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河流沉积环境

河流沉积环境

河流沉积环境

1,平原流区由于河速比较低,河谷宽,沉积作用发育。蛇曲比较发育。

2,蛇曲河的成因:

河水流过弯道,为了得到向心力,河水聚集于凹岸,凹岸河水的水位高于凸岸,两侧产生压力差。

此时,压力差与河水所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关系便成为了决定河水的横向流动的方向的关键因素。

有研究表明,深层水的压力差>所需向心力,河水横向上向凸岸流动;浅层水的压力差<所需向心力,河水横向上向凹岸流动,从而形成了横向环流。

横向环流的表流冲击凹岸使之坍塌后退,底流把沉积物搬到凹岸沉积下来。

结果是: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蛇曲。3,蛇曲河的沉积物主要分为河道沉积和洪泛平原沉积。

4,河道沉积:

1,滞留沉积:汛期的时候,洪水把上游的粗大砾块、树木等搬运到中下游河道的底部沉积下来,受到冲刷作用的影响,细粒物质被带走,粗粒物质留下。

1,沉积物成分复杂:粗大砾石、树干等

2,沉积物主要以粗大砾石为主。

3,砾石呈现定向排列,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why???

2,曲流沙坝沉积(边摊沉积):

1,弯曲河道的横向环流作用,在凸岸发生沉积形成曲流沙坝沉积。

2,底流在流动过程中活力逐渐下降,先沉积粗粒物后沉积细粒,因而曲流沙坝沉积物下部较粗,上部较细。

3,形成槽状交错层理、板状、平行层理???why???

4,边摊沉积物以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

3,自然堤沉积:洪水期时河水漫过堤坝,河水流速迅速降低,悬浮物质沉积形成,其粒度大于洪泛平原沉积物,小于曲流沙坝沉积物。和洪泛平原沉积物形成过程相似但是却又有差别,为什么?

5洪泛平原沉积:

1,汛期时,河流水位上涨,越过河床,洪水漫摊,原先束缚于河道中的河水进入较宽的区域,活力迅速下降,流速小,发生沉积,形成洪泛平原沉积。这是一

种垂向的加积作用。

2,粒度小,以粘土和粉沙质为主。???why???

3,洪泛平原沉积很薄,不超过2cm。???why???

4,横向分异:近河道的沉积物粒度大,远离河道的沉积物粒度小,最小到粘土级粒度。

5,一般层理不发育???why???

6,干燥地区可以见到有泥裂和钙质、铁质结核。

7,常见植物根系的痕迹:高河漫滩常有高大树木,洪水不易淹没,因而常见其根系。

6决口扇沉积:自然堤或者是人工堤决口处,河水决堤以后,河水快速涌入,形成上粗下细,决口处较粗,前缘处较细的决口扇沉积。成分以粉沙质为主。

7,牛扼湖沉积:河曲发生截弯取直的作用形成牛扼湖

沉积相部分 -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论述冲积扇的形态及鉴定标志。 答: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扇)形沉积体。其锥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平面上是沿山口向外辐射的扇状。扇体的纵向呈上凹底部不平整的楔形,横向上呈上凸的透镜状。冲积扇有如下识别标志:①岩性:岩性差别大,多以砾岩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泥。②结构:粒度粗,成熟度低,圆度不好,分选差。③沉积构造及颜色:冲积扇沉积属间歇性急流成因,故层理发育程度较差或中等,扇根显示块状层理或不规则层理,细粒泥质为薄的水平层理,粗粒沉积中有时见不明显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底部常见充填冲刷构造,泥质表面有泥裂、雨痕、流痕等。④生物化石: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⑤C-M图:河床及漫流沉积,C-M图上呈向上弯曲的图形,只有P-Q-R缺RS段,说明悬浮沉积特征,泥石流呈近于与C=M线平行的长条状图形,但分选差得多。⑥沉积相组合:横向上向源区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多与冲积平原相接。 2.论述河流沉积的多阶性及其成因。 答:在一个地区的河流沉积剖面上,河床亚相的底部滞流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其下部层序,称为底层沉积,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构成其上部层序,称为顶层沉积,二者的垂向叠置,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韵律或正旋回,构成了河流沉积的所谓的“二元结构”,通常称为河流沉积的一个阶,若二元结构重复出现,就形成了河流沉积的多阶性。 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所造成,称为构造多阶,其特征是:分布广,具区域性,韵律和旋回性明显,最低部具明显的冲刷侵蚀界面,韵律间自下而上无粒度由粗变细的总趋势;另一种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迁移多阶,其特点是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横向较易变化,韵律间自下而上,粒度具由粗变细的总趋势。 3.论述辫状河流(粗粒)的沉积特征。 答: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岩石类型及其组合:辫状河流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局部夹粉砂和粘土,形成所谓“砂包泥”的宏观沉积特征。由于距物源区较近,岩石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常为混合砂岩或岩屑砂岩。(2)粒度分布:碎屑的粒度范围变化大,分选较差。典型辫状河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概率图上有三个总体存在,其中牵引总体(占50~70%)和悬浮总体(占30%左右)发育,而跳跃总体只占很少的百分比,斜率低,分选差,由于缺乏跳跃颗粒,粒度分布为明显的双峰型,C-M图主要显示PQR段的图形。(3)沉积构造:层理类型具多样性,但以在层序底部出现块状或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巨型槽状交错层理或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为特征,砾石有时具叠瓦状构造,呈叠瓦状的扁平砾石向上游方向倾斜,其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排列。(4)沉积层序:目前尚未概括出一个典型的辫状河沉积序列

