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汉字与民俗文化结课论文

汉字与民俗文化结课论文

汉字与民俗文化结课论文
汉字与民俗文化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汉字与民俗文化作业题目:关于侗族大歌的民俗学研究

姓名:蒙兰艳

学号:1270150127

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索引目录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侗族大歌的产生及发展

1.鼓楼文化与大歌的相辅相成

2.侗族传统及习俗的影响

3.“歌以择偶”及对歌风俗的影响

4.乐器与大歌的互动

二.侗族大歌的功能

1.教育功能

3.社交功能

4.审美功能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1.亲子传承

2.师徒传承

3.自然传承

四.侗族大歌所面临的危机

1.亲子传承出现断层

2.歌班面临着解体

3.风俗活动的日趋减少

4.时代发展所引起的审美心理变化五.侗族大歌的保护措施

1.引入学校教育

2.融入旅游资源

3.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关于侗族大歌的民俗学研究

摘要: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大歌作为侗家世代相传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已唱出过门,惊动世界,是中国乃至世界音乐民俗学上的一朵长盛花。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音乐民俗学、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解读侗族大歌,了解侗族人民,传承民族文化,侗族大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关键词:侗族大歌发展功能危机措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侗族是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侗族是热爱音乐的民族,素有“侗乡是歌的家乡,诗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有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在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民歌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月”之民俗,其民间音乐以大歌、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曲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侗族大歌是多声歌的一种,大致分为六大歌种: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戏曲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自古以来,侗族人民就是用“以歌代文”的方式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侗族大歌的传承不仅极具特色,同时也反映着侗家人的人文风俗。

一.侗族大歌的产生及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这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是侗族大歌产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侗族大歌属于民间文艺,它的产生、发展、演变

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

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一般表现为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某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侗族人民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例: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人民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从中发现、领悟、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促进了大歌的演进。

1.鼓楼文化与大歌的相辅相成

鼓楼文化可以说是侗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缩影,是侗寨的象征。鼓楼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它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如每逢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对歌,全寨男女老少围在鼓楼周围倾听等。因此可以说,鼓楼文化促进了侗族大歌的发展演进,对侗族大歌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侗族传统及习俗的影响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一寨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做客的传统习俗。一般多发生在农闲季节,一般先由一个村寨向另一平日有姻亲来往的村寨提前发出邀请,到时客寨带上代表本寨歌唱水平与实力的歌班和戏班前去做客,唱歌、演戏、喝酒,热闹个几天几夜。这期间,从进寨时的“拦路迎宾”开始,侗家人便进入到了整个民俗活动的歌唱状态:寨门前对唱拦路歌;进寨时唱踩堂歌;吃饭喝酒时唱酒歌;进鼓楼后唱侗族大歌;戏台上演侗戏;夜里青年男女互相交流,寻觅合适的对象时唱琵琶歌等。由此看出,诸多的侗族习俗是侗族大歌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歌以择偶”的对歌风俗

历史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以歌择偶的对歌习俗,比如苗族“游方”、彝族“跳月”、壮族“歌墟”等,侗族则有“行歌坐月”。这种赋歌唱以婚姻功能的特点,不仅产生了这一系列的歌俗活动,也使这些民俗活动中的歌唱展演行为

具有异性、对唱的特点。侗族大歌的传统展演,是在不同房族、不同性别的歌班对唱中进行,其典型的演唱形式即是异性对唱。不仅如此,侗族的其它民间歌曲,比如琵琶歌等,也都是以男女相对的歌唱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无不指向婚姻,唱功的高低犹如现在的才学,是男女青年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

4.乐器与大歌的互动

侗族大歌的复调形式与侗族民间乐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乐器是大歌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催化剂。常用的乐器有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其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琵琶、牛腿琴,两种乐器伴奏时一般会产生和声的效果。这种和声效果给侗族人提供了和声美的直感,从而促进人们审美意识的形成,还有有的歌种为歌手自弹(牛腿琴)自唱,唱的调子和弹的调子不一样,但弹的是为唱的作铺垫,打和声,听上去非常和谐。这些都有可能促使大歌这种复调歌曲的诞生,而这种复调歌曲的发展也会促进牛腿琴、琵琶等乐器演奏的不断发展。

