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单位:填表日期:编号:

试验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知识3、 危险源分类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中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相应地,控制它们的原则、方法也不相同。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一般地,能量被解释为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是无形的,只有在做功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看作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例如,带电的导体、奔驰的车辆等。 (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 可以列举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表中列出了可能导致各类伤亡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产生、供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能量的装置、设备是典型的能量源。例如变电所、供热锅炉等,它们运转时供给或产生很高的能量。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相当于能量源。例如起重、提升机械、高度差较大的场所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 ③能量载体 拥有能量的人或物。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本身具有较大能量。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直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

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 (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 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 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 防止出现漏项,直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 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几方面 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 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 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 (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3)当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 (4)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辨识生产活动范围内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及重要危险场所,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规定了所有生产现场、办公场所及生活区内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2、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害因素、重要危险场所、管理方案的审批。 2.2 综合管理部是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的总体策划、综合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负责火灾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 2.3 生产部对交通运输、生产组织中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4 综合管理部对食堂、宿舍、办公楼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5 人力资源部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6 技术开发部对项目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7 工程部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8 其他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危害识别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9各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生产场所、办公场所、生活区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工作程序 3.1 识别和评价的周期、范围及辨识方法 3.1.1综合管理部定期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各单位及时进行识别和评价: a) 法律、法规与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b) 因技术、工艺变化而使危害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 c) 发现以往危害因素识别有遗漏。 3.1.2危害因素辨识、评价的范围 a) 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以及办公场所人员的活动(常规或非常规); b) 作业和办公场所及生活区的设施; c) 作业和办公场所及生活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 d)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e) 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f) 绩效监视和测量手段; g) 其他。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臵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臵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臵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遇湿易燃物质和自燃性物质、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反应活性物质(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原剂);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概要

附件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也称之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认知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一、危险有害因素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附录A6、附录A7)。 二、安全设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13〕3号)、《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管三〔2013〕12号)要求的“两重点

一重大”生产装置安全联锁、自控、监控设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规定的预防事故安全设施、控制事故安全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安全设施。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根据岗位职责,按岗位单元和危险作业步骤进行辨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原则。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八大危险作业活动、六个重要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建议使用此诊断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2.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3.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④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清楚。危险因素在时间上比有害因素来的快、来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比后者严重。 这里的因素应该理解为事故、作业过程、行为和环境,因为在不同的行业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差别较大。火灾、瓦斯爆炸、中毒、触电等属于事故;设备的检修、爆破作业、运输等属于作业过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属于行为;高温、雷电、雨雪等属于自然环境。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方面多数说法比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自相关方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们人类自身,所以也应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面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企业在建设初期一般都会对本地的自然条件作一定的调查和了解,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加大,最终引发台风、洪水等导致事故的发生,2007年5月份我国因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和风雹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117人,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人民币。所以,人类不应该对自然灾害掉以轻心。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96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 素的识别(正式版)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 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 等方面分析、识别。 2 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 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 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 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 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 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 工艺过程 ①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a.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例如是否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并实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附件4 档案编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年度)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目录 1.生产工艺流程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表4-1)(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表4-2) 5.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表4-3)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 8.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表4-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化学品)一览表 设备、材料、化学品名称可能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使用车间和岗 位 生产、供货单 位 设备 材料 化学品 编制:审核(签字):编制日期:年月日说明: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附后

表4-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序号岗位职业病危 害因素名 称 危害 来源 接触方式 (定点/巡 检) 接触职业病危 害工程防 护设施 个体防 护用品 总人 数 女工 数 编制:审核(签名):编制日期:年月日

表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 车间职业病危害 因素名称 监测周 期 监测 点数 监测结果 范围 合格 率 (%) 职业接 触限值 监测人 员 编制:审核(签名):编制日期: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__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我单位委托____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__年_月_日对我单位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书)。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我单位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应详细列举具体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单位将委托____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 附件:检测评价报告书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工艺设备和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设备本身是否满足工艺的要求(标准设备、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等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2)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液位计、阻火器、防爆膜); 3)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超限、异常、故障报警); 4)是否具备紧急停车装置; 5)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2.专业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 1)化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2)密封是否安全可靠; (3)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配套; (4)适用性是否强。 2)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2)电气设备是否具备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气的防爆等级; (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气火花引燃源的情况;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7)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是否符合规定; (8)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连接措施是否可靠; (9)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制度; (10)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 (11)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等。 3)锅炉与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锅炉与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是否失效; (2)承压元件是否失效; (3)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失效。 3.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危险有害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1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 夏季温度较高,增加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易引发人员中毒、中暑事故。 2.本项目靠近长江,存在洪涝的危险。 3.该项目位于地震带,多发生地震危害,对厂区造成有一定影响。 4.本项目的原料及成品中大多数对环境有影响,如果物料发生小量渗漏,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2.12 周边环境危险因素辨识 2.1. 厂区北面为荣丰河,如果防护不当,可能造成淹溺危害。 3.2. 厂区东面为重庆斯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扩散过来,可能引发中毒的危害。 2.2 厂区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企业由甲级设计单位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企业在建设过程按图施工,各装置之间的间距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及《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但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多种有毒有害物料,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液体物料大部通过汽车输送,因此存在如下危险。 1、本项目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聚氨酯粘合剂在储存、装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扩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对这些场所的人员及设施造成伤害。 2、本项目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毒性物质,且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剧毒品储罐如发生泄漏,形成的有毒易燃气团,扩

