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高效课堂模式】

实验附小备课集团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是多少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间隔排列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

2×8 5×5 4×7 7×8

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

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

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导学要点:

最简便的方法

2×3=6

2×30=60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

点拨: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

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一页试一试第2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二)口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点拨:

都用乘法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

提示:1时=60分

1分=60秒

(三)比较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四)创编练习

果园里种了300棵,300棵梨树,300棵苹果树,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提高题:

比较大小:

700×6 O 600×7

800×3 O 700×4

8×800 O 700×9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五.家作

《课课练》第1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倍的认识第 2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把"几倍"和"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凸现出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时间:3分钟)

1.△△△

□□□□□□□□□

△有()个,□有()个()。

2.○○

●●●●●●●●

○有()个,●有()个()。

二、自主建构。(时间:15分钟)

出示花坛图。

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除了求这两个数相差多少,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出示课题。

1、引入(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2)比如黄花和蓝花还可以这样比。

蓝花有2朵,把黄花两朵两朵地圈一圈,黄花里有几个2朵? 黄花有这样的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学生跟着读一读)点拨: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那么红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可以怎样圈呢?黄花里有几个2朵?

2. 自学。

3.试着列出算式。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圈一圈,完成书本P4的填空。 2.你会照样子说一说吗?

3、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

1. 倍?你是怎样想的呢?

2. 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3. 红花增加2朵,红花的朵数又是蓝花的几倍?

交流重点:

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求8朵里面有几个2朵,就是把8朵按每2朵一份进行平均分,所以用除法。指出:“倍”不是单位名称,不用写上。

小结: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在过去学习的“几个几”知识上发展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要看清楚:①谁和谁比。②第一行有1个几,第二行有这样的几个几。③谁就是谁的几倍。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算。

三、内化练习。(时间: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5页想想做做第1题。(口答)

2.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提炼总结:12是3的()倍。

12是4的()倍。

启发:你可以怎样想?2个2个连,10里面有5个2,彩球的个数是白球的5倍。

3.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打算怎么连?

将填空补充完整。

【拓展练习】;1、拍手游戏;谈话:老师拍几下,你能拍出我的几倍吗?;引导:要怎样拍才能清楚的听出来;请你拍出你想拍的数目,然后你想让大家拍出你的几倍;2、小明今年8岁,妈妈3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导学要点:要求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就是求32里;【创编题】;数一数,填一填;△△△()个;○○○()个;□□□□□□()个;☆☆☆☆☆☆☆☆☆☆☆☆()个;(

【拓展练习】

1、拍手游戏

谈话:老师拍几下,你能拍出我的几倍吗?

引导:要怎样拍才能清楚的听出来。

请你拍出你想拍的数目,然后你想让大家拍出你的几倍。

2、小明今年8岁,妈妈32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导学要点:要求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

【创编题】

数一数,填一填。

△△△ ()个

○○○ ()个

□□□□□□ ()个

☆☆☆☆☆☆☆☆☆☆☆☆()个

()是()的()倍。

()是()的()倍。

()是()的()倍。

()是()的()倍。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四、课作。(时间:7分钟)

基础题:《补充习题》第2页。

提高题:一根绳子长20米,对折两次后,原来绳子是现在的几倍?

五、家作。

1.《课课练》第几页第几题。

2.你能用“倍”说句话吗?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倍的认识练习第 3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能结合不同的现实情境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巩固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组合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第1组(第5题)

20×6 4×80

600×9 5×700

50×6 3×800

请3组学生,快速口答。并选择1和3说说思考过程。

第2组

70×3 400×6

600×5 5×800

500×7 40×9

200×8 3×30

导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题,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说说在口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 第6题

量一量,求出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导学要点:应该把第二条线段的长度看作1份,要求第一条线段里有这样的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2. 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点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创编题

小华套圈套中63个,

小丽套中9个。

小华套中的个数是小丽的几倍?(二)活用题

(1)完成书本P6第8题。

(2)完成书本P6第9题。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说说每题是怎样思考的。

(2).集体交流

第8题引导:选择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选。

第9题引导:依据问题合理选择已知条件或依据条件灵活提出不同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倍比与差比的联系与区别。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1.完成《补充习题》第3页。

2.提高题

有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是百位上的2倍,百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2倍,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2倍,这个四位数是()。

四、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阅读小数报第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式解答。

2.尝试用摆小棒的方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7页例4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

2.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导学要点:

求5的三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

点拨:用摆的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3的4倍就是4个3是多少,5的2倍,就是求2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二)口答练习。

1.口答列式并说出结果。

5的3倍是多少?

