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全面促进素质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及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末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学生课业负担不堪重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已成为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思想。培养具有现代化建设素质、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方向清晰已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并且具体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减负增效;改革传统的、有缺陷的课程;关注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及其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探索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就提到我校教育改革的研究日程上来。

甘洛县民族中学以“凉山民族教育的一面红旗”、教学质量“七年冠”的业绩和一批励精图治的教师队伍的教育优势,抓住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决心进行学校教育改革,探索一条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以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甘洛县中小学率先开设了“兴趣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每周一节。共

设十六个兴趣小组,分为学科类兴趣小组(语文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思想品德兴趣小组、历史兴趣小组、地理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物理兴趣小组、化学兴趣小组)、艺术类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普通话兴趣小组)、体育类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乒乓兴趣小组、象棋兴趣小组、围棋兴趣小组)三类活动。学生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每组设1至2名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一学期的实践,对“兴趣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看到了“兴趣活动”对减负增效、活跃教育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有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

在研究实践中,“兴趣活动课程”教学上的问题越来越突现出来。学校的一份调查可以看到:生物兴趣小组有3个学生参加,而篮球兴趣小组有100多学生(还要限报)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只占全校的30%,而课外活动的学生占全校的57%,还有13%的学生在校园里留滞。这一情况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照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却与“面向全体”发生了矛盾;发展了学生特长,却与“全面发展”发生了矛盾;学科类兴趣活动教成学科课;兴趣活动的内容随意化、教学随意化、操作随意

化,因教师而异,不具操作性。直接影响了兴趣活动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成效。在初中走一条什么样的活动课教学路子,才能比较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这个问题就摆在了课题组全体研究教师的面前。大家进一步讨论认为:活动课程要“全方位开设”,即把学科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都开展起来,将兴趣活动注入到这三类活动中去;活动主体要“面向全体”,在活动中依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操作、活动,在发展个性特长中获得全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这种认识,重新调整了“中学活动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方向。提出“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构想,并付诸实验,使之能够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课题论证

“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简称“三位一体模式”)是我校建立活动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构想。分为三个结构子课题:“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初中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和“构建初中课外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三位”指构建的学科活动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体系、课外活动课程教

学体系三类彼此独立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一体”指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完整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三位一体模式”构想是兴趣活动课程思想的拓展,是基于学校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三类不同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来用以改革学校课程结构,促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假想。

1、“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思想及界定

“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在初级中学校里构建并开设以学科知识应用、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活动课程;以非学科综合知识的应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课程;以政治思想、道德、艺体为主要内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课外活动课程为结构的三类活动课程,形成学校全方位的、完整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让全体学生全体参与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培养全面的实践能力,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

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初级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这一模式的三个结构课程体系:“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分别界定为:

(1)“学科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部分,与学科课程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是活动课的一种。是在学科课程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多种学科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应用、实践学科知识为主整合其它学科、自然、社会、生活知识的综合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包括语文活动课程、数学活动课程、英语活动课程、思想品德活动课程、历史活动课程、地理活动课程、物理活动课程、化学活动课程。

“学科活动课程”具有:课程性、课堂性、活动性、学生主体性、学科实践能力性、综合性、全面发展性七个原则和特征。

(2)“实践活动课程”(专指活动而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书本知识而言)的强化应用部分。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性。是活动课的一种。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多种实践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以课堂(或生产基地、多媒体教室)为主要阵地,以活动(或生产劳动、多媒体操作)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应用技术知识为主整合其它学科、自然、社会、生活知识,培养技能和实践能力为

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包括劳动技术活动课程和信息技术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课程性、课堂性、活动性、学生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能力性、开放性、生成性七原则和特征。

(3)“课外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包括少先队活动课程、团组织活动课程、艺体活动课程。

“课外活动课程”具有:课程性、课外性、活动性、学生主体性、非学科性、趣味性、创造性、开放性、生成性九个原则和特征。

2、构建“三位一体模式”的必要性

(1)解决兴趣活动教学问题的需要

兴趣活动不能“面向全体”的问题,包含两方面:一是针对某项兴趣活动,全体学生不能全体参加;二是针对所有兴趣活动,每个学生不能全部参加。两个“不能”使兴趣活动即不能“面向全体”,又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决定》强调要使全体学生都获得素质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兴趣活动与《决定》精神相悖的方面必须改革。

