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关与媒体的关系

公关与媒体的关系

公关与媒体的关系
公关与媒体的关系

在华跨国公司发生产品或者经营方面的危机,并不是2005年才有的事情,比如,前两年,国外某些品牌的汽车在中国被指质量存在问题,甚至闹出人命;再比如,日本某些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质量事件”,等等。国内媒体当初对这些事件都有较大篇幅的报道。但是,进入2005年,这一现象出现蔓延之势,一大批在华跨国公司纷纷遭遇危机事件而“落马”。媒体报道连篇累牍,“火势”接踵而至。“中招”的跨国公司忙于启动危机处理程序,动用一切公关手段,试图减少负面影响,维护或者挽回公司声誉。

有人说,这期间,最忙的就是两类人:媒体从业人员和企业公关人员。作为企业来讲,如何正确处理危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到平衡;如果无法找到,那么是企业利益还是社会责任优先?而对于媒体而言,毫无疑问,他们代表的是公众利益,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公众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他们有责任把危机的真相挖掘出来,告诉公众。在这种情况下,公关与媒体的冲突无可避免。

跨国公司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一家知名跨国公司的公关经理曾说,“每天天空都有那么多云飘过,但是不知道哪块会下雨。”一项调查显示,全球500强企业的CEO中,有80%都认为,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危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为此,几乎所有跨国公司内部预先都制定有一整套的危机应对程序和策略,其中最主要的一块就是危机公关,即在危机过程中如何应对来自媒体和公众的质询,如何向外界发布消息,发布什么消息,由谁来负责对外发布消息、接受媒体采访等等。

有了这样一套程序和策略,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家跨国公司出现产品质量或者经营方面的问题时,跨国公司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处理危机时期的信息发布:

第一,通过向媒体发布新闻稿的形式,间接透露有关信息,表明公司的立场和态度。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企业会先表明自己愿意与媒体和消费者沟通的诚意,然后说明将在查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再向公众通报,或者先期停止问题产品的销售。而当问题已经查明,而且已经在解决或已解决得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控制信息发布,以免发出不必要的信息。但风险是容易被媒体和公众认为态度不诚恳,从而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通过新闻发言人回答媒体提问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透露他们感兴趣的信息。采用这种方式将考验企业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但处理得好,却可以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反之,则会给企业脸上抹黑。2005年年初,美国惠而浦因发现洗衣机质量问题而要召回部分产品时,由于其聘用的公关公司提供了正确的公关策略,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现得体,因此,一场可能的危机最终消于无形之中。

第三,通过企业高层人士主动拜访媒体有关人士,以接受专访的方式,向媒体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取得相关媒体的理解,从而争取媒体的客观报道,避免因媒体掌握的信息残缺而造成报道失实或者不全面。这种方式尤其适用消费者投诉等危机个案的处理。

第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主动公开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如果出现问题的原因已经基本查明,公司将在发布会上通过媒体向公众致歉,宣布回收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必要时甚至向消费者提供补偿或赔偿。在“苏丹红事件”真相查明之后,肯德基公司就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主动向媒体传达自己的产品已经安全的信息的。

第五,通过邀请媒体来公司现场采访的方式,传播信息,主动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安情绪。哈根达斯冰淇淋蛋糕卫生质量不过关事件发生后,公司为了挽回影响,邀请了一些媒体到公司在上海的中央厨房采访,表明公司食品生产没有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后,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之前已造成的负面影响。

应该说,各个跨国公司的危机应对预案和公关手段虽然不会完全相同,但基本体系和原理是一样的,在经历了100多年西方管理理念的熏陶之后,已形成一种规律性的方法,在国外,他们以此进行一些危机公关的处理时,大多取得了良好效果。

跨国公司媒体操纵策略的失效

然而,2005年国内发生的一系列跨国公司的危机事件中,也有些跨国公司对危机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肯德基、SK-II、维他奶等这些知名品牌,在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时,似乎无所作为,它们不约而同地在第一时间选择了“禁声”。在应该主动沟通的时候,这些公司显得迟疑,甚至试图掩盖。而雀巢公关人员在媒体面前的拙劣表现,更是令人对跨国公司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方式感到匪夷所思。

分析部分跨国公司在国内外处理危机事件时表现出来的反差,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先天的优越感导致部分跨国公司过分注重自身的利益,却无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很多市场监管措施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这些跨国公司有机可乘。既然可乘,为何不乘,这恐怕是一些跨国公司的既有心理状态。

第三,部分跨国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管理疏漏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当问题暴露后,这些公司往往又试图掩盖问题。

第四,部分跨国公司公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处理危机的能力不足。

第五,一些国内消费者对跨国品牌的盲目追逐,也是导致部分跨国公司在出现问题后仍然“我行我素”的原因。

事实上,大部分在华跨国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非常注重保持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以树立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企业通过日常的公关工作,例如:举行新闻发布会或产品介绍会;安排高层来访,接受媒体采访;邀请媒体前往公司采访;定期向媒体发布有关信息等,与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沟通渠道。通过日常建立的沟通和合作渠道,公司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危机,这一日常建立的沟通管道也是危机公关的最好途径之一。

应该看到,一些跨国公司一直抱有操纵媒体的念头,认为媒体可以是为他们

所利用的工具。他们所理解的媒体公关就是“利用媒体”。对于这样理解公关的公司来说,其“公关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分析2005年以来出现危机时“剑走偏锋”的跨国公司,其公关失效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对媒体公关的“误读”和“误操作”。至于像雀巢公司新闻发言人在电视摄像机前,面对敏感问题竟数次摘下话筒,直至拒绝记者采访的“低级错误”,则暴露了试图操控媒体的公司在操控失败之后的失态和恼怒。

