法——

特点:用户积极参与;

原型的开发没有严密的阶段性

短期获得测试版本,降低风险

不足:1用户随意无止境的需求变化,因为用户容易产生误解,认为系统很容易被构造和修改

2如果采用原型基础上继续构造,由于修补过度,软件质量不易于保证

3开发人员为了快速构造原型,可能会采用不合适的操作系统、语言、算法等,

造成后期风险,如系统适应性差、维护困难等

应用场合:1需求含糊,用户不能标识详细的输入、处理和输出需求

2设计方案不明确,开发人员不能确定算法的有效性、操作系统的适应性或人机交互的有效性

@迭代开发方法——

@增量迭代——

特点:1以功能递增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可并行化)

2能较快地产生可操作的系统

3在每一步递增中,都可以把用户/开发者的经验结合到不断求精的下一个增量中

4可改善测试效果和降低软件开发总成本。

5这个过程好比搭积木。

应用场合:1项目开始,明确了需求的大部分,但是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

2对于市场和用户把握不是很准,需要逐步了解

3对于有庞大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进行功能改进,本身就需要一步一步实施的。@进化迭代——

特点:1进化迭代与增量迭代的区别是在每个迭代周期是对上一次迭代的演化和完善。

2比如可以将一个软件功能的编程划分了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是对该功能的

补充和进化。

3这个过程好比滚雪球。

@螺旋开发方法——

定义:把软件开发过程定义成不断上升的螺旋周期,每个周期分为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沿螺线自内而外每旋转一圈便开发出更为完善的一个新的软

件版本。

特点:1风险驱动,可以在生命周期早期强制性的确定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需要开发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

3要求用户参与阶段评价,对用户要求较高

应用场合:单位内部开发的大规模软件项目

风险是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

可能会发生重大变更

采用新技术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什么?

@建模的原因: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帮助有关人员快速、直观、准确了解系统;

-建模过程使得分析师和设计师能全面研究系统,深思熟虑,形成更成熟的方案;

-各阶段产生的模型为后续阶段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工作依据;

-为项目各类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交流工具,利于沟通;

-为项目验收和将来的维护提供文档依据……

@模型类型: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程序流程图、实体关系图、模块结构图、判定表判定树、UML

@对软件结构建模的方法:UML(类图、用例图、顺序图等)

@UML主要思想:通过不同的图来描述系统的结构、行为、交互过程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1结构化方法

容易理解和交流,对于大系统可以从全局逐步展开到局部,整体性较好。

结构化方法是其他系统开发方法(如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

2面向对象

稳定可靠,有利于维护和重用,并容易实现多层分布式结构,但对前期分析设计人员要求较高,用户理解模型有困难。

3面向服务

松耦合、自描述、可重用、开放标准。以XML为基础,将已有的服务进行重新组合后可以快速建立新的业务流程,要求分析有较强的业务流程的抽象能力。

以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为基础。

第四章系统规划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系统规划的任务: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制定信息系统资源分配

@系统规划的特点:

-面向全局、长远,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低

-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不宜过细,着眼于子系统划分及相互关系

-应与企业规划同步

2规划方法

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3关键成功因素法(KSF-key successful factors,或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4价值链分析法(VCA-value chain analysis)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1定义管理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组

3定义数据分类

4定义信息结构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

(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

5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产生、获得、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1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员(system analyst,SA)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调查是识别需求的基础,是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调查包括:

-业务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干什么?)

-业务过程应该怎样完成?(怎么干?)

-业务谁负责,完成业务需要什么输入,能输出什么?