二.侗族大歌的功能

侗族大歌里蕴藏着丰富的侗族传统精神和文化,其包罗万象的歌词被誉为“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同时,侗歌歌词还保留了侗族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练、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可以说,侗族大歌艺术是侗族文化的缩影,是传递其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工具,它的功能已经超出音乐的本体功能,与侗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堪称侗族民俗的活化石。

1.教育功能

翻阅侗族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生活经验等完全靠歌来记录和传承。日常生活中以歌代言,以歌传文,唱歌不仅是侗族人民劳动生活的调剂,更是教育培养下一代的手段。侗族的道德教育及其文化历史的传承,都融入在侗歌里,成为侗家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同时它还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在侗族大歌《敬老人》的歌词中,详细叙述了如下内容:“老人养育应思恩,羊知下跪自己吃母乳,咱当女儿要孝顺”,充分体现了其教育功能。

2.社交功能

侗家最好客,各群体性的交往活动很普遍,在特定的日子里,家族与家族之间,

村寨与村寨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经常往来做客。而这种群体性的交往习俗,都离不开用歌传情,以歌相贺,比如,侗家世代沿传下来的风俗——“游乡”、“坐月”、“拦路”等社交活动。就“坐月”而言,是以寻求配偶为主要目的的青年男女的群体活动,以歌声为媒介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用歌声来抒发内心情感。侗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对歌声中加强了相互的交往和了解,促进不同村寨间的团结互助,而且也是男女之间交往的奠基石,是男女双方进入婚姻殿堂的重要一步。

3.审美功能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期在特定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意识。侗乡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陶冶了人们的心灵,激发了人们创作灵感——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从而产生了崇尚自然和谐美的审美心理。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侗歌传承的特点是有歌无谱,口传心授,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3种,即“亲子传承,师徒传承,自然传承”。

1.亲子传承

唱歌是侗家人的生命之源,父母则是孩子习歌的启蒙者和教导者。在侗家,当孩子们还在牙牙学语时,父母就很自然地唱侗歌给她们听了;学步以后,他们听的是模仿山雀欢唱、河水流淌以及蝉虫鸣叫的曲调,最为著名的是《蝉之歌》;再长大一些,父母便用歌把侗族的丰富文化传承给他们。在父辈的教育下,孩子们也学会用侗歌来唱自己的历史、习俗和情感。这种父传子、母传女的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连续性。

2.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在侗族歌班里,由歌师来传授大歌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当孩子到了五六岁时,父母就会把他们送到歌班接受严格、系统的训练。传统的歌班按性别、年龄分班,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训练培养方法。传统的歌班是按照年龄层次来组合的,分为男声、女声及童声歌班。作为文化精英的歌师谙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和伦理道德等,在民众心目中,他们是智者,是能人,他们喜教乐传、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以及特殊的地位,自然成为侗族大歌的第一传承人。这种师徒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纯正性和完整性。

3.自然传承

自然传承指的是青少年在侗族的各种传统节日中,参加演唱活动,通过“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侗族大歌。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紧密相连,各项风俗活动为自然传承提供了学习场所和条件,这种传承模式保证了侗族大歌的普及性。人们以唱歌来作为劳作时的动力和休息时的放松方式,就连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也是通过男女对歌的方式来进行,同时村寨与村寨之间也是通过组织各自歌队赛歌来加强他们的交往,而各种节庆日里人们更是以唱歌、对歌、赛歌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侗乡是名副其实的“诗的故乡,歌的海洋”。由此可以说,侗族人的自我传播、人际间的互动传播、各村寨间的组织传播都对侗族大歌得以完整传承起到了关键的外在推动作用。

四.侗族大歌所面临的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文化出现了大融合现象,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致使侗族大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1.亲子传承出现断层

由于年轻一代的父母自身并不习歌,自然无法担任起对小孩授歌启蒙的角色,而这种角色正逐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过渡,亲子传承的方式正逐步演变为家庭隔代传承。无疑亲子传承的减少与转型,直接影响孩子学唱侗歌的氛围、心理和质量,进一步动摇了师徒传承的基础。

2.歌班面临着解体

歌班作为师徒传承的主要方式,现在正面临着解体的危机。随时代的发展,有的侗族青年迫于生活压力外出务工,有的则是专注于学习知识而忽略了侗族大歌,对大歌不再呈现祖辈般的兴趣,参加侗族大歌演唱活动的青年人越来越少,无法担当侗族大歌发展和再传承的接力棒;另外,许多著名的侗族大歌歌师均已年过古稀,培养优秀的歌师接班人已出现了断层现象,后备力量得不到及时的储备,这将直接导致侗族大歌的消亡。