媒体采访跨国公司危机可能面临的障碍

没有哪家公司愿意看到自己像小丑一样出现在媒体上,但是对于媒体负面报道持何种态度,却决定了跨国公司在进行危机公关时会如何对待媒体的采访要求和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以来出现危机的跨国公司中,最被媒体关注、也被媒体批评最多的,恰恰是那些给媒体设置采访障碍的企业。这些公司的“公关”动机其实如出一辙,就是对危机事件采取不负责任的、回避掩盖的处理方式,而对媒体采访则是推诿、拒绝。

归纳起来,媒体在采访跨国公司危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公关人员提供无效信息,或者有利于本方的一面之辞。某跨国公司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当媒体前往采访时,公司公关部提供了一份新闻稿,通篇都是该公司如何重视产品质量的文字,而当记者对大家关心的公司哪些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准备如何解决等话题提出疑问时,公关人员却又闪烁其词,竭力回避。

二是利用公关公司对媒体采访“挡驾”。目前在华投资的大部分跨国公司都聘用了国际或者本土公关公司为其提供公关事务方面的服务。在日常公关事务处理中,公关公司可以充当跨国公司与媒体之间联络沟通和建立关系的“桥梁”。但是,一些跨国公司利用公关公司处于跨国公司与媒体“中间位置”的这样一个角色,在危机发生时,把公关公司设置为一种回避媒体采访的“屏障”。一些采访过跨国公司危机事件的记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好不容易找到日常保持联系的公关公司有关人员提出采访危机事件的要求时,公关公司会反过来要求记者提交一份采访提纲;之后又会表示事件的当事人非常忙,时间上安排不过来,等等。总之,通过公关公司这边设置的一道道“关口”,事件的当事人——跨国公司要达到回避、拒绝媒体采访的目的。

三是禁声、沉默,甚至大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一些在华跨国公司在遭遇危机事件时,运用国外公关界近年来提出的“旁门左道”——所谓“沉默公关术”,面对媒体采访,干脆什么话也不说,什么问题也不回答,什么信息也不提供。其目的在于不让媒体找到新闻线索,从而给媒体的采访报道设置障碍。有的公司甚至对媒体的批评也置若罔闻,以为只要自己不发声音,媒体和公众就奈何不了自己。

四是不惜收买媒体,达到让媒体“失语”的目的。个别跨国公司在压力之下,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冒着触及法律“红线”的危险,试图收买媒体,比如,许诺提供广告、赞助等;或者向媒体相关人员提供经济物质条件,比如,发红包、提供免费旅游等,以此来换取媒体对危机事件的不报道,或者进行有利于公司的报

道。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触及法律“红线”,一旦东窗事发,对公司声誉将是又一次沉重打击,而相关人员可能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媒体如何突破采访障碍

面对处处设防的跨国公司,媒体有何对策以突破危机事件采访报道的“障碍”,进行有效、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采访报道?

首先,务必到现场采访当事人。事实上,无论进行什么采访,实时实地采访当事人,应该是记者最理想的追求,对跨国公司危机事件的采访也不例外。“苏丹红事件”爆发后,尽管相关企业向媒体提供了一些说法,但很多媒体的记者还是前往企业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采访。结果发现,情况并不像企业提供的信息那样经营未受影响。消费者对这一情况还是非常敏感和关注的,很多人表示在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他们不会去消费涉案企业的产品,而且企业的经营确实也出现了下滑。如果记者不到现场采访,恐怕是不可能对这一事件进行客观报道的。

第二,从国家权威部门获得信息。雀巢奶粉含碘超标事件曝光后,由于公司方面对媒体采访一直采取回避态度,因此给媒体的后续采访报道增加了不小难度。这时候,有些敏感的记者想到了去中国消费者协会采访。令人意外的是,消协的工作人员提供了让人吃惊的信息:有关部门在对外公布检测结果之前,曾给了雀巢公司15天时间让它说明情况。但雀巢公司在此期间既不说明情况,也不申辩,更谈不上整改。也就是说,雀巢公司对自己产品碘超标的情况“隐瞒”了15天,而且没采取任何对消费者负责的补救措施。这一从权威部门获得的消息,让整个事件的报道进一步接近真相。

第三,建立线人网络和专家团。线人是指公司内部新闻发言人之外的消息提供者,可以是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士,也可以是业内的知情者。专家则指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学者和专家。这些人士往往掌握了很多来自公司或者行业内部的信息,因此是打破发生危机时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渠道。北京一家媒体关于某跨国品牌的袋泡茶标签上使用金属图钉,可能对食品卫生带来影响的新闻,就是记者通过请教专家的途径采写的。

第四,培养掌握专业知识的媒体人才。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品牌、技术、行业等,这都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有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如今的媒体应该培养掌握专业知识的记者编辑,他们能够读懂公司年报等资料,能够借助调研报告和行业信息,能够从国外的网站、媒体上挖掘新闻线索。

第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抵制“经济诱惑”的免疫力。这一问题是媒体内部工作中一直在抓的,但在这里还是有必要重提。因为个别跨国公司在发生危机时,为了达到其掩盖事实真相的目的,往往会抛出相当大的“经济诱惑”,这时尤其需要引起媒体主管人士和从业人员的重视,以免“中招”。不能因为对方承诺提供广告、赞助之类的,就可以帮助对方掩盖事实。至于媒体人员收受红包之类的行为更是触犯法律的,应坚决抵制。事实上,此次“大面积危机潮”中,个别跨国公司确实有收买媒体的动机甚至行为。为此,新华社还专门发表评论,对此进行了尖锐批评。