@传统的系统调查方法有:

-资料收集

-访谈

-实地观察

-问卷调查

3两种方法:

@结构化系统分析(基于功能分解设计系统结构,通过不断把复杂的处理逐层分解来简化问题,它从内部功能上模拟客观世界)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强调人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经常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原则,例如: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封装)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1引言

-项目名称、目标、背景、引用资料、术语说明等

2项目描述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

-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

-功能需求

-数据需求

-其他需求

3实施计划

-工作任务的分解

-进度

-预算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一般用DFD表示。

@注意事项:关于层次的划分,语法的正确性,可读性,确定系统边界。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理条目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但是没有说明系统中各个成分的含义。@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策表,考题)?优缺点

@针对复杂的处理逻辑,可以使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判定树

1如果一个动作的执行不只是依赖一个条件,而是与多个条件有关,那么这项策略的表达就比较复杂,就可以使用判定树来表示。

2比如:邮政系统中,包裹邮资的计算策略与国别、路程、重量、保值额度等有关,使用自然语言来描述显然不够简洁

@判定表

1如果条件较多、每种条件的取值情况也较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判定表。

2判定表的优点是可以把各种组合情况一个不漏地表示出来,还能帮助发现遗漏和矛盾的地方。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对象、类、属性和操作

封装、隐藏

消息

继承

多态

关系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制用例图

@用例(use case)是对于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会对特定的参与者(actor)产生可观测的、有价值的结果。

@参与者是系统之外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任何事物。

@用例关系:

包含关系:经过封装后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基本用例中复用的行为称为包含用例。

扩展关系:表达某些可选或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执行的系统行为的用例,它们是对基本用例

的扩展。称为扩展用例。

泛化关系:如果两个或更多用例在行为、结构和目的方面存在共性,可以使用泛化关系。

父用例描述这些共有部分,子用例继承父用例并特殊化。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前置条件(pre-condition):表述在系统允许用例开始以前,系统应确保为真的条件。这可为后续的编程人员提供帮助,从而确定在用例的实现代码中哪些条件无须再次检验。

如果前置条件不满足,用例无法被启动,比如“预定图书”用例的前置条件是读者已正确登录到系统中。

@后置条件(guarantee):或称为成功保证。表述在用例结束时,系统将要保证的限定条件,一般都是在成功完成用例后成立。

一旦用例被成功地执行,可能会导致系统内部某些状态的改变,比如成功地“借出图书”会使图书状态改变等。

@主事件流是指能够满足目标的典型的成功路径。

不包括条件及分支

主成功场景/开心路径/基本路径

@备选事件流是指除主事件流之外的各种可能失败情况、分支路径或扩展路径。

备选事件流的编号要与主事件流相对应。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关联——一个对象拥有另一个对象

@泛化——泛化是指父类与其一个或多个子类之间的关系

@实现——实现关系将一种模型元素(如类)与另一种模型元素(如接口)连接起来,由实现关系指定二者之间的一个契约(Contract),一个模型元素定义一个契约,而另一个

模型元素保证履行该契约

@依赖——依赖(Dependency)是两个事物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称为服务的提供者)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事物(称为客户或服务的使用者),或向它(客户)提供

所需信息在类与类之间应用依赖关系指明一个类使用另一个类的方法或一个类

使用其他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方向)

@关联名称

-多数关联是二元的(即只存在于两个类的实例之间),在图中表示为连接两个类符号的实线路径。

-使用关联名称,应该反映该关系的目的,并且应该是一个动词词组。

-读者和图书的关联是“借阅”

-教师对象和课程对象的关联名称就是“讲授”

-医生和处方单的关系是“开”。

-关联名称应放置在关联路径上或其附近。

@关联角色

-关联所联系的每一端叫做一个角色

-角色名称应该是一个名词,能够表达被关联对象在关联中所充当的角色,角色名称紧邻关联线的末端。

@关联的多重性

-定义了一个类A的实例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能够和多少个类B的实例发生关联。

-类似于ER中的关联基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关联的导向性

-角色的导向性特征表示可以通过关联从源类导向到目标类上。也就是说给定关联一端的对象就能够容易并直接地得到另一端的对象。

-识别关联的导向可以推迟,与设计实现有关。通常是源对象存储了对目标对象的一些引用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设计的任务

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3什么是总体设计,什么是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定义:也称为概要设计,任务是设计出系统的主要框架结构,即组成物理系统的主要成分及其关系。