构建“三位一体模式”,使学生在学科活动课程的活动学习中,获得全体参与活动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各学科活动)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活动课程中,都获得强化活动的机会和全面实践的机会。在课外活动课程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学科活动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全体参与,获得全面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兴趣活动教学方式转为“三位一体模式”教学方式,更能体现活动课教学本质,最大效能地实现活动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实现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

(2)使活动课程教学最大效能地实现素质培养的需要

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展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初中阶段,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活动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呢?发现:兴趣活动课的教学方式不能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上的学科化教学偏差,以及单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两门活动课程,由于活动内容在容量上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一成效要求;课外活动开展的随意化和不稳定,也不能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

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就是利用学科课程的“稳定”优势,构建起“学科活动课程”,让学生全体参与活动,参与全部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科活动课程中,获得学科知识的应用,得到全面的实践能力培养。纠正综合实际活动课程的学科化教学偏差,构建“实践活动课程”,突出综合实际活动课程的“活动性”,强化和规范它的活动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最大效能地实现。规范课外活动随意化、不稳定的开展局面,构建“课外活动课程”,使课外活动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出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的优势,“弥补学校常规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场所等方

面的不足”的效能。“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者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实施全方位的活动教学,互相弥补和解决教育教学缺陷,最大效能地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3)探索一条初中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的需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在课程设置中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对初中的课程设置指出:“初中以学科和活动为主设置课程”。它们都强调初中要设置学科和活动两类课程。使偏重于系统知识学习的学科课和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活动课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理解,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实践能力的程度。尽可能地使所学知识获得尽可能多的实践,就能获得较高的实践能力。但发现,仅就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技和信息技术)的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这种要求;课外活动也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如果构建起“学科活动课程”,就能使比较多的学科知识得到实践应用,培养学生比较高的、比较全面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结合起

来,形成“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全方位的活动课程体系而形成的最广泛的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实现最广泛的联系,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全面促进素质教育。

3、构建“三位一体模式”的可行性

(1)教育政策的支持

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思想,指明了培养现代化建设素质、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方向,是探索实施素质教育途径的指导思想。

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知识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说明在初中,根据学生特点,构建适合初中学生的课程是政策倡导的。是构建初中“三位一体模式”的政策依据。

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给构建“学科活动课程”,构建“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课外活动课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在课程设置中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设置中指出:初中以学科和活动为主设置。它们都说明在初中设置活动课程是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规律,也是符合初中教育教学规律的。从而说明在初中构建“三位一体模式”也是可能的。

(2)活动理论的支持

活动思想最早由二十世界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蒙台梭利和德可乐利同时发现的。被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加以发展,喻为“当代新的教育方法”。受现代实用主义的影响,活动思想引入教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活动教育理论。活动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成效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成为事实,所以,在初中构建学科课程以外的活动课程,构筑一条素质教育途径是可行的。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课程”把一个统一完整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然后分别独立成多门学科教给学生,同儿童的需要和现实生活脱节;学校与社会生活相隔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主张学科

知识综合,让儿童“从做中学。”其核心是“采用儿童兴趣需要的活动方式,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师生共同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杜威的活动课思想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单一化倾向,解决了单学科知识的局限性。由此可知,现行单学科课程的局限性需要“学科活动课程”这样的一门活动课程来弥补不足。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目标。所以,构建一门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课程——“学科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是有理论依据的。

活动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必然引发活动课程的建立,而在初中构建“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要在学校里建立全方位的、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3)“三位一体模式”的课程设置方便可行。

①“学科活动课程”每四周一节,从学科课程的四周总课时中抽出一节来安排,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

②“实践活动课程”每四周一节,从综合实践课程的四周总课时中抽出一节来安排,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

③“课外活动课程”实行在“课外领导小组”的统

一领导下,以学年为阶段,以学期为单位,以月份、节日为线索,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统一实施活动。

“三位一体模式”的课程设置方便。不影响学校现行的课程结构;不增加学生负担和老师负担;不会使现行课程教学受到影响。

(4)“三位一体模式”课程的教学是能够实施的。

①三类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老师不变,仍由现行授课教师或课外指导教师任教。

②“学科活动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场所,仍是原班级授课场所不变。只是调整为以课堂为主阵地,或以课堂课外结合。“课外活动课程”场所在课外不变。

以上“两个不变”,使三类活动课程教学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因而是能够实施教学的。