6的8倍是多少?

10的2倍是多少?

9的5倍是多少?

15的4倍是多少?

快速列式的方法:用乘法计算。

(三)比较练习。

1.第8页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图中填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提示:搞清楚谁是1倍数,谁是5倍数。

2.第8页的第3题。

提示:梅花鹿是1倍数,大象是4倍数。

3.第8页的第4、5题。

(四)创编练习。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点拨:提出求倍数的问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连线拼题:

体育组的器械室里球类数量需要整理统计,下面各组将收到为你们准备的9张小条信息(散乱放置),请你们用他们组成三道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帮助体育组把信息整理出来。

排球有5个;羽毛球有3个;实心球有4个;白皮球有6个(为什么这条信息放在一边呢?);五、家作;1.《课课练》第4页;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题:练习一第5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排球有5个。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7倍。足球有多少个?

羽毛球有3个。篮球是羽毛球的2倍。篮球有多少个?

实心球有4个。乒乓球比实心球多4个。乒乓球有多少个?

白皮球有6个(为什么这条信息放在一边呢?)

五、家作。

1.《课课练》第4页。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一第 5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

思考方法;能通过估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1.练习一第1题。

第1题选择一组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练习一第2题。

口算比赛,2分钟内完成。

第2题关注学生的正确率,错的要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练习一第3-6题。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然后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练习单:(1)完成书本第9-10页第3-6题。

(2)仔细观察,这4道题目可以分几类?

(时间:6分钟)

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轮流汇报,有不同意见的指出、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

(2)说说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重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并把两种分类板书起来。

2.练习一第7题。

先同桌互提,再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孩子思考提除法计算的问题就是刚才的哪一类。

【创编练习】

红花有8朵,,?

补充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成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提示:根据刚才的两种分类进行提问。

【对比练习】

练习一第8、9题。

比较,说说要注意什么。

提醒:看清楚条件和问题,然后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估算练习】

练习一第10、11题。

交流估算的方法。

点拨:第10题李叔叔每分钟最多打100个字,8分钟打100×8=800(个),但这篇文章有800多个字,800﹤800多,所以不能。

第11题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后再估算。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6-7页第1-5题。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

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提高题:

妈妈买回苹果和梨一共27个,其中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苹果有几个?梨有几个?

点拨:通过线段图理解,把苹果看作1份,梨有这样的2份,总共是3份,那每一份就是27÷3=9(个)。

四、家作

1.《课课练》第几页第几题

2.阅读小数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第 6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经历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明确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2分钟左右)

20× 3 4× 30 500× 4

40× 2 60× 6 300× 5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算理。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5。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尝试用小棒摆一摆,说说可以怎样计算。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11页例5的解答,与书本不同在哪里?并进行改正。

4.回答书本茄子老师的问题。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同桌交流小棒的摆法。

2.在用竖式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3.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4.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导学:

借助小棒摆法明确算理。

追问:竖式中的“6”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积?为什么要把“6”写在个位上?第二次乘得的“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体醒学生通过自觉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第12页试一试。

点拨:

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312写在上面?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强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提醒计算的格式。

(二)对比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中第2、3小题。

让学生说说积的定位方法及其思考过程。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注意计算的正确率和合格率,为突破进位乘法计算的难度打下基础。

(四)创编练习。

蓝花有4行,每行12棵;紫花有5行,每行11棵;黄花有3行,每行13棵。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8页中的第2题中的第一列,第3-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3 □ 1 □ 3

× 2 × 3

□ 4 □ 6 □

五、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相关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第7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通过摆小棒的直观操作演示到口算再到笔算层层深入,体验由直观到抽象逐步抽象出乘法笔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推理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笔算热身。(2分钟左右)

指名学生板演:

24×2=;213×3=;说说213×3=你是怎么算的?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二、自学例6;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

3.试着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4.对照书本第13页的解答,找出不

24×2=

213×3=

说说213×3=你是怎么算的?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二、自学例6。(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3.试着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4.对照书本第13页的解答,找出不同,并进行修改。

在学生自学时,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不同情况,备用。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在计算竖式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有进位时怎么处理?