3.风俗活动的日趋减少

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紧密相联,各项风俗活动为自然传承提供了学习的场所,而风俗活动的减少必然导致自然传承的变化。近些年,侗族风俗活动的次数、

规模和人数在逐年减少。踩歌堂作为侗族最古老的习俗,现在已经近于消失;游寨作为侗族独有的习俗虽被保留至今,但昔日的热闹景象已不再,场面极其冷清。风俗活动日趋减少,使侗歌失去生存的基本环境和必要条件,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

4.时代发展所引起的审美心理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及演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现今,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更喜欢流行歌曲,而喜欢唱侗歌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了。“唱侗歌”已不再成为侗家青年引以为荣的事情,质朴、含蓄的侗歌旋律也无法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酷的危机。

五.侗族大歌的保护措施

在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化不断撞击的严酷现实下,侗族大歌的发展和传承正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侗族大歌变迁的脚步日趋加快,民间文化处于边缘化状态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探寻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引入学校教育

纵观古今中外,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法在当代世界影响深远,比如其合唱教学的教学思想及主张学校的音乐教育首先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强调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侗族大歌除了本身的文化传承价值外,其传承过程中所蕴含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将侗族大歌编写在音乐教材中,并引入到音乐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多声思维、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与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起到双向作用。

2.融入旅游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推行一系列民俗旅游活动,既可以创建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又可以大力发展侗族经济,实现双赢机制。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正式演唱大歌必在约定俗成的特定地点——侗寨鼓楼,以坐唱的形式来进行,因此,两者之间产生了依存性联系,也就有了“到鼓楼必听侗族大歌”的说法。将鼓楼观光与侗族大歌欣赏相结合,聆听天籁之音,使游客享受到视觉与听觉盛宴,从而促进形成“唱侗族大歌,品民族文化,创世界品牌,促旅游发展”的主题,使侗族大歌成为旅游业中的亮点,从而得到发扬,使更多的人了解侗族大歌,了解

侗族民间文化,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3. 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

侗族大歌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观。侗族大歌传统上是以坐唱的表演形式来进行的,歌声婉转优美,但动作过于单调、呆板,不利于搬上艺术舞台,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侗族大歌,走出国门,成为高雅的民族音乐精品,就要在侗族大歌表演形式方面进行实践创新。比如可以适当加进一些舞蹈动作,让欣赏者不但能聆听到美妙的大歌,还能够增强视觉欣赏效果。

六.结束语

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珍贵部分,是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而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侗家人,发扬和传承侗族大歌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刘亚虎,天籁之音[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

[3]杨秀阳,吴定国,侗族大歌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M].北京:文联出版社,2003年

[4] 杨权,侗族民音文学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5] 李雄飞,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年

姓名:蒙兰艳

学号:1270150127

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图片欣赏

图1小黄十姐妹随温总理出访日本图2 侗族大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图3鼓楼对歌图4鼓楼演唱侗族大歌

图5行歌坐月图6以歌择偶

民俗与旅游论文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课程名称 院部名称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路线:昆明—大理—丽江—石林—西双版纳—昆明 行程大致安排: 第一日:乘机飞往昆明,入住酒店。 第二日:乘车前往大理(398公里,车程约4小时),游览【大理古城-洋人街】,游览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崇圣寺三塔】,乘车赴丽江(200公里,车程约3.5小时),游览【丽江古城】;入住酒店。 第三日:乘车前往游览【玉龙雪山风景区】(酒店至风景区车程约45分钟);乘坐【云杉坪索道】;游览【甘海子高原牧场】【白水河】【蓝月谷】;欣赏【大型原生态表演《印象?丽江》(雪山篇)】(欣赏时间90分钟左右);游览【东巴谷】;入住古城酒店。 第四日:乘车返回昆明(308公里,车程约4.5小时),入住酒店,可自由活动。 第五日:赴石林(80公里,车程约1.5小时),游览天下第一奇观【石林】风景区;参观3A 景点【七彩云南】;晚乘飞机赴西双版纳;入住酒店。 第六日:上午:早餐后沿中国第一条绿色高速生态公路前往【野象谷】,游览野象谷景区;乘【雨林索道】;步行路经观象台、树上旅馆、大象博物馆后观看训象表演;下午:景区内自由活动,返回市区,入住酒店,可自由活动。 第七日:上午:早餐后,参观【傣家村寨】,游览景洪城区【原始森林公园】景区内电瓶车40元/人)。下午:中餐后返回市区自由活动;晚餐后乘机返昆明。 第八日:乘机返回,行程结束。 景区费用: 第二日:【大理古城-洋人街】:电瓶车双程35元/人次,单程20元/人次。 【崇圣寺三塔】:门票120元/人次,三塔电瓶车25元/人次。 第三日:【玉龙雪山风景区】:门票45元/人次 【云杉坪索道】:索道费用57元/人次,环保车20元/人次。 【甘海子高原牧场】【白水河】【蓝月谷】:电瓶车双程60元/人。 【印象?丽江(雪山篇)】:门票190元/人次。 【东巴谷】:景区电瓶车50元/人次。 第五日:【石林】:风景区全票175元/人次,电瓶车25元/人次。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数学建模作业及结课评分要求