河流的沉积作用

断陷盆地 fault subsidence basin 由断层所围限的陷落盆地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形。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充填,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冲平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平原。低于海平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坳陷 depression 泛指地壳上不同成因的下降构造。这一术语无尺度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如盆地、坳槽、地堑、裂谷等。而这种下降可以直接起因于垂向地壳运动,也可以由侧向挤压或伸展所导致。 ①地壳内的碟状沉降区,它以没有或不发育盆地沉积断层为特征,因而成为与断陷相并列 的构造单元。 ②盆地内的相对沉降性更强一级的构造单元。它可以是克拉通内盆地的若干个沉降中心之 一,也可是复杂断谷盆地的沉降区(如渤海盆地的济阳坳陷),此时它是与隆起并列而性质相反的构造单元。 进积 p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其特点是地层柱的岩性自下而上变粗或岩相变浅,并形成向盆地原始倾斜的反S或陡斜型退覆沉积层。进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小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时期发生,并且二者的差越大,退覆沉积层的原始倾角越陡。 退积 ret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沉积物堆积作用。退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时(即沉积基准面上升期)发生。其地层柱的岩相自下而上变细或变深,并形成向物源区超覆的沉积层。 加积 aggradation 流水塑造和改造地表形态的一种过程。通常指通过泥沙在同一方向上的均匀沉积,使河床或斜坡表面不断抬高。 加积作用是指松散沉积物在地表低洼的地方沉积对地表起的充填作用。当河流松散沉积来源丰富,河流在搬运过程中,无力将其全部搬运走时,就有部分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填高。 垂向加积作用 垂向加积作用是指沉积物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沉积介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地层特征:时间界面一般是水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山区的残

河道沉积物的分布特性

河道沉积物的分布特性 1 引言 沉积物是水体氮素的重要归宿与来源,上覆水与孔隙水是沉积物-水界面中氮交换的主要媒介,无机氮是其重要的交换形态.可溶性氮素通过孔隙水向上覆水扩散迁移,使沉积物成为上覆水重要的氮素内源.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氮交换过程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包括沉积物的理化特征、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pH、温度、水动力扰动等环境条件以及底栖生物扰动等生物因素.污补河流中污染物在分解转化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沉积物溶氧量急剧变化,再加上闸坝林立,水流舒缓,河流复氧能力差,沉积物-水界面呈现厌氧状态,对于氮素界面的交换过程及赋存形态有重要的影响. 在北方半干旱地区,以海河流域为代表,天然径流少,污废水成为主要补给水源,河流呈现非常规水源补给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河流相比,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随污水的汇入消纳了大量的污染物,产生了各类污染问题.滏阳河作为典型的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承接着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城市的工业及生活污废水,平均污径比由1980年的0.25上升到2007年的0.37.目前研究表明,滏阳河作为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存在严重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但对存在的氮营养盐污染及内源释放问题关注较少. 滏阳河接纳的石化、制药等行业的污水及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营养盐(Seved et al., 2010;Tang et al., 2011),排入河流增加了水体的氮负荷(王超等,2015a),低溶解氧进一步加剧了沉积物内源释放风险(郭建宁等,2010).滏阳河水体总氮浓度超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外源输入是水体氮营养盐增加的重要原因(赵钰等,2014),但对沉积物这一重要的氮素内源未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滏阳河存在的氮素污染问题,采集不同河段的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研究表层沉积物氮素空间分布特点及上覆水-孔隙水氮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扩散通量进行估算,对比滏阳河不同区段氮营养盐内源释放特征,为非常规水源补给河流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自东武仕水库流经磁县、邯郸等县市,于艾辛庄与滏阳新河汇合,流经衡水等地终至献县,与滹沱河汇合后称子牙河.滏阳河流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3.4 ℃;年均降雨量550 mm,集中于7至9月份,占年降雨量70%.滏阳河干流全长402 km,流经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重要城市,是一条集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功能于一体的骨干河道.沿途城市人口稠密,制药、皮革等重污染产业广泛分布,其生产生活污水均排入滏阳河内.以艾辛庄为界,上游主要接纳邯郸市区及沿途各县污水,2007年共接纳污水1.25亿m3;下游承纳衡水市区、冀州、武强、武邑等县的生产生活废水,2007年接纳衡水市境内废水量0.54亿m3;此外,邢台市和石家庄市污废水顺子牙河支流最终汇入滏阳河.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表层沉积物采集