交流要点:

(1)小棒演示操作;

(2)先算2个8是多少,再算2个40 ,最后把两次结果相加。其中2个8的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最后是9捆又6根。

(3)竖式书写时,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14页试一试。

讨论: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

引导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2.想想做做1。

比较38×2和43×3竖式的异同点。

(二)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2.

为了竖式书写方便,一般把一位数写下面。

(三)综合练习

想想做做3、4、5题。

第5题强调:因为整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8份,所以整个图形表示的数是涂色部分表示的数的8倍。

(四)创编练习。

桃子有35个,梨有13个,苹果的个数是桃子和梨的总数的2倍,苹果有多少个?

要求苹果多少个,应先求出桃子和梨一共的个数。

四、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0-11页的第3、5、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填一填,你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1 □

× 3

□ □

三、家作。

1. 课课练第页。

2. 课外阅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二(1)第 8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正确率达90%以上。

2.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验算的良好数学习惯。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验算方法的巩固,快速高效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时能读懂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1. 4×20 90×5 40×4

60×3 6×70 200×8

选择其中两题说说思路。

2.第15页练习二第1题

全班独立完成,注意了解正确率。

二、练习

[基本练习]

1.第15页练习二第2题。

算完引导比较: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第15页练习二第3题。

说说错在哪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1. 完成第4题中前两列。

2. 完成第5-7题。*想办法验证你的答案,确保做对。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二)创编题

李老师家距离学校221米,他每天上班都要走两个来回,李老师每天至少要走多少米?思考:有什么叫来回?可以怎样解答?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交流答案,并说说注意点。

第4题了解学生计算中的典型错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7题交流思考过程。创编题,理解一个来回就是2个221米,两个来回就是4个221米,这题求的是4个221米是多少。

三、课作

1.《补充习题》第12页第1-3(其中第2题做前两列。)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全对的做提高题。

2.提高题:

□里最大填几?

□28×4<1000 □×216<1000

四、家作

1.《课课练》第页第题。

2. 阅读课外资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二(2)第 9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探索并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进一步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估计积是几位数,并能解决连续两问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经验,提高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7分钟左右)

1.练习一第1题。

一组一组口答。

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点拨:以32×2为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常是:30×2=60,2×2=4,60+4=64。

2.练习一第2题。

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选择其中的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突出口算方法。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口答练习】

1.练习二第10题。

出示第一组,说说积是几位数,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二、三组说说积是几位数,为什么。

选择一组进行笔算,验证刚才的估计。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积是几位数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笔算结果检验此前所作的判断。

【基本练习】

练习二第11-13题。

学生围绕练习单的要求进行自主练习,然后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练习单:(1)完成书本第16页第11题下面一行。

(2)完成书本第16页第12、13题。

(3)想办法验证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时间:8分钟)

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轮流汇报,有不同意见的指出、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

(2)说说做题时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全班交流。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创编练习】

1.根据要求填一填。

积是三位数:□32×3

积是四位数:□32×3

点拨:百位上的积不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三位数;百;2.16只兔子和1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脚?;提醒:每只兔子有4只脚,每只小鸡有2只脚;三、课作(8分钟左右);完成《补充习题》第18-19页第2、4、5、6题;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提高题:;填一填;□24;×□;□□96;点拨:从个位4乘几得数的个位为6开始思考;四、家作;1.《课课

点拨:百位上的积不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三位数;百位上的积需要进位,得数通常是四位数。

2.16只兔子和1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脚?

提醒:每只兔子有4只脚,每只小鸡有2只脚。

三、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8-19页第2、4、5、6题。

全班校对,分析典型错例。

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提高题:

填一填。

□ 2 4

× □

□ □ 9 6

点拨:从个位4乘几得数的个位为6开始思考。

四、家作

1.《课课练》第几页第几题

2.阅读小数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第 10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合理选择笔算、口算和估算。

2.通过知识迁移,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领悟出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认真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热身。(2分钟左右)

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0×4= 20×3= 200×3= 210×4=

32×4= 28×3= 262×3= 216×4=

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在进位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自学例7。(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题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7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不同情况,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17页的解答,找出不同,并进行修改。

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

1.在计算竖式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说说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都有进位时怎么处理?

