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定义: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充到其他行业。
2,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3,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其次,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以及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更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都无法比的。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各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这也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

4,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 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
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历史背景: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 积极意义: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 消极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2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3机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已稳步

地、不懈地继续到现在。因此,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实质上是武断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个过渡日期,还是可以作一划分。正是在1870年前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发展——科学开始大大地影响工业,大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应用。
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4)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革命特点:(1)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比如,珍尼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也是一个机工。因此,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是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这项技术首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其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石油产量猛增。
(3)电讯事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4)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不定,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

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纱与织布的工业规模化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内燃机发明、汽车工业的起点为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电气化和电话、电子通讯产业的发展,而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达到了顶峰;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该以有机化工的末尾,基因工程的开始、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起点,生物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学科交叉和技术综合,以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高精细分析化学、纳米分子科学、微电子技术、超大规模集成、计算机软件设计、转基因生物技术、药物筛选高通量技术等学科与技术的综合集成,开发生物分子计算机元件、人工智能生物计算、合成细胞生物系统等,将在约30年内带来的是人工设计的新型生物分子材料、藻类人工细胞合成石油、纳米医疗细胞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支持重心转移到把资金力度放在潜在的高科技开发与发明,将是带来未来支柱企业发展的基础。
5,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时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欧美等大国中同时广泛展开,在有的后起国家两次产业革命交叉进行,各种新技术、新成果相继涌现。再一次壮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1837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无数中小企业破产,规模巨大的工厂兴起,生产和资本更加集中,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不断涌现出来,垄断组织得到广泛发展。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开始占统治地位,自由的资本主义便发展到垄断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英法美德等国家为满足本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求,相继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从二十世纪初世界已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分割完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从而帝国主义最终形成。
各主帝国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英国,一直是世界的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和殖民帝国,虽第二次产业革命后逐渐丧失其工业垄断地位,霸主地位有所动摇,但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维持,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法国,因政局的长期不稳,国内市场狭窄工业发展迟缓。资产阶级不愿投资国内而把大量资金输往国外,以带来高额的高利贷利息,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寄生阶层。因此,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美国,完成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于X年工业生产总值一跃世界首

位,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特别高,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托拉斯,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是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国家,垄断组织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封建残余联系密切。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结成联盟,大力推行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等,被称为容克资本帝国主义;俄国,向帝国主义过度是在资本阶级革命胜利前完成的,垄断在保持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发展而来的沙皇政府以垄断资本主义来支持、维持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紧抓两次产业革命,垄断资本与封建残余密切结合,日本财阀在形成的过程中同天皇军国主义密切结合。被称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些特点,对于各国的对内、对外政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使列强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七十年代以后,英国由于大量资本输出和国内技术设备陈旧落后,工业发展速度日益缓慢下来,逐渐丧失在世界中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美国由于废除奴隶制度,土地问题得到解决,辛吉斯得到及时利用。再加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欧洲大量移民等有利条件。工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德国也由于国家的统一,从法国夺得铁矿区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50亿法郎赔款,采用新的的科技成果,实现工业化和赶超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工业发展也相当快,但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20世界,美、德超过英、法,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投资场所、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地,既斗争,又勾结。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已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帝国主义时代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保持既得利益不肯退让,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要求重新洗牌——打破现状,这种情势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冲突。从而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格局。
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以德俄的崛起为重点,同时亚太地区成为新区域性的焦点,以美日利益冲突为重点,总体来看在整个世界关系格局中欧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形成一种欧洲合力抑制新的势力的崛起和尽量地维护着和平的局面。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争斗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还相互勾结,组成暂时性的联盟,如神圣同盟、五国同盟等,特别是英德之间早先由于海外贸易,殖民地和还有海军的竞争所形成的种种矛盾发展,形成了;以英国为首的,英法俄同盟国。两大军事

集团的对峙,国际关系紧张,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处于复杂的状况之中,世界性的战争一触即。工业革命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飞跃,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确立中,工业革命始终左右着整个局势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断地分化、组合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