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香格里拉克纳村历史沿革

香格里拉克纳村历史沿革

客纳村历史发展脉络

唐初(公元七世纪):吐蕃藏族势力扩展到滇西北地区,迪庆地区便成为唐、南诏与吐蕃连接的孔道,沟通汉、藏地区经济文化的桥梁。

(公元676-679年),吐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客纳”还有一种意思是“城堡下面”的意思,这个“城堡”是说在中甸这个区域里面有两个城堡,一个是“日光城”,一个是“月光城”,就是现在的独克宗古城。“日光城”建的比较早,应该在吐蕃时期,遗址应该是现在松赞林寺所在的位置,日光城被毁掉之后有了杜娟寺,后来杜娟寺被拆掉合并成了松赞林寺。】----白玛多吉

从十一世纪进入封建农奴社会的形成初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迪庆藏族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前期——封建农奴制社会,长达七八百年之久。农奴大多依附于土司头人和寺院,无人身自由。宋朝“大理”政权时期,迪庆属善巨郡,在宋王朝积极倡导的“茶马互市”影响下,与内地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元朝统一中国后,在迪庆设立临西县(今维西)。朝廷对藏区采取“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统治,还崇尚喇嘛教,授予上层喇嘛以封号和统治地方的权利,使之“僧俗并用,军民通摄”。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37年)迪庆地区尽为丽江木氏土司所统治,这一时期,中甸曾称“忠甸”。沿袭以喇嘛教和土司统治人民,“政教合一”的制度逐步形成。明末,蒙古和硕特部势力逐步渗入迪庆地区,扶植新兴的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格鲁巴(黄教)政权,大兴崇奉黄教灭红教之风,藏族人民备受教派争斗之苦。清初,西藏统治势力又进入迪庆地区进行统治,授予各黄教寺院固定的土地、农奴和永久统治的权利。为了巩固“政教合一”的统治,将土地和村户划分为神民户、教民户、官民户,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清政府在藏区扶植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黄教势力在迪庆地区有了很大发展,著名的藏区黄教寺庙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赞林寺(中甸归化寺)以及东竹林、德钦林都是在这一时期扩建、兴建。【在那个时候格鲁派强大起来要建立一个大的寺院就归并了很多噶举派的小寺院(据说是108座小寺院),合并成了松赞林寺(原来

是噶举派的一个小小的寺院)。那个时候小街子只有十五户人家,这十五户人家并不是住在

一起,都散落在一个区域里,有一户的遗址就是林卡附近的残墙。后来因为不太平,经常遭受打劫,时间可能比松赞林寺还早,大家慢慢的汇聚在一起迁到现在的小山坡下】----白玛多吉

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噶举派寺院嘉夏寺为首的迪庆境内噶举派寺院,在丽江木氏土司的支持下联合境内宁玛派和苯教僧侣,引发起反对格鲁派及和硕特都统治的战火。在巴图台吉和乡佐农布为首的蒙藏联军的攻击下,尤其是受命前来参加镇压迪庆噶举派反抗格鲁派战斗的木里地方格鲁派寺院借兵的主动攻击下,噶举派武装一触即溃并被消灭。蒙藏联军关闭了香格里拉、德钦一带的大多数噶举派,宁玛派及苯教寺院,解散了这些寺院的僧众,没收寺产,改建或新修格鲁派寺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甸兴建了大量格鲁派寺院。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经康熙帝恩准、五世达赖喇嘛选址并赐名的中甸“噶丹松赞林”在原来的噶玛噶举派“嘉夏寺”的废址上建成,需要说明的是:松赞林寺并非格鲁派的六大名寺之一,不过,在康区,松赞林绝对是格鲁派的重镇。噶丹·松赞林寺建立以来,就与当地世袭土司“诺苏”家结成联盟,订立誓约,双方盟誓要共存共荣,互为依靠,互相支持。这种施主与福田关系,还是一种政治联姻,把政权与教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寺庙靠地方势力加以巩固和发展,土司则靠宗教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对属民实行有力的统治,这种同盟关系一直延续到后来。【在建松赞林寺的时候,松赞林寺所在的山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归地主所有,地主就是现在十五户人家之一的婥苏家,是最大的一户人家。松赞林寺和婥苏家曾经有一个协议(松赞林寺建立不起来败落婥苏家就要把它扶植起来,如果婥苏家败落下去了,松赞林寺就要帮助婥苏家强大起来),后来的家庭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从各个地方迁居过来,租别人的房子和地慢慢的发展起来。】----白玛多吉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应达赖喇嘛请求,于中甸互市,招徕大批内地商贾。【小街子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最早的十五户人家可以追溯到300年前,来这里做生意的大多从西藏、鹤庆、丽江聚集而来,当时经营的物品多为牛羊的毛皮之类,松赞林寺的僧人也会在小街子做生意,大多为僧人中比较富有的。商人还有从尼西和中甸过来的,经营土陶和生活用品。来这里经商的人,卸货之后会将马匹赶到纳帕海去放养,当来时经商的人主要借住在三户居民家(阿迦哒、庄义哒、迪思哒)如果是短时间放养牲畜就会赶到村子里的青稞晒场。周边的一些村子,甚至更远一点的也会把苹果、松子桃子之类的食物拿到小街子出售,做生意的时候多数是用货币来交易(货币种类多达四五种),也有直接以物易物的那时贩卖枪支的也很多,试验枪支的地方就在村里的青稞晒场。现在松赞林卡前的断