4、“三位一体模式”

(1)“三位一体模式”的性质界定(见第一方面第(二)小方面第1个内容)。

(2)“三位一体模式”的课程设置。

①“学科活动课程”设置语文活动课程、数学活动课程、英语活动课程、思想品德活动课程、历史活动课程、地理活动课程、物理活动课程、化学活动课程共8科。

“学科活动课程”每四周一节,从现行学科课程的四周总课时中抽出一节来安排。一学期4节,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

②“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劳动与技术活动课程、信息技术活动课程2科。

“实践活动课程”每四周一节,从现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周总课时中抽出一节来安排。一学期4节,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

③“课外活动课程”设置少先队活动课程、团组织活动课程、艺体活动课程共3科。

“课外活动课程”实行在“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学年为阶段,以学期为单位,以月份、节日为线索,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统一实施活动。

(3)“三位一体模式”的活动教材编写

“三位一体模式”的活动教材编写,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编制“学校活动课程计划”、“学校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在学校“计划”和“意见”两个指导性教育教学文件的统一指导下,依据各科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甘洛本土资源,编写活动项目。以学期为单位,学年为阶段,循序渐进的阶段目标为宗旨,

编写出“三位一体模式”的活动教材。

(4)“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形式

“学科活动课程”采取以课堂为主阵地(或课堂课外结合),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学。

“实践活动课程”采取以课堂(或生产基地、多媒体教室)为主要阵地。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

“课外活动课程”以课外为主要活动场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为活动主体,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

(5)“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操作

“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操作流程一般为: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活动、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①制定教学计划,将活动纳入计划,使活动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计划一般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方案(措施)、活动总结五项内容。

②设计活动教学方案(教案),它是指导学生活动的执行蓝本。教案一般包括:活动项目、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过程四项内容。其中活动过程一般包括:

活动准备、主题导入、实施步骤、活动总结四个步骤。

③指导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操作、自主活动、自主评价。

④总结评价,采用自评、他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运用比赛、展示、报告、演讲、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总结。

(6)“三位一体模式”的教学检测

“学科活动课程”的检测,纳入考试范围,以应用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侧重检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实践活动课程”不纳入考试范围,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态度、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课外活动课程”不纳入考试范围。主要通过评比、表扬、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研究方案及实施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历史现状

通过“三位一体”的构建和实验,实现全体学生全体参与全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每个学生在获得全面实践能力培养的均等机会的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我培养、发展个性和特长;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活

动能力;养成比较自觉的思维、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研究、论证“三位一体模式”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探索出一条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比较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注意到国家教育发展强省上海、浙江、广东在综合活动课程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凉山州教科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和思考》中介绍到:上海师大编写的理科教材采用情境中心论观点,围绕20个主题讲述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知识,注意用各学科共同的概念统帅材料,比较接近综合科的高级形态(广域课程)。浙江省的综合课教材采用学科板块式设计,分为社会教材和自然科学教材两种。社会教材主要整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以学年为阶段,按三年顺序编排;自然科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生物、物理、化学、综合科学的顺序编排。广东省在高中阶段集中力量开发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两种新课程。三省的研究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据学科知识编写综合活动课程教材;以文、理为界,把文科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编写文科活动教材,把理科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编写理科教材;都是以整合多门学科知识为出发点编写活动教材的。

这种以整合多门学科知识的“大综合”活动教材,其活动内容是有局限性的,远远不能也不可能达到单学

科知识实践的广泛性要求,使应用于实践的单学科知识在广泛程度上受到局限。而构建单学科活动课程的思想未见涉及。虽然不泛有教育研究者在思考,但未见付诸实验。作为国家教育部门也还未有政策上的明确表述(但作为教学方法却是早已倡导)。所以,提出“构建初中学科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不仅是综合活动课程发展的可能趋势,也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

基于一个教学单位——学校为出发点,建构起单学科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结合起来,构成全方位的、完整的活动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活动课程教学,也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

(二)研究的内容

主要研究“构建学科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论证、实验和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三位一体模式”的“学校活动课程计划”和“学校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2、研究学校活动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方法和体例。

3、研究活动课程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学操作、教

学形式、教学质量、教学检测等。

4、研究“学科活动课程”的模式构建、理论论证、实验和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5、研究“实践活动课程”的模式构建、理论论证、实验和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6、研究“课外活动课程”的模式构建、理论论证、实验和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7、研究学生在“三位一体模式”活动教学中的素质培养成效。