第六,慎重处理负面报道,力求公正、客观、准确。对于揭示危机真相这一类的负面新闻报道,媒体在报道处理过程中,还需慎重对待,加强核实。国内部

分媒体关于高露洁牙膏含间接致癌物的报道,就是不慎重、不专业的结果。即使对发生危机的跨国公司,媒体在报道时也应客观公正,以免扩大打击面。有个别媒体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现了用词、说法不准确甚至偏离事实的情况。比如,某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间与卫生间明明相距较远,但记者却说“加工间紧挨着洗手间”;明明企业并未阻止记者在现场拍照,但记者报道却说不准带相机。其实,有些错误稍加核实是可以避免的,但个别媒体从业人员确实也存在浮躁心理,在报道的用词、表述方面比较草率。这么做对被批评的企业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应该纠正。

企业公关与媒体能否共赢?

那么,当企业发生危机事件后,企业公关和媒体经过一系列博弈,有没有可能最终出现共赢的结果呢?

什么样的结果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公关和媒体的共赢?我认为至少要符合以

下几个条件:

一是媒体对事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报道,揭开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是公众对事件获得了充分的知情权,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中,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

三是企业从危机事件中获得了教训,对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消费者利益给予了充分的补偿,同时,尽管企业因为危机事件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公司的声誉获得了维护。

如果一个危机事件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划上句号,那么,这不是共赢又是什么呢?

这种结局有没有可能出现?1999年6月上旬,40多名比利时小学生在喝下可口可乐后,出现了恶心、腹泻等症状,14日,比利时政府宣布禁止销售可口

可乐生产的所有饮料。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可口可乐含毒事件,这家庞大的跨国公司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之一。消息传回可口可乐总部,当时的总裁艾华士的第一感觉是,这下麻烦大了。但是,几天后,当艾华士当着大家的面,打开一罐当地生产的可口可乐,并且亲口喝下的时候,一场大危机已经迅速消弭。第二天,比利时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消费者的道歉信,并配发了艾华士当众喝可乐的照片。第三天,比利时政府宣布取消对可口可乐的禁销令。如今,艾华士的当众畅饮可乐之举,已被认为是危机公关史上的最经典案例之一。与此同时,媒体在这一事件中也充分演好了公众利益监督者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而消费者的利益也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共赢就这样实现了。

从以上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公司发生危机事件时,公关和媒体这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一对矛盾,这与日常情况下两者更多是“朋友”关系截然不同。

当企业出现危机时,立场的不同造成公关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很可能难于协调。企业公关往往考虑的是企业利益,但媒体更多代表了公众利益。两个利益,孰轻孰重,其实在大多数人心中不言自明。

不过,探讨和廓清危机过程中公关和媒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危机事件中不同方面的立场及其表现,从而各自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还是希望今后有关各方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协调矛盾,解决难题,争取共赢。■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一)

公共关系名词解释(一) 1、组织: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公共关系 的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 2、公众: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3、“便士报”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从低廉 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发行。由于这种报纸售价低,一般大众买得起,故称“便士报”运动。 4、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个人媒介所进行的相互沟通,也即“人际 沟通”,它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5、全员PR管理: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意识,提高 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共氛围与公关文化。 6、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 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权益要求。 7、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公众对象,这类公众是组织必须高 度重视,必须投入较大的公关资源来重点保护的对象。 8、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 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9、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 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10、两级传播: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的信息传播叫两级传播。 11、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 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12、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 13、公关广告: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某些广告特征的,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为目的的传播行为。 14、CI: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 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 15、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念和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6、政府公共关系: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动态上看,它是指政府机构与社 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静态上看,政府公共关系式发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 种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的行为与状态;从管理学角度看,是一种组织职能,政府公共关系 与管理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行为与状态进行管理。 17、巴纳姆时期: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巴纳姆,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18、名流公众:即那些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 19、维系型公关:适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为了维系组织已享有的声誉, 稳定已建立的良好关系,采取的一种持续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 20、观念广告:是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 的姿态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l 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l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特点与选择要求 l 公共关系传播的要求与技巧 l 公共关系传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l 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及应用 【课前思考】 1.不同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2.要使公共关系传播达到预期效果,有哪些要求与技巧? 3.公共关系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有效克服?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就是社会组织同公众之间进行传播和沟通的过程。传播是社会组织了解公众、公众认知组织的中介和桥梁。公共关系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传播活动,要做好公关工作,必须了解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传播的一般规律和技巧,有效地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众环境。 一、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选择 公共关系传播是现代企业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与共享的活动过程。从传播理论发展过程来看,传播(Communication)具有“共享”的意思,就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过程。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公共关系传播有其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行为的受制性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组织行为,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因而要受到组织特性的制约。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要组织目标、组织制度、组织规范等的制约, 2.传播内容的求实性 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的一种公共关系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沟通公众、服务公众,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求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公共关系传播首先必须讲求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态度的诚实性,要使公众感觉到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是客观的、实在的和公正的。 3.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是公众,公众是一个类型复杂、层次多样的社会群体。他们当中有个人、有群体、也有组织;他们的年龄、性别、阅历、个性等都不尽相同,各自喜欢的信息渠道也就不同。因此,公共关系传播必须针对目标对公众,采取多种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播,保证公共关系传播的针对性和影响面。 4.传播方式的策略性 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公共关系传播在遵循传播规律和原则、确保传播内容真实和客观的前提下,还要掌握传播的技巧和谋略,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传

新媒体营销及危机公关(双语)