河流的沉积作用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形。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充填,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冲平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平原。低于海平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坳陷 depression 泛指地壳上不同成因的下降构造。这一术语无尺度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如盆地、坳槽、地堑、裂谷等。而这种下降可以直接起因于垂向地壳运动,也可以由侧向挤压或伸展所导致。 ①地壳内的碟状沉降区,它以没有或不发育盆地沉积断层为特征,因而成为与断陷相并列 的构造单元。 ②盆地内的相对沉降性更强一级的构造单元。它可以是克拉通内盆地的若干个沉降中心之 一,也可是复杂断谷盆地的沉降区(如渤海盆地的济阳坳陷),此时它是与隆起并列而性质相反的构造单元。 进积 p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其特点是地层柱的岩性自下而上变粗或岩相变浅,并形成向盆地原始倾斜的反S或陡斜型退覆沉积层。进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小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时期发生,并且二者的差越大,退覆沉积层的原始倾角越陡。 退积 ret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沉积物堆积作用。退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时(即沉积基准面上升期)发生。其地层柱的岩相自下而上变细或变深,并形成向物源区超覆的沉积层。 加积 aggradation 流水塑造和改造地表形态的一种过程。通常指通过泥沙在同一方向上的均匀沉积,使河床或斜坡表面不断抬高。 加积作用是指松散沉积物在地表低洼的地方沉积对地表起的充填作用。当河流松散沉积来源丰富,河流在搬运过程中,无力将其全部搬运走时,就有部分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填高。 垂向加积作用 垂向加积作用是指沉积物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沉积介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地层特征:时间界面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时间界面与岩性界面时平行或基本平行。环境分布:较深水海洋盆地、湖盆、泛滥平原。

河流作用包括侵蚀

河流作用包括侵蚀 、搬运和沉积。下图是河流作用与流速的关系图。分析完成1~3小题 1.表示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和物质的起动速度、沉积速度曲线依次是() A.④⑤①③② B.⑤①④③② C.⑤①④②③ D.①⑤④②③ 2.依图示资料可知() A.粗巨砾石的起动商店最小,粘土的沉积速度最小 B.物质颗粒的大小与沉积速度xx关系 C.河流搬运物质的流速大于起动速度,小于沉积速度 D.河流对不同颗粒大小物质的某种作用速度无法比较大小 3.河流作用可能形成的地貌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xx②xxxx③恒河xx ④黄土高原⑤“红色沙漠”现象⑥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答案是1D 2 B 3 D

4是沉积作用,流速越快时,沉积物的颗粒越大,如当流速为0.1时,比粘土粗大的物质都沉积了。与之相反是5。3是沉积速度,小于沉积速度时,发生沉积,就是图中4的区域,大于3(沉积速度)时,发生5,也就是搬运了。1是侵蚀,因为流速越快,侵蚀越强,超过物质的起动速度时,才发生侵蚀。2是物质的起动速度,砾石越大起动速度越大,粘土较致密,起动速度较大,砂易侵蚀,起动速度较小。流速小于2时,发生搬运,也就是5,大于2则既侵蚀又搬运。 有两条线是关键,2是启动速度(上面的实线),3是沉积速度(右下黑色区域的边界线)。 侵蚀——1:无论何种物质,这里的速度都大于启动速度。 搬运——5:启动速度大于沉积速度,物质可以被搬走。 沉积——4:流速小于沉积速度,物质沉积。 一.物质在被流水搬运前先被侵蚀,在搬运过程中因为水流速度的减缓而开始沉积,从而可以判断1为侵蚀作用2为物质启动速度3为沉积速度4为沉积作用5为搬运作用 二.根据图示可知粗巨砾石的启动速度最大,河流搬运物质的流速小于启动速度,大于沉积速度,河流对不同颗粒大小物质的某种作用速度可比较大小 三.挪威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红色沙漠现象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红色基岩裸露肥力下降的现象河流中的床沙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时的临界水流流速称为泥沙的起动流速。泥沙由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临界水流速度称为止动流速。起动流速和止动流速是由泥沙颗粒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在河道水流流速一定时,将该流速确定为止动流速,根据止动流速与起动流速的关系反推出泥沙的粒径,该粒径的泥沙为临界泥沙粒径,水体中大于该粒径的泥沙开始下沉,可以确定被抛投泥沙的最大粒径组是否满足要求,水流是否满载,相应流速、冲刷力下降量是否为极值。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