数学建模作业 [具体问题] 1、某银行经理计划用一笔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业务,可供购进的证券及其相应信息如下表所示,且有如下规定和限制: (1)市政证券的收益可以免税,其它证券的收益需要按50%的税率纳税; (2)政府及代办机构的证券总共至少购进400万元; (3)所购证券的平均信用等级不超过1.4(信用等级越小,信用程度越高); (4)所购证券的平均到期年限不超过5年; (1)若该经理有1000万资金,应如何投资? (2)如果能够以2.75%的利率借到不超过100万元,该经理应该如何操作? (3)在1000万元资金情况下,若证券A的税前收益增加为4.5%,投资应否改变?若证券C的税前收益减少为4.8%,投资应否改变? 注:为简化问题起见,题中的税前收益率和利率都与年限无关,即都为固定值。 基本模型 决策变量:设每种证劵分别投资A、B、C、D、E(万元),平均信用等级为X,平均到期年限为Y。 目标函数:设投资总金额为Q,投资的利润为W(万元), 根据条件有W=A×4.3%+B×5.4%×50%+C×5.0%×50%+D×4.4%×50%+E×4.5%=0.043×A+0.027×B+0.025×C+0.022×D+0.045×E 约束条件: 平均信用等级X=(2×A+2×B+C+D+5×E)/ Q≤1.4 平均到期年限Y=(9×A+15×B+4×C+3×D+2×E)/Q≤5 非负约束所有的证劵投资均为非负值 附加约束B+C+D≥400 模型分析与假设每种证劵投资资金均为连续变量取值,税前收益率和利率都与年限无关;每种证劵投资资金符合比例性、可加性、连续性。 模型求解根据题设的条件,针对问题一有如下函数关系及约束条件 W=0.043×A+0.027×B+0.025×C+0.022×D+0.045×E A+B+C+D+E=1000=Q B+C+D≥400 2×A+2×B+C+D+5×E≤1.4×Q=1400 9×A+15×B+4×C+3×D+2×E≤5×Q=5000 0≤A≤1000 0≤B≤1000 0≤C≤1000 0≤D≤1000 0≤E≤1000 模型求解,用LINGO软件求解,程序如下: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成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在中国,粮食,既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

美术学论文模板

郑州轻工业学院 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 导师(职称) X X (XX ) 完成时间 20 年 月

摘 要 进入21生新奇的文化不断在人们熟悉的环境里出现,文化的发展达到多元化因素,使人们的审美观点大大改善。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雕塑艺术也发生着一个变革,XXXXXXXXXXXXXXX 。 关键词:XXXXXXXXX

ABSTRACT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ey words: XXXX;

目录 第一章绪论……………………………………………………………………X 第一节课题简介……………………………………………………………X 第二节选题背景……………………………………………………………X 第二章课题调研…………………………………………………………………X 第三章创作思想…………………………………………………………………X 第一节 XXXXXXXXXXXXXX ……………………………………………………X 第二节 XXXXXXXXXXXXXX ……………………………………………………X 第三节 XXXXXXXXXXXXXX ……………………………………………………X 第四节 XXXXXXXXXXXXXX………………………………………………………X 第四章创作过程……………………………………………………………………X 第一节 XXXXXXXXXXXXXX ……………………………………………………X 第二节 XXXXXXXXXXXXXX ……………………………………………………X 第五章创作成果……………………………………………………………………X 第六章结论…………………………………………………………………………X 参考文献………………………………………………………………………………X 致谢…………………………………………………………………………………X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食物、酒、茶【摘要】古往今来,饮食是人们生活的第一要事。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本文就针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展开介绍,分为中国传统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饮食的特征四部分。 【关键词】饮食酒茶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正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必须以饮食维持生命,然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说到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也从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逐步形成一种社会习俗,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的食文化 (一)主食与副食 以谷类制成的食品为主食,是古代农业民族的共同的饮食