新媒体营销及危机公关(双语)

The market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新媒体是相较传统媒体(报刊、电视、广播等)而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本质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Pc、手机、平板、网络电视等是新媒体的载体平台,而微博、微信、博客等则是新媒体的应用形式。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dia, new media (newspapers, television, radio, etc.)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interactive and innovative. New media is a broad concept, which means a revolu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 platform is consist of PC, mobile phone , tablet and network television. Besides, micro-blog , WeChat and blog are applied in the platform of new media. 新媒体传播快,影响广,对于企业的品牌管理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媒体的核心精神便是互动与创新,新媒体用户热爱社交互动,分享,免费,强调参与感,注重用户体验,根据兴趣、价值观等进行分众,意见领袖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管理或企业传播时,考虑到新媒体的用户特性尤为重要。 New media delivers messages fast and widely, which results in a big challenge for the corporate brand management. The interactivity and innovation is the core spirit of new media. The customers of new media love social activity online, sharing, free and participation . They care about User Experience and form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interests and values. The opinion leaders on the interne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a word,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users, when we conduct brand management or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新媒体已经成为整合营销的重要平台,例如在康爱一生便是一款全渠道销售的产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数字方式与传统方式完美结合的整合

《公共关系学》全真模拟试卷

《公共关系学》全真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贯穿整个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务,决定了公共关系的专业性质和学科性质。 2 既是开展公关活动的基础,也是公关活动形成的结果。 3.公共关系的管理地位和日常业务都具有明显的性质。 4.公众对象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和 的多样性。 5.科学的公关工作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6.现代公共关系工作最有效的手段是。 7.影响样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样本的和样本 的。 8. 是民意测验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是( )。 A.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B.组织、公众、传播 C.关系、舆论、形象 D.双向传播与沟通 2.公关传播沟通的对象是()。 A.组织 B.个人 C.公众 D.群众 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 A.1920年 B.1955年 C.1948年 D.1987年 4.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完全在于( )。 A.能否取信于人 B.能否有一个好的策划 C.能否有一个好的传播媒介 D.能否有一个好的公关机构

5.当今娱乐性最强的传播手段是( )。 A.报纸 B.电视 C.电影 D.广播 6.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 A.资料分析 B.公众代表座谈会 C.民意测验 D.抽样 7.在倒金字塔的新闻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新闻事实 B.导语 C.结尾 D.人物 8.受节目顺序限制,受众处于被动状态,这是( )。 A.报纸的缺点 B.广播的缺点 C.口语传播的缺点 D.广播的优点 9.谈判中正确的让步原则是( )。 A.步步为营 B.以守为攻 C.求大同存小异 D.退一步进两步 10.公共关系策划的指导思想是使( )。 A.领导满意 B.公关人员满意 C.内部职工满意 D.公众满意 11.我国国有企业最早设立公共关系部,进行“信誉投资”的企业是( )。 A.1981年广州大酒店 B.1984年自云山制约厂 C.1987年长城酒店 D.1988年绵江饭店 12.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是一个( )。 A.有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运动 B.没有终点的直线运动 C.有起点和终点的双向运动 D.没有终点的循环运动 13.使用方便,运用广泛,信息反馈周期短,这是( )。 A.符号媒介的优点 B.实物媒介的优点 C.符号媒介的缺点 D.人体媒介的优点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6,分数:26.00) 1.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______ ?A.卢因 ?B.哈罗德·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麦库姆斯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科发展史的了解。传播学中,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是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2.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成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是______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麦库姆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传播学中,拉斯韦尔是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他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 3.拉斯韦尔提出的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是______ ?A.香农模式 ?B.5W模式 ?C.两级传播模式 ?D.议题设置论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内容,考生需认真掌握。5W模式是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界

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 4.“把关人”这一概念出自______ ?A.《原则宣言》 ?B.《修辞学》 ?C.《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D.《群体生活的渠道》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内容,考生需牢记。1947年,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把关人”这一概念。 5.传播学学者十分重视把关人的作用,并认为这是一种信息传播的______ ?A.特殊现象 ?B.简单现象 ?C.普遍现象 ?D.复杂现象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把关人”这一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属于识记内容。传播学学者十分重视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枢纽作用,认为把关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普遍现象。 6.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是______ ?A.守门人 ?B.媒介 ?C.舆论指导者 ?D.监督人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______ 把关人原有的意见、经验、兴趣和精神状态的总和指的是7. ?A.知识资源 ?B.预存立场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 一、新媒体时代公关课程教学的机遇 网络新媒介的传播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利也有弊,既有机遇又存在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的跨越。公关课程的教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挖掘出大量新鲜的、丰富的、典型的、正反面的企业案例资源;可以通过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其跨时空的特点为师生、生生的课后互动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新媒体的介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改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和了解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百度知道”、“新浪爱问”、“soso问问”等工具查询需要解决的难题;可以通过“问卷星”、“调查派”调查搜集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谷歌地图”了解全球各地方吃喝玩乐的最佳去处和感受全球各地360度街景视图;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来自不同来源的文章、论文、图书、摘要和文章,从而找到整个学术领域中相关性最强的研究;可以通过“优酷”观看企业的形象宣传视频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聆听大师的课堂;还可以通过“微博”和“贴吧”发布个人掌握的最新信息。这些网络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神速、更快捷、更便利,