(三)研究的方法及途径

课题研究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指导思想。实行整体设计、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管理体制。首先从子课题理论论证突破,再到子课题实验论证,然后再到课题实验,逐步深入的步骤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

第一研究阶段,主要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结合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教育统计法进行理论研究。

第二研究阶段,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结合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进行实验研究。

1、实验的操作

将“学科活动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由任课教师按课表上课。“课外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2年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区教研中心工作计划精神,继续做好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科研服务工作,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突破、制度建设抓创新、教研管理抓评价、课题研究抓落实,继续抓实一个核心,即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这个核心;继续突出两重点,即教研管理和教育科研;继续实现三个转移,即教研重心下移,教研中心转移,课题研究前移;贯彻落实一个工程,即“双高工程”。同时,开展好“教师读书行动”,继续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积极推进“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科研水平。 二、主要目标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力争全镇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全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2、继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省市区素质教育工作会精神,努力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 3、依托网络教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镇依托省市区网络教研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激发教师教研热情,努力提高网络教研水平。 4、继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5、继续组织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并带动特色学校建设。 6、继续开展好“教师读书行动”。通过教师团队性参与、主题循环式推进策略,实现2012年教师人人至少读五部教育著作的目标。 7、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校要明确教研组任务,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8、继续推进“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改革。

9、加强各级各科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及时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教育教学中。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坚持管理为主,保证教育教学高质量运行。将管理的重点聚焦于课堂教学,以“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手段。强化教学视导工作,扎实推进校级干部听评课制度、“包级部”制度和“包班”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积极组织好“名师论坛”、“教育沙龙”活动。 (二)继续抓教师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认真做好“泰山名师”、各级“教学能手”、各级“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设立名师、名校长讲坛,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3、认真开展好网络教研活动。各校要依托学校的教研网站,认真组织老师们开展好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激发老师的教研兴趣,让老师们在教研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认真组织好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 5、开展“教师读书行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具体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阅读两篇教育教学相关文章;每位教师每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刊物;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个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期刊齐全的阅览教室;每个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全员参加的读书报告会或读书论坛。 6、组织好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开展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六项基本技能训练。从3月份开始,以学校为单位资质训练,每项训练结束,镇教委办、区科研中心组织教师过关考试。 (三)、继续扎实开展好“有效教学年”活动,实施效益质量“双高工程”。

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最新资料推荐------------------------------------------------------ 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文章来 ? 源初中教师网 w 9 ? 1 为了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引导、激励教师从事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提高学校的教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的管理层次,实行教研兴校战略,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教研教改,钻研理论,探索实践,创新教学,提高实效,特制定本制度。 ? 一、管理目标: ? 1、强化教育科研,认真落实县、镇级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在原有基础上扎实作好课改的研究和管理,力争能出成果。 ? 2、争取落实一至两个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努力教师人人有课题研究的专题的目标。 ?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四优评选活动,不能有缺项且力争取得优秀成绩。 ? 二、工作任务: ? 1、加强教科研领导,完善相关机构。 ? 2、学校每学期初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教育科研管理方案(办法)。 学校要保证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科研顺利高效的进行。 ? 3、规范课题研究的档案管理。 各课题组成员、学校教科室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必须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自查和专项检查,及时将课题研究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目录进 1 / 7

行归档。 学校每学期要依照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对课题主要承担教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评,严格奖惩兑现。 ? 4、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在教学质量考核和年度考核的权重分值(不少于总分的 10%)。 每位教师每学期教育创新考核积分不得少于 1 分(按照课、案、文、竞赛、课题、宣传六项计分)。 ? 5、加强学校常规教研工作。 学校要积极调动教研组、教科室在教学、教改、教研方面的组织和带头作用,教研组要有计划、活动专题、活动记载、活动材料,要经常性开展以如何推进新课程研讨和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常规教研活动。 各教研组每期至少开展两次专题研讨活动。 ? 6、积极开展课改研讨和常规教学争先创优优质课活动。 所有教师全期最少要讲授一节校级公开课(研讨课、汇报课、优质课、观摩课)。 ? 三、四优评选奖励办法及标准(一)个人任务类: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以下 3 项教研任务。 ? 1、论文(试卷分析、教育叙事)发表或获奖: 每学期每位教师有一篇次论文发表或获奖,否则扣除个人绩效工资100 元。 ? 注:

中小学教育教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讲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愿意和大家谈一谈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重点谈一谈研究型老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方法。所谓研究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就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运用一定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案设计去达成未知规律的未知规律探索过程。教育研究就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对于研究的概念,老师们不会陌生,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护额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变革,这会对教师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有效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是一个必要选择。 今天我愿意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如何有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首先,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出来必然要求。第二点,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教育科研方法。第三点,具体谈一谈相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在现实中,我认为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与老师们共鸣,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类活动始于五千年以前,当人类从猿猴步入文明社会开始,教育活动就开始了。只不过几千年以前的教育活动更带有自发的盲目的心里,其实在动物界,我们也发现,老鹰教小鹰在天空飞翔,这种活动就是教育,只不过这只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们人类他是有意识进行教育,传承文明,直到自己的后代能自己迎接挑战。有了教育就有了对教育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一种研究,所以,研究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并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不足或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所以我认为,没有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作为老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必须有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小课题或者中端课题,也可以参与到一些研究课题中去。如何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目前社会发展正在进行非常快的变化,现在老师们都知道,信息革命、学习革命、教学革命等等这些时髦词初次在我们的事业中,信息革命的标准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最近有一个数据,说一条光缆传播的信息量将绕一条数字光缆光缆的传播得效率的变化,1988年时,一条数字光缆只能传播三千字节,到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个字节,到两千年到一千万个字节,到了2003年,现在每条数字光缆每秒传送的信息量比1997年全球互联网一个月传输的总和还要多。 这就说明,人类的信息量在呈几何数增长,这是信息革命的出现,信息革命带来了教育革命,老师们都知道,目前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各省市课程改革的推进,都是教育革命的一个前奏,或者说是教育革命发生的一个标志。谈到教学革命,课程的变化对老师的教学出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既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适应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所以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外一点,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比如说,家长社会公众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指责,比如说,教育的腐败问题,然后中小学的择校问题,对寒假暑假期间的学生的补习班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社会公众指责或者关注的方面,社会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不见一致,但是,从一个点上来说,就是社会,包括家庭、社区,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教育,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育部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教育,另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施加了更强烈的影响,在信息革命的时代影响下,学校成为信息海洋里的一条小船,可以说是,学校不断的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应付的影响有些事一致的,有些是完全矛盾的,所以学校在社会各方面的这种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这种信息的影响下,变得比较脆弱,学校的这种稳定性和权威性正在受到挑战。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教师的权威教育影响也在弱化,影响强度在降低,以上调查表明,在新世纪以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五六十年代相比,明显降低,这说明,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原来所谓的师道尊严的地位受到挑战,孩子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他的信息源不仅来自于学校、教师,还来自于父母,来自社区,来自网吧,互联网信息对于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一些电视剧也都是孩子的信息来源,这些都对孩子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孩子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教育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现在社会跨文化的这种交流和碰撞非常厉害,文化的侵略,文化的霸权,腐朽的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一句歌词中说,“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可我依然是我”,这是《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歌词,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这么改,改成“你已经变得不再是你,我也已经不再是我”,这说明,学生变了,老师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作为社会中一个公民,每天去学校教书,但是实际上,他也该承担各种角色,在学校是一个老师,在家里是父亲和母亲或者是儿子和女儿,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通公民,他要承担社会的各种压力,所以教师的角色在进行多种变化,尤其是社会公众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我们的教师的内心会发生很多变化,教师需要人文关怀,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时髦,就是教育腐败问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我认为教师在倍受指责的同时,或是倍受高度关注时同时,更应该受到人文关怀。这是教师变得比较复杂,教师的复杂决定了教师必须理清自己的思路,为众多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必须有效的提高自己专业化发

2020年秋季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0年秋季中学敎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教研工作要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 年秋季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20xx年秋季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中小学新课改的逐步展开,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新课程实施中探索出适合我校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学校教科研工作也将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为学校做好服务和引领工作,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更新转变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认真组织好骨干教师"参与式〃研修培训。扎实抓好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益。推进评价改革,探索导向机制。组织参加新课程专题成果及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体