内容: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架构)的设计;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元素及其关系)的设计;系统对外接口和服务的设计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包括各分支技能的细节,包括输入输出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体系设计、计算机系统

和网络设计等

第九章系统总体设计

1软件架构与软件结构的区别

1架构是抽象无形的,体现高层全局的决策,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提纲。

2结构是具体有形的,体现决策的贯彻,如同文章的每个段落及细节描述。

3架构包含了结构的初步描述和决策。

4相同架构的系统,具体结构允许有差异。

2理解分层架构思想,信息系统可能使用的分层架构方案

分层模型的理念就是将任务横向划分(如高层、中层、基层)为不同级别,而不是纵向。三层架构、五层架构、MVC架构

3面向对象的软件结构设计、类图

根据架构设计类:边界类、实体类、控制类

4软件设计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设计原则:总的来说就是抽象与复用(封装、信息隐藏);松耦合

高内聚:内聚指的是一个类的职责间相关联的紧密程度。如果一个类具有很多紧密相关的职责,而且只完成有限的功能,则这个类就具有高内聚性。

低耦合:耦合度是测量一个类连接、了解或依赖其他类的强弱程度。低耦合可以降低依赖性,减小变化带来的影响。

第十章系统详细设计

1输入设计

2输出设计

3人机交互设计

4程序处理过程详细设计

-类的详细设计(UML顺序图、UML类图)

-面向对象设计的主要内容

-顺序图用来描述什么,如何描述?消息是什么概念?什么是嵌套消息?应能绘制

-对象关联是如何实现的?(重数为1、多分别怎么实现,方向如何实现)

5什么是整体部分关联?什么是依赖?UML的表示

6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设计

7数据库设计

8代码体系设计

(只考一道判断题)

第十一章系统实施

1测试的概念,四种类型,两种测试技术,为什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的概念:(1) 测试是指“用意在发现错误而执行一个程序的过程”;

(2)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这个测试用例有很高的概率可以发现一个尚未

发现的错误;

(3)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它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尚未发现的错误。

@四种类型:

-模块测试

也称单元测试。

-联合测试

也称集成测试,检验模块及系统结构。

-确认测试

测试对需求的满足,也可称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

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测试,将硬件、软件、操作人员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系统的功能与执行性能

@两种测试技术:

白箱测试:根据一个软件部件的内部控制结构,测试是否依据设计正确地执行

黑箱测试:根据一个软件部件由外部界面所能观察到的功能效果,测试它是否与其他部件正确地沟通,一般指输入正确时,看是否有正确的输出。

@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因:以尽可能少的数据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 一、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题10分) 101. 信息按照()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B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3.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 计算机系统 B. 手工管理系统 C. 人机系统 D. 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4. DSS解决的是()。 A. 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B. 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C. 非结构化问题 D. 结构化问题 答案:C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5. 在任一组织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计划控制层是()。 A. 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B. 战略计划层,战术计划层,管理层 C. 战略计划层,业务计划层,操作层 D. 战术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操作层 答案:A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1 106. 购物超市收银台终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A. 战略支持系统 B. 决策支持系统 C. 知识工作系统 D. 事务处理系统 答案:D 章节号:1-1 难易系数:0.2 107. 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日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答案:A 章节号:1-2 难易系数:0.1

(完整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试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最终压题 一、选择题(15*2=30分) 1.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2.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B ) A.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层次结构图 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4.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6.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C ).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 7. 最高层数据流图又称为(C ) A.组织结构图B.功能分解图C.关联图D.系统流程图 8、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A ) A、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B、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C、实在的新系统 D、系统设计报告 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10. 模块聚合中,一个模块只执行一个功能的是( C )。 A. 逻辑聚合 B. 数据聚合 C. 功能聚合 D. 时间聚合 11.(D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耦合形式。 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12、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过程中,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的工作属于(C) A.系统规划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实施 13.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 14.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15.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B )。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 16.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C. 反映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 D. 反映用户全部需求符合系统开发规范的应用软件程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全面总结