也无疑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升级。 3.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加强了教学的自主性 新媒体时代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更多的是方向的指引者:需要引导学生鉴别海量网络信息的真假虚实和价值观念的是非曲直;引导学生多方面、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从而形成特定的.适合的思维范式;把相对固定的、按部就班的课堂搬到活动的、充满个性的网络中。同时,新媒体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可以接收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声音,可以和全球各地的网友、博友进行学习、互动和交流,用自己在新媒体上的所见所闻去思考、鉴别和选择有利的信息,补充课堂外新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找到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更好的方式。这样减少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对教材的依赖,教学的自主性明显增强。 二、新媒体时代公关课程教学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信息发布失控、人际关系脆弱、西方文化强化、网络信任危机给教学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1.海量信息的真假虚实难辨 新媒体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一些重要的社会特征被掩盖,双方可以通过QQ、微博、贴吧、论坛等形式“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在这种虚拟和匿名的环境下,有的只是符号的交往,其信息真假难以鉴别。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冷静、理智地看待各种报道,尽量选择权威性、知名度大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 2.新媒体负面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推动了共享化的消费模式、先进智能化的设备和多元化的场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社交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演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响公关关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公关传播需要,企业如何抢夺先机在消费者心里占位变得尤为重要。 标签:新媒体;传播现状;分析 1 新媒体背景下公关传播的相关分析 根据艾瑞咨询PC端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用户使用最多的网络服务分别为搜索服务和在线视频,而且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速。传统传播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搜索需要,互联网信息平台更适应现代人对于信息的搜索习惯。发展最快的是新闻资讯和电子商务。 同样的,根据艾瑞咨询移动端的数据显示,在线视频、在新音乐和新闻资讯这三大新媒体也在逐地增长。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的发展为公关关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不管是使用新媒体的用户量还是增长比例都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不管企业是为了要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是危机公关,通过新媒体进行公关传播的内容到达率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新媒体时代下,搜索服务和新闻资讯显然更能让消费者更容易获取信息,公关关系可以迅速提高内容的到达率。公共关系传播是否有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内容到达率,是衡量公共关系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在线视频、电子商务等平台,能让我们的传播内容更丰富多彩。 新媒体对用户的传播更为精确,公共关系可以根据公众的具体特征进行划分。比如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画像,把网络新媒体用户五种人群划分乐享新生代、进取青年型、潮流小资族、多金实力派、传统小康者。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年龄分布、月收入等数据来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根据分析,相比于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和个性化资讯订阅,乐享新生代在选择新闻客户端时,更关注于消息的实时性;潮流小资族在五类人群中,最关注消息的真实性,占比超过50%。只有16%的传统小康者在选择新闻客户端时会选择关注个性化资讯订阅,占比较低。通过分析公众,信息传播可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方式,提供他们最想要的公关信息,排除无用信息,大大的减少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公关传播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2 新媒体背景下公关传播的挑战 公众对公关传播速度更高要求。传统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对速度要求比较高,不能错过危机处理的“黄金24小时”,错过了控制危机的最佳时机,事态进

(完整word版)公共关系与网络相遇后,形成“互联网+”

公共关系与网络相遇后,形成“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来说,所有的企业组织,不管它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政府组织,怎么样把自己干的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最大程度上传扬出去,而且花最少的钱最低的成本,这几乎是所有组织的一大焦虑。正是因为互联网,正是因为中国崛起,正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我们完全改变了以前的传统做法。因此这就要求了一个管理者具有更加敏锐的市场直觉。 公共关系是一种观念,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在充分尊重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作为营销沟通的手段,既要手机信息、传递信息,还要反馈信息,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它可以通过建立公司或产品更有利的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因此,当互联网和公共关系相遇后,就形成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并且在社会关系的相互融合下出现了,电商、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共享等一大批新生事物相继而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传播范围扩展 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产波局限性,为实现公共关系传播的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不论相隔多远,截住网络便能如同近在咫尺般的迅速沟通和交流。比如电话、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的不断改进,让信息沟通的“天涯”变为“咫尺”。 2、传播效能提高 在传播时空上来讲,传统公共关系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播信息量有限,而在网络中则有足够的空间来传播详尽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将企业公关资料连接到其他相关信息上。比如网络课堂、网上教育、以及中国的首次太空实验,都是网络与教育相结合后带给我们的快捷和方便。 3、传播成本降低 与传统的传播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有成本最低、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企业一旦注册了域名,就能在极大的空间里发布自己的信息,不受版面和