特征。我国自周代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汉民族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粮食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以“五谷”为主。“五谷”主要指黍稷菽麦稻。 1.种类 黍,古文献或称之为“穄”,今西北地区称之为黍子, 糜子,籽实橙黄色,性粘,去皮后 称黄米子。在古代,稷与黍并列为 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稷是黍的一个变种,一般指籽 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北方 人称它为谷子,就是今天的小米。由于它抗旱能力极强,所以多栽培于古代的中原地区,成为北方地区一种最为普遍的 粮食作物。正因为这 样的原因,古代的帝 王、诸侯祭祀的稷与 社(土神)并称为社稷,用以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菽,豆类的总称,它的栽培历史悠久,西周就有菽豆的种植,而且产量丰富,《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描写大豆收成的时候,一箩筐一箩筐的搬个不停。菽豆耐旱,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 麦,种类很多,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其中,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201606考试批次《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结课作业)

201606考试批次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李珊珊学习中心安徽亳州利辛奥鹏学习中心[21] 学号 1409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年级层次 1409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5月4日—6月13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请任选其中四道题作答,答题时请注明题号。每小题25分,总分100分) 1.试编写一份招聘主管的岗位说明书。(请按照岗位说明书的标准格式提交)

2.如果你现在是一家制造企业的招聘经理,马上就要到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季节了,现在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招聘计划,计划要招聘100人,跨4个地区,涉及20所院校的10000名候选人。你的上司交代你一项任务:设计一份从10000人中挑选出100人的甄选方案,甄选方式要求使用、简单,同时要保证效果。请根据你所学过有关甄选方式的课程,设计一份符合上司要求的甄选方案(不少于1500字)。 3.你现在是某公司的招聘主管,你公司计划招聘一名销售部经理,目前你手头有5个候选人,已经经过了笔试、测评等基本测试程序,下一步就需要进行面试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课程,设计一份面试计划。(不少于1500字) 4.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招聘面试,从最初的50名候选人(以通过笔试、测试为标准)中公司最终决定录取了3人,复试阶段共有12人。根据公司招聘制度的规定,对录用和未被录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 研究小组长: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摘要 正文 一、问题背景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研究的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四、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学生活动: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选修课——日本文化结课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简析 院系:测绘工程系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众所周知,中日有着紧密的文化血缘,很多人把中国文化当作一种“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作一种“子文化”。饮食文化作为日本文化重要部分之一也源于中国,所以日本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但经千年发展,日本已然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烹调方式。本文主要从主食与菜肴、餐桌礼仪、饮食习惯和风俗、茶酒文化四个方面简要介绍日本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日本饮食礼仪风俗茶酒文化 一、日本的主食与菜肴 自古以来,日本人的主食就是大米。他们用大米做成各式的米饭、盒饭、 饭团儿、寿司、盖饭。用糯米做成精美的日式点心果子和年糕。寿司是日本人最 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简称醋饭),再加上鱼肉, 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然后将醋饭和配料(通常是用海苔)卷在一起做成 寿司卷,或者直接将配料洒在盛在碗里的米饭上做成,寿司制作简单天然,味道 鲜美。 日本人也食用小麦粉,主要做成面包和面条。日本的面条主要有三种:荞 面条、汤面和切面。 荞面条是日式面条的代表,也是日本关东地区受欢迎的大众食品。荞麦面 是用荞麦面粉和水,和成面团压平后切制的细面条,煮熟后蘸“つゆ”(一种酱 油卤)食用,分冷食,热食两种。吃完荞麦面条后,还要喝煮荞麦面条后的白浊 汤。这个白浊汤里的荞麦包含有维生素B等,营养非常丰富。而日本关西地方吃 切面的人比较多,据说切面对重病、手术后病人有补虚作用。 日本的汤面和中国的差不多,比如拉面其实就是发源于中国,但后来日本 人逐渐用本没有使用过的干鲣鱼和海带等材料做拉面汤,发明了独具日本特色的 拉面。另外日本吃汤面的碗要大得多,大概是为了和热气一起造出一种吃汤面的 氛围吧。 总之,日本的人主食,“和食”以米饭和面条为主,“洋食”则以面包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受惠于海的国家,又有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 海道渔场,鱼也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主菜”之一。