鱼夭 第一章系统思想 (6) 1系统的概念 (6) 2系统的模型,概念的抽象级别 (7) 3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 (8) 4系统思想的发展 (9) 5系统工程方法 (10) 6软系统方法论 (10) 7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 (11)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1) 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11) 2信息处理器 (12) 3信息与决策、信息与管理的关系 (12) 4.信息管理 (13) 5.信息系统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14) 6.信息系统的结构 (15) 7.C/S和B/S软件结构 (17)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7) 1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 (17) 2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17)

3围绕生命周期有哪些开发过程模型?各自 特点(瀑布、原型、迭代) (19) 4信息系统为什么要建模?有哪些模型?对 软件结构进行建模有什么方法,主要思想是 什么? (23) 5有哪些开发方式?各自利弊 (24) 第四章系统规划 (24) 1系统规划的特点、任务 (24) 2规划方法 (25) 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 (25) 4什么是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三个方面? (26) 5资源的生命周期 (26)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26) 1系统分析的任务 (26) 2分析阶段有哪些系统调查方法,调查什么 (27) 3两种方法: (27) 4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28)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29) 1数据流图描述了什么?绘制数据流图要注 意的事项,应能绘制 (29)

为什么需要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应该包含 哪些条目?应能书写数据流、数据存储及处 理条目 (29) 对于复杂逻辑有几种表述方式(决策树、决 策表,考题)?优缺点 (29) 第七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0)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 30 2UML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图?(UML1.X)每种图的用途是什么? (31) 3用例图,参与者和用例的概念,用例与用 例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和扩展关系),绘 制用例图 (31) 4用例规格说明(前置条件、后置条件、主 事件流、备选事件流) (32) 5类图中包含哪四种关系(耦合),具体什 么含义,如何表示,绘制类图 (33) 6对象关联的要素(名称、角色、多重性、 方向) (34) 7泛化和实现的使用和绘制 (35) 第八章系统设计概述 (35) 1系统设计的任务 (35) 2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的区分

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学科研设计: 2、金标准: 3、临床试验: 4、操作定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3、简述医学科研设计的四大原则。 4、简述误差控制的6种基本方法。 三、实践题(40分) 结合你所从事的专业和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一份简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考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学科研设计:医学科研设计是运用科学的、专业的和艺术的思维方法对医学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决策、规划的过程。 2、金标准:即同行公认的专业标准,如疾病诊断的病原学、病理学、影像学、解剖学标准。 3、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与对照所显示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4、操作定义: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可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四种方法。 提出假设有以下4种基本方法: (1)差异法。一种疾病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发病明显不同,那么,在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因素在另一种情况下没有出现,则这种因素的存在或缺少应可能是该疾病的病因(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癌发病的差异)。 (2)一致法。如果一种因素的存在与否都与一系列不同场合中某病的出现与否有联系,那么这种因素的存在与否就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如甲肝的发生与接触病人、拥挤、卫生条件差有关,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肝炎病毒的传播)。 (3)伴随变异法或剂量反应效应。如饮食中含碘减少,则地方性甲状腺病增加;放射线暴露增加,则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不洁性行为越多,爱滋病的感染机会越大。这些都是伴随变异的具体例子。 (4)相似法。一种疾病或某种结果的分布和频率可能与另一种疾病十分相似,就说明其发病原因相似,如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 2、简述建立科研结论的条件。 在医学研究中,经过统计学检验成立的假设还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只能形成一种有待进一步验证的假说。假说要转化为理论需要具备如下3个基本条件: (1)假说与客观事实相符。即科学假说运用于实践时,有越来越多的事实与这个假说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六章

