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乙肝患者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乙肝患者,并密切观察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方案。结果: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良好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根据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增强其用药依从性,提高生命质量,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乙肝;干扰素;不良反应

乙肝在感染科临床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腹胀、黄疸和右上腹隐痛等,给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质量带来严重性危害。干扰素是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其可以起到抗病毒、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和缓解肝脏炎症等作用[1]。但干扰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均会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与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对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乙肝患者,本组患者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8~52岁,平均(33.5±10.1)岁;病程4~7个月,平均(3.9±0.4)个月。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先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予以常规治疗,再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注射液(3~6)×106 IU/d(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实行皮下或肌内注射,连用4周后改为3次/周,连续注射16周以上,对患者的生化指标与病毒学指标进行全面检测,最后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以期为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条件。

1.3 药物不良反应表现

60例乙肝患者中,5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7%,其中发热27例(51.9%),失眠14例(26.9%),头痛25例(48.1%),脱发13例(25.0%),畏寒24(46.2%),抑郁9例(17.3%),易激怒12例(23.1%),关节痛18例(34.6%),恶心呕吐16例(30.8%),食欲减退17例(32.7%),肌肉酸痛19例(36.5%)。

1.4 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