沉积相(特征)简述

简述题 1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沉积特征。 2试比较边滩与心滩的沉积特征。10分 答:边滩的沉积特征如下:①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成分复杂,成熟度低,常为长石、岩屑砂岩等。②粒度特征:变化大,主要为跳跃总体,次为悬浮总体,分选中等,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特别发育,多种多样,一般由下至上,由大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④砂体形态:常呈板状,宽度几十米~几十公里。⑤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为堤岸沉积。 心滩的沉积特征:①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其成分比边滩更复杂,成熟度更低。②粒度特征:变化范围大,比边滩更粗,具正韵律。③层理构造:以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底部常具冲刷面。④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一般缺少堤岸和泛滥盆地沉积。⑤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牛轭湖。 3试比较粗、细边滩的沉积特征。 答:粗、细边滩的沉积特点见下表: 4试比较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

答: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见下表: 5试比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垂向层序的特点。 答: 曲流河垂向层序的特点是: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大变小,层理类型由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小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水平层理,底部具冲刷面,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间断性正旋回,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稍大于后者。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第一,河流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第一,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第三,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块状或不明显的水平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等。 从以上曲流河与网状河的沉积特征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点是:①网状河的沉积物粒度更细,泥质沉积物所占比例更高,很少出现粗砂以上的颗粒。②泥炭沉积较曲流河更为普遍发育。 ③网状河的“二元结构”中底层沉积更少,而顶层沉积更为发育。 7试比较曲流河中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沉积的一般特征。

河流的沉积作用说课讲解

河流的沉积作用

断陷盆地 fault subsidence basin 由断层所围限的陷落盆地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形。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充填,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冲平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平原。低于海平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坳陷 depression 泛指地壳上不同成因的下降构造。这一术语无尺度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如盆地、坳槽、地堑、裂谷等。而这种下降可以直接起因于垂向地壳运动,也可以由侧向挤压或伸展所导致。 ①地壳内的碟状沉降区,它以没有或不发育盆地沉积断层为特征,因而成为与断陷相并 列的构造单元。 ②盆地内的相对沉降性更强一级的构造单元。它可以是克拉通内盆地的若干个沉降中心 之一,也可是复杂断谷盆地的沉降区(如渤海盆地的济阳坳陷),此时它是与隆起并列而性质相反的构造单元。 进积 p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其特点是地层柱的岩性自下而上变粗或岩相变浅,并形成向盆地原始倾斜的反S或陡斜型退覆沉积层。进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小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时期发生,并且二者的差越大,退覆沉积层的原始倾角越陡。 退积 ret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沉积物堆积作用。退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时(即沉积基准面上升期)发生。其地层柱的岩相自下而上变细或变深,并形成向物源区超覆的沉积层。 加积 aggradation 流水塑造和改造地表形态的一种过程。通常指通过泥沙在同一方向上的均匀沉积,使河床或斜坡表面不断抬高。 加积作用是指松散沉积物在地表低洼的地方沉积对地表起的充填作用。当河流松散沉积来源丰富,河流在搬运过程中,无力将其全部搬运走时,就有部分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填高。 垂向加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作用

断陷盆地fault subsidence basin 由断层所围限的陷落盆地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形。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形成湖泊(如贝加尔湖、滇池),或者因河流的堆积作用而被河流的冲积物所充填,形成被群山环绕的冲积、湖积、洪冲平原。如太行山中的山间盆地和地堑谷中发育着的冲积洪积平原。低于海平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坳陷depression 泛指地壳上不同成因的下降构造。这一术语无尺度大小和形态的限制。如盆地、坳槽、地堑、裂谷等。而这种下降可以直接起因于垂向地壳运动,也可以由侧向挤压或伸展所导致。 ①地壳内的碟状沉降区,它以没有或不发育盆地沉积断层为特征,因而成为与断陷相并列 的构造单元。 ②盆地内的相对沉降性更强一级的构造单元。它可以是克拉通内盆地的若干个沉降中心之 一,也可是复杂断谷盆地的沉降区(如渤海盆地的济阳坳陷),此时它是与隆起并列而性质相反的构造单元。 进积p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沉积相带逐步由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迁移过程中,以侧向为主的沉积物堆积作用。其特点是地层柱的岩性自下而上变粗或岩相变浅,并形成向盆地原始倾斜的反S或陡 斜型退覆沉积层。进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小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时期发生,并且二者的差越大,退覆沉积层的原始倾角越陡。 退积retrogradation 指沉积中心和相带由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逐步迁移过程中沉积物堆积作用。退积作用在盆地的沉积物容纳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时(即沉积基准面上升期)发生。其地层柱的岩相自下而上变细或变深,并形成向物源区超覆的沉积层。 加积aggradation 流水塑造和改造地表形态的一种过程。通常指通过泥沙在同一方向上的均匀沉积,使河床或斜坡表面不断抬高。 加积作用是指松散沉积物在地表低洼的地方沉积对地表起的充填作用。当河流松散沉积来源丰富,河流在搬运过程中,无力将其全部搬运走时,就有部分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填高。 垂向加积作用 垂向加积作用是指沉积物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沉积介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地层特征:时间界面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时间界面与岩性界面时平行或基本平行。环境分布:较深水海洋盆地、湖盆、泛滥平原。