价值、理想与理念: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的契机与挑战

价值、理想与理念: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的契机与挑战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公关》 2020年第1期 文>黄懿慧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企业传播社会科学硕士课程主任 本文之首,要先恭喜在1000多组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一等奖的同学以及进入总决赛的16组同学。我仔细地看过参赛的企划书,品质之高,理论与实践性之强, 相当值得嘉许。我真心感谢与赛同学的努力,并祝贺入选同学的成功。 这次进入决赛的企划案,有以下共同值得特书的优势点: 1. 科学性:具证据支持的调研分析,以及从调研资料所发展的战略、策略及战术,是成功企划案的基本要件。这次与赛同学的调研方式比往年更多元,立论基础更扎实。许多战略的发展是植基于一手、二手乃至于大数据分析所得的资料,这些战略对于目标沟通对象的掌握更为精准; 此外,对于竞争对手、产品、环境,乃至于社会文化的了解,也更臻成熟。 2. 创意性:多组同学在活动设计、线上线下活动串联,媒体平台的选择,乃至于执行细节的规划,充满令人惊喜的表现。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参赛同学对于新媒体的掌握与设计,譬如小程序、游戏、H5,以及IP的设计, 已具职业水平。 3. 逻辑性:多组同学将学校所学的理论模型的引入战略策划,使得企划案更具逻辑性。譬如,「了解、参与、体验、以及信任模型」的引入;AESAR, AIDA,以及理性与感性并用等心理机制模型的引入,从而提出「主要讯息」(key message),都是今年企划案的亮点。 4. 精准性:新媒体时代重视情感、对话、注意、关注、互动、参与、黏性与体验,都具体而细微地呈现在多组同学的表现上。 5. 提案技巧活泼多元:除了PPT展示外,多组同学采用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以及视频创作方式进行提案,活泼生动。 虽然本次公关大赛在逻辑性丶科学性、创意乃至于提案技巧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与亮眼的表现,本文提出两个观察与省思, 供学界与业界进一步思考。 第一、公共关系与营销、广告乃至于整合营销传播,有什么共同点与相异点?公共关系可以提供什么独特的核心价值?从一个比较批判的角度思考, 如果公共关系主要为产品营销提供服务,那么,企业里为什么还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在同样的逻辑下,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应只局限消费者与顾客吗?其他利益相关人的沟通与关系建立是否应该涵盖在企划的内容中?这些各类利害关系人沟通与关系建立的整合策略应该为何?另外,产品市占率与产品销售应是评量公共关系成效主要获唯一的KPI吗?如果不是,还应该有哪些呢?短期的产品销售与长期的品牌形象、乃至于企业形象及声誉如何透过一次次的公关企划案来达成?此外,企业长期的声誉与利益相关人的信任与信心,如何进行整合之协调与策略企划?如何化整为零地落实于一次次的公关企划案中? 第二、如何将企业和产品的核心价值、理念,乃至于整体社会的价值与理想,透过公关企划案进行沟通,这也应该是公关大赛企划案需要彰显的意义与价值。这次的公关企划案的确看到了部分的人文情怀,但是,产品与企业如何透过公关作业彰显其核心价值与理念,乃至于与

新媒体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新媒体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现代公共关系应用,影响 摘要:历史上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被公共关系所利用, 并促进了公共关系的发展。十九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运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后来广播、电视等的发展都极大地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发展。论文参考网。随着技术的进步, 像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了。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为现代公共关系创造了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方式,拓展了新的平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影响。 一.新媒体的概念什么是新媒体?不同时期的答案显然有所不同。什么是最新的传播手段,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结论。400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媒体就是报纸,相对于口头传播、人及传播,相对于书籍,报纸就是当时的新媒体。电子时代的新媒体是广播和电视。进入了信息时代的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诞生,新媒体呈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开始为新的传播方式的接连诞生而不断变化着。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信息为传播内容,以多向互动为传播模式的传播介质。在当下的科技背景下,新媒体特指涵盖了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播报、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等。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曾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的公共行政,遭遇信息社会带来的严峻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爆炸和知识更新社会的管理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现代公共关系在20 世纪80 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新媒体的崛起交织,共同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变迁及走向。 历史上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综合各种定义,我们给现代公共关系下一个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三.新媒体在现代公共关系中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组织与现代公众关系的革新提供了平台。我们把目前互联网上新兴的博客、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络、RSS、Webcast/Podcast 维基百科等新名词和事务联合起来,称其为Web2.0时代, 它是以个人为核心线索,用户将有更多应用和控制工具,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这些新媒体为平权、双向的公共关系取代控制、单向的公共关系传播提供了技术可能,并日益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新平台。 四.新媒体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互联网带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媒体环境,它与以往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这些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它们很快的对现代公共关系实践的各方面产生影响。 (一)新媒体改变了公共关系从业者的工作方法第一步, 调研。第二步, 策划。第三步, 实施。第四步, 评估。 (二)新媒体创造了一种新的关系传统媒体中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交流是极少的,受众之间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而新媒体拉近了受众与媒介间特别是与信息发布者的距离,更促进了受众之间的交流。这些变化也间接影响着公共关系的发展,一方面新媒体提升了受众的地位,受众在选择信息上变得更积极主动, 在获得信息的渠道的选择上更自由。他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更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拿Y ouToBe、土豆网等播客来讲,播客使得受众

新媒体传播技术环境下的公关传播挑战

新媒体传播技术环境下的公关传播挑战 侯向平 文明的传承、历史的记载,其交流、传播流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革也不断地演变,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字,从最初出现的形式在石头上、甲骨上、竹简上,到近代的印刷术和纸张,后人通过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历史的再现和思考。现代工业时代之后,除了纸质传播之外,媒介形态正发生着不断地发展之中,如电传播时代(电台、电视等),进入计算机和的时代之后,科技发展使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存储和记载介质(以磁盘、磁带等为代表各种储存介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云计算方式存储、管理和并围绕终端阅读群体的传播。 这些技术对于人类社会所产生主要的价值,无外乎是二个,一个是交流传播,另外一个是记载流传。 目前新媒体及其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给我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音视频多种形式互换上也没有了障碍, 发布、接受的时间上没有了间隙, 达到了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 带宽更宽视频,可以提供高清的视频。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我们周围的媒介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背后是人们对创新的挑战,而创新技术的是否被市场化的运用,则需要对创新技术发源地和其具备的产业成熟度的不断进行的挑战,与媒体、媒介、传播通路、受众相关的公关传播同样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公关传播面临挑战之一—媒体各自的渠道(通路)、阵地相互融合。以媒体集团为代表的主营业务在不断跨界,形态不断涌现。而以互联网、移动为二大引领技术发展突破,更带来了许多市场化的成果。具体体现在:、电视与网络电脑跨界;视频网站的发展和壮大,使得网络电脑上可以得到原先在电视上的作用。特别是,新闻版块的节目,网络优势特别明显,可以预计,网络将会成为大部分发达地区消费者的信息源。有了视频网存在,加之网带速度的提高,电视、电影、新闻、文艺节目、记录片等节目在互联网上到处可以看到,将来,电视机会可能配置硬盘和网络接口,电视机的调节菜单上会增加一些应用软件,以便直接输入或者添加新的内容。 、手机和电脑跨界:移动电话人群的广泛化,网络技术运用的普及化,使得移动电话和电脑结合更加紧密。二者互补不足、互补优势,操作功能的窗口化、选择触摸控制化、运用系统的开放化,将会是今后二大设备发展的趋势方向。移动电话与电脑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抵达消费者终端,从而使更多的媒体能够以形式进行上传,从而使传统的纸质媒体的渠道走向了一个份额与范围更广泛的渠道。迎合阅读者的网络化、移动化特征是媒体保证阅读群体、取得业务发展的趋势所在。 传播渠道的融合,对于内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内容新颖性、独到性、有趣性为下一个竞争的焦点;这是因为,第一:内容生产商们提供的内容形态在发生着变化。以内容见长的,善于把握阅读的,尊重内容制造的传播媒体正在把握机遇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飞跃,第二,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直接接触和互动。与开展传播过程中,公关传播需要在内容贴切、形式创新、渠道多样上更