精品资料 第六早、结构化系统分析 6.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它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 力? 答:职责:与各类人员打交道,是用户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桥梁和 “翻译”,并为管理者提供控制开发的手段。还必须考虑系统的硬 件设备。数据输入、系统安全等各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还 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有较强的系统观点和较好的逻辑分析能 力,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共 事。 6.2、用作业流程图表示到图书馆借书的过程(从查目录、填索书条 开始)。 不 给 办 理

精品资料 不合格的卡,现金 6.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情况,画出“奖惩管理”的数据流图 答:异动管理: 招生办 录取信息P1. 1 入学 D2临时学籍表级名单 答: 储户仁现金 P 审 核 ------------------- i ! 现金库“异动管理”, 现金 账目

精品资料 奖惩管理: 数据结构条目

精品资料 名称:学生登记卡姓名曾用名入学时期 性别民族政治面貌是否华侨籍贯本人简历 开始时间 结束年月 在何地 家庭主要成员 姓名 关系 年龄 职务 工作单位 6.6、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出纳台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1 )画出数据流图; 答:总编号 编号 有关的数据流、数据存储

第0层: 图书借阅信息表第一层:

P1.3 拒绝借 阅图书 图书借阅信 读者归还要求 P2.1 未归还图书 P2.2 丢失记录单 检杳图书 是否归还 L 图书未归还管 理 1 丿 --------------------- ? 图书借阅信息表P2.3 检查图 书损坏I 情 况 J 厂 P2.1未归还图书 破坏情况 赔偿信息 图书 P2.2.2 图书库 限定所丢 图书的价 读者赔 偿图书 并登记 ^息 ----------- 丿图书丢失记录单 D1 图书借阅信息表

医学科研设计试题

科研论文 一.最佳选择题 1、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的关键是:---(A) A.课题选题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开题报告 2、科研选题的意义在于:---(E) A.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 B.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个人成才 C.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D.科研选题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 E.以上都正确 3、科研选题范围要有利于:---(E) A.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重大疾病的防治 B.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某些研究形成“拳头”课题 C.有利于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集中投资,解决有可能突破的问题 D.有利于贯彻“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 E.以上都正确 4、不属于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的是:---(D) A.群体预防研究 B.检测诊断方法及检测试剂研究 C.预防疫苗的研究 D.个体预防研究 E.治疗AIDS的药物研究 5、科研设计的作用为:----(E) A.可以减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取得较为可靠的资料 C.可对实验数据的误差大小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D.提高实验效率 E.以上都是 6、在整个调查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C) A.整理资料的计划 B.分析资料的计划 C.搜集资料的计划 D.研究计划 E.选择调查方法 7、医学科研设计中对照的意义:----(E)

A.排除或控制自然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B.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C.可找出综合因素中的主要有效因素 D.通过对照可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E.以上都是 8、搜集资料时要遵循的3个原则为(B) A.对照、随机、重复 B.准确、完整、及时 C.细心、耐心、及时 D.随机、准确、及时 E.检查、核对、仔细 9、以下检验方法除下列哪一种外,其余均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D) A.Friedman,sM检验 B.H检验 C.配对设计符合秩和检验 D.t检验 E.查r s界值表法 10、总体分布类型不清小样本资料的均数比较可采用: (A) A. t 检验 B. 秩和检验 C. χ2检验 D. u 检验 E. 查r界值表法 11、在假设检验中,当t0.05 B.P<0.05 C.P>0.01 D.P<0.01 E. 0.0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A.有机整体 B.部件 C.构件 D.结构 正确答案:A 2、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A.服务器 B.数据 C.文档 D.程序 正确答案:B 3、信息系统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和分布式系统两大类。 A.路由式 B.分散式 C.镜像式 D.集中式 正确答案:D 4、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集成的人-机系统,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用来解决()决策问题,同时产生各种管理报告,主要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微观 正确答案:A 5、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正确答案:A 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设计的依据 B.系统规划的依据 C.系统评价的依据 D.系统实施的依据 正确答案:A 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用户的分析方案 B.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C.用户的决策方针 D.系统设计报告 正确答案:D 8、不同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生命周期出现了很多变种,下面给出的四种开发模型中,()不属于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模型。 A.结构化开发模型 B.螺旋开发模型