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层)解析第四纪沉积物(层)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 )(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

饮用水源地河流沉积物及抗生素水污染特性

饮用水源地河流沉积物及抗生素水污染特性 1 引言 抗生素作为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的有效药物被广泛用于医药、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甚至是滥用导致大量抗生素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由于不完全的代谢,有 30%~90%的抗生素可以通过人体或动物排泄的方式间接进入环境中.抗生素在生活废水、沉积物、地下水、土壤、农业污水、市政污水甚至是饮用水中均有检出.章强等报道我国地表水中含有浓度较高的68种抗生素.从整个中国地表水的污染情况来看,被检测到含量最高的抗生素是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养殖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则是抗生素的最高污染源头. 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作为一种全合成的广谱抗菌药,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且因为易于口服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医院、家备药品、兽用,占全球抗生素市场份额的17%,其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生产量最大,约占国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产量的98%.国内外一些水体环境中均已检测到有FQs 的存在,如:瑞士格里芬湖、北意大利波河、法国塞纳河;珠江口、黄河、渤海、海河. 近年来,FQs被认为是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成为了全球科研界最热点的研究问题之一.我国FQs研究成果相对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FQs有十余种,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定量测试方法要求高且分析耗时,费用较高,整体研究难度偏大. 本文选择对广东省某一饮用水源地河流中FQs的含量进行探讨.设置9个沉积物采样点,同时向渔民现场购买活体鱼样,对沉积物和鱼样中3种FQs——NOR、CIP及恩诺沙星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了解FQs在水源地河流沉积物和鱼样中残留的特征.另一方面,有研究认为对FQs的净化起主要作用的是污泥的吸附作用;FQs有很强烈的吸附能力,能够强烈吸附在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因此,本文对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总氮、总磷也进行了测定,以探查FQs含量与河流沉积物性质的相关性及FQs可能的降解机制.本研究旨在初查水源保护区河流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状况科学数据、初析沉积物和鱼体中FQs残留的成因;本研究对建议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措施、水域生态保护、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及保障人类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指导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014年10月于该饮用水源地河流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设置9个采样点,编号为S1~S9,其中S3为支流、其余点位为干流.用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底泥样200 g左右,购买5种鱼样:鲢鱼、鲤鱼、鳙鱼、鳊鱼、鲟鱼,体重为1~2 kg成体.样品均24 h内带回实验室处理.取底泥、鱼肉和鱼内脏各200 g,置于-20 ℃冰箱保存.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标准物为CIP、ENR、NOR(色谱纯,德国Dr. Ehrenstorfer生产).甲醇制取100 μg · mL-1的FQs标准储备液和10 μg · mL-1的FQs混合标准储备液,-20 ℃保存.乙腈、正己烷、甲醇、甲酸、三乙胺和磷酸均为色谱纯,盐酸、无水硫酸钠、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磷酸氢二钠