谈谈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公关传播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公关传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体数量暴增,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新媒体层出不穷,多元化的媒体传播导致的信息传播更加畅通。在媒体高速发展的同时,媒体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革,那此新旧多元化的媒体交替环境与此前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根据这些变化作出针对性的应对? 媒体环境变化 在信息短缺的年代,由于消费者对于信息内容的渴求,造成了不管是广告还是软文,只要进行传播,就能达到传播的目的,衡量的标准也是以达到率为标准的。因为在信息缺少的时代,消费者对于信息极为渴求,只要传播的信息达到了,也就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新媒体的传播更让信息从产生到传播的速度如爆炸一般席卷整个地球,据统计,近30年产生的信息比过去5000年还要多,印刷品的信息总量每四五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出版4000多本书,每个白领在工作者平均每年用掉70公斤(154磅)复印纸,是10年前的两倍,欧洲的11个国家平均每年广播600多万条电视广告,电视频道从几十个暴增至上千个。在英国当一个孩子18岁时,已经接触过140000条电视广告;在瑞典,普通消费者平均每天接收到的广告信息高达3000条。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媒体大爆炸造成了

信息的严重过剩,内容接收的“超载”造成了消费者形成一种对无价值信息的自然过滤行为,这种过滤就是将没有内容价值的信息过滤掉,并从众多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实现其利益点的互动。 由此媒体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媒体环境转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短缺,媒体较为单一,消费者对于信息处于渴求阶段; 第二阶段,信息饱和,媒体开始多元化,消费者对于信息得到基本的满足; 第三阶段,信息过剩,媒体泛滥,消费者对于信息开始自动筛选、过滤、屏蔽; 随着网络的兴起,这种信息大爆炸更是加快了传播的速

公关与沟通

《公关与沟通》网络公选课 作业题与期末复习题 (以下每讲中第一题为期末复习题,第二题为作业题) 1什么是公关?什么是沟通? 公关也就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认识它? 就是通过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个组织在与公众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形成的。(2)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活动。作为一种思想,它渗透在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作为一种活动,它又具有区别于组织的其他活动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3)公共关系是现代组织管理的独立职能。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组织与公众的相互关系,使组织适应于公众的要求,使公众有利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4)信息沟通与传播是公共关系的特殊手段。公共关系用以协调组织与公众的主要手段,就是信息沟通与传播。 1、现代公关意识如何建立? 所谓公关意识,是指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观念,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所谓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映象和评价。 2、如何理解现代公关素质与能力? 1. 要求公关人员必须具备实事求是、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的职业道德。 2. 要求出任公关角色的人员要有良好的协调、表达能力。 3. 丰富的知识素养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宣传产品、介绍企业,就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4. 强烈的公关意识一个合格的公关人员,必须具备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动的公关意识 5.百折不挠的个性成功的公关常常是长期作用的结果,要实现公关目的,就需要有一种持久的激情。 三、第三讲公关策划与实施控制 1、公关策划的原则与程序是什么? 原则1、求实原则。2、系统原则。3、创新原则。4、弹性原则。5、伦理道德原则。6、心理原则。7、效益原则。程序1、分析公共关系现状。2、确定公共关系目标。3、选择和分析目标公众。4、制定公关行动方案。5、编制公关预算。 2、如何理解公关活动的主题? 公共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持续的、互利的,这是它的一些基本属性。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公共关系在社会的运转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 四、第四讲信息传播与宣传技巧 1、如何理解信息传播机制与公关传播模式?