C.原型开发模型 D.瀑布开发模型 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化开发模型属于开发技术模型 9、不同的开发技术和软件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下面几种方法中,()不属于基于开发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法。 A.原型开发方法 B.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C.结构化开发方法 D.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正确答案:A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系统规划 B.信息系统 C.管理功能 D.数据类 正确答案:B 11、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力求精简,通常控制在()个因素以内。 A.3~4 B.7~8 C.9~10 D.5~6 正确答案:D 1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的是()。 A.价值链分析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C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D )。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总结

1.一个计算机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正确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3.系统的特性(选择):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4.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 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5.信息系统功能(5个)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提供 6.信息系统与软件区别: 信息系统一定是面向企业的,即使是同类型的企业,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差别;软件则可能面向一类企业或者一类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差异。 7.评价信息系统标准(5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效率 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是否易于改动 8.常见的CASE工具:ERwin、PlayCASE、Rose2000、Visio2003、Power Designer 9.诺兰模型 1)初装:企业购买计算机用于管理部门。特点:数量少、未联网、无系统2)蔓延:管理部门大量使用计算机。特点:数量多、小范围联网、无系统3)控制:管理部门有意识规划全单位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并引入专项信息管理系统 4)集成:企业整体有规划的建设全方位的整体信息系统,来辅助全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5)数据管理:针对数据进行协调一致和深入使用,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6)成熟:满足组织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管理 10.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由IBM公司在20世纪 70年代提出,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它将信息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规划。 11.BSP方法的特点: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将任何一种企业从逻辑上定义出 一组过程。 过程只与产品和服务有关,与企业机构和组织结构无关。从而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 12.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了解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分析企业过程并建立 数据类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确定各子系统的优先级制定开发进度 13.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划分为四 个阶段: (1)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等活动。 (2)获得阶段指资源的开发活动,即获得资源的活动。如产品的生产、 学生的入学、人员的聘用等。 (3)服务阶段指资源的存储和服务的延续活动,如库存控制。 (4)归宿阶段指终止资源或服务的活动或决策,如产品的销售。 14.原型法:是在系统开发初期,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系统主 要功能的要求,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构造出系统的初始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不断对原型进行修改、完善直到满足用户需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八章

第八章面向对象设计 8.1 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方法有什么不同?它具有哪些优势? 答:不同点:出发的角度不一样:结构化方法从系统角度出发,而面向对象从对象出发。 优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条理,可重用性好。 8.2解释继承、封装、消息和多态性的概念。他们分别带来什么好处? 答: 继承:是指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好处:(1)可以简化系统的描述和实现(2)直接实现了软件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封装:是软件模块化思想的体现,也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好处:(1)实现了信息隐藏(2)简化了接口,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消息: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好处:(1)更接近人们日常所采用的术语,对象间课可通过消息实现交互,体现了对象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2)其涵义更具有一般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函数或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并获得不同的结果。好处:(1)当给不同子类的

对象发送相同的消息时,消息的发送者可以不用关心具体的对象类型,而由对象自身做出不同的响应处理(2)需要扩充一种新类型时,只需要从父类中在派生一个子类,覆盖父类的某些业务,而不需要改的其他外部程序。 8.3 面向对象方法中的关系有哪些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 类关系: 继承:例如银行值班经理完全可以充当收银员这一角色。 实现:对接口的实现 对象关系: 关联:如学生和课程的选修关系 依赖:一个对象A在执行事务过程中向另一个对象B发送消息,请求某种服务,那么就说A依赖于B 8.4什么是UML?它定义了哪几种视图?每个视图描述了什么? 答: UML:是由单一模型支持的一组图示法。 视图:

201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A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沈阳师范大学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 命题单位:软件学院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卷课程代码:16200140 适用范围: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2、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则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 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 、包含B、实现C、扩展D、泛化 3、模块内部聚合程度最高的形式是:() A、机械聚合 B、逻辑聚合 C、功能聚合 D、过程聚合 4、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5、U/C矩阵的作用是() A、确定子系统 B、确定系统边界 C、确定功能类 D、确定数据类 6、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弱点和基础知识,以最适当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的专家系统是:() A、解释专家系统 B、调试专家系统 C、监视专家系统 D、教学专家系统 7、数据字典是用于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上的各种( ) A、处理 B、数据流 C、实体 D、成分 8、BPR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组织结构 B、组织人员 C、信息技术 D、业务流程 9、评价模块质量的标准是(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小,内聚小 C、耦合大,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小 10、组件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这种视图主要支持系统部件的配置管理,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来完成,下面哪种不是其中之一() A、对源代码建模 B、对事物建模 C、对物理数据库建模 D、对可适应的系统建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B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答案: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答案:D 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 B. 自底向上原则 C. 分步实施原则 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A 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答案:C 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A 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 B. 用户的分析方案 C. 系统设计说明书 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C 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 系统分析工作 C. 系统设计工作 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A 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 B. 缺乏标准、规范 C. 用户参与程度低 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A 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 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 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 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A 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A. 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是非劳动密集型的 B. 系统开发时间短 C. 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响应 D. 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答案:C 29. 系统测试中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测试工作应该由以下人员来承担()。 A. 原程序作者 B. 专门的测试人员 C. 系统设计人员 D. 用户答案:B 30. 系统维护中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 A. 系统分析阶段 B. 系统设计阶段 C. 系统实施阶段 D. 三者都包括答案:D 31. 在原型法中,原型是进行开发的系统的()。 A. 反映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可以运行的实验模型 B. 某一主要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物理模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通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 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

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4.3 详细调查 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 (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复习题(医学科研设计)

《医学科研设计》复习题 ?医学科学研究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答:一个周密而完善的研究设计,能合理地安排各种研究因素,严格地控制误差,从而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减少误差,达到高效、快速和经济的目的。 ?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1.建立研究假说,明确研究目标, 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单位和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 3.对研究对象是否施加干预和如何施加干预, 4.确定研究设计类型, 5.确定研究指标及获得指标值的方法, 6.制订数据的管理及统计分析计划, 7.预计会得到什么结果,资料的可靠性及质量控制, 8.需要多少经费与时间等。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什么? 答:按照严格正规的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分组之前均不能预知分组情况,以便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保证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这是设置理想的均衡对照的方法,理论上可使已知和未知的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两组间均衡分布,减少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的影响。 ?均衡与分层的关系? 答: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抽样了解总体的情况,但是样本常常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研究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因为高血压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如果任意把一些高血压病人分组治疗,即使完全随机也不合理。因为有的组重度多,有的组轻度多。故应该先把轻、中、重度的高血压分层(stratification),再随机分组才能做到均衡(balance),称为分层随机。在分层的基础上,在层内随机抽样进行样本分配。这样可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衡,从而增大可比性。 ?采用临床盲法实验的意义 答: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一项治疗措施的疗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而在试验中,若研究对象知道自己的治疗情况,研究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则会由于主观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信息偏倚,采用盲法(blinding 或masking)可有效地避免这种偏倚。这项原则的具体方法是研究对象、观察检查者和试验设计者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治疗措施的情况。 ?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种分组方式? 答:1.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 2.分别从不同总体中进行随机抽样,获取代表各不同总体的随机样本 ?配对设计 答: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受试对象按既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1章 一、填空题 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 2. 整体性 二、选择题 1. A 2. C 三、问答题 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举例略。 3. 略。 第2章 一、填空题 1. 信源信宿载体 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二、选择题 1. C 2. A 3. B 三、问答题 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容: (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2)一般系统理论,即用数学的形式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 (3)系统理论分论,指为了解决各种特点的系统结构和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弈论、排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4)系统方法,即为了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所采用的具体应用理论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 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信管专业使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校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习了有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工具等理论、方法和工具之后,要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是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步骤、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1.目的 经过了解实际企业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的案例,使学生建立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感性认识;经过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调查方法; (2)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学会简单系统的设计;