河流相

河流相 一、河流沉积作用过程 (一)常见水流流态:层流、紊流、横向环流。 横向环流:是由表面流和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 (二)流水作用:1.侵蚀作用:下切侵蚀、侧方侵蚀。 2.搬运作用:悬移(一般小于0.1mm)、跳跃(向上垂直分力大于颗粒重力)和推移方式搬运。 3.堆积作用:侧向加积(凸岸沉积,凸岸向凹岸迁移)和垂向加积两种类型。 二、河流分类、不同类型河流的基本特点 (一)现代河流的类型的划分 1、按地形和坡降分类: 山区河流:地形高差大,朔源侵蚀强烈、河岸陡、河谷深、河道直、分支少、流速大、沉积物粗。 平原河流:坡降小、侧向侵蚀为主、河道弯曲、支流多、沉积物相对较细。 2、按河道发育阶段分类: 幼年河:发育在河流的上游、山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多分支汇合成主流。 壮年河:发育在中游,形成泛滥平原。 老年河:发育在下游,以网状河为主 3、按照河道分岔参数和弯曲度分类: 分岔参数:小于1为单河道; 大于1为多河道。 利用弯度指数和游荡性指数划分:曲流河:S>2.0,B≈0; 顺直河:22.00>S>11.33; 辫状河(游荡性河):S<1.3,B>0。 弯度指数(S)=河道长(l)/河谷长的比值(L); 游荡性指数(B)=2×各河心滩总长/河道长(l)。 按河道的弯曲度和分岔系数(Rust,1978)可分为: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及网状河四种 四、不同河流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1、顺直河:河流弯曲度小,通常仅出现于大型河流某一河段的较短距离内,或属于小型河流,随时间推移将向曲流河发展。 2、曲流河:又称蛇曲河,为单河道,其弯曲度很高,河道较为稳定,宽深比低,一般<40,因河道较为固定,其侧向迁移速度较慢,故泛滥平原和点砂坝(边滩)较为发育。河道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形式以悬浮负载和混合负载为主。 3、辫状河:为多河道,多次分岔和汇聚构成辫状,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宽/深比值>40,心滩较为发育。河流坡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游荡性河”,以底负载搬运为主。 4、网状河:具弯曲的多河道特征,河道窄而深,顺流向下呈网状。沉积厚度与河道宽度呈比例变化,河道间被半永久性的冲积岛和泛滥平原或湿地所分隔。河道沉积物搬运方式以悬 浮载荷为主。 (一)顺直河、曲流河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1、曲流河沉积特征: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将曲流河相进一步划分为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四个亚相。 (1)河床亚相: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其横剖面呈槽形,上游宽、下游窄,其岩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按沉积环境可分为大陆沉积与海洋沉积两类;按沉积作用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物质沉积三类。 广义指造岩沉积物质进行堆积和形成岩石的作用。包括母岩的解离(提供沉积物质)、解离物质的搬运和在适当场所的沉积、堆积,以及经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成岩的)变化,固结为坚硬岩石的作用。狭义的指沉积物进行沉积的作用。更为狭义的指介质(如水)中悬浮状物质的机械沉淀作用。在沉积学中,常使用比较狭义的概念,把沉积作用定义为沉积物质在地表温度及大气压力下以成层方式进行堆积或形成的作用及过程,包括沉积物埋藏以前(即成岩作用开始以前)自风化、搬运以至堆积的全过程。很多人使用广义的沉积作用的概念,如矿床学中常把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矿床统称为沉积矿床,这是相对岩浆作用或变质作用等与内动力有关的作用而言的。 在流水的的搬运途中,由于水的流速、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状、比重等的差异,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砾石、沙、粉沙、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层。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尼罗河三角洲等。 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风力沉积的杰作。强劲的西北风从遥远的蒙古高原搬来粒粒沙尘,经过上百万年形成深厚的黄土分布区。 一、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 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由于地面流水总是处于较快的运动与循环状态,其中的溶运物在搬运过程中一般不具备沉积条件,故化学沉积作用微弱。 (一)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作用,自上游至下游普遍存在。发生沉积作用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流速减小,二是流量减小,这二者都会使河流活力降低而发生沉积;三是进入河流的碎屑过多,超出河流的搬运能力而发生沉积。据此分析,河流发生沉积作用有三个主要场所:一是河流汇入其它相对静止的水体处,如河流入海、入湖以及支流入主流处;二是河床纵剖面坡度由陡变缓处,一般来说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沉积作用明显;三是河流的凸岸,由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其产生的碎屑在凸岸沉积。 滞留砾石沉积在河流上游,由于坡降大,河流具有较大的动能。细粒物质被冲走,粗粒物质留下来成为滞留沉积。其沉积物以河床砾石为主,成分复杂,砾石呈叠瓦状排列,一般厚度不大,常呈透镜体分布于河道之中。 边滩沉积与河漫滩河流在迁移弯曲的过程中,所携带的碎屑物在凸岸一侧沉积下来。开始仅仅形成浅滩,随着河流不断侧向迁移,浅滩也不断增长,最后形成宽阔的边滩。边滩沉积物成分复杂,常含有植物碎片。粒度变化范围大,规模较大河流的边滩沉积,都是以砂为主,有少量的砾石和粉砂;较小河流的边滩沉积,粒度可粗至砾石级。边滩沉积中的层理以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为主。边滩沉积是单向环流侧向加积的产物,当洪水期来到时,水位增高,边滩被没于水下,洪水中的细粒物质(粉砂、亚粘土等)就会叠积在边滩沉积物之上,形成河漫滩,并一般具有水平薄层层理。因此,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底部为边滩沉积,顶部为河漫滩沉积。 心滩沉积辫状河或网状河的特点是发育一系列心滩。心滩形成于洪水期,此期间形成双向环流,表流从中央向两侧流,底流从两侧向中心汇聚,然后上升,由于水流的相互抵触和重力作用,使碎屑在河心发生沉积(图6.7)。每一次洪水期,使心滩扩展、加高,最后露出水面,造成河流分叉。这种分叉过程在河道内