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3、键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提高常规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分钟的教学效益,杜绝把教研等同于集体备课。通过抓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夯实教科研基础。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争创本校教育科研品牌,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鼓励教师撰写优秀论文、教学案例,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编写两科以上的校本课程,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 5、抓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继续深入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规范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域网和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 6、加强校本培训,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带动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充分发挥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库的作用,及时获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本学年内我校将争取邀请县科研所专家来校作讲座,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继续深化〃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强调教师每年必须读好一、二本教育名著,加强督促检查,使学习落到实处,克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年,学校紧紧围绕区教科室工作重点,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支撑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和服务功能,依托全体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突出校本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管理;建立健全教科研机制,提高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推动我校教师不断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创设教育科研良好氛围。在全校形成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课题有人研究、项项课题出成果教育科研生动局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以研促教,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科研层次水平和影响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3.完善教科研制度,围绕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树立科研教研质量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具体工作 (一)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建立教科研骨干队伍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争创星级教科室、教研组。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和能力。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等各级组织的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总结,边提炼经验。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案例等相关教学文章,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适时组织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广成果、布置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二)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开展科研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今年我校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推行活力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这学期我们将以教研组为单位,探索“分层教学、低重心教学”的模式,继续开展“高效课堂”达标活动,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力争教师全部达标。 (三)规范课题管理,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强化“科研兴教”思想,树立科研兴校的先导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过程意识、创新意识。坚持研教结合,开展新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教科室的统一部署下,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按时按计划的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并做好阶段性的研究小结,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课题研究活动,在平时的研究中注意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研究成果,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并适时推广研究成果。 (四)强化校本教研科研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科研化,充分调动各科教师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引导教师低起点、小科研,从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进行研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坚持教研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集体备课组、教研组作用,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去研究,带着经验去反思,让教师将所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紧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构筑成有效的课堂。确立上好一节课就是一次科研的思想,通过专家引领、集体研讨、磨课等方式积累教学经验,推广成功的教学方法。 (五)继续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 我们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竞赛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学方案、教育随笔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反思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专业水平。结合课题研究工作,认真做好教师教育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报告等的收集、整理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地目标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与性质 “科研兴则学校兴”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各学校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也从事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只要是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大多几乎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的,但是对这些科研的效果加以检览,不难发现,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换句话说,这样的“校兴科研”的行为,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目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之所以倡导中小学从事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是因为学校当今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

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应该说,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值得关注的一种不良倾向。 既然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自身要求,那么,在科研的指向上就应该自始自终围绕学校发展来进行,至少要通过科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标签:标题] 篇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昌图县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暑期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经过这次培训,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本次培训,主讲老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学习《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获得的点滴体会: 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才十几年的中青年教师,一听到别人提及搞科研这三个字,总感觉它离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很远。总觉得自己业务都尚未娴熟,又哪有搞科研的能力呢?但当我听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这次讲座后才发现,自己对教育科研存在深深的误解,并明白了一个道理:科研,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只有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反思,注重记录,注重阅读,做个有心人,就会慢慢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也就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因此,搞教育科研,要从现在做起!把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些思考,并把他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一定会积累成宝贵的教育财富。 听完讲座,使我明白了几个关键的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从目前教育科研的现状来看,科研对很多老师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原区,因为这时候的教师走上了一种职业的倦怠,特别是40岁左右的教师。书里谈到四个成形信念已经成形,很难再改变;思维已经成形,不再想突破;技能已经成形,不愿再发展;状态已经成形,不肯再激进。自己的压力很大,来自家庭、来自单位、来自社会,这让很多老师体力、健康极度透支。造成教师的事业陷入了一种高原期,导致事业的停滞。有些老师很疑惑,为何我们总是被鼓励做研究,可研究怎么总是做不好呢? 其实很多老师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很多教师经常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雇员,自己的工作是一种等价交换;大部分的老师在做着一种知识贩子的工作,美其名曰教书匠;而其实教师职业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我认识到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够使我们由一名普通的教师向名师靠拢。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自身专业化的需要。历来人们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根本不必要向医生、工程师那样需要专业型的人才,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实际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第二,我们应怎样搞教育科研?下面我从价值取向,研究选题,研究的主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来阐述这一问题。 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理想价值取向应该是解决现实教育教学情景中的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研究的实践价值取向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的。很强的实践性,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高度依赖,研究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情境性等是教师职业的鲜明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构建一套理论,不是发现教育规律,也不是坐而论道式的指点江山,而应该是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导向,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研究的结论也不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对其他老师、其他相似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足矣。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选题应该直接来自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直面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选择的研究问题切实来自一线教育教学情景,是亟须解决的;题目的特点应该微小、具体,具有可