交流要点:

48×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归纳: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练习(15分钟左右)

三、适应练习。

1. 第17页试一试。

讨论: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小结:1.用一位数一次乘两三位数上各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2.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进行适当的追问,进一步突出对每次进位的处理方法。

想想做做1。

四、基本练习

想想做做2、3.

五、综合练习

想想做做4、5、6题。

第4题“定员112人”的含义;

第6题让孩子认识到:根据题中的条件不仅可以算出小英已看了多少页,而且还能算出这本书的总页数。

六、创编练习。

3 □ 8

× □

□□ 3 2

七、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4-15页的第2、5、6题。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提高题』

□ 里最大填几?

□ 28×4<1000

□ ×216<1000

八、家作。

1.课课练第页。

2.课外阅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三(1)第 1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锻炼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的能力。

3.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5分钟左右)

第1组(第1题)

6×7+4 2×8+6

7×9+5 5×5+3

3×9+7 8×6+7

请3组学生,快速口答。并选择1和3说说思考过程。

第2组

40×3 400×3

500×5 5×700

800×7 4×90

200×3 9×30

导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题,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说说在口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练习(2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第2题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学生独立完成。

点拨:有针对性地选择几题进行讲评。注意如何连续进位。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创编题改错

点拨:改错时要先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认真检查每道题计算是否正确,如果错误,知道错在哪里,然后改正过来。(二)活用题

(1)完成书本P19第3题。

第3题导学要点:解题过程要清晰,书写要整齐。

(2)完成书本P19第4题。

第4题导学要点:可以根据条件出发思考,也可以从问题入手思考。

(3)完成书本P19第5题。

第5题导学要点:要求吃掉25棵,还剩多少棵,就要先算出3筐白菜一共多少棵。

2.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

说说每题是怎样思考的。

(2).集体交流

三、课作(25分钟左右)

1.完成《补充习题》第16、17页。

四、家作

1.《课课练》第12页。

2.阅读小数报第版什么内容,或其余的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题:练习三(2)第 12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2.通过解决不同现实情境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析;

3.经历观察、假设、试验、推理等活动,提高对乘法;教学重点: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估算和笔算的不同价值;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400×7400×2;32×35×800;50×89×600;21×34×

1. 使学生掌握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形成相应的口算技能;并熟练掌握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解决不同现实情境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观察、假设、试验、推理等活动,提高对乘法的理解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估算和笔算的不同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400×7 400×2

32×3 5×800

50×8 9×600

21×3 4×22

13×3 21×4

请学生,快速口答。并选择1和3说说思考过程。

二、练习(27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3. 第6题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学生尝试完成第一组,说说思考的方法。说说上下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其余两组。

点拨:相同点:每组上下两题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时都可以用一位数先乘几个十,再乘几个一,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合起来;不同点:上面一题不需要进位,下面一题需要进位。

说说在口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4. 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整体练习】