Q4沉积物成因代号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击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 8. l--湖积层 9. h--沼泽沉积层 10. m--海相沉积层 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 13. fgl--冰水沉积层 14. b--火山堆积层 15. col--崩积层 16. del--滑坡堆积层 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 19. ch--化学堆积物 20. pr--成因不明沉积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山区的残积物因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其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极大。由于残积物没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有层理构造,均质性很差,因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同时多为棱角状的粗颗粒土,其孔隙度较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不同岩类具有不同的风化特征,如块状构造的花岗岩,多以沿节理裂隙风化,风化厚度大,且以球状风化为主。当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风化,使其结构、矿物成分、物理、力学、化学性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则称为风化岩。岩石已达到完全风化而未经搬运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我国南方花岗岩分布较广,如深圳地区约占60%的面积,花岗岩残积土的厚度在15—40m之间,是该区城市建筑物基础的主要持力层。花岗岩残积土是在化学风化作用下淋滤形成的产物,其矿物成分与原岩虽有本质的改变,但多保留在

沉积物理化性质

沉积物理化性质 沉积物是在地球表面,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于岩石圈而生成的。内力作用造成大的地形起伏,外力作用一方面破坏隆起的高地,另一方面将岩石破坏的产物搬运到坳陷地区堆积下来。由于各种沉积物是在一定的地形、气候和构造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沉积相特征中能反映出这些基本条件的影响,研究其沉积环境可以搞清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及其古地理环境,有助于沉积矿床(如石油、砂矿等)的普查与勘探,也有助于解决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地貌学等问题,同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沉积结构 1.1粒度成分 确定沉积物中不同大小碎屑的含量的方法,称为粒度分析或机械分析。大量统计资料证明,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的。粒度成分受搬运营力作用的控制,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在石油、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中常用粒度分析资料来鉴定沉积物的参数如孔隙度、渗透性等。 1.1.1粒级的划分 国内外对粒度的分级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真数,即以毫米或微米(μ,1μ=0.001毫米)为单位来表示颗粒的直径。这种单位的优点是比较直观;缺点是各个粒级不等距,不便于作图与运算;二是采用粒径的对数值来表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Ф值是克鲁宾(Krumbein,1934)根据伍登-温德华粒级标准,通过对数变换而得。其定义为: Ф=-log2d 式中d为毫米直径值。这种Ф分级标准的优点是:分界为等间距,便于作图和统计运算;粒度范围广泛,而且根据需要可以细分到任意间距的精度,这对揭示粒度分布是否为双峰以及了解尾部的详细情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缺点是不直观,需要经过换算才能建立Ф值与真数值之间的关系。 伍登-温德华-Ф值标准 名称粒级界限 名称 粒级界限 Фmm Фmm

河流沉积环境

1,平原流区由于河速比较低,河谷宽,沉积作用发育。蛇曲比较发育。 2,蛇曲河的成因: 河水流过弯道,为了得到向心力,河水聚集于凹岸,凹岸河水的水位高于凸岸,两侧产生压力差。 此时,压力差与河水所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关系便成为了决定河水的横向流动的方向的关键因素。 有研究表明,深层水的压力差>所需向心力,河水横向上向凸岸流动;浅层水的压力差<所需向心力,河水横向上向凹岸流动,从而形成了横向环流。 横向环流的表流冲击凹岸使之坍塌后退,底流把沉积物搬到凹岸沉积下来。 结果是:凹岸更凹,凸岸更凸,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蛇曲。3,蛇曲河的沉积物主要分为河道沉积和洪泛平原沉积。 4,河道沉积: 1,滞留沉积:汛期的时候,洪水把上游的粗大砾块、树木等搬运到中下游河道的底部沉积下来,受到冲刷作用的影响,细粒物质被带走,粗粒物质留下。 1,沉积物成分复杂:粗大砾石、树干等 2,沉积物主要以粗大砾石为主。 3,砾石呈现定向排列,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why??? 2,曲流沙坝沉积(边摊沉积): 1,弯曲河道的横向环流作用,在凸岸发生沉积形成曲流沙坝沉积。 2,底流在流动过程中活力逐渐下降,先沉积粗粒物后沉积细粒,因而曲流沙坝沉积物下部较粗,上部较细。 3,形成槽状交错层理、板状、平行层理???why??? 4,边摊沉积物以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 3,自然堤沉积:洪水期时河水漫过堤坝,河水流速迅速降低,悬浮物质沉积形成,其粒度大于洪泛平原沉积物,小于曲流沙坝沉积物。和洪泛平原沉积物形成过程相似但是却又有差别,为什么? 5洪泛平原沉积: 1,汛期时,河流水位上涨,越过河床,洪水漫摊,原先束缚于河道中的河水进入较宽的区域,活力迅速下降,流速小,发生沉积,形成洪泛平原沉积。这是一 种垂向的加积作用。 2,粒度小,以粘土和粉沙质为主。???why??? 3,洪泛平原沉积很薄,不超过2cm。???why??? 4,横向分异:近河道的沉积物粒度大,远离河道的沉积物粒度小,最小到粘土级粒度。 5,一般层理不发育???why??? 6,干燥地区可以见到有泥裂和钙质、铁质结核。 7,常见植物根系的痕迹:高河漫滩常有高大树木,洪水不易淹没,因而常见其根系。 6决口扇沉积:自然堤或者是人工堤决口处,河水决堤以后,河水快速涌入,形成上粗下细,决口处较粗,前缘处较细的决口扇沉积。成分以粉沙质为主。 7,牛扼湖沉积:河曲发生截弯取直的作用形成牛扼湖