中学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通用版)

编号:YB-JH-0982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学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 (通用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中学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通用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依法履行学校卫 生监督职责,着力做好我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和 谐校园为目标。为维护学校公共体育卫生安全,保障全校师生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制定本年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二、主要目标 1、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的引导,努力酿造良好的体育卫生氛围; 2、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开创学校活动的新局面。 3、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促进体育卫生工作的 发展。 4、转变师生观念,形成规范的体育卫生意识。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正 式版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市教育局、区教研中心工作计划精神,继续做好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科研服务工作,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突破、制度建设抓创新、教研管理抓评价、课题研究抓落实,继续抓实一个核心,即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这个核心;继续突出两重点,即教研管理和教育科研;继续实现三个转移,即教研重心下移,教研中心转移,课题研究前移;贯彻落实一个工程,即“双高工程”。同时,开展好“教师读书行动”,继续加强学校

教研组建设,积极推进“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科研水平。 二、主要目标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力争全镇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全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2、继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省市区素质教育工作会精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依托网络教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镇依托省市区网络教研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激发教师教研热情,努力提高网络教研水平。 4、继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推

(完整版)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30) 1.教育研究(6) 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通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释教育本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定量研究(6) 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确地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3.定性研究(6) 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4.文献研究(6) 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5.现场研究(6) 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虽然这种研究也需要作文献的考察,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它强调研究者必须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这种研究最适合于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简答题(50) 1.教育研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0)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因而它必须包括目的、过程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研究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接受特定的训练。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研究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人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不论侧重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最新精选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下面是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请参考! 伴着新学期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本学期的教育科研也即将起步。结合教育局学期初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20nn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XX市教科所20nn 年工作要点为指针,以全面贯彻和落实年度科研目标为导向,紧密结合新时科研型教师(管理者、培训者)课题申报为契机,坚持教育科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脚踏实地地做好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安排 (一)、突破性工作 本学期按照教科所20nn年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主要完成研究型教师、管理者的科研课题立项工作,努力实现教师"人人有课题"(主持或参与)的目标,同时此项课题立项后更要做好课题运作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此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具有时效性。 (二)、当前工作 1、进一步研读《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nn年工作要点》,了解教科所全年工作部署情况,为我校进一步制定本年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把关定位。 2、制定并修改学校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教育科研奖励细则。 3、组织落实好"xx"中期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工作和"课题研究课"的校内评选工作。 4、在制定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的基础上重在指导课题实验教师制定本学期教育科研阶段性工作计划。 (三)、重点工作

2020年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范文(最新)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以“xx”课题研究实施管理为重点,以科研处教研,加强科研室规范化建设,以校本培训为结合点,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创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从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应用和推广“xx”获得的科研成果为重点,启动“xx”县级规划课题研究为目标。采取课堂展示、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推动科研工作向前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在主科和班任方面要有个新突破。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做好“xx”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升我校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 3、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加强科研培训工作,以点带面、创设科研气氛,以“xx”课题研究为契机,继续系统的进行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4、狠抓科研制度的落实,规范科研管理工作。 5、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健全科研管理档案。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科研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教师自学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同时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2)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培训、科研讲座,同时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鼓励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质量,促进教师深层次思考。 ( 4)充分利用教育科研信息网,组织教师学习。

2、积极开展课题课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 3、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管理。 (1)实行学年组课题式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问题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 (2)及时组织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组织教师对现有课题进行整理,对部分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3)开通教师科研论坛,结合我校xx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交流,促进课题的顺利实施 4、建立科研骨干培养机制,继续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五、保障措施 依靠上级指导,力求学习重视和支持! 六、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科研课题组例会。 四月份: 1、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 2、课题小组召开课题研究会。 五月份: 1、科研小组例会。 2、调整课题研究的方案 六月份:

中小学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教育观察法的含义 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教育观察法主要的特点 目的明确。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主动进行的。目的在于获得直接的经验事实素材。 真实自然。观察是指观察对象不加干预控制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从而使研究者能够考究被观察者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直接翔实。观察者和对象共处一体,研究者能够直接地、准确地了解到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及应采取某措施而发生的现象,获得真实、生动而翔实的资料。 、教育观察法的功能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以进一步探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深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工作。 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我们系统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从而探讨与教师教学活动有关的规律。 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了解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氛围,揭示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了解其他教育影响的作用,比如内外环境、教学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情况。 教育观察的分类 、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2)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其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 对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做精确的观测, 进行控制, 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是直接通过观测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 间接观察是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是研究人员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所有的参与观察研究都介于“参与者的观察”与“观察者的参与”之间。 非参与观察法是研究逐步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 、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地、有效地控制和完整、全面地记录。 无结构观察法是研究者只有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只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在选定的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内或这一时刻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和事件作全面观察记录。 事件取样观察法是对某种研究目的有关的、预先确定了的、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到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育调查法 教育调查法的含义、特点、功能 、教育调查法的含义 教育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等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所要考察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包含四个不同的层次: 作为个别教育要素存在的,如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育经费、学智等单个教育要素的状况。 (2)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存在,如师生关系的状况、学校教育结构状况等。 (3)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相关联而表现出的教育实践及其中包含的思想观念状况。 教育要素综合体现的教育质量。 、教育调查法的特点 在研究对象上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作为对象的,其活动形态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在研究目的上不是以操纵并改变研究对象的状态来获得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式,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事实。 在研究方法的性质上是一种通过语言直接与研究对象打交道的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的功能 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了解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帮助学校老师了解教育活动中各个教育要素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教育活动策略提供依据。 帮助教育理论工作者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利于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教育理论发展的实际。 教育调查法的类型 、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 常模调查在于了解教育要素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一般状况的调查,掌握教育的一般发展状况,如学期阶段教育、检查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水平是否达标等。 比较调查在于了解教育要素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状况的调查。如升学考试、学科竞赛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模板(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7690-40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模 板(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龙潭区教育科学“xx”发展规划》和“教育局xx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内容;精心打造学校的科研骨干队伍,促进龙潭教育科研的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明确一个中心:提供服务,提升品位,促进我校教育“均衡、优质、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2、坚持两个基本点:坚持以重大课题研究为引领,带领实验教师极开展多层次的富有实效的校本研究活;坚持培育典型经验,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逐步形成科

研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本校教育事业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善教育工作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 3、落实三项行动计划:打造共同体,深化调研,开展校本科研活动。 三、具体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龙潭区教育科学“xx”发展规划》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与执行《龙潭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标准》、《龙潭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档案的科学管理。 (二)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 1、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认真做好省级课题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和市级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结题工作。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谈谈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谈谈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热闹闹地进行了将近20年,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科研更是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中小学教师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科研积极性,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然而,避开“热热闹闹”,我们冷静地仔细思考一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究竟怎么样?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不容乐观。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五多五少”的现象,即申报课题的多,能够深入研究的少;评估检查时,汇报得多,平时落实得少;“装门面”“赶新潮”的多,能够联系实际的少;求短期效应的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少;应付上级要求的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不良表现: (一)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正确。 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热情地“搞科研”,兴趣却根本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研究教育教学的目的,而是为了满足评职称、评模评先、获得行政奖励的需要,特别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甚至是有些学校领导,简单地把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给教师产生了误导,使教师陷入了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误区。这样的教师,他们参与教科研,目的虽然明确,却不正确; (二)选题不恰当。由于我们中小学教师受理论水平和科研时间的限制,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只能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而不是

以理论研究为主。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为了达到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目的,都比较喜欢选择理论性课题。由于选题不恰当,常常导致教科研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研究的问题并不是学校和教师自身所需要的; (三)研究过程随意。研究过程的随意表现在没有养成按课题计划研究的习惯、不会正确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这两个方面。由于缺乏研究的计划性,教科研工作常常搞临时突击多,致使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也不全面,一旦要结题,就只有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不会正确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不少的学校、教师中,大家天天在喊搞科研,大家也好像在搞科研(如,到学校去了解教科研工作情况,他们往往以听了多少节课来衡量教科研的工作程度)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搞科研,对一些课题研究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连研究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基本常识都不懂,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尽管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其效果和质量也将得到无法保证 (四)片面追求成果。有些教师申报课题后,对课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甚至根本就没有研究,就急于写论文、出成果,更有甚者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者参加上级研究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就到网上去下载几篇文章,窃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上这些片面追求成果的作法,完全与教育科研的目的背道而驰,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