中外旅游知识结课论文

中外旅游知识结课论文游齐鲁大地感齐鲁文化 姓名:凌晨 学号:913107810307

游天下奇观,悟真谛人生。览中外旅游知识,感世界之多彩。旅行是件意义非凡的事。旅行让我们发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发现新的空间,把自己的照片经历拿出来与人分享旅途的乐趣。让我们找到心灵上的美感。旅行的意义可以是一个相当个人的经验。有些人在此“发现自己”。有些人的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有些人前往世界或标志性建筑的奇迹。旅行自由的感觉,它给了他们。 旅行,你可以漫步在梦游过的仙境、可以流连与世无争的桃花园;去欣赏天空的表情,去看雨后彩虹的感动。看哪日出的光芒万丈,感受黄昏的茫茫。你会发现,人生是一种长途的问路。而接下来我想阐述的就是一段齐鲁大地之旅,去切身感受这片土地孕育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即今天的山东。所谓“齐鲁大地”,即古时齐国和鲁国的国土在今天合二为一成为山东省的区域。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成为当时有名的礼仪之邦。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成为周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正因此时至今天,留下了“齐鲁大地——礼仪之邦”的美名。 1:“一山”——泰山,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可见泰山自古以来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登临泰山,对我而言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泰山顶上看一次日出,体验这壮观而动人心旋的一刻。为了看泰山之上的日出,需头天晚上便开始爬山,夜晚爬泰山确实别有滋味。一路除了随着海拔越高价格也越来越高的店家的昏黄灯光,只有星星和月亮能伴随你前行,遥望前后,皆为手电、头灯之类,曲曲绕绕。在泰山之顶等待日出的心情是激动澎湃的,终于终于天际之间开始泛红晕,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泰山日出”只是登临泰山可观的奇观之一,此外还有云海玉盘,晚霞夕照等。泰山之上还有一个要提的地方,那就是南天门,可以说南天门是泰山的骄傲。尤其是南天门以上围绕着泰山极顶的区域,被称作岱顶景区,由于气压、温度诸因素的影响,景观与山下迥然有别,堪称奇妙,因此人们又称岱顶为“妙区”。置身岱顶只觉日近云低,

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资料

传统二十四孝,今日仍有学习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的产生限于其当时所处时代,有些虽有迷信和封建思想,但其所传达的孝为先的意识还是值得今人所学习的! 没有例外,世间所有的人都想无忧无虑、活的快乐! 然而、说实在的,真正能一辈子没有烦恼,一生都快快乐乐的的,恐怕、古往今来、一个也没有!而且、大概今后也不会有…… 庄子为人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至乐! 不仅要快乐,还要最大的快乐!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至乐呢? 有、但庄子的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那么、一般的人们以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呢? 且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 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也就是说: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这些、 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快乐。世人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 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 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痛苦。 庄子认为:一般人所羡慕的富有的人、高贵的人、长寿的人、刚烈之士,其实、是没有快乐的: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 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 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 那么、庄子以为,什么是快乐呢? 还是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也就是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 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惚恍恍,没有一点儿痕迹! 万物繁多,全从无为中繁衍生殖。所以说,天和地自清自宁无心去做什么却又无所 不生无所不做。所以、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 存活的了。 庄子给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使自己好好活着的最好办法是:无为!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想、这、才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对“至乐、至誉”的解读吧!