(4)训练程序设计能力;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等。 3.主要内容 (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某个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4.步骤与方法 4.1 初步调查 (1)调查方法:询问、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 ①企业总貌:组织概况、企业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企业产品、产值、利税、体制及改革情况、人员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企业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机构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机构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学习 4.2 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各章要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各章要点 第一章系统思想 1.系统的概念,特性。 第二章管理系统 1.管理系统的概念、构成、特点 第三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信息的定义? 2.什么是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 3.信息系统的定义、结构。 4.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包括哪些典型系统?各自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四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什么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2.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图。 3.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的基本思想。 4.信息系统开发中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基本思想、优缺点、一些主要原则。5.什么是信息系统的诺兰模型?各阶段的特点?模型的作用。 6.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第五章系统规划 1.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第六章结构化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数据流程图的定义、基本成分、绘制方法。 3.数据字典的构成?作用? 4.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哪些?特点?绘制方法?比较。 第七章结构化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目标、设计内容? 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有哪些?各自的定义。 3.如何由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4.代码的定义?种类?校检码的设计? 5.输入设计的原则?常用的输入数据的校检方法有哪些? 6.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7.如何由ER图导出关系型数据模型?三种范式的定义?如何进行关系的规范化? 第十章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2.好程序的标准是什么? 3.系统测试的定义?检验软件的方法有哪些?

4.软件测试的目的、类型? 5.测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如何用黑盒法、白盒法设计测试用例?7.系统的转换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 第十一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1.系统维护的类型?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监理、系统审计的定义。 第八章面向对象分析 1。什么是UML? 2。UML的构成,及各种图的含义。 3。什么是用例? 4。用例图的绘制方法? 5。类图的基本图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

1.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是(C )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B.输入设计 C.程序设计 D.输出设计 6. 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包括( D)。 A.编码.系统测试 B.系统安装 C.新旧系统转换 D.以上都是 8. 用户使用Internet Explorer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是(D ) A.主从结构 B. 文件服务器/工作站 C.客户机/服务器 D. 浏览器/WeB服务器 9. 数据字典产生在哪个阶段( B )。 A 系统规划 B 系统分析 C 系统设计 D 系统实施 1.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理实体的抽象,也可以是人为的概念。Y 2. 软件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率,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Y 4. 可行性分析不仅要分析其可能性,还要分析其必要性。Y 5. 封闭系统主要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系统运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比如学校X。 6. 程序调试时应当用正常数据进行调试,不应用错误数据去调试。X 7. C/S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Y 9. 信息技术是促使组织结构变革的催化剂,组织的扁平化从激励和结构两个方面解决了人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效能。Y 1.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是 (B ) A.字节 B.数据项 C.记录 D.字符 2. 系统分析阶段,图1中的四种符号用于绘制( A ) 图 1 四种符号 A. 数据流程图 B. 处理流程图 C. 信息系统流程图 D. 表格分配图 4. 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7. 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D) A 可行性报告 B 数据词典 C 系统说明书 D 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10. 关于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区别,在于( C )。 A. 系统分析研究系统的数据模型,系统设计侧重于系统的业务模型 B. 系统分析研究系统的实现技术,系统设计侧重于系统的功能需求 C. 系统分析研究系统功能需求与数据结构,系统设计侧重于系统的实现技术 D. 系统分析研究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设计侧重于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2. 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本系统的单位或人员。X 3. 一般来讲,对企业贡献大的、需求迫切的、容易开发的子系统应该优先开发Y 5. 业务流程分析中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进行。Y 7. 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主要包括Web网络协议、Web网页技术和数据库连接技术。Y 8. 没有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BPR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Y 9.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CIO与西方公司的CIO一样,在企业决策层中身据重要位置。X 10. 信息系统规划书是规划的最终结果,也是规划活动的终止。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