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公关策略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品牌品牌品牌传播传播传播公关公关公关策略策略 上海卓跃上海卓跃营销咨询传播营销咨询传播营销咨询传播策划策划策划机构机构机构 庞亚辉庞亚辉 张一诺张一诺 如果说西门子被罗永浩通过微博作为信息发布和与“同病相怜者”互动的第一通道而追着死缠烂打,其皆因为是跨国公司自大并反应迟缓而蒙受不公,从而致使西门子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下降的话,那么一向对互联网驾驭游刃有余的SOHO 中国创始人潘石屹则承受了冰火两重天的新媒体充分体验和被舆情审判的待遇。无论是博客还是微博,潘石屹都具有数百万的“粉丝”。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一个全国发行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以调侃、自嘲和俏皮为主基调并深受粉丝爱戴的潘石屹在苹果前CEO 乔布斯去世时因为调侃苹果公司应“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一部的iPhone 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以纪念乔布斯”而遭致广大网民的反击和媒体的讨伐。面对危机,智慧过人的潘石屹则以发行“潘币”而险中过关。但是,2011年岁末起源于上海的“讨薪门”则再次将SOHO 中国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备受关注,这一次潘石屹却不能单纯依赖调侃就企图可以顺利过关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11年12月24日,蒙牛被抽查出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可能致癌。消息一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舆论几乎一边倒,挖掘蒙牛的“祖宗八代”,细数蒙牛各类“恶行”,并通过漫画、短评、恶搞等形式表现,更有网民号召联合抵制蒙牛奶、联合起诉蒙牛致其破产等。而当年陈晓与黄光裕国美董事会控制权之争中,在公关公司幕后的操纵之下,陈晓被推到了道德的审判台,什么“陈小、汉奸、太监、女人、恩将仇报”等语言充斥在互联网的各类评论上。 因此,上海卓跃营销咨询传播策划机构认为,了解新媒体的特点,探究新媒体公关的基本规律,不仅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学习的本领,而且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新媒体新媒体的自然属性的自然属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早期互联网兴起时彼得·施泰纳说的一句话。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单项的信息推送不同,以IT 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媒体的势力越发强大,强大到使得不少企业难以应付和驾驭的境地。可以这么说,现代的新媒体所呈现的是“人”和“狗”的混合体,交融了真实与虚拟,是二者的结合。 简单归纳,新媒体的范畴可以涵盖这样一些种类:网络短信、即时聊天工具(QQ/MSN/UC)、博客、微博、BBS 网络论坛、SNS 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维客、网络新闻组:USERNETNEWS、IPTV、电子杂志,等等。

浅析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浅析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革新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丰富多样,而且深入人们的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新媒体强大的流行趋势和在各领域的渗透扩张,对现代公共关系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它一方面为公共关系提供便捷高效的沟通途径,拉近组织与公众的距离,增强了互动性。另一面也使公关主体趋于透明化,面临公关危机的概率更大,而且处理危机的难度更高。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方式;现代公共关系;影响 网络在90年代进入中国,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它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革新发展,新媒体的形态丰富多样,从数字电视、手机媒体到现在很火的博客、播客、微博,它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新媒体的强大势力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几乎每个现代人都会拥有一种以上的电子产品,年轻人和知识分子更为明显。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省时便捷,并且习惯性地依赖网络,而电视、广播、报纸、通信等传统媒体却遭到冷落,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面对新媒体的主流趋势,各领域也开始积极的发掘利用新媒体。而关于公共关系,不论学者们如何定义,都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组织、公众和媒体。其中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媒体是路径,组织需要通过媒体实现同公众的沟通。媒体是公共关系得以形成和维系的重要环节,它的选择和应用是公共关系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当媒体元素发生改变时,公共关系也将产生深刻的变化。所以公关组织必须正视新媒体的应用发展,同时迫切需要掌握新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 1.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为公共关系提供高效的沟通途径 网络时代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地区之间存在的传播限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卫星,可以将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大大降低了物理位置对社交关系的重要性。而且新媒体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它既不受纸质媒介中字数和版面的限制,也不受广播电视中编排制作的时间限制,可以保证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在速度决定成败的今天,公关主体一直在追求高效率的传播媒介,而新媒体在时空上的优势正好实现了公关主体的夙愿。 2.新媒体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化提升了公共关系的运作水准 新媒体的数字化,便于信息的传送和转化,并具备极强的信息承载量。而新媒体的多媒体化,则为信息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实现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的一体化,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真实立体。新媒体对于信息内容的承载量和表现力都远远大于传统媒体,如果公共关系的主体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就能在信息传播的数量和形式上拥有巨大的发挥空间,将媒介的优势转化为公关传播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分析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策略 一、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关系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是个多元复杂、需要领导艺术的重要法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团队员工必须了解危机公关及危机事件处理中的若干法则,才能成功地进行危机管理。 1.公共关系的正确认知 公共关系的涵与定义 哈罗博士的解释。公共关系学者哈罗博士对公关关系做出如下的解释: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离不开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它是在管理功能之上的一种特殊管理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协助建立并维持机构与群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哈罗博士的这一概念基本包含了企业以及政府公共关系的全部精神。 管理职能说。任何公共关系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是企业管理基础所附加的一种能量,也即借由评估公众的态度及公众利益,来解释一个组织的政策及措施。其中,被沟通者、群众客户市场的利益,通常作为双向传播的一个基础,其目的在于运用双向的传播,赢得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接纳,并且协助组织获得并维持有利的形象。为达成互利双赢的境界,组织必须进行长期资源的投入,而非短期的目标及规划。 可以说,管理职能说的这一解读补充了哈罗博士的不足之处。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关系的最大功能,将是解决危机事件的重要关键点。 公共关系的功能 根据美国公共关系通讯,公共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报道。任何企业、政府的新闻报道,都要通过公共关系的运作来完成。 行销。严格来讲,行销部门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分支机构。 广告。公共关系能起到广告的作用,其既可以使某一单位更加有名,也可以使事件得到放大、缩小或消灭。 新闻代理。企业要想让事件公之于众,一般都需要公共关系部门跟媒体打交道。 游说及官说。常出现于西方政治体制国家中,用在法案的推动、立法的执行等方面。 公共议题的管理。例如反烟运动、环境保护等公共议题管理。 危机管理。例如消费者通过危机管理公共议题,保护自身的利益。 业务发展。公共关系作为战略部门,在整个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公共关系操作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