民俗文化论文

现在生活中的客家文化 这学期的公选课是民俗传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让我对民俗更感兴趣了,让我更加了解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和之间的差异。让我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个客家人,同时也为我们的客家文化的丰富与精深感到自豪。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精神的内涵丰富,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客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客家农村的“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的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的生活是较艰苦的。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靠近小溪边的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的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的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的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的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就是:在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在客家地区,农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龄,在与男方确定了婚期后,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请亲朋好友,这一天就叫“轿下酒”。 轿下酒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门上贴上对联:爱女出阁,佳婿乘龙,横批:喜庆盈门。这对联表达了妹子的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和呵护,对未来女婿的赞赏!这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阵阵欢笑,一声声祝福,非常热闹。另外,参加喜宴的亲朋好友,要为出嫁妹子送上红包,对出嫁妹子讲吉利话,以表示关爱和祝福。 轿下酒后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轿下酒后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亲小汽车来到女方的家门口,出嫁妹子动身出门前,手里撑着雨伞,妹子的父亲先拿一杯茶泼到雨伞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孙满堂。”再拿一杯酒泼到雨伞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进迎亲小汽车里。迎亲车队向着男方家进发。 客家有传统的拜祖神活动。拜祖神,指对已逝去的父母,乃至上祖英灵,都当作神明崇拜,而对直系上几代(一般为上三代)祖神,则是最经常叩拜的。“生为人,死为神。”父或母死了,就要请和尚为之立神牌。神牌上写着死者姓名、世辈和死后褒封的谥号,立于尸前,开始让其子孙叩拜。此举称为家奠或家祭。尸体埋葬后,神牌移入用竹枝搭架外表糊纸的“灵屋”中,每七天由和尚司仪让子孙叩拜一次,此举称为“做七”。共拜七次,七七四十九天后,“灵屋”火化,由和尚在火化后的灰烬中拈回一撮“神烬”,盛入用红布制成的三角形袋中,袋面照样写上死者姓名、世辈、谥号。此袋称为“香火袋”,挂于祖堂左右两边墙壁上。此后,死者的子孙,便可在自己住屋的祖厅,按“香火袋”位置,各自叩拜自己的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af18107713.html,/ptyuyan/36951.html 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 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 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 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 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 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 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

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 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 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 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 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 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 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 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 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 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 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 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 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 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 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 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中国民俗与旅游》

目录 摘要 1 绪论 2 第一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 3 1.1原则性导向鲜明 4 1.2文化特征鲜明 4 1.3地域性限制不强 5 1.4 参与体验性突出 5 第二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6 2.1传统民俗文化景观开发 6 2.2民俗旅游基础设施开发 6 2.3民俗旅游服务设施开发 7 2.4民俗旅游地人力资源开发 7 2.5民俗旅游图书资料开发 7 第三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 8

3.1原则性导向鲜明 8 3.2文化特征鲜明 8 3.3 地域性限制不强 9 3.4 参与体验性突出 9 第四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10 4.1传统民俗文化景观开发 9 4.2民俗旅游基础设施开发 9 4.3民俗旅游服务设施开发 9 4.4民俗旅游地人力资源开发 9 4.5民俗旅游图书资料开发 9 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0 5.1因地制宜原则 10 5.2特色差异原则 10 5.3旅游者中心原则 11

5.4文化内涵原则 11 5.5多样性与主题性原则 12 5.6可持续发展原则 13 第六章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14 6.1集锦荟萃式 14 6.2复古再现式 14 6.3原生自然式 15 6.4主题附会式 16 6.5短期表现式 17 第七章结论 18

摘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开发特点、对象、开发模式、开发原则、开发重点等方面对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原则;重点

绪论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俗旅游业已经持续不断升温长达20余年,现已成为全国旅游经济大潮中的一支引人注目的劲旅。目前我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已经离不开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大量具有地方性和民族特色,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开发管理的旅游景区及其文化产业,其产品创意来源,多数出自具有鲜活地域特征和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一起,成为我国许多地方促进改革开放、发展地方经济、解决社会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龙头支柱产业,尤其咋中西部地区,从省、自治区、市县,到城镇、乡村,人们都对民俗旅游综合效益和美好前景报以极大地热情和期待。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山东省长山岛“渔家文化”以及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

中华传统文化-喜事民俗详细解说

喜事事宜 男婚女嫁是人生大喜之日,终身大事,皆求诸事美满,诸般吉祥。 ?合婚 过去婚姻都是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提亲之后,双方父母一般都会询问对方年庚,看是否两人相合。民间流行的合婚法有两种,一种依据属相合婚,一种依据命卦合婚。 方法一:属相合婚法 依据属相合婚,有四首诗歌,《合年命歌》《合婚六吉歌》是说最相合的两个属相,幸福美满,夫妇和顺;《大断头婚歌》《小断头婚歌》是说不相配的两个属相,常是半路夫妻,难