1.完成练习单在书本和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创编题估计每题的积各是几位数。

513×4 119×5 6×42

引导:请学生说说估计的过程。(二)活用题

(1)完成书本P20第8题。

第8题3至5分钟的时间完成,对计算过程中的连续进位进行适当点评。

(2)完成书本P20第9题。

第9题点拨:先求小李加工的零件数。

(3)完成书本P20第10题。

第10题追问:两小题的解题过程有何异同。

(4)完成书本P20第11题。

第11题的第1小题帮助学生说清楚估算的思考过程。

(5)完成书本P20思考题。

思考题点拨:根据计算的方法和过程一步步推理判断。

2.交流展示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数学,本班学生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习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境,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 学生2:我知道每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例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第一种:第二种: 12×5=60(个) 45×12=540(元) 60×45=2700(元) 40×5=2700(元) 综合算式:12×5×45=2700(元) 综合算式:45×12×5=2700(元)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例 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里程表(一)》 教学内容: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会看里程表,能从里程表中获取数学信息。 2.对照路线图,能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重点: 从里程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对照路线图,解决求两地之间路程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482-167+456 863-(285+578) 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图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二、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三、达标训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 这节课哪个组表现得最棒? 学生通过独学、对学小展示完成。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通过大展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抽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集体备课 全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增强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教材在编写时对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和开放题,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6—2017--2) 计划人: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组将继续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备课组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9个教学班级,9位数学教师,2位男教师,其中一位州级骨干教师,3名县级骨干教师,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是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旺盛精力并存的队伍,也是一个精诚团结的小集体。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教研活动经常化。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组里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4、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继续执行教学常规“周周清”,做好教学“五环节”的督查工作,使教学管理更规范、科学、有效。 5、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老师们教学的依据,是我们方向,所以,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6、要通过追求4个精致,1个反思,来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备课精致——提高备课质量,使每位教师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独立处理教材。备课以教师个人钻研为主,辅之以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隔周一次。二是上课精致——上课精致的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基础是吃透教材内容,条件是了解了学生状况,关键是优化教学结构,手段是利用优质资源。三是练习精致——精心选择习题,防止机械重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辅导精致——着力帮扶学困生,一抓基础、二抓巩固、三抓提高,追求辅导的实效性。五是做好教学反思,通过有效的反思使课堂教学彰显活力,进而实现教师与学校,教师与课堂、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下面是由XX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

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1、探索评价新方式,努力构建新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导向的指挥棒,同时,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 当前应把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作为评价体系的突破口,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既可用书面考试、口头表达、实践操作、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方式。评价的策略可概括为“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多元”注重过程,就是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系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和监控,并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努力方向、改进措施,改变只关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不良倾向。促进发展,就是确立一切评价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逐

【经典教案】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最新版)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 作计划(最新版) A good work plan can analyze in advance the changes that may occur or will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work and make a plan in advance.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最 新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二)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本学期课程改革在我镇全面实行已进入第五个学年,应该看到,不论是三年级,还是其它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观念上已有一定变化,但也应认识到,教学理念的切实转变,基本理念的真正确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及“规范、实效”的教学工作指导原则,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立足常规教学、强化教研教改、突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 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 (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单元测量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 量。 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1、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 念。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林源: 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科书安排的又一重点内容.本册教材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赵晓玲: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千米和吨的认识;年、月、日的认识; 以及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有显而易见的内在联系;集中安排;有利于教师组织演示、操作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营相龙: 本册教科书除了安排《图形与几何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还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结合《混合运算》 单元安排《算“ 24点”》;这样的活动既有较强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次结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安排《上学时间》;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进位) 组员宋敏赵晓玲营相龙主备人林源 主备人: 这部分内容教学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顺序;知道每次乘得的积在竖 式中的书写位置;这就为进位乘法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 于计算过程中进位和连续进位的处理对学生口算能力以及短时记忆的 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这部分内容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容例4呈现的情境与例3是有联系的;通过解决“53箱迷你南瓜一共有多少个”这一实际问题;引出24X 53的笔算;从而帮助学生 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理解;完整掌 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组员发言: 宋敏: 进位的处理方法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已经学过;

因此教材直接呈现了已经算出第一部分积的竖式;要求学生接 着算出第二部分积;并算出最后的得数. 营相龙: “想想做做”第1、2题主要让学生练习已经初步掌握的 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验算方法?其中;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 给出的竖式先说说计算步骤;再进行计算;帮助他们进一步掌课握笔算的顺序. 内赵晓玲: 第4题需要学生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有 容助于他们吩咐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 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及“规范、实效”的教学工作指导原则,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将立足常规教学、强化教研教改、突出过程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工作要求 1.突出教学常规工作,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苏教版国标本的教材,在学习中走进新课程,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另外,还要注意教学“五认真”的互查工作。做好查备课、查教后反思、查听课评课、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查学生作业的质量情况,真正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得到优化。 2. 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实践新课程理论。 我们备课组要认真务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组内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加以运用,加以实验,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3.学习系列相关理论,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层次。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相关理论,积极写教育教学随笔,重视教育实践和反思,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积极投稿;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积累过程性资料,围绕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交相关资料。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认真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和促进教学层次。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三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

2020年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计划模板

2020年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计划模板 数学老师要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 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