墙附近在原来都是茂密的树林,建立人民公社后逐渐被砍伐,与此同时松赞林寺被摧毁,改做农田分给小街子和错古隆。现在村子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比如纳西族的生意人。】----老奶奶

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下旨将该寺改名为“归化寺”。乾隆年间,噶丹松赞林寺的僧众猛增到上千人,,并继续康熙帝积极扶持格鲁派(即黄教)的传统。云南藏区的土司、流官同宗教力量结成了“政教联盟”,维护地方稳定。土司和寺庙互相勾结和依赖。迪庆地区长期处于土司和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之下,各地寺院成为“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中甸地区就以归化寺为中心。迪庆藏族笃信喇嘛教,寺院通过“扎仓”、“康参”、“密参”的组织系统管理寺内事务。

主寺扎仓:拉西会议,是扎仓的最高组织,由全寺的活佛、堪布、格西等高僧组成,专管寺院的教规教义、寺院的重大建设等。

康参即分寺,有东旺、扎雅、朵克、吉迪、洋塘、乡城、卓、绒巴等八个康参,俗称八大康

参。

归化寺是中甸地区最高执法机关。寺庙武装,由喇嘛充任,平时念经或守寺,战时少壮喇嘛挎枪骑马出征作战,势力颇大。归化寺计有枪千余只,还有专门的马队。据记载,归化寺直接掌握的土地虽然只有六个村,庄户370余户,地200余顷,但是,大量无主的山林湖泊土地,均属归化寺所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217年,直到1957年实行民主改革。

1936年夏,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香格里拉。贺龙、萧克等亲临归化寺,拜访活佛、喇嘛,并题赠“兴盛番族”锦幛一幅(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归化寺为红军筹粮 2万多斤,还派出僧侣为红军当向导,支持红军北上抗日。

1950年5月,中甸实现“和平解放”,松赞林寺僧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党政人员来到中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师师长廖运周、新任中甸县县长孙致和赴松赞林寺向八大老僧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布支持并保护该寺正常的宗教活动。同年10月,松赞林寺住持松谋·昂汪洛桑丹增嘉措活佛当选丽江专区联合政府副主席,后来他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7年3月,松赞林寺部分僧众由于反对和平协商民主改革,经西藏噶厦及其在康区

的组织秘密支持下,在松赞林寺召开了抵制民主改革的“布拉会议”,发动武装“叛乱”,杀害人民政府干部。后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并经各方面劝降,叛乱逐渐平息。1957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松谋·昂汪洛桑丹增嘉措当选迪庆藏族自治州首任州长。

1958年,中甸完成了和平协商民主改革。中甸的农奴制被废除,同时废除了松赞林寺

所有宗教及封建特权,该寺僧众有的留寺,有的回乡,留寺僧众约300人,约占松赞林僧人总数的37%,此后僧众开始自食其力参加生产劳动。松赞林寺开始实行民主管理,以寺养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松赞林寺的经书被烧毁,佛像遭砸毁,建筑及文物遭到严

重破坏,寺院成为一片废墟。

1982年,开始在松赞林寺的废墟上建立简易的宗教活动点。1984年起,政府有关部门先后拨款100多万元人民币重建松赞林寺,同时中甸县的信教群众也纷纷自愿捐献建筑材料、粮食、食用油、现金,并义务参加重建工作。松赞林寺的主殿“扎仓”已重建完毕,八大康村已重建恢复原样,吉康(即宗喀巴大殿)也已重建。

1986年10月9日到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到迪庆藏族

自治州视察。其间,他两次来到松赞林寺访问,并进行了佛事活动。

1997年底,松赞林寺僧众达到580人,活佛共2位。中甸县党委和政府还在该县恢复

了16处藏传佛教活动点。

2009年9月松赞林寺景区通过评估验收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相关主题