以偕老。歌诀如下: 合命年歌 兔逢白马皆得意,金鸡玉鼠喜相逢; 乌猪遇犬两相好,牛遇猴儿把亲成; 龙蛇相逢添喜色,羊虎自有夫妻情。 合婚六吉歌 猪虎同归秀气藏,牛鼠相遇合天苍; 兔狗配合人皆喜,鸡舞龙吟世代昌; 蛇遇猿猴成佳偶,羊马并行最为良。 大断头婚歌 羊鼠相逢一旦休,自古白马怕青牛; 蛇遇猛虎如刀断,京鸡遇狗泪交流; 兔见白龙云端去,猪与猿猴定忧愁。

小断头婚歌 子卯二相不成亲,牛虎一见两离分; 羊猴不能成双对,马儿怎能入鸡群; 狗儿难与蛇配偶,江猪怎敢入龙门。 方法二:命卦合婚法 第一步:根据生年推算命卦 古人称180年为一元,每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各为60年,相合六十甲子,三小元都是起于甲子,终于癸亥。周而复始,循环无穷。现在运行的这一元始于1864年,1864年—1923年为上元,1924年—1983年为中元,1984年—2043年为下元。察看人的生年属于上中下哪一元,然后根据下面《三元命卦歌》和《野马跳涧歌》推算命卦。 三元命卦歌

花甲弱冠杖朝年,年数加四起三元。 男命一四七为根,女命五二八是源。 野马跳涧歌 野马萧萧跳深涧,十载相隔如一年。 九宫相连逐步走,顺查女命逆查男。 解释:“花甲弱冠杖朝年,年数加四起三元。”这两句歌诀说三元各从哪年开始。古人称60曰花甲,20曰弱冠,80曰杖朝。歌诀之意,上元始于1864年,中元始于1924年,下元始于1984年。 “男命一四七为根,女命五二八是源。”这两句歌诀说男女命卦各从哪宫查起。若是男命,上元从一坎宫查起,中元从四巽宫查起,下元从七兑宫查起。若是女命,上元从五中宫查起,中元从二坤宫查起,下元从八艮宫查起。

201609考试批次《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学习中心威海学习中心 学号考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年级层次高起专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结课作业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一、学生必须预约才能在学生平台看见相关课程的“结课作业”按钮; 二、提交路径:个人平台首页--学习中的课程,点击该课程名称--点击“结课作业”--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上传的文档后点击“提交作业”即可。 三、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8月4日—9月12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四、提交的文档格式必须为word文档,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 五、严格按照课程名称提交相应课程结课作业,提交错误的结课作业,按0分处理。 综合题(本大题共10小题,请任选其中四道题作答,答题时请注明题号。每小题25分,总分100分) 1.试编写一份招聘主管的岗位说明书。(请按照岗位说明书的标准格式提交) 2.如果你现在是一家制造企业的招聘经理,马上就要到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季节了,现在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招聘计划,计划要招聘100人,跨4个地区,涉及20所院校的10000名候选人。你的上司交代你一项任务:设计一份从10000人中挑选出100人的甄选方案,甄选方式要求使用、简单,同时要保证效果。请根据你所学过有关甄选方式的课程,设计一份符合上司要求的甄选方案(不少于1500字)。 3. 你现在是某公司的招聘主管,你公司计划招聘一名销售部经理,目前你手头有5个候选人,已经经过了笔试、测评等基本测试程序,下一步就需要进行面试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课程,设计一份面试计划。(不少于1500字) 4.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招聘面试,从最初的50名候选人(以通过笔试、测试为标准)中公司最终决定录取了3人,复试阶段共有12人。根据公司招聘制度的规定,对录用和未被录用的候选人都需要进行沟通。早上上班,你的主管告诉你,上午要完成与这50人的沟通工作,并计划让被录取的人员下周二来上班。下一步有很多工作要做。请列举你要做的工作有哪些?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是什么?(不少于1500字) 5.忙了几周,在千挑万选后,你终于选择了一个满足公司职位要求的合格人选,经过薪酬谈判,他接受了公司的薪酬建议,并且回复了OFFER单。下一步你马上要做的就是等着这位新员工报道上班了。按照公司惯例,下周二为员工报道的日子,现在是周三下午14:00.你的上司告诉你,请你马上办理一下有关这个新员工报道的所有准备工作。你该怎么做呢?从哪里入手?注意事项是什么?(不少于1500字) 6.A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类企业,以生产并销售通信类器材为主要业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A公司已经形成了员工近800人、年销售额为5亿元的规模。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需求,过去的2个月里,公司共招聘了销售类、技术类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