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可引起人员中毒及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本项目有多种物料由管道输送,如发生事故有可能通过管道扩散。 2.3场内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2.4主要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1)聚氨酯粘合剂甲、乙组分生产包括计量、混合、加热升温、搅拌、检验、稀释等环节,原料MD、TDI都具有毒性,特别是TDI为剧毒品,若发生泄漏,会发生中毒事故。 (2)在在转运、加料过程中操作不慎,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使用的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属于易燃物质,一旦泄漏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实例)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根据给出的条件,以2个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一)独立生产单元 (二)辅助单元 (三)设施设备装置 (四)作业场所――――――――――――――――――――――――――――――――――――――― 1. 某企业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板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装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线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采用悬挂点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产生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它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8米,转弯半径大于9米。次干道宽5米,转弯半径大于6米。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3900KV 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提供压缩空气。 针对该厂情况,按照合适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的危险因素存在于那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序 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 事故 风险评价重大危险因素 可能性伤害程度风险种类是否 1 土方工程/土方开挖放坡不符合要求土石方坍塌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2 土方工程/土方开挖临边无防护或有缺陷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3 土方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不符合要求坍塌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4 土方工程/土方运输运输车辆违章车辆伤害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5 基础/测量放线撒白灰迷眼腐蚀眼睛有可能轻微伤害可允许风险√ 6 基础/机械挖土违章操作机械伤害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7 基础/排水作业基坑周围防护缺陷土方坍塌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8 基础/降水作业线路拉接不规范触电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9 基础/回填土粉尘排放影响人体健康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10 基础/回填土打夯机漏电触电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11 基础/人工修理地槽边坡支护不当土方坍塌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12 基础/人工破桩碎石飞溅、掉锤头物体打击有可能轻微伤害可允许风险√ 13 主体工程/模板工程模板堆放不规范倾倒有可能轻微伤害可允许风险√ 14 主体工程/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很可能严重伤害不可允许风险√ 15 主体工程/模板工程拆模误操作或防护缺陷物体打击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16 主体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冷拉卡具不牢物体打击有可能轻微伤害可允许风险√ 17 主体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冷拉地锚安装不牢机具伤害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18 主体工程/钢筋工程电渣压力焊架体不符合要求高处坠落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19 主体工程/钢筋工程电焊机防护缺陷触电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20 主体工程/钢筋工程人工搬运钢筋方法不当物体打击有可能轻微伤害可允许风险√ 21 主体工程/砼工程砼振捣器漏电触电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22 主体工程/砼工程砼振捣棒振动影响人体健康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23 主体工程/砼工程砼输送泵噪声排放影响人体健康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24 主体工程/木作工程锯末、刨花及木料存放不当火灾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25 主体工程/木作工程木料堆放不规范坍塌有可能中度伤害中度风险√ 26 主体工程/机械操作违章作业机具伤害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27 主体工程/高处作业支模、绑筋、浇砼、砌筑等 作业防护缺陷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很可能严重伤害不可允许风险√ 28 主体工程/起重作业钢筋、模板、砼、砌块吊运 不规范 起重伤害有可能严重伤害重大风险√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 2.辨识方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a.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b.类比方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辨识内容 (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 (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 (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 (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5)工艺过程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查; b.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编号:SY-AQ-0539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dangerous and harmful factors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矿山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在矿山作业中,5类最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依次为材料搬运、人员滑跌或坠落、机械设备、拖曳和运输、坍塌和滑坡,这5类危险、有害因素占全部危险、有害因素的80%.其余20%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矿井火灾、瓦斯或粉尘爆炸、水危害、炸药和爆破事故、中毒和窒息等。 2.危险物品的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物品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识别。 进行危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危险品分为以下10类:(1)易燃,易爆物质 (2)有害物质 (3)刺激性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有毒物质 (6)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 (7)造成缺氧的物质 (8)麻醉物质 (9)氧化剂 3.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由于非煤矿山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复杂,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一般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并根据具体的作业条件、作业方式、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周围环境、水位地质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爆破作业 (2)中毒、窒息 (3)地压 (4)电气设备或设施 (5)坠落

最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吴忠市强胜化工有限公司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强胜公司安全科 2014年5月20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目录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 1.后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 1.1公司办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 1.3财务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3) 1.4采购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4) 1.5食堂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 1.6过磅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览表 (6) 1.7仓库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7) 1.8 化验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8) 1.9 门卫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9) 1.10车队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0) 2.水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1) 2.1原料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1) 2.2水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5) 2.3精制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1) 2.5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25) 2.6机修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8) 4锅炉车间有害因素辨识 (40) 4.自然灾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0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后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1公司办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单位:公司办 区域工艺:办公室作业岗位岗位日期:2014年05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1.2工会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单位:工会 区域工艺:办公室作业岗位岗位日期:2014年05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 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险源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作者:————————————————————————————————日期: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3.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P40) 危险因素:是指能够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P40-43)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 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 按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以下几方面: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其它)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它)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它) 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调车场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了望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其它)12)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其它)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其它) (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它)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档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梭、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