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特征及与油气关系

三角洲就是河流入海或入湖以后在河口地区形成的扇形或舌形的沉积体,为什么河流入海就会形成三角洲呢?因为当河流入海入湖,随着河流能量的降低,会在河口地区卸载一些带不动的沉积物,渐渐的就会形成水下的浅滩,水下浅滩逐渐迂回增高以后就会形成河口砂坝,受河口砂坝的阻挡会使得原来的单河道分叉,形成分流河道,然后分流河道中又会形成次级的河口砂坝,河道又会继续分叉形成二次河道分支,这样就形成了三角洲的雏形。 三角洲雏形形成后会按照以下三步进行发育(1)当洪流冲决天然堤,沉积物淤积而呈决口扇滩,三角洲会扩大。(2)河水冲决天然堤,会取道新河床入海,旧河道会淤塞,泥砂供应断绝,同时受海浪改造和侵蚀,旧三角洲废弃,新三角洲开始发育。(3)三角洲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各三角洲彼此连接且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像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平原和黄河口现代三角洲都是由多期三角洲叠置形成,有机会应该去地质考察。 下面再来看看三角洲区域内的水流形式,由于蓄水密度与河水密度的差异,不同密度流交汇都会有三种水流扩散方式。 (1)河水密度大于蓄水密度。这种情况属于高密度流动,这种流动会形成底部面状射流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浊流,会形成湖(海)底扇。也就是说河水携带较多的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会在河底形成高密度流体,进入湖盆后沿湖盆底部搬运沉积,个人认为这应该是近物源沉积会有的表现形式。 (2)河水密度与蓄水密度相当。这种情况属于等密度流动,这种流动会形成辐射状扩散(喷射状),这种情况一般是湖泊三角洲。 (3)河水密度小于蓄水密度。这种情况属于低密度流动,这种流动扩散表现为表面面状流动属于平面喷流,这也是大部分海洋三角洲的形式。 下面来看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按河流和海洋作用强弱程度可以分为建设性三

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王随继

文章编号:1005-0930(2000)-03-0362-08 中图分类号:P 512.2/P 931.1 文献标识码:A ① 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王随继1, 倪晋仁2, 王光谦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3.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河流沉积学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生产实践和洪灾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使研究者能够全面把握河流沉积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河流分类、河流沉积作用的模拟实验、河流沉积相模式、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古河道重建等方面,对河流沉积学的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河流层序地层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河型沉积物的识别还有待从方法上进行加强;分汊河和网状河的多河道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和水槽模拟实验有待深入开展;河型及其沉积物的时空转化模式及影响因素需要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等等.期望将来的研究能够在上述薄弱环节上有所突破,从而使河流沉积学的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河流沉积学作为沉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一些陆相油田较多的国家,对河流沉积砂体的研究非常重视,如在美国,已发现并已开发的河流砂岩储层很多,包括辫状河道和曲流点坝砂体[1].加拿大陆相油田中河流砂岩储层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阿尔伯达的辫状河道砂岩储层和萨斯卡彻温省中西部下白垩统的网状河道砂岩储层[2]就是典型代表.中国是一个以陆相油气为主的重要产油国,河流砂岩及三角洲砂岩储层中的石油储量约占已探明储量的80% [3].已深入研究的河流砂岩储层如: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曲流河砂岩储层[4]、松辽盆地泉头组中的辫状河及曲流河砂岩储层[5]、吐 哈盆地中侏罗统辫状河砂岩[6]、玉门老君庙油田第三系间泉子组辫状河道砂岩[7]等.河流沉积砂体不但是重要的石油储层,而且是铀矿、砂金矿以及铂、钛、锆、锡、金刚石等稀有矿产的重要聚集场所.河流沼泽相还是重要的聚煤场所.显然,河流沉积物与能源及稀有矿产的开采息息相关.生产的需要推动河流沉积学理论研究向前发展,而发展了的理论将高效率地指导生产活动.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相互促进,使河流沉积学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系统论述了河流沉积学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不足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有目的地对其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行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活动的目的.第8卷4期2000年12月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 U RN A L O F BA SI C SCIEN CE AN D EN GIN EERIN G V ol.8,No.4Decem ber 2000①收稿日期:2000-04-18;修订日期:2000-09-28 基金项目:教育部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王随继(1966—),男,博士,副研究员 DOI:10.16058/j.i ssn.1005-0930.2000.04.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